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1.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

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4.职责

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

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

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

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

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5.2.4 质量管理科对本中心的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当试验结果判为不满意时,质量管理科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并按本中心程序文件《纠正措施程序》和《预防措施程序》进行纠正。

5.3 本中心组织的试验

5.3.1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5.3.1.1 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要求,质量管理科每年组织对本市各县、区及本中心有关检验室进行一次检验质量控制考核。5.3.1.2 根据本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及考评办法,质量管理科准备考核样品并在质控前开会布置质控内容及有关要求,将考核样品分发给各县、区、及本中心检验室。

5.3.1.3 各参加单位按预定方案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报送质量管理科。5.3.1.4 质量管理科对报送结果进行整理、统计、评价,考核通报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参加考核单位。

5.3.1.5 当本中心检验室的考核结果被判为失控时,质量管理科应及时向站质量负责人报告,并组织有关检验室查明原因,进行纠正。具体参见《纠正措施程序文件》和《预防措施程序文件》。

5.3.2 检测结果双边比对

5.3.2.1 本中心和参加考核的单位对某一批样品或同一对象分别进行检测,进行结果比对。特别是当检测必要的设备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时,通过检测结果双边比对来确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3.2.2 质量管理科对本中心检测结果和参加考核单位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评价意见。当双边比对不一致时,质量管理科合同检验科分析原因,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并向站质量负责人报告。

5.3.3 采用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验、对保留样品的再检验等方法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5.4 本程序所产生的记录,由质量管理科立卷存入质量记录档案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类,档案资料保存期不少于三年。

6.相关的体系文件

6.1 HJK/CX 03 纠正措施程序

6.2 HJK/CX 04 预防措施程序

6.3 HJK/CX 10 非标准检测方法的评审程序

6.4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年版)

7.质量记录表

7.1 HJK/JL-28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表。

7.2 HJK/JL-08 不合格项报告的控制和纠正记录表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临床检验报告的关键环节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临床检验报告的关键环节

临床检验报告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临床医生及患者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误区是:"检验报告是检验科出的,检验科理应对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随着近年来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我们逐步认识到,要实现准确,及时,完整的临床检验报告的质量目标,实验室质量管理要覆盖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而分析前质量控制,虽然处在检测标本入科之前的环节,但却恰恰是最重要的环节。据有关资料分析,分析前所产生的误差占整个实验误差的70%~80%,并且这种误差是检验仪器、试剂、质控品等无法解决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一谈分析前质控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按照时间的顺序,界定分析前环节。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这一系列的步骤都是分析前环节。如果说,一次检验分析,反映的是患者在特定病理生理时刻的特定标本的特定检测指标的定量或定性结果的话,那么,控制检测前的所有的变量,是获得一次准确检测结果的前提。这就是分析前质控的内容。

卫生部临检中心2012年就分析前质量控制,制定了分析前质量指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检验项目的申请是否适当有效;患者和标本信息识别;采集标本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标本运输与接收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每个部分中又相应制定了多个评估指标,比如,检验项目的申请是否恰当有效就包含:1.医嘱录入错误率;2.申请医生的身份不明确率;3.申请科室信息错误率;4.申请不易识别率;

5.申请单上患者信息错误率五个指标。不难看出,分析前环节的实施者是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是检验科之外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却是最难控制的环节,那么要做好这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检验科与临床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下列这几方面是必须要沟通和合作的事项:

一. 密切临床沟通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开立医嘱是使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前提。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病因,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有其不同的病理表现,所谓特异性诊断实验就是检测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产生的标志物而设计的实验方法。用于疾病的诊断,临床医生必须对实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诊断意义及干扰实验的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有较深入的了解。例如:参考书籍介绍诊断心肌梗塞时有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三项实验,但实际上三项实验在不同病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肌红蛋白多在发病的6~12h出现阳性结果,而肌钙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分别在发病的12~32h和20多~70小时阳性率最高。如果临床医生不了解试验的窗口期选择实验,不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负担,还会做出错误判断。

检验医学近年来发展迅猛,学科信息更新率非常高,临床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很难有时间对检验医学有全方位、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检验师与临床医生一起,不断进行检验方法学的临床价值的探讨,优化出最直接、最特异、最经济的项目或项目组合提供给临床并不断主动与临床沟通,接受临床的反馈。

与临床医生沟通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检验结果的参考值,临界值,危急生命值及如何准确判断分析。2012年12月25日,卫生部颁布了《部分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基于中国人群的参考区间的卫生行业标准》,并要求医疗机构实验室自2013年8月1日起参考使用。这个行业标准的发布,对国内临床检验医学意义非凡。因为,在此之前,国内多数实验室开展的常规项目,无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为临床提供的参考值是厂家制定的,溯源均来自外国人群。众所周知,参考值是判断实验结果有无诊断意义的标准,不同检测系统,不同人种,甚至不同地域的参考值是不同的。

与临床医生沟通的第三个问题是要求医生认真、准确地开立检验医嘱,讲清每项填写的意义。特别是患者有可能干扰实验室检测或影响检验结果的用药史、特殊的病理变化、与检验有关的既往史以及留取标本、送检标本的时间等。

二. 耐心辅导患者配合标本采集

标本来自患者身体,采集检验标本之前,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对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在采集标本之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行为辅导,就成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环节,实验室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并通过他们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因素均来自患者的生活习性,比如:

1、饮食:

一顿标准餐后,甘油三脂增加5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20%,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增加5%左右。饮食结构的不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高脂肪饮食会使甘油三脂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值升高较多。所以,在标本采集前的规定时间内,临床医生应建议患者选择不影响检测的饮食。

2、运动:

运动消耗体内储存的ATP及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产生的ATP,同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人体处于与静止时不同的状态。马拉松运动员跑完一个马拉松全程45分钟后,其钾、钠、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糖、无机磷、尿酸、尿素、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检测指标可比运动前升高1倍以上,ATP肌酸磷酸激酶转移酶甚至可升高4倍以上。为了避免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误差,将避免剧烈活动、禁食12h后的采血作为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屡屡遇到临床随意,随时采血送检的状况。

3、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表现为多种实验室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比如咖啡因可使血糖、儿茶酚胺等升高,烟草的有效成分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的增高进而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增高,酒精可使乳酸、尿酸升高,血糖减低等。因此:建议医生应嘱咐患者采血前4h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并且要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烟、酒、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三. 规范标本采集保证合格标本

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长期受到采集过程不规范造成的不合格标本影响检测事件的困扰,如何保证标本采集过程的质量,检验科对临床护士的培训督导负有责任。今年上半年,实验室与护理部合作,对全院护士进行了标本采集规范培训,内容包括了标本采集的整个过程,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采集与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量及抗凝剂或促凝剂的应用等。

采集标本的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密切相关;用于血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对于有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

血结果是有区别的;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与体位改变类似的检验指标改变;采血量对于某些实验项目要求严格……。这些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概念,通过培训使临床护士有了深刻认识。

四. 重视运输和储存

标本采集后的传送环节,是最易被忽视的,常常存在的问题有:在送达实验室前放置时间过长;运送过程中晃动剧烈;运输容器不密闭等。这些问题均能造成标本变质,以致影响检测结果。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测,时间耽搁得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因为标本储存时,微生物标本极易变质;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作用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

实验室在护理部的配合下,实现了临床各科室标本专人运输,专人验收,并且标本的验收由检验科对外在质量把关,建立了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和操作程序。保证了检测标本的质量。

综上所述,一项检验的最终质量取决于误差最大的那个环节,而分析前就是这个最脆弱的环节。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管理的关键环节,需要多部门支持、协作。所以说它既是技术问题,又是管理问题。建立和健全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体系,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经常化、规范化运行。

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日期:2015-12-06 09:51:57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作者:胡桂兰点击:112 次

近年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因其快速、准确、可靠等优良的性能特点被广大的实验室人员所接受,在临床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只有进行全面正确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这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首先做好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校准、使用、维护和保养,提高专业技术的员的素质,这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

1.2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系精密电子仪器,必须安装在一个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放置仪器的实验台要稳固,工作环境要清洁(最好操作间单独隔开),要在防潮、防止日光直射、通风良好的条件中,室内温度在15℃一25℃,相对湿度在30%一80%,为了安全和抗干扰,仪器应用电子稳压器并妥善接地。

1.3 标本的采集和贮存要求使用真空采血管,选用EDTAK2作为静脉血抗凝剂,其含量为1.5~2.2 mg/ml,可抗凝1mI血,采血量不少于1.5 ml,抗凝血在室温下可稳定4 h,应在采集后4 h内制备血涂片,在制片前标本应充分混匀,但不能冷藏,采血部位要正确,不能在输液侧采血,最好一针见血,尽量缩短采血时间,止血带压力过大或时间过长可以使纤维活性增加或使血小板激活及血小板因子IV分泌增加,若多次穿刺可使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小凝块而影响检测结果,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血细胞参数有影响,遇有标本中出现溶血、凝块、量不足等标本必须拒收。

1.4 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避免由于生理状态不同引起的偏差,如寒冷、饥饿、体位改变等。

1.5 核对标本的唯一标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测项目等。

2 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 了解试剂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关系,尽可能使用原装配套试剂。

2.2 测试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应在18℃一25℃,低于15℃或高于3O℃

时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2.3 检测前抗凝血标本必须充分混匀,观察仪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半堵孔现象,及时进行有效的排堵和保养。

2.4 校准仪器最好选择仪器配套的原装校准品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但因原装校准品价格昂贵,开封后保存时问短,所以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新鲜血液标本,选择业务精湛的实验人员用显微镜严格计数红细胞、自细胞和血小板,新鲜血定值后上血液分析仪在校准程序中进行校准即可,各单位可根据标本量的大小,确定三个月校准一次或半年校准一次。

2.5 做好质控物的室内质控自第1个月开始累积到第3个月,质控物检测均值由临时靶值到变动靶值再到固定靶值,每月绘制质控图并做好原始记录,凡遇失控现象时必须找出原因,及时排除,并写好失控报告及纠正措施,总结当月的xSD和CV值的变化,如果当月CV值的偏倚超过美国CLIA,88能力验证方案的允许范围时,要注意仪器的校准,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注意冷球蛋白红细胞凝集和高脂血症等病理因素对仪器检测结果的影响。

2.6 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抗凝血在上机前血样应在滚动混匀仪充分混匀,标本采集后在10 min后4 h内完成检测,混匀过程中查看血液有无凝块,以免堵塞通道,如果标本量过少则检测过程中吸样量不足,影响标本的测量值。

2.7 抗凝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室温下可稳定4 h,红细胞形态2 h 以后可发生变化,所以应及时制备血涂片,EDTA—K2抗凝血有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被仪器误认为白细胞导致白细胞假性增高,血小板下降,此时应人工复检血小板计数。

2.8 认真分析每一个标本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方图或仪器的二维散点图,血液分析仪直方图可以提供仪器工作状态及所得结果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但应注意仪器检测的局限性,对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仪器只能起过筛作用,不能完全取代镜检,各单位要根据自己仪器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血细胞显微镜复检的标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以免造成误认或漏诊。

3 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1 标本的审核严格核对检验申请单中的信息,审核者应该有中级以上职

称的资质或本室的质量负责人,确保在当日室内质控在控的情况下才能签发审核报告单,如室内质控有失控的项目时要及时查找原因,纠正后方能对当日的批量标本进行检测并发出报告单。

3.2 注意标本中出现的异常结果,在排除实验室因素的条件下及时与临床沟通,获取临床资料后严密进行相关分析并及时复查,确保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3.3 标本的保存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血液分析标本检测后必须冷藏保存3 d;以备必要时复检。

3.4 经常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及时纠正引起潜在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3.5 积极参加全省的室间质评活动,了解自己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距,对失控项目要重新反复检测,查找原因,积极修正。

3.6 本地区医院的实验室要做好比对,3个月或至少半年要比对一次,缩小本地实验室之间的偏差,保证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同时确保同级医院之间检验报告单能够通用,为患者提供方便,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检验报告的查对制度

2012-05-06 07:20:50 作者:检验在线来源:本站整理

一、检查工作人员在收到检验申请单后,逐项查看申请单填写是否齐全,对缺项或填写不清申请单应退回病房请医生纠正。

二、根据化验单申请要求,需要到临床科室采集标本时,在采集前应严格做好三对:对姓名、对床

一、检查工作人员在收到检验申请单后,逐项查看申请单填写是否齐全,对缺项或填写不清申请单应退回病房请医生纠正。

二、根据化验单申请要求,需要到临床科室采集标本时,在采集前应严格做好三对:对姓名、对床号、对检验项目,防止差错发生。

三、检验报告单填写要规范,中文形式报告,字迹要清楚、工整,证明正常参考值,不得随意涂改。

四、报告单在发出之前,检验者和复核者应严格审查防止漏报错报,并有检验者和复核者签字同时登记备查,登记本应长期保存。

五、病房及部分门诊检验报告单全科统一发放,每天下午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送临床各科及门诊咨询台并有下送登记。

六、门诊、病房个别化验单有丢失者,如确需要,应给予查找原始登记,补发检验报告单

医疗垃圾处理制度

2012-04-22 21:46:50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转载

1、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管理

条例》。生活垃圾按城市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1、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按城市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医疗污物的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原则,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3、设置三种以上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有特殊标志的污物袋装直接焚烧、放射性和其它特殊的废弃物。污物袋应坚韧耐用,首选可降解塑料袋。所有废弃物都应经消毒后,分别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中,每日由专人负责运送,也可根据需要收集中装入服务站内污物箱或垃圾存放地,2天内请运送单位清空。

4、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

5、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垃圾条件的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采用集中回收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进行回收处置。

6、液体污物及污水的处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2012-04-22 21:37:53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1、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

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1、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二、医疗废物包装要求

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其他类别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包装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

三、医疗废物收集要求

1、放入包装袋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闭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4、批量的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5、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设立专门登记本、有专人负责。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识,中文标识的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7、五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8、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9、医院污物的分类收集: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疗废物,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四、医疗废物登记要求

1、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与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2、科室废物处置工作人员与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

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医疗废物暂存点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五、医疗废物转运要求

1、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院垃圾暂存处。

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使用垃圾收集箱以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每日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要求

(1)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日。

(2)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3)医疗废物暂存处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市环保局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华鑫公司)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七、个人防护要求

1、运送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在收集、处理医疗废物时要求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穿长袖手套,穿胶鞋。

2、保洁公司对公司所属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八、人员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病区必须对新进保洁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2、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4)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九、其他注意事项

1、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保洁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2、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向所在科室、保洁公司、防保科报告。

检验医师与临床定期沟通制度

2012-02-22 21:07:21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转载

1.目的:

1.目的:

通过检验师与临床的定期沟通及时发现本科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检验科服务质量和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

(1)临床科室反馈或征循的信息,如检验质量方面的缺陷、建议、意见等;

(2)与临床科室的各种沟通,如检验结果疑问解答、新项目用途介绍和检验信息发布等。3.职责:

检验医师定期向临床征循如检验项目设置合理性等与检验相关的意见,随时接收临床有关新项目需求的建议,并进行答疑、咨询和反馈,定期评估、汇总。科主任负责处理疑难的、重大的或下属部门不能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4.要求:

(1)检验医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医院的目标及发展计划,认真贯彻执行医院及检验科相关的制度。

(2)虚心征求临床医生、护理部对检验科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同时,通过相互沟通,也取得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3)参与临床查房和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对检验结果做出解释,并依据实验室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

(4)根据临床信息,对检验项目的选择、检验申请、患者准备、以及样品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检测和结果给予指导、培训、答疑和咨询。

(5)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医师的需要和要求,评价检验项目、合理组合,规划和开展新项目,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6)参与对涉及技术方面的检验工作不符合项严重性进行评价、原因分析,进行复验并跟踪处理结果。

(7)全科技术人员接到临床、病人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后(书面或电话等),应及时记录内容,并向检验医师、实验室组长或科主任汇报。一般的反馈意见由各实验室自行处理,及时给对方满意答复。如属重大纠纷或差错,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负责处理。

(8)做好沟通及联系工作的登记。定期总结分析共性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性改进、沟通或培训。

(9)不定期向临床发放《检验手册》,将本科开展的新项目、新仪器介绍给临床和护理部。更新、发放《样本采集手册》指导临床正确采集和运送样本。

门诊血常规危急值报告制度

2012-01-14 21:19:59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

一、临床危急值设定应由实验室定期与临床医生进行商讨,建立危急值检验项目表,并加以确定和完善。

二、定期(每年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如有不妥地方,进行修定。

三、科室人员应知晓本科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其内容:

1、WBC<1.0×10^9/L时

2、HB<45G/L时

3、PLT<20*10^9/L时

4、其他(白细胞分类比例特别异常的)

5、血液科标本除外。(除非出现检测结果的异常波动)

四、处理程序

1、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2、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日其他已做标本本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正常状态中。

3、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4、对该标本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5、报告技术质量主管与科主任,马上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6、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技术主管或科主任立即电话向负责临床医生报告,同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并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

检验科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2011-07-24 12:55:13 作者:检验在线来源:本站整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精

神要求,特制订本制度,旨在维护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人

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等病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精神要求,特制订本制度,旨在维护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工作人员(检验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工友)在工作期间从事各项操作时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的处理。

3.职责:

(1)由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落实具体措施,包括对职工、工友、实习生的宣传、指导,急救药箱的准备等,科主任负责督查。

(2)全科人员必须按本制度遵照执行。

4.工作程序:

(1)防止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①工作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一切操作均应参照《检验科生物防护制度》执行。

②工友在处理污染标本时,要防止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围裙。

③工作人员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④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血、离心、洗涤等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试管、玻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⑤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放人锐器消毒盒消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具体可参照《丽水市中心医院医院关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的暂行规定》。

(2)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发生针刺伤后,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主任,并到防保科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防保科接到报告后,协同科主任进行职业暴露情况评估并指导处理。首先

确定暴露源是否具有传染性(乙肝、丙肝、HIV、梅毒等)及暴露者的免疫情况,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取患者及职业暴露者的血液进行检查。

④根据暴露情况,防保科按照相关传染病预防要求提出处理建议。如暴露源病毒为艾滋病病毒,应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具体预防用药方案按暴露级别而定。

⑤如暴露源病毒为乙肝病毒,应进行预防接种,在24小时内先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间隔半月以上再接种乙肝疫苗三针。如暴露者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只需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即可。

⑥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治疗费用统一由院部承担。

附件1医护人员预防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流程(详见医院感染管理篇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附件2血液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详见医院感染管理篇的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工作制度

检验报告的管理程序-程序性文件

2011-05-05 22:06:53 作者:检验在线来源:本站原创

一.目的: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发放,管理,查询和意见的反馈。

三.工作程序:

1.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杜绝虚假报告。

2.测定时其

一.目的: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发放,管理,查询和意见的反馈。

三.工作程序:

1.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杜绝虚假报告。

2.测定时其数据要经分析,避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或者其它不符合的结果。根据质控品判断有效性,只有当质控品结果符合项目SOP有关条件时,才可发出报告,否则应重新测定。

3.定性测定的检测项目其结果以“阴性”或“阳性”报告;定量测定的,结果报告为单位按实际情况而定,因不同检测项目的单位可能不同,如结果高于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上限,则应根据需要对样本稀释后再测,结果乘上稀释倍数。

4.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实验后,将结果录入,打印出报告单。检测结果报告结果进入数据库,在服务器保存,并满足临床随时查询。查询结果时直接进入数据库。

5.每份报告均应使用科内统一的打印报告专用纸打印;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实验室的标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测定项目、结果、参考范围(按照国际单位)以及标本号、标本类型、标本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实验操作者和审核者的签名、报告日期等。否则视为无效或虚假报告单。

6.如果所收到的原始样品不适于检验,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7.对于实验结果有异常的,需在检验报告单提示栏标示出。

8.对于检验结果对病人的病情有警示的,应即时电话通知该病人主管医生。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电话通知时间,以备查询。如出现以下情况,需电话通知:

8.1.2.0*109/L 20*109/L

8.2.HB<50g/L

9.如果由于仪器故障或者其它原因造成实验结果未能及时发放,应及时通知病房医生,如血气、电解质等急诊项目及门诊病人。

10.工作人员在完成实验,核对无误后,签名发出报告单。

11.登记员凭红色收据(或病历本)发放门诊病人检验报告,(本条遵从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病房的的告由登记员直接送回病房。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目的范围 2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3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4职责 5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 计划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6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7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8程序 9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10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11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1 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批准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制定每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3 办公室的职责 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 3.1 检测室的职责 负责编制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并承担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比对或能力验证工科的内容 4.1.1 积极参加国际、国家、认可委、行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和工作。 4.1.2 实验室间比对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比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 内部质量控制 4.1.3.1 控制的内容 a. 统计技术; b.使用标准物质; c.用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d.保留样品再检验; e.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 控制的方法 a)人员比对,用一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一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b)仪器设备比对,使用一个样品(标准物质)分割后,用中心内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4.2 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 4.2.1 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认可委、行业、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安排制定本中心的计划。 4.2.2 由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或者本中心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应按ISO/IEC导则43-1997的要求运作。 4.2.3 内部质量控制,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人员能力比对检验和方法比对检验,技术负责人在每年能力验证工作计划中并根据日常检验工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培训课件

一、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三、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五、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 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1.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 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4.职责 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 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 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 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 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试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 自测

第1题 在某次比对试验中,某机构出现z=2,该机构检测能力结果判别为 A.满意值 B.可疑值 C.离群值 D.错误值 答案:A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2题 实验室间比对传递标准应稳定可靠,比对线路可选择以下几种 A.圆环式 B.花瓣式 C.星形式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离群值的剔除方法有()等 A.格拉布斯法则 B.拉依达法则 C.狄克逊法则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实验室比对的目的为以下几方面()等 A.评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及监视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B.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启动改进措施 C.增强实验室客户的信心 D.评定实验室的等级 答案:A,B,C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5题 用于实验室比对的样品一般应具有以下特性 A.变异性 B.均匀性 C.稳定性 D.离散性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重复性测量条件是指 A.相同地点 B.相同程序 C.相同人 D.相同测量系统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均匀性检验在最终包装的样品中随机选择()份;稳定性检验随机选择()份 A.≥10 B.≥3 C.≥5 D.≥12 答案:A,B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8题 指定值的选择方法 A.配方法 B.有证参照值 C.参照值 D.公议值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9题 能力评定标准差可由以下几种方法确定 A.由规定值确定 B.由经验预期值确定 C.由精密度试验结果确定 D.由一轮能力验证计划所得数据确定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0题 能力评定标准差可以由以下方法确定 A.由规定值确定 B.由经验预期值确定 C.由一般模型确定 D.由精密度试验结果确定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1题 定性检测结果不能做实验室间比对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3

实验室质量管理

一、科室必须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设质量监督员一人,质量监督员必须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日常工作记录,科主任全面负责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质量监督员、质量管理员组成,监督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由科主任或质量监督员组织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监督会”,并作好记录。 四、质量监督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科室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各专业实验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室室内质控是否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工作。 六、室内质量控制:对检验科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二)各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质控规则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 (三)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是否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有关要求进行。 (五)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样本进行验收和不合格样本处理;样本接收人员收到样本后,要及时分发样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样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检测人员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规范化的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检测后出现错号;在血液样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和时间,尽可能避免样本溶血。样本采集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 (六)对所用检测方法、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及仪器等进行选择和评价。 (七)检验人员的资格和经历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

(八)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及对质控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控物,与常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的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的病人样本。 (九)室内质控结果失控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内质控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九、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省级检验中心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样本同时进行。对检验科参加室间质量的全过程,包括室间质评计划的制定、质评项目的确定;质控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结果回报后质评结果的分析以及不合格项的处理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一)检验科主任批准质评计划和质评项目。 (二)技术负责人负责质评计划的制定和质评项目的确定。 (三)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总结。 (四)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过程。 (五)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组工作情况,选择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各组计划,确定本科参加质评的项目,制定质评计划,并报检验科主任批准。 (六)各专业组组长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样本完成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填写报告并签名。然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科主任签字后送报结果。原始结果由各专业组负责保存。 (七)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组长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编写室间质评小结、质控报告,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一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档管理员存档,并在《归档记录控制清单》上记录。 (八)质量监督员监督本专业组质评样本的接收、分发、检测、结果报送、质评报告总结、整改等过程。 十、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评价:对省级临床检验中心未组织室间质评的项目,应该积极开展实验室室间的比对。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应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同一项目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一、 比对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1、 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各个参加实验室分别测试同一个肓样的某个量值来实 现的,对肓样的要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空间变化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试结果期的差异中尽可能不包含肓样变化的影响。比对可以是双边的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组织外,一般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在选择比对的实验室中尽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3倍或3倍以上,比对也可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 2、 不同人员之间的比对试验: 采用比对样品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用同一台仪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留样再试的物品,要求存留试样性能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前后两次采用相同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两次测量期间相隔在一个月以上。 二、 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计算比率值Ea 来进行评定) 1、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 22| |R L R L n U U X X E +-= (1) 其中,X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X R ——指定实验室测量值; U L ——本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U R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2、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比对双方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相同,设比对双方的不确定度均为U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对比,则: U Y Y E R L n 2| |-= (2) 其中,Y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Y R ——另一实验室测量值; 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 U n n Y Y E R L n 1 ||--= (3) 其中,R Y 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值(包括本实验室的测量值)的平均值,n 为包括本实验室在内的参加实验室的个数。 3、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在再试的比对试验则: U X X E n 2| |21-= (4) 其中,X 1——第一组人员的测量值; X 2——第二组人员的测量值。 4、当产品标准或试验方法标准由规定人员之间或实验室间的实验允差值时,设标准规定的允差值为W ,则: W X X E R L n | |-= …………………………(5) 5、如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含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再试的比对试验)给不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能给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测量仪器经检定合格的准确度指标)而且其最大允许误差相同或基本相同(设为±△),这时上述公式中的U 可以用2(△/3)代替〉。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产品检测 2009-11-02 20:37 阅读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部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与其他实验室应用不同的检测系统,或同一检测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进行的同一检验项目(主要是指生化、血细胞计数、尿干化学、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之间的比对。 4. 比对计划 4.1标准比对方案:原则上常规生化项目、血细胞计数、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一次。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1~2年进行一次。 4.2 简化比对方案:如果某个检测系统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完成后要和另一个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实验。 4.3外部比对方案:根据需要选择与本单位有相关性的单位或权威检测单位进行比对实验,比对方案与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5.工作程序 5.1标准比对方案 5.1.1检验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检测系统的各个环节和评价方案。 5.1.2在整个实验中,保持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都处于完整的质量控制之下,始终对实验结果有校准措施。 5.1.3实验时间至少为5天,时间长一些更好;至少做40份病人标本(如每天至少做8份病人标本),多一些更好,尽可能使50%的实验标本分析物的含量在参考区间之外,但在可报告范围内,各个标本分析物含量越宽越好,可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5.1.4不要使用对任一方法有干扰的标本,如做血细胞分析的标本,不应有小红细胞、破碎红细胞、巨大血小板等的影响。 5.1.5每份标本应有足够的量,以便进行双份测定;一份标本不够时可将含量相近的二份标本混合,不能多于二份。 5.1.6将标本按1、2、3、4、5、6、7、8顺序排列先测一遍,然后将顺序倒过来做第二次测定。 5.1.7应在2个小时内用两种方法对同批标本分别开始实验,最好使用当天采集的标本。 5.1.8由技术管理小组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对不具可比性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1. 工作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鉴定数据的可靠性及结果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站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3. 工作职责 3.1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比对、能力验证计划。 3.2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比对能力验证的实施。 3.3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负责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 3.4 各部门技术主任负责对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3.5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比对、能力验证相关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4. 工作程序 4.1 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计划的制定 4.1.1 能力验证和比对项目的选择 4.1.1.1 认可委公布的能力验证计划中本站可开展的项目; 4.1.1.2 省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实验室间验证比对。 4.1.1.3 对于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 4.1.1.4 新开展的项目; 4.1.1.5 曾经发生过质量事故或投诉的项目。 4.1.2 对一些无法参加能力验证的关键量,技术负责人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实验室间比对。 4.1.3 技术质量管理部根据以上要求和上年度的质控情况,制定年度《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 4.1.4 计划内容包含:能力验证或比对的项目、测试方法、组织方或参加试验室、负责和参加人员、技术要求、辅助资源、验证或比对结果的评价等。 4.1.5 《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技术质量管理部组织实施。

4.1.6 参加实验室的选择 4.1.6.1 能力验证选择认可委指定的组织方。 4.1.6.2 应在同类试验室中选择水平相当或较高的试验室作为比对的实验室。 4.1.6.3 比对既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如多边实验室参加则应指定一个主持试验室,其余实验室为参加实验室。 4.2 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计划的实施 4.2.1 技术质量管理部在获得能力验证计划和样品后,及时将样品交接给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技术主任,由技术主任按照其作业指导书要求制定《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应包括实施时间、参加人员及职责、试验方案、试验过程控制要点、数据处理等内容。 4.2.2 对于实验室间比对,由技术主任制定《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判断指标)和相应比对作业指导书,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准备稳定的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由技术主任负责将比对作业指导书和样品一起交参比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 4.2.3 技术负责人随时协调解决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中出现的资源和技术问题。 4.3 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4.3.2 对于能力验证以组织者的报告为准,对于自行组织的比对试验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分析。 4.3.3 对于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不满意的结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主任和相关参加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填写《纠正措施记录表》,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4.3.4 对于不满意的项目应暂时停止使用认可标识,通过必要的验证如重新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等方式确认符合要求后重新启用认可标识。 4.3.5 技术负责人将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情况形成总结,输入管理评审,明确改进方向。 4.4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比对、能力验证相关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5. 相关文件 5.1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喜格 一、前期策划需完成以下6个方面 1、成立项目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配备相关的资源。 2、项目调研 首先,对组织能力和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摸底。 其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行业分布、人员能力、资金需求和政策门坎等因素。 此外,还要摸清同行检测机构(潜在竞争者)的实力。项目组需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等工作,收集客户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切忌闭门造车。 3、项目审批 项目组将调研结果形成“项目可行性报告”报管理层审批。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项目前景和效益分析,硬件需求(包括资金、场地、设备、新建或改扩建设施环境需求),软件需求(包括资质和政策准入门坎、人员需求、涵盖的标准和领域、认可程序要求),特别是项目建设周期,及项目所需的资金预算,存在的困难等。管理层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后,最终作出开展与否的决策。管理层的决心和承诺十分重要。 之后,在适当时机召集各部门进行新项目评审,确保在开展新检测项目之前,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得到满足,具备检测能力。 4、制定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和体系分计划

项目组应制订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拟认可项目和领域的复杂程度、场地设施、人员配置等,估算工作量、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质量负责人进一步拟订管理体系工作计划,成立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对项目完成的进度,要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5、明确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要求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应有独立建制,其机构组成应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如授权书),实验室负责人应有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工作。 6、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 书面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给出意见和解释人员、监督员等,规定其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及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并在组织内公布传达。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见图1。 1.文件编制 文件编写小组按ISO/IEC 17025:2005要求编制文件。文件层次一般分为四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和表单(见图2)。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表2 卫生检测鉴定考核结果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实验室比对程序 一、目的 通过进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临床对本实验室的信任感。 二、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参加由上级组织或本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三、作用 1、确定实验室进行特定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确定某种方法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测量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四、比对办法 1、人员比对 1.1、使用标准物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

1.2、相同的方法或不相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1.3、留存样品的重复检验。 2、仪器设备比对 2.1、使用一个样品分取多份,用本实验室不同类仪器,或不同实验室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3、方法比对 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判定其符合性。 四、比对计划 5.1、人员比对:主要表现内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工作中,每年一次。 5.2、仪器设备比对:不定期与同行业沟通联系,同一样品多处分发,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进行判定。 5.3、每年至少两次与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或能力验证。 5.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 以上比对的实施可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酌情进行安排。 检验科 2015年1月1日

试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继续教育自测答案

试验检测能力验证与比对试验 第1题 在某次比对试验中,某机构出现z=2,该机构检测能力结果判别为?A、满意值 B、可疑值?C、离群值?D、错误值 答案:A 您得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实验室间比对传递标准应稳定可靠,比对线路可选择以下几种?A、圆环式?B、花瓣式 C、星形式 答案:A,B,C 您得答案:A,B,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离群值得剔除方法有()等 A、格拉布斯法则? B、拉依达法则? C、狄克逊法则 答案:A,B,C 您得答案:A,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实验室比对得目得为以下几方面( )等 A、评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测量得能力及监视实验室得持续能力? B、识别实验室存在得问题并启动改进措施? C、增强实验室客户得信心 D、评定实验室得等级 答案:A,B,C 您得答案:A,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用于实验室比对得样品一般应具有以下特性

A、变异性 B、均匀性?C、稳定性 D、离散性?答案:B,C 您得答案: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重复性测量条件就是指 A、相同地点? B、相同程序? C、相同人? D、相同测量系统?答案:A,B,C,D 您得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均匀性检验在最终包装得样品中随机选择()份;稳定性检验随机选择()份 A、≥10 B、≥3?C、≥5?D、≥12?答案:A,B 您得答案:A,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8题 指定值得选择方法 A、配方法? B、有证参照值? C、参照值 D、公议值?答案:A,B,C,D 您得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9题 能力评定标准差可由以下几种方法确定?A、由规定值确定 B、由经验预期值确定 C、由精密度试验结果确定 D、由一轮能力验证计划所得数据确定 答案:A,B,C,D 您得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ISO 15189实验室认可性能验证方案

医学实验室ISO 15189认可性能验证实验方案 为了满足目前医学实验室认可的需求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方案。适用于强生VITROS产品的试验项目的性能验证,包括V250/V350/V950/FS5.1//V3600/V5600上所能开展的所有定性检测项目。本方案从准确度、精密度、参考范围、线性范围以及方法学比对5个方面对各个试验项目进行评价。 一、精密度(Precision):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 检测结果的接近程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精密度通常用不精密度表示。可以分别评价连续精密度(批内精密度)、重复性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包括批间、日间精密度等)和再现性精密度。本方案采用批内和天间两种方法对各个试验项目的精密度进行评价。全部实验过程使用同批号试剂和质控品,并且保证检测当日质控在控。 1、批内精密度(连续精密度): 方法:在检测患者标本过程中,连续运行高低水平质控品各20次,记录检测结果。计算批内精密度的CV值和SD值。 结果评价(1)厂家评价标准:计算精密度指数=验证SD/厂商SD,精密度指数要求小于等于1,或者实测CV小于等于厂家要求的CV,两者符合其一即可。具体见《精密度评价》表格。 (2)按照国际推荐标准:批内精密度应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4以内,见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2、天间精密度(中间精密度):

方法:同样使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若需复溶冻干质控品做实验,要注意选择产品的稳定性和瓶间差。要严格控制每次复溶冻干品时的操作手法。连续测试20天,每天检测1次。在次过程中不能更换试剂批号及质控品批号,是否需要重新定标则取决于实验室。测试完成后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评价(1)厂家评价标准: 计算天间的SD及CV值,并计算精密度指数=验证SD/厂商SD。精密度指数要求小于等于1,或者实测CV小于等于厂家要求的CV,两者符合其一即可。具体见《精密度评价》表格。 (2)按照国际推荐标准:批内精密度应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3以内,见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二、准确度 准确度(accuracy)指检测结果与被测量物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是分析测量范围、分析灵敏度以及生物参考区间评价的基础。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很多,比如检测定值参考物质,同参考方法进行比对,同有溯源性的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比对,卫生部临检中心质评的汇报结果均可以作为评价准确性的方法之一。本方案采用测定定值标准物质的方法来评价各个检测项目的准确度。定值标准物质采用厂家定值标准品。 方法: (1)试验期间保证机器状态正常,保证试验当日室内质控在控。 (2)按厂家要求准备各个项目的新批号定标品(要与定标时使用

实验室间比对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报告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HJ-B-ZW-J.003-2012 项目名称:实验室间比对 委托单位: 检测类型:实验室质量控制 报告日期:2011年7月25日

XXXXXXXXXXXX

声明 1、检测报告无“计量认证标志及认证号”、“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及认可号”和“检测专用章”无效。 2、检测报告涂改、增删无效,骑缝章不完整无效。 3、未经本单位书面通知,不得部分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 4、检测报告无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5、被检测单位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我单位提出复核申请,逾期视作对本报告无异议。 6、未经本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本单位名义和本检测报告做商业广告。 7、凡伪造本单位检测报告,作虚假报告,本单位将追究法律责任。 8、本检测报告一式二份,一份由检测机构存档,一份交被检单位。 9、检测报告中标注“#”号的项目不属于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 联系地址:湖北省xxxxx温泉城区贺胜路87号 电话/传真:(0715)8266933 邮编:437100

检测检验报告 受检单位/ 承检类别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数量 2 检测日期2011年7月25日报告日期2011年7月25日 检测项目活性碳管中正已烷含量 检测依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160.38-2007 检测结果: 序检测物检测物检测结果/含量实际含量检测结果与 比对机构名称允许误差备注号编号名称(μg)(μg)实际含量误差 1xxxxx疾病ZK006/1 正已烷279.1 266 ±16 +13.1 允许误差 预防控制中心22 范围内 2XXXXX ZK006/1 正已烷262.4 266 ±16 -3.6 允许误差XXXXX 22 范围内XXX 机构间比对误差:(279.1-262.4)270.75=6.2% 在本次与x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比对实验中,同时对编号为ZK006/122的正已烷进行了检测,该物质实际含量为266μg,允许误差为±16μg,双方自行设定机构间检 测误差不得超过12%。 实际检测结果:双方对该物质的检测除了符合在实际浓度允许误差范围内外,机构间比对误差为6.2%,在自行设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检测专用章) 批准人:审核人:编制人:

实验室检测比对试验方案中稳健Z比分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室检测比对试验方案中稳健Z比分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室能力验证和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计算工作评价;另一方面是作出技术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能力验证方案,所采用的工作评价值计算模型也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各实验室的检测比对试验方案主要以求取稳健Z比分数,来评定结果的满意程度; Z =(х—X)/IQR×0.7413 式中х—参加实验室结果值 X—所有结果值的中位置 IQR—上四分位值与下四分位值之间的差值 判定准则:︱Z ︳≦2 满意结果 2﹤︱Z ︳﹤3 可疑结果 ︱Z ︳≧3 不满意结果

式中IQR的计算方法: 计算步骤:一、确定Q1、Q2、Q3位置 Q1位置=(n+1)/4 Q2位置=2(n+1)/4 Q3位置=3(n+1)/4 二、确定相应的四分位数 三、计算标准IQR IQR=Q3-Q1 标准IQR=0.7413×IQR 例如:各实验室某项检测结果分别是4.7 5.0 6.2 4.0 5.3 4.9 5.7 5.0 4.5第一步:按顺序排列该组数据

1234 56789 4. 0 4. 5 4. 7 4. 9 5. 5. 5. 3 5. 7 6. 2 第二步:确定Q1、Q2、Q3位置 Q1位置=(n+1)/4=(9+1)÷4=2.5 Q2位置=2(n+1)/4=2(9+1)÷4=5 Q3位置=3(n+1)/4=3(9+1)÷4=7.5 第三步:确定相应的四分位数 Q1=0.5×4.5+0.5×4.7=4.6 Q2 =5.0 Q3 =0.5×5.3+0.5×5.7=5.5 第四步:计算标准IQR IQR=Q3-Q1=5.5-4.6=0.9 标准IQR=0.7413×IQR=0.7413×0.7=0.667 将IQR带入Z =(х—X)/IQR×0.7413 计算出Z值来判定结果的满意程度

比对试验程序

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2 职责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计划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3 工作程序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3.3.1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3.3.2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3.3.3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3.3.4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3.3.5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 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3.4.4 比对验证试验结束后,由业务室会同有关人员对检验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查。编写《比对和验证试验分析总结报告》。 3.4.5 对于比对验证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业务室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检验室,责令其制订纠正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3.4.6 业务室负责将比对验证计划、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分析总结报告、纠正措施等资料归档保存。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 目的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2 职责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计划 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3 程序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 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 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敦件EP9-A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 - 批准指南)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 每日随机选取8 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