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三年《桃花源记》中考题集

近三年《桃花源记》中考题集

近三年《桃花源记》中考题集
近三年《桃花源记》中考题集

近三年《桃花源记》中考题集

(九一)陶渊明

一、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B、复行数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10、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咸:

D、欣然规往规:

计划

10、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三、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9-12题。(12分)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n)

B、黄发垂髫(tio

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复行数步()(2)屋舍俨然()(3)

便要还家()(4)此中人语云()1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1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2分)答:

四、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人名)。(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屋舍俨然(2)便扶向路____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答: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答: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4题。(12分)

【甲】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1)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虽有甲兵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

【甲】

【乙】

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

【甲】

【乙】

原文完成下表。(4分)

【甲】

① 设酒杀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② ③ ④

五、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答案:

一、

9、B(2分)

10、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3分)

二、BAC

三、9、 (2 分)C

10、 (4分)⑴又、再⑵整齐的样子(3)同“邀”,邀请⑷告诉(对……说)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1

1、(4 分)(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给分点:阡陌交通)(2)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给分点:妻子邑人绝境)

【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2、 (2分)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2分。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四、

【甲】

(10分)

10、陶渊明(1分)(1)整齐的样子 (2)沿、顺着(共2分,每小题1分)

12、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毎点1分)

13、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

14、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答出三点即可。

(共3分,每点1分)

五、1、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 束缚,约束⑷停止(2分)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4、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