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康师傅成功案例

康师傅成功案例

康师傅成功案例
康师傅成功案例

康师傅成功传奇故事:

在中国内地,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就是“方便面”的代名词。康师傅以60亿包的年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十二圈。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200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已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顶新集团的前身原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创业之路。

康师傅所采取的战略是速度制胜。面对一片空白的大陆市场,为了迅速占位,在中国内地塑造出“第一品牌”的形象,康师傅通过大手笔的广告策划、准确明晰的市场定位、领先一步的产品策略、精耕细作的渠道策略……在极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

当时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北方人眼里,“师傅”这个词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怎样开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了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考虑到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

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度使康师傅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但为了尽快地完成布点,先入为主地占据当地市场,康师傅还是采取了这种快速扩张的战略,这一点也与其竞争对手统一集团稳健发展的战略有所不同。但

是今天,康师傅这种较为激进的战略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超越统一而后来居上的原因。

康师傅在切入后之所以能将对手快速甩开,关键在于能够在竞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产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同样的产品,后来的康师傅总能本着“以有限的资源创造超值销量”的标准,在考虑市场份额的同时,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给消费者以最大的实惠,因此受到欢迎。

随着大陆民众收入增加,消费者对速食面的需求,从以前吃饱就行,发展到现在开始关注营养成分。康师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经过调研,发现有七成消费者对营养型速食面感兴趣。

于是,2004年,康师傅开始了其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延伸,研发了代表六个不同国家、地区口味的方便面,推出“亚洲精选”系列。并且请来了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做代言人,希望能将它打入城市白领市场。本着一贯的大手笔,康师傅对“亚洲精选”系列的市场推广费用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康师傅在1996年投入茶饮料的生产,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随着2000年茶饮料市场的升温以及旭日升的衰落,康师傅茶饮料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品牌。

目前,康师傅的触角几乎已伸至食品的各个领域,从最初的康师傅方便面,到康师傅茶饮料以及乳品,康师傅在不断地扩充产品线。凭借康师傅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康师傅几乎在每一个产品中都颇有斩获,而不断充实的产品又在为不断为品牌价值累积加分。

人才育成与人才发展

人才育成与人才发展 针对痛点: ?思想落后,不知道需要把员工培养成怎样的人才 ?不知道采取何种方法、工具培育员工 ?不知道如何发展人才 培训后收获: ?感受:时代在变,管理思想必须随之改变 ?掌握:适合自己企业的培养员工的方法 ?掌握:发展人才的方法 培训对象: ?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间: ?6小时/天×2天 课程形式: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练法;案例分析法课堂布置 ?学员分组。 ?课桌布置:岛型 ?椅子布置:雁阵/鱼刺式 教学材料、设备 ?老师:白板一块。红、蓝/黑白板笔各一只

?学员:每组二张大白纸,一只白板笔;每人一张A4纸; 课程大纲: ?分享与分析 ◆请您谈谈您所认识到的当下的社会 ◆请您谈谈您所认为的社会发展趋势 ◆您认为员工与公司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您认为个人素养中哪些因素比较关键、重要 ◆公司发展与员工职业规划的关系是怎样的 ?员工素养的现实差距及其原因 ◆原生家庭的影响 ◆教育经历的影响 ◆家庭生存代偿的影响 ◆生育政策的影响 ◆物质资源的影响 ◆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 ◆智能化生产的影响 ◆柔性生产—敏捷制造的影响 ◆移动媒体的影响 ◆零工经济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影响

◆共享经济的影响 ◆产业转型的影响 ◆创新经济的影响 ◆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的用工思想 ◆案例介绍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 ●海尔的“人单合一” ●实习生的使用 ●共用的工程师 ●谷歌的用工管理 ●高铁的劳动派遣用工 ●HR外包 ●每天5%员工缺岗的护理部 ◆人力资本管理思想:合作、共赢、分利◆平台意识 ◆自组织、自管理 ◆GE的“失控型”组织 ◆正向激励为主 ◆充分的尊重 ◆有兴趣的工作 ◆给予更多的引导、教练、机会

市场调研的案例

失败案例 数据给企业带来的噩梦 上海柴远森先生出差来北京的时候,在西单买了一本市场调查的书。3个月以后,他为这本书付出了三十几万元的代价。更可怕的是,这种损失还在继续,除非柴先生的宠物食品公司关门,否则那本书会如同魔咒班般伴随着他的商业生涯。 “最近两年,宠物食品市场空间增加了两三倍,竞争把很多国内企业逼到了死角。”《中国财富》在2005年北京民间统计调查论坛上见到了柴先生,“渠道相近,谁开发出好的产品,谁就有前途。以前做生意靠经验,我觉得产品设计要建立在科学的调研基础上。去年底,决定开始为产品设计做消费调查。” 为了能够了解更多的消费信息,柴先生设计了精细的问卷,在上海选择了1000个样本,并且保证所有的抽样在超级市场的宠物组购物人群中产生,内容涉及:价格、包装、食量、周期、口味、配料等6大方面,覆盖了所能想到的全部因素。沉甸甸的问卷让柴氏企业的高层着实振奋了一段时间,谁也没有想到市场调查正把他们拖向溃败。 2005年初,上海柴氏的新配方、新包装狗粮产品上市了,短暂的旺销持续了一星期,随后就是全面萧条,后来产品在一些渠道甚至遭到了抵制。过低的销量让企业高层不知所措,当时远在美国的柴先生更是惊讶:“科学的调研为什么还不如以前我们凭感觉定位来的准确?”到2005年2月初,新产品被迫从终端撤回,产品革新宣布失败。 柴先生告诉《中国财富》:“我回国以后,请了十多个新产品的购买者回来座谈,他们拒绝再次购买的原因是宠物不喜欢吃。”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并不是“人”,人只是一个购买者,错误的市场调查方向,决定了调查结论的局限,甚至荒谬。 经历了这次失败,柴先生认识到了调研的两面性,调研可以增加商战的胜算,而失败的调研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噩梦。 不完备甚至不科学的数据采集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不只是柴先生自己,在这次论坛上记者还见到了来自东北的北华饮业策划总监刘强,他们在进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口味测试,却同样蒙受了意想不到的失败。 简要分析: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数理统计是一门科学,但如果应用不当,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结果,跳出这些“科学”的怪圈,其实又是何等的容易;“科学”也需要不同视角的仔细检验。 失败的润妍 我们知道,宝洁公司是世界日用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受瞩目的公司,也是包括目前还被世界众多的公司效仿和学习的“品牌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鼻祖; 二十世纪末的99年岁末,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了在中国的惟一一个自创品牌——“润妍”;对于这个体现“东方女性的黑发美”的本土原创品牌,宝洁公司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也倾注了极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推广;但是遗憾的是,这个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惟一原创的洗发水品牌,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后,无奈的黯然退出市场。 的确,作为宝洁这样的世界级日用消费品巨头企业,尤其是在洗化用品领域更是无出其右,可是它在一直很得意的中国市场推出的唯一一个原创品牌居然以黯然退市而告终,实在令人们感到有些意外。 纵观宝洁在中国市场的从当初的强势进军到如今的君临天下的风景,品味“润妍”的失利,人们不禁对宝洁一贯自负的超强品牌塑造和推广能力感到有些疑惑了。 那么“润妍”的退市究竟是意味着宝洁引以为豪的品牌管理能力开始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还是别有隐情》让我们从头道来。 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

市场调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 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分析: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地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调研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为企业营销的目标、营销方式、营销内容的选择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首先分析可乐的市场情况,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的一个强大对手,面对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和进行口味对比,使百事的销量激增。此时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地威胁,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百事可乐地营销策略,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抽样调查)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设置了许多针对性地问题(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对现有的可乐市场进行分析,是不是因为口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市场预测,就是运用预测技术,对商品市场地供求趋势、影响因素和变化状况,作出分析和推断,从而为制定营销计划、进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设置问题,了解到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及意见,预测到现有市场的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所以才针对这一现象对可口可乐的地口味进行了改变,开发了新的可口可乐,这是应市场地需求而改变的。 进行口味测试后,有了调查结果,于是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并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这是一种实地访问方法,可以排除主观的错误,测试地结果表明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于是便推出了新可乐。这是进一步的市场调查,调查新的可乐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 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还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广告宣传、新闻发布会等推广策略,加大对新可乐地宣传,得到了广大市场的支持,因此,新可乐的上市是成功地的。 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因为对于美国的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

康师傅市场营销分析学习资料

康师傅市场营销分析

一.康师傅的营销观念: 康师傅对营销通路进行整合。康师傅的新产品根据产品的特性、消费者的喜好度,选择适合的区域实行精准营销。目前,康师傅的渠道主要遍布在城区,有些城郊或者城乡交接的地方仍然覆盖不到。正在酝酿的通路改革中,营销渠道将渗透到城郊及城乡交接地带。公司通过自有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2008年12月底共拥有552个营业所及84个仓库以服务5,872家经销商及69,096家直营零售商。四通八达、快捷高效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能保障公司产品高居市场领导地位,也有助于新产品及时迅速地登陆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故认为康师傅的营销观念为市场营销观念。 二.康师傅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 1.产品价值:体验生活新情趣,解渴,好喝。 2.形象价值:亲切自然,柔和细腻,惬意生活,天然健康,文雅恬淡。 三.康师傅的营销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强势(S): S1:品牌优势 经过专业商标公司的评估,康师傅的品牌价值已达7.26亿美元,公司市值为90.3亿美元。 S2:资金实力

康师傅饮料事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2004年1月份的企业价值作价中定为9.5亿美元,加之引进ASAYI,资金资源充足。 S3:生产运输成本优势 工厂密织,生产设备先进,规模效益显著,产量充足,生产成本低,配送距离短,配送成本低,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严格,配送及时。 S4:品牌延伸优势 茶品类的细分和口味延伸成功,茉莉清茶和茉莉蜜茶创造了巨大市场,茶专家、茶老大的市场地位得以巩固。 S5:先进的管理和控制 公司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现采用TQC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引进强大的ERP信息管理系统,从原料采购、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的管理控制之中;注重对员工培训,强化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佳。 S6:成熟的营销体系 渠道精耕全面实施,业务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执行力强,渠道掌控度高。充沛的营销资源和多年的饮料行业经验,保证了营销规划的建立和执行。 企业内部弱势(W): Wl:果汁系列受美之源、鲜橙多、汇源的挤压,近几年虽有发展,但难有较大突破。

康师傅公司简介

康师傅公司简介一、公司背景介绍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糕饼。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应洲。康师傅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日前本集团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着的市场地位。 以下是康师傅公司的发展史: 1958年创立顶新集团的前身在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华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1992年7月18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方便 面正式上市。 1995年7月,成立天津顶园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进入糕饼事业。 1995年12月,成立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进入饮品事业 1996年02月,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1997年01月,成立方便面、糕饼、饮品事业群。 2004年,康师傅推出矿物质水,加入到竞争激烈的水市场。 2006年康师傅营业额达到亿美元,其中方便面、茶饮料都位居行业第一,果汁饮料也位居市场三甲。

2007年,康师傅矿物质水市场占有率大幅跃进,根据调查机构及企业2007 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康师傅以%的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国内水市场的第一品牌,保持多年不变的瓶装水传统市场格局己经被打破,市场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公司的经营理念 康师傅的经营理念“诚实、务实、创新” 诚实:是企业永续经营的荃石 务实:是康师傅稳步成长的关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以诚信团结、勇于开拓的精神,推动集团持续不断成长创新、永续经营。 三、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一)、愿景:1、让康师傅成为中华美食的代言 2、建立全球最大的中式方便食品及饮料集团 康师傅透过白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2009年12月底本 集团拥有493个营业所及79个仓库以服务5,798家经销商及72,955家直营零售商。具有强人系统的分销渠道。康师傅始终坚持“人,因实践梦想而伟人,只要埋下希望的种子,用心去灌溉,总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的信念,不断成长、不断发展。 (二)、使命: 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产品、成就一流企业、回馈社会、永续 经营

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一、加强宏观指导,营造工作氛围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观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努力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将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进行考核。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建立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发挥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职责和各子工程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三是营造工作氛围。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务网、人才网、组工网、科技网和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英才”、“创业尖兵”等人才工作经验和人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区人事局利用**人才网发布人才工作政策、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763条,公布105家单位的空缺职位327个,毕业生求职登记436人,营造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快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完善了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上联系的专家、市管、区管拔尖人才人才队伍信息库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市、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核调整和补充推荐工作。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XX年度全区干部和社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区委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 区委党校等“六校一基地”全面实现资源整合,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区委成立了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区上四套班子领导到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扩大规模抓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XX年计划办班126期,其中社会人才培训86期,计划培训各级干部、各类人才18300人,平均每月开班10期,每周开

市场调研成功与掉败的案例

市场调研成功案例分析: 酒店电视市场研究报告 【行业背景及产品】 随着电视机市场的分化,细分市场的争夺成为各个厂商市场掘金的必然选择,在商用电视市场,酒店行业无疑是竞争力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领域之一,其行业本身的属性对电视产品比其它行业具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其它行业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这样一来酒店行业就成为商用电视厂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酒店电视机这类电视机通常具备如下产品功能: (1)频道锁定:电视节目频道选定后自动锁定频道,旅客只能用遥控器选择更换频道,但不能自行搜索设定频道; (2)音量控制:可实现最大音量控制设定; (3)开机进入指定频道:酒店电视每次开机后会自动转到酒店指定的电视频道; (4)音乐欣赏频带设置:酒店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音乐频道,专门用于播放音乐,通过音乐欣赏功能设置,酒店可实现黑屏背景下的音乐传送; (5)外接音箱接口:专门设计外接音频输出端口,可外接音箱设备; (6)电视前面面板按键锁定:可锁定面板按键使之失效; (7)频道编辑功能:可直接将任何节目编辑到指定频道,便于酒店管理人员进行电视频道节目的调整设定; (8)专配防火阻燃材料:酒店电视产品外壳使用专门的防火阻燃材料。 高级酒店电视具备普通酒店电视所有的功能,同时还有视频点播、网上冲浪、音乐点播、双语种无缝切换、用户分级权限管理、管理员分级权限管理、遥控器快捷服务键、酒店综合信息服务等,而且还可以实现互动点餐,包括电视购物及消费查询、呼叫服务。 【客户需求】 该报告为客户专项定制的调研报告,报告名称为《酒店专用电视研究报告》客户通过定制该报告,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我国酒店电视市场发展动态,包括当前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程度、行业销售产品结构、行业产品规格结构、行业产品销量、消费地区以及行业目标市场采购、销售渠道等信息,另外重点关注目标市场变化情况。 【君略研究院解决方案】 针对客户需求,君略研究院调研组首先将客户的需求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行业产品产销调查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酒店电视市场上产品产销量、企业集中度、产出结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企业产品构成、产品产销量、产品投放区域格局)等的调查。 第二部分:行业产业政策调查 该部分,利用我们和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关系渠道,了解酒店电视相关政策(主要针对政府采购、税务政策、金融政策、进出口政策、限制鼓励措施以及相关商务流程等,由此汇成对酒店电视政策环境原始资料 第三部分:目标市场调查 该部分是报告中的重点部分,我们专门成立了"星级酒店调查专项组",对国内星级酒店总量、不同星级数量、星级酒店分布、星级酒店客房数量以及数量变迁等做了详细调查,获取真实数据,利用我们和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关系渠道,了解酒店行业的相关政策,包括政府采购、销售、渠道等相关关联信息,作为研究目标市场的原始资料; 第四部分:进出口市场调查 本部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调查: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地域格局、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域格局、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关税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等进出口政策。 第五部分:结论及建议 根据君略研究院酒店电视项目组的调研以及分析整理现有资料,最终形成了《酒店电视市场调研报告》,并在该部分阐明了君略研究院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客户反馈及总体评价】 《酒店电视行业市场调研及中期发展预测报告》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客户对报告的完成速度及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报告对客户重点关注的内外资品牌以及重点消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明确了现有产品的优劣势以及消费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特征,对于企业改进产品配置及其市场投放策略有极大帮助。 报告在现有市场发展情况的分析基础上,对行业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合理预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合理建议。 综合而言,报告达到了客户的基本要求,对项目组的务实作风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对于我们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咨询服务十分满意。 市场调研成功案例:

康师傅总体战略分析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康师傅所关注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战略分 别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总体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的长期性和总体性战略。 康师傅的总体战略是: 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产品、成就一流企业、回馈社会、永续经营。 例子:康师傅进入中国,以“方便面”起家,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之后,便以此为平台,开始了其奠定在中国市场霸主地位的征程,凭其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手段,精耕细作的网络建设方法,独到的市场眼光,迅速在方便面市场、茶饮料市场,爬上了老大的位置。至此它不仅成为中国的一流产品的代言者而且在回馈社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师傅的基本战略: (一)、降低渠道的层次,对于重要城市,寻找能够直接为零售点服务的批发商作为经销商,在顶津把他们形象的称为“邮差”,意喻能够主动配送的人。少了一道中间环节,减少了渠道“盘剥”,货物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更加顺畅的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二)、合理划分区域,保证每个“邮差”都有合适的销售区域,这是市场价格稳定的前提。 (三)、提供优质的服务,有专门的推广业代协助“邮差”拜访零售点,帮助其拓展市场。(至99年顶津公司掌控的零售点数量已达到了27万家)例子:康师傅的通路上的特点之一是渠道下移,其销售网络已经深入到乡镇底层,这是康师傅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时的一个巨大优势。有统计表明,在城市市场,统一与康师傅几乎平手,但在县级以下的乡镇,统一的销售量远不如康师傅,可以说,是乡镇市场拉开了二者的差距。 康师傅在通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精耕细作、全面覆盖。康师傅把全国划为1500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业务员负责。康师傅要求每一个业务员每天要拜访30个零售点,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及需求,搜集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在渠道形式上,康师傅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营,通过直属的办事处、营业所等直接将产品铺向终端;另一种形式是经销,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市场通过中间经销商去发展终端网点。而相应的,康师傅的业务人员也可以分为两种:直营业务代表和经销业务代表:直营业务代表分工很细,有的专门负责大卖场,有的专门负责零售店;而经销业务代表则主要负责经销商的开发、管理、协销和维护。 这样,康师傅编织起了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由点到面都有专人负责的动态的营销网络,即使人员更替也能保证很快接替。而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渠道管理员,不仅要负责新网点的开发,还要负责已有网点的维护和提升。 针对零售店,通常业务代表的包里总是随身带着两件宝贝:一块抹布,一沓

康师傅公司简介

康师傅公司简介 一、公司背景介绍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糕饼。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应洲。康师傅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日前本集团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 以下是康师傅公司的发展史: 1958年创立顶新集团的前身在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 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 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华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1992年7月18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方便 面正式上市。 1995年7月,成立天津顶园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进入糕饼事业。 1995年12月,成立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进入饮品事业 1996年02月,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上市,成为上市公

司。 1997年01月,成立方便面、糕饼、饮品事业群。 2004年,康师傅推出矿物质水,加入到竞争激烈的水市场。 2006年康师傅营业额达到23.32亿美元,其中方便面、茶饮料都位居行业第一,果汁饮料也位居市场三甲。 2007年,康师傅矿物质水市场占有率大幅跃进,根据调查机构及企业2007 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康师傅以17.3%的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国内水市场的第一品 牌,保持多年不变的瓶装水传统市场格局己经被打破,市场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公司的经营理念 康师傅的经营理念“诚实、务实、创新” 诚实:是企业永续经营的荃石 务实:是康师傅稳步成长的关键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以诚信团结、勇于开拓的精神,推动集团持续不断成长创新、永续经营。 三、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一)、愿景:1、让康师傅成为中华美食的代言 2、建立全球最大的中式方便食品及饮料集团 康师傅透过白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2

市场调研案例

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可口可乐在美国软饮料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百事可乐公司通过多年的促销攻势,以口味试饮来表明消费者更喜欢较甜口味的百事可乐饮料,并不断侵吞着可口可乐的市场。为此,可口可乐公司以改变可口可乐的口味来对付百事可乐对其市场的侵吞。 对新口味可口可乐饮料的研究开发,可口可乐公司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投入了400多万美元的资金,最终开发出了新可乐的配方。在新可乐配方开发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近20万人的口味试验,仅最终配方就进行了3万人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在不加任何标识的情况下,对新老口味可乐、新口味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是:在新老口味可乐之间,60%的人选择新口味可乐;在新口味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52%的人选择新口味可乐。从这个试验研究结果看,新口味可乐应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到1985年5月,可口可乐公司将口味较甜的新可乐投放市场,同时放弃了原配方的可乐。在新可乐上市初期,市场销售不错,但不久就销售平平,并且公司开始每天从愤怒的消费者那里接到1500多个电话和很多的信件,一个自称原口味可乐饮用者的组织举行了抗议活动,并威胁除非恢复原口味的可乐或将配方公诸予众,否则将提出集体诉讼。 迫于原口味可乐消费者的压力,在1985年7月中旬,即在新可乐推出的两个月后,可口可乐公司恢复了原口味的可乐,从而在市场上新口味可乐与原口味可乐共存,但原口味可乐的销售量远大于新口味可乐的销售量。 问题:(1)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营销调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调研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1)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营销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调研的时间偏短,无法测试出受众对新口味可乐配方的持久偏好情况;第二,大众调研中顾客往往由于具有从众心理而没有表述心中真正的想法。 2)新口味可乐配方市场调研的内容应包括:产品调研、顾客调研、销售调研、促销调研。 3)可口可乐仅仅停留在对产品口味的调查而没有看到很多美国人喜欢可口可乐并不是因为他的口味好而是因为他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可口可乐的味道代表了美国精神

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企业重组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我们在迎来机制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处于更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为了应对国际、国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企业人才是指忠诚于企业,能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相统一,在企业整体运作的关键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的人。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的竞争。就公司而言,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产业性质,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具任何优势,但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又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用好、培养好现有人才。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减少人才管理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川庆钻探工程是新组建的钻探公司,又是集团公司最大的钻探公司,要实现公司“五四三二”发展战略,为建设一流的综合性油气服务公司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公司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单位工作的头等大事;公司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人才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来。在全公司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氛围,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才能为公司的生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强化激励机制,增强人才活力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现有干部11 971名,其中拥有教授级高工,高级技术职称1 069名,中级技术职称4 375名,集团公司技术专家2名,公司技术专家63名,基层单位自聘专家81名。企业的发展一是前沿

透过康师傅看产品定价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市场调研报告 透过康师傅看产品定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 指导教师: 透过康师傅看产品定价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速食品发展迅速,尤其是方便面等类似方便食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大小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在产品成熟期里,由于产品趋于同质化,消费者更注重价格,因此价格经常被企业视为强大的竞争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角。自2010年11月1日以来,康师傅方便面已进行了两次提价,截至目前,从康师傅公司证实,受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康师傅部分袋装面产品已于上月微调,建议终端价提高元,调幅在5%以内。此次案例研究,以"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方便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平价方便面市场的定价策略。 一.公司背景 康师傅简介 1992年8月21日,康师傅投资800万美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以来,“康师傅”就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面王”。 康师傅袋装方便面 自97年上市以来,一直秉承"康师傅"的管理与技术,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又一知名品牌。面向低价方便面市场而推出的产品,在低价面的这个细分市场中,以分量比为基础的价格和口味是消费者选择品牌的核心因素。针对消费者的特征,康师傅低价入市,并努力将自己定位为"平价袋装方便面的第一品牌"。

二.数据分析 本次关于康师傅调查提价问题的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随机抽取样本,共计发出问卷33份,收回有效问卷21份,男生占%,女生占%;对于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如表1-1: 选项数量百分比 A. 几乎没有1% B. 偶尔吃16% C. 经常食用4% 合计21 表1-1 单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方便面这类快餐类食品,大多数(%)的消费者的消费量较少;并且,消费者在此类商品的消费中价格对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顾客认为提价不合理,根据统计,%的消费者非常看重方便面的价格,占%的顾客对价格的考虑较为明显,仅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不大重视价格因素;另外,康师傅提价之后的消费者调查发现,有一半(%)的消费者选择了购买其他品牌的方便面,仅有%的消费者一如既往的消费,%的顾客减少了对康师傅方便面的消费支出(如表1-2所示)。因此相对于其他替代品而言,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弹性相对较高。 选项数量百分比 A. 购买量不变5% B. 继续购买康师傅,但减少购 6% 买量 C. 选择其他品牌的方便面10% 合计21

企业组织发展解析与未来发展

组织发展解析与未来发展 目录 一、组织能活多久? (1) 二、OC/OD/LD/TD名词解释 (2) 三、组织发展学的发展? (3) 四、组织发展学实践和评估 (3) 五、组织发展五阶段理论 (3)

一、组织能活多久? 关于OD,我们很清楚两点,第一,我们都生活在组织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我们谁也离不开谁;第二,组织都是有生命的,生命的铁律就是会死亡,好像谁也无法逃脱。生存于组织当中,我们最先要考虑的就是,从办这个组织从成长到消亡的过程,这个组织能活多久? 美国芝加哥校长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6200年前,现在仍然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的组织,也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组织。为什么会只有像学校、宗教这类公共组织能够活这么长久,这是我们做人力资源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企业寿命能够存活多久呢?我们看一组关于企业的寿命统计,40%的新建公司全球活不过10年,一般的公司寿命也就7-8岁,一个跨国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也就40-50年。财富杂志曾经做过一个统计1995年公布的五百强企业,四十二年后,也就是到了1997年,有70%的企业被淘汰出局。1970年快升财富全球五百强的跨国公司也只有三分之一,二年后也消声灭迹。研究显示,全球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司的平均寿命也只有10-12年,短寿几乎成了企业的一个普遍性的宿命。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企业处在一个成长期,有人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这个周期则更短。有人说三到五年,有人说七年,不管如何,都是短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寿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有的企业生存长有的生存短?甚至说所有的企业都是在短命中消亡呢?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那也有例外,琼斯这个蓝筹股公司就曾经出现做一个统计,里面有些奇迹般的公司群落,将近60%的公司大概17家公司寿命过百年,将近25个公司达到150年,平均寿命达到了105岁,寿命最长的大家都会用他们的产品。杜邦公司达到了206年,寿命最短的微软和英特尔也有30岁以上。 我们看到企业短命也好,长寿也好,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尤其是核心问题,这些组织长期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这是组织发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他们生存的基因是什么?他们生存的环境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长命,或者为什么有些巨大的公司如此短命?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有一个名词叫VUCA,这是一个新名词,这样一个变革不确定的时代,更对组织发展带来了及其关注的有兴趣的内容和关注的动力。我们在做人力资源当中,我们经常在网站上看到很多招聘的广告,有OD 的,有LD的,有TD的,有OC的,名词让我们眼花缭乱。很多公司在描写,所谓的TD即人才发展,所谓的LD就是学习发展,OC是组织变革,但这些企业在描述这些岗位职责的时候呢,几乎差异不大。

市场调查案例

案例一 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可口可乐在美国软饮料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百事可乐公司通过多年的促销攻势,以口味试饮来表明消费者更喜欢较甜口味的百事可乐饮料,并不断侵吞着可口可乐的市场。为此,可口可乐公司以改变可口可乐的口味来对付百事可乐对其市场的侵吞。对新口味可口可乐饮料的研究开发,可口可乐公司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投入了400多万美元的资金,最终开发出了新可乐的配方。在新可乐配方开发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近20万人的口味试验,仅最终配方就进行了3万人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在不加任何标识的情况下,对新老口味可乐、新口味可乐和百事可乐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是:在新老口味可乐之间,60%的人选择新口味可乐;在新口味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52%的人选择新口味可乐。从这个试验研究结果看,新口味可乐应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到1985年5月,可口可乐公司将口味较甜的新可乐投放市场,同时放弃了原配方的可乐。在新可乐上市初期,市场销售不错,但不久就销售平平,并且公司开始每天从愤怒的消费者那里接到1500多个电话和很多的信件,一个自称原口味可乐饮用者的组织举行了抗议活动,并威胁除非恢复原口味的可乐或将配方公诸予众,否则将提出集体诉讼。 迫于原口味可乐消费者的压力,在1985年7月中旬,即在新可乐推出的两个月后,可口可乐公司恢复了原口味的可乐,从而在市场上新口味可乐与原口味可乐共存,但原口味可乐的销售量远大于新口味可乐的销售量。 问题:(1)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营销调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调研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1)新口味可乐配方的市场营销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调研的时间偏短,无法测试出受众对新口味可乐配方的持久偏好情况;第二,大众调研中顾客往往由于具有从众心理而没有表述心中真正的想法。

组织发展岗位职责

金和软件组织发展主管: 工作职责: 1、参与公司组织机构的设计与完善,参与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 2、负责公司岗位体系建设、完善及评估管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完善工作; 3、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 4、配合总监完成其他人力资源项目的实施推进。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优先; 2、人力资源工作5年以上经验,从事组织发展或领导力开发模块1年以上工作经验,有咨询公司人力资源项目经验者优先; 3、具备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中搜组织发展主管 1、负责制定集团整体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按阶段实施; 2、负责建立各层级岗位人才素质模型,建立各层级人才评估系统,建立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体系; 3、负责公司建立核心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推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4、梳理并建立公司职位管理体系;建立中高层干部和核心岗位人才管理体系,对中高层干部和核心岗位 人才的选拔、任免、考核等进行日常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组织发展管理、绩效管理与培训经验三年以上; 3、具备课件开发及授课能力,优秀的PPT使用技巧; 4、具有素质模型建立、人才评价、梯队建设等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具备较强的战略理解能力及执行推动力 组织与人才发展经理 职责: ?组织与人才发展项目的整体规划,流程、工具和方法的开发 ?企业文化沟通项目的实施推进 ?对组织和人才组织定期盘点和评估 ?关键人才培养和发展计划的组织以及实施 ?全国培训项目的总体规划、计划以及实施 ?支持业务部门实施定制的人才发展项目 ?兼一个业务群组的business partner,整合资源为业务发展提供全面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要求: ?10年以上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其中不少于5年的专业人才开发经验,3年以上的business partner经验 ?熟练使用组织诊断与人才评价、培养发展的工具方法,系统的方法论 ?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有企业并购前后阶段人力资源经验者优先 组织规划与发展主管 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组织优化、职责体系建设、人才测评和管理,保证组织持续改进。 1、核心人才测评管理,通过人才盘点、评价中心等手段,建立并维护公司核心人才库; 2、核心人才发展管理,设计核心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核心人才短期及长期激励方案;

市场调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市场调研失败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 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分析: 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地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调研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为企业营销的目标、营销方式、营销内容的选择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首先分析可乐的市场情况,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的一个强大对手,面对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和进行口味对比,使百事的销量激增。此时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地威胁,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进行了市场调研,分析百事可乐地营销策略,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抽样调查)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设置了许多针对性地问题(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对现有的可乐市场进行分析,是不是因为口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市场预测,就是运用预测技术,对商品市场地供求趋势、影响因素和变化状况,作出分析和推断,从而为制定营销计划、进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设置问题,了解到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及意见,预测到现有市场的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所以才针对这一现象对可口可乐的地口味进行了改变,开发了新的可口可乐,这是应市场地需求而改变的。 进行口味测试后,有了调查结果,于是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并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这是一种实地访问方法,可以排除主观的错误,测试地结果表明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于是便推出了新可乐。这是进一步的市场调查,调查新的可乐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