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读书笔记

一、出处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把社会经济部分分成农工商业、财产、钱币、饮食、衣服、宫室、婚姻和宗族等八个题目,宗族部分又分成国体、政体、户籍、赋役、征榷、官制、选举、兵制和刑法等九个题目,通过对它们的阅读,能够深化对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认识。

二、摘抄及评论

管子治国曰:“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治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凡为国之急着,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疆,兵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疆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又曰:“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

这段话可以说是很深刻地道出了为什么封建统治者们那么重视发展农业问题了。发展农业不仅有利于富国、强兵、扩张,而且可以解决无业游民问题,有利于维护统治。孟子也曾言?有恒产而后有恒心?,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这是因为统治者利用农民安土重迁的思想来稳定社会秩序。

安土重迁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一大特点,它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为封建社会稳定奠定基础。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在农耕文明的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一家人人生的希望。不同于工业和商业,农业的生产资料---土地是不能流动的,所以,农民只能依附于土地,将其当作‘安身立命’的根本。农民的‘土地情结’由此可见一斑。既然如此,那么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人们才会背井离乡,否则,就会世世代代都扎根于那片土地。除此之外,安土重迁所衍生出的地缘性、血缘性家族观念强。?生于斯,长于斯?将人与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乡不过是家族的放大化而已,在人们的努力奋斗过程中,最大的奋斗目标也不过是?光耀门楣?、?衣锦还乡?罢了,并且地望,籍贯,落叶归根,认祖等词汇都反映了这一点。

土地私有制之缘起,盖有四端:一曰先占,如垦辟荒地是也。古之分地,后遂变为私有者,当属此类。二曰劫夺。胜者以败者为奴,没收其财产为己有是也。

大而灭国,小而亡家,皆属此类。三曰兼并。则私产既兴之后,恃其财力,以攘夺人者也。四曰由公产变为私产。私有制既兴,一部落之公财,散而为家族之私财。家族管理财产之权,在其族长。久之,财产遂变为族长所独有。

在吕思勉看来,?贫富不齐为致乱之原?,而贫富不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兴起。以上摘录的是土地私有制兴起的原因,吕思勉将其总结为四点:先占、劫夺、兼并、由公产变为私产。其中土地兼并尤为严重,使得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在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贫富不均又是许多社会革命的根源,因此,均贫富成为了中国的社会思想中的重点课题。《论语.季氏》提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原则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除此之外,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力图实现‘耕者有其田’。其中,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方法就是政府照地价收税和照地价购买,价由地主定,值百抽一,并且地为素地。定完地价后,以法律规定:从定价那年起,地皮的价格再涨,那所加的部分归为公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实现土地国有。即使这一纲领中本着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原则从理论上否定了地主的封建土地所有权,但是这种以征收地价税、涨价归国的逐步解决土地问题的手段不能满足农民反封建、分土地的要求,因而注定这是失败的一次尝试。

然金在当时,特以供王公贵人之用,不则富商大贾或资焉,与平民实绝无关系。

金之渐见其少,始于南北朝时。

魏书释老制:兴光元年,敕有司于五假大寺内,为大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万五千斤。天安中,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

在关于钱币这一章节中,吕思勉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的货币是银本位而不同于西方的金本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文的摘录中就有介绍。要想成为一国的本位货币,那么它就必须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和普遍性,而这一点恰恰是金在中国古代不能做到的。同时,关于金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许多人认为古代黄金多,到了后世就变少了,这与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有关。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的,在佛教盛行期间,金的消耗量极大这点是毋庸臵疑的,但是,问题是,金的数量多少从最根本上取决于金矿的多少。

中国货币制度之所以不完善,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国情。中国疆域辽阔,各地的习俗不一,因而政府的控制力量无法达成统一,政府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统一货币以及完善货币体系。

古人饮食必祭者,曲礼郑注曰:“祭先者,君子有事不忘本也。”疏曰:“君

子不忘本,有德必酬之,故得食而种,种出少许,置在豆间之地,以报先代造食之人也。”周官膳夫注:“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释文引干宝云:“祭五行六阴之神,与人起居。”案:古人最重报本,干说非也。今者人习于谷食,不知始教饮食之功。观墨子、吕览言古伤生者之多,追想古代茹毛与菜之苦,则知孔子之“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礼亦宜之矣。古人凡事皆隆先圣之报者以此。

古人最重本,这点从祭祀的饮食方面便可知晓。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古人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在此等大事面前,仍?示有所先?,由此可见一斑。相比之下,现代人就远远不如古人,即使我们的饮食习惯等进化了很多。

在古代政治中,祭祀尤为重要,将饮食与祭祀结合起来,在相当程度上等于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而这正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古人常将烹饪方法与治国之道结合在一起。《老子》曰:?治大国烹小鲜?。韩非子阐释道:?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十分小心谨慎,如同烹饪小鱼那样不可随便搅动之。除此之外,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为?肉食者?,平民为?蔬食者?、?藿食者?。饮食还被与教育挂钩,五代时魏州人刘赞,父为县令,毎食,其父?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由是(刘)赞益力学,举进士。?社会上形成了?学业未成,不听食肉?的风气。

公费吃喝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其也是汉唐饮食生活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封建统治阶级以种种名义进行公费吃喝,唐代百官上朝有所谓?廊下食?,?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宰相办公有所谓?堂飧?。与现代的公费吃喝待遇不同的是汉唐的公费吃喝还自有一套?理论?,高宗时有的宰相?以堂馔丰余,欲少损。?感到花费过多,浪费太大,提出降低一点标准,但是遭到反驳:?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也,吾等若不任职,当自引避,不宜节减,以自取名。?所以说,不管是假借什么名堂,公费吃喝现象的禁止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淮南子本经训云:“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土事不文,木工部。”“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之俭节。”又谓:“凡乱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

宫室不仅仅是住所,更有甚者与政治相关联。明堂制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明堂在中国古代礼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明堂的称谓始见于西周,并为后世历代帝王所仿效,集宗教,政治,教化作用为一体。马一浮曾言‘明堂是圣人根本大法,即德教之根本大义,一切礼制,无不统摄于此’。由此可见,明堂的存在意义超出了建筑范畴,上升至人与神的沟通媒介,反映出周人的分封制度和其‘敬天保民、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统治思想。古代君权的合法性并不是来自于人民,得到人民的认可,而是来自于虚无缥缈的神,‘君权神授’。因此,当君主想要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时,必须借助于神意,而明堂制度则很好地满足了君主的需求,因而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可以说,明堂及明堂制度是古人天人合一观念

在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化与实体化,其意在构建政治秩序,论证君主权力的合法性以及维护君主的政治权威。

离婚之律,后世略与古同。清律云:“凡妻无应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杖八十。虽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减二等,追还完聚。若犯义绝,应离而不离者,亦杖八十,若夫妻不想和谐,而两愿离者,不坐。”

婚姻的重要性,从?洞房花烛夜?被列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便可知晓。而上文所摘录的是关于清代离婚制度的状况,我相信通过对古代离婚制度的认识,可以深化对古代女子权力的了解。

与现代社会相同的是,古代婚姻中也存在着离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许可离婚、专权离婚、限制离婚等。反映在方式上,则是以?出妻?为主,以?义绝??和离?以及?呈诉离婚?为补充。出妻,即只要妻子犯了?七出?之一条,那么丈夫就有权力强制休妻。《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从这条制度上看,古代的妇女是十分具有悲剧性的,是维护夫权和封建家长制而被牺牲的产物,其婚姻和家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受其控制的,对人生和未来的希望悉数寄托在丈夫身上,丧失了自我的独立人格。因此,在古代,男子娶妻娶贤的标准之一就是妻子的不干预,但是,与其说男子的‘妻妾成群’是妻子的放纵,不如说是男子本身好渔色,利用社会对他们的宽待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相对于?出妻?而言,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道德,还存在着一种制度—?三不去?。三不去是三种即使妻子有?七出?的理由而丈夫不得将其休弃的法定事由。?三不去?的具体内容按照《大戴礼》所记载的就是: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以及前贫贱后富贵。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强调‘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缘由,因此,三不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已婚妇女的权力,为其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和离’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的婚姻特征。和离是一种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的契约离婚制度,强调情合,合则聚,不合则散。此外,还承认妇女拥有对自己嫁妆的占有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进步的表现,符合婚姻生活自身的发展要求,财产公证避免了因金钱等物质性东西给婚姻生活带来不稳定因素,这也为现代合意离婚提供了制度设计和法律文化传统。

尽管如此,这些离婚制度对妇女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由于儒家思想一直以来占据主导地位,‘家和万事兴’也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中,再加上为了维护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稳定,对离婚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且,婚姻的解除不仅仅只关乎于婚姻的双方,还牵扯到了两个家族的体面与利益,因此,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一般会选择‘和离’作为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妇女来说,她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男尊女卑’,‘从一而终’,要她们主动提出和离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尽管婚姻生活会有诸多不如意之处,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谱牒所以明统系,统系明则氏族淆。然必社会先有重视氏族之心,而后谱牒之法,得以维持。否则非以伪乱真,即阙而不举矣。此晚唐以后,谱系之所由不

可复问也。自宋学盛行,人有敦宗收族之心,而谱牒之篡修复盛。至于今日,苟非极僻陋之邦,极衰敝之族,殆无不有谱。

研究谱牒对于文化研究、探索极具重要意义,尤其对于考据学来说。什么是谱牒?谱牒就是对宗族制度与宗法关系具体形态的记录,每一宗族都有自己的谱牒,或刻于卜甲,或铸于钟鼎,或写于绢帛,或书于竹筒。可以说,无谱不成族。谱牒資料不仅对于研究古代宗族制度有所裨益,还对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结构、妇女地位、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等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但是,由于这些谱牒资料都是私人记载的,难免有华而不实,名不副实的情况出现。基于‘光宗耀祖’的心理,谱牒上很多记载的都是家族成员的风光事迹,更有甚者,会捏造一些事实。因此,当利用这些资料时,要注意甄别,保持一定的批判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法的被废除,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记录家族的重大事件。但是,基于谱牒的使用价值,谱牒之学不应随着宗法的废除而消失。

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众,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由前而说,盖出于部落之互相吞并。由后之说,则出于一部落之向外拓殖者也。一部落之拓殖于外者,于其故主,固有君臣之分;异部落之见慑服者,对其上国,亦有主从之别;此天子诸侯尊卑之所由殊,而元后群后之所以异也。自彼此无关系之部落,进而为有关系之天子诸侯,则自分立进于统一之第一步也。

吕思勉关于国家性质的划分实际上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吕思勉看来,封建社会性质的国体是由部落之间的吞并以及部落向外扩张逐渐形成的,上面一段话很明显地概括了吕思勉关于封建制国体的思想。其将国家形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部落、封建以及郡县时代。照我们现在的看法来说,秦以后的郡县时代实际上就是地主封建制,而封建时代则是等同于领主封建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大抵上是因为划分标准不一,不存在着绝对的是非对错。

封建制和郡县制主要涉及的就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封建制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都有一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什么是封建呢?柳宗元在他的《封建论》中就在提到,‘分封建国’就是封建。顾炎武在论及封建与郡县的利弊时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也就是说两者都是对于一国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进行的尝试。以古鉴今,现代的中国在权力归属、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又该如何处理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大程度是是因为权力的再分配,即纵向上政府间的放权和横向上国家向社会放权。其中主要的是纵向上政府间职能的划分显现出三级结构:上层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全面发展战略;中层是县、市一级政府,其政策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至于下层则是乡镇政府,其政府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除此之外,进行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也有关于权力分配,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转变,有利于扩大县级政府的权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政体之分类。至今繁杂极矣。然推诸古代,固不如是。欲讲古代之政体,我谓亚里士多德之说,仍可用也。亚里士多德以治者之多少,分政体为三:曰君主政体,以一人主治者也;曰贵族政体,以少数人主治者也;曰民主政体,以多数人主治者也。予谓昔以多数人主治之事甚少。所谓多数少数,亦就一阶级言之耳。中国政体,于此三者,亦均有形迹可求。特其后君主之治独存,而于二者,遂消灭而不可见耳。

以上是吕思勉借鉴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其实,吕思勉只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的其中一条标准来划分: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权人数的多寡,而忽视了另一条标准:政府的宗旨,即统治者是只照顾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邦的公共利益。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第二条标准恰恰是衡量政府好坏的准则,是照顾到公共利益而成为?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还是由于只照顾到统治者们的利益而成为?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变态(偏离)。?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吕思勉的这种选择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如果是判断掌权者人数的多寡的话,至少有一个相对客观且易于衡量的标准,但是要衡量一个政体服务于谁的利益的话,则是比较难把握,除非借助其他的判断指标,而这个指标的合适性又难以考察。

中国政体的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代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近代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直到发展至今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更具有民主性。尽管如此,人大制度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中主要的是人大与党、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人大行使权力的法律效力以及选举制度发扬民主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要想实际发挥人大的作用,必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选举制度,科学行使人大职权。

内则:子之生也,“夫告宰名,宰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闾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是凡一人之生,闾府及其家,皆有记录也。

古代户籍,盖亦惟州闾所藏,为全国人口总数。此外诸官所记,盖亦取与职事有关。虽其所记,或仍与人口总数相近,然其清查之意,则已不为人口而为财用矣。

户籍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户籍制度,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和随意迁徙,以维持社会稳定。古代中国要想发展,其基础还是在于农业的稳定和进步,而大面积的土地开垦则需要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因此统治者为了维持统治需要控制人口流动,将农民长期强制的束缚在土地上。因为‘脱籍’是十分困难的,?脱籍?不仅本人要治罪,而且亲属乡邻以及执掌户籍的官吏都要治罪。我们所说的‘士农工商’就是户籍阶层,带有很明显的阶级性质。因此,户籍制度通过层层管制加上连坐制度,将每一座城镇、每一个村庄、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毫无遗漏地编入国家行政网络之中,以此加强政府的统治基础以及维持政治稳定。

除此之外,户籍制度也是统治者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实行兵制的基础,有利于经济收入来源的稳定。赋税、徭役、兵制制度都是以人口的管理为基础的,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户籍管理作为重要的统治工具,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

民年六十以上开除,十六以上添注。康熙五十二年,诏嗣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赋之额,以五十年册籍为准。雍正间,摊入地量,地丁始合微。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到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两税法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通过对它们的了解,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转变的特征,其最突出的是征税标准由原来的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除此之外,赋税由实物为主逐渐向由货币为主转变,赋税种类逐渐简单化以及征税时间固定化。在这里主要对以土地为征税标准的地丁合一加以简要介绍。

地丁合一不仅有利于经济收入来源稳定,还有利于调节封建统治者、地主与自耕农之间的矛盾。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恶化,人口数量的激增、户籍制度的变化以及大量农民背井离乡、抛弃土地,要想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更加困难。康熙之所以强调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造成岁收不确定。因此清代实现地丁合一,也叫摊丁入亩。摊丁入亩上承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赋役法,简化了赋税制度,与此相似的是地丁合一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将丁银摊入到地亩中,开始了单一的以土地为标准征税。

摊丁入亩有其存在的时代合理性,但其本质上作为一种赋税制度,它仍然反映了残酷的剥削性。摊丁入亩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丁税的废除,并且其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来源的稳定,巩固统治。尽管如此,它仍是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下层穷苦百姓的工具,不论其给统治者带来多大的利益,百姓们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更有甚者更加恶劣。除此之外,废除人头税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口的增长,相对的,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胜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资源有限的社会没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人们的需求,社会幸福感下降。

商税起唐藩镇,五季诸国,征榷尤繁。宋兴,所下之国,必诏蠲省,然仍其制而不废。其法: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

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然无定制,其名物各随地宜而不一焉。常税名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版,置官署屋壁,俾其遵守。贩鬻而不由官路者罪之。

《史记.王宗世家》:?韦昭曰……榷者,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榷’,本以为独木桥,后被引申为专利、专卖、垄断。征榷制度其实本质上就是商品专卖制度。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局限于中国的地域范围,也扎根于西方经济。以上摘抄来自于吕思勉对宋朝征榷制度的简要介绍,通过对其了解,明白为什么不同于西方经济的是,资本主义萌芽迟迟才在中国出现。

相比较宋以前的征榷制度,宋朝的征榷制度更加严格。宋朝对其发展不仅在于禁榷物品种类增多,而且立法更加严苛。除了原有的茶等种类,还增添了许多新的物品。除此之外,还制定了更加严酷的法律,与私贩者问罪。宋之所以对商品的控制这么严格,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因民间私贩造成的收入流失,保证政府的禁榷收入来源稳定,维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相对而言,这种制度却造成了很大的弊端。禁榷制度最大的害处在于它凭借政治权利攫取了对商品的控制权,垄断价格,排斥私人经营,减少民间商业资本的流通,严重阻碍了中国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同于中国的是,

官制一门,在制度中最为错杂,此由历代设官时有变迁,即其制不变着,其职亦或潜行改易。最初因事设官,即因事立名,不难循名而知其职。变迁既甚,则或有其名而无其实,或无其实而有其名,于是循其名不能知其职之所在。而骈枝之官错出,与固有之官之分职,又多出于事之偶然,而无理之可求,则知其弥艰矣。

官制是政权的组织表现形式,之所以研究官制,主要是为了研究政体,开阔政治视野,并为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历史的借鉴。

官是一个沟通皇权与百姓的媒介,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明确规定官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官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作系统,不仅与如何操作发挥其治理功能有关,更涉及到了皇权与高官、官与官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官员作为一个生活个体,有其七情六欲,再加上其拥有平常人所没有的权力,更有极大的可能因其私欲而违法乱纪,造成重大的破坏,因此为了限制和约束官员们的私欲、稳定秩序,统治者们苦心策划一整套严密的官僚体系,职权分离。例如,唐代宰相制度多变,最初以尚书仆射,中书令及门下侍中行使宰相权力,后来则以三品、四品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头衔的职位做宰相做的事情,官与权分,职与衔离。因此,‘名不副实’现象在古代官制中时非常常见的。

郡国选举及中正官人之法,既已极敝,则其势不得不令人投牒自举,而加之以考试。而隋、唐以后科举之法兴焉。科举之法,始于隋而盛于唐。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唐世科目,本以秀才为最高,后废不举,常行者为明经、进士两科。

科举制是最为人知晓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存在和发展有着其时代的合理性,同时,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早期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发生变革,到了后来,只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成为了主要科目。可以说这是为了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科举之所以选择从民间提拔人才,主要是为了打破贵族世袭现象,整顿吏治。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扩大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能对官员组成结构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因此中第成了读书人最大的目标,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热爱读书的风气。并且,相对于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等,科举制明显显得更加公正和公平。

尽管如此,到了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僵化,其弊端也逐渐明显。科举制本是皇权扩张的工具,统治者利用世人‘飞黄腾达’‘光耀门楣’的心理笼络和控制读书人以巩固其统治。?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这人生四大喜事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造成当时的读书人普遍持有一种态度: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种心态甚至造成孔乙己这样的科举制的悲剧性产物,更有甚者,会造成家庭伦理悲剧。很多戏文中都有提到寒门学子为了得到恩师的青睐,抛弃苦苦等候他的妻子,另娶恩师的闺女。在古代的婚姻制度中,有一种保护已婚妇女的制度叫‘三不去’,其中之一就是‘糟糠之妻不下堂’,这种情形下,寒门学子的所作所为祸害的是两个女人的一生。除此之外,考试内容的僵化使得读书人只会‘之乎者也’,并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写照,完全与社会实践脱勾。不仅如此,科举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官场腐败。因为科举制存在着举荐这一环节,容易造成师门裙带关系。并且‘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恩师’的盲从,结党营私更易盛行,使得官场更加黑暗。

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性,但是相对于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而言,高考制度至少已经进步了很多,更加的公正和公平,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能设计出来的最好的人才选拔办法。

宋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务为强干弱枝,诸州兵之强者,悉宋阙下,以补禁旅之阙。其留本州者,罕教阅,给役而已。又立更戍之法,以免兵擅于将,且使兵不至于骄惰。然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且厢兵皆升为禁军。又每逢水旱,则以募兵为救荒之计,故兵数日广。

军队对于加强、巩固统治来说极为重要。历来军队在一国之中的地位是超然的,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而且还可以解决无业游民的问题。因此,通过上文的摘录,我们就可以对宋朝的兵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主要特点是士兵职业化、军队领导机构多元化、以及军权集中化。

宋朝的军队的一个很显著地特点是职业化。宋朝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和厢军,全部由职

业军人组成,给予高待遇,不可再从事其他工作,专心从事于军事训练。我国古代对军人的征集主要有‘民兵制’、‘征兵制’、‘府兵制’、‘募兵制’和‘世袭兵役制’等形式,各个朝代士兵的征集方式不同。到了宋代,其士兵的来源主要是采取招募的方式,其招募的对象多样,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还有一些饥荒时的饥民、罪犯等。这种做法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现代国家军制也是采取士兵职业化的方式。王安石变法中实行保甲法的目的,除了?除盗?、?省养兵财费?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募兵相参?部分恢复征兵制。

除此之外,军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私产,这样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皇权的威胁。为了防止‘陈桥兵变’事件的重演,宋太祖分职分权,将天下的兵籍、武官的选任等由枢密院掌管,而三衙主要负责训练兵士,在派禁军出征的时候,临时选出一个管理统领军权,在打完战之后再将军权归还给三衙,实现握兵权、调兵权以及统兵权的分离。虽说军队领导机构多元化能稳定皇帝的心,但是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在宋代‘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很常见,这对于兵家乃一大忌。决定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的才能,但是如果连士兵的情况都不了解,那又如何调兵遣将、征战沙场?

古语有曰:“出于礼者入于刑。”由今思之,殊觉无所措手足。所以然者,一以古代社会拘束个人之力较强,一亦由古之礼皆原于惯习,为人人所知,专较后世之法律为易晓也。古者“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亦以此。后世疆域日扩,各地方之风俗各有不同,而法律不可异施,个人之自由亦日益扩张,则出礼入刑之治不可施矣。此自今古异宜,无庸如守旧者之妄作慨欢,亦不必如喜新者之诋訾古人也。

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关系紧密。吕思勉在提到法律进化时指出‘礼与法之渐分’是进化的原因,由此可见,在早期礼与法是相交织的。之所以会出现道德与法律相交织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这里所指的道德并非现代的德行,还包括社会习惯等要素。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一直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的主导地位,其影响甚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思想在古代执行法律时应用得很广泛。不仅如此,对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来说,即使没有太多的法律加以限制其行为,他仍需要遵守当时的社会规范,以其做到?师出有名?。事实上,古代的皇帝的权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至少没有大到随心所欲、任意生杀的地步,当他想要处罚或罢免一些官员的时候,他仍需要找一些理由来证明其做法的正当性。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历来都是中西方法学探讨的热点。不同于西方靠法律的权威性统治,中国更多的是依靠道德教化。西方社会十分强调法治,主张通过人们对法律惩罚的恐惧来控制民众,是一种他律行为。相比较而言,中国并不那么依赖于法律,而是主要通过社会生活中人人所认可、接受的习惯、道德来约束和教导百姓,是一种追求自律的行为。?三令五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是用法律的恐怖性,而是对百姓的再三教化,使他们自身从内心里接受这样的观念,并习以为常来稳定社会秩序。这种使人自律的方式比他律这种只治标不治

本的方式要更具作用,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两种方式的结合。

在制定法律和实施过程中是否应该考虑到道德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道德问题是否应该法律化。一般来说,道德是法律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道德所要求或所禁止的,往往是法律作出相关规定的重要依据。我国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的源泉,是评价法律善恶的重要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道德问题是法律所无能为力的,例如法律不能规定是否应该乐于助人或扶危济困等。因此,在实际的法治生活中,应该恰当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1题10分,共20分) 1、三公九卿制度 考核知识点:秦汉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48--57 答: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2、三省六部制 考核知识点:隋唐国家组织模式,参见P70--78 答: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

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1题15分,共30分) 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参见P268--274 答:一、军事制度的改革 ①.陆军:曾国藩利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招募本地失业农民入伍,而由一些坚决保卫儒道的士人率领,建立起一支非正规的军队。袁世凯在华北训练的“新建陆军”,张之洞在长江地区训练的“自强军”,都采用了近代化的军事编练方式。清政府还在各省创武备学堂,改建省兵制,并裁减绿营和勇军。1906年,又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②海军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办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海军官制略如陆军,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也归海军部统辖。 二、行政机构的改革 (1)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3)组织责任内阁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2、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 考核知识点:南京临时政府,参见P274--276 答:南京临时政府仿照美国总统制组织中央政府。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临时大总统是行政首脑,在政府中负实际政治责任,并主持国务会议,等等。 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的美国总统制大体相同,是按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建立政府的,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临时大总统和临时副总统的选举,限于革命战争环境,不是民选,而是由已独立的各省都督府指定的代表组成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第二,临时大总统的行政权力高踞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第三,南京临时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填空: 1.郡县制推行始于(秦朝) 2.猛安谋克制度使用创立的是(女真人) 3.科举制建立于(隋朝)、(隋炀帝) 4.军机处设立于(雍正)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明代(宗藩制度)是宗法制的复轨 7.明厂卫制有东厂、西厂、(锦衣卫) 8.明省级的长官叫(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明清的(改土归流)违背了因俗而治 10.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1.春秋前宗教事务官吏称之为太史寮 12.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以吏为师)、(法家文化) 13.西汉(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为核心的中朝官架空了三公制 14.汉选举制有(察举、征辟) 15.科举制(进士科)士人最重视 16.元朝统治中原的制度是(投下分封制) 17.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明仁宗朱高炽时) 18.元朝的四个等级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名词解释 宗法制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性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郡县制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县令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玩过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扔位列六部之首。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早想,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六部制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再强调一遍: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 B、庄园 C、坞堡 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 B、大王院 C、枢密院 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 B、都督府 C、提刑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

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 B、相互牵制 C、争权夺利 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

1制度,政治制度,隐性规则概念分析 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政治制度: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 隐性规则:指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以成文形式表现各种规则约束的总称,又叫非正式约束或者潜规则 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选拔平衡);文官政治文化或文治

精神,重文轻武; 3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组织框架,政治文化变迁;政治运作规则机制变迁;社会权利结构变迁; 包括首脑与中央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行政管理制度、军事、法律、监察、人事管理、财政、户籍管理、民族和宗教、外国事务管理制度。 4论述中国国家起源 经济上: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发生了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权利中心,而生产的发展,使得这些人拥有更多财产,形成贫富分

化。 政治上: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制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形成,富裕和握有权力的家族开始将权力世袭化,依权势的大小形成权力金字塔的雏形。 军事上:频发的自卫和扩张战争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建立。5国家起源学说有哪些,试就其中一种谈谈自己看法 契约说冲突说贸易说水利灌溉说战争说圣人造福说; 六说各有道理,历史是复杂的,国家产生原因也是复杂的导致国家起源的因素也就不同,就契约说而言,这

种说法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避免自然状态的混乱和生活的不便,人们自动在某种契约下结合起来,形成组织,组成国家和政府,将自身的权力让渡给国家。霍布斯是契约理论的最早阐述者,洛饿休谟克完善和丰富了这种假说,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为了维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权,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让渡的,也可以由人民收回。契约说的核心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可以沟通和合作的,由沟通和合作,通过达成契约,产生了国家。 6夏朝的行政体系具体构建如何 A服内(夏后直接控制区):分为内廷

【史料及解析】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

新瓶中的陈年老酒—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琐议 接触新课程的历史老师都知道,与以前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相比,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来以编年为纲、地域为纬涵盖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纳入一体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的编撰体例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分天下,古今中外同类问题融于一炉的专题结构。原本丰富多彩、互相联系的历史整体被断为并行不悖、但难以联系的三个必修模块(一为政治、一为经济,一为思想文化),必修模块的下脚料则编成了几个选修模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专题的内容安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以前的知识结构。新瓶之中不仅更换了包装,连瓶中的酒都变了味道。这些教过新课程的老师自会品出其中的甘苦。不过,由于新旧观念的交替,并非所有的新瓶中都会更换新酒,有时不小心会装上旧酒,甚至是陈年老酒,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政治就是装在新瓶中的旧酒。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政治的单元内容安排与其它单元的内容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出入。按照07版的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每一单元都是重点叙述政治制度的沿革与特点,原来在政治史中的政治事件如王朝的更替过程,革命的过程都退居其次成为背景。虽然太多的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相关名词弄得同学一头雾水,虽然历史老师有时感觉政治文明方面的历史教学不象教历史倒像为政治课打工,有时连政治课都不必讲的内容在历史课还要不胜其烦地学习,感觉历史不像历史,但是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编撰风格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致、枯燥无比的。 不料到了第四单元,却是风格大变,原来的条分缕析的制度、法律被一个个事件所取代: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些事件构成了第四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风格使老师们对教材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不就是原来的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压缩版吗?这些事件除了写的更精练之外,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嘛?只不过把原来的近代史不属于政治史的内容剔除把政治部分简写一下,与原来的教材的同样问题相比,真的更加简练,(笔者注: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难怪老师们很熟悉。 再仔细阅读一下教材,却又有些陌生: 一则是因为,内容安排如此紧凑,紧张的有时透不过气来,教学中老师们普遍的感觉是时间的不够用。仔细一翻旧人教版的教材恍然大悟,原来一章的内容在这里变成一课了,原来一课学习一场战争都感到时间紧张,现在一课要学习两场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前最少需要四课时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被挤在一课之内,难怪课时紧张。熟悉的内容现在竟然因内容的安排而变的陌生了,老师们不知道是原来的内容安排真的不合理需要改革呢?还是因为需要教育改革而历史本身的体系并不重要呢?只是现在的课程安排时间紧是真的,内容安排完成起来有困难也是真的,原来熟悉的内容因课时的安排不合理而变的陌生也是真的。这种陌生的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毕竟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述下来完成任务也不算辱没了新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课真的能把两场战争的问题弄清楚吗?抗日战争用一课的内容来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合理吗?历史是否只有这样的变来变就适应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需要呢?专家们会说,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来调节课程,安排时间,但是你的课程总量是不变的呀,我怎么敢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呀。这样,即使教材内容是熟悉的,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原来熟悉的教材也变的陌生了;二则,即使按照必修一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一贯的编写风格,制度、制度还是制度,政治事件只是背景和花絮,老师们若以为政治的主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首)、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察),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察),东汉为司法、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实则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 2、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唐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3、南书房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军机处 清代中后期处理机要政务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人员主要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军机大臣下另有军机章京,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俗称“小军机”。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核查山川道里、兵马钱粮的树木,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军机处虽能参与军国大政,决定权仍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职权力,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5、酎金令 汉削弱诸侯国措施之一。酌金即汉时诸侯与宗庙祭祀时随同酌(指重酿之酒)所献的黄金。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酌饮酒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目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武帝时,曾借酌金不足为名,削弱、打击诸侯王和列侯的势力。 6、乡遂制度 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乡遂制度是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 ) 2.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 3.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 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 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 ) 8. 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 10. 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 ) 11. 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 ) 12. 《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 14. 《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c )是实际的最高立 法人。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2. 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典客)。 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 4.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c )。 ? a.《中国古代社会研究》b.《中国考试制度史》 ? c.《中国政治制度通史》d.《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D. 联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 皇帝 B. 君主 C. 王 D. 总统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D )。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C )。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D )。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D )。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 夫 D. 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 BCD )。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 (ABC )。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士 E. 司寇 3.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4.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 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AD )。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 制 E. 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 至小分别是(ABD )。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7.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8.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E. 张之洞 9.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ACD )。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 信仰 E. 法律 10.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 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 人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 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 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 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 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 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 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 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 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对) 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对) 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 一、填空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中军)和(外军)。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都察院)。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驻(上海),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驻(天津)。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资政院),地方是(咨议局)。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巡阅使署)和(经略使署)。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政治会议)。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县议会)及(县参议会)。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审检合一)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参议会)。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华北)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

中国政治制度史开篇语 绪论 一、何为制度 二、何为政治制度 三、何为政治制度史 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第一节前封建时代 一、国家起源的假说 1.契约说 2.冲突说 3.贸易说 4.水利灌溉说 5.战争说 6.圣人造福说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 1.从“国”字谈起 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 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 二、分封 三、官制 四、兵制 五、礼仪与宗教 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一、严整的宗法制度 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 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 3.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 二、分封 三、朝觐盟会制度 四、官制 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 第二章“官僚”帝国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 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 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 四、战国时代的政治改革 五、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 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 第二节法家帝国——秦 一、皇帝制度的确立 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 三、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 四、“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 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 二、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名号 2.后宫制度 3.东宫制度 4.宦官制度 三、官僚体系 1.外朝官 ①丞相、三公体系

②九卿和列卿体系 2.中朝官 ①皇帝的亲卫武将 ②尚书台 ③皇帝的侍从 3.地方官 4.王国官 四、礼仪制度 五、司法制度 1.司法过程 2.法律的演变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 2.社会管理 七、汉代的选举制度 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 九、汉代的监察制度 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 1.官员任用的习惯规则 2.官员的考核 十一、汉朝的兵制 1.符节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完成)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2. 尚书台 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3.三司会审制 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4.嫡子继承制 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使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5. 三省六部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朝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6. 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政治制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1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归属。即由哪个阶级或由某一个阶级的哪一个集团按照什么原则,总揽和掌握,运用统治权。 2政权结构,即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采取什么方式,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也是政权体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行一个阶级的专制,以及如何使一个国家保持在秩序范围内。 3政府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哪些政治的物质实体来管理国家,行使权力和权力的合理分工,以保证政府行政对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的发挥,并协调,处理政府与居民的关系。 4政权主体者和客体者的关系。即各自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权利义务是政治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又是政治权利的保证和制约条件,因此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的尺度之一。 2政治制度的本质: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社会政治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上层建筑 2它集中表现和体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基础变动的要求,并对其或者积极辅助起保障作用,或者消极地起阻碍作用 3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极其重要方面,当阶级产生之后,当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时,它受阶级斗争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其发生作用的范围,改善或改变他自己存在的形式与面貌 4在国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发展阶段上,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指人们如何参与国事,行使权利以及怎样组成上层建筑,并实现其不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运营运转。 最后,他在国家的基本要素的意义上,在一定国土范围内和在涉及一定领土上的全社会所有居民规模上,其“公共权力”必然地与维系全社会的秩序、公共的事务相关联。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君主专制长期性,其权力的无所不包和高度集中性 2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同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融会在一起,其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 3神权、政权、族权紧密结合,形成束缚被压迫阶级的极大绳索 4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专政,政治关系的基本格局是官民关系的尖锐对立 5体现封建专制集权的要求,封建政治机构膨胀臃肿,效率低下,并形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寄生虫群 4部落首领产生的四个要素: 1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带有全局性重大问题的需要 2部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需要由本部落的首领人物出面干预和处理 3部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调和时,便诉诸武力,而战争史需要统帅任务来指挥的 4部落议事会的议事也需要一个组织者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形成性考核册题及答案

4、简析夏、商的王权特点。 本题答案:(1)夏王朝是以夏为核心的“万国”联合体,氏族仍然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组织。夏朝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传统习俗和规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行政体制。(2)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商汤的行政总的原则是“以宽治民”和“有功于民”。殷商继承了夏代的分封制度,王权得到了提升。 1、简述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 本题答案:“敬天保民”,是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要做到“保民”,对统治者来说,就必须“明德”或曰“敬德”,施行德治。对此,周公和召公都多次提倡。择要而言,大致包含“无逸”、“慎罚”和先教后刑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逸”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贪图享受安逸,加强道德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慎法”,就是慎用刑法。先教而后刑,就是首先切实对民众进行教育、引导,以“民彝”即社会伦常为其基本内容。 1、简述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和宗法封建制度的重大区别。 本题答案:第一,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第二,封建政治制度针对的主要对象已经不是庶人或完全没有人身权利的奴隶,而是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并拥有生产资料的农民。 第三,组织、构成国家机关并实施政治制度的基本成员,已不是由天子分封、赏赐等而可以限定的贵族,而是可以通过合法经营乃至非法手段求得政治和经济更大发展的新贵。 4、试论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变法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本题答案:(1)变法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关系“富国强兵”的各种新经济法令的颁布。魏和秦的变法在这方面很突出,其中又以秦为最。 (2)比较魏、秦在经济方面的变法,魏在其广度、深度和展开的层次方面,都远逊于秦。最根本的区別在于,秦的变法触及并较好地处理了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个体农户的土地问题,使国家有效地取得了稳定而可靠的税赋和兵力的来源。 (3)各国的强弱、政治得失,从根本上说,也无不与是否变法以及变法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联。1、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全面引入政治生活,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题答案:对。自此以后的历代皇朝(甚至一些农民起义)都把它当作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并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政 治行为披上种种神秘的外衣。 4、汉代“党锢之祸”是指宦官与外戚的权利冲突。 本题答案:对。权势渐衰的外戚与权势鼎盛的阉宦,各自联结其他的强宗豪族,最后爆发了强烈的冲突,这就是“党锢之祸”。 5、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学说,强调“德刑并用”、“礼刑并用”。 本题答案:错。自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儒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即成为官方学说,也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他们由“德刑并用”而强调“重德轻刑”、“德主刑辅”;由“礼刑并用”而强调“重礼轻刑”。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沿用两汉的察举的选官制度。 本题答案:错。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但两汉的察举等多种选官制度也仍被沿用。 6、士族的存在和发展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很大制约。 本题答案:对。士族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政权的控制、运用能力有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政治制度的走向。 3、简述“三公九卿”的职责及设置意义。 本题答案: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萌芽、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始在全国确立,并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行政体制的规范。 三公,指朝廷中职务最高的三位官员,即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除皇帝外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尉原称尉或国尉,统一全国后统称太尉,“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专掌监察,“银印青绶”。“九卿”,是朝廷高级官员的合称。九卿在三公之下,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事务。主要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 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 1、简述两汉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答案:两汉是我国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发展和强化的历史阶段。它有如下特点: (1)“汉承秦制”是对汉代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整体看法。 (2)全面法典化。从政治思想的确定到各方面的具体措施,汉代统治者、尤其是武帝之后的统治者,无不企图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