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通常是指由同一单位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设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实施,如图1-11所示。业主与设计一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一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该模式通常以设计单位为主,可对总承包商或分包商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从而加快工程进度。设计一管理公司的设计能力相对较强,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方面的长项;但施工管理能力较差,因此无法有效管理施工承包商。

二、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决定了项目的治理机构,是项目策划阶段的首要工作。项目融资的概念有两种,广义的项目融资是指“为项目融资”,实施项目的企业或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取项目资金的过程,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狭义的项目融资是指“通过项目来融资”,由项目公司的期望现金收入作为全部还款来源,还款保证仅限于项目资产、项目合同协议下的利益和权益,在严格的法律、合同框架下风险由项目的利益关系人共同承担。广义项目融资参见本系列教材之四《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的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介绍BOT、PFI和PPP模式。此类模式所覆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既属于政府授权进行特许经营的狭义项目融资模式,但同时还界定了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又属于承发包模式的范畴。

1.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有时也称为“特许经营权”(Concession)方式,它是指某一财团或若干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获得某项基础设施的特许建造经营权,然后由此类发起人联合其他各方组建股份制的项

目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在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得利润,有时地方政府考虑到运营收费(如过路、过桥费)不能太高,可能给项目公司一些优惠条件(如将一片土地给项目公司开发经营),使项目公司降低其运营收费标准。项目公司以运营和经营所得利润偿还债务以及向股东分红。在特许期届满时,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以极低的名义价格移交给东道国地方政府。BOT方式中的各参与方还包括地方政府、各类金融机构、运营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承担各自的职责。BOT方式的典型结构框架,如图1-12所示。

BOT是一种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Limited—recourse Project Financing)方式,贷款人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和义务,债权人只能对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在一个规定的范围、时间和金额上实现追索,即只能以项目自身的资产和运行时的现金流作为偿还贷款的来源,而不能追索到项目以外或相关担保以外的资产,如项目发起人所在的母公司的资产。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采用BOT方式,各国在BOT方式实践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引申的方式,如: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Build—Own—Operate,建造—拥有—运营);BLT(Build—kase—Transfer,建造—租赁—移交);BT(Build—Transfer,建造—移交)等十余种。

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XX公司 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建立有效的研发项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研发项目实施,促进公司 协作完成研发任务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般项目:指费用总额在20万元以下(含20万元)的研发项目。 重大项目:指费用总额在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含200万元)的研发项目。 特大项目:指费用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组织机构 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组。

(一)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总分管技术副总担任,成员由公司其他高管层领导和科技管理部门、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研发部门等相关部门第一负责人组成; (二)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科技管理部门; (三)项目组设项目负责人一名,项目组组长一名(可根据项目的研制难度和规模等的需要设副组长一名),成员若干名,特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聘任,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可由项目组长担任。项目组长分为三类: 1. 2. 3. 4. 5. 6. 1.负责拟定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依照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管理项目; 2.负责组织项目立项答辩; 3.负责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和节点考核; 4.负责协调项目开展所需的资源及项目的外部工作; 5.负责保存项目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数据; 6.负责组织项目阶段性评审和验收。 (三)项目承担部门职责

1.负责项目前期调研,并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把关,对项目实施的技术途径和重大关键技术论证、审查; 2.负责组织编写项目立项论证报告、项目实施策划方案,并按经批准的项目实施策划方案,组织各项目的实施; 3.负责提出技术外协和加工外协项目,并负责起草、签订技术外协项目或外协加工合同和技术协议; 4.负责编制项目工作计划(含月/周计划)、阶段评审报告、节点任务完成情况 5. 6. 7. 8. 1. 2. 3. 4. 第七条项目立项 立项论证内容主要包括:需求分析、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研究进度、预期的成果形式和技术指标、知识产权目标、协助方式、效益分析、经费需求及所需研究试验条件等。 (一)公司级立项 公司级研发项目是指对公司重点发展技术和专业有较大意义,经项目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公司内部完成立项的科技研发项目。

设计院运营管理模式

设计院运营管理模式 XXX设计院经过多年经营现形成了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共七个部门 1、办公室 2、经营部 3、技术质量部 4、综合管理部 5、设计部 6财务部 7、文印部 一、职责范围: 一)办公室 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公司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岗位描述,组织起草公司工作流程。 b)拟定公司人力资源招聘方案和计划,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C)起草或参与拟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d)起草公司岗位人员能力评价准则,协助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人员岗位能力评价。组织起草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组织实施人力资源考核的具体事项,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 e)组织起草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 f)组织起草工资、激励、福利方案,核算人员薪酬标准,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g)根据公司人事管理规定和决定,起草或拟定人员进出、职务任免、薪酬调

整等文件,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2. 劳动关系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公司劳动合同实施细则,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b)组织办理员工入院、离职、退休等手续。 C)组织社会保险基数增减变化的确认,具体实施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工作。 d)参与处理有关劳动争议。 e)参与工伤事故的内部确认工作。 3. 职称与注册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职称与注册管理的各类文件,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b)组织各类职称、注册等资格的考试、考核、申报、评审确认等工作。 C)组织实施注册师的注册、培训、聘用工作。 4. 文秘与行政工作 a)负责公司的文秘工作,起草、印制、发放公司文件。 b)参与公司有关会议的组织工作,并进行会议记录。 C)负责组织搜集与企业有关的来自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方面的信 息。 d)负责公司内外部文件、信函、传真、电子邮件、通知的传递。 e)负责对涉及保密文件的保管、借阅、处置和销毁的管理。 f)负责保管公司除设计生产以外的各类文件与合同文本,保管各级政府有关 文件、人力资源档案、公司大事记、公司会议记录和有关证章、奖品、奖杯、证 书(包括获奖证书)礼品。 g)保管使用公司摄影摄像器材,保管各类非学术、科研、技术的影像资料。 5. 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a)起草、拟定公司的内外部宣传计划,组织公司的内外宣传工作并实施。 b)负责组织起草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与计划并实施。 6. 其他工作 a)收集公司内外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向公司提供分析数据。

企业集团研发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集团研发管理模式分析 更新时间:2008-5-13 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初始阶段,也是技术创新能否实现最为关键的阶段。企业集团研发管理的组织结构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多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和轴心式管理模式。研究研发管理组织结构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发掘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点和劣势,为企业集团的研究活动提供更有利的组织保障。 对下属企业不同形式的联系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协同效应,如何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对这些研发单位进行整体协调管理,是企业集团必须面对的重要抉择。研究企业集团研发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企业集团的研发活动创造有利的组织保障,合理配置资源,缩短开发周期,节省资源消耗,提高研发的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集团的研究与开发管理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独立自主研发阶段、过程管理阶段和战略管理阶段。相对于这三个阶段,大致可以归纳三种管理模式,即单一式研发管理模式、多中心式管理模式和轴心式管理模式。 一、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集团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处于一种相对离散、孤立的状态。决策者虽然重视研究开发活动,但是研发活动一般仅仅留给技术专家来解决,技术研究活动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是两套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这时的企业集团多采用单一中心式研究与开发管理模式。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研究与开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把研究与开发活动集中在企业集团总部的技术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尤其是对那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上,通

常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图1,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的技术中心都集中设立在本土。人们假定本土的技术优于其他地区。该观点也界定了本国基地同边缘地点不对称的信息和决策结构。中央的研究开发受到保护,技术中心在企业集团研究开发网络中居中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司的“思想库”创造新的产品或产品概念,这些产品随后在其他地方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和耐克)。 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防止技术外滥,并能显示出规模和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特别是在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大型装备,单一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资金和研发设备的集中和高效利用。规模效益递增的结果是带来更低的研发成本和更短的开发时间。研究开发人员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和对研究开发远景的价值观的共同认识,促进了信息在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间的传播。 这种研发形式的主要弱点是:缺乏对来自海外市场和外国技术趋势的敏感性;对当地市场需求缺乏足够的考虑;容易忽视其他公司的研究开发成果;倾向于发展一个僵化的组织结构。 这种研发管理模式与传统的U型组织结构相匹配。u型组织,也就是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按照职能设立部门的组织建制,在企业的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集中,没有中间层或者中间层极少,信息以纵向传递为主,缺乏升迁制度,以控制企业为组织目标。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上层容易管理各职能部门,最高管理层比较容易实施创新战略。但是,往往在这种管理结构中,长官意志比较严重,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交流和联系,部门

研发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研发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998年,我国启动了国有科研机构的改制工作,截至目前大部分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已经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完成转制工作的科研机构,其科研和发展资金将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科研机构在事业单位体制下所采用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并不适用于新体制下市场竞争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在跨国公司争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抢夺科研人才的背景下,落后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还将造成我国科研机构优秀科研人才的流失。因此,建立市场竞争环境下具有竞争力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是我国科研机构完成转制后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中华-博略咨询在多个科研机构管理咨询项目基础上,对我国科研机构研发项目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并参考国外先进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开发了研发项目管理体系设计方法。 一、我国科研机构研发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虽然,我国不同的科研机构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存在

的问题也多种多样,但是长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导致科研机构在研发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下述问题: 1. 研发战略 * 缺乏明晰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项目选择标准* 缺乏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 * 重视产品开发,但是忽视研发平台构造 2. 流程管理 * 经验型管理,缺乏对业务流程的清晰定义,导致管理失控,或者效率降低 * 各部门各自为政,流程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有效的信息大量流失 * 流程不能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调整,冗余环节多,效率低下 * 支撑业务流程不以研发工作为核心,对研发工作需求响应不及时 * 对项目计划不重视,计划制定时不够审慎,执行过程中变更频繁,不能发挥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作用, * 缺乏对项目控制的系统思考,控制环节不全面,过程不系统* 没有统一的项目术语定义,容易造成业务和管理混乱 * 没有进行项目阶段划分,或者没有明确各阶段的产出、考核标准和内容,没有确定项目各阶段中的关键决策点和决策点控制制度* 缺乏过程中止管理,项目一旦开始往往很难中止 3. 项目组织模式

世界500强公司——华为研发项目的管理精髓

咨询顾问带领下,对华为公司的产品和流程进行重整,对项目管理体系也进行了细致梳理,下面对华为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特点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 1、基于流程的产品开发 华为公司提倡流程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任何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结构化流程来指导,如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供应链等业务活动。 产品研发项目是企业最常见的一种项目方式,华为公司也不例外。为了把产品研发活动管理好,华为公司建立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以LPDT(产品开发项目领导)管理项目工作。 华为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生命周期管理阶段。为了大家了解产品开发的总体概况,华为公司首先建立了产品开发流程的袖珍卡,袖珍卡就是一个产品开发概略图,给人一个产品开发的全貌,因为可以做成象卡片一样放在口袋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学习,所以给起了名字—产品开发袖珍卡。 因为袖珍卡在指导产品开发项目团队方面还不足于具体化、可操作,所以针对袖珍卡的每个阶段又进行了展开,制作了阶段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每项活动描述了活动含义,针对项目文档,制作了文档的模板。 按照IBM咨询顾问指导设计的产品开发流程,和原来华为公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对比,其中一项比较大的差别是:概念阶段和计划阶段明显比原来的流程周期长,更加重视概念阶段对产品的定义以及各领域策略的制定,以及重视计划阶段对技术方案的制订以及各领域实施方案的制定,后来华为公司经过几个PDT项目的验证,反而整个产品开发项目的周期缩短了。其原因是在引入IPD之前,由于概念阶段和计划阶段时间短,产品定义模糊、方案不具体就进入了开发和验证阶段,导致开发和验证阶段周期加长,反而导致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加长。 因此,华为公司的产品研发项目,是基于产品开发流程的项目管理,LPDT带领项目团队成员实施产品开发,要接照公司定义的流程来完成项目目标。 2、对产品开发项目实施端到端的管理 有些企业中,由于对产品开发没有实施端到端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个医药企业,产品开发完成了,要去销售了才发现注册工作还没有做,还有一些企业,产品开发是串行的,一个部门传递至另外一个部门,各个部门保证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导致产品开发项目进度延迟。等等现象枚不胜举,在这些企业中缺少了端到端管理项目的特征。 在华为公司,“端到端”在IBM顾问引入后,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术语,它提示我们做产品开发项目,要从市场中来,最终通过项目活动满足市场需求。就是说,产品开发项目不仅仅是技术体系一个部门的工作,而且需要其他部门参与形成跨部门的团队才能完成产品开发目标,保证市场的需求。

企业管理运营模式转变方案设计.doc

企业管理运营模式转变方案设计1 企业管理运营模式转变方案设计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加速发展,电信行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现行管理运营模式不能适应行业新的发展需要和挑战,电信行业企业的管理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集中表现在电信行业领导人管控缺失问题,经常出现由于领导人管控缺失造成的工作停滞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了电信行业企业的稳步发展。此时,基于电信行业企业现行管理运营模式和领导人管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运营模式的转变就显得势在必行。构建多级代理人体系,转变管理经营模式,有利于整个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融合化运营,客观上保障部门内运作效率的提高,防止领导人管控缺失问题。由此可见,转变管理运营模式是防止领导人管控缺失问题的根本手段,是推动电信行业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电信行业企业搭建管理运营模式的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电信行业 【问题类型】:管理运营模式转变 【客户背景及现状问题】 西北某电信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隶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

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凭借着“技术为导向”的先端优势,该电信公司赢得了许多地方性市场先机,但是随着电信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大,电信行业仅仅以“技术”获得先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对市场需求敏感的运营理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该电信公司过去的管理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这样的变化,急需要改革管理模式。 该电信公司仍然沿用着“以技术为先导”的管理运营模式,对于新的综合服务的市场需求缺乏感受力。在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管理运营能力不适应行业新的发展需要和挑战,该公司的管理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集中在领导层管控缺失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点: §坚固的部门墙。该电信公司以业务为划分依据,形成了各个业务部门。而旗下的业务部门各自为战,就造成了该电信公司在销售方面,移动、宽带和商业服务无法形成一个全套的服务能力,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无法迅速做出反应,没有形成一个融合式的服务。这样不仅会带来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成本的居高不下,也将无法适应消费者日益复合式的服务需求。 §领导者一旦缺失,管理体系“瘫痪”严重。该电信公司的各个部门领导人经常会外出和开会,而领导人掌握着整个部门的资源和审批的权利,这样就会造成整个部门因为领导人的缺失而工作停滞的现象发生。 【华恒智信问题分析】 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在与该电信公司内部管理层进行大量沟

研发项目管理体系解决策划方案

研发项目治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998年,我国启动了国有科研机构的改制工作,截至目前大部分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差不多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完成转制工作的科研机构,其科研和进展资金将要紧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生存和进展。科研机构在事业单位体制下所采纳的研发项目治理体系并不适用于新体制下市场竞争的需要,严峻制约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在跨国公司争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抢夺科研人才的背景下,落后的研发项目治理体系还将造成我国科研机构优秀科研人才的流失。因此,建立市场竞争环境下具有竞争力的研发项目治理体系,是我国科研机构完成转制后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中华-博略咨询在多个科研机构治理咨询项目基础上,对我国科研机构研发项目治理中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并参考国外先进的研发项目治理体系,开发了研发项目治理体系设计方法。 一、我国科研机构研发项目治理中常见的问题

尽管,我国不同的科研机构的研发项目治理体系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然而长期的事业单位治理体制,导致科研机构在研发项目治理中普遍存在下述问题: 1. 研发战略 * 缺乏明晰的战略定位及进展规划,没有明确的项目选择标准* 缺乏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研发项目)组合治理 * 重视产品开发,然而忽视研发平台构造 2. 流程治理 * 经验型治理,缺乏对业务流程的清晰定义,导致治理失控,或者效率降低 * 各部门各自为政,流程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有效的信息大量流失 * 流程不能依照业务进展需要调整,冗余环节多,效率低下 * 支撑业务流程不以研发工作为核心,对研发工作需求响应不及时 * 对项目打算不重视,打算制定时不够审慎,执行过程中变更频繁,不能发挥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作用, * 缺乏对项目操纵的系统考虑,操纵环节不全面,过程不系统* 没有统一的项目术语定义,容易造成业务和治理混乱 * 没有进行项目时期划分,或者没有明确各时期的产出、考核标准和内容,没有确定项目各时期中的关键决策点和决策点操纵制度* 缺乏过程中止治理,项目一旦开始往往专门难中止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通常是指由同一单位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设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实施,如图1-11所示。业主与设计一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一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该模式通常以设计单位为主,可对总承包商或分包商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从而加快工程进度。设计一管理公司的设计能力相对较强,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方面的长项;但施工管理能力较差,因此无法有效管理施工承包商。 二、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决定了项目的治理机构,是项目策划阶段的首要工作。项目融资的概念有两种,广义的项目融资是指“为项目融资”,实施项目的企业或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取项目资金的过程,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狭义的项目融资是指“通过项目来融资”,由项目公司的期望现金收入作为全部还款来源,还款保证仅限于项目资产、项目合同协议下的利益和权益,在严格的法律、合同框架下风险由项目的利益关系人共同承担。广义项目融资参见本系列教材之四《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的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介绍BOT、PFI和PPP模式。此类模式所覆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既属于政府授权进行特许经营的狭义项目融资模式,但同时还界定了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又属于承发包模式的范畴。 1.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有时也称为“特许经营权”(Concession)方式,它是指某一财团或若干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获得某项基础设施的特许建造经营权,然后由此类发起人联合其他各方组建股份制的项

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XXXX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XXXX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包括如下内容 1.研发项目战略管理 研发项目战略方面包括研发项目的选择与评价、项目的战略与规划。 2.研发项目组织与流程管理 研发项目组织与流程方面包括研发项目的过程管理、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研发项目的控制 3.研发项目资源管理 研发项目资源方面包括研发人员的管理 4.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研发项目的绩效评价、研发项目的审计。 1研发项目战略 1.1研发目标 研发目标:用3年的时间,做到有8-10个项目国内领先,其中2-4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研研发方向:体外诊断试剂-生化试剂、POCT免疫试剂 医疗仪器- 临床诊断仪器等。 研发战略:追随国际体外诊断试剂的战略,走自主研发。 2研发学科分类 我们会建立5个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抗感染实验室和仪器实验

3研发项目组织与流程3.1研发项目过程管理3.1.1.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3.1.2.产品立项审批流程

总经理研发部相关部门相关政府部门研发总监 3.1.3.产品研发过程管理流程

3.1. 4. 产品研发验收管理流程

3.2研发项目组织模式 3.2.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研发项目选题、立项、审批、验收、项目评审及奖惩、控制项目风险以及研发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提高研发项目管理的执行效率,特制定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3.2.2.总体原则 研发项目须经立项审批方可进行,未经立项审批的研发项目公司一概不予认可。 3.2.3.项目分类 根据项目的复杂性、影响程度及技术难度,研发项目分为A、B、C三类,具体为: A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项目。申请发明专利获准的研发项目并在国家科技部或上海市科技技术委员会立项的项目。分为为新产品研制、仿制、改剂型(含非药品);从外单位引进有知识产品新产品或关键新技术;或总经理认为应由决策委员会审批的项目。 B类: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获准项目。公司从未生产过的新产品或新剂型进行研究、改进并进行中试和投入大生产工艺试验、;对引进新产品或新技术进行评估、产品和技术的试验验证;项目金额在5万元以

业界软件研发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业界软件研发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伴随软件行业的发展,业界公司也不断对软件的研发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目前业界比较流程的几个软件开发模式,例如MSF、RUP、XP、CMM,而这些模式都存在相应的优势和缺点;同时因为软件的类型多样、面向的客户对象不同、甚至使用的开发语言不同,决定了软件企业需要结合本公司的产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选择不当的开发模式会使软件的开发和测试陷入不断修改代码和测试软件的困境,增加了软件开发成本,延长了软件发布时间。 一、MSF模式 MSF于1994年首次引入,当时还是一个来自微软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最佳方法的松散集合,MSF产生后在微软产品组、交付中心、技术组和微软合作伙伴,甚至客户那里得到成功实施,并不断完善,既然MSF被众多软件企业所借鉴使用,MSF本身具备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并进行适当改进的地方,接下来我们重点从组织、流程模型进行分析。 1.1、MSF小组模型 MSF 小组模型定义了小组同级成员的一些角色和职责,这些成员都在以相互依存的跨学科角色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工作。下面的图表对该模型的逻辑进行了描述。 一个成功的软件项目需要同时实现多个目标,例如至少需要包含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要比较高;公司的投入要在一定范围内,要实现投资收益,毕竟商业企业的盈利是应该首要考虑的内容;项目的实际开发进行要受控不能无限拖延;最终的交付要有比较高的质量;整体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要比较合理、易于扩展、易于维护;同时还要求项目同时需要给公司带来新的技术积累、经验教训,从而使后续项目能够持续成功;而这些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实现,软件项目的活动又具体划分为多种类型,大概主要划分为面向市场类活动、项目管理类活动、架构设计类活动、开发实现类活动、测试类活动、支撑类活动(例如配置管理等),而这些活动需要具备不同技能人员来执行,所以MSF具体定义了如下五类角色群:产品管理、程序管理、开发、测试、发布管理、用户体验,并且明确定义了五类角色具体职责,这些职责的定义对具体软件企业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角色群职责 产品管理重点负责和客户前期进行沟通,明确项目需求,同时初步思考项目的解决方案、管理客户需 求说明,管理客户的期望,针对项目范围、进度、资源进行权衡、负责进行后期市场宣传与 推广。 程序管理重点负责项目管理、承担项目架构师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并对项目计划进行跟 踪控制,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并跟踪监控风险。

集团化管控模式设计方案(新)

集团化异地管控模式的选择 水晓丽 目录 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比较 (一)财务管控型 (二)战略管控型 (三)运营管控型 二、集团现状分析 (一)现有业务介绍 (二)现有管控模式 (三)公司总体战略 三、案例分析:华润 四、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一)影响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异地管控模式匹配模型 五、管控模式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总部功能定位 (二)人力资源管控 (三)跨地域业务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四)异地用工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六、结语

摘要: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比较集团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三种管控模式,从而分析建议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异地管控模式。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47.14亿元,下属成员公司9家,人员4038名,涉足酒店、高尔夫、景区、游艇游轮、文化休闲和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毫无疑问,集团未来的发展势必朝着集团化方向,集团型企业相对于单体企业来说,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战略运营潜力,在不同专业和地域间更好的配置资源,并通过利用集团资源控制及规模化的整体优势,有效抵御经营风险。 根据集团的“走出去战略”和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集团的公司规模势必越来越大,异地子公司也越来越多,跨地区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将开发国际业务,投资控股关系也越复杂。选择合适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是集团扩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为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定位和职能

装修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

装修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 方法/步骤 一、如何检验。客户逐步质量认定制,公司实施客户逐步质量认定制,工程从材料进场到竣工验收,均请客户共同参与,每一步均需有客户认定签字,每一道工序验收前,质检员或项目经理应教会客户如何进行检验。 二、客户洽谈。客户咨询、电话咨询、客户上门咨询、设计师上门咨询。当客户拨打装修公司电话时将会听到:您好,**装饰!我是客户服务员***(或设计师***)。 客服员每日接待新客户时,要与客户填写“客户洽谈单”,并对客户就公司情况做简单介绍。客服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推荐合适的设计师为客户服务。客服员定期协同设计师电话回访填写“客户洽谈单”的客户,征求客户对公司的服务意见。 三、参观再施工程。公司每周六、日为客户免费提供看房班车,参观工地,专人讲解。为客户提供方便,让客户感觉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度。 四、上门量房。客户要求设计师上门量房的要求,不能被拒绝。一般的装修公司都会与客户签订《客户立项书》。然后设计师上门为客户量房。 五、预算。绘制平面图是为客户做初步预算,一般的装修公司,看房子的大小来决定出预算的时间。一般量房在100平米以下会在3天左右为客户绘制出平面图、效果图和预算书,然后邀请客户与公司负责人见面,介绍初步设计思路及大概工程预算。 六、客户确认。客户修改、认定后,公司应会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贴切客户的意愿设计。 七、绘制详细图纸。图纸、预算需经设计部主管审核、签字。合同签订后,两天之内会给客户出齐详细施工图。

八、签订施工合同,客户交首期款。这是装修公司管理运营模式的重点。签订合同后,一般的公司会让客服员为客户培训《客户须知》及必要的家装知识。个别有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装修项目,如果客户执意要求施工,必须签订“客户授权施工责任书”。(暖气、煤气管路及设施不能改动的)公司与客户签定订的责任书一式两份,客户、设计部各一份。 九、建立客户工程档案。公司的工程统计员将把您的档案编号,建立客户工程档案,填写工程资料明细,向相关人员发放工程管理表格。客服员会及时完善《客户管理档案》,以便为客户做好服务。 十、设计一次交底。从签订合同之时算起,两天以内进行设计一次交底,由客服员召集质检员或项目经理,在设计部与设计师进行一次交底。 十一、设计现场交底。设计一次交底次日,进行设计现场交底,客服员召集设计师、客户、项目经理,进行现场交底。质检员或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查看,项目经理负责向客户说明现状,并填写“施工现场原状情况说明单”。 装修公司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可能客户在时间方面遇特殊紧迫原因,设计师经请示设计主管和工程部同意后,我们将直接进行现场交底。 十二、施工领款、备料。施工队领款人员的照片应在财务部备案。项目经理持工程部签发的领料单,到公司指定材料部领料。 十三、分阶段材料进场验收。项目经理填写“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单”,并询问设计师是否有特殊材料,如有必须有设计师签名,进场材料验收记录单上须有客户与项目经理、质检员与施工负责人员的签字。 十四、施工质量监督。质检员检查自己的责任工地时应填写“质检员工程自检情况汇报表”;检查他人责任工地时应填写“质检员工程互检情况汇报表”;工程部经理、企业管理人员检查工地时应填写“工程质量巡检情况汇报表”。

研发管理体系

一、研发管理体系 研发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从结构上来讲,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架而成: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流程与工作流程、项目及管道管理(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如图1所示: 所有的研发管理必须是在研发在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所有的工作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研发管理战略。在保证研发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知识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研发管理战略 研发管理战略是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重要指导。在制定研发管理战略时,除了要明确较长时间内(通常是3-5)年的研发管理战略规划之外,还需要建立研发项目选择和评价的体系和标准。因此,研发管理战略对于科研机构能否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和市场环境的研发项目有重要的影响。 三、团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要建立进行高效的研发管理,需要建立怎样的一个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彼此之间如何进行分工与协作,管理的层次关系是怎样的,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去组织每项研发项目等等。明确分工,明确责、权,是进行工作的前提。

四、研发项目管理 开发部门通过提高部门效率和优化流程已经有效性的减少了研发投入上的浪费。研发人员比以前更接近市场,更注意使研发工作与公司业务战略协调一致。 1.流程 其次,需要明确研发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划分,明确工作的方式和步骤,建立工作规则和规范,建议相应的业务制度。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建立适度的结构化工作流程。 然后,针对研发项目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强调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准则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甄选。进行有效的管道管理和实时的监控,避免资源的浪费,及时将不良项目进行终止或转移。 流程管理体系 流程管理体系是研发项目运作和管理的手段。一个良好的流程管理体系能有效地提高项目运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控制项目风险等等。例如,通过流程设计和优化剔除冗余环节和不必要的步骤,或者将项目的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等措施将提高项目效率,加快项目进度;而通过在流程中建立适当的关键控制点可以充分地降低项目决策、管理和执行等方面风险。 研发项目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应当涵盖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管理要素,以保证对项目管理的全面和系统。如图2所示:

组织管控模式设计

组织管控模式设计- 四川志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知识 集团管控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于中国。随着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集团内部 管理的整合,近年来,集团管控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集团管控的架构已成 为各大企业集团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既要管理好下属企业,又要有助于调动下属企业的积极性,是集 团管控的根本目标。 理解集团管控,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企业集团概念。企业集团是指一些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和企 业内部组织的变化,组建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资产、产品技术等为纽带,母公司通过投资及生产 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同众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企事业法人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建立企业集团的 作用,不仅在于可以管控更大的资产和更宽泛的业务,更在于通过集团化的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去 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和扩张,实现多项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终达到“1+1>2”的、类似于联合 舰队的整合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层。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企业集团总部选择什么样的集权、分权模式的问题,是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管 理和控制的问题。然而,经典管理理论,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出直接的答案。大部分对组织结 构和管理控制的研究,都侧重于研究组织内部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很少系统地研究企业集团的管理和 控制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集团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企业集团的管理与控制问题逐步成为一个 研究热点。 二、集团管控的定义 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董事会来影响子公司制度安排,从而对子公司运作产生规则和源头上影响的行为。集团管控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管理。集团管控是跨层次的。从根本上看,管控是一种控制行为,有黑箱控制,白箱控制和灰箱控制。也可分为前中后控制。 三、集团管控的重点 集团管控的重点在于促进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发挥的内部资源整合,以及作为保障协同效应实现的规 范治理和有效管控。集团管控是个系统工程。框架、流程、制度、方法、工具只是知识,是技术。而 如何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让这些方法和工具真正发挥作用,则是智慧。 在整合方面,集团作为调度中心,本着经济、高效、有利的原则,统筹运用协同机制,对各项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大限度的得到应用和共享,以达到减少重复、内耗、低效和浪费的目的。同时,集团为分子公司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分子公司为集团作出相应的贡献。 在管控层面,为了保障整合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适当的管控是必要的。这里的管控是以产权结构 为基础的治理结构和控制体系的结合。集团总部好比人的中枢神经,发挥战略管控功能,成为所属公 司强有力的指挥部,根据需要进行战略规划、目标分解和战术指导等。

设计集团管控模式的六条原则

设计集团管控模式的六条原则 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1年在原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了X建设集团,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工程建设为核心,以地产开发为补充,以对外投资为支撑的集团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市政道桥、建筑安装、地产开发、材料生产、汽车销售、传媒教育、商贸物流、园区开发等多个领域。然而面对业务规模扩张、业务领域不断多元化、以及业务跨地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集团管理出现了多种“并发症”:集团总部定位不明确,对下属公司的管理仍然沿用原来的部门和分公司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下属分子公司达到30多家,由于缺少具体分析,使用“一刀切”的管控模式,有的不该管的管得过死,有的该管的却又放得过宽;集团层面的管理输出能力不足,想发挥集团协同效应却缺乏足够的资源;缺乏管控的手段和科学的评估和监控手段……。 集团化是企业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然而在长大的过程也免不了伴随着这些成长的烦恼。因此集团管控也就成了企业集团化绕不开的话题。 一、什么是集团管控模式 所谓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是指集团对下属企业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说到底就是对集团集权与分权的度的把握,通过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个集团各层级权、责、利的平衡。 二、集团管控的三种基本模式 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照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基本管控模式。

操作管控型操作管控型的管控模式是高度集权的管控模式,强调过程控制是这种管控模式的鲜明特点。集团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集团总部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聘。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相关性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员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在全球工业化开始的初期阶段,许多老牌全球性集团公司选择此种集团管控模式,以力保其全球随需而变的战略实施。操作管控型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产权关系紧密度高,总部为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而下属企业只是成本中心。 战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的管控模式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一种管控模式,强调程序控制是这种管控模式的突出特点。集团总部负责整体的战略规划,下属企业同时也制定本业务单元的战略规划。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较高。运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战略管控型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各下属企业业务相关性较高,产权关系紧密度较高,下属企业的业务运作比较成熟,对集团总部影响较大等。 财务管控型财务管控型的管控模式是最为分权的管控模式,强调结果控制是这种管控模式的突出特点。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管理、资产运营、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等,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负责完成集团规定的财务目标。许多以收购、兼并为主要目标,且行业涉猎复杂的集团公司采用此类模式。GE公司也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有头脑,没有手脚。”财务管

产品研发管理

产品研发管理 编辑 《产品研发管理》是由作者周辉编著,201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名 产品研发管理 作者 周辉 ISBN 9787121152405 页数 248页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第1版(2012年1月1日)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商品重量 699 g 商品尺寸 24.8 x 17.6 x 2.2 cm 条形码 9787121152405 目录 .1图书信息 .2内容简介 .3作者简介 .4目录 .5读者评价 图书信息编辑 书名:产品研发管理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2012年1月1日) 精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21152405 条形码: 9787121152405 商品尺寸: 24.8 x 17.6 x 2.2 cm 商品重量: 699 g 内容简介编辑 《产品研发管理:构建世界一流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内容简介:针对大部分客户分不清R&D中R(技术开发)和D(产品开发)的区别,面临着研发周期长,需求不清晰,公司越做越大,却越来越不赚钱,越来越缺少核心竞争能力,研发的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管理等问题,中国的大部分技术型企业在能力建设上只关注技术和财务以及交付的指标和要素,不关心货架共享的能力,不关心市场需求和基于核心技术和平台上产品收入占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关心核心人员的能力提高和人员结构合理性的竞争能力指标,《产品研发管理:构建世界一流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对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制定极有意义。 作者简介编辑 周辉,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缔造者。在华为公司历任项目管理部总经理、研发干部部副部长、交换机产品线副总经理、数据通信行销部副总、产品计划部总监、产品线管理办副总裁,是华为公司研发管理改革(IPD)项目组核心成员。离开华为后曾担任亿阳信通首席运营官兼营销总裁以及青牛软件CEO。2005年初创建北京楚星融智咨询有限公司,融智曾为中国航天一院,航天五院、东阿阿胶、华旗资讯(爱国者)、电子29所、用友软件、启明星辰、国家电网、中国卫星、国防科大等上百家技术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品管理的改革,是中国产品研发管理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咨询公司,被誉为“IPD 中国落地第一咨询公司”。

现代企业战略方案性管理沟通模式设计

现代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模式设计 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设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沟通设计必须与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与日常管理架构重合或整合在一起,即三者互相配合,融在一体,而不是互相分离。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设计,主要是指管理沟通模式的沟通渠道结构设计。二是企业管理沟通的方式、方法设计。企业有了正常和顺畅的沟通渠道,并不能保证管理沟通顺利进行。在具体的管理沟通活动中,方式、方法不同,会造成沟通效果差异。如果我们想要保证必要的沟通效果,必然要对每一类比较大的具体沟通进行沟通方式、方法的设计。三是企业管理沟通内容的设计。本论文已经对管理沟通的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区分,详细的沟通内容的设计有助确保所有应该沟通的信息都各有自己的渠道与方式在沟通,从而避免企业管理沟通设计有所残缺。四是管理沟通的目标与原则设计。管理沟通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管理沟通也一定要遵循必要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没有沟通目标与沟通原则,企业的管理管理沟通活动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五是企业管理沟通模式设计还应当包括企业管理沟通的监督、支持体系,与管理沟通的效果考评体系。这也就是企业对企业管理沟通模式的维护、管理。 一,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设计的渠道设计

企业战略性管理沟通模式的设计,首要的工作是要进行与企业管理目标相匹配、相适应的管理沟通渠道的设计。而正如上所述,管理沟通渠道的设计又必须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相融合,三者合而为一体,才能构成一个完整而精练,全面而高效能的管理沟通系统。 笔者以最简单的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的企业,进行企业管理沟通渠道设计为例来进行说明。关于直线型企业应当如何构建完善的管理沟通模式,笔者在上面已有初步论述。从前面的论述笔者可以看出:企业的规模与业务模式决定了企业应该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与日常管理结构,而企业基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又构成了企业企业管理沟通渠道结构的主干部分。抛开或缺少这些主干部分,企业完整的管理沟通渠道体系也就失去了基础和骨架,犹如空中楼阁,无法建立。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构成了企业管理沟通渠道结构的主干部分,但如果没有别的更多的管理沟通渠道的设置,则管理沟通渠道体系也不完整,无法充分实现管理与管理沟通的目的,最终无法实现企业生存发展、获取预期利润的根本目标。因此,管理沟通渠道设计,一方面一定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相重叠;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企业基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仍然无法全面覆盖企业管理所应该覆盖的管理沟通范围。要形成和达到完整的企业管理沟通渠道结构,必须在它们之中之外,适当加入某些新的沟通渠道才行。

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

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 参加对象 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研发骨干、测试、QA等。 课程背景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快速的推出新产品并减少研发的浪费是众多企业家和研发总经理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研发一个新产品的项目过程中,企业经常面临如下问题: 1.如何制定合理的项目任务书和项目章程,保持与项目投资人的良好沟通; 2.如何构建一个对整个项目负责的团队,如何明确定义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3.如何平衡研发项目的需求、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4.研发项目经理如何平衡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 5.如何保证项目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在保证领导要求的进度的同时又不牺牲质量; 6.如何控制好项目的范围,减少变更给项目造成的影响; 7.如何识别项目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控制风险; 8.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的控制,确保项目进度; 9.如何评估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激活整个团队,保证团队的战斗力; 10.保证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这些关键因素?…… 我们的讲师团队在过去的6年中曾经为近700家企业提供了研发项目管理的内训,在总结大量企业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研发项目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开发工作,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有时甚至完全是管理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当经理更是一种责任,研发项目经理的任务将不再是个人英雄般地拼命完成你的个体任务就行了,而应该是率领你的团队完成团队目标。 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在2008年对该课程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形成了一套可以和广大企业分享的工具和模板,学习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这些业界最佳实践的经验来优化和固化本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培训收益 1.了解业界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并分享相关的技能和技巧 2.掌握业界研发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团队角色 3.掌握研发项目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控 4.掌握如何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融会贯通于整个研发项目计划中 5.掌握研发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 6.分享业界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经验 7.分享资深讲师研发咨询总结出的一套研发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模板,并结合企业的实践制定行动计划,确保在自己的公司能够落地实施 8.了解业界研发项目管理的最佳模式与实践,并分享相关的技能和技巧 课程内容 一、案例分析 1、研发项目团队沟通的游戏 2、从进度、质量和成本(风险)的三重约束来看分析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 3、总结项目团队角色成员在项目中的职责 4、思考:类似的问题在公司有没有经常发生?二、研发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与项目管理 i. 什么是项目、项目的特征ii. 产品、规划、项目的关联iii.什么是项目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