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感病后,其外表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称为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病症是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由于病原物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也千差万别,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病状类型

1.变色型植物感病后,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解体,因而叶片出现黄化、白化或花叶病状,表现为淡绿色、黄色或白色.如:月季花叶病(图1)、郁金香碎色病(图2)。

图1 图2

2.坏死型坏死是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常见的有:

(1)腐烂:由寄生物分泌的酶把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了,使细胞离散并且死亡。如果实、块根等常发生软腐或湿腐;含水较少或木质化组织则常发生干腐,如根干腐(图3)。

(2)溃疡:多见于枝干的皮层,局部韧皮部坏死,病斑周围常为隆起的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形成凹陷病斑,这种病斑即为溃疡。溃疡是由真菌,细菌的侵染或机械损伤造成的。如香樟溃疡病(图4)。

(3)斑点: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颜色形状有多种。斑点主要由真菌及细菌寄生所致,冻害,烟害,药害等也造成斑点.如花生叶斑病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图5)。

图3 图4

图 3 图 4 图5

3.萎蔫型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枝干部维

管束组织感病,使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而致植株枯萎的现象.萎蔫是由真菌、细菌或线虫引

起的,如线虫导致番茄萎蔫(图6);有时植株受到急性旱害也会发生生理性枯萎,如黄瓜

的生理性萎蔫(图7)。

图6 图7

4. 畸形畸形是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的.常见的有:

(1)丛生:通常称为丛枝病,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瘦弱,叶形变小。如由

细菌引起的毛根病,使须根大量增生如毛发状.

(2)瘿瘤:植物的根,茎,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瘿瘤,如松瘤锈病(图8)。

(3)变形:受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来的形状,常见的是由外子囊菌和外担子菌引起

的叶片和果实变形病,如桃缩叶病。

(4)疮痂:叶片或果实上局部细胞增生并木栓化而形成的小突起称为疮痂,如柑橘疮痂

病(图9)。

(5)枝条带化:枝条扁平肥大.一般由病毒或生理原因引起的。

图8 图9

5.流脂或流胶型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前者发生

于针叶树,后者发生于阔叶树。如桃树流胶病(图10)、松树流脂病(图11)。

图10 图11

(二)病征类型

1.霉状物霉是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可分为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白霉等。

2.粉状物是某些真菌的孢子密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颜色可分为白粉、锈粉、黑粉等。

3.粒状物病菌常在病部产生一些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粒状物。

4.脓状物细菌特有的特征性结构。在病部表面溢出含有许多细菌和胶质物的液滴,称作菌脓或菌胶团。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感病后,其外表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称为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病症是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由于病原物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也千差万别,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病状类型 1.变色型植物感病后,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解体,因而叶片出现黄化、白化或花叶病状,表现为淡绿色、黄色或白色.如:月季花叶病(图1)、郁金香碎色病(图2)。 图1 图2 2.坏死型坏死是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常见的有: (1)腐烂:由寄生物分泌的酶把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了,使细胞离散并且死亡。如果实、块根等常发生软腐或湿腐;含水较少或木质化组织则常发生干腐,如根干腐(图3)。 (2)溃疡:多见于枝干的皮层,局部韧皮部坏死,病斑周围常为隆起的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形成凹陷病斑,这种病斑即为溃疡。溃疡是由真菌,细菌的侵染或机械损伤造成的。如香樟溃疡病(图4)。 (3)斑点: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颜色形状有多种。斑点主要由真菌及细菌寄生所致,冻害,烟害,药害等也造成斑点.如花生叶斑病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图5)。 图3 图4

图 3 图 4 图5 3.萎蔫型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枝干部维 管束组织感病,使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而致植株枯萎的现象.萎蔫是由真菌、细菌或线虫引 起的,如线虫导致番茄萎蔫(图6);有时植株受到急性旱害也会发生生理性枯萎,如黄瓜 的生理性萎蔫(图7)。 图6 图7 4. 畸形畸形是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的.常见的有: (1)丛生:通常称为丛枝病,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瘦弱,叶形变小。如由 细菌引起的毛根病,使须根大量增生如毛发状. (2)瘿瘤:植物的根,茎,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瘿瘤,如松瘤锈病(图8)。 (3)变形:受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来的形状,常见的是由外子囊菌和外担子菌引起 的叶片和果实变形病,如桃缩叶病。 (4)疮痂:叶片或果实上局部细胞增生并木栓化而形成的小突起称为疮痂,如柑橘疮痂 病(图9)。 (5)枝条带化:枝条扁平肥大.一般由病毒或生理原因引起的。 图8 图9 5.流脂或流胶型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前者发生 于针叶树,后者发生于阔叶树。如桃树流胶病(图10)、松树流脂病(图11)。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培训讲学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 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 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 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 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 成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 主要依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 后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 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 在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 亡。

植物病害分类

植物病害分类 一、致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真菌是一种低等生物,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要用显微镜观察。真菌是多细胞体,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真菌不能自已制造养分。真菌的繁殖和高等植物近似,每种孢子折生成和形态均具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在条件适合时,产生的孢子,借风、雨、虫等扩大再传染,往往造成病害的流行。 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水霉目 绵霉属稻绵霉稻苗绵腐病 水霉属腐生水霉、寄生水霉水稻烂秧 丝囊霉属萝卜丝囊霉萝卜根腐 霜霉目 腐霉科 腐霉属 能引起各种针、阔叶树及花卉幼苗 的猝倒、茎基腐、根腐和果腐等病 害:猝倒病、根腐、瓜果腐、果蔬 软腐、茄瓜绵腐等 疫霉属 为害植物的根、茎基部,少数为 害地上部分,引起芽腐、叶枯等 病害。如山楂根腐病、牡丹疫病、 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菠 萝心腐病、番茄晚疫病、柑桔褐腐 疫病、辣椒疫病、草莓红心病、瓜 类疫病等 指疫霉属 霜疫霉科霜疫霉属 芽腐、叶枯、山楂根腐病、百合基 腐病、荔枝霜疫(霉)病、 马铃薯疫病等 白锈科白锈属如:苋菜、白菜等的白锈病 霜霉科 霜霉属 葡萄、菊花、月季霜霉病、十字花 科植物、瓜类、烟草霜霉病、白菜 霜霉病、大豆霜霉病 假霜霉属瓜类霜霉病 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 盘梗霉属莴苣霜霉病、菊科霜霉病 指梗霉属谷子白发病

根肿菌纲根肿菌属十字花科根肿病、白菜类根肿病粉痂菌属马铃薯粉痂病、疮痂病 多粘霉属无明显症状,但传播病毒病 壶菌纲节壶属玉蜀黍节壶菌玉米褐斑病丝壶菌纲 担子菌亚门 锈菌目柄锈菌属麦秆锈病、草坪草锈病等胶锈菌属梨锈病 多孢锈菌属玫瑰锈病 单孢锈菌属菜豆锈病 层锈菌属枣树锈病 栅锈菌属亚麻锈病 黑粉菌目黑粉菌属小麦散黑粉病条黑粉菌属小麦秆黑粉病叶黑粉菌属水稻叶黑粉病腥黑粉菌属小麦腥黑粉病轴黑粉菌属高梁散黑粉穗病尾孢黑粉菌属水稻粒黑粉病实球黑粉菌属慈菇黑粉病 隔断菌目隔断菌属(大多是介壳虫的共 生物) 果树膏药病 银耳目银耳属 木耳属 卷担子菌属花生紫纹羽病 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属引起茶科、杜鹃科植物的叶果幼梢变形肿胀,如杜鹃和山茶的饼病 子囊菌亚门 半子囊菌纲畸形外囊菌桃树缩叶病 梅外囊菌梅、可缩叶病、膨叶病李囊菌李囊果病(李袋果病)樱桃外囊菌樱桃丛枝病 酵母属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病状类型病症类型 认识植物病害,首先会注意到它和健康植株不同的变化状态。如生了散黑穗病的麦株穗部被破坏变成黑粉;棉花枯萎病的病株叶片萎垂枯焦,或整株死亡;患玉米黑粉病的植株上长出了畸形肿大的瘿瘤——“灰包”。这些能为我们的感官所察觉的异常变化状态,就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symptom)。植物生病后一般都有症状表现出来,症状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通常只有在外部症状不够明显时,才解剖检验内部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一)病状及其类型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它反映了患病植物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变化,它是由致病因素(病原)持续地作用于受病植物体,发生异常的生理生化反应,致使植物细胞、组织逐渐发生病变,达到一定显著程度时而表现出来的。在观察植物病害时,可看到有两类显然不同的病状,一类只发生在植物器官的局部,同一器官上相同的病状之间,无发展的连续性,称之为点发性病状,如常见的斑点病;另一类病状的发生却不限于局部,可以从一个部位发展到另一部位,从一个器官发展到另一器官,以至整体发病,称之为散发性病状或系统性病状,如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谷子白发病、病毒病等。 根据内部病理变化阶性质,病状可以分为三类:即坏死性病状、促进性病状和抑制性病状。坏死性病状是以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为特征,表现为枯斑、腐烂、焦枯等;促进性病状是植物的机体受到病原的刺激发生膨大或增生的病状;抑制性病状和前者相反,植株的生长发育部分或全部受到了抑制。这样的区分,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的。许多病害经常是整体表现为抑制性病变,而在其局部则表现为促进性病变。 具体的病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复合的特征,即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总和。把各类病状按其主要特征予以归类,可分为若干典型化的类型。这些类型的名称已成为特定病状的代词,在描述病害时广为应用,使叙述更为简便。人们习惯上也用病状来作为一些病害的名称,如枯萎病、腐烂病、花叶病、角斑病、大斑病、丛枝病等。病状的主要类型如下: 1.斑点(spot)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斑点;斑点上还可以呈现轮纹、花纹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而称为褐斑、黑斑、紫斑、角斑、条斑、大斑、小斑、胡麻斑、轮纹斑、网斑等。各种病原都可能引起斑点病状的发生。炭疽是斑点的一种,斑点中生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疮痂与斑点近似,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使得表面粗糙,或是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而发生龟裂。焦枯是芽、叶、花、穗等器官局部或全部变色枯死,有时是由斑点、条斑等发展联合造成整体的枯死;表现迅速枯焦病状的病害称为疫病或瘟病。 2.腐烂(rot)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由于组织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汁液,如组织的解体较慢时,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

植物病害病症类型—粉状物

植物病害病症类型 一、病症 病症: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植物病害都有病状,而病症只有在真菌、细菌所引起的病害中才表现明显。 二、病症类型 病症类型:常见有粉状物、霉状物、絮状物、粒状物、脓状物等。 (一)粉状物 粉状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分为白粉、黑粉、锈粉、白锈等。如小麦白粉病的白粉、小麦锈病的锈粉、玉米瘤黑粉病的黑粉等。 实例列举: 1.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片受害为主。严重时在茎秆、叶鞘、穗上也有发生。叶片发病,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发病初期病部出现黄色小斑,上生圆形或椭圆形白色丝网状霉层,逐渐转变成灰色短绒状物,最后变为灰褐色粉状物,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颗粒,分别是分生孢子和闭囊壳。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产量降低。(白粉) 2.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共同特点是:分别在受侵叶或秆上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褐色的铁锈状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粉状物。后期在病部长出黑色病斑即冬孢子堆。三种锈病的夏孢堆和冬孢子堆的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情况各不相同。(锈粉) 3.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是小麦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秆黑粉病)的一种。主要危害穗部。病穗初抽出时外围有一层银灰色薄膜包被,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仅残留弯曲穗轴。(黑粉) 4.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植株地上部的幼嫩组织均可发病,抽雄以后发生最为普遍。受害组织均出现肿瘤,最初瘤内为白色,瘤外包有灰白色膜,以后瘤内逐渐充满黑粉,待外膜破裂后散出黑粉。病瘤的大小和形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雌穗和茎上的病瘤大如拳头,叶片、叶鞘发病,则出现成串豆粒大小的瘤,雄穗的部分小花也可受害,形成长形

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

植物细菌性病害比较全面知识 细菌性病害主要类群有棒杆、假单胞杆、野杆、黄单胞杆、欧文杆五个菌属。革兰氏染色除棒杆菌呈阳性外其它四个菌属都是阴性。 细菌病害主要特点是——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如菊花根癌病等。 2.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症有: 蔬菜细菌性病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一是蔬菜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4、镜检:细菌病害,除少数(如苹果根癌病)外,绝大多数能在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产

实验一 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一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园林植物病害的观察,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悉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有病植物与无病植物的区别,为病害诊断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1.实验材料园林植物病害的各种症状类型标本 2.实验用具放大镜 三、方法与步骤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每种标本的症状,仔细观察各种病害的典型病状和病症,认识各类症状特点及其所属类型。 (一)病状类型观察 1.变色主要类型有 (1)褪绿与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观察栀子黄化病、香樟黄化病等。 (2)花叶与斑驳整株或局部叶片颜色深浅不均,浓绿和黄绿互相间杂,有时出现红、紫斑块。观察一串红花叶病、大丽花花叶病等。 2.坏死主要类型有 (1)斑点多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其形状和颜色不一,可区分为角斑、圆斑、轮斑、不规则形斑或黑斑、褐斑、灰斑、漆斑等,病斑后期常有霉层或小黑点出现。观察桂花褐斑病、杜鹃角斑病、菊花黑斑病等。 (2)炭疽症状与斑点相似。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有时还产生粉红色黏液状物。观察兰花炭疽病、荷花玉兰炭疽病等。 (3)穿孔病斑周围木栓化,中间的坏死组织脱落而形成空洞。观察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樱花穿孔病。 (4)溃疡枝干皮层、果实等部位局部组织坏死,病斑周围隆起,中央凹陷,后期开裂,并在坏死的皮层上出现黑色的小颗粒或小型的盘状物。观察槐树溃疡病、樟树溃疡病等。 (5)疮痂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的组织。观察大叶黄杨疮痂病、柑桔疮痂病等。 (6)猝倒与立枯幼苗近土表的茎组织坏死。观察松、杉木苗立枯病和猝倒病。 3.腐烂发生在根、干、花、果上,病部组织细胞的破坏与分解。枝干皮层腐烂与溃疡症状相似,但病斑范围较大,边缘隆起不显著,常带有酒糟味。 (1)湿腐观察柑桔青霉病、杨树腐烂病等。 (2)干腐观察桃褐腐病。 (3)流胶观察桃树流胶病、柑桔树脂病等。 (4)流脂观察松脂。 4.畸形主要类型有: (1)肿瘤枝干和根上的局部细胞增生,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如月季癌肿病、松瘤锈病等。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 植物病理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 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 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 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 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7、病症、病状 8、马铃薯晚疫病 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 三、选择 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 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 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 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颗粒状物 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 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 1、a 2、d 3、a b d 4、b c d 5、a b d 6、b d 7、a b c 8、a c

病害分类

原生动物界 集孢粘菌门 网柱黏菌门根肿菌属——芸薹根肿菌(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 黏菌门 根肿菌门——根肿菌纲粉痂菌属——马铃薯粉痂菌(马铃薯粉痂病) 多黏霉属——禾谷多黏霉(游动孢子传播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和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的介假菌界 丝壶菌门水霉属——串囊水霉(水稻烂秧) 网黏菌门水霉目 卵菌门绵霉属——稻绵霉(水育秧,早稻秧苗期遇寒流侵袭,稻苗易发生绵腐病) 腐霉属——瓜果腐霉(引起多种植物猝倒病和瓜果腐烂病) 腐霉目疫霉属——致病疫霉(为害马铃薯,引起晚疫病) 霜疫霉属——荔枝霜疫霉(为害荔枝果实引起霜霉病) 霜霉属——寄生霜霉(为害许多十字花科植物和大豆,引起霜霉病) 卵菌纲盘梗霉属——莴苣盘梗霉(寄生于莴苣和菊科植物上,引起霜霉病) 霜霉科 单轴霉属——葡萄单轴霉(引起葡萄霜霉病) 霜霉目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引起黄瓜霜霉病) 白锈科——白锈菌属——十字花科白锈菌(引起油菜、白菜和萝卜等植物白锈病)

指梗霉属——禾生指梗霉(引起谷子白发病) 指梗霉科 霜指霉属——玉蜀黍霜指霉(引起玉米霜霉病) 指梗霉目 瘤霉科——指疫霜属——大孢指疫霉(引起小麦霜霉病、水稻黄花萎缩病和玉米“龙头”病) 真菌界 壶菌门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玉米褐斑病) 壶菌纲 壶菌目内生集壶菌(引起马铃薯癌肿病) 车轴草尾囊壶菌(引起车轴草冠瘿病) 接合菌纲根霉属——匍枝根霉(引起甘薯软腐病,致贮藏甘薯的腐烂) 笄霉属——瓜笄霉(引致瓜类、棉花、茄子等花腐) 毛菌纲——毛菌目 毛霉属——大毛霉(引起果实、蔬菜、蘑菇等的腐烂) 犁头霉属(引起贮藏物的腐烂) 畸形外囊菌(致桃缩叶病) 子囊菌门 李外囊菌(致李囊果柄) 半子囊菌纲——外囊菌目——外囊菌属

植物病害调查

植物病害调查 植物病害调查包括病害种类、分布、为害情况及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对于植物病害的调查,调查前应有充分的准备,调查后对掌握的材料及时分析研究。许多问题不就是一次调查就能得出结论的。在调查工作中由于一些环节上的失误,往往会发生如下一些情况:没有或缺乏代表性,调查的地点选择不当,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当地的真实情况;资料不完全,由于调查准备工作不充分,无明确要收集的资料,造成部分资料缺失;发病程度记载不一致,由于多人调查记载,病害发生情况,标准不规范,造成记载不一致,导致各方面的资料不能分析与比较;损失估计误差。 (一)植物病害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依据调查的目的而定。根据调查的内容确定采用的调查方式。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病害的分布、种类、病情的发生发展、农事操作与病害的关系以及其她特殊问题的调查。 (二)植物病害的调查方式 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其发生与为害的情况不同,一种病原菌寄生于不同寄主植物上,发病情况则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根据病害的性质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调查方式。调查的方式一般包括实地勘察、访问、开座谈会与收集当地有关资料等。 (三)病害调查的时期与次数 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调查的目的与病害的特点确定调查的时间与次数。 (四)取样方法 在一个地区调查病害,选择地块、选点与取样就是调查的关键。选择不当,调查结果则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田间的实际情况。 (五)记载方法

对一般性调查,内容要求比较广泛,记载的项目比较多。每一项目的记载并不要求很精确,可以设计一种通用调查表。调查表应该包括调查日期、作物名称、作物品种、种子来源、病害名称、发病率与田间分布情况、土壤性质与肥力情况、施肥情况、土壤湿度、当地降雨情况(特别就是发病前与发病盛期情况)、当地群众对病害的认识与防治经验等项目。 对发病程度的记载。发病程度包括发病率与严重度,发病率以百分比来计,严重度就是指田块植株或器官的受害程度,常用的记载方法如下: 1.直接计数法这就是使用最广泛也就是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以调查发病部位占所有调查数量的百分比,也称发病率。如调查1000株小麦,其中黑穗病250株,发病率 2.分级计算法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为能区分不同程度的发病情况,就需要用分级计数法来记载。分级计数法的分级标准要明确具体,并能符合实际情况,使不同人的调查结果可以互相比较,在不同地点调查的结果可以汇总。分级标准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以用绘图照相来表示。主要根据病害的性质,可以按叶片、果实、植株、田块进行分级。也可根据病斑的多少,病斑的面积,花叶的轻重等进行分级。 (1)分级用文字叙述。例如,黄瓜霜霉病的分级标准则就是在叶片上随机取9cm2的面积,计算其中的病斑数目,斑点部分大小,明显的联合病斑应有分级计算,9cm2的面积,可用铅丝框或级片框算出。其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 (2)用图或照片表示分级标准。最经典的用绘图或照相制成的分级标准就是麦类锈病的记载方法,常用来估计叶片上的孢子堆的数目,根据孢子堆占叶面积的面积多少,将发病率分 为13级。 (3)分级标准的制作法。无论使用哪一种记载标准,都应使标准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发病情况,最好就是在田间采集发病轻重不同的标本,选出每一级的代表,然后制成标准。有时可用几个标本代表一个级别。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

六种常见的植物病害 一、霜霉病 (一)症状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病害多生于病叶背面。 病状:坏死斑、少数萎蔫 病症:由气孔伸出的白色至紫灰色霉状物。 (二)菌属 霜霉菌都是寄生在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属于为鞭毛菌亚门。 主要菌属及代表性病害如下。 1、霜霉属 形态特征: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锐。引起病害:板蓝根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黄霜霉病、延胡索霜霉病和附子霜霉病等。 2、假霜霉属 形态特征: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然后作2~3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引起病害:啤酒花霜霉病、丝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 3、单轴霉属 形态特征: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末端平钝。引起病害:葡萄霜霉病、苍耳霜霉病等。 (三)发病规律 1、病原物越冬场所 (1)田间病株 如白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休眠菌丝体在采种株内越冬,第二年就在病株内继续生长发育。 (2)种子、其他繁殖材料 如洋葱霜霉病,病原物是在鳞茎内越冬,并且是第二年生长季节的初次侵染来源。 (3)病株残体 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方式 霜霉菌主要靠气流或雨水传播,有的也可以靠介体昆虫或人为传播。 3、发病时期 北方一般6月即可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期。 4、发病条件 偏低温、高湿情况下容易发生。如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春未夏初或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最易发生。 5、侵入途径 真菌主要从自然孔口侵入,较少从伤口侵入。 6、病害类型 (1)局部性的侵染:产生点发性病斑,生长季中不断产生孢子囊频繁地再侵染,病害流行速度非常快。大多数霜霉病属这种类型。

植物病害归类配方用药大全

植物病害归类及配方用药大全 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接触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硫和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氧化亚铜等)。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甲霜灵,三唑,丙环唑,苯咪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吗啉,霜脲氰,嘧霉胺等。 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变为多菌灵,对斑点,粉锈,毛霉有效,对霜疫类病害无效),丙森锌 1,霜疫类病害(霜霉病,晚疫病,白锈病,疫霉根腐病害等)生物预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小檗碱+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初期配方:甲霜锰锌/双炔酰菌胺/烯酰锰锌/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中期配方:氟菌霜霉威(银发利)/吡唑嘧菌酯/噁酮霜脲腈(抑快净)/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若是疫病发生,等级加一级,防治速度要快。 番茄筋腐病预防:拿敌稳(肟菌戊唑醇)+腐植酸/红糖 番茄筋腐病治疗: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净(噁酮霜脲腈)+腐植酸/红糖 2、毛霉类病害(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

生物预防:木霉菌/小檗碱/儿茶素+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初期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中期配方:烟酰胺/嘧菌环胺+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叶霉病配方:苯咪甲环唑+多抗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 煤霉病配方:异菌脲+苯咪甲环唑+乙蒜素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3、点斑类病害(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早疫病等)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疤斑病预防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百菌清+褐藻酸钠 疤斑病治疗配方:三唑类(苯咪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异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注: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茄果类开花坐果前慎用。 4、粉锈类病害(白粉病、锈病等)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嘧酚/烯肟菌酯+乙蒜素+腐植酸/红糖+硅肥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d6641776.html,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作者:尹红赵金盘梁平 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04期 摘要:植物病害的症状是识别和诊断病害的根据,不同性质的不同病源所致的病状是不同的,但有时相同病源可能引起不同症状;不同病源也会引致相同病状,因此正确描述症状对判断病害性质和病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归纳了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关键词:植物病害;症状;类型 1 白粉病类 由真菌中的白粉菌引起,多发生在叶片、幼果和嫩枝,病斑常近圆形,其上出现很薄的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上散生许多针头大小的黄褐色颗粒,即病症,除去白粉层,可看到受害植物组织的黄色斑点即病状。如臭椿、板栗、月季等白粉病。 2 锈病类 由真菌中锈菌引起的,发生于寄主植物枝、叶、果等部位。病部出现锈黄色粉状病症,植物受其为害多形成斑状、须状物或瘤肿,如杨叶锈病、松叶锈病、月季锈病及梨桧柏锈病等。 3 斑点病类 由真菌、细菌等引起,多发生于叶和果实上,是植物最常见的一种病害。斑点有大小、形状、色泽的不同,常见的角斑、褐斑、漆斑、黑斑、轮文等。发病初期一般退绿变黄后期病部坏死。外围边缘有明显的轮廓,斑点上常出现霉层或黑色小粒点,如苹果圆斑病、月季花褐斑病、柿角斑病、槭树漆斑病等。 4 腐烂病类 为植物受真菌或细菌侵染后细胞坏死,组织解体所致。按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果腐、茎腐、根腐、花腐;按腐烂质地不同,可分为溃疡、流胶等,如杨、柳、苹果的腐烂病,桃褐腐病等。 5 花叶病或变色病类 多数由病毒、类菌质体及生理原因等引起。通常是整株性发病,病株叶色深浅浓淡交错,有的出现红、紫或黄化等症状,如桃、柑桔黄叶病。 6 肿瘤病类

(整理)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 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 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 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 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 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 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 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答案已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习题集名词解释 1、病原物: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称为生物性病原,通常这类 病原被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p8) 2、病原菌:病原物中属于菌类的又称为病原菌; 3、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p9) 4、病症、病状:对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分为两方面,寄主植物 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为病症; 5、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p17) 6、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丛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 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p18) 7、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的关系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获益,而被寄生的生物 则受害的现象; 8、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 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9、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 (p17)

10、寄生性: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获得营养的情况称为寄生;(p235) 11、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p45) 1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13、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就是植物对病原物所表现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也就是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或者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p46,三种解释随便一种都可以);(p48) 14、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吸收营养的病原物,又被称为严格寄生物或绝对寄生物,或者活体寄生物(p43) 15、死养寄生物:主要从无生命的有机体上吸取营养的寄生物,包括兼性寄生物和专性腐生物;(p44) 16、浸染循环:侵染循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p49)(或: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17、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出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p50) 18、再侵染:受到初侵染的植株在同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发病过程,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并又传播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称为再侵染;(p50)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一)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 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 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 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斑驳症状在叶片、果实上是常见的。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变为半透明状的称作明脉。 病害的病原类型: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常常表现以上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症状。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是遗传性的。 烟草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白菜辣椒病毒病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2、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 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坏死发生在花朵上,则直接降低花卉的观赏和商品价值。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环斑是由几层同心圆组成的,各层颜色可以不同。类似环斑的症状,有叶片上形成的单线或双线的环纹或线纹,形成的线纹如橡树叶的轮廓就称作橡叶纹。以上各种斑纹,如表皮组织坏死的则表现为蚀纹。

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植物发病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无论是侵染性的或非侵染性的病害,先在病害部位发生一些外部观察不到的生理活动的变化,细胞和组织随后也发生变化。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各种不正常的特征,称为症状。植物病害的症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每种病害的症状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症状往往成为我们]鉴别病害的依据。 常见症状类型有: 斑点 由于局部组织坏死而形成的,常发生于叶片、果实和种子上,形状、颜色不一,如大叶黄杨叶斑病、兰花炭疽病。 溃疡 局部韧皮部或少量木质部坏死,形成凹陷病斑,其周围常被木栓化愈合组织所包围。如杨树溃疡病。 腐烂 是病原物分泌酶把植物细胞内的物质溶解,组织软化解体,流出汁液。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卖苗或多肉质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多为湿腐,如羽衣古蓝软腐病。根据腐烂的部位,分为根腐、基腐、果腐、花腐等名称。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成干腐,如木材腐烂、三棱掌腐烂病。 萎蔫 植物的萎蔫有各种原因,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

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调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这种调萎是不能恢复的。根据受害部位的不同,分为局部性的,如1个枝条调萎,但更常见的是全株凋萎。园林植物数十种植物的枯萎病,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如油橄榄青枯病,翠菊枯萎病,合欢枯萎病和水仙、郁金香基腐病。有时叶片蒸腾量过大而土壤水分不足造成生理干旱也会引起调萎。 肿病 植物根和枝干局部细胞数目增多而局部肿胀或成瘤状突起,如月季根癌病、根瘤线虫病等。 畸形 植物生病后,症状很多,如碧桃缩叶病,使植株叶全部或局部肥肿、质脆。樱花丛枝病直立而丛生,病枝展叶早而小,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 疮痂 植物枝叶及果实发病组织,呈木栓化隆起,表面粗糙,后期龟裂,甚至凹陷,如柑橘疮痂病等。 黄化 植物叶片及嫩茎的叶绿素形成不良、营养不足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引起,如法国梧桐因缺乏铁元素而表现的黄化或失绿。但植物受病毒侵染后也可以发生黄化,如香石竹斑驳病毒,新生叶片褪绿,生长变弱,局部褪绿,叶片出现“绿岛”,扩展后叶片黄化。 花叶

植物病害概述案例汇总

《植物病害概述》教学案例 一、概述 1.课程及教材分析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所必需的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让学生科学地开展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本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精神。 在《植物保护技术》教材中所讲述的生物灾害最主要是病害和虫害,所以《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是《植物保护技术》教材中最重要的一章内容之一。而《植物病害概述》是本教材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中的第一节内容,对本章的后两节内容起总领和启下作用。只有学会了本节知识,掌握了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学习本章第二节《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的知识,进而有利于学会本章第三节《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的内容,才能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对于农职专种植专业学生来说,学好《植物病害概述》本节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首先,本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好观察,热爱实践,对学习《植物保护技术》兴趣浓厚。其次,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之后开设的,由于学生对学习昆虫学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和熟悉,植物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基本和昆虫学相似,都是多实践、多观察、多识记、多巩固,这些都给学习《植物病害概述》本节内容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学完本节内容后,为以后的实验实训和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不利的一方面是:本节课的概念多、概念的定义长、概念容易混淆,再加上“病状和病征的类型”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细致,举例较多,由于学生基础差,识记起来就比较困难,必须在教学中加以注意。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植物病害、病理程序、症状等概念。②会区分病状和病征及掌握其类型。③掌握病原、病原类型及其引起病害类型。 (2 )能力目标①通过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情境,结合展示清晰的多媒体图片和实物标本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增强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