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8)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1)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元器件列表 (14)

一、设计任务书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现代通信网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将连接到交换设备的所有信号进行汇集、转发和分配,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电路交换是在电话网络中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而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电路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数字交换网络,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类似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的搬移,即时隙交换。研究意义

现代交换技术理论课上,我们对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实现时隙的交换,不仅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加深对交换思想理论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对数字电路和元件以及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与统一,加强对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我们课程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设计原理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TS15以及TS17~TS31s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和第16路到第30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和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依次为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和M序列时隙。四个时隙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另一方面,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与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因此数字交换也叫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可以完成同一条母线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工作方式有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电路,具体要通过设计数字电路,实现对帧同步时隙的定位检测,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

M序列时隙中任两个时隙的交换,达到对PCM实现话路信息交换的模拟效果。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电路,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主要技术指标

基本部分:

(1)采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输出控制方式;

(2)输入信号帧同步时隙码字与通信原理实验箱保持一致,为11100100;

(3)其他时隙码字仿真时自拟,连接硬件时时由实验箱具体输入信号决定;

(4)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M序列时隙其中两个时隙的固定交换;

发挥部分:

(1)利用控制电路实现时隙交换的可调性,即通过调节控制信号随时控制所交换的时隙。3设计任务及研究方法

设计任务

(1)设计各部分功能电路,画出完整电路图;

(2)利用maxplus2软件进行仿真,画出电路仿真波形图;

(3)说明电路原理及功能,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研究方法(步骤)

1)首先分析数字交换网络的功能模块,按照功能不同把整个设计分成帧码检测电路、缓冲存储电路、串并转换电路、写控制电路、读出控制电路等;

2)在熟知原理的情况下分模块设计电路,并用maxplus2软件进行编译,以确保电路正确;3)把整个电路各部分结合起来进行波形仿真,考察仿真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4)整体电路的功能修改及完善;

5)将软件下载到实验箱,连接并测试(自选);

6)完成设计总结报告。

4 设计总体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

18周星期一下午4:00:课程设计布置;

18周星期二至20周星期二(6月26):自己设计与仿真;

20周星期三至星期四:进入实验室调试(自选);

20周星期五(6月29日):验收。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1.电路原理图

2.电路简介

总体来讲,按照功能不同,数字交换网络电路可以分成帧码检测电路、缓冲存储电路、串并转换电路、写控制电路、读出控制电路等,在maxplus2中设计电路如上页图所示。

帧码检测电路利用移位寄存器为基本结构,并将移位寄存器的每个输出根据要检测的码字高低电平值把原值或非值接到一个与门的输出,当要检测的帧码出现时,与门满足全1

条件,输出脉冲发生变化,从而起到帧定位的作用。

串并转换电路和缓冲存储电路由若干个D触发器构成,目的是把串行输入的信息流转换成并行的码字,在写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按照时隙顺序写入缓冲区,并在读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从缓冲区读出时隙交换后的话音信息。

写控制电路和读出控制电路由基本的数字电路构成,如数据选择器等,写控制端由帧码检测电路的输出判断每帧之间的界定,并使每8个脉冲(即一个时隙)的信息存储到一片寄存器上,读控制端控制输出寄存器的置位和移位功能,使得每片输出寄存器按交换后的顺序依次有效,从而实现了时隙交换后的信息输出。

3.电路设计

帧码检测电路采用4个7474芯片及一个DAND8芯片,电路包含8个D触发器和一个8输入的与(非)门,D触发器级联构成移位寄存器,根据要检测的帧码的具体高低电平值(根据通信原理实验箱,帧同步码应为11100100)选择D触发器的Q端或QN端连接到与门的输入端,当帧码出现时,与门输出有一电平值的变化,即QN端有一负脉冲产生。具体电路为:

串并转换电路采用一个8dff芯片完成,8dff是由8个D触发器集成的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的信息码字经过移位寄存,变成了并行信息,即为寄存器的输出Q1~Q8,电路为:

写控制电路主要由两片16cudsir芯片构成,两片16cudsir级联成为32位的移位寄存器,第一片的DATA端接在帧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因此负脉冲信号将在32位输出中依次移位,每32个脉冲重复一次,正好构成一帧的长度。而在两个芯片的Q8和Q16输出端分别与主时钟信号组合为缓冲存储电路提供时钟。每次时钟脉冲的到来可以使8个当前并行信号存入缓冲存储电路中的一个寄存器芯片,因此四个时隙的内容刚好依次写入四个缓冲芯片,为时隙内容的整体交换打下了基础。其电路图为:

缓冲存储电路由4个8dff芯片构成,4个芯片的clk端由写控制电路的输出决定,每当时钟脉冲到来,缓冲存储电路将输入的D1~D8信号输出到Q1~Q8,同时也是整个电路输出端的入信号A~H。4个芯片分别存放四个时隙的信息内容,由写控制电路控制按顺序每次写入一个时隙的内容。

读出控制电路主要由三个8选1数据选择器和4个74166移位寄存器构成。数据选择器

的地址端为控制信号,由控制信号的组合决定时隙交换的具体时隙号(如时隙2与时隙3

交换或者时隙2与时隙4交换)。数据选择器的输出接上74166移位寄存器的置位/移位控制输入。74166的输入为缓冲区的内容,在置位控制下可以将H内容输出到QH,然后在移位控制下在输出端口QH串行输出信号,由于SER输入为低电平,因此8位信息码之后全为0码,直到下次置位信号的到来。控制不同的先后顺序使4个74166先后置位并输出一个时隙的信号,四个芯片输出信号在时间上通过或门叠加,达到时隙交换的目的。

其数据选择器部分连接电路图为: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1.帧码检测电路

帧码检测电路采用的是7474芯片及一个DAND8芯片。74774芯片是集成两个D触发器的芯片,输入输出端口十分简单,不再赘述。4个7474芯片包含8个D触发器,D触发器级联构成移位寄存器,由电路可以看出,当帧同步码11100100没有出现时,与非门的输入不全为1,因此输出为高电平;当帧同步码进入检测电路,并使帧同步码11100100从右到左依次出现在8个触发器的输出端,此时与非门输入端全1,因此,检测电路输出负脉冲。

设定一定的时钟和输入信号,通过软件仿真可以得到检测电路输出端口f的波形变化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当输入信号连续8位为11100100,即帧定位信号时,检测电路输出f有一时钟周期的低电平输出,此即为帧码检测的结果。

2.串并转换电路

元件选择及原理

串并转换电路采用8dff芯片,8dff芯片是由8个并行的、具有统一时钟和控制端的D 触发器集成而得的。将8个D触发器的输入输出依次相连,构成了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在时钟的统一控制下,每个脉冲下进行一次移位,可将8个串行数据变为并行数据。其输出的波形图为:

从图中看出,标尺所示时刻即为8个脉冲过后,q8~q1的值为串行输入前8位的数据,因此达到了串并转换的功能。

3.写控制电路

元件选择及介绍

写控制电路主要由两片16cudsir芯片构成,16cudsir芯片为二进制加减计数/左右移位寄存器,同步置位,它的功能表为:

工作原理

两片16cudsir级联成为32位的移位寄存器,第一片的DATA端接在帧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因此f输出的负脉冲信号将在32位输出中依次移位,每32个脉冲重复一次,正好构成一帧的长度。第一片芯片的Q8、Q16,第二片芯片的Q8、Q16分别和时钟进行与非运算接在1、2、3、4号缓冲寄存器芯片的时钟端。当负脉冲信号移位到Q8时,第一片缓冲寄存器使能有效,在时钟脉冲下把输入端的并行信息输出(把第二个时隙的内容从第一个缓冲寄存器输出),当负脉冲信号移位到Q16时,第二片缓冲寄存器有效,当前8位信息写入缓冲寄存器2号,后面依次类推。由此,完成了按时隙顺序信息的写入。以第一片缓冲寄存器的时钟端clk的波形图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该时钟每32个主时钟周期产生一脉冲,即每帧一次。可以类推,其他3个时钟端依次延后8个脉冲,正好构成一帧的四个时隙。

4.读出控制电路

元件选择及介绍

读出控制电路主要由三个8选1数据选择器和4个74166移位寄存器构成。数据选择器

在数字电路课程已经学习过,8选1MUX完成根据地址端对8个数据进行选择输出的功能。

74166为8位移位寄存器,可以完成8位并行数据转串行输出的功能,其功能表为:

工作原理

数据选择器的地址端con1和con2是控制时隙交换的具体时隙号的。根据两地址的不同,数据选择器输出分别为写控制电路两个芯片的Q8和Q16。由74166的功能表可知,STLD端为低电平时完成置位功能,高电平时为移位功能。以con1和con2分别为0和1为例,此时三个数据选择器的输出分别为Q16(1)、Q8(1)、Q8(2)并分别接在前三个74166的STLD端,第四个74166的STLD端接于Q16(2)。因此,当一帧开始后,f输出的负脉冲依次移位,8个脉冲后Q8(1)为低电平,因此第三个74166置位,然后STLD恢复为1后把当前的8位数据串行输出,即在第二个时隙的时间范围内输出第4时隙的内容,由此完成了2和4时隙的交换。其他也可由此推出。

因为74166的SER端接地,因此在串行输出时8个数据完成后输出的是低电平,从而在四个74166移位寄存器通过或门叠加时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以con1和con2分别为0和1为例而产生的波形图如下:

其中,dout0~3分别是第4、第1、第2和第3个74166的输出端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输出端只维持8个比特,其他时间为0,并且在控制端如上述情况下,dout3在dout1的顺序交换了,即第2时隙和第3时隙完成了时隙交换。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波形仿真

假设信号输入端帧同步码为11100100,话路信号为10010011,开关信号为01100111,M序列为10110101.即输入周期序列为11100100100100110110011110110101;同时设定合适的时钟信号,分别置读出控制电路控制端con1和con2为00、01、10、11四种情况,观察信号输入datan和输出dataout端口的波形,验证电路设计是否正确。

con1和con2为00时:

从图中看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保持一致,没有发生交换。con1和con2为01时:

从图中看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两个时隙发生了交换:第二时隙和第四时隙。

con1和con2为10时:

从图中看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两个时隙发生了交换:第二时隙和第三时隙。

con1和con2为11时:

从图中看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两个时隙发生了交换:第三时隙和第四时隙。

结果分析

由以上仿真得到的波形图可以得知,此设计电路图可以达到数字交换网络的功能,设计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仿真的过程并不顺利,起初设置时钟和输入信号后,仿真得出的输出信号不完全是时隙交换的结果,在某些时隙某个码字出现误码的问题,后来发现是由于时钟周期设置得太小了,达到了ns级别,门电路等逻辑电路的时延可以与之媲美,而由此易产生误码等问题。后来按照256kbps的数据流的帧周期调整时钟周期,导出了正确的结果。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不同于原来的焊板子,这次要充分利用软件仿真的功能达到对实际器件的模拟,因此对我们各种电子课程需要的软件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每学习一个新软件的使用,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注册失败、英文提示看不懂、各种按键找不到、元件库调用不了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自我实践水平提高的过程。

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间的讨论,自己多次失败的尝试,掌握了一个新软件的应用,对我们学电子工程的学生来说,就像掌握一门新语言一样。接下来就是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说明了,这又是对理论课程知识的一次考察,如果在理论课上有所了解,就会揭开这层面纱,清晰地知道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思想,否则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另一方面,当你通过课程设计这种实践课完成了设计,这是对理论课最好的复习,从此当你复习回忆到有关知识点时,脑海中总能浮现有关实践的内容,那么,就轻松地把枯燥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也更能为生活、创新所用。

实践的过程总不能一帆风顺,正像科学的路上从没有平坦的大道。遇到问题不畏难,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这次课程设计中,起初电路图足够复杂,总是没有耐心把所有元件看完,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牵一发动全身,必须以全局的眼光去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没办法,只有潜下心来,克服主观和客观因素,勇敢地走下去。仿真不可能一次成功,只有一次次调试,一遍遍修改,当正确结果豁然出现的一刹那,就会知道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认识到,任何事都不能畏惧,无论有多困难,同时任何事都不能粗心,无论有多简单。一定要脚踏实地,小心翼翼,怀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去钻研去实践,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因此,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对交换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我人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对我很有教育意义。

六、参考文献

[1]冯玉珉,郭宇春.通信系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根英,王琴,周春月.通信系统原理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钱渊,蔡勇等.现代交换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另外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技术文献

七、元器件列表

7474 集成D触发器 4个

8dff 集成D触发器 5个

dand8 8输入与门 1个

16cudsir 移位计数器 2个

and 与门若干

or4 或门 1个

not 非门若干

81mux 数据选择器 3个

74166 移位寄存器 4个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8)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1)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元器件列表 (14)

一、设计任务书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现代通信网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将连接到交换设备的所有信号进行汇集、转发和分配,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电路交换是在电话网络中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而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电路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数字交换网络,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类似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的搬移,即时隙交换。研究意义 现代交换技术理论课上,我们对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实现时隙的交换,不仅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加深对交换思想理论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对数字电路和元件以及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与统一,加强对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我们课程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设计原理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TS15以及TS17~TS31s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和第16路到第30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和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依次为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和M序列时隙。四个时隙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另一方面,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与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因此数字交换也叫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可以完成同一条母线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工作方式有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电路,具体要通过设计数字电路,实现对帧同步时隙的定位检测,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网络课程设计交换网络三级结构综合设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交换网络三级结构综合设计 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网络设备互联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013年7 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网络设备互联”课程的基本知识 ●了解网络设备互联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综合运用“网络设备互联”课程和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 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的相关训练。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来构建交换网络的三级结构,从而实现 相关的功能。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

课程设计所需软件、硬件等 软件:WindowsXP/7、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等 硬件:二层交换机RG-S2126 2台, 三层交换机RG-S3550 2台路由器RG-S20 2台计算机1台 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起至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6月24日-6月25日6月25日-6月27日6月27日-6月29日分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并合理安排 工作 进行设备配置及测设验证 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排版 认真仔细的 分析搜索的 资料 参考文献、资料索引 序号文献、资料名称编著者出版单位 [1] 网络设备互联—实验指南高峡编著科学出版社 [2] 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 1 实验目的 (1) 2 背景描述 (1) 3 需求分析 (1) 4 实验拓补 (1) 5 客户需求 (2) 6 实验拓补说明 (2) 7 IP地址规划 (3) 8 详细设计 (3) 8.1 配置接入层交换机 (3) 8.2 配置汇聚层交换机 (4) 8.3 配置路由器 (6) 8.4 配置FTP服务器 (8) 8.5 验证测试 (10) 9 心得体会 (25) 参考文献 (25)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三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通过数据配置,掌握现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组成。熟悉本局各单板的工作机制。 实验要求: (一)呼叫源的概念:呼叫源是指发起呼叫的用户或中继群,一般具有相同主叫属性的用户或中继群归属于同一个呼叫源。呼叫源的划分是以主叫用户的属性来区分的,这些属性包括:预收号位数、号首集、路由选择源码、失败源码、是否号码准备及呼叫权限等。 (二)号首集的概念:号首集是号首(或字冠)的集合。号首集在实际应用中也称网号。号首是呼叫源发出呼叫的号码的前缀,所以号首集与呼叫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号首是决定与该次呼叫有关的各种业务的关键因素,在公网和专网混合的网中,号首对不同的用户和中继群而言,往往是重叠的,但意义可能不同。 (三)呼叫源与号首集的关系:一个呼叫源只能对应一个号首集,一个号首集可以为多个呼叫源共用。呼叫源和号首集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一个电话网(公网或专网)内所有的普通用户能够拨打的字冠(号首)的集合就是号首集,而这些用户可能因为某些呼叫属性如对字冠的预收号位数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用户组,每一个组是一个呼叫源。所以号首集含盖的范围大于等于呼叫源含盖的范围。对于一个呼叫源,需设定一个号首集,对于非号首集内的号首,当用户拨打该号首时,系统会提示号码有误。引入号首集这一概念是因为即使是同一号首,但对不同的主叫方(呼叫源),也可有不同的含义,交换机对其处理也不同。如:9对公网为无线呼叫,对专网即为普通呼叫。222对一个网的(如号首集0)呼叫源0可能是本局呼叫,对另一个网(如号首集1)的呼叫源1则是出局呼叫。两个呼叫源可以对应相同的号首集,当同一个网(如号首集0)内不同呼叫源的用户拨打相同的号首时,交换机做相同的处理。当然,不同号首集中同一号首也可能含义相同,如:7字头都代表出局。号首集侧重对被叫(字冠)理解与分析的不同进行分类,而呼叫源是侧重对主叫的属性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号首集定义呼叫字冠,呼叫源对主叫用户分类。某呼叫源呼叫非本号首集(另外一个网)字冠时,则需要作号首集变换(网变换)。 (四)配置字冠数据,首先要配置呼叫源,再配置被叫号码分析表(增加呼叫字冠),然后根据具体要求配置其他字冠数据。例如对某些字冠有特殊要求,则需要配置号码变换和号首特殊处理或主叫号码变换;某些字冠要进行特殊号码变换,则要配置特殊号码变换;有号码鉴权要求时,则配置限呼数据;对有的呼叫失败原因需要处理,则需要增加相应的失败处理;对有的局向需要主动发主叫号码时,要增加补充信令。 (五)本局电话互通主叫摘机上报路径:A32---DRV32---NOD---MPU。 (六)通过MPU, SIG, NET, A32板向主叫送拨号音,MPU完成主叫号码分析。MPU同时也完成被叫号码分析,在数据库里按照:号段表-用户数据索引表-ST用户数据表-ST用户设备表顺序进行查找和接续。 (七)本局电话互通的语音通话流程:A32---DRV32---BNET---DRV32---A32。 (八)加深了解各个单板在呼叫过程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加深对硬件的了解。 (九)了解反极性特性:反极性用户一般用于公用电话等需要实时计费的地方。通过挂机信号的极性反转送计费信号而实现实时计费。一般32路用户是中间16、17路有反极性。 (十)来电显示问题:CC08交换机采用的来电显示制式是FSK制式,不支持DTMF制式。本设备中来电显示提供单板为BNET板。 (十一)预收号位数的含义:预收号位数表示启动号码分析至少要准备的号码位数。该数字的长短会影响到程控交换机话务高峰时的负荷。 (十二)本机查号命令:通过下面的命令可以实现拨打“###”查询话机号码。ADD CNACLD: PFX=K'ccc, CSTP=TEST, CSA=LDN, MIDL=3, MADL=3;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122103 学号: 姓名:谭君 指导老师:何璘琳 2013年12月13日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共100台主机。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 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 学生宿舍40 2 教师宿舍10 1 办公楼20 1 教学楼10 1 图书馆20 1 二设计分析 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四详细步骤 1 拓扑图如上 2 设备选型 路由器:3台 交换机:8台 PC机:100台 电缆线:若干米 网钳:一把 测网器:一个 3 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由这些部件构造各种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布线系统,它应该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校园网通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系统硬件。 另外校园网硬件设备中还包括服务器、PC机、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投影仪、电视墙、摄像机等。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性能与价格的硬件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401 学号:41414051 姓名:郑浩 同组成员:孙浩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6月4日

实验十七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程控数字交换原理。 2.加深对交换过程的理解。 3.了解用户管理和话费管理。 4.了解程控交换软件控制。 二、实验设备 电话四部,RC-CK-III型实验箱一台,PC机,串口线,20M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运用实验箱模拟实际程控交换过程,应用PC机进行用户管理,话费管理。 四、实验原理 图1程控交换系统框图

图2主板实物结构图 主板的组成结构图如图一二所示,共有12个组成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a)用户接口模块(1~4) 用户接口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BORSHT 功能; b)PCM编译码模块(1~4) PCM编译码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语音信号的PCM编译码功能。 c)外线接口模块 外线接口模块完成与本系统与电信线路的接口,其中包含的功能有:振铃检测,混合,PCM编译码,摘机控制等。 d)液晶显示模块 本液晶模块为240X128点大屏幕显示屏,用来显示当前系统状态以及所有人机接口的状态显示,如菜单,系统帮助,参数状态设置等。 e)键盘 键盘为6键薄膜按键,完成人机接口的各种操作,如菜单选择,参数设置等。 f)数字中继接口 数字中继接口为两台实验箱之间的连接口,传输E1信号,介质为双绞线。 g)状态指示模块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摘挂机检验原理与设计分析 学号:2 学生姓名:刘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12 月17 日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内容和目的···························································· 四、源代码····································································· 五、结果····································································· 六、心得······································································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知识,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现代通信网交换节点所采用的技术,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2、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或者计算机上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相关课题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与分析 (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原理分析透彻,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靠; (2)按照现代交换原理相关研究课题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完成从理论分析、系统软硬件组成、程序设计,调试及功能分析的全过程。 二、设计目的 摘挂机检测实验用来考查学生对摘挂机检测原理的掌握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设计原理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实验一 C&C08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1所示: 1 图 的硬件层次结构 2.C&C08 个等级: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C&C08在硬件

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单板(1)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单板是成单元。功能机框(2)中SM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模块如交换模块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SM (4)交换系统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交换系统USM/TSM/UTM+AM/CM C&C08模块模块模块USM 主控框用户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用户框ASL+DRV+TSS+PWX+母板SLB 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企业网络规划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doc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通讯) 系统联系。 (3).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0M光纤接入。 (4).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务服 务。 (5). 财务部可以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其他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 (6). 为保证安全,Internet与公司内部网络间应该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外界 对内部网络未经授权的访问。 2.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

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1. 网络设计总体要求 灵活性: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在非常简便的调整下重新连接;布线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实用性:系统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简单、易扩展的特点。布线系统应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 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模块化,易于扩充,适应未来发展。 高可靠性:网络建设应立足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并考虑主干设备的备份 2. 网络IP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企业网计划使用私有的C类IP地址。IP地址分配原则如下:集团使用IPv4地址方案。

现代交换原理时分复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时分复用与时分交换原理 学号:201420130530 学生姓名:叶礼鹏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421303 指导教师:涂其远 2016年12 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1.2时分交换................................................................. 第二章各模块功能及工作原理分析................................................. 2.1 MT8980引脚功能.......................................................... 2.2用MT8980实现时分交换.................................................... 第三章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课设总结.................................................................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由于信道的位传输率超过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片段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单独占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多个数字信号都可按要求传输到达,从而也实现了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因为抽样定理使连续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就可能用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并且每一个抽样值占用的时间越短,能够传输的路数也就越多。此外,时分复用通信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多路信号的汇合与分路都是数字电路,简单、可靠;二是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比较低。然而,时分复用系统对信道中时钟相位抖动及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同步是指接收端能正确地从数据流中识别各路序号。为此,必须在每帧内加上标志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还必须传递信令以建立通信连接,如传送电话通信中的占线、摘机与挂机信号以及振铃信号等信令。上述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分割,按某种固定方式排列起来,称为帧结构。采用时分复用的数字通信系统,在国际上已逐步建立其标准。原则上是把一定路数电话语音复合成一个标准数据流(称为基群),然后再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或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信号,复接后的序列中按传输速率不同,分别成为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等。

路由与交换课程教学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集团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网络工程 院系:XXX学院 完成时间:2013-11-13

集团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1 绪论 (1) 2需求分析 (1) 3内容与方法 (1) 3.1设计场景: (2) 3.2设计要求: (2) 3.3设计分析: (2) 3.4设计步骤: (3) 3.4.1网络拓扑 (3) 3.4.2 网络配置 (4) 3.5 设计结果: (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综合配置、对实际案例的规划和设计等。在前阶段的学习中,进行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各个知识点的专项练习,在基础知识掌握之后,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能针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性地规划、设计和配置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本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门课的理解,在理解相关设备的原理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内部管理模式和要求以及使用网络的安全性等,作出以下需求与分析,以确保公司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和使用网络的安全性。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路由器设置使能密码,加密使能密码,虚拟终端线密码,并能telnet登录; (2).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划分VLAN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钟联坪)概要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原理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6班 学号 3113003072 姓名钟联坪 2015 年11 月30 日

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全面了解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空分交换方式进行 通话。 2.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通信的概 念。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出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 示二极管亮。 2.按一下薄膜输入开关“复位”键,进行显示菜单状态。 3.熟悉菜单主要工作状态,分“人工交换”,“空分交换”, “数字时分交换”三种工作方式。 4.以“”方式为例,对“”与“”正常呼叫,熟悉信令 程控交换与语音信号通信交换全过程。 5.呼叫时,甲方一路电话号码设置为48,乙方一路设置 为68,甲方二路设置为49,乙方二路设置为69. 五:实验报告要求: 总结交换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六:思考题: 程控交换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字交换网络。 2)接口。 3)信令设备。 4)控制系统。 实验二: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 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了解用户模块PBL 387 1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综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实习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院(系、部、中心)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通信 班级电力通信111 学生姓名张德舟 学号 208110333 设计地点信息楼C315 指导教师李传森 设计起止时间:2014 年9月9日至12日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对交换机系统设计和功能设置,培养学生运用33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交换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实际调试,加强学生使用和管理交换机设备的能力,通过编写设计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作总结和文字及图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目标 1.交换网络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根据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软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软交换服务器配置、语音网关配置、网络话机配置,软交换组网设计。 设计内容: (1)系统包括3台软交换设备和1台程控交换设备。号码分配:程控交换系统号码段2000~2999;软交换系统号码段4000~5999,其中,1台软交x 换的号码段为4000~4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5000~5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6000~6999。 (2)实现3台软交换设备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4999段的用户、号码5000~5999段和号码6000~6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3)实现软交换系统与程控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6999段的用户和号码2000~2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2.H20-20交换机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要求:利用程控交换机维护终端,对H20-20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设置。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一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实验要求: (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历史:磁石交换机-步进制交换机-纵横式交换机-程控交换机。 (二)程控交换机的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它一般只有纵横制交换机体积的1/8-1/4,大大压缩了机房占用面积,节省了费用。 2、能灵活的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业务服务功能。由于采用SPC技术,因而可以通过软件方便的增加或修改交换机功能,向用户提供新型服务,如缩位拨号、呼叫等待、呼叫传递、呼叫转移、遇忙回叫、热线电话、会议电话,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工作稳定可靠、维护方便,由于程控交换机一般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因而有很高的可靠性。它通常采用冗余技术或故障自动诊断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此外,程控交换机借助故障诊断程序对故障自动进行检测和定位,以及时地发现与排除故障,从而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系统还可方便地提供自动计费,话务量记录,服务质量自动监视,超负荷控制等功能,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4、便于采用新型共路信号方式(CCS,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 。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机与数字传输设备可以直接进行数字连接,提供高速公共信号信道,适于采用先进的CCITT 7号信令方式,从而使得信令传送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并能适应未来新业务与交换网控制的特点,为实现综合业务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创造必要的条件。 5、易于与数字终端,数字传输系统联接,实现数字终端,传输与交换的综合与统一。可以扩大通信容量,改善通话质量,降低通信系统投资,并为发展综合数字网(IDN)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奠定基础。 (三)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发展历程: A型机-C型机-B型机(万门机)-128模交换机,目前实验室使用的是B型机的一个独立模块,即B独立局。 (四)B型机的总体结构为:模块-机柜(可以包含多个机柜)-功能机框-功能单板。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一)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图 (二)C&C08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 1、单板 单板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DSN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 07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 陈晓莉 学号: 07250312 指导教师: 薛建彬 成绩:

中文摘要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系统有数字交换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和实现交换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配合。数字交换机采用程控时分交换技术,传输和交换的是PCM化的数字信息。 数字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的核心,交换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交换网络的大小和处理机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数字交换网络处于系统结构的中心,它为各种终端模块提供接续通路,也为终端处理单元和辅助处理单元中的微处理机之间传递控制信息提供通路。 本课程设计掌握DSE的工作原理和DSN的组网规则,熟练运用基本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实现5万用户(话务量:0.02爱尔兰/用户)的电信级DSN网络图纸设计。 关键字:DSN;DSE;话务量

目录 前言................................................................ - 1 - 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 1.1 目的及意义................................................... - 2 - 1.2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 2 - 1.3 内容和要求................................................... - 2 - 第2章数字交换单元(DSE)............................................ - 3 - 2.1 DSE的结构.................................................... - 3 - 2.2 交换机内帧格式、信道字和选择命令.............................. - 5 - 2.3 DSE的工作原理................................................. - 7 - 第3章数字交换网络(DSN)............................................ - 9 - 3.1 DSN的结构..................................................... - 9 - 3.2 DSN的工作原理................................................ - 11 - 第4章 DSN网络设计.................................................. - 13 - 4.1 总体硬件系统................................................. - 13 - 4.2 数字交换机的接口............................................. - 15 - 4.3 DSN的扩充................................................... - 17 - 参考文献............................................................. - 19 - 总结................................................................ - 20 -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程控交换与通信网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11通信工程1班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江晓明 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天 老师通过现场设备讲解,让我们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一、认识实验平台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本实验平台由如下六大部分组成:BAM后管理服务器、主控框、时钟框、中继框、用户框、实验用终端。 二、认识单板 C&C08MPU主处理机板 C&C08MPU是B型机平台所用的主控板,主控板是SM模块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它单板的控制。 三、认识软件 C&C08的软件结构 C&C08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前台)软件和终端OAM(后台)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主机软件是指运行于交换机主处理机的软件,它采用自顶而下和分层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主要由操作系统、通信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等七部分组成。其中,操作系统为主机软件的内核,属系统级程序;其他软件模块则为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级程序。 若从虚拟机的概念出发,可将C&C08的主机软件分为多个级别,较低级别的软件模块同硬件平台相关联,较高级别的软件模块则独立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各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由操作系统中的消息包管理程序负责完成。整个主机软件的层次结构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四.电话跟踪 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跟踪事例如下:1.电话为5550023呼叫5550022 图1-2接续动态跟踪(一)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3——本局用户数据业务实现讲解

学生实验报告 华北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程控交换实验 实验名称:本局用户数据业务实现班级:12通信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同组人:成绩: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通过数据配置,掌握现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组成。熟悉本局各单板的工作机制。 实验要求: 配置与本局用户通话有关的数据,实现本局基本呼叫即可。 交换机独立局模块板位如下图所示: (程控交换机—B 独)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一)实验操作 假设的数据如下: 本局信令点(按实验终端编号进行区分,每台终端设定的局数据不同):AAAA01~AAAA24。 本局号段为5550001~5550032 , 对应物理端口号是:1~32,电话号码为5550001~5550032。 1、运行e-bridge通信实验平台客户端软件,出现服务信息设置界面,服务器地址为:129.9.0.10然后点击“确定”。 2、选中“程控:CC08-1”图标,在点击“业务操作终端”,弹出登陆窗口: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3、点击“业务操作终端”-》“CC08交换机业务维护”,弹出登陆窗口,输入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

学生实验报告 4、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 5、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现代交换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设计学院 专业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摘要:由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高速通讯网络性能的瓶颈集中在高速交换系统,研究、设计和制造高速交换系统对目前高速通讯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程控交换机是交换网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用户之间的接续。程控交换机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对开通非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程控交换机最大的优点是系统只通过变动软件,就能达到改变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添了许多方便用户的业务,提高了系统硬件的结构模块化和标准化水平,十分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更新。单一的S接线器不能单独构成数字交换网络,T接线器可以但却受到容量限制,因此采用多集线器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的不同组合以得到一定容量要求,在交换器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到网络阻塞情况,尽量提高PCM的复用度。 关键词:数字交换网络;T接线器;S接线器;网络阻塞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3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容 (1) 第2章时分数字交换网络 (3) 2.1 时分数字交换网络基本概念 (3) 2.2 时间(T)接线器 (3) 2.2.1 时间(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 (3) 2.2.2 时间(T)接线器的电路组成 (3) 2.2.3 时间(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4) 2.2.4 时间(T)接线器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5) 2.3 空间(S)接线器 (7) 2.3.1 空间(S)接线器的基本功能 (7) 2.3.2 空间(S)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7) 2.3.3 空间(S)接线器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原理 (8) 2.4 串/并变换和并/串变换 (9) 第3章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设计 (10) 3.1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原理 (10) 3.2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实现 (10) 3.3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 (12) 第4章网络阻塞分析 (15) 4.1 阻塞的概念 (15) 4.2 网络阻塞的重要参数 (15) 4.2.1 话务量 (15) 4.2.2 占用概率分布 (15) 4.3 无阻塞网络 (16) 4.3.1 单级无阻塞网络 (16) 4.3.2 多级无阻塞网络 (16) 4.4 TSST时分数字交换网络阻塞分析 (17) 4.5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7) 结论 (19) 致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