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9年本科毕业论文说明定稿

09年本科毕业论文说明定稿

09年本科毕业论文说明定稿
09年本科毕业论文说明定稿

分散对齐,标题和页码间用圆点( …)连接,每一级标题依次缩进 0.75cm ,第

一级标题字体用罗马大写字母, 加粗,以下各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2.2.1 ,

数字之间用英文输入句号,不加粗。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制作规范

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增强论文规范意识,特制定本规则。

I.论文的基本组成及总体要求

1 .论文必须用 Microsoft Word 编辑打印,不接受手写稿。交打印稿时,同时交电子

文档。为便于建立档案,电子文档以学号、班级和姓名依次组成文件名建一个文件夹,

学号 和班级用逗号隔开,例如“,

0203张建平”。论文只能为一个 Word 文档,即论文的各个组 成部分都安排在一个 Word 中。

2 ?论文依次包括以下部分组成:英文封面、中文封面 (中文撰写的论文中文封面在 前,在英文封面在后)、致谢、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中文撰写的论文中文摘要在英文摘要 前)、目录(不列入致谢和中文摘要)、正文、尾注(非必然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3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 2.5cm 。

4. 装订:单面打印。使用教务处提供的正式封面。左侧装订。

II.各组成部分具体要求: 英文封面(为便于表述,以英文撰写的论文为例,中文撰写的论文作相应调整)

a. 校徽,置顶,居中,直径约 3.5cm 。

b. 前空一行(五号字)。输入“ Undergraduate Thesis (本科生毕业论文)”五号字,

加粗。

c. 论文题目位于距顶端约 1/4处,以一行为宜,最多不超过两行,加粗,小一号

字(可视标题字数适当调整),居中。

d. 作者姓名:距标题空一行,加粗,三号字,居中,单名者姓名之间空一格。

e. 相关信息:包括“指导教师”,“专业名称”,“学号”共三行,第一行约在页面

中线上,宋体,其后具体信息为楷体,用冒号(:

)引导,加粗,三号字,倍

行距,左缩进约7-8cm ,以美观为宜,左对齐。 f. 学校名称及日期:“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位于页面下方约1/4处,加粗, 小三号字,

固定值 20磅行距,日期“ 2006年6月”

g. 前空一行(五号字),学校风景图(见模板,拒绝随意替换) ,高约4cm 。

中文封面:大致与英文封面一样。去掉校徽及风景图。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的英语名

写作两行,与日期共成三行,三号字,单倍行距。

3. 致谢:英文“ Acknowledgements ”字样应位于第一行,居中,加粗,三号字,下空 一行(小四号字),其他格式同正文。

4. 英文摘要:格式同致谢。关键词及随后冒号(: ),首行缩进0.75cm ,小四号字,加 粗,随后具体内容小四号字不加粗。

5. 中文摘要:格式同英文摘要。

(不列入目录)

6. 目录:

a.英文“Table of Contents ”字样位于第一行,加粗,三号字,居中,下空一行(小 四号字)。 录内容包括英文摘要,正文个章节号及标题,注释,参考文献。小四号字, 1. 2.

1988a.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 一词三号字,加粗。每条文献悬垂缩进

0.75cm ,不使用 序号,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分别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10. 相关事项:

a. 字体:除特别说明外,

b. 字号:除特别说明外, C.行距:除特别说明外, 应控制在一页以内)、

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d. 页眉:从正文开始,到参考文献部分结束 (包括参考文献部分),内容为论文题

目和该章标题,小五号字。封面、致谢、目录、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不使用页

眉。

e. 页码:致谢、目录、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各自单独编码, 使用小写罗马数字(i,

ii, iii, iv, v, v i,…)。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统一编码,使用阿拉伯数字(

1, 2, 3,…)。所有页码格式均为“页面底端(页脚) ”,“居中”,“首页显示页码”。

f. 图表:如有图表,图与表也以与正文相统一的编号,如图 3-5表示第3部分的

第5幅图。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

女0 “Descriptive Data of the Present

Study ” 。

图与表应设置于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 III.注释

7. 正文:

a. 每章应单独起页,章标号及标题加粗,三号字,置顶,居中,下空一号(小四 号字)。

b. 章内每节标号及标题左起顶格,前后不空行,加粗,四号字。

c. 节内小标题左起顶格,前后不空行,加粗,小四号字。

d. 若节内小标题下还有分级,则格式与节内小标题相同,但字体不加粗。

e. 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字,两端对齐,行距固定值 20磅,每段首行缩进 0.75cm 。

长文引用,前后各空一行,五号字,引文五号字,两端对齐,行距固定值 磅,左缩进 2cm,首

行不缩进。例句若需独立,用五号字,字体与正文应有所 区别,其它与正文段落一样。 8. 尾注:(非必然组成部分)

a.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 引文的来源注释用夹注, 行说明。

b. 尾注紧接正文结论部分, 冒号,小四号字,加粗,

20 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

对 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用尾注。 夹注格式下文另

与上一行注文对齐。注释序号在正文中用“上标” [1] 前空一行(小四号字) ,英文“ Notes ”字样顶格,加 后不再

空行。注文前加对应序号,小四号字,回行时

,在尾注中则见下例。

【2]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o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 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 ress, 1989.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3] 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中文用宋体。

用小四号字。

用固定值20磅行距。适用于致谢、中英文摘要、目录(但

尾注说明见II. 8,此处单论夹注作法。某些引文和(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需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

1.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格式:作者,出版年

份:页码

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learning are not stable,

but

changeable, this opens the way for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s the pre-eminent mediator in the process”(Rees, 1986: 241).

According to Alun Rees,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Rees, 1986: 234)

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985: 136).

2.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格式:作者,发

表年份

Ernst Rose submits, “The highly spiritual view of the

world presented in Siddartha exercised its appeal on West and

East alike”(Rose, 1974)

Everything rests on the notion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just'words—but there isn't”(Bateson, 1972).

3.互联网资料。格式:编号

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is a reading which analyses the

specificity of a text 's critical difference from itself ”(Net. 2.)

Net. 2. “征引文献”中的编号,是为了便于注明文内引

料”。)

IV .参考文献

英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 者的英文参考文献(如某些词典、辞书、百科全书)则按书名的

排列,无明显作者的中文参考文献按书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所有标点符号都用英语输入。不作“著”

等区分。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A]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 [Z].

1. 著作类。基本格式:作者的姓名.书名[M](或[C]或[Z]), 出版地 : 出版单位 , 出版年份 .

a. 独立作者

Fairbanks, Carol. Prairie Women: Images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Fiction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 2000.

b. 同一作者同年出版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献。 语的出处。参看第 IV 部分:“参考文献” 中的“互联网资

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

陈福康 .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a.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s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b.

周兆祥. 翻译与人生[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6a.

周兆祥. 翻译初阶[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6b.

c.同一本书有两、三位作者。英文著作,第一作者姓在

前,名在后,其他作者以正常顺序书写,最后一位作者

前用“ & ”符号连接。中文著作,作者姓名都按正常顺

序书写。

Halliday,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o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d.同一本书有四位或更多作者

Edens, Walter. Et al. Teaching Shakespeare[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e.机构作者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Manual [Z]. And ed. Chicago: ALA, 1983.

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

1990-1994 )[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f.无作者署名的书

Encyclopedia of Photography[Z]. New York: Crown,

1984.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g.—书多册

Blotner, Johnson. Faulkner: A Biography (V . II) [M]. New York: Random, 1974 。

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第 5 册)[Z]. 上海: 上海

译文出版社, 1983.

h.翻译著作

Calvino, Ian. The Uses of Literature[M] . P. Creagh,

Trans.

San Diego: Harcourt, 1986.

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M]. 丁邦新译. 香港: 香港中

文大学出版社, 1968.

2. 文章类

基本格式:作者姓名,篇名[J](或[A]或[N]).刊名,出版年, (期号), 文章的起止页码。 c. 来自编著论文。格式:作者

姓,作者名。论文题目[A]. 编著者姓名. 编著论文集[C]. 出

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论文页码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