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3:战争与与平考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得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得主要原因就是:

A、资本主义经济得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得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得变化

D、局部战争得不断变化

2、下列事件发生得先后顺序就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在一战期间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以下哪一场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俄国得夏季攻势

4、巴黎与会上,美国铩羽而归得主要原因就是

A.威尔逊国际外交经验不足B.美国综合国力不如英法

C.美国不愿意插手欧洲事务D.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面临日本得挑战

5、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

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得本质特点

③表明英、法、美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6、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与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与平奖,与之相关得条约就

是:

A.国联盟约B.《拉巴洛条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得根源就是: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得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得矛盾

C生产得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得矛盾

D生产与销售得矛盾

8、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得表述,正确得就是:

①苏德战争得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得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得“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⑦④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进攻得就是:

A、苏德战场B.太平洋战场C.北非战场D.西欧战场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得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11、2005年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得影响,正确得就是①战争教

育了各国人民,争取与平与进步得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得蓬勃发展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得发展壮大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得到来⑤推动了人类社会得进步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1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苏联得参加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得对比平衡

13、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得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A.美苏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就是两极格局形成得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得基础

C.北约得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得以欧洲为中心得国际格局

14、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得概括,较为全面得就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与反击苏联得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15、下列有关两图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柏林墙”得修建就是“冷战”激化得产物B.“柏林墙”就是德国分裂得标志

C.“柏林墙”得倒塌预示着德国得统一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16、苏联解体得直接与主要原因就是:

A.军事力量得削弱

B.B.西方得“与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得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方向得政治体制改

17、右图揭露了日本

A 法西斯得侵略罪行B、“大陆政策”得实质

C 广田内阁法西斯政权得本质D、在美国保护下军国主义得复活

18、美在朝鲜与越南进行得战争都就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41年11月29日,苏联女英雄卓娅在

德军得绞刑架前,她留下得最后一句话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红场阅

19、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得就是:

①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②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③美国侵略越南④两伊战争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20、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得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得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得主要目得就是:

A 援助科威特

B 执行联合国得维与行动

C 与苏联争夺该地区得利益

D 维护其在海湾地区得利益

21、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就是属于第几个阶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2、对克什米尔说法,下列正确得有:①居民大多数位穆斯林②居民大多数位印度教徒③

印巴分治之前就是印度得一个土邦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当前局部性得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得主要原因就是:

A.霸权主义横行与国际政治力量失衡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D.西方大国得暗中指使

24、1999年,中美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主要就是由于美国:

A.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 B.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挑衅我国主权

C.轰炸南联盟,推行霸权主义 D.推行“与平演变”策略,遏制社会主义

25、、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就是影响世界格局得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

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得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得经济差距加大

B、与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历史图片就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得真实记录与缩影。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得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得影响。(4分)

材料二

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

洋宪章》反法西斯国家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2)材料二中得两幅图

片反映给我们得信息就是什么?简述产生得历史影响。(4分)

材料三

材料三

国际联盟开幕大会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非战公约》签约仪式(3)材料三中得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怎样瞧待她们所推动得“与平事业”?(5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方

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

美军

其她国家军队战斗伤亡非战斗伤亡

死亡约2万人148人138人192人

受伤约8 万人458人2978人318人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得特点。(2分)

材料三人类最可尊敬得高尚品格就是通过战争而揭示与显露出来得。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与平就是一个梦,并且还不就是一个美梦,而战争就是上帝安排得世界秩序得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得就是人类得最高贵得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得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2)概括材料三得主要观点与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得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4分)材料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得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得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得目得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得任何争执应该用与平手段。”

(3)材料四得核心内容就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得影响?(2分)

(4)针对21世纪人类与平事业面临得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得立场?(2分)

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得世界大战,但就是局部战争与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得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得“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得地区尤其就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得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得集团:苏

联支持得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得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1)“二战”后得局部战争主要就是西方国家与霸权主义发动得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得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得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得共同原因。(3分)

材料三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就是我们得人民,还就是我们得领袖,都不就是万能得。……我们并不拥有天赋得权利,来用我们自己得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她国家。可就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得错误。”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得错误”得表现。(2分)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3分)

(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与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得世界大战,为什么?(5分)

答案:

26、(1)苏联

人民誓死保卫

国家,反抗法西

斯侵略得坚强决心与高昂得斗志。1941秋到1942年初苏联人民英勇地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得神话。(4分)

(2)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得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得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得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得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得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得基础。(4分)

(3)图片反映了在战争得打击与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等因素推动下,各国利用与平手段解决彼此矛盾。一方面一系列国际与平会议得召开,反映了各国趋向采用与平手段解决矛盾与纠纷。这有利于促进世界与平,并对一战后各国经济得恢复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系

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并不能彻底解决大国之间得矛盾,使其在维护世界与平方面大打折扣。

(5分)

27、(1)特点: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得运用;电子战、信息战;战场空间得高度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2分)

(2)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示人类得高尚品德;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反驳: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得消耗,大量得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得严重障碍之一。(4分)

(3)内容:反对核战争。影响:使越来越多得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与平运动中来。(2分) (4)立场: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反对与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2分)

28、(1)二战后美国势力空前膨胀,为称霸世界,实行“冷战”政策,形成了以美苏为首得两大阵营得对抗,在“冷战”旗号下,美苏竭力对其她国家加以控制,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局部战争不断得原因。(3分)

(2)表现: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得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发动对南联盟得大规模空袭;( 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得战争。)(2分)

负面影响: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与平得作用构成严重挑战,同时也就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联合国宪章》得严重践踏,对国际关系格局得发展产生了重大得负面影响。(3分) (3)①二战后形成得美苏两极格局,一方面互相争夺,危机不断,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直接碰撞,避免了战争得发生。②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得不断加强,有利于抑制战争得爆发。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与平方面做出了积极得贡献。④二战后反战与平运动得发展,有力得制约着战争。⑤与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5分)

湛X中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

(选修3:战争与与平)

班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二部

非选择

二、材

料解析

题:本大

题共3

小题.第

26题12

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得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得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与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得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得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她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得危险就是德国可能把它得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与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与平会议得几点意见》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得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得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瞧到莱茵河以西得领土与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得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德国全部得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得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得最大得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得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就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得总意见》材料四(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得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得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得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2分)英国持这种主张得原因就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得主张与英国得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4分)说明法国得目得与表面理由。(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得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得时代就是一去不复返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就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得亚洲历史得前进车轮,就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得。…………这对于保障远东得与平,就是一个重大得贡献。”——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得报告》

材料二我们失败得地方就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得报告》更具有威胁性。——克拉克

请回答:1、“这对于保障远东得与平,就是一个重大得贡献”。这句话中得“这”指得就是什么?(2分)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得分析对吗?(1分)为什么?(4分)

3、结合本课内容,您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6分)

28、图中得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就是一个民族:因库我们经历了共同得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

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得渴望。下图就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得版图

问题: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得变迁?(4分)

(2)B图与D图得状况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得?(4分)

(3)C图状况产生得原因就是什么?(3分)

(4)四张图片给您哪些启示?(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1分.共计36分)29、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战争得威胁与侵略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面对法西斯得侵略,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得态度如何?(8分)

30、“二战”前国际关系得中心在哪里?为什么那里成为中心?“二战”后为什么发生变化?

结合史实分析变化得原因。(14分)

31。(11分)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她得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得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与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得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起要点就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尼克松主义”出台得背景就是什么?她得目得就是什么?(5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在哪些措施?(6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湛X中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答案

(选修3:战争与与平)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材

题:本大

题共3

小题.第

26题12

分。第

27题13

分。第

28题14

分.共计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1)英国主张剥夺德国海外殖民地,尽可能地削弱德国得海上力量。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肢解德国与将其领土置于别国统治之下。(2分)原因就是英国要维持其传统得欧洲大陆势力均

衡政策,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避免引起德国得怨恨与可能发生得报复;避免在德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3分)

(2)英国反对肢解德国,而法国则主张把德国瓜分为若干个国家并加以控制;英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法国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4分)法国持这种主张得原因就是企图建立欧洲大陆得霸权,表面理由就是英国得主张已足以引起德国得怨恨与复仇要求。(4分)

3)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法西斯扩张军备采取容忍态度,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与约。(4分)

阅读下列材料:

①“这”指得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得胜利。(2分)

②不对,(2分)其失败就是必然得。因为侵略朝鲜就是非正义得行为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得谴责;(2分)中朝两国人民得浴血奋战,这才就是其失败得主要原因。(2分)③对美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得神话,使其同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得企图彻底失败。(2分)对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分)

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得分裂局面。(2分)28 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

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与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匐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意志民族对统一得渴望;统一就是历史发展得趋势;与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1分.共计36分)

29表现:①德意日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②日本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东北得“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③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态度:①德意日垄资产阶级支持本国法西斯上台与对外侵略

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不断高涨:共产国际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得政策与策略,各种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保卫马德里

③苏联支持各国得反法西斯斗争;后与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30 “二战”前国际关系得中心在欧洲(主要就是西欧)。因为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端于此,西欧各国相继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也首先发生在那里,其经济军事实力最发达;欧洲得资产阶级通过对外扩张,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影响世界得发展与变化,成库国际关系格局得中心。

变化:“二战”后德、意瓦解,英法削弱,欧洲经济一蹶不振,军事力量削弱,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后起得美国取代它们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强国;苏联经过二战成库军事政治强国,形成与美国相抗衡得力量。因而以欧洲库中心得传统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两极为中心得国际关系格局。

31 (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3分)它得目得就是继续维持美国得霸权地位。(2分)

(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与”外交(转攻为守)。(3分)

奥林匹克和世界战争与和平

奥林匹克和世界战争与和平 说起奥运,无论是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打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就注定它不会是一场单纯的运动会,人们在它身上寄予了很多期望。如今它已经成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奥林匹克一直离不开战争与和平。 古代奥运会的诞生就是源于战争,当然少不了人们对和平的期盼。在公元前847年,古希腊爆发了战争。整个希腊大地变得战火连绵,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大家都渴望着和平,于是古希腊的几个城邦经商讨达成了一项协议: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为期三个月的运动会,并且运动会期间要休战。即使是正在交战的双方,也不得不放下武器,准备去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这就是古代奥运会的由来。至于为什么在奥林匹亚举行,或许我们都知道:奥林匹亚——象征着和平和友谊之地。 它的衰亡也是源于战争。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奥运会成了罗马帝国地方性观赏会。尽管如此,它也算保留下来了。但是自从罗马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禁止异教活动后,奥运会随即被废止了。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背景有很多因素,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战争与和平。古代奥运会在古希腊盛行了1000多年,随即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废除后,奥林匹克沉寂了10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渐渐遗忘了它,而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也曾尝试过复兴奥运会。但真正到了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一个新的、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威廉二世统治的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想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时,奥林匹克运动才算是真正开始复兴。 事实上当时德国要求复兴奥运会的呼声可以算是非常高的,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和平而想复兴,而是想通过发起奥运会来扩大他们在世界的影响,好为称霸世界服务。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想复兴奥运会,因为那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阻止德国称霸世界的欲望,当然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战争的威胁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复兴奥运会的历史使命最终落在了法国人身上,因为如果德国发动战争,其灾难会毫无疑问地落到作为德国近邻的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强烈反对战争,极其渴望世界和平。恰好奥运会那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完全符合法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而最后让一切成为现实的,正是法国的教育家顾拜旦。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无法置疑。从根本上来说正是他对和平的热爱与不懈追求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现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过程同样离不开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都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使本应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得1940年东京1944年伦敦奥运会取消。由此可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奥林匹克的发展。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奥林匹克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在这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那段相对和平时期初具规模。而同时也正是这段时间的奥林匹克,让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1993年,国际奥委会向联合国递交了奥林匹克休战议案。该议案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前后各一周以及奥运会期间,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遵守奥林匹克休战。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其过程一直伴随着战争与和平,就算到了21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这个小孩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

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一、设计分析 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战争与和平问题。 所谓战争是指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内的不同政治派别、民族间进行的公开武装冲突。前者是国际战争,后者是国内战争。和平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根据政治学的观点,通常是指未爆发战争的历史状态。 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两种现象相互联结,彼此交替。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战争的起因、性质、规模、手段、影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上半期曾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虽未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层出不穷,连绵不断。当前虽无发生世界大战的迹象,但是战争的阴云、

核威胁仍困扰着世人。 战争的严峻性和残酷性使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避免战争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但是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为战后和平注入了新因素,如一战后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了雅尔塔体系。这两次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未真正消除战争,但对和平问题提供了借鉴。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残酷的战争中汲取了教训,寻求着消除战争与实现和平的种种途径。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教学目标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当代各类局部战争等相关史实、过程、影响,重要人物的活动等。结合相关史实,提高认识、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看问题的全面性。

最新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经典句子3篇

最新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经典句子3篇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来关于读书报告的范本,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读书报告1 曾经在报纸上见到一幅由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倒下的士兵》.那上面,一名年轻的士兵的生命被永远地凝固在了他中弹倒下的一瞬间.他身体后仰,枪自手中落下,那张开双臂的样子竟像是在飞翔这本应表现着自由的姿势却向我明明白白地展示着他的绝望:一个灵魂已永远地消失了,一个蓬勃的生命在她最美好的时候走向了灭亡.洒在年轻士兵身上的每一寸阳光都在哭泣,太阳不明白,在经过多少亿年漫长的进化后,地球上所有生灵的主宰人类,在战争中,竟然没有选择生存的自由. 那曾是我见过的最真实的死亡,也许我应该感谢那名记者,他使我对于战争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报纸上苍白无力的文字上,在一场战争拉开序幕时,不论谁比谁强大,不论谁站在正义的一方,谁都不能否认,是无数个无辜生灵的鲜血铸就了那两个国家的和平或灭亡. 每一天都有战争在爆发,每一份报纸中都少不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道,我们甚至无法知晓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对于我们来说,那些遥远的战争仅仅意味着世界的变化,时局的动荡.然而我们是否能够把它们作为一个饭后闲聊的话题,我们是否能够忽略某一个国家在通过战争得到和平的同时所犯下的罪孽?如果我们可以,那么死去的士兵的家人,失去家园的百姓能否忘却?他们亡国辱身的仇恨是否在若干年之后引发又一次的血流成河?如果和平必须建立在他人苦痛与仇恨上,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真实的意义? 在看到一个国家的人们因为胜利与和平而微笑的同时,我看到了的另一个国家屈辱的泪水. 在看到报纸上关于战争的报道的同时,我看到了无数士兵中弹倒下的样子. 在感叹电视上美军武器精良的时候,我忘不了阿富汗人民血淋淋的绝望的脸庞.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世界在战争与和平中不断改变,历史在战争与和平中不断地被重复.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战争,也许和平可以成为杀戮的冠冕

战争与和平议论文

战争与和平议论文 【篇一:战争与和平300字】 随着硝烟逐渐消散,枪炮声停止了轰鸣,聚焦了全世界人们目光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了。 厮杀中得胜的人们在喜悦中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而失败的人们已永远失去了他们过去的辉煌。爱好和平的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战争——这足以毁灭人类的最可怕的魔鬼,它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 那些掌握巨大权利、动辄对他国诉诸武力、也把本国拖入战火的人,很少能真正尝到战争带来的苦水,而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战争带给他们的永远是不幸。 19世纪,那些拥有大量殖民地、经济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崛起,到20世纪初,它们的矛盾愈加尖锐,终于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也第一次经历了一场世界性的空前混战! 【篇二:战争与和平400字】 战争使国家衰亡,战争使无数人无家可归,战争让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让无数的父母忍受着失去孩子的悲痛;让亿万妇女变成寡妇。可想而知,战争是全人类不愿看到的。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回首往事,中国

人民饱受了太多的战争之苦。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有多少美丽的家园被吹毁;多少无辜百姓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提起南京大屠杀,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在这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集提射杀、火焚和活埋。全市房屋大部份被烧毁,整个南京城尸骨遍地,令人发指。 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许多善良的人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生命。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印度的柯华大夫为了反对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把生命献给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为了和平的事业,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抗日战场,用他们精湛的医术,拯救了一个个中国战士的生命。 可见的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反映了绝大多数的愿望。我过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和平的环境。中国的少年儿童是热爱和平的,我们要为增进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篇三:战争与和平500字】 战争是每个年代都必不可少的,只要有欲在,有贪在,它就必不可少。和平当然就不一样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完全和平的年代。 国防,这是一个铁证,防什么?防战呗!谁能料到哪一天闲着没事做的时候,会不会有谁惹起点动静。人们还是喜欢战争的,要不怎会有那么多人向国防事业倾注毕生。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体会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体会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读完小说,大家都有什么感悟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希望你喜欢。 读战争与和平后的心得一 《战争与和平》中已显现出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一个重大事件(如:战争)看似是精心安排并依从于人的意志而发展,这是事物的表层;内层的世界,是由不确定的、偶然的、多元的等因素综合有机作用后发展到如今的状况,这种状况或许暗合人的意志,于是人们用各种理性理论观点阐释计划方案的科学完美性;或许异于人的意志,于是人们把计划方案的科学与否归因于个人的歪曲不遵从既定的路线图。 在第一部第四节,以蜜蜂为例,表征了对某特定对象理解的多元性,从每个个体出发而理解的意义都不相同,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含义。正如作品中所言:人类在揭示这些目的的智慧发展得越高,最终目的的不可理解也就越加明显。 整部小说,书中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以及库拉金四大家族的际遇兴衰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大背影中,其中主要以安德烈博尔孔斯基、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夫的人性变化为主要脉络。人性或灵魂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复杂多样的形态不断运动变化着。这种变化源于外在环境以及内心活动双重因素的化合。 如果从因果论来分析四大家族命运,博尔孔斯基老公爵脾气很臭以及个人修养的不足,从而致使儿子和儿媳妇双双早逝,当然难能可贵的是儿子死前灵魂得到净化归于宁静;老公爵的女儿玛利亚是这个家庭最幸福的一位,天随人愿地嫁

给了罗斯托夫。皮埃尔别祖霍夫是一位从内心放低身段,鄙视贵族虚伪社会的贵族。他的灵魂一直在忏悔、反思、净化,他的亲赴前线、被俘等遭遇,使他的心灵更加纯洁。因此,他如愿以偿地保有了战后的家业并娶上了娜塔莎。罗斯托夫老伯爵为人行善,有同情心又有点软弱,虽然待他病逝后,家产尽失且欠下重债,但其儿子尼古拉罗斯托夫重操家业,娶了家资丰厚的玛利亚公爵小姐。这个家族中尼古拉和娜塔莎都幸福美满,老伯爵夫人也安享晚年,但让我遗憾的是彼佳罗斯托夫的早逝,痛心于他那年轻的生命和执着勇敢精神的殒灭。尼古拉享有了彼佳的善果,虚伪而投机参军的尼古拉从未真正意义上为了卫国战争奉献自己,而彼佳做到了,但事与愿违。最厌恶库拉金家族,瓦西里库拉金势利、虚伪、自私自利,所以他的这个因让他后代吃了这个果阿纳托利被截肢,另一儿子战死,海伦不守妇道,终而早逝。 最后皮埃尔与娜塔莎、尼古拉与玛利亚分别成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安德烈的儿子尼古卡尼,作者以该视角来评价皮埃尔和尼古拉二者,前者善良聪明又思想,后者与之相比就相形见绌。 人物角色中,男主角皮埃尔和女主角索尼娅为我最爱。前者是一个一直走在灵魂救赎道路上的良心者,他所追求的内心宁静自由以及灵魂洗礼净化救赎是我所尊爱,也暗合了我的追求,我原谅他在爱情上对海伦的失责,那是时势所迫而又左右助推的结果,无自我主张的皮埃尔被绑架上一段众人所认为的婚姻,因此他的不成熟使他为这段不能幸福的婚姻买单。人性方面,他善良、正义、有责任心、同情心等。后者索尼娅让我找到自己的影子,她对尼古拉罗斯托夫一直不离不弃,同时她的包容、担当、贤惠、温顺让我感动和欣赏不已。娜塔莎,我只能

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本文是关于和平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当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谨的衣襟:当曹孟德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时:当刘备与诸葛亮稳坐荆州,遥望江畔人马厮杀时,众人不禁赞叹“千古风流人物”、“乱石豪杰”辈出。 一夜大火烧毁了几十里营寨,八十三万人马存活者有几?失败的固是曹操,可是遭罪的不仅仅是曹操,而是无数的生灵! 在三国“英雄”们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块块奠基石。君不见,董卓率众“出征”无辜的草民,“男丁斩首,妇女充当官妓”,君不见徐州城里冲天的火光,而其目的仅为一座城池;君不见,战争起时,动辄“火烧连营”,“水淹七军”:君不见敌人追来,留下饥民殿后,而敌将军无一不是“趁势掩杀”一番。可是,那些为人主者,或者说渴望为人主者,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能够“卷土重来”,有道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可这些才俊不是用来建设国家,发展生产的,而是那些“人主们”踏上帝王宝座的一块块垫脚石。 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风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所谓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之后还不是年年征杀?坐拥天下后,还不是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而民众,不过是由战时的炮灰,演变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继续发出“苛政猛于

虎”的喟叹罢了。 帝王的利剑在鞍上不停地抽响,兵士们箭在弦上。东方熹明,枕戈待旦的双方的士卒混战一片,还美名曰:捐躯疆场。其中又有多少人再见明日的朝阳,能再孝奉年迈的高堂,能抚慰孤苦的发妻与儿郎? 陈尸遍野的土地何时能再长出稻粮? 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时再唱出欢乐的歌谣? 人们多么想弃剑从犁,多么想铸剑为犁,再造田园美丽的风光。 可贪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战争,背弃了和平。 当“一战”的硝烟未落,“二战”的硝烟又起。 当“二战”的战犯审判还未结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敲起了战鼓。 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未在人们的记忆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飞机又再度飞临中东的上空。而今“二河流域”硝烟再起,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古巴比伦的上空。生灵涂炭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海晏河清,人们世世代代的追求。可是,何时才能够海不扬波?合时才能够海水清流?何时世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不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 那些拨动国家机器的穷兵黩武者,放下你们手中的屠刀,让和平鸽飞遍世界,让橄榄枝插遍世界,染绿世界! 让我们铸剑为犁,让世界洒满和平的阳光,让人间充满爱意! 未来,不要有战争 一提到战争,我们想到的就是炮火硝烟、枪淋弹雨。尽管中东战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1】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 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 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 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 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 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 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 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 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 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 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

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700【2】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 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 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 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 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 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 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 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 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1879 德奥首先缔结“同盟协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 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 英法签订协约 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和俄达成秘密协议 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1914.7.28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8-9 西线德——英法马恩河会战,实施施里芬计划,第一次大规模战役1914.8 东线俄——德奥东普鲁士战役减轻西线压力东线也转入持久 1915 西线德奥——俄 1916.2-12 西线德——法凡尔登战役企图消耗法主力,迫使法投降首次使用飞机、毒气战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1916.2 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6.5底德——英日德兰海战企图打破英海上封锁,英仍控制海权 1916.6-11 西线英法——德索姆河战役减轻凡尔登压力,英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 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1917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1918.3 苏俄同协约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10 德基尔港水兵起义 1918.11.9 德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9.1.18 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1919.4.28 国联盟约通过,被列入对德、奥、匈、保合约之中 1919.6.28《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1919.9 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1919.11 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 1920.6 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1920.8 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 1920 国联成立 1921.11 美英日法《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 1922.2 美英日法意《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1922.2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及其《附约》 1922.2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20世纪战争与和平研究报告 课程: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 作者:郭某某 时间:2012年

目录 一、前言 (3)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和平 (4)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5) 五、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6) 六、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7) 七、新形势的战争 (一)恐怖主义 (8) (二)金融战争 (8) 八、结语 (9) 九、附件 (9)

一、前言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无疑是一个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世纪。在经过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大幅度的跨越之后,人类叩开了20世纪的大门。然而,由于人类历史上旧有的矛盾和新产生的矛盾的相互交织,20世纪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充满了杀戮的世纪。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纷乱复杂的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战争仍然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100年间全世界进行了380多次战争,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亿,相当于1913年世界总人口的10%以上。如果从1914年算起,这是一个战争几乎不间断的世纪,其中没有发生有组织的武装冲突的时间很少也很短暂。而核武器的产生更是使世界坐到了火药桶之上。 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希望在和平中获得发展;然而当今世界,不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爆发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在新时期下这些因素有了新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自古就有,然而世界性的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从原来的第一位下降到了第三位,而美国、德国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国,美国由原来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而德国则由原来的第三位升到了第二位。然而在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瓜分的结果是: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达到了德国的11倍之多。因此,这些在经济实力上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满于现状,希望拥有更多的殖民地来发展自己,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于是为占有更多的殖民地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后起之秀的德国与自恃拥有“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

战争与和平读后心得感悟

战争与和平读后心得感悟 战争与和平读后心得感悟一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

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⒎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 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 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心得范文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心得范文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心得范文1 这天最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述、战争场面描述、心理活动描述、人物对话描述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述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此刻,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

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立刻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理解并喜爱: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正因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生们欢迎他,正因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正因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正因在节日,他们都能够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正因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照他说,他们能够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正因彼埃尔叔叔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正因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向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题1.(2019·广东六校联考)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苴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苴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10分)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产生的原因。(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二人的言论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毛奇的观点美化战争,有军国主义倾向;司马穰苴认为战争为权宜之计,且主张以战止战,较为中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知,反对美国利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塑造别国,干涉别国内政,发动战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可知,二战后,美国意图独霸世界,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答案:(1)毛奇认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点评:这是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 司马穰苴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点评:这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 (2)观点: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或人权干预战争)。原因:冷战后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2.材料一战争之初,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的立场。但此后协约国在争取盟邦的斗争中,曾敦促中国参战,日本却竭力阻挠。日本阻挠的原因是,惧怕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以战胜国资格收回山东的权利。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美)、劳合·乔治(英)和克里孟梭(法)举行“三巨头”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代表团被摒除在外。会议决定把日本继承在山东的权益的要求写入对德和约。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世界名著给我了新的不一样的感觉。这是 一本世界名著,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上高一的时候我曾经阅读过这一本书,可是当 时就是仅仅读了一下,没有太大的感触,我想是因为当时的思想还是比较局限,理解能力 还很欠缺,在加上文化程度在那儿,所以度了就仅仅是读读,读了也没什么特别深的印象,可是这一次,我就很认真的读了一遍,感觉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这次读的时间比上次的还 要短一些,可能是因为原来接触外国小说不熟悉,现在读的多了,感觉是比原来读起来快 多了,并且有了很多有感触的地方,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是列夫托 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开始读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懂,觉得里面涉及的方面特别多, 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外国的很多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生活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中特别是思想方面和军事方面是两个两点方面是很只 得看的地方。这本书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本身所想表达 的一个目的,但是从这个目的来看我就的还是有点片面了,我觉得可以说这本书中所表达 的东西已经到了一个全人类的高度了,我想这就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特有所在吧,当然里面还包含着很多的文学上的东西,文学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虽然我 不能在这大放厥词,高谈什么文学,我也不是很懂,我也没有资格,但是这本书很吸引我,我觉得这就达到了文学的目的了。当我要从新阅读这本书时,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因为 我不想和上次一样,没太大收获,我想只有这样才会让我收获的更多,更加容易理解到作 者真正想表达的,读这本书才有意义,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完成于1863—1869年之间,字数达到了130多万字,历经7年的艰辛创作受到列宁的高度称赞,这时也不得不说说作者了,他是19世纪 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7年他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农奴制的尝试,他曾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在军队的几年生活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托尔 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的10月份他离家出走,之后病逝于一个小站, 享年82岁。这些就是读这本书时的一些准备,下面就这本书来详细说说。 小说的大致内容是,在开往德国汉堡的飞机上,作者无意间听到了甲壳虫乐队的《挪 威森林》,于是回忆游走到了18年前的日本:一个孤独的男主角——渡边,经历了好朋 友木月的上吊,一年后,不期而遇的碰到了直子并开始了交往,然后到直子的消失。几个 月后,渡边收到了从疗养院寄来的直子的信,原来,和木月一样,直子也有着“自闭症”,他们都孤独,无可排遣的空虚,却找不到各自心灵和这个世界交往的通道…… 这本书知道字数就知道是很长的要不作品,可是在结构方面,却是做的井井有条。每 一步作品在结构上都是非常难把握的住的,并且像这样一类的鸿篇巨制更是难上加难,可 是托尔斯泰却凭着他自己的文学天分,在本来就矛盾着的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梭自如,一点 都不觉得矛盾,在内容结构上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便文章更清晰明了,而且托尔斯泰似乎 特别擅长描绘一些比较难描绘的场面,可是他却描绘的就像浮现在眼前,一下子就能想到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范文_《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5篇

读《战争与和平》有感范文_《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600字5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一) 六年级上学期一开学,我就迫不及待的,买了一本《战争与和平》。 我认为这本书的题目就很吸引我,战争和和平是一对反义词,我当时很想知道作者怎样描写当时的年代。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一位很著名的作家,也是我很佩服的作家。 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结构很清晰,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时代背景也很突出。这本书的中心是俄法战争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想要争取到和平的愿望。这本书巧妙的把战争与和平穿插在了一起,让人读起来既不劳累,也能清晰地明白这本书的内容。 当时的社会很残酷,普通人民的地位都很低下,城市里的王公贵族滥杀无辜,雇佣童工、随意挥霍金钱。人民天天都活在硝烟和炮火之中,饭都是吃了上一顿都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人民都团结一心,人人地位平等,不会发生民族争斗。人民吃穿住行都根本不用发愁,现在的时代都很和平,很少发生战争。当时的社会和现在的社会有明显的对比。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不能随意挥霍金钱,人一生的金钱、地位都是有限制的,少年时都挥霍完了,到老了,就会饭吃不饱,衣不遮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是先

辈们通过残酷的战斗,通过努力的奋斗而得来的;我们各民族要像习主席说的像“石榴子”一样团结一心,为创建文明城市加油努力;我们在任何方面都不能代谢,要勤劳、好学、虚心,让自己每一天都“更上一层楼”。 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道理,我们要多多阅读名著,学习到更多知识和词语运用方法。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二)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 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 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

群文阅读:《战争与和平》教案

群文阅读: 《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网站从文学作品、照片、音乐等各方面拓展战争与和平的内涵,激发学生呼唤和平的心声。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宽带网及网站的拓展链接,全方位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以及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第四单元,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板书主题:战争与和平)(出示课件)在这单元的四篇课文中,我们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夜莺的歌声》—机智勇敢《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呼唤和平《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呼唤和平 2.(指板书)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小英雄雨来;我们跟着小作者雷利一同呼唤和平,我们都祈盼全世界的孩子能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3.(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象征和平的橄榄树。相信通过我们的深入学习,让这棵橄榄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同时,我们也

希望这棵橄榄树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拓展链接 1、战争中也涌现出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能简单介绍吗? 2、故事《黄继光》默读课后阅读材料《黄继光》谁来说说黄继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出示图片)战争给人来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为难民。由于食物短缺孩子们大多营养不良;由于使用了违禁武器也使许多战后出生的儿童得了白血病或者其他怪病。, .(课件出示)这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分别代表本国的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 A默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B、同学们,此刻,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点什么吗? 4.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这段时间,孩子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课外书获取了许许多多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知识,老师也不甘示弱,收获多多。咱们来开一个成果发布会,我先来汇报。好吗?瞧,李老师带来了一些描写战争与和平的词语和诗句,一起来读一读。分组读词语:A全民皆兵严阵以待破釜沉舟 B 全军覆灭速战速决暗渡陈仓 C 纸上谈兵硝烟弥漫枪林弹雨 抽生读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