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3.弗莱堡沃邦居住区:旧军营生态改造范例(弗莱堡 欧洲)

33.弗莱堡沃邦居住区:旧军营生态改造范例(弗莱堡 欧洲)

33.弗莱堡沃邦居住区:旧军营生态改造范例(弗莱堡 欧洲)
33.弗莱堡沃邦居住区:旧军营生态改造范例(弗莱堡 欧洲)

33.弗莱堡沃邦居住区:旧军营生态改造范例(弗莱堡欧洲)

德国最“绿”小镇弗莱堡瓦邦社区

居民仅5000人的瓦邦社区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自行车数量超过汽车的小区和唯一一个家庭用电量和发电量实现平衡的小区。独具匠心的节能设计和超前的环保理念,使这里成为欧洲低碳经济的人居典范。

历史:瓦邦生态小区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这里曾是德国纳粹的军营,二战结束以后,被法国军队接管,直到1992年才还给弗莱堡市。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打算在弗莱堡外30公里处建一座核电站,但遭到强烈反对,弗莱堡市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核抗议示威,环保生态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居民“卖电”给政府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居民住宅屋顶上,也大多装有太阳能板,他们形象地称之为“向日葵屋”或“太阳船屋”。然而,居民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并不是给自己家用的,而是“返还”到城市供电系统,并获取收益。

瓦邦小区的用电和暖气靠的是附近一座小型热电站,热电站烧的不是煤,而是碎木屑,以减少碳排放。

公共建筑及民用建筑楼顶大量太阳能发电返还市政供电系统

沃邦太阳能

——70%的居民没有私家车

在瓦邦,70%的居民没有私家车,出行主要靠自行车和有轨电车,因为公交工具实在很方便,社区有电车和市区相连,居民通常下了电车走路就能到家;而家门口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出门走几步就能办了事。在小区边上有一座7层太阳能停车场,这里是小区最主要的停车场,但停车费高达17500欧元一年。因此,一半以上的小区居民都加入了拼车俱

乐部,每年会费600欧元。碰到搬运大件物品或出远门时,他们就打的或去租车。

这里只有自行车和行人可通行

家门口什么都买得到

设在社区边上的大型停车库,这里也提供租车服务。

Vauban公共停车场

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电车站

小孩可以在没有汽车的街道上随意嬉戏

——节能房屋省九成电

在瓦邦,有100多套超级节能住宅,每年用电量居然只有每平方米15度。首先住宅的墙壁内有30厘米的泡沫夹层,起着隔音、隔热和保暖的功能,窗户是密封严实的三层玻璃窗,最重要的是通风设计,墙板内有一条烟道直通屋顶,室内外空气通过烟道流通,保持

室内冬暖夏凉。虽然这种节能房屋的造价要比普通住宅贵10%,但节能效益也超过90%。

隔热建筑

楼顶太阳能电池板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Landscape Ecology Pattern,Process,Scale and Hierarchy,Higher Education Press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只见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Naveh和Lieberman(1984)继承并发展了欧州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提出“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和生态系统学之上的跨学科的生态地理科学,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北美,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兴起。如今,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系中的广泛应用,为该科学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 研究范畴 研究对象和内容 (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 (3)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研究的重点: (1)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2)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3)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演绎问题; (4)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 (5)景观异质性(或多样性)的维持和管理。 格局、过程、尺度 格局(Pattern)是指空间格局,广义地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 尺度(Scale),广义地讲,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是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来表达。空间粒度之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或取样的)频率. 或时间间隔。幅度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 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某种生态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程度。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空间梯度(Gradient)的综合反映。缀块性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为具体化一些。而梯度则指沿某一方向景观特

生态景观的特点

生态景观的特点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而一个人居环境舒适的城市,其生态景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和谐性;即结构与功能,内环境与外环境,形与神,客观实体与主观感受,物理联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程度。反映在人一自然统一体的各组成部分间,如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人与社会、社会各群体、人的精神等方面,其中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与社会上。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具有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及文化传统的空间及时间连续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协调发展与限制,发展与公平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一定时空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多样性:是生物圈特有的生态现象,体现在景观、生态系统、物种、社会、产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生态城市改变了一般工业城市的单一性、专业化和理性化分割,进行多样性重组,它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生态城市不是单一的发展模式与类型,而是充分体现各地域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性的个性化城市。 畅达性: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内部之问及与系统外部间存在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谐的生态城市则表现出城市内部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能顺利通畅,无障碍。 安全性:在城市的气候上、地形上、资源供给上、环境健康上及生理和心理影响上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为城市的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提供安宁祥和的环境。 可持续性: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调节机能,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满足城市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等手法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这些手法为曰益枯竭的资源 和衰败的环境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景观设计师从生态设计中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来考虑,以能促进地 球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为使命,即使是很微小的促进,也同样是生态的,都可以叫做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目前众多 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我们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 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之前是用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 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 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论园林景观建设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2012-04-09 11:25:34) 转载▼ 园林景观及水处理 杂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地、居民小区的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好。如何成功运用园林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其中公园绿地的建设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1.前言 生态园林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提倡节能环保型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必然结果。随着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现状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1.2景观,园林设计的概念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应用我们所学的园林知识,结合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对城市进行设计是必要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 y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 urse, the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 y.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city green sys tem plan based on the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

tainable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 entand the region ec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finally hasmade theforecastto the futur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d evelopmenttendency. Key words:Urban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Urban green space;Thought of planning;Theoryand metho d;Course 20世纪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的世纪,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经受绿色空间不断消失的危害。而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基础,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其中,有着“城市绿肺”美称的城市绿地便担当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如何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绿地系统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人们生活与环境的和谐,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概念解析 1.1城市绿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浅析生态景观林带施工及养护技术措施

浅析生态景观林带施工及养护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8-06-27T09:52:23.6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作者:朱自飘 [导读] 在园林景观中生态规划还属于初级阶段,其重点就是倡导循环利用与可持续性。 广州碳汇林业有限公司 51052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在生态理论下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是园林景观发展的方向,也是美化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主要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现状。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作用;现状; 引言:在园林景观中生态规划还属于初级阶段,其重点就是倡导循环利用与可持续性,在最大限度上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保护,并满足人们景观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必须对物种多样性进行满足,避免浪费资源等现象的出现,进而达到城市环境改善与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生态景观林带概况 广义的生态景观林带主要包括在自然景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特定范围内,种植丰富多样的绿化带,以期实现多元化的功能并扩大综合效益。生态景观林带主要由绿化带、绿化节点以及景观面构成。目前,广东省的生态景观林带涉及到四江流域和高铁高速路景观林带等部分。与以往的山地造林相比,生态景观林带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营造设计的难度较高,营造条件比较复杂等多重特点。生态景观林带对于广东省的意义具有丰富内涵,在满足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能够形成标志化的地方特色,树立城市景观符号,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为全力推进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的重要性 对于园林景观的重要性,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园林景观的服务意识,加强对于地域性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在过程需要满足当地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对土地进行一系列的和改造。既满足人们心中的传统的艺术价值,同时又服务于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呈现更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园林景观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维护一定的生态环境,保证在生态理念下进行。 2.1 实现科技与生态艺术的完美融合 园林景观在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合理的种群,合理搭配植物。而且需要保证每一个植物在相应的环境下,都可以和谐生活。园林景观中的艺术,融合了文化、生态和科学于一体,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人们创造一种艺术价值。在观赏时不仅可以加强对生活情操的陶冶,而且还可以优化城市的结构和环境。 2.2 着重凸显自然元素 随着社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必然还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导致身边的自然环境不断消失,绿色生态越来越少,人们更加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在自然的环境下生活。因此,在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就是需要建设一定的自然环境的植被,园林景观师需要保证园林的景观具有地貌格局的完整性,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复原自然植被。绿地的植被对于城市的绿化环境来说,具有吸收覆盖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净化环境,加强城市的平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3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保护园林资源当园林景观时,需要满足很好的人文形象和完美的空间结构,通过艺术构建出人类社会和自然建筑相互融为一体的环境。园林景观的理念,需要利用全新的技术,不断创新原本的资源,实现园林景观既可以自给自足,又可以减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可以采用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还可以利用天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保证植物可以更加繁荣地生长,并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强了对于园林景观的生态循环建设。 三、生态景观林带管护技术措施 3.1清杂进场 在机械设备无法达到的地段,苗木以人工搬运的方式徒步移至指定位置。种植前需要对种植位置进行清杂处理,使用物理、化学并用的方式,用油锯、除草机等设备进行辅助清杂,必要时应用高效、低毒、残效性短的灭生性除草剂,清理出工作区作业,以保证林带树木的正常生长。对于桉树萌芽条较多的区域,施工人员除了使用油锯清除外,还通过采用覆盖黑膜的方式控制周边桉树萌芽条的生长,降低桉树的竞争优势,以保障景观树种的正常生长。 3.2水源获取 3.2.1近水源取水。针对取水困难的地段,施工人员通过配置先进的大功率水泵配合水枪在就近的洼地和有水源的地方接管取水喷灌。在远离水源的景观林带购置水车在路旁向铁丝网外树苗浇水或者使用水车加压,人工接管的方式到达需浇灌区域。 3.2.2远距离取水。施工人员还使用了果盘保水速生和海绵保水的方法,前者是种植前把有盛有保水拌和物的有机保水盆放下穴底,保水盆面加上稻秆、钙镁磷肥和有机肥,在种植林木时,树根必须要距水盆面20-30cm,复土施肥踩实,上面再覆草保湿,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节约水资源、容易操作、无污染环境、保水保温时间长、促进树木的抗旱和抗寒能力。后者是通过植被的“海绵效应”实现的,在移植后的树根上部放置适量海绵,海绵上边还要再覆盖一层泥土,海绵在有水的时候可以吸收水。当外界没有水时,又可以慢慢往外放水,待水慢慢地渗透下去,雨水落到绿地上或水车喷洒过后,就会被海绵吸收,直到它饱和溢出,通过这个吸收时间差的过程实现补水效果。 3.3适时适量施肥 追肥3年3次,栽植2个月结合补苗进行第1次追肥,每株施复合肥0.15kg,第2、3年春末结合养护各追肥1次,要求同前所述。追肥方法:结合养护进行,养护结束后在植穴的外围开宽10cm左右的环形浅沟,把复合肥均匀放人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流失。

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d9585155.html, 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模式 作者:郑晓阳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态景观林的林相也逐渐走入大 家的视野,本文讨论了林相的改造,从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两个角度,提出了创造生态景观林的价值性意见,旨在创造一个稳定,绿色,经济的生态景观。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配置模式一、生态景观林现状 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景观松散,衬衫木材为主,缺乏季节变化,植被类型结构简单,景观效果差,森林植物种类少,鸟类等栖息地野生动物没有强烈的吸引力。整个森林社区的多样性较少,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保护效益较低,林区环境改善效果不充分,生态效益低;叶片种类较少,非彩色树种大于森林低风险;面临生态安全威胁,容易导致森林火灾,容易导致大规模病虫害蔓延,速度蔓延,一旦遇难,震撼人心;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景观林更多的单一景观格局难以满足旅游需求。随着生态景观森林的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景观森林的问题逐渐出现,旨在提高生态景观林建设效果的生态景观林业转型即将到来。林相改造的重点是松树,衬衫和原生树种在单一模式中植入山脚种植木本蔬菜,山腰至山顶采取松,衫和原生树种的模式。 二、林相改造的思路 1.遵循自然 遵循生物物种的自然演替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引导与控制,在山腰种植木本蔬菜,形成比较和谐的复层多树种混交林群落,有效利用空间、光、热、水及营养条件,打造比较理想的群落结构。 2.因地制宜,合理改造 点的改造:在出入口建设基础设施,如建一座凉亭供游客休息,凉亭周边利用彩石形成的地形高差做成叠水,水溪与植物自然合二为一,动静结合.既体现了功能又增加了景观效果。 线的改造:设置游览步行道,作为登山的必经之路,游道边栽植耐阴的草本地被,缓解公众登山的疲劳感。 3.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do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绿地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 质量。 (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 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 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 (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定义: 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景观指数公式及其生态意义; 斑块类型面积(CA),单位:ha,范围:CA>0 (2-1) 公式描述:CA等于某一斑块类型中所有斑块的面积之和(m2),除以10000后转化为公顷(ha);即某斑块类型的总面积。 生态意义:CA度量的是景观的组分,也是计算其它指标的基础。它有很重要的生态意义,其值的大小制约着以此类型斑块作为聚居地(Habitation)的物种的丰度、数量、食物链及其次生种的繁殖等,如许多生物对其聚居地最小面积的需求是其生存的条件之一;不同类型面积的大小能够反映出其间物种、能量和养分等信息流的差异,一般来说,一个斑块中能量和矿物养分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为了理解和管理景观,我们往往需要了解斑块的面积大小,如所需要的斑块最小面积和最佳面积是极其重要的两个数据。 景观面积(TA),单位:ha,范围:TA>0 (2-2) 公式描述:TA等于一个景观的总面积,除以10000后转化为公顷(ha)。 生态意义:TA决定了景观的范围以及研究和分析的最大尺度,也是计算其它指标的基础。在自然保护区设计和景观生态建设中,对于维护高数量的物种,维持稀有种、濒危种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区或景观的面积是最重要的因素。 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LAND),单位:百分比,范围:0<%LAND<=100 (2-3) 公式描述:%LAND等于某一斑块类型的总面积占整个景观面积的百分比。其值趋于0时,说明景观中此斑块类型变得十分稀少;其值等于100时,说明整个景观只由一类斑块组成。 生态意义:%LAND度量的是景观的组分,其在斑块级别上与斑块相似度指标(LSIM)的意义相同。由于它计算的是某一斑块类型占整个景观的面积的相对比例,因而是帮助我们确定景观中模地(Matrix)或优势景观元素的依据之一;也是决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 斑块个数(NP),单位:无,范围:NP>=1 NP = n (2-4) 公式描述:NP在类型级别上等于景观中某一斑块类型的斑块总个数;在景观级别上等于景观中所有的斑块总数。 生态意义:NP反映景观的空间格局,经常被用来描述整个景观的异质性,其值的大小与景观的破碎度也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一般规律是NP大,破碎度高;NP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范文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 城规122 洪强 一、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讲究精致,爱奥尼,多利克等,古罗马由于帝国强盛,大规模的建造,以规模、气势、数量取胜。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 成为1:1.618或1: 2的矩形,中央是厅 堂,大殿,周围是柱 子,可统称为环柱式 建筑。这样的造型结 构,使得古希腊建筑 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它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

人工湿地与生态景观建设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720054203 人工湿地与生态景观建设 收稿日期:2006209228 作者简介:赵晨洋(19772),女,硕士,助教,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赵晨洋 摘 要:对人工湿地的概念、构造、营造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强调了其生态环境效益,并结合美学原理,提出了 人工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以提升人工湿地的景观价值。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景观,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5.14文献标识码:A 1 湿地 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 统。关于湿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定义出自于1971年2月2日 诞生的《拉姆萨尔公约》(也称《湿地公约》):“不问其为天然或人 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产、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小气候和物质循环、减缓自然灾害等强大的生态功能。 2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1989年,D ?A ?Hammer 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工业和农业废 水》一书中提到“人工湿地”:由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处于水饱和状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动物等组成,并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人工湿地系统除了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外,还可以有效地阻断水源污染向现有自然湿地的扩散,是湿地保育的有力措施。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与半自然景观,显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以公园,科技园区,公共建筑,学校,住宅区景观及生态农业园区等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蓝绿色的水面、各种鸟类、多样性的水生湿生植物的生态景观,给人感官和精神以美的感受。因此,兼顾生态与美学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设计,成为了人们研究的课题。 式的设计,或惊叹于结构材料技术的应用,或流连于空间效果的创意,唯独忘记了这个建筑创作的原点,只是追逐表面的视觉效果,导致本末倒置。这样学来的只是肤浅的形式,并没有找到建筑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借鉴现代建筑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只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建筑才会流行,只有跟随流行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许这个建筑在当时很好地解决了当地的矛盾,满足了人们现在对建筑的需要。但长远来看建筑总会发展,新的矛盾总要出现,现在的建筑虽然满足了目前人们的需要,但如果不继续发展只是应用现在的模式迟早要被淘汰。因此,即使是在当地受到欢迎的建筑也不能停滞不前,还是要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从地域看,别的地方流行的建筑不一定就适合,应从自己的原点出发看哪些地方值得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把不适合当地的建筑强加给人们并误导人们接受。可能一时的新鲜,人们会喜欢,但新鲜过后终会发现这种流行是强加给他们的,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建筑。 在借鉴先进的思潮时,也要从原点出发,不可人云亦云。对各种流行思潮的生吞活剥导致目前建筑思想的混乱。我国现代主义建筑还未发展成熟,而国外各种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的理论已经纷纷走向我们。一方面,避免了发展现代主义的许多弯 路;另一方面又陷入对这些思潮的迷惑中,不知该走哪条路。其实发展建筑没有固定的形式制约,只要依据自己的原点寻求适合发展的道路,就不必拘泥于思潮名称的限制,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贝律铭说,“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人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这应该就是我国建筑创作的原点了。在设计具体的建筑时应认真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中找到这栋建筑的具体的原点,并以这个具体的原点为基础指导人们从传统和现代中找到要继承和发展的对象,实实在在地设计人们真正需要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力不在于奇妙的几何形体的堆砌,建筑的进化也不在于使用多少新材料完成一个个复古或异想天开之举,建筑的灵魂在于从自身原点出发,提高建筑的应变力,满足人类多层次的需求,为人类创造出更为完美的理想。参考文献: [1]张复合.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语言[J ].世界建筑,1983(6):20221. [2]马国馨.丹下健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0222. Pass through tradition and modern to return to origin SHI Dong 2ni G AO Ping WANG Jie Abstract :Based upon analysis of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in referencing trad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 and develo p 2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Matters deservin g attention in referencing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advanced ideas in architectural de 2sign are analyzed.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rigin of each building can be found in order to create architec 2tural works with individual characters. K ey w ords :tradition ,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form ? 45?第33卷第7期2007年3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3No.7Mar. 2007

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案

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提升窗口地带对外形象,按照“绿美”攻坚工程提出的“强力推进绿化景观攻坚”和“绿美”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文本)

前言 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 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 二、现状分析 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 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

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 安全体系的意见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中的独特作用,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十年绿化广东等举措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森林覆盖已达57%.但是,随着陆路、水路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沿海地带的开发,部分路(河)段两侧、海岸沿线森林生态安全和景观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重要路(河)段两侧、交通节点的裸露地及采石场等植被破坏地块,迫切需要进行复绿美化;部分路(河)段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地森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迫切需要进行林分改造;一些沿线森林斑块和绿化带破碎化,生态防护功能有待提升。上述状况与建设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加快推进交通主干线两侧、沿江两岸、海

岸沿线周边宜林地区的造林绿化,是新形势下我省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在北部连绵山体、主要江河沿江两岸、沿海海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营建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化带。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争取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改善部分路(河)段的疏残林相和单一林分构成,串联起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形成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大力增强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观赏性,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加快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是有力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不可或缺的内容。我省是全国光、热、水以及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多样的乡土树种为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景观林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把这项工程作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早日见到成效,推动全省林业生态和景观建设实现跨越式提升。 二、准确把握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