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欧洲史总结名词

欧洲史总结名词

欧洲史总结名词
欧洲史总结名词

◆绝对君主制

●形成的要素:封建势力的衰落,英国玫瑰战争和法国胡格诺战争使得封建贵族势力元气

大伤。地理大发现造成货币革命,以货币地租为生的贵族无法继续维持。君主是新兴阶级与贵族之间的均势造成的仲裁者。

●具体做法:(1)完善的税收体制:国内征税、海外扩张(重商主义,商人和国家合作)。

(2)国家常备军:对外捍卫领土完整,对内威慑地方领主。(3)官僚体系:原来所有权力全部分封,君主需要新的体制进行中央集权,向下派专员到地方夺权(主要是派收税官,收回财权)。

●理论支撑:(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破除神学、道德,把政治世俗化,国家利益至

上。(2)霍布斯《利维坦》: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臣民为保护自身安全赋予君主专制权力,君主建立政府。契约一旦形成就不能抱怨暴君出现。(3)博丹《共和六书》:提出君权民授,但不否定君权神授。君权要受到约束,要尊重理性、法律、宗教,尤其是上帝的律法。

◆雅各宾专政

●背景:路易十六砍头,内忧外患。

●派别:青年为主,激进冒险。

●主要措施:打击囤积居奇,全面限价——保证必需品,是稳定社会的必要手段。颁布惩

治犯罪嫌疑人的条例——后期成为恐怖,反革命手段扩大化,未经审判处决,安插死刑罪名(包括反革命罪、思想上的犯罪等)。全民征兵——保卫共和国,与反法势力作战。

●出现内讧,丹东转向右翼,开始怀疑卢梭,与罗伯斯庇尔发生冲突,后被处死。

◆施泰因—哈登堡改革

●背景: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被拿破仑打败,军队瓦解,领土失去3/4。“耶拿之辱”激

起民族主义,施泰因、哈登堡成为政府高级官僚,决定进行改革,为之后的普鲁士—德国道路奠定了基础。

●原则:受到法国的影响,提倡自由民主;但不能彻底摧毁旧制度,防止恐怖统治、暴民

统治,强调民族传统,保留历史延续性——反思法国革命,强调个性而非共性。

●行政方面:废除枢密院,建立有明确职权范围、部门分工的责任内阁,决策采用合议制。

●经济方面:1807《十月敕令》解放农奴;1811《调整敕令》用赎买的办法使农奴获得自

由。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是农业改革的“普鲁士道路”。1850s农奴才完全解放。

●军事方面:模仿法国建立公民部队。建立现代义务兵役制;考试选拔军官,平民可以上

升;建立军事培训学校。

●教育方面:席勒的“新人文主义”,有别于启蒙主义满足社会实际的工具式教育,塑造

全面发展。洪堡改革义务教育制度。提倡中学分流,设立“人文中学”。1810柏林大学,采用现代模式进行教育。

●评价:行政自由高于宪政自由的体现,改革强调国民性。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外交会议。

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梅特涅主持。拿破仑战争中打破了旧有的欧洲秩序,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思想,要解决战后欧洲格局的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

●法国外交家塔列朗出席,成为了赢家——确立了正统主义的原则。即战争爆发前,欧洲

王朝和政治秩序被承认为正统;同时承认维也纳会议不能改变战争前欧洲的王朝和政治秩序,要永远清除以暴力夺权的思想。其他欧洲国家认为应当对法国宽容处理,而不能过度削弱。要按相互牵制的原则分配领土。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

●波旁王朝复辟。

●1815维也纳会议奠定了维也纳体系,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指导思想1914

一战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凡尔赛体系。

◆十二月党人起义

●人群:俄国最早一批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贵族军官,在拿破仑战争后目睹了西方文明

的优越性。

●批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过程:(1)成立秘密团体;(2)1825.12亚历山大一世趋势,王位继承矛盾,在彼得堡

发动起义,很快被镇压。

●影响:动摇沙皇统治,为俄国培养革命者。

◆1867议会改革

●1867年改革法案是英国在1867年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法案。议案令下议院由保守派

及中产阶级控制改为加入了工人的代表。是继1832年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史另一次重大改革。

●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选民资格的开放。虽未至成男普选,但的确令工业革命后势力日益

上扬的工人大体上取得选举权。法案令英国议会的民主化推进了一大步。

◆1871帝国宪法

●确定的一直是联邦制国家。

●政体:君主立宪制,无责任内阁,内阁由皇帝任命。

●议会有讨论议案、预算的权利,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的批

准。首相和皇帝是政策的决策者,即“威权政治”,没有成熟的政党政治。

◆烧炭党

●原为秘密组织,1830-40s转为地上。首领是马志尼。

●1848革命在西西里爆发,各种统一团体在意大利建立小共和国,马志尼一度建立罗马

共和国。

●革命失败后,马志尼在流亡中建立或协助建立青年德意志、青年意大利等民族解放组织,

受到英国支持。

●1848后,激进共和难以实现,转为王朝统一,领导人是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接纳自

由主义思想,但撒丁王国掌握了领导权。

◆加里波第

●1848革命之后,成为温和自由派,与加富尔合作,依靠群众力量,组织“红衫军”,在

两西西里起义。从那不勒斯海峡跨入西西里,统一南意大利。

◆斯拉夫派

●相对于西方派而言的,俄国需要进行改革,选择以后的道路,根本主张是反对农奴制和

沙皇专制。

●反对西化,主张全盘俄罗斯化,赞美村社制度,赞美东正教,重信仰轻理性,重精神轻

物质。

◆凡尔赛体系

●压制德国:1919年6月25日签订

●内容: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重新划分德国领土——德丧失全部殖民地,1/10

人口,1/7土地;阿尔萨斯洛林归法国,萨尔煤矿法国开采15年,然后投票表决归属;

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独立。但泽是在国联保护下的自由市,其港口由波兰海关管。波罗的海沿岸出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等国。德国承担战争赔款。

赔款数额未定。赔款委员会。限制德国军备。

●评价:战争的实质是挑战欧洲既定秩序,争取参与世界政治的权利。是新的权力对传统

权力的反应。

●结果:抑制了德国。但对德国过于苛刻,埋下二战伏笔。在体现民族自觉原则的同时,

也体现强权意志,造成新的矛盾。有一定历史进步,完成从战争向战后的转变,确立战后欧洲的新秩序。

◆两个和平纲领的提出

●1917年11月8日,列宁的“和平纲领”——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

和约。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14点计划”。

●提出新的国际秩序运作原则。

●实质——虽然后来苏美两国都回到强权政治的老路。但他们完成了时代的任务,抛弃欧

洲外交的体系和概念。标志一个全球时代开始。问题的关键是“力量重心的转移”。——力图取得对世界的发声权和领导权。

◆威斯敏特法案——英国调整与殖民地的关系

●1921年签订《英爱条约》,南部26郡为爱尔兰自治邦,北部6郡与英国合并——大不列

颠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调整与自治领的关系:1926年“贝尔福宣言”,规定相互关系平等,内政外交都独立,没

有隶属关系,但效忠英王。

●1931年,以《威斯敏特法案》通过,称为“英联邦大宪章”。各自治领可以废除伦敦

通过的与之有关的法令,扩大自主权。

◆道威斯计划——德国赔款问题

●1923年鲁尔危机。

●“道威斯计划”(1924年):取消赔款委员会;没确定赔款总额;24-25年赔款10亿,5

年后每年25亿;向德国提供贷款(美55%,英45%),一年后法、比撤兵。

●影响:对凡尔赛体系的修正。法国被打击;英国得均势;美国得渗透;德国得复兴。

◆洛加诺条约——集体安全问题

●1925年2月德国外长斯特雷泽曼提出:莱茵地区有关国家维持现状,互相保证安全。

25年10月在瑞士洛加诺英法比德意波捷外长参加。

●德比、德法边界维持现状,互不侵犯;遵守莱茵区非军事化协议;英国作为保证国承担

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国26年加入国联,取得政治上平等地位。

●德对东部邻国波兰捷克没做出保证;德与法比波捷签订仲裁协定,不通过武力来修正,

以谈判和仲裁解决争端。法与波兰和捷克签订防备德进攻的互助协定。

●统称《洛加诺条约》。对凡尔赛条约又一修订。张伯伦称是“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

白里安:“调解、仲裁代替了战争。”

●调整的趋势:抬德抑法。

◆小协约国

●小协约国为1920年、1921年间,由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及南斯拉夫共同组成的一

个同盟。

●目的为了抑制匈牙利的民族统一主义,以及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的重建。法国为支持这个

同盟,与小协约国的盟国签订了多条条约。

●在1936年开始崩解,至1938年同盟已完全解散。法国曾认为小协约国是一个保障法国

安全机会,因为她认为可以重建对德国的两线夹击威胁。

◆拉巴诺条约

●1921年,苏联主动照会西方,要求在承认苏俄,提供贷款的基础上谈判。1922年4月

在热那亚开会。协约国要求:承认沙皇政府一切外债(184亿9600万),归还没收的外资财产,取消贸易垄断。苏俄:赔偿战争损失(390亿4497万);谈判陷入僵局。

●苏德签订《拉巴诺条约》:双方放弃战争费用战时损失的赔偿,承认苏俄没收的德国财

产;立即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原则上发展贸易关系。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革命者的力量和热情和它所针对的秩序的内在的崩溃。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军事压迫

的、民族的、殖民主义的矛盾交织,互相影响,矛盾最尖锐集中的地方。战争使一切矛盾尖锐,经济崩溃、政治危机、体质腐朽,调解机制差,矛盾突发,出现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但战争提出新课题。俄帝国崩溃引发的社会张力被不失时机地引向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列宁主义产生,社会主义成为政治运动。

●二月革命变成十月革命:临时政府继续战争但失败导致社会动荡;战争的问题要求解决

和平问题和土地问题。

●时机:1917年秋——工业农业出现变动;水兵暴动;各派伺机而动。

●充分利用战争造成的危机,用土地与和平法令争取了民众。11月7日晚革命开始。

◆苏维埃政权巩固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强敌环伺;战争和革命的影响;党内斗争和领

导者个人意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探索。

●政治上: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取消贵族制,建立政权。反对国内外武装干涉(1917-1921)

1922年建立苏联。

●经济上:四个阶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1919-1920年间为应对建国初期出现的国内战争而实行的。

●主要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中央集权管理、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贸易

●有利于大规模调动人力物力进行管理

◆新经济政策

●1921-1925年间,解决苏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引发的诸多社会矛盾。

●农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租借条例,把中小企业租给私人对外租让条例,吸

引外资开发自然资源

◆斯大林模式与肃反问题

●1936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

●政治:所有剥削阶级被消灭,只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共产党

领导一切;政治基础苏维埃,直接选举。

●经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工商业国有化,集体农庄准国有化,消灭其他经济成

分;限制货币货币关系、市场作用,进行行政命令;发展重工业和准军事型经济。

●“大清洗”(1935-1938年)

◆德国法西斯上台历史原因

●特别严重的危机,导致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共和国危机——没有强大的中间力量支撑,

组织不起议会多数,议会民主基本原则难以维系。政治民主基础薄弱,德国民主力量和工人阶级的分裂。

●过渡模式问题(中间阶层不发展、社会流动不畅、农民问题等),魏玛共和国产生时的

纠结状况。

●凡尔赛体系压迫、民族复仇心理。

●中下层民众,城乡小资产者期盼有人带领他们走出苦难。危机时刻法西斯有针对性的纲

领和强大的宣传——《农民纲领》、《迅速就业》、大资产阶级、国防军。

●希特勒和纳粹的努力。希特勒33年1月上台,34年8月取得全部政治权力。

◆雅尔塔体系

●莫斯科外长会议(1943.10)、开罗会议(43)、德黑兰会议(44)、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

巴尔干问题的会谈等都是雅尔塔会议(1945.2)的准备——是战争胜利在望时形成的,反应了大国的力量和意志。

●欧洲:(1)德国无条件投降,分区占领德国。(2)波兰问题:把波兰的领土向西推进,

德国部分领土给波兰。战争初期苏联占领波兰的土地划归苏联(依据寇松线),这是西方对苏联最大的妥协。波兰领土东部减少的比西部增加的要多。(3)《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建立民主自由国家,同时针对德国和苏联。(4)巴尔干问题,丘吉尔与斯大林划分政治势力。(5)对意、芬、罗、保和匈5个战败国进行非法西斯化处理。

●远东东区:(1)满足苏对外蒙、中国东北、旅顺口的要求,苏出兵北方四岛。(2)美国

对日单独占领,体现了亚太战略的意图;拉拢中国以抵抗苏联和英国。在印度支那、朝鲜分别划分势力范围。

●联合国:(1)“大国一致”原则。(2)苏联有绝对否决权;美英有限否决权;如涉及当

事国本身不可以。美英对苏联让步。(3)对德、意、日殖民地以国联委任统治形式托管,原则上同意独立。

●评价:把欧洲分成两大阵营,受到美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之下,战后欧洲的重要问题(除

了国家利益),都在两大阵营的框架内解决。超出了欧洲范围,一边是半欧洲苏联,一边是非欧洲美国,不再完全是欧洲的原则。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双方都警惕对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处理问题的依据,不仅仅是国家利益。带有美苏妥协,共同主宰世界,强权政治的色彩。

●影响:顺利实现从战时向和平的过渡;确立战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直接孕育了

冷战。

◆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两个德国

●全球进攻,欧洲是重点,柏林是冷战前沿。

●47年1月,美英法组成西占区,发行B记马克;48年6月22日苏占区发行D记马克。

26日,切断西占区域柏林的水路交通。

●通过美国空投维持生活。双方对峙11个月,但都没有准备战争。49年5月达成协议。

49年9月西德成立,10月,东德成立。两个德国形成。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为西欧(英法意奥比荷卢葡爱瑞丹冰德西占区)提供131.5亿美元以及一些

实物的援助。

●到1950年,各国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1951年西欧经济恢复,马歇尔计划提前结

束;1952年,工业生产增长。

◆战后欧洲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1951-1972年,世界工业生产暴增。被称作“再生”和“重建”的资本主义。

●原因:科技革命——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的调整和改革——新的因素(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改革和调整本意是为了维护和调整已经显露危机的资本主义,但改革的意义超出了经济领域和一般社会改良运动,引进社会主义因素造成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从而获得“再生”。

●内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英法

●英法主要是国有化。

●英国在1945年底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方案,随后铁路、煤炭、电力、航空、电讯

国有化,占英国企业的20%。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凯恩斯的经济学有很多相通之处。

“混合经济”,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经济。

●法国,44年底-45年底,把银行、煤矿、飞机制造等收为国有,稳定经济和社会。1947

年“莫内计划”,国家投资,实行为期四年的快速实现“工业化”计划。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西占区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采用弗莱堡学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提出“社

会市场经济”理论。

●在秩序基础上的自由竞争,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调整的市场经济——按市场经

济规律行事,又辅之以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国家发挥适度作用相结合,其实质是“自由+秩序”。

●目标:社会安全、社会公平、社会公正。

●具体做法:整顿货币、减税、“工资自治”、“共决制”、美元支持。

●成效:其经济实力居于西方第二,“德国的经济奇迹”。

◆撒切尔主义

●1972年,发于英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75年进入滞胀状态——经济增长慢,通货膨

胀严重。

●撒切尔上台决定放弃凯恩斯主义。改革的核心是货币主义的宏观政策,控制货币发行量。

通过发行股票、合同承包、公私联营、出卖经营权的形式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

●实质:从“杀富济贫”到“劫贫济富”,让资本自由运作,恢复经济活力,是“新自由

主义”。

●结果:1986年,经济增长3%,通货膨胀7%-4%,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两度蝉联首相,

90年因外交问题下台。

◆修正主义

●在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修正主义”。

●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教父、民主社会主义的鼻祖。1899年《社会主义前提与社会民

主党的任务》,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对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做了重要修正。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工人生活改善,新中间阶层兴起,阶级对立缓和,不可能出现革

命形势;政治民主化,普选权正在实现,革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议会斗争成为可能;

资本主义显示出自我调节的功能,可以生长出社会主义因素,通过渐近、改良、和平的方式进入社会主义。

●否定了资本主义特性;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被称为“修正主义”。——只要社会

发展不停滞,就会出现修正主义。

◆哥德斯堡纲领

●1959年社会民主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割断了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

●基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认同自由竞争和私有制,不妨碍建立一个

“公正”制度;强调“自由、公平、团结”是启蒙运动的后代;不是精英党、也不是工人党,而是人民党,一切民主进步力量的党。

●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

◆英国工党新的“第四条”

●不再强调私有制,而是特别强调社会公正、自由和团结。公正——是公平社会的基石;

自由——保证公平的机会;团结——人性的结合,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英国工党完成了现代化。上台后,实行“第三条道路”——在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

义之间找一条中间道路,超越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否定,吉登斯《超越左与右》。

●强调机会的平等,也注意结果的平等。市场的力量为公众服务。发挥市场的占有欲作用,

兼顾以国家为媒介实现社会公正的力量,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做法: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预算,提高受教育水平和生存能力。对弱势群体“预先关怀”

和“预后关怀”相结合。实行“混合经济”,鼓励新经济。

时间轴

一战战后调整

1917.11.8 列宁“和平纲领”

1918.1 威尔逊“14点计划”

1919.6.25 凡尔赛体系

1921英爱条约(1926贝尔福宣言;1931 威斯敏特法案)

1922 拉巴诺条约

1923鲁尔危机(1924 道威斯计划)

1925.10 洛加诺条约(1928.8非战公约)

伤寒论名词解释之欧阳家百创编

《伤寒论》释词 欧阳家百(2021.03.07) (1)头项强痛:头痛项强。强,强硬、不柔和意。 (3)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10)风家:经常易患伤风感冒的人。 (10)不了了:余邪少除,精神不爽,身体不适之意。了,完毕、结束、清楚、明了。 (42)外证:相对于里证而言,此指表证。 (36)合病: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84)淋家:指素患小便淋沥、尿道疼痛之人。 (85)疮家:指久患疮疡之人。 (86)衄血:经常鼻衄之人。 (87)亡血家:平素经常失血之人。 (88)汗家:平素易出汗之人,包括自汗、盗汗在内。 (21)脉促:脉象急促,上壅两寸,关尺以下脉势渐衰,即内经中“中手促上击”意,非后世脉数中一止之谓。

(40)噎:咽喉部有气逆梗塞感。 (90)清谷: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物。清名词活用为动词。 (16上)坏病:六经病经失治误治后产生新的证候而不能归属于六经病时称坏病。此指太阳表证因误治而变为里证,病情恶化。(64)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覆按在心胸部。 (118)火逆:指用熏、灸、熨、烧针、温针等法逼汗所致的变证。火泛指火疗;逆者错也误也。 (65)奔豚:证候名。以豚之奔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直至咽喉,发作欲死须臾复止。 (65)甘澜水:一名劳水。程林云<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钱天来云<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 (67)动经:动摇经气。 (67)身为振振摇:身体震颤摇动不能自持。 (20)遂漏不止:形容汗出不断。遂,于是之意;漏,渗泻之意。 (91)脚挛急:小腿肌肉痉挛,屈伸不利。脚指小腿。 (76)虚烦:指无形邪热扰于胸膈而至的烦躁。虚意指热邪之无形而非正气虚,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

生化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糖类化合物: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其衍生物。 差向异构体:仅一个手性碳原子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由于不对称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布对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不同影响所产生的异构体。 αβ异头物:异头碳的羟基与最末的羟甲基是反式的异构体称α-异头物,具有相同取向的称β-异头物。 单糖:简单的多羟基醛或酮的化合物。 成脎反应:单糖的醛基或酮基与苯肼作用生成糖脎。 寡糖:由少数几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缩醛衍生物。 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单位构成的糖类物质。 血糖:是血液中的糖份,绝大多数为葡萄糖。 糖原:动物体内的储存多糖,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淀粉。 脂质:脂肪酸与醇脱水反应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反式脂肪酸:不饱和的有机羧酸存在顺式和反式。 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 碘值:100g油脂卤化时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能抑制靶分子自动氧化的物质。 兼性离子: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 等电点: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如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 层析:基于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将混合组分分离的技术。 蒽酮反应: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糖中的已糖基、戊糖基及已糖醛酸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谷胱甘肽:由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简单蛋白:仅由氨基酸组成。 结(缀)合蛋白:由简单蛋白与其它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 蛋白质一级结构:以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二级结构: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有规则地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在空间构象上可彼此区别的二级结构组合单位。 结构域:二级、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介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的局部折叠区,是一个特定区域。 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氢键:氢原子与两个电负性强的原子相结合而形成的弱键。 α-螺旋:多肽链的主链原子沿一中心轴盘绕所形成的有规律的螺旋构象。 β-折叠:由两、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肽链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的氢键交联而形成。肽链主链

名词解释总结上

第四章: (1)肽单位:指肽链中的酰胺基(-CO-NH-) 原子趋向于共面,形成所谓多肽主链的酰胺(2)肽平面:组成肽基的4个原子和2个相邻的C α 平面又称肽平面。 (3)亚基:蛋白质分子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称为亚基或亚单位Subunit,它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无生理活性。 (4)结构域: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称为结构域。 (5)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螺旋、折叠、转角)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包括:αα 、βαβ和ββ-曲折。 (6)Sanger法:2,4-二硝基氟苯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链N-端的游离氨基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衍生物(DNP),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黄色DNP-氨基酸。该产物能够用乙醚抽提分离。不同的DNP-氨基酸可以用色谱法进行鉴定。 (7)艾德曼反应:氨基酸与PITC生成PTH-AA 是EDMAN降解法的原理,在多肽蛋白质氨末端测定和氨基酸顺序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五章 1.波尔效应:1904年丹麦生理学家Bohr C.发现增加H+浓度将提高氧从血红蛋白的释放这种pH对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影响被称为波耳效应。 2.免疫印记:蛋白质经凝胶电泳分离,通过转移电泳将蛋白质条带转移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酶联免疫反应。 第六章: 1.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抗体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抗体称为抗体酶 3.酶工程:研究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结构的修饰和改造以及在工农业、医药卫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4.酶活力:酶活力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以测出的酶促反应速度表示酶的活力。比活力:每毫克蛋白质或每毫升蛋白质所含酶的活力单位数,用单位/毫克蛋白或单位/毫升来表示,n U/mg或n U/ml,代表酶的纯度,比活力越大纯度越高,可用来比较每单位质量蛋白质的催化能力,酶产品质量评价中常使用的指标。 5.固定化酶: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第七章: 1.酶催化中间络合物学说:酶与底物反应时,通过特异识别作用,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在形成产物和酶分子,酶分子重新结合底物。 2.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种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叫作转换数。 3.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激活剂,包括金属离子、无机离子和简单有机化合物等。 抑制剂:能引起酶抑制作用的物质。 第八章 1.酶活性部位:三维结构上比较接近的少数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这一与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称酶的活性部位。 2.酶活性部位必需基团:位于酶的活性部位并作为其活性表达所必需的基团。 3.别构酶:具有别构调节效应的酶。 异构酶:A B 4.酶共价修饰调节:共价调节酶通过其他酶对其多肽链上某些基团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使处于活性与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 5.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诱导酶: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优选资料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 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 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 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 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 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线(轴)相联结的产业带。 网络型布局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轴线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区域开发;指以一定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06) 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08) 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为其它部门或提供生产资料或提供其它服务。它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发展。 产业布局;是社会生产部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条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 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以及国家集团间的空间关系。 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地理位置;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断裂点:设A,B为两个相邻的商店或市场,相聚D AB,该商店的腹地分界点为X。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 Sb/(10)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AX=D AB/1+Sa 农业;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有机体通过同它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而不断生长繁殖的过程。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土地;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铸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现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辛克莱模式:都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为都市土地利用和随时准备抛售的心理下,在农场投入的资金与劳务较少,都市边缘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愈近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率也就越低,空置的农地愈多,农业生产经营也愈粗放。(08) 农业地域结构;指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08)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03) 农业地域专业化: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商品意义的农产品。(09) 农业商品基地:指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伤寒论中名词解释

精心整理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 坏病 热越 阳浮而阴竭 荣气和 口不仁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 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 痞 剂颈而还 脾约 汗出濈濈然 心愦愦 不了了 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胃家,泛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盛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寒格:指下寒与上热相格拒 息高:息指呼吸,息高是指吸气不能下达,呼吸浅表,为肾不纳气的表现 除中 戴阳 脐上筑 郁冒:头昏目眩如物覆蒙 下虚:指下焦虚寒,是言微厥的原因 麻沸汤:指滚沸的热水 客气 奔豚: 藏结 瘛疭 怵惕:指恐惧不安状 喘冒:即气喘而头昏目眩 郁冒:心胸烦闷,头晕目眩 恍惚心乱:指神志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霍乱:又吐又泻挥霍撩乱

生化生物化学名词解释(1)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 mary structure): 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 condary structure):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骨架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涉及氨基酸侧链的构象。 肽单元: 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 Cα1、C、H、O、N、Cα2 处于同一平面,称为肽单元α-helix:以α-碳原子为转折点,以肽键平面为单位,盘曲成右手螺旋状的结构。 螺旋上升一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 氨基酸的侧链伸向螺旋的外侧。 螺旋的稳定是靠氢键。氢键方向与长轴平行。 β-折叠:蛋白质肽链主链的肽平面折叠呈锯齿状 结构特点:锯齿状;顺向平行、反向平行 稳定化学键:氢键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 iary structure)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结构域(domain) : 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有独特的空间构象,并承担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分子伴侣 (chaperon): 帮助形成正确的高级结构 使错误聚集的肽段解聚 帮助形成二硫键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r ternary structure):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亚基(subunit):二条或二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中,每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模体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几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位置上相互接近,形成特殊的空间构象,称为“模体”(motif) 蛋白质的变性: 天然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denaturation)。 蛋白质的复性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去除变性因素,有的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 盐析(salt precipitation)是将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沉淀。 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pI的溶液中为带电的颗粒,在电场中能向正极或负极移动。这种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而达到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技术, 称为电泳(elctrophoresis)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携带者,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参与遗传信息表达的各过程。DNA和RNA的一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碱基的排列顺序。

概率论名词解释总结归纳归纳

精心整理 第一课 随机试验:可重复进行;试验结果不止一个且无法事先断定;但所有可能结果是可知的。每一种结果称为一个随机事件。 随机现象: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当人们观测它时,所得结果不能预先确定,而仅仅是多种可能结果之一 随机试验: 基本事件: 必然事件:肯定会出现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组成 相容: 不相容: 第二课 概率: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同时,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主观概率:与主观臆测不同,这种相信的程度虽是种主观的,但又是根据经验、各方面知识,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判断而作出的

第三课 条件概率:设事件A和B是随机试验Ω中的两个事件,则A事件发生的前提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主观概率:主观概率估计是贝叶斯决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不完全情报下,用主观估计,再利用期望和概率修做出最优决策,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贝努里(伯努利)概率模型:每次试验只有A事件发生和不发生两种结果,独立地做了n次重复试验。在n次试验中A出现 其中p为每次试验中A 随机变量: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是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实值单值函数,则称为随机变量为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 即,期望通常与每一个样本结果都不相等 大数定理:是——叙述随机变量序列的前一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均值(期望)的算术平均值——的定理 总的来说,关于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稳定性的定理,统称大数定理 第六课

中心极限定理: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第七课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所有个体之和;而样本是从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若总体中个体数目有限,则称为有限总体,否则为无限总体 总体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某种数量指标的集合 第八课 点估计: 极大似然法: 个给定样本的可能性最大 点估计: 区间估计 弃真错误: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由于ɑ取值过大,导致结果落在小概率内,拒绝了它,称弃真错误 取伪错误: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由于ɑ取值较小,反而接受了它,称取伪错误点估计:直接以样本统计量作为相应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陷是没法给出估计的可靠性,也没法说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马原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最新伤寒论复习题

《伤寒论》 一、名词解释 1、面合色赤:满面通红。 2、将息:将息调息即护理调治的意思。 3、白饮:即米汤。 4、下利清谷:泻下不消化的食物。 5、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持续不断之意。满面持续发红。 6、四逆辈:四逆辈是张仲景提出来治疗太阴本证的,根据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程度不同,选用不同温阳力量的方子,如理中汤、四逆汤等等。 7、周时:一昼一夜,即二十四小时。 8、苦酒:即米醋。 9、麻沸汤:即煮沸的水。 10、心中懊憹:即心中烦郁无奈闷乱不安之意。 11、旦日夜半:明天夜半。 12、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所致。 13、筋惕肉瞤:肌肉跳动。 14、法醋:即指食用醋。 15、厥逆:手足厥冷。 16、小便色白:即小便滑长。 17、不更衣:不大便 18、口不仁:口舌麻木,食不知味,言语不利。 19、清血:清,同圊,登厕之意。清血即便血。 20、水逆:指饮邪内停气不化津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一种症候,为蓄水重症的表现。 二、选择题: 1、可确辨为桂枝汤证的是( B ) A、恶风、发热、头痛、汗出、脉浮、口不渴、胸满。 B、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C、恶寒发热、不欲饮食、呕吐、汗出而喘。 D、发热恶风、汗出、身痛、口不渴、脉沉迟。 2、桂枝汤方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 ) A、桂枝:芍药为1:1 B、桂枝:芍药为1:2 C、桂枝:芍药为2:1 D、视病情灵活掌握 3、用桂枝汤治疗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病证,选择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最恰 当。( D )

A、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等物。 B、服已须臾,喝热粥一升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D、先其时发汗 4、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的作用是( B ) A、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B、升津舒经,且助解表 C、升津止利,解肌止渴 D、解肌祛风,解表止利 5、脾虚气滞腹胀满者治疗首选( B ) A、理中汤 B、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C、桂枝加大黄汤 C、桂枝人参汤 6、太阳温病的含义是( A ) A、外感温热之邪初起之证 B、太阳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 C、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 D、里热炽盛,气阴两伤之证 7、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B ) A、桂枝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黄汤加桂枝、葛根 D、麻黄汤加葛根 8、太阳中风证自汗出的病机应除外下列哪项( C ) A、卫强营弱 B、阳浮阴弱 C、卫阳闭遏,营阴郁滞 D、营气和而外不谐 9、下列哪项不符合苓桂术甘汤的主证( D ) A、心下逆满 B、气上冲胸 C、起则头眩 D、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10、五苓散的服法是( B ) A、捣为散,先食温服 B、白饮和服 C、清酒调服 D、温顿服 11、“晬时”是指( C ) A、一昼夜 B、一旬 C、一周 D、当时 12、“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辨证属于( A )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里寒外热 D、热极生寒 13、恶寒与发热并见,不可能是( D ) A、桂枝人参汤证 B、五苓散证 C、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D、四逆汤证 14、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 A ) A、一半入煎,一半吞服 B、另煎,兑入干姜粳米药汁中 C、吞服药末 D、与诸药同煎,无特殊要求 15、心下悸欲按,脉虚数无力,治疗首选( D ) A、桂枝加桂汤 B、桂甘龙牡汤 C、苓桂甘枣汤 D、桂枝甘草汤

生化名词解释总结

第二章氨基酸 1、构型(configuration)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2、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3、旋光异构:两个异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因其异构现象而使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不同的现象。 4、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 第三章蛋白质的结构 1、肽(peptides)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2、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3、肽平面:肽链主链上的肽键因具有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6个原子共处的同一平面。 4、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5、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肽链中的主链借助氢键,有规则的卷曲折叠成沿一维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 6、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螺旋、折叠、转角)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折叠花式(folding motif)或折叠单位(folding unit) 7、结构域:在较大的球状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相对独立的球状实体,彼此分开,以松散的肽链相连,此球状实体就是结构域 8、蛋白质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者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共价键的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9、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对蛋白质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言,只涉及一条多肽链卷曲而成的蛋白质。在体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为四级结构。由一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没有四级结构。 10、蛋白质三维结构 11、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的原子X共价结合时,共用的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的一边,使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能再与另一个电负性高而半径较小的原子Y结合,形成的X—H┅Y 型的键。 12、疏水作用力:分子中存在非极性基团(例如烃基)时,和水分子(广义地说和任何极性分子或分子中的极性基团)间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这种排斥作用称为疏水力。 13、Sanger测序 14、Edman降解测序: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再经层析鉴定,余下的多肽链(少了一个残基)被回收再进行下一轮降解循环。

工作总结的名词解释

工作总结的名词解释 1、基本简介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而被上级推广,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是谈存在问题,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主要内容 工作总结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则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今后打算

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传统方法学部分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并结合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先进的技术方法,荆棘高效地开发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指软件开发人员为了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最后被废弃要经历的漫长时期。软件危机: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结构化分析: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获取的方法,适合于数据处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实体—联系图:描述系统所有数据对象的组成和属性及数据对象关系的图形语言。 数据字典:由数据条目组成,数据字典描述、组织和管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等数据元素。 结构化设计: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逐步求精: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策略,是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为了能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而尽量推迟考虑问题的细节。 信息隐蔽:在设计中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的所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耦合:也成模块之间的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度量。 模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其耦合程度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就越差。 内聚:也成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是一个模块内部个元素之间彼此结合紧密程度的度量。 作用域:是指受该模块内的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控制域:指模块本身以及其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集合。 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模块的数目。 扇入:指有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 模块独立性:每个模块独立完成一个相对对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很简单。 结构化程序设计:如果一个程序代码块仅仅通过顺序、选择、循环着三个基本控制结构进行连接,并且每个代码块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则称这个程序是结构化程序设计。软件:能完成预定功能、性能,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描述数据及其操作的文档。--------------------------------------------------------------------------------------------------------------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它依赖于对程序内部结构的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它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时,把被测程序当做一个黑盒,不考虑内部结构和特性,测试者指考虑程序输入输出和程 序功能,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来设计测试用例,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通常被 用来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单元测试:将每个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测试,用详细设计描述做指南,对重要的执行通路进行测试,以便发现模块内部的错误,发现编码和详细设计的错误。 集成测试:按照概要设计的要求组装独立模块称为子系统或系统,同时经过测试来发现接口错误的一种系统化的技术。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 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生化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糖酵解(glycolysis,EMP):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该途径也称作Embden-Meyethof途径。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也叫三羧酸循环,又叫做TCA循环,是由于该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它含有三个羧基,故此得名。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六碳三羧酸即柠檬酸,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乙酰基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得以再生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其实质是需氧细胞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所以又称为细胞氧化或细胞呼吸。 质子梯度(gradients of protons):化学渗透学说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到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电化学梯度即质子梯度。这个梯度的电化学势驱动ATP合成。 Fe -S蛋白:(简写为Fe-S)是一种与电子传递有关的蛋白质,它与NADH Q还原酶的其它蛋白质组分结合成复合物形式存在。它主要以(2Fe-2S) 或(4Fe-4S) 形式存在。(2Fe-2S)含有两个活泼的无机硫和两个铁原子。铁硫蛋白通过Fe3+ Fe2+ 变化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细胞色素(cytochrome):是一类含有血红素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质的总称。因为有红颜色,又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故称为细胞色素。血红素的主要成份为铁卟啉。根据吸收光谱分成a、b、c三类,呼吸链中含5种(b、c、c1、a和a3)。 Q循环: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中电子传递链上QH2分别传递一个电子到细胞色素中,即共使2个细胞色素得到电子,从而被氧化。 电子传递链(eclctron transfer chain):线粒体基质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里氧化所产生的NADH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移到内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O2生成H2O。这种由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电子传递链, 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关,亦称为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 TP),这种氧化放能和A 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NADH或FADH2将电子传递给O2的过程与ADP的磷酸化相偶联,使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氧气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代谢物通过氧化形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使之磷酸化生成ATP。有氧呼吸中有三个的高能磷酸化合物——1,3-BPG, PEP及琥珀酰辅酶A。 磷氧比(P/O):是指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的分子数。 电子传递抑制剂:凡是能够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常见的有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叠氮化物、CO、H2S等。利用电子传递抑制剂是研究电子传递顺序的重要方法。 解偶联剂(uncoupler)是指那些不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但能抑制ADP通过磷酸化作用转化为ATP的化合物。它们也被称为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最早发现的一个解偶联剂是2, 4-二硝基苯酚(2, 4-dinitrophenol, DNP)。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inhibitors):直接作用于ATP合酶复合体,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离子载体抑制剂(ionophore):是指那些能与某种离子结合,并作为这些离子的载体携带离子穿过线粒体内膜的脂双层进入线粒体的化合物。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总结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总结

作者: 日期:

克鲁格曼三角特里芬难题时间不一致性对储备的冲销贬值的现金余额效应 J-曲线效应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综合差额 基本差额国际收支国际投资头寸交易者原则弹性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J曲线效应 吸收论 贬值的效应: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J资源配置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货币论 结构论 国际收支失衡(6)「偶发性失衡周期性失衡 J结构性失衡 j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 衡 冲击性失衡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向金本位下: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固定汇率: 利率效应 J 收入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②纸币本位下 2)浮动汇率:相对价格效应(贬值)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选择 ①融资(financing) 『②支出减少政策;财政、货币政策。 调整(Adjustment) V 「③贬值或贸易政策:提高外币价格T M X f .支出转换政策Y -④外汇管制和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 直接限制进口数量,鼓励出口。硬通货 外汇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套算汇率(交叉汇率) 三角套汇 贸易加权汇率(有效汇率)升值、贬值 法定升值、法定贬值 掉期率 严按干预程度:屮由浮动(清洁浮动)管理浮动(肮脏浮动)浮动汇率制度y ②按浮动形式不同「单独浮动 Y钉住浮动 I联合浮动 汇率高估 汇率低估四. 购买力平价理论 真实汇率 有效汇率 真实的有效汇率 利率平价说 无抛补利率平价说 有抛补利率平价说 国际费雪方程式(真实利率平价) 国际收支说 国际借贷说 资产市场说

汇率的货币论 弹性价格货币论 粘性价格货币论(汇率超调模型)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一价定律 五、 外汇管制〔①含义 ②作用: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S 2)限制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 3)稳定汇率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 I③分类:直接管制方法 间接管制方法 ④方式:1)实行本币定值过高的汇率管制 2)复汇率制 3)许可证制 4)进口存款预交制 5)对销贸易 ⑤负面影响:1 )宏观:贸易矛盾和摩擦 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外汇供求平衡难以实现均衡发展不利于输入国外 资本 2)微观:使进出口贸易手续多,成本大 可能引起逃汇、套汇、走私以及外汇黑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①假设 ②浮动汇率下政策效应,)货币政策 J “ 2)财政政策 4)贸易政策 I ③固定汇率下政策效应1 )货币政策T三元悖论(克 鲁格曼三角)Y 2)财政政策 ?)贸易政策 4)汇率政策外汇平准基金国际储备(①概念: ②构成:货币型黄金 I 外汇储备 ([IMF储备头寸 、特寺别提款权 (「③作用:1)融通国际收支赤字,有助于实现内外均衡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3)充当对外举债的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