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

2017年9月5日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光伏/风电箱变测控系统/光伏逆变并网自动化监测系统/风力发电站SCADA监控系统/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目录

一、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3)

解决方案 (3)

系统结构图 (3)

二、光伏/风电箱变测控系统 (4)

解决方案 (4)

系统结构图 (4)

三、光伏逆变并网自动化监测系统 (5)

解决方案 (5)

系统结构图 (5)

四、风力发电站SCADA监控系统 (6)

解决方案 (6)

系统结构图 (6)

四、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7)

解决方案 (7)

系统结构图 (8)

在以光伏、风能、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对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迈威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够实现及时安全的冗余环网保护、远距离网络传输、可以在严苛环境下安全运行和提高网络质量。

一、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光伏阵列、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和箱变等,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能并网运行,是干净清洁无污染的环保能源,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方案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板、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箱变和变压器组成。光伏发电通信系统主要由光伏区串口服务器Mport3102、户外房交换机MIEN6208和升压站交换机MISCOM6026组成光伏区光伏组件发电,通过电缆经汇流箱汇流后到直流柜,通过逆变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电,通过箱变将电压提升到35KV通过电力线缆传输到升压站,电压提升到110kv,再输送到国家电网。

在光伏区汇流箱需监测每条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值,串口服务器Mport3102将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和箱变的检测数据接入到通信网络中,经迈威环网交换机MIEN6208传输至继保室,经继保室机架式交换机MISCOM6026接入光功率预测与控制等后台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与保存。

每1MW对应一个户外小室,光伏区一般由20‐100个户外房组成,每10台与中控室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稳定性。运行人员可在远方对光伏区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

系统结构图

二、光伏/风电箱变测控系统

箱变测控系统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系统中变电的一个重要部分。箱变测控系统能解决因箱变距离监控室远且分散,升压站综自系统无法实现对箱变监视和控制的问题。箱变测控系统主要用于箱变低压侧的模拟量采集、非电量保护、远方控制和通讯功能。实现升压站对箱变的远程管理和自动化监控,满足发电场箱变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方式,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箱变测控系统主要由箱式变压器、箱变测控装置、辅助通信线路、综自系统和电源部分组成。箱变测控通信系统由主控室配备一台机架式交换机MISCOM6026及发电区户外房箱变测控装置中交换机MIEN5100核心模块组成。

由于风电场内的风机与升压变电站(以下简称升压站)之间的距离较远,为降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风电场内的风机需就地配置35kV(或10kV)箱式升压变压器(以下简称风电箱变),把风机输出的电能先进行升压,然后再汇流到110kV 升压站侧输送到主网系统。箱变测控系统能解决因箱变距离监控室远且分散,升压站综自系统无法实现对箱变监视和控制的问题。箱变测控装置融合了通信管理机、光纤交换机和完善的箱变测控保护功能于一体,其中交换机部分使用迈威MIEN5100/3100核心模块,在设备上引出光口用于与其他箱变测控装置组环,引出的网口可以接摄像头、环境检测仪等设备,引出的串口可以直接接RS485/RS232设备。整个箱变测控装置利用交换机MIEN5100/3100光口与中控室MISCOM6026 光口组成百兆冗余自愈环网。迈威环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支持自愈环网技术,能够在传输介质发生断裂的时候自动恢复,确保每个节点的自愈时间小于4毫秒;10个节点组成的环网自愈时间不超过30毫秒。每个发电区一般由30个户外房或者风机组成,相对应30个箱变,分为三个环网,每个环网约10台箱变,与中控室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稳定性。运行人员可在远方对箱变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隐。

系统结构图

三、光伏逆变并网自动化监测系统

酒泉东洞滩 109MW 光伏项目建设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东南约 15km处,北距 G312 国道约 10km,乡镇次干道多分布在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四周,交通运输便利。站址区域由西南向东北逐次低下,地形开阔,地势平坦。项目现场主要有朝阳50MW,三阳50MW,9MW组成。解决方案

酒泉东洞滩 109MW 光伏项目建设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东南约 15km处,北距 G312 国道约 10km,乡镇次干道多分布在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四周,交通运输便利。站址区域由西南向东北逐次低下,地形开阔,地势平坦。项目现场主要有朝阳50MW,三阳50MW,9MW组成。

该项目共使用MIEN6208-2S-SC20-AD220共计95台,MIEN6024-8S-SC20-A220共计3台,其中共有9个环网,每个交换机对应一个户外房一台采集器一个箱变两台直流配电柜两台逆变器和若干汇流箱,部分线路带室外环境监测设备。户外房采集器与底端设备之间传输为485信号,交换机与采集器之间为以太网,MIEN6208与MIEN6024之间光纤连接,MIEN6024与规约转换器之间通过网线连接,然后分别接入到控制中心的后台交换机。

系统结构图

四、风力发电站SCADA监控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它的主要部件是风力发电机、箱变等,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无污染、能独立发电能并网运行,是干净清洁无污染的环保能源,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轮、塔基、汇流箱、变桨控制器、机舱控制器、箱变和变压器组成。风力发电通信系统主要由机舱

中交换机MIEN1203,塔基MIEN1203,MIEN6208和主控室MISCOM6026组成。

风机发电,通过箱变将电压提升,通过电力线缆传输到升压站,电压提升到110kv,再输送到国家电网。

在机舱中,机舱控制器需要将油温油压,转速,桨距离,偏航等数据传到塔基底板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在测量参数通过迈威环网交换机MIEN6208传输至继保室,经继保室机架式交换机MISCOM6026接入后台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与保存。

风力发电一般以30台为宜,组成三个环网,每个环网10台交换机,环网交换机确保风机数据能够传输至中控室。运行人员可在远方对光伏区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

系统结构图

五、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是针对水电站各关键区域的高清视频监控,提供大容量、稳定、可靠的视频传输。通过实时图像效果查看水电站坝顶、闸门、厂区等区域的监控,有效和高效的安排人员调动和指挥。系统需求 1. 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可维护性,有足够预留容量来保证扩容需求 2. 系统具有较高的传输带宽,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 3.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测试性,以方便测试及维护

解决方案

整个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通过三层交换机划分多个不同网关的VLAN。网关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如果其中一个网关网络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网关网络的正常使用。整个网络搭建好之后,首先通过ping的方式按照拓扑图结构由主到次依次ping交换机、网络视频摄像头、PC机等设备,通过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绑定到特定的端口上,绑定完成后,对绑定的设备或者端口,设置特定对应的IP地址。网络中如果需要添加和更改设备,首先向网络管理中心申请,得到许可后,将需要添加设备的MAC地址记录,并分配一个对应的IP 地址,以此来提高安全性。最后网络中交换机设备对于不适用的端口选择disable,关闭端口功能。

系统结构图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 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 的物质条件 3、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形成过程: 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途径) ⑶、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 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 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又称为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下面由整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一、相同点: 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 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 (1)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2)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3)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4)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3、(从结果、影响来看)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

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2)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3)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4)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5)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6)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

2017年9月5日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光伏/风电箱变测控系统/光伏逆变并网自动化监测系统/风力发电站SCADA监控系统/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目录 一、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3) 解决方案 (3) 系统结构图 (3) 二、光伏/风电箱变测控系统 (4) 解决方案 (4) 系统结构图 (4) 三、光伏逆变并网自动化监测系统 (5) 解决方案 (5) 系统结构图 (5) 四、风力发电站SCADA监控系统 (6) 解决方案 (6) 系统结构图 (6) 四、水电站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7) 解决方案 (7) 系统结构图 (8)

在以光伏、风能、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对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迈威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够实现及时安全的冗余环网保护、远距离网络传输、可以在严苛环境下安全运行和提高网络质量。 一、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光伏阵列、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和箱变等,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能并网运行,是干净清洁无污染的环保能源,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方案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伏板、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箱变和变压器组成。光伏发电通信系统主要由光伏区串口服务器Mport3102、户外房交换机MIEN6208和升压站交换机MISCOM6026组成光伏区光伏组件发电,通过电缆经汇流箱汇流后到直流柜,通过逆变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电,通过箱变将电压提升到35KV通过电力线缆传输到升压站,电压提升到110kv,再输送到国家电网。 在光伏区汇流箱需监测每条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值,串口服务器Mport3102将汇流箱。直流柜。逆变器和箱变的检测数据接入到通信网络中,经迈威环网交换机MIEN6208传输至继保室,经继保室机架式交换机MISCOM6026接入光功率预测与控制等后台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与保存。 每1MW对应一个户外小室,光伏区一般由20‐100个户外房组成,每10台与中控室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稳定性。运行人员可在远方对光伏区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 系统结构图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第二次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5、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传播效果理论

一、枪弹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 又称皮下注射论(hypodermicneedletheory),或“刺激—反应”论,S-R论,传送带理论(transmissionbelttheory),是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刺激-反映”机制以及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等。 1、认为受众像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一样,对大众传媒的力量无法抗拒。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理论不足: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忽视了时空、环境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未考虑受众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作用,也未考虑到媒介本体特征对效果差异的作用 3、案例: 美国广播剧《星球大战》引起全国恐慌。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改编读广播剧播出,在全美引起了大恐慌,几百万听众相信确有其事而纷纷出逃。事后,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中心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讯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某一类特定受众会有很强的影响。 二、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也叫“最低效果法则”,由霍普.克拉伯提出,是对枪弹论的否定。 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倒下的靶子。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受影响。大众媒介通过许多中介起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地。 案例: 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

1942~1945年间,霍夫兰等人受军方邀请对“二战”中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让士兵观看系列片《我们问什么打仗》,以确定每一部电影对士兵的态度或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宣传片在传播普遍事实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没有明显改变受众固有的态度和观点,其效果是有限的。 (1)传播者的特性: 信源的信誉、知名度越高,权威性、专业性越强,传播效果就越好。 但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还会出现“睡眠者效应”,即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受可信度的负面影响,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而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信度的影响减弱或消失后,信息本身的说服效果才得以充分发挥。即信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的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 这表明,信源的可信度对消息的短期效果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技巧: “一面提示”、“两面提示”: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赞同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 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高的人更为有效。 1“两面提示”后来由麦奎尔发展成为“防疫论”。 (防疫论: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目的是为了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一是可以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二可以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模拟试题: 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解析:选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9·大连测试)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C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

传播学概论-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概念 1.拟态环境: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2.议程设置(问答1) 问答: 1.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2. 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提出以后具有哪些发展,其不足之处有哪些?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时空因素;②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③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 概念: 1. 舆论: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

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案例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视频监测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从分中心采用讯记科技1台28G二层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主干交换机与7 个站点的28G二层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环网链接。主干网络拓扑采用千兆光纤CK-RING冗余自愈环网进行数据交换,满负载下故障恢复时间<20MS。各个站点与多区域接入站点的10口全千兆网管型工业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CK-RING冗余自愈环网并带Bypass旁路功能的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支持切换时间100ms内进行数据交换。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分中心网络设备与各站点网络设备是采用具有多年成熟应用的讯记20口机架式网管工业交换机产品,同时采用高强度IP40防护外壳,工业级EMC设计,支持宽范围冗余电

源输入(100~240V AC/DC)以增加通讯网络的可靠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管理功能,可通过Web浏览器、CLI和SNMP进行管理。可以根据业务口需求灵活的进行光电组合。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基于工业安装需求,提供1U机架式或者桌面式两种安装方式。本产品同时采用无风扇、低功耗、工业级设计,-40~85℃工作温度范围,能够满足各种工业现场的要求,提供便捷的以太网通讯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区域接入站点的导轨式网管Bypass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高强度IP40防护外壳,工业级EMC设计,支持宽范围冗余电源输入(12~48V DC)以增加通讯网络的可靠性。提供管理功能,可通过Web浏览器、CLI和SNMP进行管理。网管Bypass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支持2~6个10/100/1000BASE-T(X) RJ45电口和0~4个1000BASE SFP接口,光口支持Bypass旁路功能,可以根据业务口需求灵活的进行光电组合。基于工业安装需求,提供35mm导轨或壁挂式两种安装方式。本产品同时采用无风扇、低功耗、工业级设计,

传播学五大效果理论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作为一种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具有三个特征: 1. 认知层面的效果 2. 长期、综合、宏观的效果 3.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一种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与问题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E. 属性议程设置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诺依曼 理论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受到孤立,避免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形成螺旋式的过程和舆论一边倒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大,包括了类似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传播范围广的遍在效果等,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舆论形成包括了三个要素: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 三、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又称教养分析、涵化分析。传播学者格伯纳主要对电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与暴力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暴力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理论影响: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阐释 (1)社会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共识; (2)传播培养与社会共识有很大关系。媒介时代,大众传播代替了教育和宗教,

M1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EN50155嵌入式轨道交通插座

M12网络端口,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EN50155嵌入式轨道交通专用插座示例:

M8系列插座 PGS-B9142ET-M12-C是网管型M12网络端口,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EN50155嵌入式轨道交通专用插座,CompactPCI板卡式冗余环网交换机。前面板带有6个10/100/1000Base-T(X)M12接口。后面的CPCI接口有8个10/100/1000Base-T(X)以太网接口。是特别为轨道交通行业EN50155标准要求而设计的坚固型交换机。它同时具有以下特性: ●支持2线以太网距离扩展端口,节约布线成本。 ●介质冗余协议(MRP)允许环网中的交换机在信号失效时快速恢复。在生成树协议的网络中取得更快的恢复时间。 ●提供高级IP-based带宽管理功能:可以现在每个IP设备的最大带宽用户可以在使用IP摄像机和NVR是通过带宽管理,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带宽。 ●支持应用级QoS功能:应用级QoS功能可以按TCP/UDP端口给数据流设置不同的优先级 ●Device Binding功能:设备绑定功能只允许制定的MAC地址访问网络,在没有许可时其他人是无法访问网络的。它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进行网络访问的行为。. ●高级DOS/DDOS自动防护功能:如果IP泛洪行为短时间内突然增大交换机将锁定源IP地址一段时间以防范攻击。它是硬件级别的防护,因此可以立即启用,即刻防护DOS/DDOS攻击. ●TCP/IP网络Modbus协议 ●IEEE802.3az节能以太网技术:允许在数据量少时减低硬件功耗。减少50%以上的电力消耗,同时保持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 ●支持以太网冗余协议MSTP(RSTP/STP兼容),可以让关键应用在网络通讯中断或短时故障时快速恢复通讯。 ●宽温工作温度为-40°C到70°C可以满足严苛的工业环境需求。同时提供Telnet和console(CLI)配置方式, 为保障车载CBTC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在车载CBTC系统中采用CPGS-B9142ET-M12-C交换机,以配合车载ATC计算机的应用。该交换机安装在车载ATC计算机里面,用来传输车载ATP等重要信号数据,CPGS-B9142ET-M12-C交换机部分端口可通过CPCI背板引出。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九——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一、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 霍夫兰在说服研究中发现,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这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二、两级传播论 这是有限效果论体系的经典理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之后提出的,指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即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的传播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两级传播比大众传播更具说服力,经过舆论领袖再加工的信息更具针对性,更易被受众相信和接受。 缺陷:①舆论领袖和其他受众缺乏明显区别。②特定场合下受众可以直接获取媒介信息,不存在中间人。③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可能有更多级传播过程。④在缺乏媒介的社会或发达社会中的危机环境中该理论不适用。 三、意见领袖(舆论领袖) 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极传播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的信息传播给他人的人。特点时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信息。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 四、预防接种理论(防疫论)

最新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三定律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厂2、资本一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一圈地运动; ]4、技术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一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精品文档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Y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j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5、市场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功能和性能上。 功能上的区别主要是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功能上与工业网络通讯更接近,比如与各种现场总线的互通互联、设备的冗余以及设备的实时等;而性能上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适应外界环境参数的不同。工业环境除了有很多如:煤矿、舰船等特别恶劣的环境外,还有在EMI (电磁兼容性)、温度、湿度以及防尘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环境。其中温度对工业网络设备的影响面是最广泛的。 本文主要论述温度这一重要参数对工业网络交换机的影响。而对于功能方面以及性能其他方面的参数这里不再赘述。 一、衡量设备可靠性的指标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任何产品不论是机械、电子,还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有一定的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与实验、设计和产品的维护有着极大的关系。 衡量可靠性的指标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可靠度R(t),即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亦称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2.平均维修时间MTTR是指产品从发现故障到恢复规定功能所需要的时间; 3.失效率λ(t),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到时刻t后,产品失效的概率。产品的可靠性变化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其特征曲线形状像浴盆,通常称之为“浴盆曲线”。在实验和设计初期,由于产品设计制造中的错误、软件不完善以及元器件筛选不够等原因而造成早期失效率高;通过修正设计、改进工艺、老化元器件、以及整机试验等,使产品进入稳定的偶然失效期;使用一般时间后,由于器件耗损、整机老化以及维护等原因,产品进入了耗损失效期。这就是可靠性特征曲线呈“浴盆曲线”型的原因。衡量一个电子产品、尤其是工业类产品最常用的是MTBF,也就是平均无故障时间。 二、温度和MTBF的关系 由于现代电子设备所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密度越来越高,这将使元器件之间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产生热耦合。因此,热应力已经成为影响电子元器件失效率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某些电路来说,可靠性几乎完全取决于热环境。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可靠性目的,必须将元器件的温度降低到实际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有资料表明:环境温度每提高10℃,元器件寿命约降低1/2。这就是有名的“10℃法则”。 MTBF测试:目前国外广泛采用Bellcore的RPP(Reliability Prediction Procedure)来测量设备的MTBF,这其中包括晶体管数量、功率衰减以及环境参数。我们分析其中用风扇散热的24口网络交换机的检测报告,在环境温度为30℃,40℃,50℃时,无风扇交换机和有风扇

传播效果理论的总结

传播效果理论的总结 (2005-07-08 16:23) 对传播效果理论这一块,一直比较混乱和零散。今天下午利用网络整理了一下,思路清晰了一些。因为上班,课本不在身边,难免会有纰漏和不足。请大家补充指正,互相帮助进步吧。 传播效果理论是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它涉及到媒介和受众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也是传播过程的一个验证和终点。 什么是传播效果?严格的说它是传播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它被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效果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较之于三个阶段,我比较倾向于这个) 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回归强效果论 一.枪弹论:也叫强效果理论。由德弗勒等人提出,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二战法西斯宣传与“火星人事件”。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地夸大化。 它的含义是: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大众传媒的力量不可抗拒,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刺激—反映”机制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 它的不足之处:忽视了时空、环境等因素对传播效

果的影响,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忽视了受众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作用,忽视了媒介本体特征对效果差异的作用。 二.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传播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在于传播媒介如何在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特别是传播媒介对于个人意见和态度的"说服性效果。"这一时期的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力有限,甚至十分有限,可以被称为"有限效果"模式。 含义: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对受众产生影响的充要条件,它经常强化或弱化受众固有态度,但很少能从根本上改变之,媒介宣传效果的实现必须经过中介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心理及选择倾向;所处群体及规范;人际影响和社会传播媒介等,但中介因素难以控制,所以预期效果不可能完全实现。 中介因素: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

传播效果中的各种理论

传播效果中得各种理论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九——传播效果中得各种理论 一、睡眠者效果/休眠效果(Sleeper effect) 霍夫兰在说服研究中发现,信源得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得一种变动关系,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得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得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以后,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霍夫兰等人得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就是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有分离得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这表明:信源得可信性对信息得短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瞧,最终起决定作用得仍就是内容本身得说服力。 二、两级传播论 这就是有限效果论体系得经典理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调查之后提出得,指来自媒介得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得追随者,即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得传播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两级传播比大众传播更具说服力,经过舆论领袖再加工得信息更具针对性,更易被受众相信与接受。 缺陷:①舆论领袖与其她受众缺乏明显区别.②特定场合下受众可以直接获取媒介信息,不存在中间人.③实际得传播过程中可能有更多级传播过程。④在缺乏媒介得社会或发达社会中得危机环境中该理论不适用。 三、意见领袖(舆论领袖) 就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极传播伦中提出得一个重要概念。指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得信息传播给她人得人。特点时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得兴趣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与传播信息。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具有影响与改变她人得能力. 四、预防接种理论(防疫论)

自己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归纳总结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一、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 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的内部组成: 与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相比,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还需要满足: 1、工业宽温设计 2、4级电磁兼容设计 3、冗余交直流电源输入 4、另外PCB板一般做“三防”处理。 工业现场的环境比普通环境都要恶劣,至少在震动,湿气,温度上都要比普通环境恶劣,普通交换机在设计上没有抵御在工业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能力,普通交换机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经常容易出现故障,更使维护成本上升,一般不建议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商业交换机,为了能使交换机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使用,故生产出能适应这种环境的交换机,工业级别的交换机的可靠性有电源故障,端口中断,可由继电器输出报警,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主动式电路保护,过压、欠压自动断路保护。 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计 目前的一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设计。 2.1 硬件部分设计 如图1是《基于IEC61850的光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及应用》中的ZYJ-860F 智能型光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硬件部分设计实例,由许继昌南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按照IEC 61850标准自主研发。 图1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方案 ZYJ-860F交换机均采用工业级、高性能的元器件,硬件部分主要由CPU模块和交换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CPU芯片是基于ARM9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实现交换机的高级管理

功能配置、远程管理以及对故障的诊断监测。SDRAM和FLASH实现交换机中程序和数据的存储管理。 交换模块选用工业级、高速芯片,支持VLAN、QoS,Trunk,IGMP Snooping,STP/RSTP,Mirroring,SNMP等功能:提供4个千兆的光/电接口,24个10/100 M光/电接口和一个RS232管理口;采用存储转发、无阻塞全线速交换;具有-40℃-85℃宽温范围等。为了提高硬件电路的质量采取了许多技术措施:如印制电路板使用CAD技术;元器件的焊接大规模采用表面贴装生产工艺等。 2.2 软件部分设计 参见《基于IEC61850的光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及应用》。

1.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测试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测试 一、测试方法 1. 自检过程 设备上电后对应的RUN灯(工作灯)绿色会闪亮。以太网状态指示灯会全亮后再指示当前的链接状态。通过指示灯及网管系统能全面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 2. 电口测试 如图1.1所示,给GOE 210加电,将任意两个电口通过直连网线和两台测试计算机的网口相连,互相发送Ping命令,双方均能够正确Ping到对方且不丢包。同时对应端口上的黄灯应常亮(网卡工作在100M状态)或常灭(网卡工作在10M状态),对应端口上的绿灯应闪亮,说明被测试两电口硬件工作正常。采用同样的方式测试其余所有电口。(PING命令的具体操作见后面的例子)。 图1.1电口测试 3. 光口测试 将两端GOE 210设备组成如图2.2所示的光纤链网。每台设备的任意一电口通过直连网线和测试电脑相连,互相发送PING命令,双方均能够正确PING到对方且不丢包。说明被测试两光口硬件工作正常,采用同样的方式测试另外一对的光口(PING命令的具体操作见后面的例子)。 图2.2 光口测试

4. 系统测试 在2、3步的基础上,使用3台或更多设备组成网络,通过网管改变端口属性,观察网络数据的畅通情况。如端口使能、自动协商或强制、VLAN设置、端口速率控制等。 5. 自愈环网测试 在3步的基础上通过3台或更多设备组成自愈环网,通过插拔光纤或设备掉电的方式来强行制造系统故障,从而启动系统自愈功能。在人为制造故障前后连续进行PING包测试,系统自愈时应该基本不丢包,偶尔可能丢几个包。说明系统自愈成功且非常迅速! 二、PING命令例子: 测试计算机1的IP地址为192.168.1.1 测试计算机2的IP地址为192.168.1.2 运行测试计算机1的“开始”菜单中的“运行”中cmd 发送ping 192.168.1.2 -t -l 65500 (-t是指不停的发送数据,-l是指发送数据包的字节数), 运行测试计算机2的“开始”菜单中的“运行”中cmd 发送ping 192.168.1.1 -t -l 65500,测试计算机1返回。 Reply from 192.168.1.2:bytes=1000 time<10ms TTL=128, 测试计算机2返回Reply from 192.168.1.2:bytes=1000 time<10ms TTL=128, 运行超过10分钟后用CTRL+C命令统计丢包率小于1/1000,说明设备工作正常。

传播学经典理论报告

传播学经典理论------广告学必看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1、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