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流密度的测量

电流密度的测量

电流密度的测量
电流密度的测量

实验名称:电镀--赫尔槽法计算最佳电流密度

姓名班级:1 学号日期:2015年月日

实验目的:

1.掌握霍尔槽的使用规则及操作技巧。

2.了解霍尔槽的结构和用途。

实验原理:

1.霍尔槽法计算电流密度经验公式::D

= I(5.1019-5.2402 lg L)

K

---电流密度,A/dm2

D

K

I---霍尔槽使用的电流强度,A

L---阴极上某点距阴极近端的距离,cm

2.镀镍液配方

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数值

七水硫酸镍300g/L

氯化钠15g/L

六水氯化镍30g/L

硫酸钠60g/L

硼酸40g/L

温度50℃

时间5--10min

实验仪器级设备:

超声波仪、恒压直流电源、电解池、烧杯、导线若干、乙醇、七水硫酸镍、氯化钠、六水氯化镍、硫酸钠、硼酸

实验步骤:

1、溶液配置

按照所给的镀液配方称量并在烧杯中加热搅拌溶解配置1000ml镀液,然后在水浴锅中50℃水浴加热至镀液温度达到同样的50℃,备用。

2、电镀

取3张铜片放在烧杯中庸乙醇浸没,放入超声波仪器中除油10min,开始电镀。

A.取赫尔槽清洗干净,以铜片做阴极,镍板做阳极安装电镀装置,然后加入水浴好的镀液,使镀液的刚好达到赫尔槽250ml刻度停止加入,打开电源,将电流从最小逐渐增大至1A,开始持续电解,并保持电流示数稳定。电解10min后关闭电源,取出铜片冲洗后晾干,选取镀层最好的部分,为距离近端6.5--8.5cm处为最佳。在电镀过正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且近端有大量气泡向远端,气泡的逐渐减少,最远端气泡几乎没有。

B.将A过程中镀后的镀液放入烧杯中,并加入0.25g糖精,充分搅拌溶解,再次放入水浴锅中使其温度达到50℃。安装赫尔槽使用加入糖精后的镀液,开始电流示数1A开始电解。电解10min后关闭电源,取出铜片冲洗后晾干,选取镀层最好的部分,为距离近端6.0--8.0cm 处为最佳。实验现象相似,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且近端有大量气泡向远端,气泡的逐渐减少,最远端气泡几乎没有

C.将B过程中镀后的镀液放入烧杯中,并加入0.13g1,4-丁炔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次放入水浴锅中使其温度达到50℃。安装赫尔槽,使用加入1,4-丁炔二醇,后的镀液,开始电流示数1A开始电解。电解10min后关闭电源,取出铜片冲洗后晾干,选取镀层最好的部分,为距离近端5.5-7.5cm处为最佳。实验现象同上。

实验数据及处理:

利用经验公式:D K = I(5.1019-5.2402 lg L)分别求出在对应镀镍液中最佳的电流密度。最近镀

层区域选取时,从阴极近端到远端的递变区域中间部分偏上10mm 的部分。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在铜片上镀镍,在整个过程中,达到了独立完成所有的步骤的学习目的。在实验的精度及实验设计中,有一定的不足,犹豫经验的不足,在这次的镀镍中,选取的霍尔槽电流强度为1A ,就实际镀件上的镀层结果来评价,电流密度稍大,有明显的烧焦现象,铜片上的镀层非常容易脱落。其次,在镀层面上,由于整个镀层的普遍烧焦影响,从阴极近端及远端中最佳镀层区域选取并不准确,也导致了计算的最佳电流密度跟实际最佳电流密度相比偏大。但本次实验学会了方法,有了改进实验,获取准确电流密度的基础。 镀镍步骤对应镀液 距离近端距离(cm ) 最佳电流密度(A/dm 2)

A 6.5--8.5 0.149--0.759

B 6.0--8.0 0.287--0.941

C 5.5-7.5 0.433--1.139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一、理解题目所给条件的含义 1、瞧清固体与液体 “液体”-----重点测质量(先后步骤影响精度) 缺器材利用水密度已知道的条件间接求体积“固体”-----重点测体积 2、瞧清固体大小: “小”石块、“小”木块等----可以用量筒、量杯测体积 “大”石块、“大”木块等----不可用量筒、量杯测体积,用烧杯溢水法测体积 3、瞧清固体形状 块状:规则---用尺子测量求体积 不规则---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 沙状、颗粒状---不溶于水,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 (注意排净气泡、注意器材感度) ---溶于水,换不溶解液体或沉砂法等求体积4、瞧清固体“溶不溶解” 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溢水法,换细沙或不溶解的液体(煤油、汞等) 5、瞧清“吸不吸水”

吸水-----换细沙或饱与水后再放入水中 6、注意实验步骤影响测量结果 二、记牢典型物体密度测量步骤及准确描述 典型一:测小石块(小铁块,银元等)密度 分析:小石块---不规则、不溶于水(不特殊说明就就是不溶于水)、体积小、密度比水大 要得到密度,必须测出其质量与相应体积,质量---天平,体积---量筒、细线、水 器材:天平、被测小石块、量筒、水、细线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 (说明:此步骤多与天平使用方法中的“放、拨、调、测、读”联考) 2、将适量水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1; (说明:此步骤多与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还有可能考察“适量”的理解------既能确保小石块能完全没入水下,又不能使总体积超过最大量程)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慢慢放入已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v2; (说明:此步骤多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注意“细线的应用”、“慢慢”等,还有可能考察小石块表面有无气泡,若提到就回答“轻摇量筒,使气泡完全溢出”,再读数)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石块密度ρ 典型二:测小塑料块( 分析:塑料块——不规则、密度小于水,体积小,需要把水换成细沙或者用小铁块沉到水里。 方法1——沉坠法 器材:天平 量筒 细线 小铁块 水 小塑料块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塑料块与小铁块用拴在一起(小铁块在下),先用手提塑料块上方的细线,只将小铁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 3、将拴好的小塑料块与小铁块一起浸入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塑料块密度ρ ρ m V = m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完整版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 换电流密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9: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交换电流密度的意义; 2. 掌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二、实验原理 设电极反应为: 当电极电位等于平衡电位时,电极上没有净反应发生,即没有宏观的物质变化和外电流通过,但是在微观上仍有物质交换。也就是说,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即: 因为平衡电位下的还原反应速度与氧化反应速度相等,在电化学上用一个统一的符 号i o 来表示这两个反应速度。这里i o 就叫作交换电流密度或简称交换电流。它表示 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也就是说,i o 就是在平衡条件下,氧 化态粒子和还原态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交换速度。所以,所以交换电流密度本身就表征了电极反应在平衡态下的动力学特征,它的大小与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电极材料和反应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低过电位下,过电位η(V)与极化电流密度i (A)之间呈线性关系,即 可见,RT/nF i o具有电阻的量纲,常被称为电荷转移电阻Rct(或R r)。它相当于电荷在电极/溶液界面传递时单位面积上的等效电阻。当η≤ 10 mV时,拟合极化曲线中的线性部分,根据拟合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Rct,再根据上述公式求得交换 电流密度i o (A/cm2)。 三、实验器材 CHI电化学工作站;铂片电极;Hg/Hg 2SO 4 参比电极;玻碳电极;三口电解池; mol/L VO 2+ + mol/L VO2+ +3 mol/L H 2 SO 4 溶液;程控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1. 预处理电极,用去离子水沾湿玻碳电极后在砂纸上打磨至表面光亮,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用滤纸擦干。打磨铂电极至光亮,用浓盐酸洗液浸泡后擦干. 2. 打开仪器和电脑,连接仪器和电极。记录电极开路电位其值为,待开路电位稳定后,选择“线性电位扫描”方法。电极电位为,从的电位开始扫描,终止电位是,扫描速率是s,自动灵敏度; 4. 待测量结束后,保存数据,将电解槽放入50o C水浴锅中,重复步骤2(此时测得开路电位为); 5. 关闭电脑和仪器,清洗电极与电解槽。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将在室温和50o C下的线性电位扫描曲线的线性部分分别进行线性拟合,求出i o 值; 图1.室温下玻碳电极的线性电位扫描曲线 取点(,),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 姓名:班级: 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 三、实验原理:ρ=m∕? 四、探究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 ③取下保护圈 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 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 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 体积 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 项目物体质 量 m/g 水的体积 V 1 /mL 物体和水的总体 积 V 2 /mL 物体的体积 V 3 /mL 物体的密度 ρ/(Kg/m3) 数据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实验二测液体的密度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实验原理:ρ=m∕? 3、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1 ;(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 2 4、计算结果:根据得 项目烧杯和 水的总 质量 m 1 /g 倒入量筒 水的体积 V/mL 烧杯和剩余水的 总质量 m 2 /g 物体的密度 ρ/(Kg/m3)数据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评分点操作考试内容满分 值1正确安装天平并调零。32物体和砝码放法正确。23用镊子取放砝码与移动游码。24量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不溅出。记下刻度。2

第5~9章 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1. 在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中,是否总是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为什么?每一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如何表示? 答:电极界面附近的液层通常是指扩散层,可以同时存在着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但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电迁移传质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流体力学,电极界面附近液层的对流速度非常小,因此电极界面附近液层主要传质方式是扩散。三种传质方式的传质速度可用各自的电流密度J来表示。 2.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稳态扩散过程?实际稳态扩散过程的规律与理想稳态扩散过程有什么区别? 答:当电极反应所消耗的反应粒子数和扩散补充来的反应粒子数相等,就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平衡。这时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各点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仅仅是距离的函数;扩散层的厚度不再变化;离子的浓度梯度是一个常数,这就是稳态扩散过程。理想条件下,人为地把扩散区和对流区分开了,因此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层有确定的厚度;而实际情况下,扩散区与对流区是相互重叠、没有明显界限的,只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近似求得扩散层的厚度。二者在扩散层内都是以扩散作用为主。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但推导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动力学公式需要借用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公式。 3. 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有什么优点?它们在电化学测量中有什么重要用途? 答: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圆环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度是均匀的,因此电极表面各处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这克服了平面电极表面受对流作用影响不均匀的缺点。它们可以测量并分析极化曲线,研究反应中间产物的组成及其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 4. 试比较扩散层、分散层和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中有没有剩余电荷? 答:根据扩散传质理论,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薄层,此层内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这层叫做扩散层;电极表面的荷电粒子由于热运动而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所谓分散层;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层叫做边界层,越接近电极表面,其液流流速越小。 5. 假定一个稳态电极过程受传质步骤控制,并假设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试问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当电解液中没有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电迁移作用不能忽略,而该电极过程为阴离子在阴极还原,此时电迁移与扩散两者作用方向相反,起互相抵消的作用。因此在电解液中加入大量局外电解质后,扩散作用增大,稳态电流密度应增大。 6. 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出现稳态扩散之前都一定存在非稳态扩散阶段?为什么?

实验一基本长度测量密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密度的测量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每种物质具有确定的密度。密度与物质的纯度有关,工业上常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测定来做成份分析和纯度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2.了解物理夭平的构造,掌握物理夭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 3.学会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规则固体物体的密度。 4.学会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的密度。 5.理解不确定度及有效数字基本概念,用不确定度正确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游标卡尺、千分尺、物理大平、玻璃烧杯、细线、铝块、铜圆柱、铜圆管、钢球。 【实验原理】 一、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规则固体物体的密度 若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则根据密度定义有 m 二一(4-1-1) V 可见只要测量了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确定其密度。物体的质量可由夭平测出,当待 测物体是规则的铜圆柱体时,可分别测出直径d和高度h,贝U体积为V d2h/4。因此, 该铜圆柱体的密度为 4m = 2(4-1-2) d2h 当待测物体是一圆管时,设其外径为D,内径为d,局度为h,质量为m ,则其笞度 公式为 4m (4-1-3) (D -d )h 当待测物体是小球时,设小球直径为D,则小球密度公式为 6m ,.、 -- 3 4-1-4 D 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同

体积液体的重量。如果忽略空气的浮力,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W1 = m1g(m〔为物体的质量), 全部浸入水中的重量W2 = m2g( m2为物体在水中的表观质量),则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W i -W2 (m i-m2)g,应等于同体积水的重量0Vg ,由此可得物体的体积 V (m i m2)/ 0,所以,该物体的密度为 m i ,」、 = -------- 0 (4-1-5) m1 - m2 【实验内容】 一、测量铜圆柱体的密度 1 .用千分尺测圆柱体的直径,在上、中、下各部分测量三次,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1-1中,求出其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2. 用游标卡尺测圆柱体高度,在不同方位测量 5次,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1-2中,求出其平均值和不确定度。 3. 正确使用物理大平,称出圆柱体的质量m ° 4. 用式(4-1-2)算出铜圆柱体的密度。 5. 求出密度的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 6. 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表 表 二、测量圆管的密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管的外径D,内径d和高度h,要在不同部位各测量5次。用物理天平测量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实验9: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交换电流密度的意义; 2. 掌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二、实验原理 设电极反应为: O e R +? 当电极电位等于平衡电位时,电极上没有净反应发生,即没有宏观的物质变化和外电流通过,但是在微观上仍有物质交换。也就是说,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即: c a i i = 因为平衡电位下的还原反应速度与氧化反应速度相等,在电化学上用一个统一的符号i o 来表示这两个反应速度。这里i o 就叫作交换电流密度或简称交换电流。它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也就是说,i o 就是在平衡条件下,氧化态粒子和还原态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交换速度。所以,所以交换电流密度本身就表征了电极反应在平衡态下的动力学特征,它的大小与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电极材料和反应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低过电位下,过电位η(V )与极化电流密度i (A)之间呈线性关系,即 o RTi nFi η=- 可见,RT/nF i o 具有电阻的量纲,常被称为电荷转移电阻Rct (或R r )。它相当于电荷在电极/溶液界面传递时单位面积上的等效电阻。当η ≤ 10 mV 时,拟合极化曲线中的线性部分,根据拟合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Rct ,再根据上述公式求得交换电流密度i o (A/cm 2)。

三、实验器材 CHI电化学工作站;铂片电极;Hg/Hg2SO4参比电极;玻碳电极;三口电解池;0.1 mol/L VO2+ + 0.1 mol/L VO2+ +3 mol/L H2SO4溶液;程控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1. 预处理电极,用去离子水沾湿玻碳电极后在砂纸上打磨至表面光亮,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用滤纸擦干。打磨铂电极至光亮,用浓盐酸洗液浸泡后擦干. 2. 打开仪器和电脑,连接仪器和电极。记录电极开路电位其值为0.4083V,待开路电位稳定后,选择“线性电位扫描”方法。电极电位为0.4083V,从0.3878V的电位开始扫描,终止电位是 0.4478V,扫描速率是0.3mV/s,自动灵敏度; 4. 待测量结束后,保存数据,将电解槽放入50o C水浴锅中,重复步骤2(此时测得开路电位为 0.4088V); 5. 关闭电脑和仪器,清洗电极与电解槽。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将在室温和50o C下的线性电位扫描曲线的线性部分分别进行线性拟合,求出i o值; 图1.室温下玻碳电极的线性电位扫描曲线 取点(0.013766,1.7568x10-5)(-0.01297,-1.8402x10-5)

密度测量实验题

52.(2015聊城)如图甲和乙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g,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55.(2015无锡)用已调好的托 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 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 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 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g. 56.(2015盐城)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先杷 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 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接着他测出矿石的体积为20cm3。则矿 石的密度为kg/m3. 60.(2015永州)小刚在实验室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先将该液体倒入 量筒中,该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接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61.(2015齐齐哈尔)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 的密度为5 kg/m 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 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 3; 66.(2015抚顺)小芳喜欢喝红枣汁,于是她在实验 室测量红枣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小芳将红枣汁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 则红枣汁的体积为cm3. (2)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直 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她的操作存在 的问题是:。 (3)改正错误后,小芳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5g.接着将量筒中的红枣汁全部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红枣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红枣汁的质量为g。 (4)计算出红枣汁的密度ρ汁=kg/m3,小芳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红枣汁的密度 比实际密 度偏 (选填“大” 或“小”)。 67.(2015锦州)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The measurement of cathode polarization curve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测定氢在光亮铂电极上的活化超电势,并求出塔菲尔公式中的两个常数a和b以及交换电流密度i; 2.了解超电势的种类和影响超电势的因素; 3.掌握采用三电极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三电极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在电解H2SO4溶液时,阴极上产生H2,电极反应成为成为单向不可逆过程,电极表面产生极化,其氢超电势为 η=ΦH+/H2-φ c 不可逆电极电势为φc=φ甘汞-E 对于阴极极化的电化学极化,在一定电流密度范围内塔菲尔公式为η=a+b log i 式中,η为氢超电势,单位为V;a和b为常数,b为该线性方程的斜率,b值随电极性质等的变化影响不大;a为电流密度为1A?cm-1时的超电势值,a值的大小与电极材料、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溶液组成和温度等有关,基本代表了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的大小。a值越大,在所给电流密度氢超电势也越大。铂电极材料属于低氢超电势金属,其a值在0.1-0.3V 之间。 当电流密度极低时,氢超电势不服从上述塔菲尔公式,此时η与电流密度i成正比关系。 所以,氢超电势的测量就是如何测量在一定范围内一系列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势,以及在实验中如何采取措施消除电阻超电势和浓差超电势等问题。 实验选择甘汞电极作辅助电极与被测电极组成一个电解池使氢在电极上电解;同时选择一个掺比电极与被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测量电动势,获得被测电极的电极电势。对于电阻超电势可采用鲁金毛细管消除。 当η=0时,交换电流密度为log i0=-a/b 同时,作i-φc图,可从图上获得氢在电极上显著析出时的最小析出电势。 三、仪器试剂 恒电流法测定极化曲线装置一套。标准电流电压发生器一台,数字式酸度计一台,电流表一个,饱和甘汞惦记、铂电极各一支。 四.实验步骤 1.测量研究电极的面积后,清洗研究电极和辅助电极,清洗极化曲线测定装置。2.小心灌装电解质溶液和饱和氯化钾溶液。组装已装好溶液的极化曲线测定装置,小心使鲁金毛细管尖对准研究电极,用洗耳球将硫酸溶液抽吸至活塞与饱和氯化钾溶液接通,不能出现气泡,如果有气泡要赶掉。最后连接电路。 3.I=0时E x的测定。调节电流为10mA预电解5分钟,关闭电流输出后记下E x。4.依次调节电流(mA):0.1、0.2、0.3、……..1.0、1.2、1.4、…….2.0、3.0、4.0、6.0、8.0、…….20,依次测定E x。实验结束,小心拆卸装置并清洗干净,并注入蒸馏水。 五.注意事项 1.小心灌装饱和氯化钾溶液,避免液体盐桥内产生气泡;

应用电化学部分习题测验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答: 1试推导下列各电极反应的类型及电极反应的过程。 (1)++ →+242Ce e Ce 解:属于简单离子电迁移反应,指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的氧化态物种4Ce + 借助于电极得到电子,生成还原 态的物种2Ce + 而溶解于溶液中,而电极在经历氧化-还原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状态等并未发生变化, (2) -→++OH e O H O 44222 解:多孔气体扩散电极中的气体还原反应。气相中的气体2O 溶解于溶液后,再扩散到电极表面,然后借助于气体扩散电极得到电子,气体扩散电极的使用提高了电极过程的电流效率。 (3) Ni e Ni →++22 解:金属沉积反应。溶液中的金属离子2Ni + 从电极上得到电子还原为金属Ni ,附着于电极表面,此时电极表 面状态与沉积前相比发生了变化。 (4) -+→++OH s MnOOH O H e s MnO )()(22 解:表面膜的转移反应。覆盖于电极表面的物种(电极一侧)经过氧化-还原形成另一种附着于电极表面的物种,它们可能是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等。 (5)2)(22OH Zn e OH Zn →-+-;--→+242])([2)(OH Zn OH OH Zn 解:腐蚀反应:亦即金属的溶解反应,电极的重量不断减轻。即金属锌在碱性介质中发生溶解形成二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所形成的二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又和羟基进一步形成四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 2.试说明参比电极应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 ,简称RE):是指一个已知电势的接近于理想不极化的电极,参比电极上基本没有电流通过,用于测定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 既然参比电极是理想不极化电极,它应具备下列性能:应是可逆电极,其电极电势符合Nernst 方程;参比电极反应应有较大的交换电流密度,流过微小的电流时电极电势能迅速恢复原状;应具有良好的电势稳定性和重现性等。 不同研究体系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比电极,水溶液体系中常见的参比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SCE)、Ag/AgCl 电极、标淮氢电极(SHE 或NHE)等。许多有机电化学测量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的,尽管水溶液参比电极也可以使用,但不可避免地会给体系带入水分,影响研究效果,因此,建议最好使用非水参比体系。常用的非水参比体系为Ag/Ag+(乙腈)。工业上常应用简易参比电极,或用辅助电极兼做参比电极。在测量工作电极的电势时,参比电极内的溶液和被研究体系的溶液组成往往不—样,为降低或消除液接电势,常选用盐桥;为减小末补偿的溶液电阻,常使用鲁金毛细管。 3.试描述双电层理论的概要。 解:电极/溶液界面区的最早模型是19世纪末Helmholtz 提出的平板电容器模型(也称紧密层模型),他认为金属表面过剩的电荷必须被溶液相中靠近电极表面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层所中和,两个电荷层间的距离约等于离子半

测量密度的实验题

密度测量实验专题 一.测量液体密度 题型一:测量液体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把适量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进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e.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表达式: V m m2 1- = ρ 4.记录数据的表格: 题型二: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一)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待测液体 2.实验步骤: a.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水的质量为(m2-m1);

c.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推导液体表达式:水水 水 ρρρ1 2131 21313-m m m m m m m m v m m v m -=--=-==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三: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二)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两个相同的烧杯、水、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c. 在另一个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总质量m 3,则液体的质量为 (m 3-m 1)。 3. 液体密度表达式:水ρρ1 21 3-m m m m -= 题型四:无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三) 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待测液体 2. 实验步骤: a.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 b.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并用细线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

电化学测量部分问题总结

1.电极过程:发生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电极反应、化学转化和电极附近液层中的传质等一系列变化的总和统称为电极过程。 2.四个基本过程:电荷传递过程;扩散传质过程;电极界面双电层的充放电过程;电荷的电迁移过程。 3.电测基本原则:控制试验条件,使待研究的电极基本过程在电极总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研究总的电极过程来研究这一基本过程。 4.电极电位产生的原因:两相接触接触时,在两相界面层中形成电位差,即,相间电位,相间电位就是电极电位。 5.区分平衡电极电位,稳定电极电位,静止电极电位和开路电极电位,哪种电极电位可用Nernst方程计算:平衡电极电位是可逆电极在外电流等于零时的电极电位,稳定电极电位是不可逆电极在外电流等于零时的电极电位,静止电极电位也叫开路电极电位,是任一电极体系在外电流等于零时的电极电位。平衡电极电位可用Nernst方程计算。 6.什么是电极的极化?过电位与极化值的区别: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偏离静止电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过电位与极化值都是用来表征极化程度的,按照规定,过电位用于可逆体系,而且过电位总是正的,而极化值用于任何体系,等于电极电位与静止电位之差,在阴极极化时是负值,在阳极极化时是正值。 7.扩散电流密度表达式j=nFD(C0-C S)/δ中各物理量的名称:j:扩散电流密度,外电流密度,极化电流密度;n:得失电子数;F:法拉第常数;D:扩散系数;C0:本体浓度;C S界面浓度;δ:扩散层厚度。 8.巴伏公式中α、β、j0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α和β是传递系数,表示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活化能和氧化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j0是交换电流密度,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 9.为什么测量和控制电极电势的仪器要有足够高的输入阻抗: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是研究电极和参比电极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时实际测得的是路端电压,二者并不相等。要保证二者之差足够小,需要测量和控制电极电势的仪器要有远大于电池内阻的足够高的输入阻抗,这样电动势能绝大部分分配在仪器上。 10.画三电极体系的电路示意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两回路位置。三电极体系的优点?三电极体系的主要误差来源?给出两种降低误差的办法。优点:即可使研究电极的界面上通过极化电流,又不妨碍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的控制和测量,可以同时实现对电流和电势的控制和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极化电流在参比电极到研究电极之间的溶液上产生欧姆压降,该溶液欧姆压降被附加在测量或控制的电极电势上,成为测量或控制电极电势的主要误差。消除或降低溶液欧姆压降的措施:加入支持电解质;使用鲁金毛细管并使它尽量靠近研究电极表面。 11.什么样的参比电极不易极化:交换电流密度较大,电极面积较大。 12.盐桥溶液应满足的两个条件:阴阳离子的当量电导应尽量接近;高浓度。 13.以下电极表观面积相同,按真实面积从小到大排序:汞,铂黑,金属抛光未 退火,金属抛光并退火,单晶。S 汞<S 单晶 <S 金属抛光并退火 <S 金属抛光未退火 <S 铂黑 14、以微型钯-氢电极为参比电极,同时,以滴汞电极为研究电极时,可以采用二电极体系吗?说明理由。 不可以。首先比较二者的表面积。然后基于两点:一,采用二电极体系时,研究电极上流过的极化电流也流过参比电极;二,电极上极化电流密度越高,电极的极化越大分析参比电极的极化程度,进而可以说明理由。

2018年-电化学原理与方法思考题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你认为电化学体系与其它电子导体构成的电路体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简述电极反应的基本历程。 3.三电极体系指的是什么?三电极体系中有那些回路, 在每个回路中是否有电流 流过? 4.电化学反应与普通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5.电化学测量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电极体系,为什么? 6.为什么电流或电流密度可以表示电化学反应的速度? 第二章电极-溶液界面结构 1.出现相间电势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 2.解释概念:内电为、外电位、表面电势、电化学势、零电荷电势、 3.金属/溶液相间平衡电势是如何建立的,以Zn|ZnSO4(α =1,水溶液)为例说明。 4.阐明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电容与紧密层和分散层电容的关系? 5.理想极化电极和理想不极化电极。 6.金属电极中电子在各能级上是如何分布的? 7.画出金属电极带净正电荷或负电荷时“电极/溶液”界面的电势分布曲线。 8.什么是ψ1效应?画出金属电极带净正电荷或负电荷并出现ψ1效应时的“电极/ 溶液”界面的电势分布曲线。 第三章传质过程动力学 1.液相传质过程有哪些,写出它们的作用范围? 2.液相传质过程有无电子转移?当该步骤成为电极过程的控速步骤时,该步骤的 速度如何表示?为什么? 3.当液相传质步骤成为电极过程的控速步骤时,能否应用能斯特方程?如果能应 注意什么?为什么? 4.什么是稳态和非稳态?造成稳态和非稳态的原因是什么?

5.列出理想情况下和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过程的电流表达式。 6.解释概念:扩散层的有效厚度、稳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7.按以下情况列出电化学反应O+ne R在液相传质为控制步骤下的稳态I~?曲 线:反应生成独立相、反应产物可溶、开始反应前O与R均存在且可溶。 8.已知一个电化学反应,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其是扩散控制过程? 9.液相传质过程为控制步骤时,用恒电位阶跃的暂态动力学关系说明单纯扩散过 程能否建立稳态传质过程。 10.解释液相传质过程为控制步骤时,恒电流阶跃暂态过程中“过渡时间”的概念 及物理意义。 11.对于电化学反应O+ne R,列出静止液层中平面电极上电位阶跃时的暂态电 流表达式。 第四章电化学步骤的动力学 1.当一个电子传递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大时,线性电位扫描为什么会出现电流 峰?在峰电流是否对应与稳态扩散过程中的极限扩散电流? 2.电极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控制和扩散控制 3.解释概念:极化、过电位、交换电流密度 4.外电流密度(I)与过电位之间(η)的线性关系和半对数关系各在什么条件下出 现?这是否意味着电化学极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5.电极电势以哪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电化学反应速度的速度?阐述在上述两种 方式中电极电势如何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度? 6.从理论上推导出Tafel关系。 7.在不同的平衡电位下,交换电流密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8.对于电子传递步骤控制的电极过程,如何确定电极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 9.为什么说决定电化学极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净电流密度与交换电流密度的相 对大小? 10.从所学的电化学动力学方程推导出平衡时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11.当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共存时,利用I,i?和I d分析造成过电位的主要原因。 12.当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共存时,如何利用暂态恒电位阶跃法确定电极反应(电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平衡。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 实验步骤: (1)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把石块系住慢慢的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④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记录: (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练习1、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3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____g 。 (2)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4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25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_____ cm 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_________g/cm 3。 (4)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 练习2、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食用油 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4、主要实验步骤: (1)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 ;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 20g 10g 取出瓷片 再加水至标记 图24 图25 图23

电化学 第3章 电化学极化讲解

第3章 电化学极化 (电荷转移步骤动力学) 绪论中曾提到:一个电极反应是由若干个基本步骤形成的,一个反应至少有三个基本步骤:0 0R R ze O O s s →→+→- 1) 反应粒子自溶液深处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液相传质步骤。 2) 反应粒子在界面得失电子的过程——电化学步骤。 3) 产物生成新相,或向溶液深处扩散。 当有外电流通过电极时,?将偏离平衡值,我们就说此时发生了极化。如果传质过 程是最慢步骤,则?的偏离是由浓度极化引起的(此时0 i s i C C ≠,e ?的计算严格说是用s i C 。无浓度极化时0 i s i C C =,?的改变是由s i C 的变化引起) 。这时电化学步骤是快步骤,平衡状态基本没有破坏。因此反映这一步骤平衡特征的Nernst 方程仍能使用,但须用?代 e ?,s i C 代0i C ,这属于下一章的研究内容。如果传质等步骤是快步骤,而电化学步骤成 为控制步骤,则这时?偏离e ?是由电化学极化引起的,也就是本章研究的内容。 实际上该过程常常是比较慢的,反应中电荷在界面有积累(数量渐增),?随之变化。 由此引起的?偏离就是电化学极化,这时Nernst 方程显然不适用了,这时?的改变将直接以所谓“动力学方式”来影响反应速度。 3.1 电极电位与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关系 电化学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一个电极上既有氧化过程,又有还原过程)。若一个电极上有净的氧化反应发生,而另一个电极上有净的还原反应发生,则在这两个电极所构成的电化学装置中将有电流通过,而这个电流刚好表征了反应速度的大小, )(nFv i v i =∝[故电化学中总是用i 表示v ,又i 为电信号,易测量,稳态下串联各步速度同,故浓差控制也用i 表示v 。i 的单位为A/cm 2,zF 的单位为C/mol ,V 的单位为 mol/(cm 2.s )]。既然电极上有净的反应发生(反应不可逆了),说明电极发生了极化,?偏离了平衡值,偏离的程度用η表示,极化的大小与反应速度的大小有关,这里就来研究i ~?二者间的关系。 一个反应进行速度的大小,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反应粒子变成产物粒子所需越过的活化能垒的高度:能垒低,反应易进行,速度就快,反之则慢。 而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就是通过影响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即i ~G ~??,而i ~G ~??三者关系如何? 3.1.1 电极电位与反应活化能 1.电化学步骤的反应活化能 以Ag e Ag =+- + 的反应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1。

密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固体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 2. 掌握游表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4. 学习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 1. 游表卡尺:(0-150mm,0.02mm ) 2. 螺旋测微器:(0-25mm,0.01mm ) 3. 物理天平:(TW -02B 型,200g,0.02g ) 三.实验原理: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 根据 V m = ρ (1-1) 可得 h d m 24πρ= (1-2) 只要测出圆柱体的质量m 、外径d 和高度h ,就可算出其密度。 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0F Vg ρ=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g m m W W F )(11-=-= 可得 01 ρρm m m -= (1-3) m 是待测物体质量, m 1是待测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本实验中液体用水,0ρ即水的密度,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教材附录附表5(P 305)。 2、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将物体拴上一个重物,加上这个重物后,物体连同重物可以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 02 3ρρm m m -= (1-4) 如图1-1(a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2,再将物体提升到液面之上,而重物仍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如图1-1(b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m 是待测物体质量, 0ρ即水的密度同上。 图1-1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称密度小于水的物体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单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一. 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和体积的单位及其常用单位。 ⑵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 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实验内容: 1. 测量书本的长度。 《科学》书本的长度 = ___________ cm;书本的宽度 = _____________ c m ; 书本 的高度 = ____________ cm ; 一张纸的厚度 = ___________ cm 。 2. 测量曲线的长度。 上面曲线的长度= cm 。 二、 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能用托盘天平称量指定物品的质量。 实验内容: 测量以下物品的质量: 烧杯的质量 = ____________ g ;自带的笔的质量 = ____________ g ;橡胶塞的质 量= ____________ g o 三、 容积的测量。 实验目的:理解什么是容积。学会容积的测量方法。能用量筒测量指定容器的容 积。 实验内容: 测量下列容器的容积: 小烧杯的容积 =____________ mL ; 锥形瓶的容积 = __________ 四、 体积的测量。 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排水法。 实验内容: 1. 将适量清水倒入量筒,记下水的体积。 水的体积= ____________ cm 3o 2. 用细线绑紧胶塞,慢慢放入量筒内,记下水和胶塞的总体积。 水的体积+胶塞的体积= ______________ c m 3o 胶塞的体积 = ________________ c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m 3= cm 3o 3. 若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上述方法可行吗?试把该方法做适当 修改,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mL o

实验材料体积密度的测定

实验5材料体积密度的测定 (1)密度梯度管法测定结晶聚合物的密度和结晶度 一、目的要求 1.用密度梯度管测定聚合物的密度,并由密度计算结晶度。 2.掌握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密度的基本原理、密度梯度的标定方法和计算结晶度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聚合物密度是聚合物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判定聚合物产物、指导成型加工和探索聚集态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数据。尤其是结晶性聚合物,密度与结晶有密切关系,而结晶度又是表征聚合物性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密度可以计算结晶度。 聚合物结晶度的测定方法很多,有X-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差热分析法、反相色谱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而用密度梯度管法测定结晶度,设备简单且数据可靠,是测定结晶度的常用方法。 密度梯度管是一个有刻度的柱形玻璃管,选用不同密度的可以互相混溶的两种液体,配制成一系列等差密度混合液,按低密度(轻液)居上,高密度(重液)居下的层次,以等体积分次地注入到柱形玻璃管中,任其自行扩散,最后构成密度自上而下逐渐递增的连续分布状态,通称密度梯度管或密度梯度拄。再将预先标定好密度玻璃球投入管中进行标定,以玻璃球的已知密度对所处高度作图,得密度梯度管的标定曲线(图15-1)确定为直线后,即可用来测定聚合物的密度。 1.000.950.900.85 图15-1乙醇-水体系密度梯度管标定曲线 密度,g /c m 3 将试样投入已标定的密度梯度管中,根据悬浮原理,试样将于某一高度处停留,即可读取密度梯度管的刻度,利用标定曲线找出试样的密度。 结晶性聚合物都是部分结晶的,即晶体和非晶体共存。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密度不同,晶区密度高于非晶区密度,因此同一聚合物由于结晶度不同,样品的密度不同,如果采用两相结合模型,并假定比容具有加和性,即结晶聚合物试样的比容V等于晶区V c 和非晶区比容V a 的线性加和,则有: V=V c f c +V a (1-f c ) (15-1) 式中f c 为结晶度 (即聚合物中结晶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设ρc 为被测聚合物完全结晶(即100%

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实验9: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交换电流密度的意义; 2、掌握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交换电流密度。二、实验原理设电极反应为: O e R ?当电极电位等于平衡电位时,电极上没有净反应发生,即没有宏观的物质变化与外电流通过, 但就是在微观上仍有物质交换。也就就是说,电极上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处于动态平衡 ,即: c a i i 因为平衡电位下的还原反应速度与氧化反应速度相等,在电化学上用一个统一的符号 i o 来 表示这两个反应速度。这里 i o 就叫作交换电流密度或简称交换电流。它表示平衡电位下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绝对速度。也就就是说 ,i o 就就是在平衡条件下,氧化态粒子与还原 态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交换速度。所以,所以交换电流密度本身就表征了电极反应在平衡态下的动力学特征,它的大小与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电极材料与反应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低过电位下,过电位η(V)与极化电流密度i (A)之间呈线性关系,即 o RTi nFi 可见,RT/nFi o 具有电阻的量纲,常被称为电荷转移电阻Rct(或R r )。它相当于电荷在电极/溶 液界面传递时单位面积上的等效电阻。当η≤ 10 mV 时,拟合极化曲线中的线性部分,根据 拟合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 Rct,再根据上述公式求得交换电流密度 i o (A/cm 2)。 三、实验器材 CHI 电化学工作站;铂片电极;Hg/Hg 2SO 4参比电极;玻碳电极;三口电解池;0、1 mol/L VO 2+ + 0、 1 mol/L VO 2+ +3 mol/L H 2SO 4溶液;程控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