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汽车用钢

一、黑色金属

钢、铁一类的金属被称为黑色金属。

钢铁材料的基本成分是铁和碳,所以又称为铁碳合金。

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是钢,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是铁。

二、钢

碳素钢

合金钢

三、碳素钢

除含碳量小于2.11%之外,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杂质元素的钢, 我们称之为碳素钢,简称碳钢。

碳素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工艺性能、价格低廉,是汽车生产和其他工业产品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分类

按钢中碳的含量多少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按钢的质量可分为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按钢的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铸钢。

碳素结构钢

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以低碳钢和中碳钢为多。

汽车上受力不大、要求一定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的零部件大量的使用碳素结构钢。

碳素工具钢

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工、量、刃具和模具,多属于高碳钢。

铸钢

主要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难于用锻压等方法成形的零件,如汽车上的桥壳等。

四、碳素钢的牌号

常用碳素钢的牌号及含义举例如下

Q235-AF碳素结构钢。其中Q235代表屈服强度值,A代表质量等级(A含硫磷最多、D 含硫磷最少),F代表沸腾钢(冶炼时脱氧不完全)

45Mn优质碳素结构钢。其中45代表钢的平均含碳量为0.45%,Mn的含量为 0.7%~1% ZG310-570铸钢。其中310代表屈服强度值,570代表抗拉强度值

五、合金钢

合金钢是指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冶炼时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种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锰(Mn)、硅(Si)、铬(Cr)、镍(Ni)、钼(Mo)、钨(W)、钒(V)、钛(Ti)、磞(B)、铝(Al)、稀土(Re)等

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后,才能达到改善机械性能的目的

合金钢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合金结构钢

合金工具钢

特殊性能钢

六、合金结构钢

低合金结构钢

在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3%~5% )合金元素而得到的钢

这类钢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的强度要高10%~30%,并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又因为它的冶炼较简单,生产成本与碳钢相近

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

如汽车上的车架纵梁、横梁、发动机吊耳等

用低合金结构钢取代碳素结构钢,可节约钢材,减轻重量,且使用可靠。常用的钢种有12MnV、16Mn等

合金渗碳钢

合金渗碳钢制造的零件,经热处理后,不仅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零件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汽车上承受高速、重载、强冲击和剧烈摩擦的零件如活塞销、齿轮、轴类件和重要的螺栓等都是用合金渗碳钢加工经热处理制作的。

合金调质钢

合金调质钢是指经过调质处理后使用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若调质后再进行淬火,则能进一步改善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常用于制造承受重载荷、冲击载荷的零件。如机床主轴、汽车半轴、连杆、转向节等。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

采用两位数字和化学元素符号及数字的方法表示。

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万分之几),后面是化学元素符号名称,如铅、铬、锰等,各元素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元素平均含量(百分之几)。

例如12CrNi2,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0.12%、平均含铬量小于1.5%、平均含镍量为2%。

其他合金钢和特殊性能钢,常用的钢种有

合金弹簧钢、

滚动轴承钢

合金工具钢

耐候钢(良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

不锈钢

耐磨钢

耐热钢

七、铸铁

性能特点:与钢相比,其强度低,特别是韧性、塑性差,但铸造性能优良、耐磨、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随着技术进步,某些传统上用铸铁制造的汽车零件,已逐步由轻金属替代。

铸铁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几种。

白口铸铁

白口铸铁断口呈白色,性能硬而脆,很难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来炼钢

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断口呈灰色,由于生产工艺较简单,成本低,熔点低、收缩率小、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在汽车零件上应用较多

可锻铸铁

俗称马铁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可用于制作承受冲击和振动的零件,

不能进行锻造

球墨铸铁

俗称球铁

球墨铸铁兼有铸铁和钢的理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也像钢一样可进行热处理。通过合金化和各种热处理后,可用来代替铸钢和锻钢制造一些受力复杂、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如代替45号钢和35CrMo钢制造大马力柴油机的曲轴、凸轮轴、齿轮和连杆等球墨铸铁的牌号由"QT"及两组数字组成。其中第1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第2组数字表示最低延伸率。例如QT400-18,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00N/mm2、最低延伸率为18%的球墨铸铁

合金铸铁:具体包括:

在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获得特殊性能的铸铁称为合金铸铁。

八、钢的热处理

钢件的热处理是利用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方法,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使钢件获得所需性能的加工工艺。

钢的热处理根据加热和冷却的方法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类

退火

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慢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塑性和韧性,消除钢中的组织缺陷,消

除内应力。

正火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50~70℃,充分保温,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

工艺。

目的与退火基本相同,但正火后钢件的强度、硬度比退火后高。

淬火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矿物油、盐、碱的水溶液等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件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件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

气或油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调整硬度,降低脆性,保证钢件的形状、尺寸不变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中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

目的是使钢件表面获得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而心部仍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某一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钢件表层,从而改善表层性能

目的是提高钢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主要有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等。

有色金属材料

除黑色金属材料之外的其他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

在汽车制造生产中常用的主要是铝、铜及其合金

一、纯铝

纯铝的熔点为660℃,密度为的1/3,是一种轻金属材料,其电导性、热导性仅次于银、铜,抗氧化、抗大气腐蚀性能好,常温下在大气中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阻止铝表面进一步氧化。

纯铝的强度硬度很低,但塑性很高,一般不能作为结构件使用。

二、铝合金

铝合金是在铝中加入适量的锡、铜、镁、锰等元素后获得的合金,经处理后,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大为提高。

铝合金的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可以实现柔性的强度设计、表面美观

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用铸铝合金制造汽缸体、汽缸盖、轮辋、保险杠,用铝合金材料制造散热器、冷凝器等部件。

按铝合金的成分和加工特点,可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三、形变铝合金

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等

防锈铝合金

主要指Al-Mn系、Al-Mg系合金

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抗蚀性,故常称为防锈铝合金。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一定的焊接性能,但强度较低,不能进行热处理,只有经过冷加工变形才能使其强化

硬铝合金

主要指Al-Cu-Mn系、Al-Cu-Mg系合金

通过淬火时效处理而获得相当高的强度,在淬火时效状态下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但耐蚀性较差。

超硬铝合金

属于Al-Cu-Mg-Zn系合金,另外还加入少量的铬、锰

强度在铝合金中最高,故称超硬铝超硬铝主要用作要求重量轻而受力较大的结构件。

四、铸造铝合金

用来制造铸件的铝合金,俗称铸铝

铸铝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即Al-Si系、Al-Cu系、Al-Mg 系、Al-Zn系等。

铝硅合金

铝硅合金广泛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活塞、气缸体、气缸盖、风扇叶片,电机、仪表外壳及形状复杂的结构件。

铝铜合金

铝铜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强度,可制作高温(300℃)条件下工作的零件。但抗蚀性较差。

铸造铝合金

铝镁合金

铝镁合金的特点是密度小(小于2.55g/cd)、耐蚀性好、强度高,但铸造性能差,易产生热裂和缩松

多用于承受冲击、振动载荷和腐蚀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铝锌合金

强度较高,但耐蚀性较差。若加入适量的锰、镁,可适当提高耐蚀性。另外工艺性能很好

可用于在铸态下直接使用的零件,如汽车的化油器、仪表、各种薄壳等

五、铜及铜合金

工业和汽车上使用品种主要有工业纯铜、黄铜、青铜等

工业纯铜

又称紫铜、电解铜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和耐腐蚀性,可进行冷、热压力加工,但强度和硬度低。纯铜主要用于制造电线、电刷、铜管等

黄铜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即为铜锌合金。

黄铜又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普通黄铜

只含铜、锌元素的合金

机械性能比纯铜好。其牌号用“H”加两位数字表示,“H”是“黄”汉语拼音的第1个字母;两位数字表示含铜量

例如H68是平均含铜量为 68%、含锌量为32%的普通黄铜。若H前面加“Z”,表示为铸造黄铜

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分别添加锡、镍、铅、锰、硅、铝等合金元素生成的合金

黄铜加入合金元素后能进一步提高强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特殊黄铜的牌号用“H”加主元素符号及数字表示

青铜

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合金统称为青铜

青铜又分为锡青铜 (普通青铜)和无锡青铜(特殊青铜)

锡青铜

是以锡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锡青铜的牌号用“QSn”加几组数字表示‘例如QSn6.5-1是平均含锡量为6.5%、其他元素平均含量为1%的锡青铜。 Sn前面加ZCu字母表示为铸造材料,如ZCuSn5PbZn5是表示平均含锡量为5%、平均含铅量为5%、平均含锌量为5%的铸造锡青铜。

无锡青铜

是添加硅、铅、铍、锰、铝、镍等元素的铜基合金,并以添加的元素命名,如硅青铜、铅青铜、铍青铜……

无锡青铜也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

汽车上的应用

一、塑料

概述

是以石油、天然气、煤为基础原料的各种单体,通过聚合、树脂粘合、树脂添加、缩合等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材料

性能:属轻质材料(是钢的1/8)、比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绝缘性好、耐磨性好、消声吸震性好、易加工成型。

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

内装件:仪表板及衬垫、杂物箱、转向盘、操纵杆、内饰板、座椅扶手、车门内衬、各种填充材料等。

外装件:密封条、保险杠面板、挡泥板、裙边、饰条、软管、减震垫片、把手等。

其他:空滤器壳、风扇叶片、各种传感器电器壳体、部分齿轮等。

随着高级工程塑料在性能方面的不断提高,在汽车的发动机仓盖、车顶、行李架等部位正在开发和应用。

分类

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

加热后软化,具有可塑性、可加工性,冷却后变硬;若再加热后又软化, 冷却后又变硬。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而对其结构性能却无影响。

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又叫尼龙)等。

它们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但耐热性和刚性较低。

热塑性塑料在汽车上应用最多。常用的有:ABS(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PP(聚丙烯)、PE(聚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

加热后起化学反应,固化成型后质地变硬;再加热不能使之再软化。

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等。

它们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价格比较便宜,但成型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工程塑料

是指具有较高强度和其他特殊性能的塑料

有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耐久性优良、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金属材料,主要品种有EP(环氧树脂)、PA(聚酰胺)、POM(聚甲醛)等。它们具有足够的温度—强度特性及尺寸稳定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日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上。

二、橡胶

橡胶是汽车用的一种重要材料,一辆汽车上的橡胶件约占全车整备质量的6%~10% 如轮胎、软管、密封件、防振件、传动件、衬垫类等,

主要性能特点

高弹性

吸振能力

橡胶可吸收一部分机械能,并将其转变为热能。

橡胶还有一定的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

橡胶是以生胶为基础,加入适量的配合剂(硫化剂、活性剂、软化剂、填充剂、防老剂等)而组成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生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类。

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胶乳,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生胶

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好,有较好的弹性,良好的热可塑性和绝缘性、耐撕裂,低的导热

性。主要缺点是易老化、不耐高温,随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变色、发粘或变硬、变脆龟裂。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又称人造橡胶,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成单体,经聚合制得类似天然橡胶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 性能特点也各不相同。

合成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可制作轮胎和其他一般的橡胶制品。其中丁苯橡胶耐磨、耐老化较好,抗撕裂性也较高,抗滑性特别是抗湿滑性好,但耐热、耐寒性差,弹性差。

主要用于轿车轮胎。特种合成橡胶具有特殊性能,用来制作要求耐油、耐热、耐寒、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齿轮传动依靠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与其他传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优点

1)适应性广。 2)传动比恒定。

3)效率较高,齿轮机构传动效率一般在95%以上。

4)工作可靠,寿命较长。 5)可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

2.缺点

1)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2)低精度齿轮传动时噪声和振动较大。

3)不适于距离较大的两轴间的运动传递等。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

1)按照一对齿轮两轴线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齿向,齿轮传动可分为:

2)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齿轮传动又可分为渐开线、摆线和圆弧等三种。

三、渐开线的形成及其啮合特性

1.渐开线的形成

如图7-2所示,当直线NK沿一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一点K的轨迹AK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b和db表示,直线NK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

根据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可知,渐开线具有下列基本性质:

1)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度。

2)发生线NK是渐开线在任意点的法线。

3)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4)渐开线齿廓上任意点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线所夹的锐角ak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

(1)恒定的传动比

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的特点。齿轮的传动比是指主、从动齿轮角速度之比,工程上又常用主从动齿轮的转速之比表示,即

i12=ω1/ ω2=n1/n2

传动比是否恒等于常数,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2.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

(2)齿顶圆da、齿根圆df

(3)齿厚sk、齿槽宽ek和齿距pk

(4)分度圆d、模数m和压力角a

(5)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如图7-6所示。

四、齿轮系的类型

轮系传动时,根据各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分为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和周转轮系(如图8-2所示)两大类。

五、齿轮系的功用

轮系的功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两轴间远距离的运动和动力的传动如图8-3所示。

2.实现变速、变矩传动

3.实现换向传动

4.实现差速作用(运动的分解)

六、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轮系中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包括: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和确定从动轮的转动方向。

1.一对齿轮啮合的传动比

图8-6所示为一对齿轮啮合情况。判断两轴的转向,对于平行轴传动,两轴转向相同时(图8-6b的内啮合)传动比为正值;两轴转向相反时(图8-6a的外啮合)传动比为负

值。即

i12=n1/n2=ω1/ω2=±z2/z1

对于非平行轴传动,其中传动比不能用正负号表示,齿轮的转向只能标注在图上。2.定轴轮系传动比

轮系中主动轴与从动轴间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如图8-7所示轮系中,齿轮1为主动轮,通过齿轮2-3-4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齿轮5,则轮系的传动比大小为

i15==n1/n2=ω1/ω2。

七、周转轮系的应用

1.周转轮系的结构

如图8-12所示为一单排内外啮合的周转轮系中,外齿轮1、内齿轮3位于中心位置绕着轴线O1回转———称为中心轮;齿轮2同时与中心轮1和齿圈3相啮合,其既作自转又作公转———称为行星轮;支持行星轮的构件H———称为行星架H。

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如图8-12所示,由于行星轮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所以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不同于定轴轮系,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假想行星架相对固定,使周转轮系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则有

i13=n1/n3=(n1-nH)/(n3-nH)=-z3/z1

式中 i13———假想行星架相对固定时,齿轮1和齿轮3的传动比;

n1———齿轮1相对于行星架的转速,即n1=n1-nH;

n3———齿轮3相对于行星架的转速,即n3=n3-nH;

“-”———表示齿轮1与齿轮3转向相反。

3.周转轮系的分类

1)差动轮系:中心轮的转速都不为0的周转轮系。

2)行星轮系:有一个中心轮的转速为0的周转轮系。

八、混合轮系

九、齿轮减速器

减速器可以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等

减速器的润滑

一、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带传动根据其传动原理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两大类。摩擦型带传动包括平带传动、V 带传动、圆形带传动等,它主要是靠带和带轮间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和运动;而啮合型带传动即为同步带传动,它是靠带齿与带轮齿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此外,近年来对带传动安全性、多样性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如金属带、难燃带、抗静电带等。

V带的类型很多,除普通V带外,还有窄V带、齿形V带、联组V带、广角带、楔形带等,其中以普通V带和窄V带最为常用。

二、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由于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不需润滑及可以缓冲吸振等特点,使带传动在机械传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从易损件向传动的功能部件演变,以至在许多场合替代了其他传动形式。

三、带传动的使用和维护

为了延长带的使用寿命,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使用和维修。

1)传动带的使用温度范围为:-40~120℃。

2)安装时两带轮轴线必须平行,轮槽应对正,否则将加剧带的磨损,甚至使带脱落。安装时先缩小中心距,然后套上V带,再作调整,不得硬撬。

3)严防带与矿物油、酸、碱等介质接触,也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4)多根带的传动,坏了少数几根,不要用新带补上,以免新旧带并用,长短不一,受载不均匀而加速新带损坏。这时可用未损坏的旧带补全或全部换新。

5)为确保安全,传动装置须设防护罩。

6)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变形伸长,导致张紧力逐渐减小,严重时出现打滑。因此,要重新张紧带,调整带的初拉力,图9-4为常见的带传动张紧装置,图示9-4中a和b设有调整螺栓,可随时调整电动机的位置;图9-4中c所示的结构,是靠电动机和机架重量的自动张紧装置;图9-4中d为带轮中心距固定,利用张紧轮调紧。

四、链传动

1.链传动的组成

如图9-5所示。链传动由轴线平行的主动链轮1、从动链轮2、链条3以及机架组成。2.链传动的特点

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是啮合传动,没有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所以平均传动比恒定不变。

2)链条装在链轮上,不需要很大的张紧力,对轴的压力小。

3)能传递较大的圆周力,效率较高。

4)维护容易,并有一定的缓冲减振作用。

5)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下(如高温、多尘、油污、潮湿、泥沙、易燃及有腐蚀性条件)工作。

缺点是: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工作时有噪声;磨损后容易发生跳齿;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五、链与链轮

1.链传动类型

按用途不同,链传动可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牵引链。常用的传动链主要有滚子链和齿形链两种。

(1)滚子链

(2)齿形链齿形链是由一组齿形链板铰接而成,如图9-8所示。

2.链轮的结构与材料

六、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链传动的失效主要表现为链条的失效。链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

1.链条疲劳破坏

2.链条铰链的磨损

3.销轴与套筒的胶合

4.链条冲击破断

5.链条的过载拉断

七、链传动的使用与维护

1.链传动的布置

链传动的两轴应平行,两链轮应位于同一平面内。一般宜采用水平或接近水平的布置,并使松边在下边。

2.链传动的张紧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链条的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同时也为了增加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当两轮轴心连线倾斜角大于60°时,通常设有张紧装置。

张紧方法:

1)增大两轮中心距。

2)用张紧装置张紧

3.链传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链传动常见故障有疲劳破坏、磨损、胶合、跳齿等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图12-1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图12-2是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简图。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整个液压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

(2)执行元件

(3)控制元件

(4)辅助元件

二、液压传动的特点

液压传动与其他传动形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功率密度(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功率)大,结构紧凑,重量轻。

2)能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

3)由于液压元件质量小,惯性矩小,故变速性好。

4)运动平稳可靠,能自行润滑,使用寿命较长。

5)操纵方便、省力,特别是与电气组合应用时。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有利于生产与设计。

三、液压传动的两个基本参数

1.压力

压强是作用在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一般用p表示,而作用在活塞有效面积上的力,用F表示。当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为A时,有下列关系式

F=pA

式中,F是力;A是面积;p是压力。

2.流量

单位时间内进出液压缸或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液体的体积称为流量,符号为q(m3/s)。若在时间t内流过的液体体积为V,则流量为

q=V/t

3.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

沿程损失是液体沿相同截面的直管流动一段距离,由于液体对管壁之间以及液体分子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管道越长,流速越快,损失就越大;相反,管道越短,损失应越小。局部损失是液体通过管道截面和形状,突然改变或管道弯曲等局部地方所造成的。

四、液压油的选择

液压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燃性液压油;另一类为抗燃性液压油。一般油液在温度升高时,粘度会降低,这样会使液压系统的泄漏增加,执行元件的工作性能也变坏。所以选择液压油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

(2)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

(3)运动速度

当运动部件的速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

五、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气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气源装置

(2)执行元件

(3)控制元件

(4)辅助元件

六、气压传动的特点

气压传动与机械、电气、液压传动相比,有以下优点:

1)以空气为工作介质,不仅易于取得,而且用后可直接排入大气,处理方便,也不污染环境。

2)因空气的粘度很小(约为油的万分之一),在管道中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很小,因而便于集中供气和远距离输送,气动动作迅速,调节方便,维护简单,不存在介质变质及补充等问题。

3)工作环境适应性好,无论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振动等恶劣环境中,还是在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印刷、精密检测等高净化、无污染场合,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工作安全可靠,过载时能自动保护。

4)气动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气压传动与机械、电气、液压传动相比,有以下缺点:

①由于空气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而运动平稳性较差。

②因工作压力低(一般为0.3~1MPa),不易获得较大的输出力或力矩。

③有较大的排气噪声。

④由于湿空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在气动系统的局部管道和气动元件中凝

结成水滴,促使气动管道和气动元件腐蚀和生锈,导致气动系统工作失灵。

七、气动元件

(一)气源装置

气源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空气压缩机把大气压状态下的空气升压提供给气压传动系统,二是气源净化装置将空气压缩机所提供的含有大量杂质的压缩空气进行净化。

1.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按其压力大小分为低压(0.2~1.OMPa)、中压(1.0~10gPa)、高压(>10MPa)三类;按工作原理为容积型(通过缩小单位质量气体体积的方法获得压力)和速度型(通过提高单位质量气体的速度并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来获得压力)。

常见的低压、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按其结构分有:活塞式、叶片式和螺杆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活塞式。常见的普通型空气压缩机都基本上采用活塞式(绝大部分汽车上采用的空气压缩机也是这种形式)。如图13-2所示。

2.气源净化装置

(二)气动辅助元件

1.空气过滤器

2.消声器

(三)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在气动系统中,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元件。包括气缸和气马达,气缸用于实现直线往复或摆动,马达用于实现连续的回转运动。

1.气缸

气缸的种类很多,按活塞端面的受压状态分为单作用与双作用气缸;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活塞式气缸、柱塞式气缸、薄膜式气缸、叶片式摆动气缸、齿轮齿条摆动气缸等;按功能分为:普通气缸和特殊气缸。气缸的工作原理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相同。如图13-9所示为汽车中常用的活塞式气缸(又称为活塞式制动气室),

2.气动马达

气动马达是把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回转运动形式的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与液压马达相当,即输出转矩驱动机构作旋转运动。

(四)气动控制元件

1.压力控制阀

在气压传动系统中,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来控制执行元件的输出推力或转矩和依靠空气压力控制执行元件动作顺序的阀,称为压力控制阀,包含减压阀、顺序阀和安全阀。

2.流量控制阀

在气动系统中,气缸的运动速度都需要通过控制调节压缩空气的流量来实现。流量控制阀是通过改变阀的流通面积来实现流量(或流速)控制的元件。包括节流阀、单向节流阀、排气节流阀等。其工作原理与液压阀中同类型阀相似。

3.方向控制阀

八、气动基本回路

(一)压力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是使回路中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或使回路得到高、低不同的两种压力。

1.一次压力控制回路

一次压力控制回路主要用于

控制储气罐送出的气体压力不超

过规定压力。

2.二次压力控制回路

二次压力控制回路主要是为保证气动控制系统的气源压力的稳定,通过溢流式减压阀实现定压控制,如图13-24所示。

3.高低压转换回路

利用两个调压阀和一个换向阀来实现或输出低压或高压气源,

(二)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用来调节气缸的运动速度或实现气缸的缓冲等。由于目前使用的气动系统的功率小,故调速方法主要是节流调速。

1.单作用缸速度控制回路

2.双作用缸速度控制回路

3.双向调速回路

4.气一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

气一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是利用气动控制实现液压传动,具有运动平稳、停止准确、泄漏途径少、制造维修方便、能耗小等特点。

(三)换向控制回路

在气动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或改变运动方向,是利用控制进入执行元件的压缩空气的通、断或变向来实现的,这类控制回路就是换向控制回路。

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九、气压传动应用举例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汽修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一、概述 1.专业名称及含义 1.1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1.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使用工、夹、量具、仪器表主检修设备,按工程机械设计图纸要求对汽车整车和主要总成进行维护、修理及调试、故障论断与排除的人员。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工种)为汽车维修工、汽车发动机维修工、汽车底盘维修工。 2.招生对象 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或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嘴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高中毕业生,且身体健康,反应灵敏,无色盲、色弱。 3.学制 3.1高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 3.2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学制为2年。 3.3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其工作岗位及再就业的需要,采用弹性学制,以利实施终身教育或再就业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汽车维修的高级技能人才(汽车维修高级工)。 三、职业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知汽车维修与检测的各项法规和条例,遵守汽车维修的作业规范和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和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能诊断、排除汽车综合故障。 能执行汽车纵合性能检测的程序、项目和技术要求及调试方法。 能进行多工位维修作业。 能组织实施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 能进行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 四、教学原则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技工教育的职业特色、行业特色、能力培养特色、技能训练特色及理实一体化的特色;努力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确保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适应岗位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办法、教材改革、设备更新、师资培养等多方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课程类型:理论 总学时:48 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0 学分:3 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高职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本课程是高职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图技能。 2.掌握机械高级技师所需要的技术测量、光滑圆柱形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检测、形位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尺寸链和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从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化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简单工程结构和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4.掌握工程中常见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的基本方法。 5.掌握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质、构件的应力及变形的基本方法。 6.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7.掌握一般机器中常用机构及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 8.掌握通用零部件的一般使用和维护知识;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机械制造中毛坯成型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初步的力学分析、液压传动相关知识基本分析、及机械传动相关知识能力。 2.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识图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汽车电器教学计划

汽车电器教学计划一汽车电器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掌握蓄电池、充电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灯光仪表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检修; 2 常握几种典型汽车电器系统的布线及控制原理; 3 具备阅读分析电路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模块 1 汽车蓄电池及其检修 (1) 了解汽车用铅蓄电池的结构和充放电原理; 包括蓄电池内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材质、电解液浓度配比、隔板和联条;知道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正负极板物质的转换;理解充放电时电解液密度的变化; (2) 掌握蓄电池的型号、容量及充放电方法; 以实际蓄电池型号说明蓄电池型号的含义,、充电注意事项; (3) 掌握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内容和正确使用; 蓄电池的日常维护主要汲及液面的检查、极柱的清理、容量状态的检测等;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是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了解蓄电池如何在充电、放电、维护、存放方面正确使用; (4) 掌握蓄电池常见损坏原因及常见故障; 蓄电池损坏和常见故障围绕着极板硫化和活性物质脱落形成的自放电、容量下降、内部短路和断路故障; (5)掌握充电机、电解液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学校现有充电机、电解液密度计的操作使用,达到安全正确充电; 2 汽车充电系统及检修 (1) 掌握交流发电机构造和发电要求; 交流发电机结构主要涉及定子三相绕组的接法、转子、滑环、碳刷电路的检测;发电要求体现在转子线圈充电产生磁 场并旋转,在定子三相绕组产生三相交流电; (2) 掌握整流器结构和检测 基础是二极管pn结构和阳极阴极引线定义;掌握整流器两块整流板的区分和二极管好坏的测量; (3) 掌握电压调节器基本结构、调节原理和调节方式; (4) 掌握几点典型整流和电压调节及充电指示灯控制方式; 主要以应用于机械的六管外置三线调节器、应用于微型汽车六管外置五线调节器、应用于夏利的八管内置调节器、应用于桑塔纳的十一管内置调节器的控制电路和原理的掌握。 (5) 掌握发电机常见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 掌握发电机不发电、充电电压高、充电电压低、充电电压不稳等故障的诊断思路和原则方法; 3 启动系统及检修 (1) 直流启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直流启动机定子、转子、碳刷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的连接方式;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保位线圈连接;起动时电流的流向控制原理; (2)单向离合器和铜套检修 单向离合器作用、检修和更换;铜套的检修 (3) 点火开关、继电器对启动机的控制线路;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教育层次:高职层次、学制三年 课程代码: 课程教学时数:68 学分数:4.5 制订或修订执笔人:侯子平完成日期:2014年02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第(2 )次修订 签发人:签发日期:年月有效期至:年月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工程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先导课程:机械制图、高中阶段课程 并行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汽车后市场类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各类汽车维修类技术员、营

销员、汽车零部件管理与销售从业人员、汽车保险从业人员、二手车评估师等各类技术人员。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中常见零件的种类及其材料、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掌握汽车中常见机构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常用维修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汽车后市场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汽车维修所需机械知识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常用机构的相关知识、常见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主要核心知识,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汽车后市场所需知识,确定了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课程涉及了机械学各方面的的知识,知识面较广。教学内容分为7大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遵循“管用、够用、适用”原则,既吸取了学科教学的优点,又考虑到汽车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及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照精心讲授、精选习题、精选实验内容开展教学。 建议本课程在大一第二学期授课,总学时约70学时,总学分4.5学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微机电系统-2017

《微机电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32024 课程英文名称: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微机电系统是制造工程领域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兴起的工程科学前沿,是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信息工程领域、医学工程领域、武器装备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高新技术产品制造领域等,因此,对从事制造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学习和掌握该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制造工程领域技术的新发展,掌握一定的制造工程领域的最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微小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微机电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后续工作中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将微机电系统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微机电系统领域理论体系及相关产品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微机电系统的概念、技术范畴;了解微机电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微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与理念。 3. 掌握典型微机电系统的制造技术方法的原理及关键问题,针对具体加工对象选择相应的方法。 4. 能适当选择微机电系统的测量技术方法,了解相应的原理。 5. 了解微机电系统的发展动态,以及在高新技术领域与国防领域的应用。 (三)实施说明 1. 结合MEMS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特别要注重微机电技术发展中新技术的应用。 2. 开展实际工程案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3. 课堂教学要与教师科研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先修课程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机械原理与设计理论、测试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课外作业:以每个章节内容为单元,实行具有设计性的大作业制。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期末考核采用大作业、期末报告或论文形式考核。 2.考核目标:采用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阶段性考核使学生掌握各个环节与阶段的知识,通过最终结业考核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或理解课程系统化知识体系。 3.成绩构成:出勤+平时大作业+期末考核,综合评定。 (七)参考书目 《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刘晓明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英文名称:Machinery Innovation Design 二、课程代码 11113103 三、课程属性 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数、学分数 48(理论学时:44实验学时:4)、3学分 五、适用专业 四年制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专业。 六、编制者 编制:唐剑兵 七、编制日期 2015年7月 八、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创新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是训练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方法、培养创新设计能力。通过国际化创新思维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创新设计的思想,培养学生国际化创新意识和能力,打好创造发明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中国应该学习和改进创新思维,走向世界的前列。创新是全世界的基本行为,创新教学适合双语教学,打破国际界限,进入英语讨论环境,在通用语言环境下比较优秀创新思想,树立自己的先进创新理念。 本课程通过阐述国际创新设计思想,达到创新理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方法的使用;创新活动的指导四大目的,带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造性实践。 在系统阐述设计创新和创造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介绍了设计问题、创新设计策略、设计创新过程、创新产品特性,创新人文特性等内容,用对比的方法,强调创新不只是技术改进,而是技术,市场,社会效益的综合改进,搭建创新与应用的桥梁。并联系实例构建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机器人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4大实际任务模块,以项目为导向分

析和引导相关课程内容的讲授,并结合实验和实训,最终实现学以致用,手脑并用,以大赛的实际创新产品体现教学的效果。 九、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掌握正确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后,能开动脑筋,按照一定的功能要求,自己动手设计出新型的机构或装置,并加以实验验证。课程的考核既有理论的考试,同时更加注重实际作品的完成。 十、本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中其他有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和“创新能力训练”专题(专周)实训是一体化课程,由本课程引导学生选择、并完成的相关内容的设计,将在创新能力训练专周(2周时间)来具体实施和完成。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机动讲课实验其他 1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40 2什么是工程设计(工程训练大赛)46 3创新设计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机器 人大赛) 46 4产品价值与创新价值(结合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申报) 55 5功能原理创新设计(机械创新设 计大赛) 86 合计2523 十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单元)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共4学时) Part One.What is Innovation? 教学要求: 了解创新定义,确立正确的创新思想方法。认识采用双语教学创新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创新 知识要点:创新是改进,是简单、普遍存在的行为。创新的实用性和新颖性第二节创造力和创新有什么区别

机械基础带传动说课稿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初赛 说课稿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参赛章节:项目八课题一 参赛课题:《带传动》 授课班级:2015春汽车美容班 参赛教师:郝维 送选单位:机电专业部 教研组:机械教研组 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机械基础》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带传动”。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的设计。 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建立了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在讲带传动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会把理论知识和生活中带传动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了职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汽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全书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力应用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密联系生产、教学实际适应汽车运输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而在前面一堂课中,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让学生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带传动的内容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填补了学生在远距离传动机构知识方面的空白,也为后面学习链传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讲好一堂课,除了要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外,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而结合我们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可能相对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欠缺,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能强,好奇心也强,喜欢尝试和探索。其次,学生最关注的应该是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倾向于学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能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最右,在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个基础性的认识,具备了学习带传动的能力。基于上述所说的学生的特点,我会在本堂课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多给出几组实例,多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018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修读学期第二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与电工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工程制图与及机械设计基础》是为工科类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设计者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生产者用来指导生产,使用者据此使用维护,还是技术交流工具的“工程语言”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绘图、读图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选用与管理生产设备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3、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巧,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和查阅方法; 4、培养空间构思表达能力和三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2 0 第2章AutoCAD基础 6 6 0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0 第4章立体的投影 4 4 0 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4 4 0 第6章轴测图 2 2 0 第7章机件的常用基本表达方法 4 4 0 第8章标准件和齿轮 2 2 0 第9章零件图 2 2 0 第10章装配图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掌握尺寸标注方法; 3. 掌握平面图形画法; 4. 掌握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制图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 2. 绘制工程图样的三种方法; 3. 尺规绘图及其工具、仪器的使用; 4. 几何作图; 5. 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6.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第二章AutoCAD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复习(绪论—模块五)绪论 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绪论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 和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 和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大部分组成。 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 答案: 1、× 2、√ 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 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 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 答案: 1、A、 2、B 3、C

模块一链传动、带传动 复习要点: 1、带传动机构的结构及张紧; 2、带传动机构在汽车上的应用; 3、普通V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带传动由于引起的全面滑动称为,而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和拉力差而引起的滑动称为。 2、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避免的,打滑是避免的。 3、V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力工作的。V带的工作面是 面。 4、带传动的张紧装置通常采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5、窄V带比普通V带承载能力。 6、V带轮的槽角于V带的楔形角。 答案: 1、过载、打滑、弹性滑动 2、不可以、可以 3、正压力、两侧面 4、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 5、大 6、小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4、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A、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带的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A.疲劳拉断和打滑 B.磨损和胶合 C.胶合和打滑 D.磨损和疲劳点蚀 6、()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A.弹性滑动 B.打滑 C.松驰 D.疲劳破坏 7、属于啮合传动类的带传动是() A、平带传动 B、V带传动 C、圆带传动 D、同步带传动 答案: 1、B 2、D 3、D 4、C 5、A 6、A 7、D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荔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科教学计划2017 ~2018 学年度上学期 教师姓名陆其明科目名汽车检测 教材名称汽车机械基础称与维修 授课班级 17汽修 1班周教案 2 周授课节 11 17汽修 2班数数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 教学指导 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的高级技能人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思想 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 识。 通过学习: 机械零件这一总章。 教学总目 从而使学生: 标 能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 1、联系实际,而不是抽象的说理论,用学校已有的机械零件做样式说明,教学工作让学生眼见为实,更好的从实际现象中掌握理论; 重点2、能够让同学熟悉汽车上重要机构的工作原理,了解各传动零件的作用; 3、注重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教材的内容遵循了新的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的原则,注重培养高素的劳动者服务,而且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在液压传动的内容中有 教材内容 所侧重。为了能更好的与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后续专业课衔接,课本使用特点 的零件图、示意图、表及例题等都尽可能与汽车相联系,有利于学生的专 业素质培养。 充分利用教学图片结合实验室器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对所学机械的结构及 用途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作为一门基础课,只是为后教材的运面的专业课程打 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理论性不能太强,能与汽车基本结构 用设计和相关实物联系。教学主要运用的方式:文字图片与实物对照说明。材料中会去除一些其他课程重复和对实际应用无太大用处而且较为复杂的内容。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程是机械与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讲授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部件和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轮系、平面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轴系、键和销、轴承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并将所学的工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解现代机械基础的发展动向,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机械基础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和《机械制造工艺》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高技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本行业造就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中要注意,促进学习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校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程中强调任务导向、情境导向,加强知识与技能一体化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高技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维护、修理、检测盒故障诊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诚信、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构造、性能、使用、检测、维修、技术管理等理论知识;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培养学生掌握汽车专项维修技能,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维修与调试能力,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具有对汽车及总成、零部件进行性能检测的能力,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达到相应工作的高技技能要求。 4.身心健康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监考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周数分配 1.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总周数260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9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2周,考试1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40周。 2.三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56周,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11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 四、教学计划表 (一)五年制教学计划表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崔振民主编) 一、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熟悉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了解一定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静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力、刚体、平衡、约束、约束反作用力等)以及基本性质。 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了解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构件选材、确定形状及尺寸提供有关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计算方法。 4.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 5.掌握机械传动常见形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掌握轴系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7.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知识,了解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 8.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及应用特点。 9.掌握液压典型回路的构成及简单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 10.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点。 11.了解液压传动技术在汽车和维修机具中的应用。 三、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篇工程力学 静力学基础 教学要求 1.明确力、平衡、刚体等概念。 2.掌握力的基本性质。 3.熟知常见约束的类型、特性及约束反力方向。 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绘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分析图。教学内容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 2.平衡的概念

3.刚体的概念 二:静力学公理 1.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1) 2.二力平衡公理(公理2) 3.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3)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公理4) 三:约束与约束反作用力 1.约束的概念 2.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与确定约束力的方法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物体受力图的概念 2.画受力图的步骤 3.画受力图的注意事项 平面力系及平衡 教学要求 1.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明确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偶的基本性质。 2.掌握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计算方法、力矩的计算方法。 3.掌握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及力矩平衡条件。 4.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及平衡条件,并能运用平衡方程解决简单的平衡汇交力系平衡问题。 5.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并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和应用定理解释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内容 一:平面汇交力系及平衡 1.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二:力矩与力偶 1.力矩 2.力偶 3.力的平移定理 三:平面任意力系及平衡 1.平面任意力系的概念 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3.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对象:三年制,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总学时: 96学时,理论讲授学时:56学时,实践40学时 先修课程: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属于专业素质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作为汽车类专业人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本课程地位及作用)中所承担的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汽车领域的职业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传动机构、通用零件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应在学完《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的基础上与《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相关内容相衔接。和金工(钳工)实训同步进行。为今后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专业技能课奠定基础。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电工基础》,后续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控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了解一定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2.基本技能要求: (1)了解静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力、刚体、平衡、约束、约束反作用力等)以及基本性质。 (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临湘市职业中专编制) 一、指导思想 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二-三年。 三、专业培养目标 1、毕业生就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2、教学目标 (1)学历和职业技术等级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中专学历证书,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汽车维修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驾驶证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2)文化知识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含职业道德、就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3)职业道德 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4)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零件设计、汽车材料、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它是联系《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知识,为简单构件的强度计算提供力学理论基础,并且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零部件的受力分析;掌握液压阀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析汽车零部件受力的能力;分析汽车部分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精神、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竞争精神 第二部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4学分。教学内容安排和建议的学时分配如下表,任课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和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章序及名称课时项目一静力学基础 4 任务一平面汇交力系与力偶系 2 任务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 2 项目二汽车常用材料12 任务一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3 任务二汽车常用金属材料 3 任务三汽车材料的热处理 4

任务四汽车非金属材料 2 项目三汽车金属制造工艺 8 任务一金属的铸造与焊接 2 任务二金属材料的压力加工 3 任务三切削加工 3 项目四汽车常用机构8 任务一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自由度 3 任务二平面连杆机构及其特性分析 3 任务三凸轮机构 2 项目五汽车常用连接8 任务一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5 任务二键、花键和销连接 3 项目六汽车常用传动 6 任务一带传动和链传动 2 任务二齿轮传动 2 任务三轮系 2 项目七汽车常用轴系零部件 6 任务一轴 2 任务二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 2 任务三弹簧 2 项目八尺寸公差与配合8 任务一汽车齿轮油泵尺寸公差和配合标注的识读 3 任务二汽车曲轴零件图形位公差标注的识读 3 任务三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和标注 2 机动 4 合计64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或者进行现场教学,以便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由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各系(部)命题,成绩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 考试成绩(50%)。

中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l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力学基 础知识汽车站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液压与气压传动。具体内容包括链动与带传动, 齿轮传动、轮系,平面曲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理论力学基础、材料力学基础、轴系 零件,连接,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耍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汽车常用机构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汽车专业课提洪必要的机械知识。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如下 (!)掌握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 (2)具有对汽车各类机械传动和常用机构及常用维修机具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的 能力, (3)掌握机械装配的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机械高计工具书进行简单机构设计的能 力。 〔4)掌握—殷机械零件的结钩和标准,及其强度和刚度校核的基本知识。 (5)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概念.熟悉液压与气压元件,掌握典型汽车回路的工作 原理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救师应以汽车上所用到的机械为主开展教学,以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各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各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不可面面俱到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机构模型、到生产现 场参观等多种直观形式进厅教学

二、课时分配表

注:本课时分配表适用于招招收收初中毕业生的5年制高级技工学校,对于招收高中毕业生的3年制高级技工学校, 本课程的学时为了120学时各校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行当调整各模块的课时数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模块一链传动与带传动 教学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了解链轮与链条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3掌握带传动的类型,传动特点和应用场合、 4熟悉带传动的有关计算、安装维护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课题一链传动 课题二带传动 教学建议 1本模块重点是V带传动的原理、传动比及其特点 2使学生掌握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V带标记, 3讲解带传动时,可以带学生到实习车间现场讲解,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以扩大学生的应用知识面 模块二齿轮传动 教学要求 1掌握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了解渐开线的形成,熟悉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3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和其他类型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啮合条件.了解它们的应用场合 4了解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与齿轮材料的选择方法 5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课题—齿轮传动概述 课题二直齿圆柱齿轮 课题三其他类型齿轮传动 课题四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 课题五蜗杆传动 教学建议 1车模块重点是直齿圆柱齿轮的主委参数几何尺寸和齿轮传动传动比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