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郑云宏

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郑云宏

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郑云宏
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_郑云宏

2011年第09期总第287期前沿F o r w a r d P o s i t i o n N o .092011

S u mN o .287

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郑云宏1

 宋银丽

2

(1.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2.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鄂尔多斯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创造了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树立了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理念,走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使鄂尔多斯的发展充满活力、动力和源泉。给人们的启示是解决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过程是一对矛盾的难题;构建了经济文化一体的战略思维,预防和避免短期利益行为;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处;绿色与富裕同行,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迈进;特定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鄂尔多斯文化。[关键词]鄂尔多斯模式;生态文明;启示

[中图分类号]X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8267(2011)09-0178-04

[作者简介]郑云宏(1966—),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研究;宋银丽

(1979—),女,山东东明县人,硕士,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西部贫困地区之一,在12个盟市中长期处于后列。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具有影响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成为世人瞩目的西部明星。它的发展被专家、学者赞誉为“鄂尔多斯模式”,成了众多城市和地区发展学习的典型和参照的样板。

一、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一)依托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五项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这是“生态文明”这个划时代的新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做出的战略决策。站在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历史演变的高度,深刻领会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的深刻含义,发展和成长中的鄂尔多斯模式对生态建设有又新的认识。鄂尔多斯模式“以生态建设为根本”的呈现与提炼,是在十七大之前的升华。站在新历程的起点,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推敲“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区别与联系,是鄂尔多斯模式认识走向升华的新课题。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鄂尔多斯模式“以生态建设为根本”的凝练,顺应了实践的发展,转变为“以生态文明为根本”。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节

·

178·

约,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努力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鄂尔多斯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现代化深入推进,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的转移同步发生。尤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煤、电、油、气等资源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有力地推动了西部能源产业的发展。鄂尔多斯是他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结果,破解了自身环境恶劣的难题,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不是偶然的。

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和保护成就,也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瞩目并被专家和媒体誉为“鄂尔多斯生态现象”。鄂尔多斯市探索出了分区治理模式、生态畜牧业模式、林牧一体化模式、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生态建设运行模式相互结合与促进的一整套生态建设模式,荒漠化土地治理成效显著,得到了全面逆转,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得到大幅提升,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林沙产业从无到有,形成综合发展体系,实现规模发展和规模经营,产值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共赢,为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创造了典型范例。

(二)恶劣的自然环境背景

鄂尔多斯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硬梁和丘陵沟壑地区占48%。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占总面积48%,宜耕宜种的土地只占4%,年降水量为3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被水保专家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裸露区,年侵蚀模数高达4万吨/平方公里,年平均向黄河输入泥沙达到1.6亿吨。1998年到2000年,80%的草原沙化、退化,连续三年大旱鄂尔多斯草原赤地千里。基本上是“十年九旱、灾害连年”的自然规律。国际水土专家断言,这样的地方是“患上了地球癌症”,根本不适宜人居住,更不要说发展。鄂尔多斯的发展遭遇了生态的尴尬。面对全世界关注的生态问题,鄂尔多斯无可回避。鄂尔多斯最终找出了出路,走出生态的尴尬,解决了种种难题,有了内蒙古这块独领风骚的高地。这就是鄂尔多斯模式的成功所在。

(三)经济发展中的现实背景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落地,过度开垦、放牧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首先是过度开垦、放牧带来带来的草原沙化。鄂尔多斯曾经“沃野千里,牛羊塞道”。但是从上世纪开垦、放牧等,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00年时,全市农牧民100万人,沿袭“农业种粮、牧业放羊”的生产习惯,为提高粮食产量而过度开垦,为了追求高利润的羊绒产量而过度放牧。鄂尔多斯七八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沙化、退化草场面积达4万公里,占和利用草场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其次是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上世纪末,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开始走上发展之路。早期的发展模式依靠的小企业、小煤矿简单的开采、加工、输出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因小企业、小煤矿只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加之政府合理规划和监管的力度不大,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资源的转化,从2000年开始,一批电力、煤化工新项目在鄂尔多斯市如雨后春笋生根发芽,但因部分地区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环保措施的缺乏,使环境污染加剧。以工业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废水污染污染为主的三大污染使原来生态环境脆弱的鄂尔多斯又面临新的难题。

(四)思想背景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要持续发展都必须有前瞻的眼光。当生态文明时代的历史时候,这种目光也会顾及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中就不缺少生态和谐的观念。中国佛教主张“善待万物”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中国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思想源泉和宝贵思想。当经济大潮涌动而来的时候,中华大地的生态和谐思想面对新的挑战和应答。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草原文化三源并流汇成中华文化,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成分。生态文明在鄂尔多斯模式中的认识和升华,与草原文化紧密相连。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崇尚自然、尊重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民族共处,多元文化共融,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性格,构成了鄂尔多斯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传统生态文化、开发和谐理念,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中值得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鄂尔多斯在实践中形成了

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们照着做的标准形式,“鄂尔多斯”就是中国西部不发达

·

179

·

却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标准样式。正是在这种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理念,走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

特征之一:依托资源,推动资源深度开发,提高资源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利用国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努力提升资源开发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不懈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延伸和产业多元,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延伸产业链,开发煤转电、煤制焦、煤制油、煤化工等综合能源产品;形成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构筑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汽车、发动机制造和煤炭采掘、煤化工大型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特征之二:以大项目、大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推动高级生产要素集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鄂尔多斯地方偏远,交通不便落后,远离市场,既没有大城市和经济体的辐射带动,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通理讲对企业吸引力不明显。正是因为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形成的平台和载体,聚集了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形成了产业※投资※人才※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从生产要素流出区向生产要素流入区的转变、生产要素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构建“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的产业体系,提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六个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特征之三:通过集中发展、集优发展,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鄂尔多斯地广人稀,生产力布局分散,而按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出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前景。针对这个问题,鄂尔多斯在深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发展的路径,努力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向有优势、有空间、有潜力、有效益的地区、产业和项目,形成集群集聚效应。推进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企业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推进农牧区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变迁。

特征之四: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并重,实现自然与人和谐相处。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顺应自然规律,统筹产业发展与改善生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对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循环技术改造,开发建设一系列循环利用项目,培育出一批循环经济范例企业,初步形成煤—电及其废弃物、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循环产业链条。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积极实行舍饲养殖,启动自然生态恢复和平衡区,实施“水草丰美”和“大漠披绿”工程;推行“五荒”拍卖治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激活利益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三、鄂尔多斯模式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启示之一:解决了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一对难题

在国际上,不发达国家、地区的开发建设,常常难以走出这样的怪圈,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可能带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能也会有会导致经济开发的停止和社会的萧条。西部大开发启动的时候,也曾有人断言:对于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大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的浩劫,甚至是导致生态的大动荡。鄂尔多斯的发展证明,注重加强生态保护,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构建了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又好又快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鄂尔多斯的绿色发展之路,解决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历史性难题,也解决了不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由原来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如今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启示之二:搭建了经济文化一体的战略思维,避免和预防了盲目的短期行为。

鄂尔多斯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方式革命后,以产业升级为动力方向,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点,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对落后产业关闭、淘汰、整顿和治理。从发展粗放、资源滥采、环境污染、生态脆弱退化的恶性循环中突出重围。用“大文化”的理念运筹经济发展,改变传统单一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发展方式,建立多元经济方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持续发展,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在维护民族地区自然的原生态与开发利用之间,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之间,在现代生存环境与理想境界之间,在品位的追求与实用功利的驱动之间,寻求和谐统一,积极调适并逐步优化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180·

生态。

启示之三: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处。

目前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3.6%增加到20.07%。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00多公里,境内无一家企业向黄河排污。累计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00多户,削减烟粉尘68多万吨、二氧化硫14多万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多天,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沙害基本消失;库布齐沙漠治理率达到23%,沙漠趋于稳定;入黄泥沙年均减少1000多万吨……鄂尔多斯荒漠化土地正实现“全面逆转”的良性局面。

鄂尔多斯模式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实现了生态恶化地区向绿色大市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历史性艰难巨变的后面,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人们想法、态度、观念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理性程度上树立起了新的观念,分析了鄂尔多斯人在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检讨人类自身的思想与行动,不是抱怨,不是懈怠,不是敷衍,不是怠慢,而是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时,人类往往是主动的,是应承担主要责任的。在鄂尔多斯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人类也是主动的,也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对自然环境采取了敬畏、尊重、保护的态度,善待、和谐、顺应自然,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横和对抗;既不是人逼沙退,也不是沙逼人退,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沙的和谐统一。沙漠在养护植被的同时,保护了沙漠自身的很多资源,人将在沙生的植物上加工增值,又得到丰足的回报和补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顺的关系。这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前进和进步的标志,鄂尔多斯人在认识和利用沙漠的过程中出现了飞跃。

启示之四:富裕与绿色同行,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迈进。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和恶劣,是鄂尔多斯市的基本自然情况。鄂尔多斯建立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地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工作,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生态重点工程,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与恢复,加快建设“绿色大市”。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人经济的发展提升到绿色经济,提升到创造绿色财富。生态文明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自然与人关系,使自然与人的协调健康发展,成为人类文明一种新的存在。

到2007年,全市休牧52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禁牧草原3500多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0%,划区轮牧2398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000多万亩,飞播造林838万亩,封育100多万亩,退耕还林500多万亩,退牧还草3000多万亩。林沙产业形成巨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沙棘产业化项目带动农牧民治理砒砂岩390多万亩,沙柳造纸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沙柳600万亩,甘草制药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甘草近400万亩。2007年全市林沙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启示之五:特定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鄂尔多斯文化。

文化涵盖全部的人文要素,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集体性格、精神形态和道德规范。鄂尔多斯人尊重历史、超越历史,在艰难中成长、在艰难中发展的草原民族,是勇敢、勤奋、无畏而善于、敢于开拓,形成一种精神文化的精髓,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演进,形成了鄂尔多斯文化,深层次地支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鄂尔多斯是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带,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地方。鄂尔多斯地区生活的各民族,在艰苦贫困的奋斗历程中造就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自强不息,以及信念坚定、心胸开阔、民族聚合的民族风格和优秀品格。在今天表现为摆脱贫困、渴望富裕的强烈意识和敢干敢闯、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的精神,进而形成鄂尔多斯文化的主旋律。这种传统的文化体现的精神,一旦有了条件、环境、政策,就会迸发出来,势不可挡,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强大智力支撑和力量源泉,也定会成为鄂尔多斯模式发展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迭英,李茜.改革开放30年·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

之三两次转折铸就工业辉煌[N].鄂尔多斯日报,2008-04 -08.

[2]苏梅,刘坤.北疆高原的一面绿色旗帜———鄂尔多斯狠抓防

沙治沙工作实现绿富同兴纪实[N].鄂尔多斯日报,2008-6 -17.

[3]王宗礼.中国草原生态保护战略思考[J].中国草地,2005

(04).

[4]达英,李茜.鄂尔多斯:为了绿色永存[N].鄂尔多斯日报,

2007-08-28.

[5]菅光耀,等.穿越风沙线———内蒙古生态备忘录[M].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6]杨勇.浅谈鄂尔多斯文化[J].鄂尔多斯文化,2007(01).

[7]布赫朝鲁.关于围封转移战略的研究报告[J].北方经济,

2005(01).

(责任编辑:齐原)

·

181

·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重点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特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与传统规划思维的不同点: (1)以人为本; (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基础; (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环境规划有什么异同? 环境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检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或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的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有什么异同?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国土规划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给国民经济带来长远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1 / 15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4.简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及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的:依据生态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原理,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有限的外部投入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行为的诱导手段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1)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体现了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以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3)是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4)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什么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报批?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书是对准备建设项目的设想和建议,是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水土资源,经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基本资料,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后,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国家推荐建设项目的报告。 内容: (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2)项目提出的依据、必要性、目标和任务; (3)项目区概况; (4)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布局; (5)技术支持; (6)项目实施; (7)项目组织管理;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 / 1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生态文明建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 ⑵、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 ⑶、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心灵; ⑵、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3、德育目标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 4、生态目标 为共建爽爽的贵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提供了良好条件 2、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 (学生交流合作,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同样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活,但它更强调尊重自然,建设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的统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平衡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经济

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刻揭示,蕴含着对生态与人性的反思。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位”灵魂,即“真善美”这三位形成的一体就是生态文明,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广泛的基础理论指导。 标签:马克思主义;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 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全部,其所产生的实践的结果就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的统一,即真善美的同一。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是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联系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131。“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2]95即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关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于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共生共融的生存空间,创造一个天地人和的相互间协调统一的人性世界,重构经济与政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之间的一体化,将其置放于“自然——人——社会”三者之中,对实现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提出有意义的思考。 作为人的主体认知结构、评价体系和审美标准分别由知识范畴、意志规范和美感道德三者组成,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时代的必须,更是人类自觉行为,是一种思想、一种责任、一种意识、一种情感、一种道德,在这一活动践行中,人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和谐的理性行为得以生成、限制、规定和发展。通过对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的思索,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 马克思理论中关于认知就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指的是对客观规律的能动的反映,也是人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其将生态文明的认知放置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中,其生态理论具有深刻的质的飞跃。可见,生态认知则是包含对生态的真理性认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人的主观知性而形成的对生态文明发展各种科学知识,例如生态要素、生态特征、生态行为、生态道德、生态技术、生态创新等内容。生态认知的理性特质是指导人行为向善的基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准则,只有具备全面而完整的生态认知,才能在实践中更好保护环境,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减少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具理性与情感感性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生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生态认知还应具备对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理性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务书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 务书 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年度生态文明 建设工程目标任务书

二、重点工作 (一)严格红线管控,推动国土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1、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认真落实《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域,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开发区域,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适度增加建设用地空间,提升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限制开发区域,强化点状开

发、面上保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向有限区域集中布局。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xx经济技术开发区跟踪环评通过部级审查。 2、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 按照“保本底、统规划”的基本思路,根据生态红线、基本农田、自然山水、灾害避让等要求,综合考虑现状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等因素,合理划定开发区“5+3”功能开发边界。大力提升生态红线区管控和保护水平。规范空间开发活动,维护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8.64%以上。落实好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专项资金,建成xx年生态红线保护项目工程,提升生态红线的约束作用,注意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推动相关区域实施规划环评,在项目审批、巡查管控等方面建立规范和制度,将生态红线管控落到实处。会同通州区、崇川区维护好通启运河清水通道。 3、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和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宏观格局。按照分类引导、差别发展、择优培育的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推动主要街道环境面貌整体改善。 (二)突出节约优先,推动资源能源利用更加高效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文章阐述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优化甘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融合共建;增强节约意识,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构建低碳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 标签: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现实路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开发,目前甘肃土地沙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等问题十分严重,由建国初期全国工业分布规划导致的重工业集中的现状,也使得工业污染日益侵袭着脆弱的自然环境。甘肃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都比较高,而森林覆盖率则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工业污染非常严重,但治理效果较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甘肃是我国自然生态极端脆弱的地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亟待加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如下: 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社会系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这种观点有其深厚的自然科学背景,尤其是得到了热力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的支撑。在早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里,引人注目的是不含有土地和任何自然资源要素。在有关经济增长的争论中,以土地的不变投入为基础的增长论的传统阵地,在早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没有任何地位。肯尼斯·布尔丁(1966)认为:我们需要观念上的变化,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来自开采、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残留物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与我们一起存在。价格机制只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增长必须是资源环境严格约束下的最优增长。 二、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和考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新机制,调动居民、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国家总体部署,适时调整建设生态文明投资项目目录,改进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华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华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近年来,华安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生态立县”的重大决策,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新华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6年9月,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6年10月順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今后,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补齐发展短板;如何精心呵护、倍加珍惜大自然给予我县生态资源,持续巩固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为把华安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做出不懈努力。为此,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华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华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华安县生态文明成果存在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华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原中央苏区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几年来,华安将“生态立县”作为发展战略,生态县建设纳入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现今我省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旅游服务行业被列入我省自贸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华安县紧抓机遇,突出自身生态优势,充分利用创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县的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旅游产业。目前我县森林覆盖率达72.42%,居于漳州市前列;有8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畲族村寨官畲村入选首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6个村被评为富美乡村,15个村被评为美丽乡村;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 1.以绿为“尺” ,生态把关 首先是强化源头治污。以“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效益”的项目为目标,并将限制开发区域的建设项目放在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实行最严格的项目引入和淘汰制度。近年来先后关闭污染及落后产能企业85家,谢绝10多个投资达数十亿元的项目引入。其次是全力进行生态修复。华安县肩负着保护北溪流域水环境和下游饮用水安全的重任,“十二五”期间,我县共投入2.41亿元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共拆除或关闭养殖场达107万平方米。近年来,我县频频放出绿色大招,安排每年8000万元作为九龙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金,并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同时,大力推进生态与水系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治。 正是由于群策群力,严防死守,九龙江北溪华安段干流断面水质一直保持在三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而大气则优于国家一类标准。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初稿二-征求意见稿)

东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初稿)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生态文明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强省作为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池州发展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作出的重大部署。 第一节优势条件 多年来,我县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先后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县”、“全国绿化先进县”等称号,为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4.6:45.2:30.2。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工业强县步伐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7 亿元。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972元和6947元。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城乡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事业、残疾人事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3.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安庆长江大桥、铜九铁路、沿江高速、济广高速建成通车,望东大桥开工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东至已成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的节点区域,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 4.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至是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8.7%。境内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风景胜地历山、森林公园天台山、文化古镇东流镇、皖南山区最大的东坞山瀑布群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5.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4个,建成国家绿色食品(稻谷)标准化原料基地、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县、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香隅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场投入使用。农村建成“三池一改”沼气池 1.45万口,沼气服务网点115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实施节能降耗工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中共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个定义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要对生态文明做出较为全面的界定,应在理论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考察。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十分艰巨和紧迫,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

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基础。保护与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得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得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就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实施这项跨世纪得宏伟工程,既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得伟大壮举,也就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得实际行动与对世界文明作出得重要贡献。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得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实际出发,本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得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大量宝贵得经验。特别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与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得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得发展阶段。40多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九二(按郁闭度大于0、3计算,如按国际通行得郁闭度大于0、2计算,相当于百分之十五点二五)。建成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与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人工种草与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482万公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出得各种努力正在并将继续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得影响。但就是,应当清醒地瞧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得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得百分之三十八。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得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得速度扩展。 ——大面积得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得损失。 ——草地退化、沙化与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得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得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得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得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得平均水平。 日益恶化得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就是加剧贫困程度。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得地区。恶劣得生态环境就是当地群众贫困得主要根源。二就是加剧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得可持续发展。三就是加剧自然灾害得发生。由于降雨量减少与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全域打造成为有土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城市。以下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桂东的决定》(桂发〔xx〕1号)(以下简称《决定》),完成《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经费,完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三、明确职责分工 为确保《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实现,我县按照国家试点文件和全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设置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

标体系(见附件1),将生态文明建设5大类2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细化分解成了108项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时间(见附件2)。其中县林业局和县环保局等部门还要负责牵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体系的具体构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四、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方案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决定》的精神,聘请有关专业机构抓紧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论证工作,并尽快组织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按步骤分年度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五、强化督查考核 各乡镇、各牵头部门要对照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于每年1月底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该年度的工作目标和需实施的具体项目。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综合汇总情况研究制定全县年度实施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评体系。要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组织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和通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六、深化工作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摘要: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本文对其作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如何推广做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1)07-0051-03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实践形态研究”(项目编号:HB2009G02)。 作者简介:李志勇(1968-),男,山东临沂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一、当代发展的资源环境困境 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始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拓展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凋敝,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发展不可持续。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 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印证了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 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这些问题迫使世人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本质、路径和方式等重大问题。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反思人类废弃物太多,环境不堪重负引起整个世界生物的死亡。1972年是罗马俱乐部的出版《增长的极限》。其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中原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是从根本上体现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标志,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相对落后、区域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促进生态科技发展、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良好经济基础、有力科技支撑及法制保障。 标签: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此外,十八屆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些措施为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然“中原兴则中华兴”,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区域以及重要经济增长板块,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是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为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中原经济区在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经济增长与生态承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使中原经济区在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实现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加快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原经济区生态基本状况 伴随着人类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区域内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要存在以下生态问题: 1.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中原经济区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同时由于人口密集,还面临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的问题。此外,其水资源时间及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夏季降水量较多,冬季较少,水旱灾害多发,使得区域内水资源的地表径流在年际年内变化都较大。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的水污染十分普遍。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重型工业,多年来造成了区域内工业废水排放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并且水污染方式慢慢地由经济发展初期单纯的工业污染转变为现在的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加之部分来自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活废水污染的混合型污染,水环境持续恶化。 2.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中原经济区由于庞大的人口规模,土地资源面对着巨大的供给压力。一方面,中原经济区作为古老的农业开发区之一及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可被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水

慈溪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初稿) 浙江大学 二OO四年十月

慈溪市附海镇生态建设规划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由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规划范围及时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自然地理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气象气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水文水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土壤植被.............................................................................................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 滩涂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社会经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行政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人口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经济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农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第三产业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基础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给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垃圾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交通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其它基础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风景名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各村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生态环境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生物多样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