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2015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2015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编者按:1月6日,《华尔街日报》刊登2014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展望指出,2015年,全球各大央行将要迎着三大能左右航行的扑面“巨浪”奋勇前行:第一,对于美国经济前景越来越有信心的美联储;第二,围绕着其他大型经济体增长速度的质疑;第三,油价的下跌,它的存在将会使通货膨胀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耶伦正在按部就班筹划着退出宽松政策;另一方面,中国央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降低借贷成本的新方法,希望藉此振兴本国疲弱经济的投资和支出。现上报,供参阅。

一、中国央行展望:中国央行放松信贷的压力增大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央行在放松信贷以提振经济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自2014年11月在两年内首次降息以来,中国央行一直拒绝商业银行提出的释放更多资金帮助促进放贷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央行采取零星措施以推动经济更强劲增长,比如向银行注入短期资金。

中国央行担心的是,过多放松货币政策将使银行能够继续向长期以来最受其青睐的国有企业放贷,同时继续无视北京认为对构建更加平衡的经济至关重要的较小借款人。此外,目前为止降息引发了股市大涨,却对降低中国企业借款成本作用微乎其微,这也令央行官员不甚满意。

央行越来越有必要进一步放松政策。中国的领导层已明确表示,稳定经济是2015年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中资银行更多的

放贷。由于存款水平不断下滑,银行融资成本上升,银行目前为止一直对放贷态度谨慎。

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朱海斌预测,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目前,大型中资银行的存准率为20%。如果把存准率下调0.5个百分点,将释放约人民币5,000亿元(约合810亿美元)资金用于放贷。朱海斌还预计中国央行2015年第一季度将再次降息。他说,疲弱的经济增长以及通胀的回落为进一步放松政策创造了条件。

二、美联储展望:美联储料2015年加息,但面临诸多未知因素

2014年是美元气势如虹的一年。一项衡量美元币值的广泛指数去年上涨了12.5%,如果央行的行动未出所料,则这一上涨趋势可能继续下去。美元上涨、经济增长前景向好,加上信贷成本增加,这也可能吸引资金流向美元资产。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一直表示将动用新的监管工具配合其他的美国监管机构来防止美国出现新一轮的资产泡沫。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去年12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美国就业市场改善、通胀压力渐渐浮现(近期油价的下跌也没能扭转通胀),美联储将会找到某个适当的时间点,开始收紧宽松政策。美联储在12月份的政策声明中说,在做出何时启动加息的决定时将会保持耐心。美国基准短期利率保持在接近于零的低水平已经有六年之久。耶伦说,“耐心”意味着今年前三个月不太可能加息。她的最得力助手之一、纽约联储(NewYorkFed)主席达德利(WilliamDudley)则说,最可能的时间点将是年中。

美联储官员的预期显示,2015年底前,短期利率会升至略微高于1%的水平。

1.加息可能引发海外市场动荡。美联储官员并不真正知道金融体系将对美国加息做出怎样的反应。加息可能引发海外市场动荡,就像2013年美联储释放出即将结束购债的信号时一样。美联储加息的前景,加之疲弱的经济增长,已造成美元走强,很多其他货币走低。这使全球的个人和公司更难以偿还美元贷款。

2.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动荡可能进而以无法预料的方式震动美国市场,打击美国经济。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成员、美联储前副主席DonaldKohn表示:“展望下一年不利因素时,我更多的是担心世界其他地方及其给美国的反作用。”他还说,美国不能从全球逃离高风险资产的趋势中独善其身。

3.美国国内还有酝酿金融不稳定的危险。上两次美国经济衰退是由国内金融业大起大落造成的。最近长时间的超低利率可能为又一轮的起落周期做好准备。美联储官员称,他们正在比过去更系统地监督金融过度现象,并未发现系统内有危险的杠杆在构建。不过,资产泡沫的一些因素和迹象可能正在浮现。

标准普尔500指数2014年上涨11.4%。美元上涨可能表明全球投资正在流向美国,并将资产价格推升至不稳定的高水平。

4.美联储官员再次筹划退出宽松政策但却没有实现是另一风险。在过去14年中有12年美联储都高估了经济在未来12个月的增长速度。他们的乐观预期2015年可能再次被美国经济中无法预测的意外事件或者可能抑制增长的结构性变化所击垮,例如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增速下降。油价下跌也加重了这种效果,油价下跌可能推低通胀,目前美国的通胀已经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官员称,他们预计通胀将逐步攀升,但仍不清楚这种情况何时会发生。

持续不断的通胀下行压力以及继续令人失望的经济增长可

能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之路不会走很远。

三、欧洲央行:可能推出折中版量化宽松

对欧洲央行(EuropeanCentralBank)来说,2015年初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会扩大经济刺激政策规模,而是如何扩大。

普遍预期欧洲央行最快会在1月22日今年首次政策会议上推出基础广泛的资产购买计划,其中包括购买欧元区政府债。市场预计该行最迟会在3月的政策会议上推出这一计划。

去年9月以来欧洲央行推出的宽松措施包括将利率降至创纪录低位,向银行提供为期四年的贷款,购买担保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未来几年将欧洲央行的资产规模(其持有的资产价值)扩大约1万亿欧元。

但目前措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该行官员在2014年底强烈暗示将扩大资产购买范围,将欧元区政府债纳入进来,此外可能购买部分公司债。

上述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提高通胀水平,其手段是向体量为13.2万亿美元的欧元区经济大量注入新创造的货币,同时降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借贷成本和欧元汇率。

定于1月7日公布的去年12月通胀数据应该能夯实欧洲央行推行量宽的理由。如不出意外,去年12月的通胀率将同比持平或略微下滑,远低于该行设定的2%的目标。

但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Draghi)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是推出一个规模巨大且没有限制性条件并令市场印象深刻的量宽计划,还是选择一个规模小得多但却能令该行资产抵御信贷风险的计划?前者的风险在于可能触怒欧洲央行中的德国官员及其保守盟友。

和近年来已经推出量宽的美国、英国和日本央行不同,欧洲央行面对的不是单一主权债市场。相反,欧元区有19个不同的政府债市场,其风险程度各不相同。将于1月下旬举行的希腊大选可能加重人们对量宽的疑虑。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分析师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欧洲央行只会推出折中版量宽的可能性很大。这将是一个半生不熟的计划,德拉吉将通过让步获得各方共识,但最终该行可能出现政策力度太小、推出时机太晚的问题。

即使欧洲央行最终推出规模庞大的量宽计划,但有关这一计划能否有效刺激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的疑问始终存在,尤其是像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这些国家正试图应对苦苦挣扎的经济,而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缺乏信心。

不过鉴于无所作为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以及欧洲央行官员的自身信用,上述担心不太可能令该行的量宽计划被打乱。对欧洲央行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时候了。

四、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展望:低通胀拖累英国央行加息脚步

一个季度能改变很多事情。三个月前,英国央行(BankofEngland)暗示准备在2015年年初上调利率,似乎将成为全球首家对多年来危机时期政策喊停的主要央行。当时,英国经济表现良好,失业率迅速下降,盘活了通常压低通胀的闲臵经济产能。

现在投资者怀疑英国央行今年根本不会上调利率。当前利率掉期显示,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某个时间之前,英国央行不会上调目前处于0.5%低位的基准利率,到2017年年底前该利率不会比1%高出太多。

怎么回事?英国经济增长虽略有放缓,但英国央行预计未来几年英国经济将以近乎 2.5%左右的长期趋势速度增长,预计失业率将进一步下降。

这个明显区别就在于通胀前景。石油等进口商品(特别是来自邻邦欧元区的商品)价格大跌对消费价格上涨产生压力,而英镑相对强劲令这一情况雪上加霜。虽然工资增长在连年停滞后开始加速,但仍增长乏力。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去年11月英国通胀年率仅上升1%。英国央行决策者预计未来数月通胀将进一步降温,届时该行行长卡尼(MarkCarney)不得不向英国政府致信,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PolicyCommittee)为何没能实现通胀目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英国通胀年率或许一度会触及零水平。

投资者得出结论,在通胀受抑制的情况下,英国央行官员在最终加息时动作将缓慢而谨慎。官员们强调称,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英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因全球经济中的某个环节受挫而轻易脱离正轨。2015年末仍有加息可能,但很多人认为,2016年加息似乎是个更明智的选择。

英国央行还宣布了调整沟通机制计划,以便市场更好地理解其决策过程的意图。该央行打算2015年末在宣布政策决定的当天就发布政策会议纪要。2016年,该行还计划每年召开八次政策会议。目前英国央行每年召开12次政策会议。

五、俄罗斯央行:高通胀和经济收缩限制俄罗斯央行的政策选择

2015年上半年俄罗斯央行(BankofRussia)面临高通胀和经济收缩构成的棘手两难局面,该行可能诉诸新的、非常规政策措施以稳定财政状况。

尽管糟糕的经济前景要求俄罗斯央行降息,但该国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则要求央行紧缩货币政策。

俄罗斯央行原本预计能将去年的通胀年率控制在6.5%以下,但由于卢布兑美元汇率跌幅愈40%导致去年俄罗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超过10%。卢布汇率走低的主要原因有油价下跌,以及西方国家因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而发起的相应制裁。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通胀率预计将飙升至15%,远高于俄罗斯央行设定的希望于2017年达到的4.5%的目标。

去年俄罗斯央行共计六次上调关键利率,该利率从年初的6.5%上升至年末的17%。快速加息是爲了控制通胀,但却限制了该国银行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2015年的石油均价达到每桶60美元,预计俄罗斯经济会下降4%左右,俄罗斯央行或将被迫通过注资来扶持该国银行业。俄罗斯央行已经在通过接受不可出售资产作为抵押品来提供资金,为向俄罗斯金融系统提供俄卢布资金,该行可能不得不再度启动无抵押资金拍卖。

但在西方国家通过制裁将俄罗斯拒于全球资本市场之外后,俄罗斯央行未来必须确保其在无抵押情况下提供的卢布不会被立即用来购买美元或欧元。2015年俄罗斯的银行和企业或需要约1,016亿美元来偿还外债。

为缓解俄罗斯卢布的压力并满足市场对硬货币的需求,俄罗斯央行已经开始通过外汇掉期以及回购协议拍卖向市场提供美元和欧元。

但俄罗斯央行提供外币的最新举措已使得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降至4,000亿美元一下,为2009年以来首次。该行已

表示不会消耗其储备,暗示该行可能会容许俄罗斯卢布走软。

2014年12月份俄罗斯央行承诺会考虑下调基准利率,但表示需要确保通胀风险得到控制。

六、日本央行:日本迎来检验抗通缩努力的关键之年

对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Kuroda)而言,今年将是见证他终结日本长期通缩时代的努力成功与否的一年。

在他于2013年4月主持的首个央行会议上,黑田东彦高调承诺将遏制价格下行,并在两年内将通胀率推升至2%。然而在最后期限临近之际,最受关注的通胀指标正越发偏离目标,而私营领域经济学家对于他的通胀计划能否成功表示质疑,尤其是考虑到油价正在下跌。

许多预测人士预期日本的关键价格指标(曾在黑田东彦上任后的第一年触及1.5%)将在2015年年中降至0.5%。一些人士认为该指标甚至可能会再次转为负值。受此影响,许多接受调查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预期央行将在2015年再次扩大其刺激计划,不过他们对于央行在何时采取行动的看法不一。

黑田东彦仍在表达乐观看法,不过他和他的副手越发强调其时间框架的灵活性,称其计划是在“大约两年内”实现通胀目标,且他们关注的是2015财年(于2016年3月份结束),而自然年的2015年。

日本央行官员表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接受油价下跌而引发的通胀率下行,且单单这一趋势不会触发政策的进一步放松,至少在今年第一季度是如此。他们预期,更低的原油价格将给极其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经济带来有力提振,进而推升通胀压力。

日本央行官员如今最为关注的是日本的春季劳资谈判。黑田

东彦认为,稳健的薪资增长是培育出一个自我维持的通胀良性循环的关键。如果3月份和4月份达成的劳工合同呈现出基本工资大幅增长,则日本央行或不会过分担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眼下的表现,而是观察薪资增长在之后几个月对于定价的影响。

七、澳大利亚央行:澳大利亚极力摆脱对矿业的依赖

澳大利亚央行强烈暗示,如果2015年经济增长乏力,那么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利率都将维持在当前记录低位附近。

虽然澳大利亚决策者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沮丧,但今年铁矿石(该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要贸易伙伴(比如中国和印度)经济放缓明显让决策者们感到失望。

央行官员还对新的财政紧缩措施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些措施可能遏制经济增长,尤其是澳大利亚长达十年的矿业繁荣进入尾声,矿业投资行将枯竭之际。

澳大利亚政府的首个预算案提出增税和大幅减支,旨在缩减不断扩大的赤字。后来碍于公众强烈抵触和政治上的阻力,政府只好缩减了该计划的规模。

自2011年末以来澳大利亚央行一直在降息,这帮助提振了采矿业以外其他经济领域的增速。澳大利亚隔夜拆款利率已在2.5%保持了一年多时间,但截至目前,收效甚微。这一低利率政策除了给住房市场添油助力之外,消费者信心和支出其实并未获得多大提振。低利率政策引发投机性购房大幅增加,导致澳大利亚住房市场迅速升温,并已触及潜在的危险边缘。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出口行业利润下滑,澳大利亚去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而该国失业率却一直在12年高位附近徘徊。

铁矿石价格下跌促使有关2015年澳大利亚降息的预期升

温,因为该国央行须采取行动以防止经济滑向衰退。

澳大利亚央行目前正试图推动经济实现再平衡,摆脱对采矿业的长期依赖,其还希望澳元进一步走低,以增强澳大利亚出口和旅游业的竞争力。

八、韩国央行:担心增长放缓

在韩国,很多观察人士认为韩国央行(BankofKorea)为应对趋弱的增长前景,将在2015年第一季度下调政策利率。

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LeeJu-yeol)去年12月11日表示,该央行将在定于1月15日发布的季度展望报告中下调2015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韩国央行上一次对该国2015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为3.9%。

接受《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调查的20位经济学家中,有12位预计韩国央行将在3月底前将基准利率从现在的2.0%下调25个基点,余下八位经济学家则认为该央行在2015年前三个月将按兵不动。

韩国内需仍然疲弱,韩圆兑日圆在日本前不久推出货币宽松政策后迅速上涨,受此影响韩国央行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利率。韩圆兑日圆升值不利于和日本公司展开竞争的韩国出口商。

不过,韩国决策者有些担心借贷成本过低的问题,原因在于一是韩国家庭债务水平颇高,二是2015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简称:美联储)料将加息可能会引发资金外流。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1 学年论文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 宝”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系 班 级: 09级1班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二О一二年 六月二十九日 序号: 序号:37

摘要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合理水平、资本流动及经济发展与稳定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及其现实效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研究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这“三大法宝”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传导机制,现实效应

abstract With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s growing by. Monetary policy on a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of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a reasonable level,capit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has the dominant role. The central bank as a monetary policymakers,main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to adjust interest rates and the whole economy affect investment and,whether the deflating monetary policy or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 to realize. Monetary policy tools have general policy tools,selective policy tools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s three categories. General policy tools as the central bank's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 reserve discount policy, the policy,and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commonly known as the “three magic weapon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central bank is how to use this “three magic weapons”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mpact the entire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Keywords:monetary policy,“three magic weapons”,conduction mechanism,the reality effect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Times Finance 71 2011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436期) 时代金融 Times Finance NO.2,2011 (CumulativetyNO.436) 一.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资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二级市场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购协议;公开市场类操作,即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出售政府或中央银行证券,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一次性非冲销操作、外汇互换以及储备要求。 (1)再融资工具。通过再融资工具中央银行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提高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流动资金账户余额。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银行的部分信贷,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也会增加,使净国内资产、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扩张。 (2)公开市场操作及公开市场类操作。公开市场买入(一次性买断交易或回购)提高了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卖出(一次性卖出交易或逆回购)则减少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类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级市场,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类操作可通过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证券发行进行。票据正的净发行(即新发行的票据的价值高于到期票据价值)提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的净发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3)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尽管有高的储备率,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但对银行而言,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 (4)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银行体系的一次性操作,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水平。购买外汇会通过增加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扩张性效果,基础货币上升;出售外汇则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收缩性效果,基础货币下降。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2)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的年度经济增长计划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确定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控制目标,然后,一方面通过制定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对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限额指导,并确定各地区现金投放回笼指标;另一方面又 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间接调控利率水平,影响基础货币供求与社会

分析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

分析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央行昨日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时提出,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政策的表述是“合理运用……”,而今年第一季度则更换为“灵活运用……”。这一变化说明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较去年第四季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既有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渐显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央行强调,综合增长潜力和动能等各方面因素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也要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仍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突显,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关系,继续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是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央行指出,要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继续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鼓励创新,丰富债券市场产品和层次。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当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发展迅速,与传统金融互相补充和融合,有利于促进竞争、发展普惠金融、增加居民收入、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 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一、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 1、货币政策取向预调微调,同时强调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首先,政策表述明显不同于以往,货币政策定调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为三个方面:即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此前,央行的表述一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表述的变化,说明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有所改变。改变的前提在于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报告认为:当前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结合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基调将是:总量维稳、结构微调、定向宽松。 具体原因如下:当前和未来将是改善的通胀目标管理制,因为货币存量较高,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等中期通胀压力仍在,这就导致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很难完全松懈,这就决定了未来政策放松的余地有限,总量维稳可能是常态。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和定向宽松主要是要维护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速,在外需相对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也会逐步趋缓,保持经济平稳适度增长,既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长期看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微调具体体现在信贷政策上,即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其次,关注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重点是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 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提法较二季度报告有两大显著不同:一是表述更为突出,明确其重要性;二是删掉了跨境资本有效监控,而提示了民间融资问题。由于前两年中国总需求回升较快,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可能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速逐步趋缓额背景下,更需要注意方法系统性风险问题。 2、当前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预计未来信贷增速仍将维持15%左右 对于市场关注的M2 问题,此次报告有更加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考虑到2011 年以来表外理财等金融创新对M2 增速回落的影响因素,当前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同时对于M2 低估和实际货币增速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2.8 万亿;公积金存款,规模6992 亿;表外理财,3.3 万亿;境外机构境内存款;其他创新性金融机构、金融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5日发布了《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是我们对此报告的解读。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央行对当前和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二是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具体来看: 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央行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在快速回升的基础上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外部需求看,虽然存在欧洲部分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但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从国内情况看,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2010年以来宏观政策在坚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注意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并采取了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对及早防范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着力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新疆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热情依然较高,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发挥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央行也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二是内需发展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财政金融领域风险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央行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谨慎乐观。在分析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时,世界经济复苏基础的脆弱和不稳定以及国内内需回升基础的不平衡仍是两大主要问题。这与上期报告中的看法趋于一致。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央行指出,价格形势比较复杂,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的因素,但通胀预期和价格上行风险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各国政策退出较为谨慎,全球货币条件比较宽松,富余资金可能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二是当前国内劳动力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推进,都有可能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本期报告中央行还以专栏的形式对劳动力成本进行了分析。由于中长期内我国将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不容忽视。 物价上行压力难消 通胀预期管理难松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研究员: 崔红霞 执业证书编号: 电话: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 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 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 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 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证券投资学股票分析论文

证券投资学股票分析论文 ——澄星股份(600078)分析 公司名称: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为江苏鼎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5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7)第264号和证监发字(1997)第265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500万股,共募集资金19355万元人民币。公司股票名称为“鼎球实业”,股票代码为“600078”。2001年3月,本公司更名为“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称变更为“澄星股份”,股票代码不变。 宏观分析: 1、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2、行业背景与政府政策:化肥需求发生变化,行业进入调整周期。 2016年将是化肥行业的洗牌淘汰年,成本高、亏损严重、资金困难的企业或将难逃厄运。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和从事重体力劳动人数减少,粮食消耗缩减,粮食需求结构也在发生改变。石油价格低迷,工业品对粮食需求不旺,高企的库存及和持续托市收购政策均意味着去库存周期较长。 政策趋于收紧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氮肥和磷肥产能、产量、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并自给有余。从全产业来看,发展仍不均衡,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结构亟待调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在此背景下,2015年国内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运费、电价、气价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在逐一取消,国家对化肥行业调控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2016年1月,包括化肥行业在内的19个行业被银行列入信贷压缩退出行业,原则上不断收回贷款,限制企业再贷款数量。 行业弱势运行 国内氮肥从1997年起完全自给,近年来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2015年氮肥产能6000万吨(折纯),自给率124% ;2015年磷肥产能2350万吨(P2O5),自给率143% ;钾肥2015年产能约700万吨(K2O),自给率53.3%,仍需适量进口。 2016年开局,市场延续上年年底的低迷态势,复合肥行业开工率不高,需求难以拉动。后期随着春耕用肥的启动,市场有望转暖,但价格波动幅度有限。原料价格走低,尽管用肥旺季之前氮肥价格将或出现一波行情,但市场竞争仍然激烈。2016年化肥市场仍是艰难的一年。 行业分析: 1、行业现状: 虽然近两年化肥企业都在积极转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降低供应量才能保证行业的稳定运行。化肥行业也应该像煤炭行业一样大刀阔斧地去产能,只有完全淘汰了落后或环保不达标的产能,维持供需平衡,化肥价格才能够真正企稳。 市场旺季不旺 目前河南地区的小麦收割已经完毕,按说化肥市场应该已经进入夏季用肥旺季,但目前整个化肥市场仍未有启动迹象。夏季主要是尿素和高氮复合肥的销售旺季,但目前价格都没有明显企稳迹象。 进入6月份以来,虽然市场对夏季用肥预期较为乐观,但连续的两次印度低价招标对国内市场信心打击较大。目前的用肥旺季由于市场缺少利好因素支撑,价格没有企稳回升,这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摘要: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此次论文的目的是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述,具体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及特点,在明确对象的概念及特点的情况下我才能更好的引申出货币政策的作用及价值。第二部分我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产生的作用,具体分为了6个作用,其中还涉及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既定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我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了更详尽的理解。 关键字: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 (一)含义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或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二)内容 1.货币政策作用过程来看: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内容。 2.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来看: a)信贷政策:对信用行为进行管理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和结构。 b)利率政策:对市场利率的一般水平进行调节,是间接调控信用规模的手段。 c)外汇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汇率实施外汇管制。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方针和措施。 (三)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证券行业前景展望

证券行业前景展望 ■ 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下,预测全年M1在18%~19%合理区间,以此得出全年月成交额平均 值在19256亿~24937亿之间。相当于2007年38000亿的66%的总成交水平。由此初步分析, 2008年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量将下降3成,如果证券公司不调整手续费率,经纪业务收入也 将同比例下降。也就是从2007年的1500亿,下降到1000亿左右。 ■ 2008年全年CPI 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随着CPI 的下降,负利率程度将逐渐缩小,整 体利率将逐渐趋正。这将减缓储蓄资金流入股市的速度,这一现象在2008年下半年表现将 尤其突出。股票市场成交量将呈逐渐缩减趋势,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量也将一定程度上呈前 高后低的态势。 ■ 五大主题下,2008年A 股市场IPO 融资规模将在4500亿左右,和2007年基本持平。再按照3000亿左右的再融资规模,1000亿的公司债规模,证券公司发行承销业务总量将超过去年。 ■2008年股指波动性加大,绝对涨幅也将减小。在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基础上,预计2008年股指最高将达到8000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益率将比2007年有明显下降。而且,股改权证已经所剩无几,权证创设的免费午餐也将散席。2008年股指期货推出后,将成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获利的重头戏,但与推出的时间和推出时的市场状况有关,因此,有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008年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将比2007年下降50%。 ■政策环境暖风和煦,证券公司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业务,经纪业务在证券公司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未来1-2年仍将继续,但格局将发生三大变化。承销业务进一步集中,外资背景的投资银行将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创新业务使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拓宽。从业务重构到行业重构,证券行业面临新一轮市场化变革。 2007年证券行业格外欣喜,各项业务收入成倍增长,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年股票、基金、债券、权证交易额超过46万亿,是上年GDP 的倍,日均交易额1840亿。其中5月、6月、8月日均交易额均超过2400亿,5月份日均交易额更是高达3322亿。按照%的手续费率估算,券商全年手续费毛收入将达到1500亿,比去年增长近5倍。 民族证券研发中心 R &D 日期:2008年 2月14日 研究员: 宋健 Tel.

证券投资学计算题类型及练习

证券投资学练习 一、股价指数的计算及修正 练习1:假设某股票市场选出五家股票作为成股份,在t 期.t+1期五家股票的情况如 其中,股票发行股数变化是因为股三实施了10股配5股,配股价15元/股,股本扩大至1500万股;股五10送10,股本扩张至2000万股,若t期的股价指数为350点,试计算t+1期的指数。(提示:对t期的市值进行进行调整,再利用滚动公式计算t+1期的指数) 二、除权价格计算。 练习2:某投资者以15元/股的价格买入A股票2万股,第一次配股10配3,派现5元,配股价为10元/股;第二次分红10送4股并派现金红利2元,试计算投资者在送配后的总股数及每次分配后的除权报价。 三.股票投资收益率计算 练习3:练习2中的投资者在两次分红后,以每股元的价格卖出全部股票,若不计交易成本,该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 四.债券收益率及价值评估 练习4:某一年期国债,发行价每百元面值元,债券上市时,市场利率调整为3%,试计算债券价值及发行价买下.上市价卖出的收益率。 练习5:某附息国债年利息率%,分别以折现率5%.6%.10%计算债券3年.5年后,8年后到期的现值价格。 练习6:某国债到期利随本清,存期3年,单利8%。(1)计算该债券平均发行时的复利年利率;(2)若一年后债券到期,则现值价格如何? 五.股票价值评估

练习7:A 某公司股票第一年发放股息元/股,预期一年后股价可达10元,计算股票在折现率为8%时的现值价格。若股息成长率为5%,或股息成长值为元,现值价格为多少? 练习8:A 某公司股票第一年发放股息元/股,前5年的股息成长率为12%,以后恢复到正常的5%,计算折现率为8%时的现值价格。 练习9:练习8中若股息占收益的比例为50%,试计算现值的市盈率,及五年后趋于正常时的市盈率。 六.证券组合投资 练习10:若两股票Z 与Y 的收益率均值分别为03.0,05.0==y z E E ,方差为 8.0%,16.0%,36.022===zy y z ρσσ若,试计算风险最小组合的投资比例。若1-=zy ρ, 则零风险组合的投资比例如何? 练习11:有三种股票,预期收益率分别为10%.8%.15%,相应的标准差分别为8%.4%和12%,相关系数为0,2.0,5.0231312===ρρρ。现设计一投资组合购买这三种股票,投资比例为3:2:5,试计算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注意方差和标准差的单位区别) 单指数模型 七.套利定价模型 练习12:若市场上证券或组合的收益率由单个因素F 决定,即i i i i F b a r ε++=。现有三家证券的敏感系数分别为和,无风险收益率为4%,因素的风险报酬率%6=λ。根据APT 模型,计算三家证券在市场均衡时的预期收益率各为多少?(用公式()11λi F i b r r E +=计算) 资本市场理论练习 通过计算,在均衡状态下,三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为???? ? ?????%69%19%12 前提:市场仅有三家风险证券。无风险利率为4%。几种情况的说明: 一.分离定理: 有甲.乙两投资者,甲用50%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证券,另50%投资于无风险证券;乙借入相当于自身资金的50%的资本投入风险。 已知市场证券组合M 点处有: %2.15,%04.231%,35.22)(22===M M M r E σσ(根据给出数据计算得到) 甲的风险投资比例:???? ? ?????=???????????345.0095.006.069.019.012.05.0 乙的风险投资比例=???? ? ?????=???????????035.1285.018.069.019.012.05.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如何动作,利弊分析?? 1、准备金政策 ?(1)概念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 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 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主要内容 –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 ?(3)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因此 –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当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 ?(4)作用特点 –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 –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 –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 2、再贴现政策 ?(1)概念及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 币政策。 ?(2)主要内容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 ?(3) 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 ?(4)作用特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

浅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浅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引言 中央银行的所有职能都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贯彻以及日常的操作紧密相连。中央银行无论是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还是政府的银行,都是围绕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一核心问题。因此,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完成其任任务、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 货币政策的含义 所谓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与信贷数额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来看,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执行其职能的一种手段。因而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与当时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有关。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要达到的目标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法展过程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着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社会经济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所以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成为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信用货币取代了金本位制。因而币值的稳定与否,是用单位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与否来衡量的,而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通常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所以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物价稳定。

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1%,失业率高达22%。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怀疑黄金的自动调节机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采取货币贬值,建立关税壁垒,加强输出等措施,以促进国内就业水平。具体地将就业正式列入货币政策目标是1946年的美国就业法案。 美国自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以后,通货膨胀形势日益严重。为克服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措施则带来了经济衰退的威胁,使美国的实际增长率慢与西方其他国家,美国的经济力量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于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为货币政策的第三个目标。 1958年以后,由于美国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贸易收支发生赤字,而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和军事支出并未减少,从而使国际收支恶化,大量美元外流,降低了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使国际货币危机更加严重。要遏制美元外流,就必须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于是平衡国际收支就成为货币政策的第四个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摘自2010年9月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一直采取多目标制,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发现,在一些阶段里多个目标无法同时实现,有时候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关系十分复杂。他建议中央银行应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权重去考虑多个目标,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去改变权重,或进行多个目标间的切换。 目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采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制,而大多数央行采取控制通胀的单一目标制。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分析报告

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六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 ○接着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和节奏,调节银行体系过剩流淌性,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 ○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力度,合理操纵贷款增长,加强贷款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接着推出一系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措施,上调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预备金率,进一步完善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和改进外汇治理,拓宽对外金融投资渠道,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监管,促进国际收支差不多平衡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货币信贷总量增加趋缓,与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差不多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专栏1:流淌性与中央银行的流淌性治理 在经济学或商业活动中,我们经常在一系列相关但不尽相同的意义上使用“流淌性”一词。例如,流淌性的本意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不的资产就可直接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淌性最强的资产。由此推而广之,能够产生市场流淌性和宏观流淌性的概念。某个具体市场的流淌性能够理解为在几乎不阻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这往往与市场交易量、交易成本、交易时刻等因素有关。而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常把流淌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