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工具

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工具

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工具
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评价工具

含油气系统模拟与资源定量评价工具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于1927年,总部位于纽约、巴黎和海牙,是全球500强企业。斯伦贝谢中国总部位于北京,目前有员工5000多名,拥有8大作业基地,2个制造中心,8家合资企业。公司的业务涵盖勘探、开发、生产等上游产业链的所有井下环节。

PetroMod软件拥有近30年的研发历史,1985年,由德国地化研究所开始研发, 后由IES公司继续对该软件进行开发,逐渐实现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模拟技术。2008年,斯伦贝谢公司收购了IES公司,并将其归入斯伦贝谢SIS软件部,更名为PetroMod,原IES也成为PetroMod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持中心。今天的PetroMod软件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与BioPetS Risk、Yongchun Tang(CalTech)、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Potsdam及多所世界名校的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PetroMod软件版本更新速度快,以年代标记版本,针对各种热点、难点地质问题,融合世界最新进的技术和方法,及时更正软件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致力于为全球石油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提供最专业、全面、系统的含油气系统模拟和资源评价技术。

软件应用领域

烃源岩成熟度、生排烃及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模拟;沉积地层的埋藏模拟;盆地构造演化与应力演化模拟;成岩演化模拟;岩石特性(如孔隙)模拟;油气组成演化模拟;油气相变(PVT)模拟;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稠油、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的资源评价与甜点预测;储层演化模拟与储量计算。

技术优势与特色

1D\ 2D \ 3D模块采用相同模拟器的唯一产品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提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最专业的解决方案

油气整个运移过程唯一采用全PVT控制准确的处理n组分 / 多复杂相态的关系

允许同时利用多口1D钻井实测数据对3D模型进行校准保证模型与井实测数据的高度吻合

采用闪蒸计算技术—最先进、唯一的商用系统工具真实模拟受温压控制下有机质的生烃效应

最全面的专用建模工具:盐、火成侵入等综合分析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及其热作用

达西、流线、侵入渗滤和混合4种高端运移算法真实还原地下流体的复杂流动

模拟过程风险分析(PetroRisk)参数敏感性分析,评价资源分布的概率,降低勘探风险

地质力学 (Geomechanics 2D/3D) 充分考虑应力对地层压力、裂缝、断层及流体流动的影响

最齐全的生烃动力学模型(184种)更多经验模型和参数,适用不同类型的研究区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 模型 (2D/3D) H2S分析专属模型

气水合物Gas Hydrates (2D/3D) 水合物稳定带及资源分析专属模型

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 (3D) 稠油藏分析专属模型,有效评价生物降解风险

SARA 生烃模型Kinetics (2D/3D) 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分析专属模型

模型嵌套技术(LGR)满足不同计算精度的要求,适用于对非常规页岩油的评价

复杂构造模型模拟(Techlink2D\3D)适用于挤压构造、大型垂向运动构造等特别复杂型盆地

与地震地质综合平台Petrel的整合基于地质模型和含油气系统模型的转化功能,借助Petrel工具o强化现有模拟操作和成果显示效果,提供从地质甜点到工程甜点预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新技术进展

?烃类溶解及扩散作用

?岩石应力的动态模拟技术

?油源对比及同位素追踪功能

?改进的达西算法更加高效和科学

?基于Petrel工具可以生成PetroMod直接用于模拟的静态模型

多维模拟技术和高度集成性能

PetroMod 1D包括一维温压演化史、成熟度史、生烃史研究。PetroMod 1D 可单独使用或与 PetroMod 2D 和 3D模块协调使用。单井数据(油气井和虚拟井)可从草图构建、从井编辑器导入或直接从 PetroMod 2D 和 3D 模型中提取。校准好的单井模型结果,比如热流趋势可直接被 2D 和 3D 模型所使用。从而实现校准结果在所有模型中得到更快的应用。

模型框输入工作区输入框

带“标准”Excel 数据表

格功能的输入工作区输入

结构清晰的树结构使得校准油气井能轻易地添加到模型中,激活或禁止风险分析或模拟。大多数输入工作区都具有拖移、复制和粘贴等标准 Excel 功能。

模拟

通过设置模拟器选项然后单击“运行”按钮,就可启动类似于2D 和 3D 的模拟功能。模拟细节将在日志中显现。

输出图窗口

输出对话框

各种输出菜单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输出

PetroMod 1D 带有一套预定义的输出图表:深度和事件图表和埋藏史。此外,还可添加新图表、并另存为新模板纳入数文件夹中。曲线(例如温度曲线)等深度图表可和其它成果图相叠合(如成熟度)。其一大优势在于,你可比较多个模型的模拟结果:通过浏览多个可在桌面上自由安排的平行输出窗口或者通过在一个图表中显示多个模型的结果。

PetroMod 1D技术特点:

?完全集成和兼容于2D/3D 模型的数据。

?拥有各种标准电子数据表的编辑和复制/粘贴功能。

?包括全套诸如盐岩、火成岩侵入建模专用工具。

模拟与输出

?与 PetroRisk 风险管理系统完全集成。

?PetroMod 1D 模拟器具有与 2D/3D 模拟器相同的程序代码,从而能实现快速开发和缺陷修复,并能确保1D/2D/3D 完全兼容性。

?拟冲模型:可以定义拟冲前后的沉积、瞬时/多期拟冲,地层归位和定义拟冲层的剥蚀。

PetroMod 2D具有强大的兼容其它软件应用的数据读取功能,包括 Landmark 的 OpenWorks 和 SeisWorks 以及斯伦贝谢的 GeoFrame 和Petrel。地质剖面也可利用 SEGY 地震数据和表格或利用任何类型的地质输入数据、图件进行构建,或甚至利用油气井数据进行构建。

PetroMod 2D技术特点:

?把地震、地震地层及地质解释与沉积盆地的热史,三相流和油气运移历史的多维模拟完全结合在一起。

?可用于热史、成熟度史和压力史模拟。包含全套适用于盐底辟、火成岩侵入和其它特殊地质过程的模拟工具。

?能够对相同的2D数据模型使用不同的运移模拟方法,是最先进的 2D 油气运移建模技术。这些方法包括Flowpath、Darcy 和PetroMod特有的 Hybrid和Invasion Percolation。

?PetroMod具有利用全 PVT 控制 3-相/n-组分运移模拟精确确定地下烃相态(例如:是否为液相或汽相)的功能。这对运移过程和盖层封闭性评估是尤其重要的。PetroMod 采用闪蒸计算方法确定地下多组分混合、温度和压力下的烃相。

?为了确定 API 重力、GOR 值和其它属性,还可以对选定的聚集(已知的或预测的)进行地表条件下性质预测的闪蒸计算。能利用已知的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下图显示了采用 PetroFlash 对地表条件进行“闪蒸计算”后的API 重力、GOR 和 CGR 如图所示)

PetroMod 3D是一个全 3D 温度/压力模拟器,并提供最先进的 3D 油气运移模拟技术。

?利用多个1D 热史、成熟和压力史计算以及流线运移模拟处理 3D 数据模型。

?流线运移模拟技术提供多源岩、多运移层处理功能,并具有和PetroFlow 3D相同的油气聚集-突破功能。?可利用 PetroMod 的全PVT 控制 3-相/n组分关系控制的闪蒸计算实现相/组分处理。

?PetroFlow 3D 是行业领先的全 3D 盆地和油气系统模拟工具,它有一个全 3D 温度/压力模拟器并提供最先进的 3D 油气运移模拟技术

?相同的 3D 数据模型可采用不同的运移方法,包括Flowpath、Darcy 和PetroMod 的专有Hybrid (Darcy/Flowpath)技术以及 Invasion Percolation (侵入渗流法)。

?PetroFlow 3D 包含允许先在单个运移层中实现运聚区和流线运移模拟的快速评估,或模拟多-1D 热史和成熟史,然后进行多源岩、多运移层的流线运移模拟。

?具有利用全 PVT 控制 3-相/n-组分运移模拟精确确定地下烃相(例如:是否在液相或汽相中)的功能。这对运移过程和油气保存突破评估尤其重要的。

阿拉斯加北坡带三维含

油气系统模型:

3D 模型面积:

~275,000 km2

井数: > 400 wells

叠合储层系统中全PVT 控制

的油气分解模拟,各个烃聚

集可在 3D 模型中直接选择并

查看详细结果:右2图显示的

是地下条件下的组分/相关系,

右1图显示的是闪蒸到地表条

件后的关系,同时显示了 API

和 GOR 等属性。

独特分析功能

?2D/3D源岩追踪技术:可以对多个烃源灶,分别赋予各自的动力学特性,任何数

量的不同源岩的生成的任何数量的烃组分、同位素(例如:甲烷、乙烷、C2-

C5、δC13、δD等),都可在整个形成和运移过程中进行跟踪并在每个油气圈闭中加

以识别,也可以基于同位素等实测数据进行校准。

?断层与裂缝输导体系:对断层和裂缝的研究综合考虑地层应力、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孔隙压力的综合作用,从而控制岩石的渗透能力和流体的流动。断层属性的定义包括断层的在整个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开启/封闭状态,SGR(岩石涂抹系数)和FCP(毛管压力);也可以定义不同岩性破裂门限,并结合实验,定义渗透率的变化率,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伴随裂缝系统的形成,岩石的渗透能力发生改变,在全PVT控制下,模拟裂隙的变化及对流体的影响。

?快速聚焦成果数据:对于模拟结果,可以通过深度、面积或属性(CGR、API、体积、储集层… )等多参数筛选聚集区。

?热流校准工具(Heat Flow Calibration):用于根据钻井获得的温度和镜质体反射率测量值校准 3D 模型的、快捷而高效的工具。其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同时校准多口井实测值。

?地壳热流工具(Crustal Heat Flow):用于计算模型热流历史的简化五步式工具,通过确保边界条件的最佳设置来保证更高质量的模拟。

?相加密工具(Facies Refinement):根据地震数据得到的高分辨率岩相信息直接纳入模型成为可能。

利用这一工具,相的定义比以往更加详细。这对详细的储层描述而言尤为重要。

左图为利用相细化功能得到的油气运聚模型实例

(混合算法)

独特油气运移方式

?Darcy(达西法):基于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达西定律

?Flowpath(流线法):油气的运聚沿构造面受浮力控制

?Invasion Percolation(反向渗滤法):用概率噪声来模拟毛细管压力的非均匀性。

?Hybrid (混合算法) :斯伦贝谢专利的达西和流线的混合算法,为烃柱高度与封闭突破关系模拟的基本问题提供了最精确的解决方案,较纯达西流算法更为先进。

齐全的全球各盆地生烃动力学模型

生烃研究是油气研究的基础,生烃动力学模型是生烃研究的关键,PetroMod软件内置了184种针对不同类型盆地和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模板式模型。PetroMod 模拟器利用闪蒸计算的先进三相态,n 组分油气运移模拟技术。此技术被所有资深用户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对相/组分的处理不再有任何限制,从而弥补了和油藏模拟中相/组分分析的差距。

?黑油模型

?干酪根-油-气两组分模型

4组分模型(左)与14组分模型(右)模拟实例

?4组分、14组分模型

对油、气简单相态的描述已远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尤其对气藏的多组分,高碳数组分的分析凸显重要(C16-C25、C26-C35、C36-C45、C46-C55和 C56-C80),PetroMod能够更精确的预测多种组分的相态及属性的变化,更可靠的对API 和 GOR 值进行计算。而常规源岩动力学模型软件通常将此粗化为“>C15”或被忽略。

?SARA动力学模型

常规的生烃模型无法预测芳香烃和沥青质组分,

PetroMod研发中心与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

Potsdam合作,共同研发了SARA生烃模型,该模型可以模

拟饱和烃, 芳香烃, 胶质, 沥青质四组分在分布特征,从而更

准确的预测和认知油气资源的品质。

o多阶段反应网络的组分裂解

o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和优化的过程性能,组分可以形成团块

o可进行沥青纸絮凝、H2S 和CO2模拟

SARA模型及在Alaska北

坡带页岩油研究应用实

?TSR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模型

硫化氢H2S 是易挥发、有毒、高腐蚀性的气体,油藏中含有

H2S 对开发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预测H2S含量的任何方法都具

有重要价值。

o H2S 含量受油气系统中的油田化学和热演化史控制

o基于岩石环境和油的性质,估算孔隙水中的Mg2+和

Ca2离子浓度、油中SO42-和 S 的浓度

o PetroMod 提供准确的热演化史和油性质预测功能

(通过烃源岩属性和生烃史模拟)

?Biodegradation三维生物降解模型

生物降解过程可以改变油藏中的油的性质,降低甚至破坏其品

质。生物降解受控于油藏的温度、外来油充注和保存时间、油水接

触面的范围等因素,温度达到80o C时,古巴氏消毒法‘Paleo-

pasteurization’ 终止该过程。

PetroMod 企业合伙人BioPetS Risk的研究成果现在已经完全被

整合在PetroMod模拟器内,即Biodegradation 模块,该模块可模拟

与生物降解相关所有主要因素和过程,以便有效评价生物降解风

险,进行油气品质预测 (API 比重, 粘度等)

PetroRisk 不确定性风险分析

基于勘探前景或区带评估所使用的地质输入数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将影响油气充注、圈闭和时空匹配的所有变量,加以量化,并整合于同一物理地质模型中加以模拟,更好地掌握评价结果受控于数据的不确定性程度,实现预测和降低勘探的风险的目的。

风险评估过程:

?定义参数的不确定性

?插入附加风险点

?设置采样方法

?运行模拟器

?利用 PetroRisk 或 3D Viewer 评估结果

用校准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

?定义用于校准的实测数据

?运行反演计算(MCMC)

?评估结果(并非所有结果都有地质意义)

?在主模型上转换相应的参数来实现评价的

目的

Geomechanics地层应力分析

地质力学作为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地质参数,近些年来为地质家广泛关注,油气的历史充注过程受控于地质应力场的变化;一般使用油藏或井筒尺度的数据来预测近井的应力和张力,为井位设计提供依据,而一般的地质力学模拟器并不适用于整个地质时期的动态模拟。

技术特点:

?地质力学与含油气系统模拟整合

?应力场变化控制流体动态模拟过程

?考虑压力和断层移动引起的塑性和断裂效应

?预测断裂的方向和断层的性质

?描述盐岩体的演变过程

?更精确的预测地层压力和超压的形成

?能够为后期井位的合理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输出数据包括岩石应力、地层张量、不同位

置的摩尔圆、p/q塑性变形

储层压力计算

沉积盆地中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乃至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都与盆地的压力条件及压力演化密切相关,基于2D、3D的对岩石物性的模拟分析,可以再现盆地复杂构造演化过程中,古地层压力的完整演化过程,补充目前流行钻前压力预测方法的不足,降低钻井经济风险,为已超压为主要成藏动力的研究区,提供系统研究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油气藏分布的有效技术手段。

超压形成的各要素:

?欠压实作用

?生烃增压

?粘土矿物转化

?挤压作用

巴西Santos盆地地层压力与超压带预测实例

LGR精细的局部网格加密

LGR局部网格加密:

?X、Y、Z方向加密

?描述微构造特征

?多区域同时加密

技术应用:

?精确的温压计算

?精细油气运移模拟过程

?适用于对非常规油气的评价分析(页岩油)

TecLink技术与复杂构造恢复

针对复杂的构造环境,例如大型垂向运动的构造,受盐岩上拱作用引起的地质构造、山前逆冲断层为主的复杂压缩性构造,对任何复杂地质构造的动态演化过程的恢复都是必须的,以便来考虑这些大型的构造运动对油气运聚的影响。TecLink扮演着集成和链接构造演化模拟和油气系统模拟的作用,其好处显而易见。

技术特点:

?PetroMod 2D/3D TecLink可以处理任何类型的复杂地质构造

?支持客户通过自选工具(如Dynel2D/3D 、3DMove)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瞬时形态模型

?模型中各个有限元的属性和烃含量在整个地质时期均可以实现定量跟踪

?PetroMod是目前唯一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中实现全PVT 控制、3-相、n组分油气生成和运移模拟的技术。

?2D/3DTecLink与Builder2D和Input3D一起用于数据加载和编辑,地层形态可在必要时进行纠正

?引入了‘块’的概念。每个块代表输入的单个微模型,而所有块在模拟期间组成一个模型。合理处理地层横向/纵向运动时(如逆冲和压缩时)岩性的纵向重复出现,所有‘块’的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数保持关连。

TecLink和Dynel2D技术在Santa Barbara应用实例

快速油气充注评估

PetroMod提供了针对三维的快速分析功能,包括:

?运聚区计算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盖层有效性评测

?油气充注量不确定分析

并行计算

并行处理大大地提高了全 3D 动态模拟的适用性。将过去需要耗

费数日处理的任务,缩减到数小时内完成。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

上,提高对海量网格模型的快速运算和模拟过程。

?用于加速大型 2D/3D 数据模型的全2D/ 3D 处理。处理内核

的标准数为 8-12,加速系数接近所用内核数,即当集群中的

所有可用内存都可用时,八个处理器内核将几乎达到加速八倍的效果。

?由于单个风险运算可分配到单个处理器,所以并行处理对 PetroRisk 处理尤其重要!这使多个风险运行能够同时实现。风险模拟能用于全 3D 模型中。

PetoMod与Petrel一体化平台搭建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向深层、深水、非常规及各种复杂地质构造的逐渐深入,多学科的交叉验证和一体化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揭示油气复杂成藏特征,准确预测剩余油气的分布的必要手段;Petrel平台集地震解释、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井位设计等功能与一体,搭载PetroMod后的Petrel更实现了含油气动态模拟与静态地质分析相结合,地震解释-盆地模拟-地质建模-油藏模拟完整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技术特点:

?Petrel地质模型可直接转成PetroMod可以用于模拟的含油气系统模型

?PetroMod动态模拟结果可以借助Petrel强大的显示界面进行融合显示和编辑

?提供对非常规油气地质甜点与工程甜点综合分析的最完整、高效的工作流程

?断层涂抹系数的计算可直接在Petrel里基于RDR工具实现计算

?多样化的含油气系统模拟流程,让含油气系统模拟离我们越来越近

水合物软件包 Gas Hydrate

甲烷气水合物作为未来的替代能源,勘探潜力巨大。与常规油气相比,水合物形成于稳定的高压、低温的环境,受压力、温度和气体的供给等因素控制更加明显。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

技术实现过程:

?建立标准的二维/三维模型;

?特殊岩性设置:设置甲烷水合物聚集地层的岩性,同时设置水的盐度和最低的气饱和度。在模拟计算时,计算该地层岩性的水合物稳定带,如果有甲烷气运移至此,同时其温压条件满足水合物聚集,则计算水合物的实际聚集量。

?生烃模型设置:选择多组分生烃模型(甲烷做为单独的组分),同时也可以设置浅层生物气生烃模型。

?稳定带设置:在Phase Editor模块内设置水合物稳定带的温压条件。

?模型细化:水合物模型相对于油气模型,需要更精细的地层和时间单元,需要使用层细分(Layer Split)工具设置较小的厚度单元,最小地层厚度可达100米;输出的地质时代单元最小可达0.0001Ma (100年)。

?模拟参数设置:在模拟计算时,在输出成果中的温度类中,选择水合物稳定带(Gas Hydrate Stability),在计算量类中,选择水合物量(Gas Hydrate)

水合物技术及在Alaska北坡带应用

技术特色:

?局部网格加密在GHSZ带

?精密的时间节点记录快速温度变化

?计算水合物物理和热力学性质

?综合分析水合物形成及分解过程

?可追踪热解成因气和生物气

?GHSZ形成演化历史

该工具可以有效分析水合物稳定带 (GHSZ)在时间和空间的演化。在热成因气和浅层生物气模拟的基础上,

计算水合物在稳定带内的实际聚集。通过Editor内的Phase模块可以调整水合物稳定的温压范围

页岩气/煤层气工作流程

与国外页岩气、煤层气勘探相比,中国起步较晚,

环境更加复杂,且经验不足,风险加剧。而美国成熟的

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页岩气资

源量为吸附气和游离气构成,且多以吸附气为主,煤层

气吸附量更大;自生自储特征,对源岩的生烃能力要求

更高;油至气的二次裂解过程非常重要;源岩中干酪根

的演化与次生孔隙度。

在盆地演化和温压演化的基础上,进行非常规资源

的研究,是PetroMod独有的功能,这些功能的计算是世界领先的。所采用的模型样品均来自于:Boghead 煤(宾西法尼亚纪,俄亥俄)、Alaskan Tasmanite页岩(侏罗纪,阿拉斯加)、Woodford 页岩(泥盆纪/密西西比纪,俄克拉何马)、Kimmeridge 泥岩(上侏罗纪,英国)、第三纪煤(中新世纪,印尼)、Teruel 油页岩(中新世纪,西班牙)、Toarcian 页岩(下侏罗纪,德国)和Brown 石灰岩(麦斯特里希特阶、约旦),从中获得的经验参数和相应的动力学模型也往往成为国内页岩气/煤层气最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

技术特色:

?输出不同时刻的游离气、吸附气量、含气饱和度场

?Langmuir方程准确分析吸附烃量:综合温度、压力、体积、等温TOC和解吸附能量等因素

?多组分吸附模型计算:更精确分析四维下不同组分烃类随构造演化、温压的变化

?有机质孔隙度演化模型:建立孔隙度与有机质成熟度之间的函数,在正常孔隙演化(孔隙度-深度)的基础上,可以模拟有机质孔隙度的研究,并作为单独的输出结果进行显示

?生烃增压计算:可计算生烃过程造成的烃源岩内部压力的增加,包括二次裂解产生的压力

?地质力学模拟:与页岩气工作流程对应,可以模拟现今的应力场和应力演化史

?与Petrel勘探开发平台兼容,多学科交互协同工作,是地质甜点预测的重要工具

吸附模型设置窗口及页岩气模拟结果实例

Haynesville页岩气模拟结果(含气饱和度)对比分析实例

推荐的 PetroMod 软件包和模块运行操作系统平台如下:

? Microsoft Vista/Window 7/64 bit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3/64 bit ? https://www.sodocs.net/doc/0819381098.html, Framework 2.0

硬件设备:

PetroMod 软件许可证的管理和使用

PetroMod 软件基于斯伦贝谢提供的软件Dongle 号生成软件运行许可证,并可在局域网内进行许可证浮动

管理。软件Dongle 、许可证文件和许可证管理软件都安装在甲方指定的一台机器上,这些就构成了PetroMod 软件许可证服务器。安装PetroMod 软件的机器必须从许可证服务器上获取PetroMod 软件许可证才可运行,能同时获取PetroMod 软件运行许可的用户数以合同规定的用户数量为上限。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4号兆维华灯大厦邮编:100015

传真:(010) 64309502

技术咨询电话:(010)64306881

800 810 0563 或 400 810 0563技术咨询邮箱:customercarecenter@https://www.sodocs.net/doc/0819381098.html,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0819381098.html,

网络自助平台:https://www.sodocs.net/doc/0819381098.html,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1 石油行业相关概念 1、石油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 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 平方公里。1995 年年产原油192 万吨。油(气)按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 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 亿桶)的油田。天然气可按1137 米3 气=1 吨原油折算。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 亿吨(5-50 亿桶)的油(气)田。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 亿桶)的油(气)田。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 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2.2 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天然气 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 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

油气资源评价基础知识

1.油气藏的形成原理 生油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源岩是沉积盆地形成油气聚集的首要条件。通常将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生油层。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盖层: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将盖层分为不同类型。一般是根据盖层的岩性、分布范围、成因、均质性和组合方式等进行分类。 2 油气藏类型 2.1 构造油气藏:造油气藏是指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变,从而形成了圈闭条件的油气藏。由于这种圈闭较易于用地质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确定,因此,这种油气藏发现的较早,研究也较充分,是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中的主要类型。常见的构造油气藏有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等。 2.2 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的区别:构造圈闭是由于地层变形或变位而形成;地层圈闭则主要是由于储集层上、下不整合接触的结果,储集层遭风化剥蚀后,又被不渗透地层所超覆,形成不整合接触。 2.3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储集层岩性的纵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但是大多数岩性圈闭是沉积环境的直接产物。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上倾灭及透镜体圈闭。 2.4 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石联合圈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这类油气藏易形成于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以及地层不整合附近。在这些部位,当渗流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和油气运移的浮力方向相反、大小大致相等时,可阻挡和聚集油气,形成水动力油气藏。 2.5 复合油气藏:油气圈闭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当多种作用起大体相同的作用时,就成为复合圈闭,即如果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是由构造、地层、岩性和水动力等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可称为复合圈闭。在其中形成的油气藏称为复合油气藏。从勘探实践来看,大量出现的主要是构造-地层、构造-岩性等复合油气藏。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地层或岩性-水动力油气藏。 3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量: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包括已采出)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 油气储量:已发现的储层中原始存在、可能采出的油气总量,通常表示资源量中的已发

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评价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参考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详解详析】(1)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 解题必备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 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 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 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交通运输 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 等方面分析 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精讲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 为充分了解认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行业发展现状,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进行技术储备,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研究院、油田公司、勘探公司、规划部、资源与勘探开发部、炼化公司等六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200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组织的“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收集、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深加工等领域的现状,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非常规资源提供了借鉴。 1.研讨会概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逐渐显现,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本着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煤层气、油母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主办了本次“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 1.1会议主题内容 (1)中国能源政策与发展战略; (2)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 (3)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分析; (4)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 (5)煤层气、油页岩地质环境生态保护及国家相关规定; (6)煤层气、油页岩项目设计及融资环境; (7)页岩油、煤层气深加工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2参会单位及人员概况 本次会议时间从2009年8月9-12日共4天,到会人员126人,会上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神化、中煤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各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从事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和设计研究有关院所的专家就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共20人次发表了专题报告,会后出版论文集1本,收录了26篇相关论文。 1.3研究会概况 (1)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研究会创建于1984年,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下、由有志于推动我国石油和石化工程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全国性技术与经济研究的非盈利学术性社团组织。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变迁,其业务主管部门先后从原国家经委、能源部变更到国家计委、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经贸委。现在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社政字第4366号)。 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该研究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炼油化工专业委员会,海洋石油和石化工程专业委员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石油和石化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2)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该协会是1982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13个部委联合组建,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由企事业单位、国内外公司、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协会。 协会设有秘书处、洗选加工部和环保节能部三个职能部门和《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编辑部。下设有“低热值燃料发电分会”、“煤转化专业委员会”、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 导读: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油气资源勘探,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评价及优选,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1 我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喜获成果 6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潜力与战略选区 8 新疆煤炭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 13 油气回收是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必要之举 16 油气资源犯罪防控对策研究 19 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24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 31 二、发展篇 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简析 36 油气资源税改革下的新疆财税形势浅析 37 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39 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41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探索 45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前景 51 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56 中国石化西部油气资源前景解读 58 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59 中国油气资源生产发展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研建 66 中国与中亚油气资源合作现状与展望古丽娜尔 70 中哈油气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趋势及启示 72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法律适用 77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资源经济研究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彭飞鸽1袁飞2李志学1 (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2.江苏省江阴市人事局,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现行的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其制订初的目的相悖甚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基于石油行业面临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为了促进改革,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研究、油气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国家石油安全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其中仍有不足之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油气资源;有偿使用;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45(2009)02-0005-05 0引言 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油气资源税费远不能反映资源的真正价值、税费体系设计不规范、油气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已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因此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1996年,蒲志仲、刘永爱等人提出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为改善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建立科学的油气价值理论,实现矿权配置的市场化,规范油气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和作业者之间关系等建议。[1](P24-27)之后,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的研究 对于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初,国内学者们大多都是介绍了国外石油税费制度,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比较来讨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他们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国外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了解,对我国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2001年,雷涯邻、赖月莲对我国石油税制进行了分析,并从征收办法这一新角度对国外油气税收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存在资源差异考虑不充分、征税方式和计税依据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国内的研究更进了一步。[2](P37-41)2005年,王甲山、李绍 收稿日期:2008-11-28 作者简介:彭飞鸽(1983-),女,陕西武功人,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与审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环境补偿机制研究0(项目编号08E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油气资源评价》知识点 总结

I.基本概念 1.油气资源评价(Petroleum Resource Assessment)是在油气成藏条件和成 藏规律综合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资料,使用可能的方法对评价对象内尚未发现而将来可能或应当发现的油气的量、分布和勘探效益进行评价,最后制定出勘探决策的一门科学。 2.油气资源是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和方法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为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3.地质资源量(resources in place):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勘探工作 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件下最终可探明的地层中的油气总量。包括已发现(包括已采出的)储量和未发现的远景资源量。 4.可采资源量( recoverable resources):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 的技术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也称技术可采资源量。 5.经济可采资源量( economic recoverable resources):是指通过经济可 行性评价,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那一部分可采资源量。 6.油气资源分类体系指油气资源评价中建立的资源概念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7.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是在现行经济条件、操作方法和政府法 规下,根据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分析,能以合理的确定性估算的,在某一指定日期以后,从已知油气藏中可以商业性采出的油气数量。证实储量可细分为已开发的和末开发的。 8.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采出的 可能性比采不出的可能性更大的未证实储量。按照这一逻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证实加概算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50%。9.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是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采出的 可能性比概算储量还低的储量。按照这一逻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证实加概算加可能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10%。 10.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探 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投资决策、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探明储量按开发状态划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I)和未开发探明储量(II)和基本探明(III)三类。 11.控制储量是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 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可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12.预测储量是在地震普查和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 流,或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的储量。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2014年《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课程名称: 油气资源评价 课程编号:011066 1.什么是油气资源?简述油气资源的性质。(10分) 2.什么是油气资源量?简述油气资源量的性质。(10分) 3.简述SPE三级储量(3P储量)与我国三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在内涵上的异同。 (20分) 4. 简述区带地质评价(地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评价方法。(20分) 5. 简述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实施过程。(20分) 6. 如何根据评价区的勘探程度、资料程度、成藏特点选择适当的油气资源评价(资源量计 算)方法?(20分)

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1.什么是油气资源?简述油气资源的性质。(10分) (1)油气资源 7分 油气资源为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 或油气资源为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2)油气资源的性质 3分 可探明性 可采性 经济性 2.什么是油气资源量?简述油气资源量的性质。(10分) (1)油气资源量 6分 答以下三者之一即可: ①地质资源量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 件下最终可探明的地层中的油气总量。包括已发现(包括已采出的)储量和未 发现的远景资源量 ②可采资源量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 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也称为技术可采资源量。 ③经济可采资源量是通过经济可行性评价,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开采,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那 一部分可采资源量 (2)油气资源量的性质 4分 资源量的可变性 资源量的概率性(不确定性) 3.简述SPE三级储量(3P储量)与我国三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在内涵上的异同。 (20分) 第一,我国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储量级别的确定是与勘探阶段密切相关的,而西方国家,特别是SPE/WPC分类体系中,在发现工业油气流以后的任何勘探阶段都可以提交“3P储量”; 第二,在我国储量资源分类体系中的控制储量包含了SPE/WPC分类体系的一部分已证实(proved)的储量,而在我国的预测储量中也包含了SPE/WPC分类体系的一部分概算储量,甚至一部分已证实(proved)的储量。。 第三,西方国家的储量一般采用“概率性”管理模式并具有时间性,而我国的储量一般采用“确定性”管理模式,探明储量上交后一般不再变化。 4.简述区带地质评价(地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评价方法。(20分) 区带地质评价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即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和配套史条件,这五的方面称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而每一个地质条件又可以用多个

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课程考查作业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年月日 中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因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随后,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义和阐释。有人将可持续发展总结为3个特征: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使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石油利用效率低、不合理用油比较严重的国家。与国际通行的石油消费强度比较,我国石油消费强度为0.19,大体相当于日本的4倍,欧洲的3倍,美国的2倍。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预测显示,我国自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的10年间,石油净进口量已达9741万吨,对进口油的依存度超过三分之一。到2020年,我国对进口油的依存

度将达到60%左右。显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快,但油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2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到20%,比日本高1倍。 我国油田开采的损失率也较大,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浪费严重。据测算,我国石油资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2亿多吨的可采储量。 "由此看来,我国油气节约潜力十分巨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飞说,"在今后国内油气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又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的情况下,必须把节约放到优先的地位,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努力挖潜节约的同时,还必须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当前,我国油气资源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2002年我国农业柴油用量为2570万吨,占全部柴油消费量的33%,其中相对固定的动力设备用油约占农用柴油的20%,用量约500万吨。若其中的一半能用电力替代,便有望节约农业用柴油250万吨左右。 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石油法和切实可行的节油政策,将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加工和销售纳入法制化轨道。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必要的立法来促进节油、代油措施的落实,把鼓励节约用油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节约石油资源的石油消费模式。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和促进汽车厂家生产高燃效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油型汽车,鼓励车用替代燃料的使用。要大力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形成像节约粮食和水一样节约油气资源的社会氛围。 油气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和实施立足国内、开拓海外、节约优先、鼓励替代、保障安全、保护环境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油气资源战略,坚持走节约和合理使用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我国煤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稳产难度增大。统计表明,到2000 年底,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约为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沿海海域246亿吨;最终可采资源量约为138-160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天然气的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量仅占世界的1.2%,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40万亿m3,可采68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m3,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m3,可采95年。我国的天然气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需求,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在石油净进口状态,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虽然专家对油气资源供需前景预测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一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率7.2%,石油消费年增长5%~6%,产量年增长1% ~2%;天然气消费增长略高一点,增长率7%~8%。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其中陆上面520万km2,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2,。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2,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占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 0 引言 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 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 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 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测井曲线对着3种情况表现出不同响应。 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测井曲线相对大小可以快速而直观的识别页岩气储层。所需的常规测井曲线主要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中子密度,岩性密度,体积密度,声波时差及电阻率等测井曲线。有机质一般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响应特征,即高自然伽马和能谱测井,低密度,高声波时差,相对高电阻

油气资源评价课程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油气资源评价的定义是什么?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答:(1)油气资源评价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 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油气资源评价必须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 必须与油气勘探工程(甚至开发工程)相结合; 必须考虑经济学问题(经济评价),决策分析 2、油气资源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评价内容? 答:(1) 有无油气资源?地质评价要解决的问题 有多少资源?资源量估算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在哪里?地质评价与资源量估算共同解决的问题 资源的质量与效益?经济评价解决的问题 如何获得资源?勘探决策分析 (2)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内容:①地质评价:研究油气资源的形成条件:②资源量估算;估算各级资源量的大小;③经济评价:估算资源的经济效益 3、油气资源评价对象(评价层次)有哪些?不同评价者的评价对象有何不同? 答:(1)油气区(Petroleum Province):油气区可以是一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地理甚至与行政区划有关的单元,它还可以指一个巨型盆地或盆地群,这些盆地在地质成因结构和含油气层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油气区评价的目的:油气区评价是一种战略性的评价,它作为石油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定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同时,油气区评价也是国家制定能源政策和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 (2)盆地评价:是以盆地(Basin)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勘探规划进行的评价。 盆地是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之一。盆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盆地的地质评价、盆地资源量的估算、盆地资源分布等。 (3)区带评价:是以区带(Play)为评价对象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项具体的、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源评价工作。 区带评价不仅要估算出区带的资源量,而且还要指出区带中圈闭的个数、层位以及圈闭的规模和资源的分布等。 (4)圈闭评价:圈闭(Prospect)评价是勘探目标的评价,是与勘探生产关系最密切的经常性的评价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勘探目标优选和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为直接发现油气田服务。 政府部门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油气区评价 大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区带评价 小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区带评价和圈闭评价 4、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 答:(1)石油地质基本原理是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①油气成因理论:成因评价方法的基础;②油气成藏理论:盆地与区带地质评价的基础,类比方法的重要基础; (2)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和方法论: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涉及成因过程,主要根据对油气资源量与地质变量的统计分析建立资源量预测模型。是统计法计算资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_刘广野

ISSN100922722 CN3721118/P 海洋地质动态 Marine Geology Letters 第25卷第3期 Vol25No3 文章编号:100922722(2009)0320032205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 刘广野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 摘 要:对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包括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俄罗斯和我国新实行的油气资源分类标准和基本概念;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为:成因法、类比法、统计法、德尔菲(Delp hi)法4大类;较详细的介绍了盆地模拟法、氯仿沥青“A”法、有机碳法、面积丰度法、体积丰度法、统计趋势预测法、油气田(藏)规模概率分布法、地质因素分析法、圈闭法等具体评价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特征。 关键词:油气资源;分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E155 文献标识码:A 1 油气资源评价分类 油气资源泛指在地壳中天然生成并聚集起来的液态和气态的赋存于地下的以碳氢化合物(烃)为主的混合物,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其伴生物质的油气自然富集物。 国外对油气资源量有详细而全面的分类方法。首先说明,资源量(Resources)相当于我国的探明地质储量,储量(Reserve)相当于我国的剩余可采储量。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将油气总资源量分为以发现的(Identified)和待发现的(Undiscovered)两类,以发现的再分为可采资源量和非可采资源量,可采资源量由储量和累计产量组成,而储量分为探明的(Proved)和待探明的,后者再分为概算储量 收稿日期:2008211228 作者简介:刘广野(1986—),男,硕士,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石油地质专业.(Probable)和可能储量(Possible)两类。此分类即所谓的3P划分法。 俄罗斯根据探明认识程度和经济价值将油气资源分为A、B、C、D4级标准。其中A、B级标准为钻井生产后计算的储量(A+B);C级标准包括C1、C2两级储量,分别为根据勘探成果概算储量(C1)和根据地质、物探资料证实的初算储量(C2);D级标准包括三级地质资源量: D0级标准表示远景资源量,D1、D2标准表示推测资源量。 我国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新的资源量/储量分类体系(图1),该分类体系的特点是既有地质资源分类,又有可采量分类,也有储量状态的分类。 按此分类体系,总原地资源量是指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提供的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经过综合地质,选择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所估算求得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其中已发现的为地质储量,末发现的为原地资源量。

世界油气资源现状

一、世界油气资源发展现状 (一)全球油气现有储量及其分布 据最新资料(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世界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138亿吨,石油探明总储量为1567亿吨。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开采30~40年。从静态的观点分析,世界石油资源是丰富的,发展潜力很大。2005年全球剩余的探明储量为1636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了61亿吨。新增的探明储量几乎全部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005年全球的石油储采比为40.6年。然而全球油气储量的分布却很不均匀,从石油储量分布情况来看,中东储量仍然稳居第一,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二)全球石油供需总量基本实现平衡,但供求结构极不平衡 1.在总量上,当前世界石油生产基本上与世界石油需求相适应 近20年来,世界原油供需大体平衡,供需总量大体在70亿~80亿吨/年左右波动。2004年,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8.53亿吨和38.91亿吨)均创历史新高,总体供不应求,缺口近50万桶/日,2005年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40.5亿吨和41.2亿吨),缺口近137万桶/日。 数据反映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和原油产量不断增长,来自全球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明显。从世界石油供求平衡状况发展趋势看,市场均衡日益趋紧。 2.石油供求区域结构不平衡,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油气资源作为天然的自然禀赋资源,全球分布极不均匀,由于全球资源分布和消费格局的不一致,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目前,世界石油市

场的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石油供应过度集中,二是石油资源的供应、生产和消费三者间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失衡。 (1)全球油气资源储藏和供应分布极为不均。中东是世界油藏最丰富的地区,作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OPEC国家在世界石油供应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2/3在OPEC国家,远高于1980年65%的水平,处于历史高位。当前,排在世界前11位的主要石油资源拥有国中就有8个是OPEC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20%)、伊朗(10%)、伊拉克(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8%)、科威特(8%)、委内瑞拉(6%)、利比亚(3%)、尼日利亚(2%)。此外,OPEC国家还控制着全球40%以上的产能和55%的出口量。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地理上的失衡与不对称,更加凸显了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的紧张局势,势必使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围绕着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更加剧烈,从而使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越来越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波动日趋频繁。 (2)全球油气资源产、供与需之间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从全球石油的供需对比来看,中东和亚太是失衡最严重的两个地区,但是两者失衡的方向截然相反,中东地区是严重的供过于求,而亚太地区是严重的供不应求。目前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总量为4.2%,石油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0.4%,消费却占世界的26.45%。 2005年,中东地区日均生产石油2457万桶,却只消耗528.9万桶/天,大约为其产出的1/5,供需差额高达1928.2万桶。同期,亚太地区每天需要石油2 344.6万桶,其日均792.8万桶的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量的1/3。2004年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姓名:龚文 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班级:矿物S101 学号:201071012 2011 年 6 月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班级:矿物S101 学生:龚文学号:201071012 资源评价是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在大量勘探数据、成果与地质认识综合分析归纳基础上,通过恰当方法,对地下油气资源总量与分布做出估算与评价。油气资源评价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它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 油气勘探评价包括区域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具体勘探目标评价两大方面。油气勘探评价结果是制定勘探部署决策、开展具体勘探生产实践的主要依据与基础,可以说,勘探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中首要且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因此,探讨与分析油气勘探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技术发展水平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勘探评价水平,不断满足勘探生产的实际需要,以及促进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油气勘探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1 .1区域资源评价只关注总资源量,不能提洪资源的空间分布,无法称总资源量落实到具体目标,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成因法、类比法、统计法及专家特尔斐法等四大类川。 以盆地模拟为主的成因法,虽然能够较好地揭示评价区内各烃源灶的生烃潜力,但由于目前在油气运聚模拟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尚无法在工业评价中真实重建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从而难以直接得到各勘探目标的工业聚集量(资源量)。因此,在实际工业化评价中,成因法资源量计算一般采用生烃量乘以运聚系数或排烃量乘以聚集系数的方式得到。 类比法是在对低勘探程度地区进行评价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为地质成因与结构相似的地质对象之间,其油气资源潜力具有相应的可比性。因此,类比法的主要做法是:首先进行评价对象的地质特征分析并选定已知类比对象;然后根据类比对象之间的具体参数指标值确定两者的相似性与相似系数,从而确定评价区的关键参数—资源丰度值;最后利用资源丰度值,采用对应的面积丰度法、体积丰度法、沉积岩体积法得到评价对象的总资源量。可见,作为一类应用于低勘探程度地区的简便评价方法,类比法无法提供具体目标及目标资源量。 统计法,是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整理、分析已完成的勘探工作和(储量)成果,建立预测模型,进而预测未发现油气资源量并估算总资源量。根据其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及着眼点的不同,又可分为统计趋势预测法、油气田(藏)规模概率分布法、地质因素分析法等3类。

国内油气市场发展现状

国内油气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石油储备开采现状 (一)总体储备开采情况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8 年国土资源公告》显示,2008 年我国发现和证实了 15个亿吨级油气储备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 13.4 亿吨、天然气 6472 亿立方米。 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全球石油储量持续小幅攀升,2008 年增长 0.8%至 1838.64亿吨。天然气储量连续两年持平于 175.16 万亿立方米后,2008 年小幅上扬 1.11%至177.11 万亿立方米。截至 2008 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为 21.9 亿吨,占世界的 1.2%,储采比 11.3 年。产量占世界总量 4.8%,需求占总量 9.3%,年需求增速约为 5.5%,大于世界 1%的平均增速。中国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为 42%,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探明程度在30%~60%为勘探中等成熟阶段,是储量高基值的发展期。我国石油勘探潜力还很大,国内油气资源探明率仅 38.9%,远低于世界平均 73%和美国 75%的水平。天然气勘探处在早期勘探阶段,探明程度 23.3%,潜力大,发现大气田的几率大。截至 2008 年底,我国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 22653.6 亿立方米,占世界 1771048 亿立方米的 1.3%。 (二)分地区储备开采情况 截至 2007 年底,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28.33 亿吨(其中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20.95亿吨),比上年增长 2.68%。石油采出量 1.86 亿吨,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12.31 亿吨,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 2.47 亿吨(其中新增探明经济可采储量 2.27 亿吨)。2007 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位居前列的油田包括:中国石油冀东南堡;中国石油长庆姬塬;中国石油大庆古龙;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塔河;中国海油天津金县 1-1;中国石化胜利大芦湖;中国石油新疆红山嘴;中国海油天津锦州 25-1;中国石油辽河月海。这 9 大油田合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 8.90 亿吨,占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的 72.3%。

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孙家海]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欢迎各位参加《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石油天然气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害资源,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加快石油天然气的调查评价,提高国内供给能力,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结束之后,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及时跟踪变化情况,准确掌握油气资源潜力,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为了使社会更加全面了解《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今天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通报。应邀出席的领导有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巡视员黄干洲,油气中心车长波副主任,此外,还邀请课题组有关人员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11-11-24 10:05)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发布的《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是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的一份全面反映我国油气资源潜力、未来发展趋势等综合信息的报告。目的是进一步体现政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是进一步配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贯彻实施。下面我就《动态评价》工作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果向大家作个通报。 一、《动态评价》的基本情况 第一,《动态评价》的背景与意义。2003~2007年,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砂和油页岩五种资源潜力的数据,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制定能源和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以来,随着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不断增加、理论认识不断提高和方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国石油储量进入高位稳定增长阶段,天然气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种情况下,为及时掌握全国油气资源潜力变化情况,反映重点盆地油气勘探进展,国土资源部组织石油公司选择了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琼东南及北部湾等六个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或进展的地区和盆地作为动态评价区,系统完成了动态评价工作。因此可以说,《动态评价》是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拓展、延伸,是政府层面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评价工作,是积极应对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满足低碳经济对清洁能源的强劲需求、缓解我国逐年攀升的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举措;同时还为我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能源及油气资源发展战略,以及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油气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动态评价》的组织实施。首先,在评价对象选择上,重点考虑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以来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较快的海域、滩海和中部油气盆地,石油侧重渤海海域和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侧重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通过动态评价,还有效解决了部分盆地油气高探明程度引发的勘探规划部署难的困惑。其次,在任务分工上,本次评价从2008 年到2010 年,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分公司、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分别评价6个盆地矿权区内油气资源,由油气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负责成果汇总研究。在评价思路上,我们确定评价资源序列为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并根据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以盆地、坳陷或重点层系作为不同层级的评价单元;在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