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atire家庭治疗模式简析

Satire家庭治疗模式简析

Satire家庭治疗模式简析

王学劐¨吕嘉鑫眨1李瑶嘲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门诊部吉林?长春130011)

摘蔓Satire家庭治疗模式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引入

人本主叉理论。认为世人不论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

环境帮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o坚持人类本质上有一种

力量。可以从外部表象中发展出鸯我成长和管理能力。

通过家庭重塑和自我重塑等干预策略,将潜藏在人们内

心深处的生命力量激发出来。使英完善自我更加健康的

生活。本文就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和干预

策略透行简介,并做简要评析。

关键词基本三角美系生存姿态家庭塑造

中圈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心理

m部分,所以只有通过系统的改变家庭的内部交往模式,才能改善现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总结以往家庭治疗的基础£,

汲取人本主义理论的精华,通过特有的生存姿态阐释、个体部

分舞会、家庭塑造等策略实现个体身心的曼陀罗.

2Satire家庭治疗模式

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产生的背景

纵观心理治疗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都以个体为主。行为主义疗法通过使用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使个体先从行为改变,进而促使个体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精神分析疗法则希望通过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将人潜意识层面的活动给予意识分析,减轻来访者焦虑、改变认知等达到改变其纠结的心理状态。贝克认知疗法则是通过各种有理性的陈述,引导来访者从自己循环论证的思维圈子里跳出来,用合理的视角去分析看待问题,他们一贯主张产生问题的原因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如何去解释问题。20世纪五十年代,心理学开始关注人本身,把人作为一切意义的存在。心理咨询界兴起人本主义转向,由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组成的人本主义阵营关注人的存在。罗杰斯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该疗法绝对以来访者为中心,秉承着个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相信如果给定合适的条件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我实现。

无论这些疗法如何发展,关注的仍是来访者本身,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o无论来访者在咨询室中表现如何,他都将面对社会与人接触。基于这种需求,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了家庭系统治疗,将咨询关注重点转向个体的家庭人际关系网络。该范式认定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家庭)中才能被说明、被理解,个体的困扰实际上是关系的困扰,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实施心理干预的对象应当是关系和系统,而不是个体本身。④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着与家庭系统治疗相同的特点,寻求整个家庭的关系改变,关注个体与家庭、公司、社区等的系统互动模式,找出适合来访者的干预策略,帮助其解决问题。随着交往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出现,研究者们更加注重以整体、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成员的言语、行为表现会互相影响,个体的症状是家庭症状的一

在所有的家庭治疗模式中,Satire家庭治疗模式是考虑个体自我治愈因素最全面的范式。它将治疗的焦点从个体本身转移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治疗中不仅有家庭成员的参与,还涉及了更为广泛的家庭网络。围绕着如何通过个体所处的社交网络来重塑来访者的自尊以激发来访者的自愈能力,使来访者的身心、所处的社会环境达到一个曼陀罗的状态。

2.1基本三角关系

自我、父、母构成一个基本的三角关系,个体从这里感知世界,因此个体的任何表现都会受到这个关系的影响,而且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关系。萨提亚主张,作为治疗师要通过改变系统的关系来改变个体的表现。人是社会性动物,自我、情境、他人构成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三角关系,也同时影响到家庭的三角关系的变化。萨提亚模式治疗师的工作重点是更新人们的体验,将他们从童年习得、受限制或是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中解放出来。o萨提亚认为每个个体都像是一座冰山,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有好多改变都是从内部开始的,而这些恰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年龄、处境如何,都可以通过其内部的改变来改变他的三角关。萨提亚的演示常常是以戏剧作为主要的方式,让个体从认知层面上接触到潜藏于个体冰山深处的固化了的、受限制的思维,从而使个体与自我的三角关系达到一个曼陀罗的状态。

2.2生存姿态

萨提亚用五种生存姿态阐释了个体所有的应对方式:婴儿刚出生时,拥有一切发展的潜能,随着渐渐与外界接触,他习得了自己的沟通(应对)姿态。之所以会使用某种生存姿态,完全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免遭言语或非言语的、知觉到或是假定存在的威胁。回儿童时的无助感、误解,混淆的信息导致信息不一致,因而会出现各种生存姿态,分别定义为: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而治疗的目的就是使个体达到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

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个体完全意识不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忽视自我感觉,任何时候都和颜悦色面对他人,坚持为出错的事情背负麻烦,通常讨好者会表现得幼稚而依赖;责备与讨好截然相反,不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借口、麻烦或辱骂,不断的抱怨、指责他人或者环境,经常表现的有敌意、专

啊四日匿皿12l镬

万方数据

心理

制、爱找麻烦或是暴虐;超理智则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像计算机一样只注重于数据或是逻辑推理能够得到的结果,面对任何事都保持非人性的客观;打岔则表现得似乎一刻也不能保持静止,对他们而言,自我、他人以及环境都不具有任何价值,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表里一致则是自我、环境和他人全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且感知觉、心灵、行为充分发展。

2.3创造改变的环境

改变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治疗师的引导。要充分接纳我们的来访者,牢记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记得传播希望。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重新学习。而且治疗师要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环境。此外,还要跟随来访者的变化过程,给来访者灌输积极向上的意识。

2.4引入一个外部因素

除了传递接纳、希望、可靠性以及对改变的意识之外,萨提亚流派的治疗师还注重对表里一致进行示范。保持充分的接触,治疗师要控制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家庭。关注预期,在最大的程度上承认来访者的尊严,时刻警惕阻抗的发生并能将其转化为重构尊严动力。打破个体原有的思维,将恐惧和焦虑正常化。

3萨提亚的干预方法

3.1个体部分舞会:整合内部资源

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组成部分、资源和个性特点,它们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智慧、内心的法官、孩子、成人、管理者、老人、性的部分、对死亡的恐惧、对快乐的希望等等,这些部分并不总是和平共处的。通过找到各个部分的内部对话,准备好引导者和主体,让各个部分见面,出现矛盾,转化冲突,举行整合仪式这几个步骤来完成这个个性部分舞会。。通过角色的表演向来访者清晰的呈现个性的各个部分发挥的作用,使来访者个体冰山得以整合,从而向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转化。

3.2家庭重塑

重新演绎主角的家庭,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主角的家庭系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以及“影响力车轮”,@主角和引导者在进行重颦之前要进行大概三小时的沟通准备会议。其中“影响力车轮”图可以向我们展示的是影响主角成长的人。主角在中间,爷爷、奶奶、儿子、女儿或是姐妹、兄弟等排成一圈,像车轮一样。为家庭重塑提供一个背景情境,向人们展示这个家庭中冲突或者问题出现的时候,应对压力、愤怒、冲突或者焦虑等的方式。其中以“人格冰山”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指出主角的期望、感知觉等。回通过重塑主角的原生家庭,重塑父母的家庭,重担主角父母的约会、求爱、婚礼场景,重塑主角的家庭等方式,让主角释放压力,点燃希望,清除阻碍,达到表里一致生存状态。当主角已经达到更高的自尊、充满力量和希望的状态的时候,引导者就可以结束家庭重塑的活动。然后引导主角回溯整个过程中的互动方式,让主角意识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自己的应对姿态,进而调整生存姿态。

4简要评析Satire家庭系统疗法

这一理论在家庭系统疗法中引入了人本主义的观点,注重来访者自身生存状态的改变。

首先,Satire所提出的家庭治疗模式,致力于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将个体的家庭关系以及个体的人格冰山形象的呈现给主角,引导其注重家庭关系以及内部个性的调整和变化。为家庭治疗开辟新视角。

其次,Satire的家庭治疗模式不仅注重主角的核心家庭,还注意更加广泛的家庭生活编年史及“影响力车轮”的研究,使得改变更加全面。

最后,虽然该模式强调要改变的是家庭关系,但并不需要所有家庭成员都参加,更多的是表演者和引导者的努力。

当然,每个理论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该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戏剧化的表演,而且不同的人扮演的角色必然会受到表演水平或者沟通的影响,进而影响咨询水平。此外,该理论太过专注于个人及扩大家庭的关系网络,难免会忽略直接与核心家庭互动的效力。尽管如此,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极为实用,成功解决了很多婚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它给家庭治疗增添了新的活力。

注释

①维尼吉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哑?葛莫莉.夏晶。译.易春

丽,审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n生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7.

②【美】艾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第990.邢占军,译.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6.

③汪新建.视角的转换:从个体到关系——西方家庭治疗评介【J】.社会心理研

究,2003.3.

④MICHAELP.Nichols&RichardC.Schwartz.王慧玲,连雅慧,译.家族治疗概

论[M】.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3:83.

⑤维尼吉弧?萨提哑.易春丽,叶冬梅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8.

⑥⑦⑧⑨⑩维尼吉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葛莫莉.夏晶,译.

易春丽,审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生界图书出版公2007.7.

万方数据

Satire家庭治疗模式简析

作者:王学美, 吕嘉鑫, 李瑶

作者单位:王学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吕嘉鑫,李瑶(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门诊部,吉林,长春,130011)

刊名:

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2009,""(2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维尼吉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葛莫莉.夏晶.易春丽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2007

2.艾略特·阿伦森.邢占军社会性动物 2007

3.汪新建视角的转换:从个体到关系--西方家庭治疗评介 2003(3)

4.MICHAEL P Nichols.Richard C Schwartz.王慧玲.连雅慧家族治疗概论 2002

5.维尼吉弧·萨提亚.易春丽.叶冬梅查看详情 2006

6.维尼吉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葛莫莉.夏晶.易春丽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0c18171107.html,/Periodical_kjdk200922081.aspx

授权使用:鲁东大学(lddx),授权号:2cdbb2a7-faf9-40cd-a963-9db10176ffa3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