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汉服侍礼仪

秦汉服侍礼仪

秦汉服侍礼仪
秦汉服侍礼仪

秦汉服侍礼仪

秦汉时期,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基本形成的时期。而服饰礼仪主要是用于别尊卑,分等级,在阶级社会是非常明显的。自古所谓汉承秦制,其实,秦代是封建礼制草创的时期,并没有完全摆脱以前的影响,汉代则将其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据史料记载,“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1],可到了西汉中期、后期和东汉时期服饰礼仪则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服饰礼仪主要表现在服饰的质料、样式、服色及配饰等方面上,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来反映人们身份地位的不同。本文拟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文献记载探讨秦汉服饰礼仪的发展和变化。

冠饰是服饰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人们只戴帽,而并没有冠饰。《尚书大传?略说》:“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领。’”《淮南子?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高注:“古者,盖三皇以前也。鍪,头着兜鍪帽,言未知制冠时也。”冠冕制度形成以后,人们不大看得起帽。《说文?冒部》:“冒,小儿及蛮夷头衣也。”帽的功用主要是御寒,并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标志。而冠是适应束发的发型而产生的。它原是加在髻上的发罩,所以《白虎通?衣裳篇》称之为“巾卷持发”之具,《释名?释首饰》称之为“贯韬发”之具。《说文?冖部》也说冠的作用是“所以?发”。它本是和发髻结合在一起的,但其意义着重于礼仪,和着重于实用的帽不同。所以《淮南子?人间训》说:冠“寒不能暖,风不能鄣,暴不能蔽。”《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说:“冠足以修敬。”人们对冠礼的重视在《礼记?冠义》中讲得更为清楚,其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冠”。又云:“古者冠礼,笠曰笠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把冠礼引申为治国之本,可见古人对冠礼的重视。我国古代士以上阶层的男子20岁行冠礼而**,行冠礼是他们一生中的头一件大事,所以《仪礼》的头一篇就是《士冠礼》。

秦汉时期,冠的种类和式样非常多,尤其秦正处在封建礼制刚刚形成的阶段,在冠制上变化不定,自古所谓“秦冠汉佩用舍无常。”汉冠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秦冠制为基础,如秦的通天冠,为始皇之常服,汉天子仍延用,如《汉官仪》所云“天子冠通天”。但汉冠制在有些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

首先,冠加帻和不加帻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支页,所以安物。三代之世,法制滋彰,下至战国,文武并用。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帕,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汉兴,续其颜,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从考古资料看,秦和西汉未见有帻之冠,到东汉时方见加帻之冠。帻起初只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成帽状。《急就篇》颜注:“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女责HT发也。常在冠下,或单着之。”身份低微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巾帻。《释名?释首饰》:“二十**,士冠,庶人巾。”蔡邕《独断》卷下:“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秦“为绛帕以表贵贱”,说明秦时将帻施于武士,以作为一种贵贱的标志,但只是单着之,并未加于冠下。从秦兵马俑坑的考古资料看,已出土的千余件陶俑中,头戴巾帻的有4000余件,样式像瓜皮小帽,将头发和发髻全部罩于其内,前至发髻,后至脑后,左右至耳根。帻的后缘上大都开有一三角形叉口,叉口的两侧各有一条组带,互相绾结,使帻紧束头上。颜色大都为深红色。在秦俑坑中,其高级及中下级军吏都戴有冠,戴帻者身份地位并不高,只不过是普通的士兵而已[2]。由此可知,在秦时,冠和帻区分得很清楚,戴冠者身份比较高,戴帻者身份较低。将帻纳于冠下,使之成为冠的衬垫物的做法,从文献上看,似滥觞于西汉,但考古资料中至今未见过,西汉也可能出现,但并不普遍。

有帻之冠在东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常见。《独断》卷下说:“王莽无发乃施巾。故语曰:‘王莽秃,帻始屋。’”层状帻即介帻。东汉时文职人员所戴进贤冠之下衬以介帻,二者组合成为整体。由于帻是戴在头上的,冠附帻以为固,所以这时就将支页省去了。而武职则于武冠下衬平上帻,即《晋书?舆服志》所说:“介帻服文吏”,“平上服武官也”。身份低的不戴武冠的士卒,则只戴平上帻。如山东汶上孙家村画像石中的持戟者、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的铜骑俑,都戴有顶部低平的平上帻[3]。

由此可知,早期冠、帻是有明显的区分的,帻的形制也比较简单,而到汉的中晚期,冠下加帻比较普遍,帻的形制也复杂起来,有平上帻、介帻和巾帻等多种。

周代,在隆重的祭礼,如祭天地、祀明堂时则戴冕。《释名?释首饰》:“冕犹亻免也。亻免,平直貌也;亦言文也。玄上纟熏下,前后垂珠,有文饰也。”《说文?月部》:“冕,大夫以上冠也。”冕服由冕冠、玄衣和纟熏裳等组成。其形制有六种,故称六冕之制,如《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君小祀,则玄冕。”而秦除古六冕之制,“郊祀之服,皆以均玄。”西

汉同秦一样仍废置冕服不用,到东汉明帝时又重新恢复冕制,《东汉?明帝纪》:“(永平)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祠光武皇帝一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约屦以行事。”

秦汉时武士主要戴?冠、武弁大冠。这两种冠其实都是从弁冠发展来的。《释名?释首饰》中有:“弁,如两手合”扌卞时也。”《后汉书?舆服志》则谓:弁“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可见弁的外形犹如两手相扣合,或者像一只翻转过来的耳杯,颔下有缨相结。秦陵兵马俑坑的牵马俑戴的就是这种弁,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骑兵俑也戴的是与之类似的弁。可见秦及汉初主要是骑兵所着,而后在弁下衬以平上帻,就为汉诸武官所戴。《后汉书?舆服志》所谓:“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王当。”其注曰:“大司马、将军、尉、骠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著武冠,平上帻。”汉时武弁大冠的制作有所改变,质料多采用细疏的织物,上可见网纹状,有的还在织物上涂漆,如马王堆3号墓[4]与武威磨嘴子62号新莽墓[5]都出有漆纱弁。前者放在一个漆盒里,后者还戴在男尸头上。磨嘴子弁周围裹细竹筋,顶部用竹圈架支撑,内衬赤帻,清楚地反映出武弁的实际状况。这些弁的纱孔眼分明。不仅实物如此,画像石上武弁,也将网纹刻画的非常清楚。

?冠实是加?尾的武弁大冠。《后汉书?舆服志》说:这种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尾竖左右。?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是一种好斗的小型猛禽,或称?鸡。曹操《?鸡赋?序》说:“?鸡猛气,其斗终无负,其于必死。今人以?为冠,像此也”。(《大观本草》卷一九引)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错金银狩猎纹镜上的骑马者戴的就是冠,冠体的网眼清晰可见,冠上有明显的两枝?尾。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将军俑头戴的冠饰虽没有明显的羽状的?尾,但其冠后面有明显的两歧,似鸟尾状,应为?冠,另秦陵铜车马的两个御官俑也戴这种冠,这两个御官俑的身份地位很高,其中一个腰中佩有环绶,在秦代,将军以上的职位才能佩环绶,所以这两个御官至少是将军以上的职位。由此可知,在秦代,戴?冠的武士职位很高,一般为将军。《汉官仪》说:“秦破赵,以其冠赐侍中。”这说明在秦代也有文官佩戴此冠。到汉代,“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冠,纱谷单衣。虎贲将虎文绔,白虎文刃佩刀。虎贲武骑皆?冠,虎文单衣”(《后汉书?舆服志》)。

秦俑坑中出土的御手俑、部分车右俑,以及中下级军吏俑,都戴有长冠。其形制有两种,即单板长冠和双板长冠。单板长冠,冠的形状如梯形版状,长15.5―23厘米,前端宽6.5―10.5厘米,后端宽13.5―20.3厘米。前半段平直,后半段扬起略成45度

角,尾部下折如钩。在下钩部分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三角形的板封堵,构成一个楔形槽状的冠室。也有用封堵者,成为两端不封闭的楔形槽状冠室。还有极个别的冠,冠尾下折后成螺旋形卷曲,扁髻的顶端罩于冠室内。冠前半段的平板的扬起部分,分别压于额发和顶发上。冠上有环套形带,环套的前端压于冠前端的平形板上,后端攀于后脑扁髻的中腰。另有两根条带,其上端与环套形带相连系结一起,然后两根条带沿着面的双颊下引系结颔下,带尾垂于颈前。这样就把冠固定在头顶上。从残留的彩绘痕迹观察,冠为赭色或朱红色,个别为白色。双板长冠,冠的形状与单板长冠相同,大小宽窄相似。所不同者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其系结方法和颜色、质地与单板长冠相同。戴单板长冠者为御手俑、车右俑及下级军吏俑,戴双板长冠者为中级军吏俑。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纟丽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又说:“楚冠制也。”可见长冠最早是楚国的一种冠制,秦灭楚以后,将其吸收过来,用于军中的中下级军吏和御手及车右及地方小官吏,刘邦在作为亭长时曾戴过此种冠。《史记?高祖本纪》中有:“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中云:“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皆服均玄,绛缘领袖为中衣,绛绔袜,示其赤心奉神也。五郊,衣帻绔袜各如其色。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其后注云:“爵非公乘以上不得冠刘氏冠”。由此可见,由于汉高祖早年戴过这种冠,所以在汉代,长冠被定为官员的祭服,在祭祀宗庙及大型祭祀活动中,具有爵位的高级官吏才能冠此冠,《汉书?舆服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纟熏下。……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均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百官不执事者,各服常冠均玄以从。”同时,长冠也作为朝服,《后汉书?舆服志》:“惟长冠,诸王国谒者以为常朝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件木俑,头上戴有长冠,其形制与秦俑坑出土的长冠大体相似,也呈长方梯形板状,前端平直,后端扬起,末端下折,冠带系于颔下[6]。但其板的长度却较秦俑的长冠长得多,后段凌空斜置于头顶之后。

秦初灭六国,吸收六国的冠制,赐于近臣,所以秦的冠制种类多,样式繁杂。到了汉代,伴随着封建礼制的逐步完善,冠饰逐渐和衣饰结合在一起,来区分等级和尊卑。

袍服是秦汉时期的主要礼服。袍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个时期的袍服,只是一种纳有絮棉的**,《释名?释衣服》:“袍,苞也。苞,**也。”《周礼?玉府》郑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泽之属。”《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皇侃疏引郑注:“亵服,袍、泽。”《诗?无衣》中“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亦用此义。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秦时的袍仍保留着**的形制,袍服外加有外衣,东汉以后,逐渐以袍服作为外衣。

秦俑中着袍服者多是将军俑,仅个别的武士俑着袍服。从现已出土的7件将军俑来看,其袍服的主要特征是:交领右衽,双襟宽大,几乎把身体包裹两周,长度一般在膝下,分内外两重,内层比较厚重,似为棉衣,外层较薄,似加罩的外衣。过去有人称之为双重长袍,也有人称之为双重长襦。从《释名》中的定义看,应是早期加罩外衣的袍服形制。另外,在秦陵西侧约20米处的一座铜车马坑中,出土的两乘铜车马上的立式和跽坐的铜御官俑,身上穿的亦是加罩外衣的袍服。这两件铜御官俑均戴坑中将军俑所戴的?冠,其中立式御官俑身上还佩有环绶。据《后汉书?舆服志》:“紫绶以上,”纟逆绶之间得施玉环?。”在当时,只有将军以上的职位才能配紫绶,所以此御官俑至少是将军或将军以上的职位。这说明当时,身穿袍服标志着较高的身份地位。庶人穿袍者较少。而秦时的普通百姓多穿襦衣。袍与襦的主要区别在其长短上。郭宝钧先生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说:“襦衣就其长短而言,又有长襦、短襦、腰襦的分别。衣的下摆齐膝者为长襦,位于膝上者为短襦,齐腰者为腰襦。”从这一点上看,襦衣要比袍服短。襦又有禅襦、复襦的区别。如《释名》中说:“禅襦,如襦而无絮也。”那么如襦而有絮者,当为复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封诊式》经死条有“衣络单裙襦各一”。又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出土的木牍上记载了秦军士兵黑夫的家书,其内容为“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心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由此可见,秦时确有禅襦、复襦的区别。前者为夏衣,后者为冬衣。黑夫可能是冬天时穿着复襦离家到部队服役,冬去夏来,急需夏衣禅襦,故写信向母亲索取。因襦衣比袍服短,其形制又比较灵活,所以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劳作和士兵的行军作战,成了当时普通的常服。在秦俑坑中,中下级军吏和普通士兵,大多数穿的是长襦,个别穿短襦。此外,在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的马厩坑中出土的跽坐俑,以及陵的封土西侧珍禽异兽坑出土的跽坐俑,他们的身份是饲养马或鸟兽的仆役,身上也同样穿着长襦。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囚有寒者为褐衣。”可见罪犯常穿褐衣。褐衣,实际上是襦衣的一种形式,因其布的质料是麻布或粗布而称之褐,一般为下层劳动者或卑贱者服之。

汉代四百年中,袍服一直作为礼服。《后汉书?舆服志》:“乘舆所常服,服衣,

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今下至贱更小史,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后逐渐发展成外衣的形制。《墨子?公孟篇》所称:“缝衣博袍”,就是汉代所服的一种宽大的外衣之袍。在山东清孝堂山下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上可见这种袍的形式。

东汉时有一种礼服称之为。是一种宽大的直裾长衣,《说文?衣部》:“直裾谓之。”《方言》卷四:“,江淮南楚谓之,自关而西谓之。”《诗?氓》郑笺:“帷裳,童容也。”《后汉书?刘盆子传》李注:“帷谓之,亦谓之童容。”童容实际上是根据其宽博而下垂的形状得名的。《释名?释衣服》:“,言其宏裕也。”其意相同。在西汉时已经出现,但当时还不被认为是正式的礼服。《史记?武安侯列传》说田恬“衣入宫,不敬。”索隐:“谓非正朝衣,若妇人服也。”到西汉晚期,情况就有所变化。这时不拘男女,都可穿。《汉书?隽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衣黄。着黄帽,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到了东汉初,耿纯“与昆弟诉、宿、植共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奉迎刘秀时,“皆衣缣、绛衣。可见这时对的看法已有很大不同了。

履在古代服饰中虽不很显眼,但履的式样和质料也反映着人们的身份和地位。《释名?释衣服》说:“履,礼也,饰足以为礼也。”履可以制作得很讲究。《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说:“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其长尺。”等级较低的履虽不用金綦,但也有花纹的布帛缘边。秦汉时,舄和履有一定的区别,《诗经?豳风?九?》曰:“赤舄几几”,郑氏曰:“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庐陵李氏曰:“天子诸侯冕服用舄,他服用履。”可见舄代表着较高的地位。另秦汉丝履为贵,麻、草履则表明地位低下,《中华古今注》中有云:“周文王以麻为之,名曰麻鞋。至秦以丝为之,令宫人侍从著之,庶人不可。”秦时多有着靴者,如秦俑坑中的骑兵俑一律穿靴,部分铠甲俑也穿靴。靴,是一种革履,本胡服,赵武灵王改革服制实行胡服时,中原始穿靴。又《韵会》说:“胡人履连胫谓之络缇”。秦俑坑武士俑所穿

的靴,筒高15厘米,似今天的短革幼皮靴,亦可称之为络缇。从秦俑坑出土现象可以看出,着靴的士兵俑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而大部分将军俑和中下级军吏俑着履而没有着靴,这说明在秦代着靴并不反映人们的身份和地位,而主要是用于骑兵中。在咸阳杨家湾出土的汉兵马俑中,一军官俑的脚上穿着华丽的长筒靴,显然这长筒靴已是身份地位的标志了。这说明伴随着骑兵的进一步的发展,在汉代,着靴更为普遍了,而不同形制、不同装饰的靴子也逐渐成为礼制的象征,反映着人们的身份、地位。

在秦汉时期,冠饰及其相应的衣饰质料、式样和颜色在古代是明显的等级标志,而佩绶制度是区分等级尊卑的又一显著特征。《后汉书?舆服志》有:“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有?,贵贱有殊。佩,所以章德,服之衷也。?,所以执事,礼之共也。故礼有其度,威仪之制,三代同之。五霸迭兴,战兵不息,佩非战器,?非兵旗,于是解去?佩,留其系以为章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绶实际上是种丝绦,它的长度、绪头及颜色组合是官阶等级的主要标志。《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乘舆:黄赤绶,五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八尺,三百首。诸国贵人相国绿绶,三采,绿紫白淳绿圭,长二丈一尺,百四十首。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一丈七尺,百八十首。九卿中二千石,一云青绶。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一丈八尺,一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皆长三尺二寸,舆绶同采,而首半之。……紫绶以上,绶之间得施玉环?。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丞尉、三百长相、二百石,皆黄绶,一采,淳黄青,长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长三尺,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凡先合单纹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为一圭,首多者丝细,少者丝粗,皆广六寸。”秦陵铜车马御官俑所佩的环绶是秦绶的形象资料。此环绶铸为青铜质,与青铜御官俑的俑体连在一起。环外径3.7厘米,内径2厘米,在黄色的底色上(因锈蚀现已变成黄绿色)用白色绘着密布的谷粒纹,但能看出原物为玉质。玉环系于绶之间,绶于环的上端,长7厘米,宽0.8厘米,”上端折曲压于剑带下,系于革带上。绶系于环的下侧,折转上提,末端插入腰带上面的斜行衣襟下[7]。这种加环之绶表明了此御官俑的身份较高,应是紫绶以上即将军以上的职位。

汉初沿用了这种制度,并加以双印佩刀之饰。《后汉书?舆服志》记:“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印一般系于绶的一端,放于衣内或衣侧的囊中。《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有:“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又《晋书?舆服志》:“汉室着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旁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一般将印放于囊中,将绶垂于腹前,别人一看便知其身份地位;但如果把印和绶都塞在囊里,那就难以识别佩带者的身份了。《汉书?朱买臣传》说他拜为会稽太守后,“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群吏于是大惊,挤在中庭拜谒。马王堆一号墓出有“妾辛”**印,印钮系有长丝带,只是丝带比较细小简陋。汉代有佩刀之制,而史料中多处提到佩剑之制。佩剑的风尚在春

秋战国时就比较盛行,汉也多有佩剑。《晋书?舆服志》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后汉书?舆服志》注云:“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而官阶地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剑带和剑鞘的装饰上。

至孝明皇帝时,除了佩绶制度外,还增加了大佩制度。所谓大佩,就是用各种玉制配件组成的成串饰物。《后汉书?舆服志》:“至考明皇帝,乃为大佩双玉瑛,皆为白玉。”这时玉饰在各地都屡有出土,它们的组合方法略有不同,一般上部为弯型的曲瑛,以联系小璧,中有方形、上刻齿道的琚?,旁有龙形的冲牙,并用五彩丝绳贯串,?珠点缀其间,下施彩。这种大佩多为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使用,日常家居则不能佩带。

秦汉时期,衣服的质地和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服饰礼仪的一种反映。在这方面,史料上比较零散,又缺乏实物资料,一直没有完整的认识。但从零星的资料中,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秦汉时,主要以丝织品为贵,普通老百姓则穿布衣或粗麻织的褐衣。如《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说:“囚有寒者为褐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后汉书?赵典传》李注:“褐,织毛布之衣,贫者所服。”《中华今古注》中则有:秦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皆心以绢为之。”汉代后期,随着丝织工艺不断提高,贵族的衣饰则更为讲究。《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禅衣。”颜注:“纱?,纺丝而织之。轻者为纱。皱者为?。”而奴婢则不许服丝织品,汉成帝永始四年明确下诏,禁止奴婢“被服绮?”。《后汉书?明帝纪》李注引有:“乘舆刺绣,公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可见,汉代衣服质料所反映的等级则更为明显了。

秦汉时期的服色在史料中有些记载,但实物资料较少。秦自谓得水德,故衣服旗帜皆上黑。《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记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均玄。”《中华今古注》中又有:“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而此说与兵马俑的服色却不相符。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了上千件武士俑,从其残存的颜色来看,他们的服装五颜六色,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没有等级区分。服色的种类有朱红、枣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暗紫、粉白、天蓝、褐等色,色彩艳丽,色调明快。一般士兵和地位低微的杂役俑,也穿有红色和绿色的衣服。袁宏的《后汉纪》中有另外一条记载:“自三代服章皆有典礼,周衰而其制渐微,至战国时,各为靡丽之服。秦有天下而收用之,上以供自尊,下以赐百官,而先王服章于是残毁矣”(转引至《东汉会要?舆服下》)。此说似可信。汉初仍实行此制,即所谓“汉初定,与民无禁”。注:“师古曰:国家不设车旗衣服之禁”(《西汉会要?舆服志》),到汉成帝时规定,青绿色是一般庶民常服

的服色;在官府服役的地位低下的人穿白衣(参见《汉书?成帝纪》和《汉书?龚胜传》颜师古注)。东汉明帝时,服饰礼仪方面有较大的变动。《后汉书?舆服志》中明确写到:“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衣裳玄上下。”并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为装饰。而普通百官则是“均玄而从”。

总之,秦汉时期服饰礼仪的变化是反映在多方面的。这个时期也正是封建礼制逐渐形成的时期,由于从春秋战国之间开始的社会制度的大变革造成的结果,旧的一套制度摧毁了,新的封建制的服饰等级制度尚未完全确立。因而从战国到秦王朝至西汉初年,在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方面表现了多样化,所谓“秦冠汉佩用舍无常”,也就是反映当时服饰礼仪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东汉时期,服饰礼仪制度逐步完善,无论是冠制、配绶和服饰的质地、颜色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为后代服饰礼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 摘要 西泠印社是我的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但其所在之处却是一座很有个性的园林。西泠印社所在地形高低起伏,建筑与林木分布在山上山下。本次综合实习,在西冷印社学习颇多。本论文通过老师讲解,查询资料,主要对西泠印社的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文字,照片加分析图进行表达。 关键词:西冷印社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 一、西泠印社概况 ①西泠印社顺着孤山原有的地势而建, 是优秀的山体庭院。巧妙地在高低起伏的各 个空间层次上布置建筑、植物、山石、水体 等园林构景元素。 ②运用了拟对称与轴线偏移的手法。布 局轻松,灵活,优秀的山水园林。 ③采用少有的金石文化为主题。包含多 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 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湖山 最佳处”之誉。 图1西泠0印社平面图 图2印社实景照图3山地园林图4轴线偏移图5金石篆刻1、区位分析 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西湖 区孤山路3l号,东经120度8分,北纬30度15分,东 邻孤山,南至白堤,北邻后孤山路,西近西泠桥。 西泠印社依山就势地展开景观序列,组成山下、 山中、山顶以及后山四大景区,总占地面积7088.86 平方米,建筑面积1749.77平方米。 图6位分析图 2.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金石之风兴起 金石之风最早可追朔到先秦时期的碑文,之后魏晋时期又出现帖文。到唐宋时期,金石学已成为时尚潮流,相继出现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等杰出金石学家。 1904年:金石鼎盛期 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取名“西泠印社”。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 1933年:建设完成 印社的园林建设全部完毕,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成为西湖园林的精华之处。 1983年:省级重点 杭州市政府拨款资金15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对印社景点全面修整,并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牌. 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七任社长 西泠印社”结社百年以来,共有七任社长。“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是近代的金石书画大师。 图7印社旧照图8吴昌硕印章图9金石爱好者二.西泠印社总体分析 1莲池2柏堂3竹阁4印廊 5印人书廊6六一泉7前山石坊 8石交亭9仰闲亭10山川雨露图书室 12印泉13潜泉14遁庵15环朴精庐 16鉴亭17鸿雪径18阿弥陀佛经幢 19藓剔亭20丁敬像21汉三石老室 22西泠印社23四照阁24闲泉 25观乐楼26华严经塔27登石如像 28小龙泓洞29缶龛30提襟馆 31鹤庐32文泉 图10西泠印社鸟瞰图

秦汉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秦汉史》期末考试 新 1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78.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分
?
A、
郡县制
?
B、
州县制
?
C、
省县制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分
?
A、
西汉末年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分
?
A、
豪强
?
B、
王嗣
?
C、
庶民
?
D、
循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分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分
?
A、
国王
?
B、
天子
?
C、
国民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分
?
A、
秦国
?
B、
齐国
?
C、
燕国
?
D、
赵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新)

---------------------------------------------------------------最新资料推荐------------------------------------------------------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新)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当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饮毛茹血的蒙昧中时,他们已经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先秦文明,孔子、老子与同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起用他们智慧的思想照亮了人类理性的天空。 而当西方的诸多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只留下苍老的金字塔孤独地守望着岁月的痕迹,或是空中花园的神话倾诉着历史的辉煌时,中华文明却历九死而重生,在一次次文明入侵再度崛起,老干生新枝。 今天的印度人不是昨天的印度人,今天的埃及人不是昨天的埃及人,但今天的中国人就是昨天的中国人。 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有什么特点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文明的骨子里,使中华文明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为此探索良久,小可不才,在这里谈谈一孔之见,全当抛砖引玉。 一,我认为,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和对本身文化传统的坚持与固守,就是文明认同感。 这也是中华文明最大的外在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史。 1/ 13

在秦汉以前,中华文明也有对外的文明交流,但是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真正的内部整合尚未完成,对外交流和内部融合同时进行,他们的界定比较困难。 秦汉以后,中华文明一旦真正形成,就在允许的情况下,开始了真正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就是中华文明本身争取的结果,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交流的第一个高潮,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明带着惊讶与好奇开始审视西域,乃至更远的西方。 对西方的各种风俗习惯,兼容并受,从西域传入的歌舞、生活器具等在上流社会中广受欢迎。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后汉书。 五行志》转自《中国文化史纲》房烈曙,木华主编科学出版社)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仅几十年来,在中国特别是新疆地区发现的大量具有西域和汉双重色彩的生活器具也为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提供了佐证。 之后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长盛不衰,在此不再累述。 需要指出的是,从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就抹煞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对外来文明的兼容并包的特点是错误的,那仅仅是中华文明在遭到外来入侵后,异文明统治集团的意志体现。 但是,中华文明的对外交流并没有削弱自己的文明特色,从世界范围上看,今天的中华文明体系是最复杂多样,五彩纷呈的,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最新满分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测试答案 2018.10网页不好保存?阅读不方便? 移步微信公众号超星助手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口的來源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2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3 【多选题】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4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ABC)。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4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浅论汉印艺术

浅论汉印艺术 一个成功的篆刻家,都是从师法秦汉印开始的。秦汉印是中国印章史的一个里程碑。秦汉印,包括战国、秦、汉印,从其入手,可知篆刻门径,少走弯路。由于战国玺印的入印文字较混乱,印章体制不健全,给后学者带来了许多不便。秦统一后,虽然规定了印章制度,但秦王朝是短命的朝代。而汉代则不同,经历了四百多年。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官方重视,民间响应,种类繁多,风格纷呈,迎来了印章艺术的第一个春天。因此,我们倡导“印宗秦汉”的真正范围是偏重汉印。汉印有哪些种类?有哪些特征?对后世的篆刻有何影响?若我们在创作之余,作一番思考,可以掌握一些特点,更能反作用于创作。本文就学习汉印的一些心得简述如下。 汉印的种类 从制作方法看,汉印有铸、凿、刻三法。甘旸《印章集说》说: “铸印有二:曰翻砂,曰拨蜡。翻砂以木为印,覆于砂中,如铸钱之法;拨蜡以蜡为印,刻文制钮于上,以焦泥涂之,外加熟泥,留一孔令干,去其腊,以铜熔化入之,其文法钮形制俱精妙,辟邪、狮兽等钮多用拨蜡。 刻印以刀成文,军中即时授爵多刻印。刻者更有刀法,今法之。 凿印以锤凿成文,亦名曰镌,成之甚速,其文简易有神,不加修饰,意到笔不到,名曰‘急就章’。军中急于封拜,故多凿之,以利于便。”《历代印学论文选》P78 汉代的冶炼业较发达,制作印章用铸造的方法较为普遍,方法是雕刻蜡模后浇铜液而成。由于要先雕刻蜡模,故此类印章布局较规范,印文粗重,线条交接之处圆转流动。凿印是指在印坯上用刀凿制而成的印章,一般是满足临时的需要,急就而成。如果说铸印给人提供了一个平正端庄、印文规范的模式,那么,凿印则率真天然,印文随意生发。刻的方法是贯穿在铸印中,有补刀修改的性质。从分期上讲,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西汉初期官印,以模仿秦官印为主。第二期为西汉中期武帝官印,已基本构成汉印的总体格局。第三期是新莽时期的官印,印用五字。第四期是东汉,印文用缪篆,标志着汉印的成熟。这四个分期是以汉代官印来论述的,代表了汉印的总体特征,具有普遍的意义。作为汉印的特例,如封泥、印陶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印例。而汉私印的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多精致优雅。由于秦官印未形成规范的印章制度,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官印开始出现阳文官印,而汉代阴文官印就成为官印中的典型印制。我们平时所说的汉印特征,也多指此类。而阴文的形式是由其钤印的方式所决定的,即抑压封泥。 从印钮上看,汉代印钮达到了顶峰时期。据《汉旧仪》记载,官印之印钮很多,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诸侯王印用橐驼钮,列侯用龟钮,皇太子、丞相、大将军印用龟钮,御史大夫章用橐驼钮,御史用龟钮,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鼻钮,这些不同的钮可以分别其爵。在官印钮中,龟钮较常见,早期龟身伏于印体,后期作立状,龟头上扬。汉私印之钮不受官印钮的约束,古朴简单,如瓦、桥、亭、钱、环、坛等。无论是官印钮或私印钮皆附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以装饰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主人的身份地位。尤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参考答案)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的统一 1.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 王朝。 2.拓展疆域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易形成暴政,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世袭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 中央政府。 考点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

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 (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 最终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 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 (1) (2) ”的表现。 材料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答案官员由皇帝任命,官员有职分、等级、俸禄,不再是世卿世禄。 1.秦朝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

香港篆刻历史

香港前辈印人是以广东人为主,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威望的篆刻家,则公推“香江五老”。“五老”是指邓尔雅、罗叔重、冯康侯、陈语山、卢鼎公。前四家之归类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受粤派宗师黄士陵的印风所影响。另外一位卢鼎公,则依循秦汉印而不逾矩,睥视六朝以下流派,故别树一帜。 1958年夏,冯康侯、罗叔重、何筱宽等倡议发起了一个香港开埠以来首次“省港澳篆刻家作品第一次联合展览”,参与者有三十余人,作品有书法和篆刻。展览后更聚餐于同济商会,且共议出版纪念刊物,集资者二十人,因以年龄为序,出版了一本划时代的印集《现代篆刻合辑》,成为香港第一本集刻印谱。参与者有:区建公、赵鹤琴、何印庐、李祖佑、罗叔重、陈丽峰、冯康侯、刘帡宇、陈语山、陈宗虞、黄思潜、林景穆、易越石、何筱宽、关则哲、何少强、陈秉昌、林世昌、林近、骆晓山。 香江五老 冯康侯(1901—1983年):广东番禺人,原名强,字康侯,后以字行世,别署老康、老冯、康翁,因喜甜食,又号糖斋,晚年有目疾,遂号眇叟。幼随祖母舅温幼菊习画,13岁学篆刻,私淑黄士陵,后从学于刘留庵。1923年离粤赴京,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作舞台布景的改良设计。1926年,被国务院印铸局局长许修直聘为该局技士。1928年,国民政府制玺,广征各省名手印模,冯篆制“荣典之玺”,应聘为技师。1932年,冯康侯辞职离京,由上海转赴香港,主办《中兴报》,经常往返于港、穗之间。香港沦陷之后,避居澳门,1944年在澳门举行第一次书法篆刻展览。抗战胜利后,他离澳返穗,任中华书局编辑。1949年,携眷迁港,寓居九龙,题其宅为“可叵居”。1950年,与陈融、胡毅生、陈芷町、黄君璧、李研山、赵少昂等在香港联合举办“庚寅书画展览”。冯毕生致力书法及篆刻之研究与创作,成就超卓。被奉为近代篆书及香港篆刻之泰斗,教学数十年,桃李满天下,影响香港印坛最大。 邓尔雅(1884—1954年):广东东莞人,原名溥,后改名万岁,尔雅,字季雨,以号行、别署宠恩。曾留学日本,书工篆书,篆刻师法秦汉兼以六朝造像等形象入印,对邓石如、黄士陵篆刻尤有领会,故其作别具胸怀,自见天地。邓尔雅在大篆、小篆、行楷等书法有高深的造诣,一生所篆刻的印章,数以万计。容庚先生以“吾粤三百年来,无此作矣”来评价邓公的印刻。 罗叔重(1898—1969年):广东南海西樵人,原名瑛,字叔重,别号寒碧、不肖老人,所居曰三不以堂、春酒堂、芳蕙堂、烟浒。幼承家学,从程竹韵习画,叶退庵学篆刻,后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其印学造诣得诸黄士陵,擅长以为汉魏六朝文字入印,秀雅奇逸,独步印坛。尤以榄核、桃核印名。罗氏兼擅书画,笔触沉雄有力,尤以楷、隶著称,并创“黑老虎”书体,别具一格。 卢鼎公(1903—1979年):广东东官人,名燮坤,号郾庐。六十年代赴马来西亚讲学,七十年代返港后,目力不逮,已少刻印,晚岁成立“中华艺术学院”。他学书坚持必临帖,视碑版为糟粕。其治印,非秦汉不足与论者,流派为末技而不足取,故其法度谨严,气息高古,运刀沉厚,不以妩媚悦人,尤擅刻玺,而书画亦优为之。 陈语山(1904—1987年):广东新会人。原名汉晋,字语山,以字行。晚号嶙翁,所居曰不

最风雅丨秦汉瓦当

最风雅丨秦汉瓦当 瓦当作为古代建筑的附属构件,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有文字的瓦当最早出现在西汉。自北宋起,学者们开始关注汉瓦当上的文字艺术,撰文考述;至清乾嘉以降,越来越多的学者、书法家对瓦当投入了更多的兴趣,并从汉瓦当文字中汲取了营养和借鉴。近年来,汉瓦当的书法艺术引起了更多人的喜爱,一些专题性的文博机构和民间藏家都收藏了不少瓦当实物,其中不乏艺术性、文献性、文物性很高的珍品、孤品。西汉长乐未央瓦当及拓片居延堂藏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概述(节选)/熊双平 瓦当是特定历史时期从实用到艺术的产物。作为艺术在建筑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周代始,直到秦汉,瓦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瓦当最早进行科学研究的当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陈直先生开始的。此后才开启了当代瓦当考古、发掘、研究、注释、收藏、传拓、题跋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的蓬勃发展。西汉汉并天下瓦当拾华堂藏西汉与天无极瓦当拾华堂藏 瓦当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明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建筑居住模式的发展是当时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考古发掘在陕西扶风发现的西周建筑,是目前已

知中国最早的四合院建筑,土木结构、青石铺道,最为重要的是瓦的使用,将屋顶的草叶发展到瓦,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而且这种建筑结构是中国所独有的模式,这种模式延续了几千年。 中国古代的瓦分板瓦和筒瓦两种。房屋顶部上瓦时,先以相对宽大的板瓦顺次仰置屋顶,然后再以相对弧度较大、宽度较窄的筒瓦覆扣在板瓦与板瓦纵向相接的接缝上。在最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头部,有一下垂的半圆或圆形的部分,这部分对筒形成了封堵,起到挡的作用,这部分称为“瓦当”。瓦当又称“瓦头”,是建筑上滴水的部分,是陶制筒瓦部分的“当”部分。 瓦当首先是以素面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以防止雨水倒灌的实用功能为主,对椽子还没有起到完全的保护作用。随着对建筑外形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各种建筑材料尤其是建筑外露部分有了一定的审美需求,而且建筑结构中的椽子固定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对瓦当部分的“当”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当”的面积增大,这时候“当”才真正地保护起了椽子。建筑设计者和工匠的审美需求使得这些建筑结构或构件逐 渐地有了艺术创造。瓦当作为建筑的最外围结构,在观赏时最容易进入人们的欣赏视线,不但要具备实用功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于是当时的这些建筑设计者和能工巧匠便把王侯贵族的理想和愿望以及图腾崇拜逐渐地通过瓦当

中国印探究

中国印 目录 印的概述 (2) 发展简史 (3) 印的种类 (5) 印的鉴赏 (6) 印的忌讳 (7) 专题探究——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8) 序言 印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它从多角度反应了我国从古到今人民的生活变化,即便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印仍然在文化传播的各个方面担当起重要的一环,值得我们研究。

印的概述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

发展简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印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隋代继秦代之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简牍早巳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于简牍上所能取得的狭小平面,边长从2.3厘米左右(秦汉一寸)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约合隋二寸)。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名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不再佩带而变为匣装,置诸衙署。 其次,由于印章不再钤抑封泥而转为钤于纸帛,封泥时代结束,钤朱时代到来。印泥(一般为红色)出现了。同样出于追求醒目的实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汉的阴文转为阳文。 第三,秦汉印主要分铸、凿两种,故所用缪篆平正谨严。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于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后世为将宽大的印面填满,更将文字笔画任意重叠折绕,发展为九叠文。 第四,秦汉时代,官印从不署款。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习惯。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唐代公印主要继承了隋印的特点而略有发展 首先,出现了“宝记”“朱记”等新的印章自名。 其次,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 第三,印背多刻楷书印文,如唐“武夷县之印”背款刻“武夷县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凿刻造印时间。 第四,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公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东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 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如989年铸“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近1倍,达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铸“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印边已宽达0.3厘米。 宋公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两宋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权对峙的皆为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有辽,西北有夏,东北有金。后来辽为金灭,后来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气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后灭宋建立了元朝。这四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朝代,在公印制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宋朝公印制度的影响,但又创造了自己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在印文上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西夏公印用西夏文,辽、

书工二篆,印继八家-最新文档

书工二篆,印继八家 20世纪初,罗榘在(《西泠八家印选》的序中总结:“吾杭印人以子行(吾丘衍)始,以叔盖(钱松)终。”此时浙派渐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到清末民国时期,浙派印人已经认识到程式化的倾向给流派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威胁,王福庵以浙派印凤为主线,去芜存精,并上溯秦汉、博采元明,吸收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理论,重塑浙派形象,成为新浙派代表人物。姚羲民赞王福庵:“印继八家传一脉,书工二篆卓千秋。” 一、“印宗秦汉”与“印从书出” 1 “印宗秦汉”与“印从书出”理论的发展 元代赵孟?\、吾丘衍针对当时印章流行“妄意盘曲,且以为法”(吾丘衍《学古编》第十八举)的九叠篆,造成印风凋敝的状况,最先提出白文宗汉的艺术主张,强调汉印的质朴之美。这一理论最初的提出,含义并不完整,理解也有局限,其后,在明清印人的不懈探索下,“印宗秦汉”理论不断丰满。但是,篆刻实践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理论的成熟,“印宗秦汉”落实在创作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生硬的形式模仿,泥其形,失其神。直至浙派开山大师丁敬的出现,情况始有改观,他是“印宗秦汉”思想发展的集大成者,以“思离群”(丁敬《论印绝句十二首》)的大魄力,变形式的模仿而为气韵的探求,以短刀碎切的创新刀法表现秦汉印苍茫浑厚之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独特个性

又深得秦汉精神的浙派印风。西泠后起七家在丁敬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着“印宗秦汉”的理论与实践,浙派印风走向成熟,影响巨大,从学者甚众。但另一方面,后来的浙派追随者夸大了浙派篆刻中的习气,浙派篆刻因“燕尾鹤膝”之弊为人所厌,而邓石如“印从书出”的思想给皖派注入了新的活力。邓石如大量临习周秦汉篆书名迹,特别是秦汉碑额、瓦当,篆、隶书笔法互融,使走入僵局的篆书艺术萌发出新的生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写篆。”整个社会篆书书写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治印水平的提高,邓石如成为启迪后人的标杆,乾嘉以后篆刻名家辈出,无不受其影响。 2 两种理论的相通之处 “印宗秦汉”和“印从书出”虽然是印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但究其根本是统一的。韩天衡在《明清流派印章初考》中论及秦汉印水平的高明,重要原因之一为:“当时的印文,基本是当时社会用字,用以入印驾轻就熟,增损变化,都能得妙理而不逾规。”也就是说,秦汉印水平之高,原因正在于“印从书出”,当时人们对篆书非常熟悉,因此用以入印得心应手,随意变化,有天真不羁之美。而到元明清时期,篆书早已退出实用领域,人们不熟悉篆字的结构,只能生搬秦汉印章用字,所以不得不泥古,古已有之则可用,古之未有则不可,使“印宗秦汉”一度成为印

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

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 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是由 ___的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 摘要: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金石味”、以刀代笔、在仅有的“方寸天地”之内抒发文人的情怀、表现天地万物是篆刻艺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文章以清代篆刻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清代篆刻艺术兴盛的原因和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 关键词:篆刻艺术;清代;代表人物 篆刻艺术,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以 ___为主,故而又称印章艺术。虽然历代有隶书入印、图形入印、楷书入印等,但在 ___选择中均没有成为制印的主流,因其印面多用篆书体,所以习称篆刻。 一、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

我国篆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先秦古玺、秦汉印开始至今,出现了许多印人大家及风格流派。然就其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如同社会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繁荣、衰落、繁荣的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 (一)印章艺术的发展 自商代出现印章,在春秋战国时,因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发达,印章的用途也逐渐扩大。到秦汉,印章艺术进入第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组织的扩大,社会昌盛,官私印章的使用更为广泛,佩印成为普遍风气,从而促进印章工艺空前发展。印章的文字、形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印文书体上,由体势趋于平正端和的小篆、摹印篆代替了六国文字,布局均衡严谨和富有装饰,并形成了多样的因势布白手法和构图形式,线条挺劲浑厚,气势雄强,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秦汉时期还奠定了完整的官印制度。 (二)篆刻艺术的出现 魏晋时期的印章风格多受汉代影响,到了唐宋时,篆法开始衰微。魏晋以后因真行草书盛行,篆书脱离了实用功能,印篆中掺进了隶楷笔法,这种现象越到后来越严重,以致随意改动笔画,篆法

对于姓名回文印释读的看法

对于姓名回文印释读的看法 关于回文印,一直是按回旋顺序“自右上-左上-左下-右下”释读的。这种释读方法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也很少人对此种释读方法怀疑过。至韩天衡先生发表于《西泠艺报》第22期的《对于姓名回文印释文的一点意见》一文一出,这种唯一的的读法被打破了,更有许多“赶时髦”的印人,身体力行的进行推广。 对于姓名回文印的释读问题至韩先生产生了两种不同 的意见。一种仍然是按照回旋排列释读,如回文印“杨少翁印”读作“杨少翁印”,此种读法可追溯到南宋王俅《啸堂集古录》中。而另一种读法则是韩天衡先生在《对于姓名回文印释文的一点意见》中所倡导的,应当自右行至左行释读为“杨印少翁”,而不必回旋去读,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姓名“回文印”这种篆刻印面文字布局排列格式的存在。 韩先生声称其所持观点依据的是元代印学大家吾丘衍 在《学古编-三十五举》中“二名,可回文写,姓下着‘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意思是说,名为两个字的回文印,“印”字放在姓的下面,在印面的右行,而名字则在印面的左行。所以韩先生就认为对于姓名印的释文,没有必要采用两种不同的顺序去释读,而应一概采取自右行至左行的顺序

去读。统统将姓名回文印读作“姓+印+名字”如读作“杨印少翁”、“毕印侠 君”等。 加之今人对于回文印的理解更多的局限于明甘?D撰《印章集说》:“......如双字名印当回文,姓字在前,名字在后。若一顺写,则名之二字必分而为二矣,此古用回文者,取二字相连之意也......”,认为回文印的功能是取名二字相连之意,不把名分开两列。把姓和“印”字放在一列,名在一列。除此之外不适用于回文印。这种认识几乎受到当代所有印人的赞同,而这种所谓的原因又在一定程度上和韩先生的释读顺序有着一定的共性。韩先生为当代篆刻巨儒,又是印学大家,加之“挟吾衍以令天下”,所以他的这一观点也迅速被一些对回文印概念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印人所接受。而对韩先生观点怀疑之人又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得以反驳,所以造成了目前姓名回文印释读的两种不同观点,正因为目前没有一篇文章对此做出明确的释读,以致韩先生的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印人所接受。 既然韩先生所持观点依据吾丘衍《学古编-三十五举》中第三十三举,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原文“凡名印不可妄写,或姓名相合,或加‘印’、‘章’等字,或兼用‘印章’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为正也。二名,可回文写,姓下着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单名者,曰‘姓某

“海内第二”的篆刻名家徐三庚小传

“海内第二”的篆刻名家徐三庚小传 画家秦祖永在《桐荫复志》里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一天,徐三庚在马路上碰到吴昌硕,就与他打招呼。吴昌硕觉得很奇怪,问道:“你怎么认识我?”徐三庚说:“我怎么不认识你,海内篆刻家只三家耳。”吴昌硕问是哪三家。徐三庚回答:“第一家是赵之谦,第三家就是你吴昌硕。”“那么第二家是谁?”吴昌硕又问,徐三庚很不高兴,说:“你难道真的连我徐三庚的大名都不晓得吗?” (徐三庚像及他的“徐三庚印”) 其实,徐三庚大赵之谦三岁,大吴昌硕18岁,篆刻界公认他为第二是有可能的,至少这三人的年龄排名如此(艺术成就暂放一边)。当然,所谓轶事就有传说的成分,但极有可能是当时篆刻界的现实状况,因为徐三庚初到上海时,正是上海印人的空档期。 徐三庚被迫离开杭州的(他没有道士度牒,无法证明身份,被抓,取保离开的),幸亏离开了,否则就有可能跟赵之谦妻女或者钱松一家一样罹难太平军。刚到上海时,上海篆刻界没

有十分出挑的篆刻家,当时赵之谦去北京参加会试,带有仕途梦的他这一去就滞留京城十年,虽然在北京声名雀起,但对上海的影响相对小些;吴昌硕当时还在安吉、杭州、湖州、苏州间游学,还未真正成名。上海的篆刻界给了徐三庚最好的扬名机会,甚至另一位后来印名较著的印人胡钁(他小徐三庚14岁)也拜了徐三庚为师。 一、个人简介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又字诜郭、袖海,号金罍、井罍、金罍道人、金罍野逸、似鱼室主、西庄山民等,浙江上虞大勤乡西山村人,他是明代“忠谏贤良”徐学诗的后人。少年家贫,年纪稍微长大点之后,被家人送入道观打杂以谋生,道观里有一位擅长书法、篆刻的道士是他的书法篆刻启蒙者,徐三庚由此走上了篆刻艺术道路,徐三庚一生鬻书鬻印为生,最后走的是纯粹的艺术人生之路,终生无意仕途(基本上可以说,成功的篆刻艺术家中没有做高官的)。 (徐三庚和他的“如梦鶯花過六朝”)

篆刻史

名词解释:明清以前 简答:明清 论述:印论(交代思想及演变过程或阐述内容并进行解释) 印章:作者、释文、风格或流派 各时期篆刻特点: 秦代玺印的特征: 1、①出现了明确的等级观念。秦始皇称玺、玉材;臣民称臣、铜质。 ②方印施以田字格,半通印施以日字格。 ③绝大多数为阴文凿刻,极少数私玺例外。 2、①多为凿刻所以呈现出的变化不同 ②印文发生隶变 新莽时期的篆刻特点: 1、官印的风格向精巧发展 2、武帝时出现5字印,在新莽时代得到普及 3、发展出6字印、多字印 魏晋时期的篆刻特点: 1、由官名、地名印可知印主人身份 2、凿印多、铸印少 3、出现套印、多面印 4、悬针篆入印 5、东魏、北齐出现楷书入印 6、出现钤印于书画作品之上(朱文印) 唐宋官印的特点: 1、官印尺寸加大而主要制成朱文 2、5-6cm见方、 3、用九叠篆以显官方权利的威严 4、由于官印要上交、存留较少 5、在印背上出现年号、款识 6、出现楷书、隶书入印的现象 元代文人篆刻艺术的特点: 1、宗汉审美观的确定 2、使印章成为中国书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3、印材的开拓 4、自书自刻文人篆刻家的出现 5、印章文字内容的文学化 6、由集古印谱向篆刻家创作印谱的转化。为明代文人流派篆刻艺术走向高峰铺平了道路。 元代官印与花押印的特点: 1、模仿中原的官印,以八思巴文篆刻,加上一个宽厚的外框 2、上为姓下为花押的二字长方形印,皆为朱文

明代篆刻的总体特征: 1、晚明篆刻的勃兴与发展 2、印谱的大量出现 3、印材的革命 4、五大流派:三桥派、雪渔派、泗水派、朱简、汪关 文彭同期文人篆刻家: 1、文徵明的学生,均为苏州人。如王守、王宠。 2、直接受文彭影响的文人篆刻家如许初、王梧林。 3、在文彭时代还是青年,身份低微,得到文彭的教诲,如何震、苏宣。早期风格与文相似 人物代表及明清各流派: 元: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在书画上提出:“贵有古意”。著有《印史》(集古印谱)。“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奠定了印宗秦汉审美观的基础。 吾衍:(1268—1311),又名丘衍,字子行,号竹房、贞白,开化人。嗜读古书,通经史百家;熟谙音律,听击钟镈,能明辨宫商;精篆石,尤擅刻印,称“印人柱石”,印学界赞其为“起八代之衰”。著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印章艺术的专论《三十五举》。前17举为写篆,后18举为设计印稿。 朱珪:字伯盛,昆山人。久有悟于石鼓、绎碑之法。工古篆、籀,精于六书之义。读书十年不下楼。杨铁崖为撰方寸铁志。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用花药石治印。 明: 文彭与三桥派:(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长州人(今江苏苏州)。 何震与雪渔派:(1522~1604) 字主臣、长卿,号雪渔。 1、初师文彭,仿汉凿印一路自成面目。 2、成熟期作品以冲刀为主 3、后人将其印风归为猛利一路 4、首创在单刀侧锋刻制边款,生动、泼辣,为后世楷模。 5、雪渔派:吴忠、胡正言、杨长情、邵潜等。 苏宣与泗水派:(1553~1626后)明代著名篆刻家,五大家之一。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朗公,新安(治今安徽歙县)人,师从文彭学习书法刻印。 1、印作多取法汉铸印的特色 2、篆书错出,不名一家,镌法亦变幻多端,要以归于浑朴典雅。 3、边款以单刀刻草书,纵横奔放,展现雄放的艺术个性。 4、朱简《印经》中称苏为“泗水派”,认为影响主要在苏州、松江、嘉兴一带。受其影响著名的有程远、 何通、姚叔仪、故齐云等。

松荫轩藏印谱目录(简体)

松荫轩藏印谱目录 一画 《一足印稿》 二画 《二铭室印谱》 《二金蜨堂印谱》 《二金蜨堂印谱》 《二弩老人遗印》 《二十三举斋印摭》 《二十三举斋印摭续集》 《二树紫藤花馆印选》 《十六金符斋印存》。另名《十六金符斋印谱大全》 《十六金符斋印存》 《九华室印存》 《丁吉甫印选》 《丁佛言自用印印集》 三画 《三长两短斋印存》 《三砚斋印谱》 《三十六鸳鸯馆印存》 《小石山房印苑》 《小石山房印苑》 《小石山房印谱》 《小石山房印谱》 《小石山房印存》 《小庵印存》。另名《小庵印存》。 《大同石佛龛印存》 《大鹤山人印集》 《大吉碑馆印存》 《大康印稿初集》 《干支纪年印谱》 《千玺斋古玺选》。另名《千鉥斋古鉥选》 《千字文百颗印谱》 四画 《太上感应篇印谱》 《太上感应篇印谱》 《太上感应篇印谱》。另名《感应篇印谱》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战国鉥选》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汉魏私印选》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汉魏官印选》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箴言吉语印选》 《天童十景印谱》 《上海西泠印社潜泉印泥发行所出品目录》《止原印略》。另名《二十四诗品印谱》 《王成璐用印集》 《王冰铁印存》 《王福庵印谱》 《五石斋印存》 《日光宀印存》 《水仙花馆集印》 《文三桥先生印谱》 《文溎自用印集》 《文信国正气歌印谱》。另名《适安草堂藏印》《文石斋印谱》 《文雅堂宋元古印辑》 《友石山房印存》 《仁奉印草》 《仁龢浣蘤斋过眼名印录》 《介堪印存》 《介堪印存八集晶玉类》。另名《介堪手刻晶玉印》 《心经印谱》。另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印谱》《巴社印选》 《中国古玺印新编》 《中国名人印谱》 《中国首都博物馆印章选集》 《去疾治印》 《瓦当印谱》 五画 《古今名人印谱》 《古溪书屋印集》。另名《古溪书屋印集》 《古印甄初集》 《古高士传印谱》 《古玉印汇》 《古官印存》 《古印溯源》。另名《古印溯原》 《古印留真别集》 《古鉥印选初.二辑》 《石寿山人印存》 《石寿山房印谱》 《石头记评词印》 《石帆劫后藏印》 《石言馆印存》 《可园印存》 《可能斋印存》 《丙甫印存》 《玉球生印存》 《玉兰仙馆印谱》

《中国篆刻艺术》阅读答案及解析

《中国篆刻艺术》阅读答案及解析 《中国篆刻艺术》阅读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形使和授受国家机构权利、证明个 人身份的凭信物,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十三世纪之后,篆刻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 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 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 基础上不断创新,催生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 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篆刻艺术界也出现 了吴昌硕、齐白石以及当代的刘江、石开等诸多大师。 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 并创造至今。 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篆刻艺术借用契刻 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相 荡的审美观念,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而今天也有用简 化字入印的印章了。篆刻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 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诗、书、画的审美意境,

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想、情感、学养,追求布局 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方寸之中表现大 千世界”。篆刻作品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精制钮雕和篆刻技艺“三美结合”的产物。 篆刻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它是篆刻家 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由于篆刻艺术集文学、 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的 综合素质、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 艺术及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随着汉文化的传播,篆刻 艺术逐渐流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 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篆刻艺 术作品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以及对人物和书画作品的印 证和品鉴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在中国书画 作品中,印章兼具审美价值和款识作用。 目前,篆刻艺术在中国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专业社团有300多家,著名的有成立于一百零五年前的 西泠印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 艺术走进了国际视野,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也为 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独有的艺术篆刻

中国独有的艺术—篆刻 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 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皇帝奉天之宝)篆刻,就是以刀代笔, 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 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 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此外,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篆刻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 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个重要 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来的 演变和发展,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 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正因为中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 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即缪篆)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围渐有拓宽,隶书、楷书,甚至行楷等, 有时也被引人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诸如甲骨、兵器、石鼓、诏版、泉布、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 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能成功地以自己独 具风貌的篆书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隶、篆中的一种——篆书来说,就有好多门类。 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即秦篆、斯篆); 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 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编辑本段篆刻艺术溯源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