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4.2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

4.2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

4.2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
4.22.1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七大的内容及意义

2、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二、学习导航

(一)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和地点:年4月在召开;背景是抗战胜利前夕;

2、目的:

3、内容:毛泽东作了《》的政治报告。提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

的主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解放全中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通过了新党章,规定

是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为争取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实现了党在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空前统一,师“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1、概况: 1945年8月,向日本的、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的日军。同时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大反攻。月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5、意义:

A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B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战略上有了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横线部分整理到课本126页)

三、检测反馈

1、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抗日战争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争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6、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7、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的国家是

8、日本投降是在年月;日本的投降书上签字的时间是年月日

9、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1945年8月,向中国派遣军队,进攻东北日军的国家是

1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13、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会议是

14、促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日本的沉重打击15、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战起止的时间应是

四、当堂训练:

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 (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C.华中抗日根据地 D.陕北抗日根据地

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 )

A.1945 重庆 B.1945 延安 C.1945 南京 D.1945 井冈山

3.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是()A.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讨论如何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C.讨论抗战胜利后由哪个政党执政的问题

D.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是 ( )

A.《中国共产党党章》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联合国家宣言》

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6.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B.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7.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其标志是 ( )

A.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最主要归功于()

A、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B.海外华侨的无私捐助

C.万众一心的全民族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

①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苏联对日作战②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③蒋介石命令他的军队积极推进 A. ①②③ B. ①② C.②③ D.①③

10、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1、下列各项,叙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

A.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B.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C.1944年初,抗战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

D.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 B.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尚未解决

C.英美等国不赞同统一战线破裂D.中共及时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13.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 ( )

A.要打败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先战胜国内反动派的统治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团结是战胜侵略者的根本保障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 D.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要依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14、中共七大召开后,陈毅元帅非常兴奋,写诗赞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你认为“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原因是()

①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七大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③此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④这里是抗战的总后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④

15、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三元里抗英

B、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6.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7. 下列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七七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⑤中共七大⑥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①②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18、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我们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下令日本的一切武装部队及不论驻在何地的日本控制下的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他们自己及他们所率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请回答:(1)上述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

(2)哪些事实促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提示: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军民对日本大反攻)

18、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持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注:延安召开重要会议的中央大礼堂在延安的清凉山下)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哪次会议有关?

(2)此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在此次会上毛泽东作了什么报告?

(4)材料一中的“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5)材料二中的诗是陈毅在此次会议闭幕时写的,其中的“八载干戈”指什么?“仗延安”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0、台湾是在战争中()年日本通过《》侵占的,于()年

的胜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统治台湾长达()年之久。

历史趣迷: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引起时人关注。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谜底争议较大,有以下几种答案:(1)屈原;(2)苏武;(3)蒋平;(4)毛遂;(5)共工。

请回答:你认为哪一种谜底最符合谜面?试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谈你选择此谜底的原因?

(点拨:“共工”最符合谜面。此题是一道谜语题,旨在考查对抗出成争胜刮最主要原因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理解谜底中隐含的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信息。屈原可理解为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即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给中国的抗日战争以有力的支援;蒋干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活动;毛遂中的“毛”指毛泽东,意指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共工不太容易理解,他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可理解为共同努力,即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使全国各个阶层广泛参与抗日战争,使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以上谜底所述中,都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是从中选出主要原因。前四种观点都有局限,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不是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因素能够决定的。)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Lesson 1 Back to School! Teaching objectives: 1. Grasp the mastery vocabulary and phrases. 2.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3. Learn something about an e-mail written by English. After learning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can write their own e-mails.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goals: Master the vocabulary(physics, recent, ) 2. Ability goals: (1) Useful phrases and structures (one…the other…, make friends, introduce sb. to sb., the same as) (2)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3. Emotion goals: Learn how to express the first day of a new term Important points: Can use phrases freely to make sentences Difficult points: Master important phrases Teaching method:Speaking, Teaching progress: Class opening: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is unit. Key steps: Step 1.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in “Chat Show”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 Step 2. Dictation Dictate these words: back, be back, grade, student, pupil, class, have, have lessons /classes, more, cousin, brain Step 3. Present new sentences be back /be back home e.g. I am back. T: Ask one student “Which Grade are you in this year?” S: I am in Grade 8 this year. T: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S: There are about 900 students in my school. T: How many pupil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S: My class has 50 pupils. Then the teacher makes the students do pair works, make sure they can

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 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 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 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 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 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 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语文教案-养鱼记

语文教案-养鱼记 养鱼记课型:自读课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法与学法:启发式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杂文” 这是一篇杂文,当然属于小品。所谓“杂文”,原指作品内容驳杂,于文体不易归类,故以“杂”名之。而所谓小品文,其内容实亦属于“杂”之一类。如尺牍、题跋、随笔、日记等短文,皆在小品范畴之内,而其内容也都是无所不包的“杂拌儿”。由此可见,小品文者,第一是形式短小,第二则为内容庞杂。至于今天多称讽刺小品为杂文,此盖肇端于鲁迅的大量作品。其实讽刺小品只是杂文的一种,有些抒情小品,内容又何尝不杂!如果文中抒情与讽刺兼而有之,那恐怕更是标准的“杂”文了。

二,分析课文 这篇《养鱼记》,可以说是抒情与讽刺兼而有之的杂文。题曰“养鱼”,而文章的一半篇幅都用在对鱼池的描绘上。先从位置写起,说明这小池“直对非非堂”。再写鱼池形成的原因,那是由于有一块未种花草的空地,便用来挖成一个不方不圆不大不小的土坑,然后注入清澄的井水,使之成为池塘。池塘虽小,却是足供作者休息和散步的好地方。凭了作者艺术的素养和丰富的想像,竟然在这小小的池边获得了精神寄托,“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并且“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这确是朴实无华的抒情妙笔。 至于这小池之所以能引起作者的兴趣,则由于它具备以下优点:其一,它虽由人工挖浚,却能“不方不圆”“全其自然”,得天真之趣;其二,池水“汪洋”而“清明”,有风时微波成漪,无风时平静澄澈,无论星月还是须眉,都能映在池中,毫芒毕现(文中所说的“潜形于毫芒”,兼有池水清澄,使自己须眉都映入其中,看得一清二楚的意思)。所以作者在此偃息或散步,乃有一种“自足”之感;即使心有“忧隘”(有忧愁而想不开的事),处境“穷独”(孤寂无聊之谓),也尽得舒展而足以自娱了。可见前半篇那一段绘景状物之文,

冀教版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第一到第四单元期中考试单词测试姓名:----------得分:--------------家长签字:------------ Unit1Unit2 桑德拉(人名)地理(学) 物理学在某时 最近的;近代的画家 表演,演出课程表;时间表 劝告;忠告;建议身体的;肉体的 同意跑鞋 用胶水将物体粘合;胶水除了….之外 立即地,马上地今晚 高兴的,乐意的自….以来;从….以来 在前面;向前可怜的;贫穷的 薄饼咳嗽 柠檬因为 披萨饼好像;似乎 憎恨;讨厌方便的;便捷的 也(用在否定句中)丽莎(人名) 用梳子梳头;梳子比尔(人名) 帕特里克(人名)下载 考克斯(姓氏)图书管理员 豌豆突然地 豆荚冲;奔 抄写;复制;复制品进入;到….里 意想不到的事喊 愤怒地;生气地低语,小声说话 借给;借出刻;四分之一 作弊;欺骗最近;不久前;近来 接着的;接下来的南部的;来自南方的 体育馆;健身房游客,游人,观光者 尴尬的;窘迫的我的 敌人;仇人海洋 交易;处理;应对使想起;提醒 某人,有人最后;终于

谈论;讨论 有耐心的;能忍耐的 钢琴 牛仔裤 愉快,快乐;满足 本地的,当地的;当地人 Unit3Unit4 庆祝街区;城区;(统称)居中;在中间美好的;完美的 月球的;农历的;阴历的渴的 圆的;周而复始的完成;结束 庆祝;庆贺面包店 然而;不过饼干 感恩节城市商业中心 好奇;想知道咖啡 回忆;记忆;记忆力穿过 过去;昔日;过去的事情樱桃 薄,册;唱片集;专辑人行道 选择他自己 收藏品进入;入口 幻灯片池塘 录像;录音;记录冻死;结冰 观点;想法冰球;曲棍球 充满活力的;生动有趣的街道;栋;幢 出生;生育银行 参加;出席整个的,完全的 接触;联系闲聊;闲谈;聊天 尺寸;大小花费 合适;合身面试;采访 无论如何裁缝 款式修理;维修 拥抱听起来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练习卷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曾被日本侵占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起止年份应是() A. 1840~1890年 B. I860~1910年 C. 1895~1945年 D. 1898 1949午 【答案】C 2.下列表述中,属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来源:学§科§网Z§X§X§K] B.苏联出兵东北 C.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D.日本无力维持战争的继续 【答案】C 3.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领导抵抗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来源:学*科*网]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答案】B 4.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这表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答案】B 5.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全面内战爆发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百团大战的胜利 【答案】C 7.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拨朝战争 【答案】B 8.丽丽同学以“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为主题搜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料。在她搜集的史料中,有两条信息是这样评价某一历史事件的:( )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余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9.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亲日派头子是( ) A.吴佩孚 B.张作霖 C.汪精卫 D.蒋介石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5.19兰亭集序(名师导课)精品教案人教版第二 册 一、课文补注 1.“兰亭”小考 课文对“兰亭”的注释为:兰亭,兰渚之亭,在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然而到过绍兴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地处平原地带,虽然“茂林修竹”随历史变迁而废,但“崇山峻岭”是根本没有的,也就是说这“兰亭”绝非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么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到底在何处呢? 据《水经·浙江水注》记载:“(鉴)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里上,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之。”说明兰亭在天柱山附近的鉴湖湖口。晋以后“兰亭”又有几次搬迁,顾野王《舆地志》中有:“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所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兰渚是鉴湖中的一个小岛,则说明“兰亭”在晋以后又迁到湖中了。 绍兴市西南20余里的“兰亭”又是怎么来的呢?北宋华镇《兰亭记》说:“山阴天章寺即逸少(王羲之字)修禊之地,有鹅池,墨池,引溪流相注”,这是北宋以后以天章寺为兰亭胜地的最早记录。据嘉庆《山阴县志》所记,有御书《兰亭集序》,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康熙帝亲书“兰亭”二字,此即为现在所见兰亭。 古今之兰亭不同地点的原因是与王羲之的书艺分不开的,爱屋及乌,凡是与“兰亭”、诗序相关的地名也就随之光大了。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11 作者:张广银) 2.魏晋人的自然观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自然是人的心灵的外化,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东晋士人对于自然的观赏是明显带有哲学意识的,他们自觉地脱身于名利场外,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能量和活力。《兰亭集》中收录了王羲之《兰亭诗》二首,其一云:“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景物并非客观的、写实的景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对照着读,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感知晋人对山水美的发现和他们的艺术心灵——那种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和表里澄澈的通明是颇能令人感动的。 3.文句解难 《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是一句经常拨动人们心弦因而引用率很高的话,那么,“悲”在何处呢?动人处又何在呢?悲在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动人处则在于它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现实总会有一定缺憾,人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缺憾,因而也就无法弥补和救正,只为后人留下很多惋惜。我们现在看过去,对过去的是非得失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看现在、看自己时却是扑朔迷离的,这写出了人类认识的尴尬,人类的任何主观努力都不能彻底摆脱这种认识局限,所以也就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永远抒发不尽的惋惜和惆怅。不过,在一代一代的叹惋中,人类同时就一步步地前进了,因为它是在清楚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智慧的基础上从事现实的历史创造的。王羲之对人生局限性的认识是极富创意的,“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可以看作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二、课文析读 解读人生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

八年级冀教版上册英语单词表

第三册英语单词表 Unit 1 1.回来 2.回来 3.年级 4.班级;课 5.学生 6.有(p 、pp ) 7.学期 8.很多;较多;更多 9.表(堂)兄妹 10.布莱恩 11.像……一样 12.照片 13.照片 14.希望 15.小姐(称谓) 16.考克斯 17.桑德拉 18.(用以表示惊奇)是吗;的确;非常;事实上 19.也 20.不喜欢 21.憎恨;讨厌 22.也(用在否定句中) 23.兴趣 24.小提琴 25.音乐 26.梳子;用梳子梳头 27.恐龙 28.牛仔裤 29.周末 30.周而复始地;圆的 31.熨斗;用熨斗熨衣服 32.羊毛 33.棉布 34.女衬衫 35.整齐的 36.由……制成 37.克里斯特 38.再;还 39.不再40.灰色的(= ) 41.彼得 42.画;涂;涂料;颜料 43.吉娜 44.非常 45.背包 46.嗓音 47.傻的 48.女士 49.完成 50.介绍 51.特别的;专门的 52.夫人(称谓) 53.英国 54.结婚的 55.结婚的 56.丈夫 57.先生(称谓) 58.钢琴 59.歌手 60.紧张的 61.日记 62.给……取名;命名;提名 63.后来;过后;过一会儿 64.父亲或母亲 Unit2 1.科目;主题 2.美术 3.希望 4.展示 5.在某时 6.绘画;绘画作品 7.擅长于 8.画家 9.时间表 10.开始 11.赶紧 12.晚(的);迟(的) 13.学习 14.身体的;肉体的 15.教育 16.……的缩写;简称 17.体育课 18.除了……之外

19.数学 20.数学 21.方式;方法 22.课题;计划 23.考试 24.考试 25.今晚 26.比赛;测试 27.大厅 28.中午 29.组;群;团体 30.社会的 31.(中小学的)社会科学课程 32.一切事物 33.很棒的;凉的 34.……点钟 35.艺术作品 36.钟表 37.拍手;鼓掌;喝彩 38.(用手指)打响指;噼啪声 39.钟表的滴答声 40.还;仍旧 41.一半 42.半小时 43.刻;四分之一 44.(指时间)晚于;在……之后 45.比尔 46.图书馆 47.图书管理员 48.一排;一行 49.(墙壁、书橱等的)隔架 50.携带;搬运 51.丽莎 52.声音;噪音;骚动 53.办公室;职务 54.放松;松驰 55.也许;可能 56.伊凡 57.有趣的 58.旅行 59.节日 60.母亲节 61.父亲节 62.北京(= )63.船 64.卡伦 65.物理学 66.最后,终于 Unit3 1.中秋节 2.月亮;月球 3.月饼= 4.国家的;民族的 5.国庆节 6.n.庆祝;庆贺 7.感恩节 8.v.庆祝 9.(外)祖母 10.(外)祖父 11.加拿大(人)的;n.加拿大人 12.好奇;想知道 13.火鸡 14.极大的;巨大的 15.美味的 16.甜点 17.馅饼;肉饼 18.晚饭 19.离……一段距离;离开 20.礼物 21.衣物 22.吹(p 、pp ) 23.吹灭 24.尺寸;大小 25.好像;和……一样 26.试 27.试穿 28.合适;合身 (p 或;pp 或) 29.无论如何 30.种类 31.另一个的 32.鲜明的;发光的 33.款式 34.宴会 35.意思是(p 、pp ) 36.(外)祖父或(外)祖母 37.拥抱 38.厨房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教学时数】:预计2课时 【自学导案】 1、通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能熟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画出自己难解的词句。 3、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3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4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点滴 1 1) leave的用法 1.“leave+地点”表示“离开某地”。例如: When did you leave Shanghai? 你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 2.“leave for+地点”表示“动身去某地”。例如: Next Friday, Alice is leaving for London. 下周五,爱丽斯要去伦敦了。 3.“leave+地点+for+地点”表示“离开某地去某地”。例如: Why are you leaving Shanghai for Beijing? 你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去北京? 2) 情态动词should“应该”学会使用 should作为情态动词用,常常表示意外、惊奇、不能理解等,有“竟会”的意思,例如:How should I know? 我怎么知道? Why should you be so late today? 你今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should有时表示应当做或发生的事,例如: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我们应当互相帮助。 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表示“应该”或“不应该”的概念。此时常指长辈教导或责备晚辈。例如: You should be here with clean hands. 你应该把手洗干净了再来。 2. 用于提出意见劝导别人。例如: You should go to the doctor if you feel ill. 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你最好去看医生。 3. 用于表示可能性。should的这一用法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之一。例如: We should arrive by supper time. 我们在晚饭前就能到了。 She should be here any moment. 她随时都可能来。 3) What...? 与 Which...? 1. what 与which 都是疑问代词,都可以指人或事物,但是what仅用来询问职业。如: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该句相当于: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Which 指代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某一个人。如: ---Which is Peter? 哪个是皮特? ---The boy behind Mary. 玛丽背后的那个男孩。 2. What...?是泛指,所指的事物没有范围的限制;而Which...?是特指,所指的事物有范围的限制。如: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 (所有颜色) 你最喜爱什么颜色? Which color do you like best, blue, green or yellow? (有特定的范围) 你最喜爱哪一种颜色? 3. what 与which 后都可以接单、复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 Which pictures are from China? 哪些图片来自中国? 4) 频度副词的位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墨池记初中三年级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墨池记初中三年级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文章从记述墨地遗迹入手,指出王羲之的书法达于精妙的境界,是“以精力自致”,并非出于“天成”,从而阐明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二、结构内容 《墨池记》是“记”体。按照“记”体的格式,先记地点,次写景物或传说,再写事情,然后写功用或影响,最后说明作记原由。由此,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首先直接说明墨池的所在,接着指出古迹不实,然后强调不由天成,而须“以精力自致”由物及人,题小意宏,发人深省。第二部分(第2段)交代作“记”缘由,讽谕宣扬不当。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交代写作时间、作者,属于“记”这种文体的固定体例。 三、以小见大的构思 这是一篇杂记,作者由墨地的一个传说,引发出学习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再由学习书法推及到道德修养;最后又由“人有一能”尚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必将永远影响后世。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本文题目不大,但文章紧扣“墨池”这个中心,通过王羲之墨池的具体事例来阐明道理,生发广,开拓深,使文章中心突出,不生枝蔓,而内容丰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四、鲜明突出的中心 本文是一篇杂记,但杂而不乱。结构严谨,章法细密,条理分明,层层相生。文章先由墨池故迹推出人的能力是靠“以精力自致”,并非“天成”的结论,再从学不可少,推出要深造道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后又从王教授求文想到“虽一能不以废”,又从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推出“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后世影响会更大。文章边叙边议,层层生发,纵横开合,曲折尽意。如关于王羲之的墨池,大概在当时就已不止一处,作者既为临川墨池作记,据此考据一番,也是符合“记”这种体裁的写法的。但是作者只用“岂信然邪”一笔带过,不去节外生枝,而是顺此引导人们去推究王羲之是否只是在“倘佯肆恣”之余才练习书法的,然后一语破的地说明道理。从全文看来,记事是次、是略,说理是主、是洋。道理虽然因事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Unit 1 Sandra 桑德拉(男) Cox 考克斯(姓)physics 物理学 recent 最近的 perform 表演;演出 advise 劝告;建议 agree 同意 glue 胶水;用胶水粘immediately 立即地 glad 高兴的 ahead 在前面 pancake 薄饼 lemon 柠檬 pizza 比萨饼 hate 憎恨 either 也(用在否定句中)comb 梳子;用梳子梳头Patrick 帕特里克(男)Grant 格兰特(男) pea 豌豆 pod 豆荚 copy 抄写;复制surprise 使惊奇 angrily 愤怒地 lend 借出 cheat 作弊;欺骗following 接着的;接下来gym 体育馆;健身房embarrassed 尴尬的 enemy 敌人 deal 交易;处理someone 某人 England 英格兰knowledgeable 博学的 discuss 讨论 patient 病人;有耐心的piano 钢琴 jeans 牛仔裤 pleasure 愉快;满足 local 本地的;当地人Unit 2 geography 地理

sometime 在某时painter 画家timetable 时间表 physical runner 身体的跑鞋 except 除了??之外tonight 今晚 since 自??以后;因为poor 可怜的;贫穷的cough 咳嗽 because 因为 seem 好像;似乎convenient 方便的 Lisa Bill 丽莎(女)比尔(男) download 下载librarian 图书管理员suddenly 突然地 rush 冲;奔 into 进入;到??里shout 喊 whisper 小声说话quarter 四分之一 recently southern 最近;不久前南方的 tourist 游客 mine 我的 ocean 海洋 remind 提醒 finally 最后;终于discussion Unit 3 讨论 celebrate 庆祝 mid- 在中间 lunar 月球的;农历的round 圆的;周而复始地celebration 庆祝 however 然而;不过thanksgiving 感恩节 wonder 好奇;想知道 memory past 回忆;记忆力过去;在??之后 album 册;专辑choose 选择

墨池记

《墨池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墨池记》是曾巩于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盛之请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记事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多朗读课文,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难点是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意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2. 能力目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提升道德、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 3.情感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会“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2. 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提升道德、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教学方法]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2.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自己领悟基础上合作交流。 3. 合作探讨,分析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对王羲之成就的简介,引起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环节二简介文史知识 1. 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 2.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

冀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培优学堂冀教八年级上册 第一到第四单元期中考试单词测试姓名:----------得分:--------------家长签字:------------ Unit1Unit2 桑德拉(人名)地理(学) 物理学在某时 最近的;近代的画家 表演,演出课程表;时间表 劝告;忠告;建议身体的;肉体的 同意跑鞋 用胶水将物体粘合;胶水除了….之外 立即地,马上地今晚 高兴的,乐意的自….以来;从….以来 在前面;向前可怜的;贫穷的 薄饼咳嗽 柠檬因为 披萨饼好像;似乎 憎恨;讨厌方便的;便捷的 也(用在否定句中)丽莎(人名) 用梳子梳头;梳子比尔(人名) 帕特里克(人名)下载 考克斯(姓氏)图书管理员 豌豆突然地 豆荚冲;奔 抄写;复制;复制品进入;到….里 意想不到的事喊 愤怒地;生气地低语,小声说话 借给;借出刻;四分之一 作弊;欺骗最近;不久前;近来 接着的;接下来的南部的;来自南方的 体育馆;健身房游客,游人,观光者 尴尬的;窘迫的我的 敌人;仇人海洋 交易;处理;应对使想起;提醒 某人,有人最后;终于 英格兰(地名)讨论,谈论 有丰富知识的;博学的 谈论;讨论

有耐心的;能忍耐的 钢琴 牛仔裤 愉快,快乐;满足 本地的,当地的;当地人 Unit3Unit4 庆祝街区;城区;(统称) 居中;在中间美好的;完美的 月球的;农历的;阴历的渴的 圆的;周而复始的完成;结束 庆祝;庆贺面包店 然而;不过饼干 感恩节城市商业中心 好奇;想知道咖啡 回忆;记忆;记忆力穿过 过去;昔日;过去的事情樱桃 薄,册;唱片集;专辑人行道 选择他自己 收藏品进入;入口 幻灯片池塘 录像;录音;记录冻死;结冰 观点;想法冰球;曲棍球 充满活力的;生动有趣的街道;栋;幢 出生;生育银行 参加;出席整个的,完全的 接触;联系闲聊;闲谈;聊天 尺寸;大小花费 合适;合身面试;采访 无论如何裁缝 款式修理;维修 拥抱听起来 火鸡令人愉快的 (一)餐;(一顿)伙食美食;款待 聚会;集会流行性感冒 甜点英里 交谈;对话横过….;从….一边到另一边第十三的

赵州赵公救灾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赵公救灾记(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 计 备课人: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刘剑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墨池记》教学设计

《墨池记》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主备人:李德增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审阅: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目标2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以旧促新法”,也可以与“说”进行比较) “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例如:《核舟记》————说明状物————核舟:奇巧(状物) 《桃花源记》————写景散文————“世外桃源” 《岳阳楼记》————抒情散文————“先天下┅┅” 《醉翁亭记》————抒情散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墨池记》————说理散文————勤学苦练出才能 二、作者简介:名:曾巩,字:子固;时:北宋时人;地: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评:“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作:《元丰类稿》。《宋史》说他的文章是“本原于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学生自读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洼(wā) 邪(yé) 徜徉(chángyáng):随意漫游。肆(sì〕恣(zì):放纵、任情。于楹间以揭之(yíng):房屋前面的柱子。故迹:旧迹。 遗风余思:遗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以临于溪:居高视下。 四、质疑解难——四行对译法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五、研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要求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重音、停顿和情感来。 2.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1)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 (2)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够明显,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楹柱间,其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3)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 ①“岂信然邪”;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③“岂其学不如彼邪”;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⑥“以勉其学者邪”。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①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 处)。②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 ③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⑤、⑥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六、中心思想: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七、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写作方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土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2、以小见大。 教学反思: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复习特训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复习特训四十三 第1题【单选题】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说,我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位学者叙述的事件应该为(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5年9月2日是某一历史事件70周年纪念日。下列图片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问答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这说明了什么?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