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在沈阳市发生防治情况综述

一、美国白蛾分布情况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南部,生态分布范围在北纬19 o—55 o 之间。1922年在加拿大首次发现,美国发生40个州,墨西哥发生一个州。到1958年已传入的国家有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地利、乌克兰、俄罗斯、波兰、法国、日本,韩国,1961年传入朝鲜。

辽宁省是我国美国白蛾的原发区,1979年该虫首次在丹东地区发现,之后传入山东、陕西、河北、上海、天津,目前北京市也发现了美国白蛾。在辽宁省,继丹东发生后到2006年,全省仅朝阳和阜新尚未发生。沈阳市市区、四县、四个郊区都已发生或曾经发生过美国白蛾危害。

二、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又叫秋幕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灯蛾科(Arctiidae)、白蛾属(Hyphantria),拉丁学名:Hyphantria cunea (Drury).

形态特征:成虫:雄虫翅展23~35mm,雌虫翅展33~45mm。头密被白色长毛。翅的底色为白色,布满鳞片。翅斑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型,春季羽化的雄成虫前翅多布浓密成排的暗黑色斑,而夏季羽化的雄成虫前翅则多无斑或有较少暗色斑。幼虫: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傍额缝和冠缝色淡而明显,后唇基白色。头宽

约为2.5mm,体长30mm。身体为长圆筒状,体色为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1条灰黑色或深褐色的宽纵带,带上着生黑色毛瘤;体侧淡黄色,着生橘黄色毛瘤。

生物学特征:在沈阳市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危害树叶为主。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2代幼虫发生于8月上旬至11月初。9月上旬开始化蛹并以蛹越冬。成虫飞翔力不强,有一定的趋光性。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 5~7龄幼虫可耐饥9~15天,这一特性有利于幼虫随着运输工具而远距离传播。1-3龄幼虫群居结网,3龄后分散取食,此时白蛾食量大增危害严重。

三、美国白蛾在沈阳市的危害性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1994年美国白蛾首先传入我市铁西区某工厂,此后逐渐遍及我市城区、郊区、新民、辽中,到1998年发生范围已编及全市80余个乡镇、415个村总面积2万余亩。美国白蛾以危害阔叶树为主,特别喜食行道树及林地边缘的阔叶树。喜食的树种有:糖槭、核桃楸、桑树、杨树、柳树、臭椿、果树、农作物、蔬菜及野生植物等,在我市危害近100种植物。美国白蛾的繁殖力惊人,每头成虫平均产卵700粒,孵化率在95%,造此推算每对白蛾第二代幼虫就可达到24万之众。所以,如不加强防治使其泛滥成灾,可以横扫大部分绿色植物,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甚至影响到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四、防治的策略和方法

十几年来,防治美国白蛾我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998年—2000年沈阳市对美国白蛾进行了工程治理,2006年再次启动工程防治。

工程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分类施策,形成部门协调,社会参与,行业重视的责任体系及管理网络,并运用综合治理措施,推广应用新技术,达到局部地区实现无网无虫,重灾地区缩小疫情范围,控制边界疫情传播的目标。

防治策略是:全市划分美国白蛾工程治理三种类型区。

第一类为重度发生控制区。本区为辽中县、新民市、苏家屯区,治理原则是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对境内疫情点全面打药,以仿生农药为主;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相结合,以长效药剂为主。抓住防治有利时机,开展两代防治,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对林业、农业的危害。

第二类为轻度发生扑灭区。本区为东陵区、于洪区、新城子区及市内各区。治理原则是:加大普查力度,及时掌握疫情,普查原则是专业人员普查与群众查防相结合;行业普查与社会查防相结合。对疫情发现一处消灭一处,采取人工剪网幕,集中喷酒药剂等方法,要求一次性迅速消灭虫情,防治后达到无网无虫。

第三类为监测区。本区为法库县、康平县两县。治理原则是: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在美国白蛾幼虫两代发生期,严格封锁检查来自疫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并通过挂设性诱捕

器,黑光灯等监测疫情,定期检查境内喜食树种、主要交通要道、农贸市场、旅游地以及与疫情乡镇毗邻的交界处,防止形成新疫点。

在防治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各种方法:

1、人工方法:美国白蛾在1、

2、3龄幼虫时期集聚结网,这时可以人工剪下烧毁。此种方法在早期防治第一、第二代白蛾时效果较好。另外,使用稻草、草帘诱积老熟幼虫化蛹,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效果也较好。

2、使用性引诱剂:使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白蛾雄成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使用杀虫灯捕杀:美国白蛾具有趋光性,在白蛾密集地区使用杀虫灯在夜间诱杀白蛾。使用方法是,在白蛾成虫期发生期悬挂杀虫灯一直到成虫期结束。目前使用较多的如“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其型号也有多种。此方法环保但防治率不高。

4、生物防治:使用赤眼蜂、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技术。首先掌握好美国白蛾化蛹的时期,因为小蜂是靠寄生在白蛾蛹内进行繁殖的。在白蛾蛹期悬挂赤眼蜂卡,每亩使用2万头-3万头;啮小蜂每亩释放2万头-3万头。寄生率一般在30%—50%。

5、使用生物药剂:在实践中多采用BT制剂、灭幼脲3号,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污染少、药效持久、杀虫率高可以达到98%以上,是目前防治中首推方法。

6、化学防治:在白蛾严重发生地区,化学防治可以立竿见影,使用的农药具有一定毒性。常用的有氧化乐果、敌杀死、溴氰菊酯、敌敌畏等。杀虫效果可达到100%。

五、防治现状

1998年-2002年美国白蛾工程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经全市森防部门的积极防治,发生的疫区缩小、重度发生面积减少,发生由原来的80余个乡减少到50余个乡,发生村也减少了100余个,发生总面积控制在1.5万亩左右,同时始终控制疫情没有向法库、康平扩散。

近两年来,特别是2004年美国白蛾传入北京后,短短两年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又有回升,2005我市发生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共发生68个乡、232个村及街道,并还有向其它地区继续散蔓的趋势。为保护我市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成果,维护今年在沈阳市举办的“世博会”,保证沈阳的生态安全,同时保证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防控美国白蛾工作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国家林业局确定紧急启动《京津冀辽美国白蛾联防联治工程》,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又转发通知提出执行意见。

目前,沈阳市已被纳入美国白蛾工程治理区,2006年防治计划已全面启动。预计全年防治7万亩次,拔除疫点93个。沈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正积极部署各区县森防部门全面防治美国白蛾。

六、分析与讨论

美国白蛾在我市发生传播已有12年,彻底扑灭的难度很大。在防治上应该坚持严密监测边界地区,加强检疫,严格控制其传播蔓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多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实现良性循环;注意统一协作联防联治,消除死角;加强宣传,提高民众认识,自觉地参加到防治工作中。

美国白蛾在美国只是一种常规虫种,因为它受到当地多种天敌的制约不可能大面积严重暴发,然而,传入其他国家后才得以迅速扩散蔓延。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经过了几十万年的生态演变,已形成了自己的生物群落和生态循环链,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必将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应当严格审查引进的植物及昆虫生物,如果引入必须进行隔离试种,最少要完成1-2个生物周期,切不可盲目引种、引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沈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二OO六年四月

关于美国白蛾对我县危害及其防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美国白蛾危害及其防治的调查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李增强美国白蛾属外来有害生物,原产北美地区,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 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 欧洲、亚洲地区的20余个国家。1945年传入日本,1948年传入韩国,1961年 传入朝鲜,1979年由朝鲜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现已传播蔓延到北京、天津、 河北、辽宁、山东、陕西六个省市。我省最早发现疫情的威海荣城市,是在1982 年由辽宁省大连市传入的,现已传播蔓延到威海、烟台、青岛、潍坊、东营、 滨州、淄博、德州、济南9市、40多个县(市、区)、近300个乡镇。 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美国白蛾易爆发成灾,大发生时,成千上万只“毛 毛虫”,密密麻麻、成群结队聚在一起取食叶片,其所到之处,大树的叶片2 —3天被吃光,严重地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害区林木呈现一片干枯,状如秋 冬,甚至造成树木枯死。不仅严重危害了我省森林资源和生态景观,还严重影 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对外贸易发展。 有人这样描写美国白蛾的危害: “白蛾 就像一阵白色的旋风,在天空中肆虐,将绿色吞噬,只留下无奈的长叹与 深深的哀愁。 是它,将树农额头的皱纹划深;是它,让孩子找不到绿荫;是它,让鸟儿 在枝头悲鸣;是它,让参天的身躯枯干。 白蛾,就像吞噬绿色的飓风,从头顶呼啸而过。 白蛾,就像憎恨树木的怪物,无情的啃噬生命。 白蛾,就像狡猾的恶魔,却身披看似无害的外衣,用纯洁的白色来掩盖内 心的罪恶。”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事实。我县属于滨州市,美国白蛾危害严重,在 我县美国白蛾主要危害速生杨,夏天本应是绿树成荫的季节,而我地道路两侧 的速生杨却如进入冬季休眠期一般萧条,片叶不存,毫无生机。在白蛾肆虐的 树林中,绿色的树叶被他们啃得只剩细细的脉络,狰狞的枝桠直指天空。 白蛾过处,不见全叶。透过斑驳的枝叶,能清晰地看到寄居在树上的毛毛 虫,它们蠕动着毛乎乎的身体,在仅剩的一点残叶上爬着,经过的地方叶肉转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美国白蛾自2008年9月份在我镇出现疫情至今,已成蔓延趋势,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控,疫情一旦爆发,将对我校造成重大损失,绿化成果毁于一旦。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将成为我校日常工作中长期的、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的危害和传播蔓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强化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大力加强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以全面降低虫口,及时拔除疫点,防治扩散为目标,坚决遏制美国白蛾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保护生态安全。 二、目标与任务 自2009年开始,我校检测覆盖率要打到100%,防治率打到100%;在每年发生期每天都要进行虫情普查,要严密监控,一旦出现疫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除治。 三、加强检测,健全查防网络 根据疫情地区的发生状况,结合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定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三个时间区段内进行重点检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专门固定一定数量的查防员负责查防工作;各级部主任负责本级部信息的收集上报。各级部每天下午4点前上报校长查防情况,

由校长统一汇总后于5点前上报镇党委政府。各级部发现疫情后不得越级上报,扩大宣传,造成负面影响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突出重点,全面普查 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对第一代至第三代虫龄期分别组织全面普查工作。确保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就地灭疫。根据目前发生情况,普查工作要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和空白点。 五、科学防治,综合治理 1、人工物理防治:剪除网幕:1至3龄幼虫期结成网幕危害, 可用髙枝剪剪下枝条及网幕就地烧毁。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的特点,设置诱虫灯进行诱杀成 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 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一般挂灯间隔以100 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次 日6:00开灯。 3、捕杀成虫:利用成虫蛰伏在树干下部,飞翔能力不强,可 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扑杀成虫。 六、保障措施 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各级部对本辖区内的各类树木的防治工作全部明确到人到地块、路段,实行“线”“块”管理。严格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要逐级上报,及时报告,同时严格报告程序。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1 美国白蛾的分布状况 美国白蛾是一种非常猖獗的危险性害虫,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属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原产北美,广泛分布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匈牙利、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在亚洲已从日本传播至韩国、朝鲜和中国。由于这种害虫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因而常常暴发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性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一年三代,以蛹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喜生活于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天津市一般在每年的4 月20 日~10 月20 日发生。 2.1 形态特征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幼虫俗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 成虫:为白色蛾子。羽化多在15~19 时,静止时间长,交尾时间多达8~36 h,交尾结束后不久就会产卵,产卵时间较长。飞翔能力较差,一般在200~300 m 范围内。属弱趋光种类,尤其雌蛾对光线不敏感,雄成虫对光线(尤其是紫外光线)稍强些。对腥臭味比较敏感。 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卵块紧密排列,有密毛粘连,卵绿色,孵化前变褐色。 幼虫:为绿色毛虫。食性杂、食量大、耐饥饿强。4 龄以前幼虫吐丝结网,营群居生活,在网幕内取食,所以寻找带虫网幕是发现美国白蛾的关键。其特性

为:取食前吐丝结网,3 龄左右网幕最大,从5 龄开始破网分散危害,进入暴食期。 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体长28~35 mm,体色黄绿至灰黑色,背毛疣黑色,生有白色长毛。背部有一条灰褐色纵带。 蛹:体长8~15 mm,暗红褐色,下颚须长达前翅2/3 处,前翅延伸到第四腹节的3/4 处。臀棘8~17 根,跟棘前端喇叭口状。 2.2 发生规律 卵:一代,4 月下旬~5 月上旬;二代,6 月下旬;三代8 月中、下旬。 幼虫:一代,5 月中旬~6 月中旬;二代,7 月上旬~8 月上旬;三代,9 月上旬~10 月中旬。 蛹:一代,6 月中、下旬;二代,8 月上、中旬;三代,10 月中旬~下年4 月上旬。 成虫:越冬代,4 月上、中旬;一代,7 月上旬;二代,在8 月中、下旬。 2.3 主要寄主植物 主要喜食树种:法桐、泡桐、桑、榆、核桃、杏、臭椿、白蜡、杨树、柳树、桃、李、苹果、梨等. 2.4 危害特性 美国白蛾有5 个危害特性:一是食性杂,危害严重。美国白蛾危害300 多种植物,能在2~3 d内把树叶全部吃光,对农林业生产危害巨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二是繁殖量大。 一年繁殖3 代;三是适应性强。幼虫15 d 不进食,可正常繁殖,遇到恶劣环境,可提前化蛹;四是传播途径广。①靠自身的爬行、飞行进行传播,②幼虫、

2021年广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教师版)

2021年广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选择题(共42小题) 1.(2020?禹州市二模)白化病是一种由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由于机体缺乏黑色素的保 护,皮肤对光线特别敏感。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英文字母A 和a 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 .1和2的后代中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12 C .由图可知,3和4的基因组成都是Aa D .由图可知,7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 或Aa 解:A 、由题干遗传图解可知:第一代表现正常,后代出现白化病患者,说明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皮肤白化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A 正确。 BCD 、该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因此,1和2的后代中出现白化病的几率是25%,1和2、3和4的基因组成都是Aa ,7是第二代肤色正常者,基因组成是AA 或Aa ;故B 错误,CD 正确。 故选:B 。 2.(2020?丰台区一模)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性别决定,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生殖细胞中全部染色体都成对存在 B .人受精场所是子宫,生命起点是受精卵 C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D.生男生女由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类型决定 解:A、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基因都要分开,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A错误; B、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场所是输卵管,B错误; C、胎儿和母体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交换的场所是胎盘,C正确; D、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 卵,D错误。 故选:C。 3.(2020?西城区一模)美国白蛾是危害树木的常见害虫之一,如图为其生长发育各阶段。 周氏啮小蜂能将自己的受精卵产于③内,并将其吃空,以获得营养完成后代的生长发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白蛾生长发育顺序为④②③① B.阶段②的发育过程中需多次蜕掉外骨骼 C.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之间形成共生关系 D.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可减少环境污染 解:A.美国白蛾生长发育阶段为④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①成虫;正确; B.由于外骨骼限制幼虫的生长,因此②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多次蜕去外骨骼;正确; C.周氏啮小蜂能将自己的受精卵产于③蛹内,并将其吃空,是寄生关系;错误; D.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属于生物防治,可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故选:C。 4.(2020?海淀区一模)小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体细胞中具有20对染色体。科学家在Y染色体上发现了决定雄性睾丸发育的基因SRY,将SRY基因转入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细胞核中(如图甲),小鼠发育出了睾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甘肃省天水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I)卷

甘肃省天水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8八下·临河模拟)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显微镜时,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 . 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C .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 .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不一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2. (2分)“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说柳树能进行() A . 有性生殖 B . 压条繁殖 C . 扦插繁殖 D . 嫁接繁殖 3. (2分) (2020八上·郓城期末) 下列作物的培育过程中所采用的繁殖方式,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 .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脱毒马铃薯 B . 利用种子繁殖培育优质水稻 C . 利用分根的方法繁殖菊花 D . 利用枝芽繁植蜜桃 4. (2分)(2016·烟台) 近三年来,美国白蛾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林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关美国白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卵生,体内受精 B . 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C . 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 5. (2分) (2015八上·南安期末)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 . 飞蛾扑火 B . 作茧自缚 C . 金蝉脱壳 D . 蜻蜓点水 6. (2分)(2018·高安模拟) 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美国白蛾

中文学名: 美国白蛾 拉丁学名: Hyphantria cunea 别称: 秋幕蛾 其幼虫 二名法: Fall Webworm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 昆虫纲(Insecta) 目录 专业资料

挖到的美国白蛾虫蛹 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 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 美国白蛾幼虫 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 蛹 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生活习性 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公里。 美国白蛾在欧洲一年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可在树皮下以及土壤、石片下发现。翌年春季羽化,产卵在叶背成块,覆以白鳞毛。幼虫共7龄。在美国,幼虫经一月到一个半月老熟,爬 防治入侵的美国白蛾 到土面结茧化蛹;夏末羽化。深秋落叶前发生第2代幼虫为害。 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介绍,目前,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6个省市已经出现了美国白蛾疫情,其中,北京涉及到了9 个区(县),分别是朝阳、丰台、怀柔、密云、平谷、昌平、大兴、通州和顺义。 在山东烟台一年发生完整的两代。越冬蛹于次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发生比 美国白蛾 较整齐,第2代发生很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大部分幼虫化蛹越冬,少部分化蛹早的可羽化而后发生进入第3代。在大连市和秦皇岛市一般年发生两代,遇上秋季高温年份,第3代也能完成发育。天津市、陕西关中第3代发生量较大,化蛹率也高,占总发生量的30%左右。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 □郑福山董红霞郭青春 【摘要】美国白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它广泛分布于北纬19? 55?的广大地区。由于这种害虫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因而常常暴发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务院办公厅针对防治美国白蛾专门下发了通知,我国农林部门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对美国白蛾进行了综合防治。 【关键词】美国白蛾;危害特点;综合防治;环境保护 【作者简介】郑福山,山东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董红霞,山东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郭青春,莱芜市园林管理局 一、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卵:美国白蛾的卵为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期产的卵为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在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虫卵单层排列成块,上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它的老熟幼虫体长28 35mm,头为黑,具光泽。体色黄绿至灰黑,气门上线、气门下线、背线浅黄色。背部毛瘤为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有黑边。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 蛹:体长为8 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 17根,每根钩刺的中凹陷,末端呈喇叭口状。 成虫:其体长13 15mm,白色中型蛾子。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白色绒毛密布,多数个体腹部为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为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有黑色触角,栉齿状;翅展为23 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为褐色的触角,锯齿状;翅展长33 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围岩蚀变强烈,蚀变带宽度5 30米,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在该蚀变带中赋存有金品位较好的1号矿体。 (二)次级断层控矿。主断裂型金矿内部常发育有许多派生次级断层构造,这些次级断裂分为两组:一组与主断裂平行,另一组在平面上与剖面上与主断裂斜交,断裂面倾角50 70?,倾角明显大于主断裂面倾角。在平面上斜交主断层者尤其发育。含金黄铁矿脉充填于次级断裂面上,以及其次生的张、剪节理中,断裂本身就是矿体。这两组断裂规模较小,断裂延深常大于走向延长,这些次级断裂面控制了小规模矿体的产出。在这两组断裂相交部位往往是矿体富集部位。多数次级断裂面控制了矿体上下盘边界,断裂的两侧蚀变及矿化均有所不同。这两组次级断裂控制了下盘平行小矿体的产出。 (三)复合界面控矿规律。河东金矿床的产出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概括,它既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又受岩性边界的制约。单有构造不能成矿,单有岩性边界而没有断裂构造的改造同样也不能成矿。只有当两者甚至多种因素复合为一体时才有可能成矿。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复合界面控矿规律。 在河东金矿的实际资料中可以证实上述规律。如162线地质剖面图(图2)中显示矿体多数赋存于郭家岭花岗岩与玲珑花岗岩的接触带上,且受剪切断裂带的控制。当剪切带穿过郭家岭花岗岩体内部相时则成矿能力减弱,说明成矿物质是聚集在两岩体的交代边界上,而当有脆性断裂叠加其上时,形成矿液的急剧富集。 四、结语 河东金矿主要受望儿山断裂带及次级断裂的控制,在主断裂带中形成蚀变岩型矿化,次级断裂中形成以细脉充填硫化物脉型矿化,矿体产于郭家岭花岗岩体的边界及靠近边部的构造裂隙中,岩体内部矿化蚀变较弱,说明断裂及岩体边界是矿化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1.山东招金集团公司.招远金矿集中区地质与找矿[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2.李念凤,董建乐.胶东望儿山金成矿亚带控矿条件与成矿预测[J].黄金地质,2000 3.莫测辉,王秀璋.关于侵入岩体中金矿床成因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7 4.孙丰月,石准立,冯本智.胶东金矿地质及幔源C-H-O 流体分异成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苗来成,罗镇宽,黄佳展等.山东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SHRIMP研究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7 · 501 ·

2019年高考最后压轴卷(北京卷)理科生物(附解析)

2019年高考最后压轴卷(北京卷)理科生物(附解析) 本试卷满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2.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而明确感染状况又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只侵入T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HIV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 B.人体初感染HIV后,T细胞和B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 C.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但不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 D.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特异性地识别HIV,但只有前者能发挥免疫效应 3.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核苷酸 B.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 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 D.R-loop结构只影响DNA复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 4.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分区治理、属地、联防联治”的原则,镇党委、,精心组织,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了。情况总结: 一、美国白蛾防治情况 截至10月20日,美国白蛾面积达3060亩,危害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法桐、梧桐、柳树。累计防控面积22500亩次,累计调查监测面积6万亩次。烟雾机作业面积1500亩次,地面喷药防治作业21000亩次,人工剪除网幕3000多个,代、代防治率100%。美国白蛾严重危害控制,疫情蔓延和连片林木叶片“吃光”,保护了造林绿化和绿化美化景观。 二、主要措施 指挥机构,防治责任 成立。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人为的美国白蛾防治,办公室设林业站,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制定方案。出台了《xx镇20XX年度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以镇名义到各社区服务中心、村居及镇直。实施方案了防治工作的思想和任务,制定了组织、制度、技术、资金、物资保障措施。责任。行政制,镇与各社区服务中心及各村居签订了美国白蛾防治责任书,了各自的防治责任,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的责任追究机制。

督导检查,措施 镇美国白蛾防治多种,检查督导,不派出督导组,防控一线,巡回督导检查,查措施、防治进度、除治,了防治进度,了防治。 监测疫情,上报制度 了“水一方”、史庄、阙庄、王庄4个疫情监测点,了的监测人员及其职责,专人、定点、日报告,预报疫情,为科学防治依据。组建了10人的普查专业队,疫情普查。 组建防治专业队,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治相 以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成立30人的镇防治专业队,配备烟雾机1台,喷雾机1台,高压喷雾器1台,租用车辆,分2个,美国白蛾的防治。各村居设2-3名森防员。森防员经培训,疫情监测和剪除网幕工作。与此,属地管理,逐级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投身美国白蛾防治灭疫,,用剪枝剪、镰刀自制防治工具,对自家院内及周围的美国白蛾除治。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公众举报虫情,了美国白蛾群防群治的。 宣传,技术培训 通知、通告、技术明白纸、广播喇叭,宣传美国白蛾的严重危害和防治工作的意义,普及疫情监测和除治技术,科学防治的能力。制作了培训教材,对森防员和防治的工作人员了美国白蛾虫态识别和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人员230名

美国白蛾防控技术规范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研讨会材料 美国白蛾防控技术规范 为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地做好德州市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特制定德州市美国白蛾防控技术规范供各县市区参照执行。 一、美国白蛾识别特征 成虫:白色中型蛾子。雌蛾体长9.5~15.0mm,翅展30.0~42.0mm,雄蛾体长9~13.5mm,翅展25.0~36.5mm。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复眼黑褐色,无光泽,半球形,大而突出,雄蛾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复眼稍大于雌蛾。雄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雌蛾前、后翅白色无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有黑色环纹。前足胫节端有1对短齿,一个长而弯,另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缺中距,仅有1对端距。 卵:近球形,直径0.5mm左右,初产的卵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后变成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卵产在叶背面,呈单层排列,卵块表面常覆盖有雌蛾的体毛和鳞片,呈白色。 幼虫:初孵幼虫一般为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幼虫头部黑色,有光泽,体长22.0~37.0mm,细长,圆筒形,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各体节毛瘤发达,毛瘤上着生白色或灰白色杂黑色及褐色长刚毛的毛丛,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橘黄色;气门白色,

长椭圆形,边缘黑褐色;腹面黄褐色或浅灰色;胸足黑色,臀足发达,腹足外侧黑色,基部和端部黄褐色。 蛹:体长9.0~12mm,宽3.0~4.5mm。初淡黄色,后变橙色、褐色、暗红褐色。臀棘8~17根,每根棘的端部膨大,末端凹入,长度几乎相等。蛹外包裹着稀松的混以幼虫体毛的薄茧,呈灰白色,椭圆形。 二、美国白蛾发生规律 1、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德州市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枯枝落叶或浅土层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至5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幼虫5月初开始危害,延续至6月份,幼虫老熟时从树上向下爬行至隐蔽场所化蛹,越夏蛹则多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部分在树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石块下或土壤表层内。6月下旬开始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危害,7月下旬至8月份中旬为第二代危害盛期,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下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至11月份,10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多在树皮缝、土石块下,枯枝落叶下、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 2、生物学特性 成虫夜间活动,自然飞翔能力不强,一般在200米范围内。

美国白蛾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分析

·67· 67 林业科学 1.美国白蛾危害分析 1.1 美国白蛾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具有传播快、食性杂、适生区广、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征,且防治困难、非常容易反弹,因其能够利用人类生活、生产当中的交通工具来传播,其一旦爆发疫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防治。目前,其寄主植物的种类达到了49科108属175种,当中主要包含文冠果、枣树、紫丁香、核桃楸、柳树、毛泡桐、枫杨、水曲柳、板栗、杨树、山楂、榆树、白桦、桑树等等。 1.2 一般来说,美国白蛾所存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林业造成的危害,美国白蛾大量蚕食树叶,其通常会导致森林生长量明显减少,极少数情况引发树木死亡现象;其次,对于城市、村镇等造成的危害,其会导致城市、村镇绿化基础造成破坏,在爆发疫情的时候,会导致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影响;最后,倘若林木树叶被完全吃光以后,幼虫极有可能下树,对蔬菜、农作物等农业产品造成巨大的危害,导致农民群众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美国白蛾特征分析 2.1 第二代及其后代危害逐渐加重。从美国白蛾在我国爆发的疫情来看,其第二代及其后代危害逐渐加重。如,江苏省第一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2.5万hm 2,第二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5.5万hm 2,到第三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明显增加,且呈现为性疫情状态;辽宁省第一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4.3万hm 2,第二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11.3万hm 2;河北省第一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1.47万hm 2,第二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2.2万hm 2,到第三代美国白蛾爆发的疫情面积为11万hm 2[1]。 2.2 老疫区危害较轻,新疫区危害更严重。对于部 分已经爆发过美国白蛾的老疫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辽宁等地区,当中除了辽宁区域第二代美国白蛾存在反弹情况以外,大部分爆发情况较为轻微,相较于第一代的影响,均有所减小。对于首次爆发疫情的地区,如吉林、安徽、江苏我们宝应境内S237和京沪高速两侧林带这两年受灾的情况要远远超出老疫区,同时近两年的疫区灾情大部分显著高于三年以上的老疫区。 3.防治措施与建议 3.1 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 3.1.1 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隶属于细菌的生物农药,其本身具有毒性强、防效高以及杀虫快等优势,可以针对美国白蛾进行有效的毒杀。对于美国白蛾幼虫,通过喷洒苏云金杆菌,只要所在区域没有下雨,苏云金杆菌的药效可以维持5h,且苏云金杆菌本身不会对天敌造成伤害,也不会引发环境遭受污染的情况,本身的安全性较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苏云金杆菌在生产进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在实际生产、使用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3.1.2 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是有效消灭美国白蛾幼虫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是一只美国白蛾幼虫放置4只周氏啮小蜂,一般情况下选在在没有风或微风的情况下放置周氏啮小蜂,时间在10点~17点,选择在发育时期不一样的蜂茧实施混搭,将其悬挂在离地2m 高度的树干,通过消灭美国白蛾虫蛹,实现降低美国白蛾密度的目标。 3.2 无公害人工防治技术 3.2.1 剪除网幕。选择两代幼虫网幕阶段,安排工作人员在森林中寻找美国白蛾网幕,将网幕及对应的树脂完全剪除。需要注意的是,网幕剪除的过程中应当避免破坏网幕的现象,避免幼虫脱落到地上。对于较为低矮的树木,需要先使用塑料袋罩住之后进行剪 美国白蛾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分析 陈 芳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宝应 225819) 摘 要: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检疫对象,美国白蛾主要具有传播快、食性杂、适生区广、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征, 且防治困难、非常容易反弹,倘若处理不当,会使得林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承受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有效防治美国白蛾,为广大检疫部门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美国白蛾;特征;危害;防治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0-0067

关于乡镇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乡镇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7月3日,接到省里关于第一代美国白蛾查访情况的通报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明确落实责任目标,狠抓人员、器械、药物、措施“四到位”,全面展开美国白蛾防控攻坚战。 一是再次召开了专防专控会议,当场与包片干部、村负责人签订限期防控责任书,要求利用四天时间对全镇56个村重新普防一遍。镇督查组一天一调度、一天一通报,坚定防治美国白蛾的必胜信心。普防结束后,包片干部、村负责人签字上报防控效果,镇主要领导挂帅督察组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结果纳入镇村干部专项考核,严格落实奖惩和问责制。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战。在交通要道和村内张贴防控美国白蛾标语200多条,印发明白纸1万多张,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美国白蛾危害性的认识,动员群众行动起来群防群治。镇上派出了喷药和喷烟雾两支专业防治队伍,喷药组主要负责绿色通道、四旁植树的防治,喷烟雾组主要针对片林防治,安排专人盯靠现场,严把药剂质量关、专业队作业关,确保防治质量。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三是多措并举,科学防治。我镇新添置200多把高枝剪、100多箱白蛾速杀1号高效农药、3台烟雾机、1200万头周氏啮小蜂等防控物资。在农服中心指导下,全方位采取“剪网幕、药杀虫、烟雾熏、绑草把、

放周氏啮小蜂”等立体防治措施。重点实施喷药防治、剪除网幕两项关键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绿色通道、片林、四旁植树及村内死角等所有区域进行“拉网式”防治,全面打好这场“绿色保卫战”。 截至7月12日,我镇已经做到了药物普防一遍,网幕全部剪除;7月11日下午验收防控效果,通报全镇,对防控效果达不到标准的片、村,严令限期整改。 下一步,在第一代美国白蛾化蛹高峰期和第二代防治关键期,进一步加大监控力度,建立健全防控美国白蛾应急预案,加强指挥调度。同时,各村采取多种奖励形式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挖蛹、捕蛾,做到全民防治与镇上专业队伍防治相结合,早发现、早动手,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切实加强对廉政风险的防范管理,有效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晋纪〔20**〕14号)要求,中心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与整体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推进。由中心常务副主任范飞跃任组长;副主任吴荣世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管理处各科室负责人和中心各窗口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制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时限,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中心把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摘要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及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为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白蛾;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控措施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又名秋莫蛾、秋幕毛虫、美国白灯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1]。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白色,长9.0~15.0 mm。雄蛾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其中内侧枝齿长度约为外侧枝齿的2/3,下唇须外侧黑色,内侧白色;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复眼黑褐色,无光泽,半球形,大而突出。翅底色纯白,雄蛾前翅从无斑到有浓密的褐色斑,雌蛾前翅常无斑,越冬代明显多于越夏代。前足近体前2节橘黄色,后2节大部分黑色。 卵近球形,直径0.50~0.53 mm,初产的卵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后变成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表面覆盖有白色毛和鳞片。 幼虫体细长,头部黑色,具光泽。1~3龄幼虫体黄绿色,4龄以上体色分化明显,背部有一深色宽纵带,带上有黑色毛瘤,瘤上着生白色或灰白色间杂黑色长毛丛,体侧毛瘤橘黄色或灰褐色。 蛹体长9.0~12.0 mm、宽3.3~4.5 mm。暗红褐色,后胸和腹部各节除节间沟外,密布浅凹刻点。臀棘8~15个刺,每根刺端部膨大,末端凹入,呈喇叭状。茧灰白色,椭圆形,薄、松、丝质混以幼虫体毛。 2 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食性杂,繁殖量大,危害严重。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175种,主要为害法桐、杨树、榆树、臭椿等树木及农作物、蔬菜。该虫常以幼龄幼虫群集于寄主叶上吐丝结网幕取食寄主的叶肉,仅留叶脉呈白膜状而枯黄;老龄幼虫食叶呈缺刻和孔洞,危害严重时,能将整株叶片吃光,造成植物枯死。我国有多个省、市已有分布。 3 防控措施 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检疫封锁和疫情监测,做好新发生疫点的快速除治预备工作,确保辖区内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美国白蛾 保卫绿色家园》

走近美国白蛾保卫绿色家园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综合实践 3、课时:1 4、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 (3)分成6个小组 (4)问题采集卡 教学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美国白蛾保卫绿色家园》 教材分析: 消灭美国白蛾,还家乡一片绿色!一到秋天,恐怖的毛虫像噩梦一样无处不在,人们不敢在室外晾晒衣物,孩子不敢在院子里玩耍……小小毛虫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关心白蛾防治,为保卫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白蛾的有关知识,对外来物种入侵状况有初步的认识。 2、培养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整理资料,处理信息,关注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能力。 3、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围绕研究主题,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研究日记、研究心得、采访笔录、研究报告等,为今后开展其它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法: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询问亲友、同学、收听新闻、浏览报纸等方法全面了解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危害及防治等。 2、调查访问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美国白蛾的关注程度;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我镇的受灾现状;通过采访有关部门,了解科学的防治措施。 3、行动研究法:积极投入这场“绿色保卫战”,为消灭美国白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时间:9月5日到10月30日 活动班级:五(1)班

教学过程: 一、主题的提出 1、唐代大诗人杜牧曾这样吟诵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ttps://www.sodocs.net/doc/0b50864.html,/s?word=%C9%BD%D0%D0+%B6%C5%C4%C1&tn=si tehao123&f=3片片黄叶黄叶像只只蝴蝶翩翩起舞,让我们在树间流连忘返。可是,今年的秋天,你还愿意站在树下,欣赏秋叶吗?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出示美国白蛾活动画面,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1、激趣谈话:今年秋天,不计其数的不速之客开始蚕食着美丽的树叶,校园里,大路边,田野上,自家的院子里,这些可恶的毛虫像噩梦一样无处不在。我们一起来看图片。 2、用幻灯片播放收集的图片等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 走近美国白蛾保卫绿色家园 塔山中心小学韦玉平 https://www.sodocs.net/doc/0b50864.html,/i?word=%C3%C0%B9%FA%B0%D7%B6%EA&tn=baiduimage& 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实验报告】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 白羊沟、流村、北农校园 三、实习时间 201x年9月24号、25号 四、实习内容 (一)采集昆虫 1.使用工具 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毒瓶(在玻璃瓶中,放入脱脂棉,再滴入适量乙酸乙酯,制成毒瓶)、镊子、手套、采集管等。 2.采集昆虫的方法 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网捕的方法如下: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齐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或试管伸入网内将虫子取出来。 扫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的灌木中。当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虫子的草丛中时,用扫网在上面左右摆动,一面扫一面前进,将有许多小虫

子集中到网底,或者被甩入网底,连接着胶管中。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时间仓促的时候,边扫边走也可以得到许多标本。震落法:在黄昏或中午炎热时,可用震落法采到金龟子、锹形虫、象甲、叶甲、蝽象等种类。对于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可以直接击落到网中或硬纸片上,也可用小毛笔收集到酒精中。 观察和搜索法:要采到需要的标本,必须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及活动场所。有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在树皮下和树干内可采到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透翅蛾、象甲和扁甲、郭公虫的幼虫或其它虫期。蚜虫、木虱或某些蚧虫的分泌物常可为人发觉,也可根据爱食其分泌物的蚂蚁、蝇或天敌瓢虫的存在来采集蚜虫及蚧虫,同时也常可采到其天敌草蛉、蝎蛉、瘿蚊等;沫蝉幼虫的分泌物常在枝上形成泡沫,其自身躲在里面。由植物的被害状发现昆虫,如咀嚼式口器昆虫为害后的植物叶片,常留下啃食过的痕迹和留下的粪便。 3、捕捉昆虫的时间及地点 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一般来说,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但由于昆虫的发生期和植物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每年晚春至秋末,是昆虫活动的适宜季节,也是一年中采集昆虫的最好时期。对于一年发生一代的昆虫,应在发生期采集。采集的季节,主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决定。一天之间采集的时间也要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而定。日出性的昆虫,多自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活动最盛。夜出性昆虫在日落前后及夜间才能采到。温暖晴朗的天气采集收获较大,而阴冷有风的天气,昆虫大多蜇伏不动,不易采到。 采集地点也要依据采集目的而定,根据不同种所处生态环境而选择合适地点。一般来说,森林、果园、苗圃、菜园、经济作物林、灌木丛都能采到大量

浅谈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浅谈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摘要】2010年8月,美国白蛾在我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首次发现,当年连云港市的5个县(区)均发生疫情。目前,我省连云港、徐州、宿迁、盐城、淮安等苏北5市都有美国白蛾危害,其中连云港、徐州两市的所有县(市、区)均为危害区。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公布最新的美国白蛾疫区,江苏省沛县、新沂、邳州、连云、海州、新浦、赣榆、东海、灌南、滨海、响水等区县列入其中。在江苏,美国白蛾一年发生3代,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危害可以持续到7月上旬。3龄前幼虫群集在寄主叶片上吐丝拉网取食,4龄幼虫开始分散,并吐丝将受害叶片、小枝条连城网幕,网幕随着龄期增大而扩展;5龄幼虫陆续离开网幕分散取食,食量大增。 【关键词】白蛾生物学特性;识别方法;防治技术;白蛾发展趋势 美国白蛾是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易成灾、难防控等特点,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灌木和农作物在内的300多种植物,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对疫情发生区域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危害大;有很大的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常被作为国际间的技术贸易壁垒,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美国白蛾每个虫态均可随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蔓延快,防控难度及大。繁殖量大;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到2000多粒,一年要繁殖三代,如不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百万只,多则达到2亿只。江苏省是美国白蛾适生区,目前,该虫已经在我省周边部分省、市、县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加之我省所处的地理交通环境,决定其传入的可能性及大。一旦传入,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白蛾的识别。 幼虫期头黑亮色,体侧有两条橙黄色纵带,背部有一条灰褐色的毛瘤宽纵带,三龄前有结暮群集危害的特性,四龄幼虫开始分散,同时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片组合成网暮,五龄幼虫开始抛弃网暮分散取食,食量大增,仅留叶片的主脉和叶柄;成虫期体通常白色,体长9-12毫米,头白色,复眼黑褐色;卵近球形,表面具许多规则的小刻点,初产的卵淡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后变灰绿色,孵化前成灰褐色;蛹体长8-15毫米,暗红褐色,臀棘8-17根,根棘前端喇叭口状。 防治方法。 1.人工物理防治 (1)挖蛹。在江苏省地区美国白蛾每一年发生三代,在成蛹未变成成虫之前即越冬蛹组织人员进行挖蛹。

美国白蛾防治动员大会讲话

在全镇美国白蛾防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镇党委、政府召开这次美国白蛾防治专题会议,主要是进一步明确防治任务,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治工作,动员全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防治美国白蛾活动,全面完成今年的美国白蛾防治任务。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克服麻痹思想,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美国白蛾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繁殖猛,传播快,致灾重,属于国际植物检疫对象,去年第三代美国白蛾疫情在全镇呈爆发趋势,严重危害了我镇的树木资源和生态景观,我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防控力度,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的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美国白蛾具有适应性强、繁殖迅速、传播蔓延速度快等特点。根据去年防治情况和有关数据预测,今年危害面积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给全镇林木资源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异常艰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一,它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美国白蛾危害林木、果树、农作物等300多种植物,特别是我镇花卉苗木面积较大(1300余亩),一旦防治不力,酿成灾情,将会造成林木死亡、农业减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第二,它事关生态安全。我镇绿色通道、风景区,路旁树、

河(渠)岸树和四旁树,均属于美国白蛾喜食植物,一旦防治不力,大范围暴发成灾,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我镇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 第三,它事关政治影响。今年十一届全运会、园博会将在我市召开,美国白蛾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防治形势严峻,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不仅是紧迫的经济任务,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因此,各办事处、村,各相关部门,各驻地企事业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既要树立美国白蛾可防、可治的决心,又要对防治工作不掉以轻心。要从关注民生、保护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危害性和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真抓实干,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二、打好攻坚战,确保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第一,围攻第一代疫情,打好主动仗。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是首恶虫源和成灾隐患。四月中旬至六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是防治的最关键时期,一定要周密安排部署,要做到机械灭疫队突击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有效消除当代危害,消灭下代虫源,争取全年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实际,搞好第二代、第三代疫情监控除治工作。 第二,突出重点部位,打好关键仗。要围绕全运会的举办,突出抓好高速公路两侧、黄河绿化带、城乡主干道等重点区域的防治工作。各相关地区和部门,必须以敢打硬仗的精神,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