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

导语: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管理者要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1999年7月份,我拜访了彼得·德鲁克先生,无意中提出办一个培训管理机构的想法。德鲁克说,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对我说,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关键就是人才问题。是什么人才问题呢?是管理人才的问题。别的东西,你都可以进口,资金你可以引进,设备你可以引进,但是只有人才,你无法靠引进。而且,最重要的是,管理这东西,一定要在当地的文化中才能发芽生根。他说,你看日本人,它的职业经理人和欧美的职业经理人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在做管理,但是管理一定要能适应自己的文化,才有接受度。所以当时德鲁克说,你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这是躲不过去的,而且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2000年5月,德鲁克在为我们的题词中写道:“迅速培养称职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使他们能与世界顶级强手竞争,显然是中国最需要的,也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中国管理者和创业者提供全世界最优良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不但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01

管理的本质:激发善意

克莱蒙特大学以德鲁克的名字来命名管理研究生院,在命名仪式上,德鲁克谈了他对管理学的看法,以及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谁。由这点出发,他谈到了管理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博雅艺术(Liberal Art)。管理的对象是谁呢?是工作的人类社群。从表面看,管理的对象是工作的成效,但是工作是由人从事的,所以,管理者不能不和人打交道。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

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任何有经验的管理者都会明白这一点。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别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人家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但是,很多人把管理当成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用来操控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要让工作有结果,就必须操纵控制工作者的行为。这一条,是德鲁克坚决不同意的。在他的著作中,对“胡萝卜加大棒”有很精辟的分析(这里可以多说几句吗,德

鲁克是怎么分析的?)。我们可以看到,“胡萝卜加大棒”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很

普遍地接受,但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差了。

德鲁克本来是一位政治学、法学的学者,后来又成为经济学家,听过熊彼得、凯恩斯的课。那时候,在学术界,管理学还不存在。德鲁克经历过一战、二战,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财产的毁灭,知识精英的毁灭,文化的毁灭。对人类的同情心让他觉得,这些应该避免。用什么办法避免?二战爆发前,他移民到美国,看到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发现美国出现了很多大的企业。这些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很多人从乡村社区跑到城市,进入工厂这样一个新的社区。而就在这些企业中,每一个进入企业的人,都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承担责任。那么,是什么决定一个企业有没有成效,能不能给人这种自由和责任呢?答案就是管理!于是德鲁克开始研究管理了。

那个时候,管理还谈不上有什么学问,一个学者跑到企业研究管理是被认为不务正业,而且是自毁前程的。德鲁克的导师替他惋惜说,你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怎么去研究这些摆不到台面的东西呢?你在经济学、政治学已经崭露头角,可以很有前途。但是,德鲁克去研究、建立管理学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的成就,而是为了解决带来痛苦的社会问题。

02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

商学院都有课程教“战略”,它们的战略从哪里开始呢?它们的战略是假设企业

的目的已经有了,现在的任务是怎么去达成目标。德鲁克也讲战略,他有一本书《成果管理》是讲战略的。德鲁克的战略是从目的出发的,他首先要企业界定目的。这很有意思,因为企业并不是一个人组成的。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企业主的目的,还是企业的管理者的目的,还是企业员工的目的呢?

企业主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企业员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有一份工作,管理者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晋升。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们有事干,让你们

有钱赚,而且非营利机构也没有这样的目的。学校的目的不是让老师有书教,医院的目的不是让医生有个地方去执业。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学生,医院的存在是为了病人。那企业呢?企业是为了那些需求者,为了那些客户。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某种需求没被满足,于是有企业看到这个市场空白,看到这个薄弱环节。企业就会去设计一种产品、一种服务,来满足这个需求。有需求的这部分人一看,这个东西对我有用,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你要多少钱,我愿意买。

所以,归根到底,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请注意,德鲁克说的不是满足顾客,而是创造顾客。

企业要开发出新的客户,创造顾客。德鲁克一直都在讲,企业的目的在外而不在

内。如果我们用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词,就是说企业本质上是“利他”的,本质

上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这并不是说,企业赚了钱之后捐一些出去承担社会责任,而是说,企业存在的本身就是在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因为你创造了顾客,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赚钱只是你为顾客创造价值之后的一个副产品,它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03

管理要使人生有意义

企业要生存,它也一定要有经济上的回报,要有利润,要有资本再投入。但是,你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钱而去做,有可能赚到钱,但是你可能根本没创造价值。比如索罗斯,他有很多聪明智慧,发展出很多投机的工具,还写了一本书《金融炼金术》。但是索罗斯创造价值了吗?我认为没有,他只是把别人创造出的财富,用财务技巧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他的企业可能赚到钱了,但它没有创造出价值,违背了企业的目的。它只能生存一段时间。

德鲁克的管理学最根本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教你如何生存和发财,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引人注目的、有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和企业家。他是教你怎么通过工作使你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有意义的根本,一定在于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为他人创造了福利。所以,我说管理学不是成功学,也不是生存学,管理学当然也追求成功,但是它追求的是有意义的成功,创造价值的成功,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成功,这是不一样的。

现在中国流行的观点是误以为管理学就是成功学,大家追捧的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只要企业家成功了,大家就觉得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值得仿效的,要学管理就得从他们那里学。我不是说成功者都不值得学,我是说要研究成功者的行为,这个成功者有可能创造了价值,但是也有可能他的某些行为是破坏和转移价值的。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成功者,他们的有些行为符合我们说的创造价值,给社会带来好处,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一些行为破坏了价值,和正面的行为是冲突的,他们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他们今天可能这么做,明天可能那么

做,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在另一种环境下可能就背离了原来的宗旨。如果企业家处在这种状态下,那么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就会既有贡献,也有破坏,既教人学好,也教人学坏。

企业家不是完人或圣人,发生偏离最终客户一一消费者价值的过失是不奇怪的,好的企业家会反省和努力去消除这种负面的社会影响,逐渐做到在创造顾客价值方面减少自相矛盾的行为,或者说一以贯之。当我们称赞某位企业家时,称赞的是他创造价值的行为,不代表他必须沒有错失,反之当我们批评某企业家时,批评的也是具体行为,也不代表否定他创造价值的贡献,应避免陷入社会上人们非黑即白、成王败寇的认知误区。博雅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既值得尊敬又往往前后不一致的企业家凡人进一步反省和梳理自己的经营决策和行为,升华为真正伟大的企业家。

04

领导力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德鲁克是怎么界定领导力的?德鲁克说(下面这段话很精彩,请问有原始出处吗?),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力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没有选择,要么是领导,要么是误导。很多伟大的领袖,其实都是误导的领袖,而不是领导的领袖。领导力不是中性的,不是越多人跟随你,你越能忽悠人,你就越成功。比如讲市场营销,那历史上最成功的市场营销者,也许就是希特勒和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那个时候他们不但忽悠了全德国人,甚至忽悠了差不多全世界人,不少西方国家的人都觉得希特勒带来希望了,没能看到希特勒的本质。这就是“成功”的营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是戈培尔的名言,今天仍然还有人相信这一条呢。

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想一想,在你做生意的过程中,在你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的追随者的境界呢,还是在让他们堕落呢?这就是德鲁克的管理学所坚持的,背后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叫价值观、信念和承诺。德鲁克说,这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好像一个人正不正直,这是骗不了人的。

企业家和管理者的任何管理行为,一举手一投足,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做这件事,不做那件事?为什么选择这么做,不那么做?为什么选择用这个人,不用那个人?为什么选择跟这个人合作,不跟那个人合作?为什么选择这种绩效评估标准?为什么提倡这个方向?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价值观和信念,决定了是让人提升还是让人堕落,包括他自己。所以这个东西是骗不了人的。说到价值观,一般人都认为价值观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企业的目的也

好,领导力也好,营销也罢,它后边都有价值观的东西在里面。

05

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这是德鲁克设计出来的著名的工具——用建立目标和在实现目标中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来实行管理——应该是这样一个全面的解释。目标

管理和自我控制翻译得不太好,但它把个人的价值观、长处、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组织对社会的承诺、对顾客的承诺、想要达成的目标统一起来了,尽可能让它们一致。如果你能做到这样,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个人得到了成就感,同时组织实现了它的市场目标,创造了社会价值,发挥了社会功能。

如果管理者能够很透彻地理解每一个管理工具、每一个管理方法、每一种管理行为、每一个管理决策背后的这些原理,那么管理者的行为就会越来越趋于一致,不会自相矛盾。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自觉的、带来正能量的、给社会带来进步的成功企业家。否则你可能暂时取得一些成功,但是这些成功背后,其实给社会带来了破坏。

我觉得对于企业家、对于实践者、对于管理者来说,学习德鲁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你那些宝贵的善意、创造的潜力,也不会浪费你的追随者的善意和潜力。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家需要学习理论,需要穷根究底,需要永远有一个尺子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这就是价值观、信念和承诺。管理者必须永远有清醒的头脑,不断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够接近文明人追求真理的境界。不光是管理学,任何学问都是这样,到了最后,你才能探索到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是高于我们人类的,我们人类必须服从、必须尊敬。

在宗教里,他们把它叫做宗教信仰。在中国,儒家没有宗教信仰,但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观,把它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我认为,德鲁克的管理学也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德鲁克的管理学是最接近我们企业家行为和职业生涯的,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忙着处理很多事情,做这些事情有工具、有方法。当你走进德鲁克管理学的门里边,会发现背后通向的是终极真理,通向的是信仰,是正信!我觉得这是德鲁克的管理学对我们现在中国的市场、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管理者、中国的知识工作者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完整版)2019年度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

安全管理人员“逢查必考”考试题 姓名:时间:60分钟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 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 2.《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 煤矿企业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预防煤矿生产 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3.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考核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 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 对3 个月内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 5.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发现煤矿企业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 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 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整改的,责令停产整顿。() 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矿务局局长、煤矿矿长等人员。() 7.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井下电器、井下爆破、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安全检查、提升机操作、采煤机﹙掘进机﹚操作、瓦斯抽采、防突和探放水作业的人员。() 8.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不需要审查基本条件。()

9.煤矿必须按规定组织实施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选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10.煤矿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应当由其所在煤矿的上一级煤矿企业组织实施,没有上一级煤矿企业的,由本单位组织实施。() 11.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作业活动。() 12.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当使从业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13.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14.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煤矿不需要建立井下作业人员实习制度。() 15.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煤矿首次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岗位从业人员可以直接上岗作业。()16.对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煤矿,应当撤销其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合格证,但可以再经考核取得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合格证也可以继续担任其他煤矿的矿长。()17.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培训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18.《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适用于各类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认定。() 19.根据《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之规定,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110%,属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20.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1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 21.根据《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之规定,一个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面对正向我们阔步走来的信息时代。杰克.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在他新近出版的《大抉择》中说:“美国不是要做世界的警察、管理世界,而是要去领导世界”,翟鸿焱在其《领导的力量》前言中也感叹我们正处在一个管理者太多,而领导者太少的时代,这是因为太多的领导者,仅仅把自己扮演成管理者,忘记了他是集团前进的领袖,群体行动的导师。 然而,领导与管理究竟有什么不同?只有明确了两者的本质区别,我们才能有意识地、积极地培训领导、发现领导,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作同义语来用,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而实际上,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我们首先从字面上看,“领导”在现代汉语词典的471页有个解释,就是率领和引导朝着一定方向前进。从科学的角度说,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内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管理,汉语词典解释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领导是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一,管理是一个大概念,领导是从属管理的一个小概念,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必然产物。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被研究和应用。 2、管理和领导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管理通常是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注重做事,把事情做的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同时比较注意细节,手段,技术的应用。它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 下面是一个关于管理的笑话。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沒想到隔天居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通用部分 1.危险源:危险源被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风险: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何后果的组合。 5.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6.风险预控:风险预控是指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7.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泛指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8.不安全行为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直接和间接行为,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广义的不安全行为。如煤矿从业人员“三违”行为。 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本原则:理念创新、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风险的管理方法、安全投入、持续改进。 10.事故致因理论是通过对大量典型事故致因的分析、统计和归纳提炼后,提出的事故发生机理和模型。 1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2.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包含8个部分、46个要素和若干具体指标。 13.煤矿安全风险预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方法为运行模式、依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14.危险源辨识方法: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可分为经验对照分析和系统安全分析两大类。 15.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队煤矿所有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刮泥确定目标的过程。 16.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需根据行业特点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确定。 17.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应覆盖煤矿所辖区域和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包括人、机、环、管4个方面。 18.煤矿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之前应对其范围给予确定,在通常情况下,煤矿至少应对所有区域、活动、设备、设施、材料物质、工艺流程、职业健康、环境因素、工具及器具、火灾危险场所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答案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天3分,共45分) 1.《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 方面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B )。 A.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有效实施。 B.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2.非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B)人时,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 全管理人员。 A. 50 B. 100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B)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 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A. 治疗 B.排查治理 C.整改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C )。 A.劳动用工情况 B.安全技术措施 C.事故应急措施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A ),并监督,教育 从业人员按规定佩戴使用。 A.劳动防护用品 B.工作场所 C.安全帽 6.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C)。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7.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单位或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C). A.应急管理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 应急救援人员 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A)。 A.检查 B.检测 C.养护 10.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 C )必须对发包或出租的项目,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A.承包单位 B.承租单位 C.发包的生产经营单位 1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收处分之日起,(B)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五 B.三 C 一 12.“三项岗位”人员是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A). A. 特种作业人员 B.班组长 C.安全管理领导 13.在生产劳动过程,(A)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 14.从业人员有权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 )、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D)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领导与员工的根本区别是格局视野眼光

领导与员工的根本区别是眼光、胸怀,格局 2014-05-19华夏NLP商学院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渭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一个人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能宽!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于丹说得好: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何要有大的格局?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 成功者运气的背后隐藏着大格局 1、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拥有大格局者: 有开阔的心胸

管理者一定是一个领导者

管理者一定是一个领导者,但领导者并不一定是管理者!如组织内部小集体的私下有一个个领导者,但他们并不一定是这个集体的管理者。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管理者一般由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 领导者,是指居于某一领导职位拥有一定领导职权承担一定领导责任实施一定领导职能的人。 领导者要想有效地行使领导职能,仅靠制度化的、法定的权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令人信服和遵从的高度权威,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号召力、磁石般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6种领导方式,即强制型领导、权威型领导、联盟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带头型领导和教练型领导 领导者:务虚者,策划变革,制定战略,把握方向,目的就是推动改革;举重若轻;(身份好比中共党委书记) 管理者:务实者,执行领导者的战略布署,完成领导者的战略任务;举轻若重;(身份好比中共的国务院总理/地方政府的市长) 在私企(含外资)常常听到说某某管理者怎样怎样,但在国企(含行政关机)常常听到说某某领导者如何如何。那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没有呢?难道只是单位的性质不同,其称乎不同吗?笔者就自己的理解,认为二者的区别不能仅依其单位性质,而是应依其处事权、责、能。现将其二者的区别简约对照分析如下: 区别一:领导者是变革者与规划师,管理者是维持秩序的执行者 领导者,首先规划蓝图,领引全体职员,目标导向。领导者要的足够的远见与胸怀,对社会的未来变化趋式或潮流能有一定的先知先觉的能力,并对自身现有状况有足够的认知与勇于曝露自身不足和勇气。即领导者首先是变革者与规划师。 管理者,首先是管而理之,管好人与事,使之顺理成章,不越权不越界。管理者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依现行法规制度去办理,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意与决策,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总体说来,合格的管理者先维持秩序,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区别二:领导者应能超越现实与制度,管理者是无情与遵照 遇到任何事情,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及时给出一个回复,无论是否有章法或先例的存在,都要做到超脱与超越界限,临场发挥,遇到法与情的冲突时,多数情况下是情法同存,即有法更有情的临场发挥。作为管理者,遇事是先依法再依情,在法规与制度的许可下,才能依情去处理。因此,在更多的时候,管理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情而照章办事的公正执行者。即领导者常常可以法外开恩,而管理者更多的是遵章办事。 区别三:领导者在队伍前面示范,管理者在队伍中间控制 新的理念、新的制度、新的愿景是由领导者引进、规划与制定的,在此过程中,领导者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启到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哲。而管理者在此过程中是保证此工作的正常而顺利的运行,控制过程,发现不正之时及时上向汇报情况并提出合理方案,力保革新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者“站”的高度。领导者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寻找最合适的目标并明确化,如同要把梯子架在正确的墙上。而管理者而是为了达成目标的而寻找最合适的方式的人,提升同伙的工作技巧与方法,如同要教会所用人最快的爬梯技巧与方法。 领导之含义

管理者有三种根本不同的职能

为什么领导者的自身素质问题会引起管理者的普遍重视管理者有三种根本不同的职能:一是保全企业;二是在企业发展偏离预想轨道时进行调控;三是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些都有赖于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领导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企业关于理想业绩的概念。领导能力的强弱,可以由这些概念改变的频率来衡量;领导质量的高低,则可以在选择新概念中所表现出的智慧来反映。在变革速度和领导地位的稳固之间必然要做出妥协,如何选择正是对领导技巧好坏的初步考验。 管理和领导并不相同。管理职能在于管理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领导职能则在於激励企业去做应该做的工作。一般而言,这两种职能互相联系和渗透,甚至连管理者(领导人)自己也很难认识到其间的区别。然而,在强有力的管理者领导人组合中,两者的差异会清楚地呈现出来,因在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和保持连续的领导地位之间,明显需要妥协。 无论是良好的管理还是强有力的领导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良好的管理企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高超的领导才能则会迅速地让企业认同这一目标,并激励企业去努力实现。 在企业中,强有力的优秀领导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对其领导才能心悦诚服,完全接受; 2、在企业所及范围内,确定企业的目标、目的和行标准; 3、在企业中引入他们个人制定的目标,并促使企业接受和认同这一目标。他们在企业中引入目标的频率与企业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同度应尽量一致。企业对领导能力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新的管理人员在企业中不应急于求成,除非碰到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还想继续维持领导地位,就不能优柔寡断; 4、在必要时改变企业内部的关系,新目标获得企业的认同、进而得以实现创造条件。 以上面几点作标准和尺度,我们可以衡量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优点和不足。有些管理者未能跨越一个障碍,来成企业共同认可的领导人。他们只可拥有管理者的称号,却不能成真正的领导人。企业抵制他们带来的任何变革。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他们什东西,除非他们自己去问。下属们会认“老板什都不懂”。 领导人在领导一个群体之前,必须首先属于这个群体。他应比群体的其他任何成员都更遵守已经群体所接受的理念和行标准。做不到这一点,那无论有多大的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未接触管理学之前一直认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一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之后,发现二者其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领导者、管理者、联系、区别。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在工作中二者常常被混淆。在未接触管理学时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越发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二者其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概念: 领导者: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即负担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①]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处的职位和组织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而以自身影响力和魅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②] 二、联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在组织中拥有权力的个体,在组织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发展,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二者无间合作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理想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同时就是领导者”。[③] 三、区别: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约翰.科特是这样说的:“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④]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着如下区别:1、在工作范围方面:首先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者提供的是方向性的东西,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组织制定长期规划,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打破固有秩序,不断

最新安全管理学试题2

一、选择题: 1.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职,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请问这种安全管理方式符合下列哪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A.整分合原则B.封闭原则C.激励原则D.动力原则 答案:A 2.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企业安全状况等信息收集起来,传递回管理部门,将这些信息分析处理后与已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相比较,然后对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调整,最终使安全管理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工作过程应用了管理中的_____原则。 A.调整B,反馈C.弹性D.激励 答案:B 3.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_____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系统原理中的封闭原则。 A.变化B.传输C.闭合D.关闭 答案:C 4.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地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就是人本原理中的_____原则。 A.保障B.反馈C.激发D.动力 答案:D 5.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管理手段,激发人的_____,使人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主观愿望B.内在潜力C.工作爱好D.团结精神 答案:B 6.若某企业职工能够抵制违章指挥,从而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部门及时对违章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处罚,并对坚持不违章作业的职工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管理方法主要应用了下列哪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A.激励原则B.能级原则C.封闭原则D.弹性原则 答案:A 7.某企业安全管理分为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并在各级配备了与工作要求能力相当的安全管理人员,授予这些人员相应的权利和职责。这种管理模式是应用了_____原则。 A.整分合B.能级C.反馈D.监督 答案:B 8.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这种管理原理被称之为_____原则。 A.系统B.人本C.弹性D.动态 答案:C 9.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系统原理中的_____原则。 A.关联B.动态相关性C.动态D.运动 答案:B

论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阶段,按照市公司的整体安排,我们接受了有关“创新思维与领导力”方面的学习,日常在一些刊物上也有看到有专门的文章论及,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但未能深切的领会其中深刻内涵。通过近一阶段的系统化的学习,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学习我感到,领导与管理是两门似曾相识但内质不同的学问。就“似曾相识”而言,它们都是针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关系而言的。但这两门学问在内质上有显见的不同。 第一,基本矛盾不同。基本矛盾或者说根本矛盾,是学科区分的依据。基本矛盾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学科。反过来说,不同学科解决的是不同的基本矛盾。分析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中的矛盾要从它们构成的基本要素——一般环境(客观环境)、特殊环境、组织、群体、个人的矛盾出发。其中,组织与特殊环境,组织与个人的矛盾更为突出。在管理科学中,组织与个人的矛盾,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它是基本矛盾。这就决定了管理科学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是管理科学要研究的主线。管理者用其所具有的权力,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和决策手段,驱使、支配、调动被管理者的行为、资源、力量。有条件地达到管理者的目的,实现管理者的目标。在领导科学中,领导者与作为被领导者的人民群众,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同志、战友、兄弟和朋友,如同鱼与水、水与舟的关系。尽管他们之间

在目标展开、实现方式、模式、方针、政策上有可能产生分歧,甚至是尖锐的分歧,但领导者与主体是人民群众的被领导者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两者之间的矛盾,只能退位居后而不是基本矛盾,不能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主线。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即共同的理想、志向、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者说是与未尽事业间的矛盾才是基本矛盾。因此,领导者在率领、引导人民群众为实现目标的奋斗中,只能用无条件的影响、服务,而不是强制、驱使,用创新、创造而不是过时的经验、方法来实现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目标——进步和发展。被管理者是管理者的“打工仔”,而领导者是被领导者的“打工仔”,这就是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形象区别。 第二,本质不同。管理和领导的本质,是指它们本身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管理的本质是变动活动,是人、组织、物质、信息、资源等的获取、传输、交流、调节、控制的活动,主要解决相对静止状态下的近期或者眼下的问题,重点是效益、效率的提高。领导的本质是变革活动,是为使社会获得充分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足的矛盾,或者说是解决生产力落后的问题。领导的关键是领导者必须要有开拓精神、改革精神;创造精神。创新是领导活动的实质。管理的“物理”特性与领导的“化学”特性,是有本质不同的。 第三,功能不同。功能是属性、职能、功用、作用、效能等的综合,它实现价值又表现价值。管理与领导的功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连接

浅谈领导与管理 案例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到领导也管理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领导,什么又是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领导,就是一种说服别人热诚地追求已经确定目标的能力,是影响和支持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工作的过程。在帮助个体或群体确认目标以及激励和协助他们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领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领导者的角色是确立方向,以为领导人是企业、单位、团体当中最先展望未来,最先传播蓝图的人。领导就是将潜力变为现实的催化剂。在所有情况下,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发展、发挥和丰富组织和组织成员中存在的潜力。领导注重领导者对人的影响和引导,重视人的需要、情感、兴趣、人际关系的社会属性,强调柔性。领导是一种必须依靠下属才能将决策方案转化为现实成果的社会活动。 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管理师靠组织和人员配置来完成已经制定的计划,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和一系列工作程序来达到计划要求,为每一份工作配上合适的人选,并把计划传达给他们,确立各自的职责,以及建立相互制约的结构来监督实施情况。管理师通过调控和解决问题来保证计划的完成,把运行结果和计划进行详细的对比,最后总结。 从传统理论上讲,管理者的职责无非是计划、组织、协调、人事、控制,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管理"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但更多的实践证明,管理者的成功关键在于"领导"。以人为本,激励士气,营造氛围,以有效实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标,这才是管理者应担当的角色。

举个简单的例子,讲的是《财富人生》节目采访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一个视频,当时里面就涉及到了许多关于一个领导者,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决定。其中,我影响非常深刻的是里面讲到,当年万科集团改造扩股的时候,作为当时总经理的王石完全有机会拿到万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公司股份,成为毫无疑问的最大股东,但最后他没有这样做。他说他爱钱,但他这样做的决定是为了万科将来的发展,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最后把他本来可以拥有的股份变成了公司员工控股,使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可以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领导。 再比如,另一个事例,讲的是当时任微软中国总裁的唐骏,同样是《财富人生》节目,里面讲述了唐骏怎样一步步的走向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说,在他被任命为微软公司中国总裁之前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曾有四次机会到当时微软美国总部的高层任职,而且都比中国总裁的职务要高,但他没有答应,这是一个领带者在他成功道路上对自我成长做出的决定,毫无疑问,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使他在离开微软之后,在中国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另一方面,也提到了他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对公司基层员工也是关怀备至,这一点,是一般的管理领导者无法做到的,更何况,微软是这么大一个企业。 由此可见,要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领导企业或团体走向成功,领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师低层次的领导,领导中有管理,管理中有领导,领导是柔性的管理,管理师刚性的领导。随着社会化生产,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复合性相容性。只有有理的管理与有力的领导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卷

企业主要负责人部分试题 选择题: 1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总会计师 B、主要负责人 C、主管安全生产的副职 D、项目负责人 2 某机械制造企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依据《安全生产法》,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由()负责。 A.专业技术人员B.中介服务机构C.专业技术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D.机械制造企业 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使用标志B.安全合格标志C.安全警示标志D.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4 某仓储公司叉车驾驶员赵某,在货场驾驶叉车从事搬运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超速驾驶,将在现场从事货物整理作业的同事陈某撞倒在地,当场死亡。依据《刑法》有关安全生产犯罪的规定,对赵某应按()处理。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玩忽职守罪 5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出口B.储存C.进口D.运输 6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的20倍。 A、所在企业员工人均可支配收入 B、所在地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所在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部门 C、安全生产委员会 D、工程技术部门 8 2016年4月25日,某化工企业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3人受伤。该公司董事长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科学与艺术全文

领导科学与艺术 李成言 导论 一、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1.领导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依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制动和致变领导客体,达到既定目标,完成该系统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第一,自然属性。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的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是领导自然属性的一般标志, 第二,社会属性。群体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从而构成了领导的社会属性。 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领导的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本质就是构成领导活动本身并因而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即领导活动独特的内在矛盾。领导活动是为了公共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共同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因此,从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领导本质是一种服务。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同“领导”一样,“管理”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与“领导”具有的双重属性相似,管理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反映其共性:二是它的社会属性,反映其个性。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权力属性是领导的根本特质,权力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性。而管理则不具有显著的权力特性。 第二,由于领导实践的需要,领导活动往往具有非程序化、非规范化、创造性的特点,而管理则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规范化、程序化的事务性活动。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可编辑)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SDXX-ES-A-2009-I/O 神东分公司洗选加工中心 二零零九年四月 关于下发洗选加工中心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通知 中心所属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安全管理综合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结合我中心的安全生产实际,建立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PDCA管理为运行模式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和《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经审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煤炭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又符合我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现批准发布,请各单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并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四月一日编审委员会 主任:王伟 副主任:赵厚增 委员:张富奎宋文革陈桂刚李继军 李欣何宗政崔巍孙建荣 执行主编:李继军 执行副主编:李运 执笔编撰:李运李建国薛保生徐长勇孙平 王文翠谢广春许伟王东赵罗平 王立新兰小进张树桥 前言 本质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体系主要由“风险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构成。同时依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指南》要求编制了“洗选加工中心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 《管理手册》:明确了管理方针、目标,描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卷(答案)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卷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D)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最准确的是(C)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3.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A)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4.叶某为某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下列关于叶某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亲自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予以保证的是(D)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 6.某公司委托一家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本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该公司安全生产的责任(A) A.仍由该公司负责 B.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 C.主要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该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D.由双方在委托合同中约定 7.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的是(B) A.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B.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起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讲话材料 C.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D.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8.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对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B.对有过相似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可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从业人员培训不合格的应予以辞退 D.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同时”的内容(C)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10.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B)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学基础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的首先发生在(政治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领导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人本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权变理论色彩)的领导理论。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各子纬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人化关怀和(智能激发) 11.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神权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12.在(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13.(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14.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 15.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16.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二八律)为宜。 17.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18.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 19.(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20.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21.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层次制与职能制) 22.根据商机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 23.根据领导基干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24.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 25.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6.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科学性原则) 27.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28.文化本质上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29.文化的(非自然的指向)主要用来说明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及其历史性成果。 30.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物质文化) 31.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关系) 32.对于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 33.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90%)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34.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气质) 35.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人的(性格) 36.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红彤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正负两种方向) 37.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 38.(权力)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39.(人)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40.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梅奥)

领导与管理者的区别

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一、概念: 领导者: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即负担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处的职位和组织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而以自身影响力和魅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二、联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在组织中拥有权力的个体,在组织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发展,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二者无间合作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理想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同时就是领导者”。 三、区别: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约翰.科特是这样说的:“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着如下区别: 1、在工作范围方面:首先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者提供的是方向性的东西,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组织制定长期规划,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打破固有秩序,不断创新,通过进行创新型活动来进行组织变革。领导者要解决的是本组织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还要对组织的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见,总的来说,其工作要具有概括性、创新性、前瞻性。其次从管理者方面来说,管理者要做的是具体化的东西,需要在已有规划指导下做好细部工作,为组织日常工作做出贡献,管理者要研究的不是变革,而是如何维持目前良好状态并使之稳定保持,因此有时管理者会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管理者对待问题不需要过分追本溯源,他们要做的是将已出现的问题很好的解决,总体来说,其工作具有具体性、重复性、现实性。 2、在自身素质方面,不同的工作也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素质要求。 (1) 就像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那样,领导者在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是个人魅力,好的领导者用个人魅力影响其下属,使他们愿意去听从领导者,愿意遵照领导者说的去做,而管理者似乎更倾向于运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力去做事,管理者用权力树立威严,让下级“惧怕”,不得不听从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前言 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一直占70%左右,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而且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我国拥有各类煤矿2 万多座,但我国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却占到了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80%以上。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煤矿安全生产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形势仍然令人担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的煤矿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煤炭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安全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质安全管理的思想也应运而生,并在多家煤矿企业得以贯彻执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神华集团是国内较早探索本质安全管理的煤矿企业。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广是一个战略问题,它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效益工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大力推行,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使煤矿的安全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考虑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2005 年年底,在国家煤炭安全总局组织下,开始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煤矿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即“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2007 年3 月在神华集团上湾煤矿和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煤矿开展首批试点工作。

第 2 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2.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1.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 (1)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本质安全管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以预控为核心的,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管理,能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2)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 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2.1.2本质安全管理的相关术语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