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具有特定结构和实用价值的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甲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丙酰氟乙酸甲酯,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一系列的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用红外光谱仪,熔点测定仪等对所取得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

【关键词】氟嘧啶;酰化反应;环合

引言

近年来,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它们为基础的5-氟尿嘧啶、伏立康唑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5氟嘧啶环的合成、氟嘧啶C2、C4和C6位的烷基化及其卤代一直是合成上的难点和热点。鉴于嘧啶环的药用活性及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嘧啶环上引入氟原子已成为合成新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主要进行的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研究,综合考察各相关反应的产率、反应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中间体的纯度、性状等各方面因素。

1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目前5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氟乙酸乙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另一类是直接对现有的氟嘧啶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a-卤代烷基化以及基团的取代反应;还有一类就是从2,3,3,3-四氟丙酸甲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得到产物。具体的合成方法举例如下:

1.1从氟乙酸乙酯出发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1][2]。本方法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乙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α-氟丙酰乙酸乙酯(2),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3),再用POCl3使化合物(3)的羟基氯化、NBS溴代得目标化合物(1)。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保持了较高的产率,总收率为41.7%[1]。原料氟乙酸乙酯价廉易得,除第一步反应收率较低以外,其余各步收率较为良好。其合成条件对设备要求不高,只要用脲和胍来替换第二步反应中的脒,就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的反应中间体及产物。

1.2从氟嘧啶类化合物出发2,4-二氯-6-乙基-5-氟嘧啶的合成[3]。本合成方法以2,4-二氯-5-氟嘧啶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而得。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本实验的格氏试剂的制备中常用碘或碘钾盐作催化剂,然后采用1,2-二溴乙烷作为反应引发剂。导致本反应对溶剂要求高,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纯化,去除其中的过氧化物,水,醇,酸等杂质。有副反应产生,产物纯化较为困难。且反应中的原料2,4-二氯-5-氟嘧啶本就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之一,原料难得昂

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氟胞嘧啶 英文通用名称:Flucytosine 其他名称:5-氟胞嘧啶、安确治、Alcobon、Ancobon、Ancotil、Flucytosinum、Fluorocytosin。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念珠菌、隐球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全身性真菌感染。对念珠菌所致肺部、尿路及消化道真菌感染、真菌败血症疗效较好。亦可用于念珠菌所致心内膜炎、皮肤黏膜感染,隐球菌所致脑膜炎等。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抗真菌药,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 ·作用机制本药可进入真菌细胞内转变为具有抗代谢作用的氟脲嘧啶,后者可取代脲嘧啶进入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从而阻断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抗菌谱本药对念珠菌、球拟酵母菌、隐球菌及地丝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部分曲菌、着色真菌、芽生菌、分枝芽孢菌等也有一定抗菌活性。对其他真菌和细菌作用较差。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后由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量占给药量的78%-90%。口服2g后2-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峰浓度为30-40μg/ml。静脉注射2g的峰浓度为50mg/L。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在肝、肾、脾、心和肺组织中,其浓度与血药浓度大致相仿。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60%-90%。本药也可进入感染的腹腔、关节腔和房水中。静脉注射后分布容积为(0.78±0.13)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9%-4%。口服及静脉注射后半衰期分别为2.5-6小时、3-6小时。约90%给药量以原形从尿液排出。血液透析可清除本药。 3.遗传与生殖毒性动物致癌研究尚不充分,Ames等致突变试验未发现本药具有致突变作用。怀孕小鼠连续7-13日每日给药40mg/kg可致畸形,更大剂量可致唇裂、颚裂及小颔畸形,但人体研究尚不充分。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1)肾功能损害者用药应极其谨慎。(2)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液、肾、肝状况。 2.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3)严重肝脏疾病患者。 3.慎用 (1)骨髓抑制、血液系统疾病或同时应用骨髓抑制药治疗的患者。(2)肝功能损害者。(3)肾功能损害者,尤其是同时应用两性霉素B或其他肾毒性药物治疗时。 4.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尚缺乏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资料,故不宜使用。

第十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竞赛要求】 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引进各种官能团(包括复合官能团)的方法。有机合成中的基团保护。导向基。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 【知识梳理】 一、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有机合成一般都应遵循下列原则: 1、反应步骤较少,总产率高。一个每步产率为80%的十步合成的全过程产率仅为10.7%,而每步产率为40%的二步合成的全过程产率可达16%。因此要尽可能压缩反应步骤,以免合成周期过长和产率过低。 2、每步的主要产物易于分离提纯。要力求采用只生成一种或主要生成一种的可靠反应,避免生成各种产物的混合物。 3、原料易得价格便宜。通常选择含四个或少于四个碳原子的单官能团化合物以及单取代苯等作为原料。 在实际合成中,若欲合成芳香族化合物时,一般不需要合成芳香环,尽量采用芳香族化合物作为起始物,再引入官能团;若欲合成脂肪族化合物时,关键的步骤是合成碳骨架并同时考虑官能团的引入,引入的官能团可能并非为所需产物中的官能团,但可以通过官能团的转变,形成所需产物中的官能团。 二、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包括碳架的建立、各种官能团引进等) (一)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合成苯环上仅连有一个基团的化合物 一般以苯为原料,通过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引入基团,如表 17-1;通过芳香重氮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引入基团,如表17-2;也可以通过活化的芳香卤烃的亲核取代引入基团,如表17-3。 2、合成苯环上仅连有两个基团的化合物 如果所需合成的化合物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邻位或对位,则其中至少有一个基团属于邻、对位定位基;如果所需合成的化合物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间位,则其中至少有一个基团属于间位定位基。例如: 合成苯环上含有两个基团的化合物时,如果两个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邻位或对位,而两个基 NO 2 Ar ArH

嘧啶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2010年 4月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嘧啶胺类杀菌剂是嘧啶胺类化合物的一种。嘧啶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农药合成中,本文对嘧啶胺类杀菌剂在医药和及农药上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嘧啶,杀菌剂

Abstract: pyrimidine amine fungicides is a pyrimidine amines. Pyrimidine amines are a class with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n vivo physiological role of a very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and pesticide synthesis, this paper pyrimidine amine fungicides and pesticides in medicine and The application is briefly described. Key words: pyrimidine, fungicides

第一章概述 1.1杀菌剂的起源 早期的杀菌剂都是无机化合物,其中如硫磺粉和铜制剂(见波尔多液)至今仍在使用。1914年德国的I.里姆首先利用有机汞化合物防治小麦黑穗病,标志着有机杀菌剂发展的开端。1934年美国的W.H.蒂斯代尔等发现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杀菌性质,此后有机杀菌剂开始迅速发展。在40~50年代开发的有三个主要系列的有机硫杀菌剂:福美类、代森类(如代森锌)和三氯甲硫基二甲羧酰亚胺类,此外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也有发展。这些杀菌剂大多是保护剂,应用上有局限性。60年代以来,更多化学类型的杀菌剂不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内吸性杀菌剂的问世。1965年日本开发了有机磷杀菌剂稻瘟净,1966年美国开发了萎锈灵,1967年美国开发了苯菌灵,1969年日本开发硫菌灵,1974年联邦德国开发了唑菌酮,1975年美国开发了三环唑,1977年瑞士开发了甲霜灵,1978年法国开发了三乙磷酸铝。以上述为代表的内吸剂已成为70年代以来杀菌剂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农用抗生素也有较快的发展。有机汞、有机砷和某些有机氯杀菌剂因毒性或环境污染问题而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内吸剂由于防治效果提高而使杀菌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到80年代,杀菌剂的品种已超过200种。据调查,1985年全世界杀菌剂销售额达到25.4亿美元,占农药总销售额的18.4%。1984年杀菌剂中内吸剂的销售额已占44.2%,非内吸剂占55.8%。近半个世纪以来,杀菌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方面,而对于防治细菌和病毒引起病害的药剂还研究开发得很不够。 中国自50年代起主要发展保护性杀菌剂,7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内吸性杀菌剂和农用抗生素,并停止使用有机汞剂。由于杀菌剂的应用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发展速度不如杀虫剂快,但是杀菌剂对农业的增产保护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认识,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杀菌剂的发展必将加快。 嘧啶类化合物一直显示出很高的生物活性,就此类化合物而言,它广泛存在于人 体及生物体内,如生命所必需的核酸中最常见的5种含氮碱性组分就有3种含嘧啶 结构(尿嘧啶、胞嘧啶和胸腺嘧啶)。此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医药和农药界的 重视。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备受关注.将不同 基团引入嘧啶结构中,经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嘧啶衍生物,它 在新型农药创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的研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第一章嘧啶结构和性质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具有特定结构和实用价值的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甲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丙酰氟乙酸甲酯,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一系列的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用红外光谱仪,熔点测定仪等对所取得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 【关键词】氟嘧啶;酰化反应;环合 引言 近年来,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它们为基础的5-氟尿嘧啶、伏立康唑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5氟嘧啶环的合成、氟嘧啶C2、C4和C6位的烷基化及其卤代一直是合成上的难点和热点。鉴于嘧啶环的药用活性及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嘧啶环上引入氟原子已成为合成新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主要进行的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研究,综合考察各相关反应的产率、反应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中间体的纯度、性状等各方面因素。 1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目前5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氟乙酸乙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另一类是直接对现有的氟嘧啶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a-卤代烷基化以及基团的取代反应;还有一类就是从2,3,3,3-四氟丙酸甲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得到产物。具体的合成方法举例如下: 1.1从氟乙酸乙酯出发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1][2]。本方法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乙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α-氟丙酰乙酸乙酯(2),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3),再用POCl3使化合物(3)的羟基氯化、NBS溴代得目标化合物(1)。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保持了较高的产率,总收率为41.7%[1]。原料氟乙酸乙酯价廉易得,除第一步反应收率较低以外,其余各步收率较为良好。其合成条件对设备要求不高,只要用脲和胍来替换第二步反应中的脒,就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的反应中间体及产物。 1.2从氟嘧啶类化合物出发2,4-二氯-6-乙基-5-氟嘧啶的合成[3]。本合成方法以2,4-二氯-5-氟嘧啶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而得。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本实验的格氏试剂的制备中常用碘或碘钾盐作催化剂,然后采用1,2-二溴乙烷作为反应引发剂。导致本反应对溶剂要求高,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纯化,去除其中的过氧化物,水,醇,酸等杂质。有副反应产生,产物纯化较为困难。且反应中的原料2,4-二氯-5-氟嘧啶本就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之一,原料难得昂

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嘧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抗癌等。本文主要对嘧啶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发展现状做了分类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嘧啶类杀菌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趋势 前言 嘧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嘧啶类化合物自开发以来一直显示了很高的生物活性。嘧啶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了农药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研究应用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抗癌等,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得到很多研究应用的重视。 1历史 自1968年英国英国卜内门公司首次开发了具有杀菌活性的嘧啶类化合物乙嘧酚以来,国外的一些农药公司相继成功地开发了数十个嘧啶环的杀菌剂,如艾格福公司开发的甲基嘧菌胺,对灰葡萄孢产生的各种病害均有较高的防效,且作用方式独特,通过对病原体抑制蛋白质的分泌,降低某些水解酶的含量,然后渗透到寄主组织中并使之坏死;2000年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报道的内吸性杀菌剂氟嘧菌酯,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蔬菜、和咖啡等作物中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七十年代,又开发了几个新的嘧啶环的杀菌剂。除了对六十年代产品进行结构改造外,又开发了新的含嘧啶环的化学结构作为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商品化的产品出现,广泛应用于农田中。由于嘧啶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作用方式独特等优点。其分子设计、分子合成、与生物合成与应用研究仍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现就对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简单的阐述。 2分类 一般的将嘧啶类杀菌剂按照其结构特点分为以下七大类:嘧啶酚类、嘧啶醇酮类、含嘧啶丙烯酸酯类、二芳基嘧啶类、嘧啶胺类、苯胺嘧啶类。 2.1嘧啶酚类:嘧啶酚类杀菌剂是嘧啶类杀菌剂中最早商品化的,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其代表品种有甲菌啶(dimethirim01)及己菌啶(ethirim01)。近几年由日本组氏学研制的化合物和具有很好的防治灰霉病及稻瘟病的活性,它对苯并坐类等抗性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并扩大了这类药剂的防治谱。嘧啶硫醚类化合物,由日本三井东压和德国拜耳报道,对稻瘟病、卵菌病显示良好的防效。 2.2嘧啶醇酮类:主要用于防治苹果黑星病、小麦锈病及白粉病。嘧啶醇酮类化合物多用于防治苹果黑星病、小麦锈病及白粉病等,代表品种有氯苯嘧啶醇(fenarim01)氯苯嘧啶酮(nuarimoI),它们主要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达到杀菌的作用。氯苯嘧啶醇主要用于防治苹果、葡萄、花卉等的各种种病害:氯苯嘧啶酮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自粉病,用于防浓果树白粉落、黑星菌弓l超的病害‘5“。嘧啶酮类化合物同样具有很好生物活性,可以完全保护小麦不受细球壳菌属的侵染,如东洋曹选公司报道的化含物在200ppm时对预萄霜霉病防效大予90%。 2.3含嘧啶丙烯酸酯类:含嘧啶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由ICI开发,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稻瘟病、黑星病、早疫病等。对已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仍有高效,且活性谱广。代表化合物为ICIA5504(64),此类化合物来自天然B,有独特的作用方式,通过阻碍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间的电子转移,限制线粒体的呼吸,因此对已有的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仍然有效,且杀菌谱广。此类化含物已引起世界许多公司的关注。 2.4二芳基嘧啶类:主要用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稻瘟病、纹枯病、及灰葡萄孢,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十分活跃。二芳基嘧啶类杀菌剂是住友及赫斯特公司近几年开发的,主要用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稻瘟病菌、纹枯病菌及灰葡萄孢。其结构特点是嘧啶环的2或4位由两个不同或相同的芳基取代,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十分活跃。 2.5嘧啶胺类:嘧啶胺类化合物是嘧啶类杀菌剂中近年来有较大进展的一类,嘧啶胺类化合物是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发的一类作用机制独特的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属所致的各种病害有特效。目前有4个品种商品化:甲基嘧菌胺、嘧菌胺、环丙嘧菌胺和氟嘧菌胺。甲基嘧菌胺和嘧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3026.6 (22)申请日 2019.04.16 (71)申请人 新乡医学院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 道601号新乡医学院 (72)发明人 高庆贺 邱培勇 刘兆敏 杨利敏  吴曼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代理人 路宽 (51)Int.Cl. C07D 487/04(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3-氨基吲唑类生物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高效,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一锅串联反应一步直接制得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避免了由于多步反应中多种试剂的使用以及对各步反应中间体的纯化处理等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成过程操作方便,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同时以三乙胺为原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 本。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CN 109912606 A 2019.06.21 C N 109912606 A

1.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3,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1为苯基、取代苯基、2-萘基、1-萘基、吡啶基或噻吩基,该取代苯基为3,4,5-三甲氧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2,4-二氯基苯基或一元取代苯基,一元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叔丁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或硝基,R 2为氢、甲氧基、氟、氯、溴、碘或硝基,溶剂为氯苯、甲苯、1,4-二氧六环、乙腈、N -甲基-2-吡咯烷酮或N ,N -二甲基甲酰胺,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氧气或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三乙胺、NH 4I与氧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3,芳香醛类化合物1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或氧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所述氧化剂为空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或敞开条件下进行。 4.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和三乙胺溶于溶剂氯苯中,再加入NH 4I,然后于12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吡啶并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5,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3为氢或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三乙胺与NH 4I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苯甲醛1a与溶剂氯苯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12606 A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原理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原理 1. 氟尿嘧啶(5-FU) 5-FU是尿嘧啶的嘧啶环5-位碳原子上的氢被氟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合成的理论基础是发现鼠肝癌组织较正常组织更易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尿嘧啶,说明尿嘧啶存在不同的酶代谢途径。目前在临床上,5-FU主要用于消化道腺癌、乳癌、及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对5-FU细胞内代谢过程的详细了解促进了与生化调节剂的联合使用,增强了5-FU的细胞毒性。 1.1 5-FU的激活与分解途径 5-FU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作用于核苷酸的形成,其代谢活动可能以以下两条途径中的一条为主: ①5-FU(胸苷磷酸化酶TP) FdUrd(胸苷激 酶TK)→FdUMP→FdUDP→FdUTP(参与DNA合成) ②5-FU(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 FUMP→FUDP→FUTP(参与RNA 合成) (尿苷磷酸化酶UP) FUrD(尿苷激酶UK) 其中由OPRT酶催化的途径可能是正常组织代谢5-FU的主要途径(Oxo?),因为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别嘌呤醇对该途径的抑制作用降低了

5-FU对骨髓和胃肠道粘膜的毒性反应。而且发现在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代谢5-FU主要通过TP和UP的作用。不过虽然某一类癌细胞中某一代谢途径占优势,但两条途径通常都会被利用。 5-FU的分解途径如下: 5-FU(二氢吡啶脱氢酶DPD) DHFU(二氢嘧啶酶) FUPA FBAL (二氢氟尿嘧啶) (α氟脲基-丙酸) (氟-β丙氨酸)DPD催化5-FU还原成二氢氟尿嘧啶的反应是5-FU分解代谢的初始限速反应,5-乙炔基尿嘧啶是DPD的灭活剂,同时口服时5-FU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DPD的活性影响 5- FU的抗肿瘤活性,但是,大剂量的DPD的缺失与5-FU用药后的严重毒性反应相关。 1.2 5-FU的作用机制 1.2.1 对胸苷酸合成酶(TS)的抑制作用 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TS)紧密结合阻止dTMP的合成,dTMP是生成dTTP的关键底物,而dTTP是DNA的合成和修复的必需物质。 功能性TS是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上有一个核酸结合位点和两个特殊的叶酸盐合成位点。FdUMP与dUMP竞争结合TS 催化位点,在正常由dUMP甲基化生成dTMP的过程中,叶酸(5,10-CHFH4)上甲基基团转移到dUMP是伴随嘧啶第5个碳原子上氢原子丢失过程而发生,但这个丢失过程不可能发生在FdUMP上牢固连接的F原子上,并且 TS被局限在一个可逆性较慢的“三元复合体”中(TS、叶酸、FdUMP),TS的生理功能受阻,随后的“胸嘧啶缺乏状态”对分裂活跃的细胞产生毒性。

论文 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化 学 年 级 2008 级 姓 名 XXX 论文(设计)题目 2-羟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讲 师 2012年5月5日 学号: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引言 (2) 1实验部分 (3) 1.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3) 1.2 4,6-二甲基嘧啶-2-酮盐酸盐的制备 (3) 1.3 N,N-二甲胺基苯甲醛的制备 (3) 1.4 最终产物的合成 (4) 2结果与讨论 (4) 2.1对反应机理的探讨 (4) 2.2 反应时间的选择 (6) 2.3柱层析淋洗济的选择 (6) 3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附注 (8)

2-羟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姓名:XXX 学号:20085051159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 指导老师:XXX 职称:讲师 摘要:2-羟基嘧啶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二羟基嘧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关键词:2-羟基嘧啶;衍生物;合成;反应机理 Abstract: Dihydroxy pyrimidine derivative has an unique two-photon absorp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nthesis and their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dihydroxy pyrimidine derivatives. Key Words: Dihydroxy pyrimidine;Derivatives;Synthesis ;Mechanism 引言 2-羟基嘧啶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嘧啶类产品的合成中。在农药的发展史中,嘧啶类化合物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一直受到医药和农药界的重视。近几年,作为农药的嘧啶类化合物层出不穷,如作为杀菌剂的嘧啶胺类,嘧啶腺类及嘧啶丙烯酸酯类,除草剂的嘧啶磺酰脲类,嘧啶水杨酸类及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嘧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于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谷物、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其良好的杀菌活性,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而2-羟基嘧啶是合成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众所周知,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荧光或吸光性质随pH的变化可用来指示目标介质中酸碱性的改变。这种基于光学信号变化而建立的pH测定方法,可弥补玻璃电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并得到 长足的发展。其中,荧光法测定pH具有灵敏度高、可以采用缓和模式操作(这种技术特别适合研究混浊和非均匀体系),分析仪器的几何设计更加灵活等特点。此外,利用各种荧光参数(如荧光强度、荧光寿命等)的变化来测定pH值,不仅便于荧光显微学研究,而且可实时检测细胞内pH的动态分布和区域变化,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

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任青云

2005年第25卷有机化学V ol. 25, 2005第12期, 1530~1541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12, 1530~1541 * E-mail: he1208@https://www.sodocs.net/doc/1c117450.html, Received November 16, 2004; revised March 3, 2005; accepted April 20, 2005. 吡啶并[2,3-d]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啶并[2,3-d]嘧啶及其氧代衍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 学和药理学活性, 该类化合物是人们合成和研究得最多

No. 12 任青云等: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531 的一类吡啶并嘧啶类衍生物. 综合近二十年来各类文献, 其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1)从吡啶环出发关环; (2)从嘧啶环出发关环. 本文即依此作为此类化合物合成的主要分类依据. 1.1 从吡啶环出发. 1.1.1 含α,ω-二腈的吡啶环在卤化氢作用下关环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α,ω-二腈在卤化氢作用下环化反应历来是制备杂环化合物的一条有效途径[20](Eq. 1). 1995年, Victory 等[21]利用该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吡啶并[2,3-d ]嘧啶化合物, 并发现随卤化氢酸性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化合物. 如Scheme 1, 当HX 为氯化氢时生成化合物1, 当HX 为溴化氢或碘化氢时则同时生成两种异构体1和2. 后来, 发现不同溶剂对反应的选择性也有很大影响, 如采用甲苯作溶剂, 加热或室温条件下分别与氯化氢或溴化氢反应, 结果都只得到一种关环产物1, 且收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当HX 为溴化氢时1的收率大于 75%. Scheme 1 1.1.2 由氨基烟碱腈在酸或碱作用下关环 1988年, Hosmane 等 [22] 报道由2-氨基烟碱腈与原甲 酸三甲酯在催化剂三氟乙酸作用下生成N -(3-氰基吡啶基-2)-甲脒(3), 再与稍过量的甲基肼反应, 关环生成4-β-甲基肼基吡啶并[2,3-d ]嘧啶(4), 收率为46%. 后来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 氨和肼一样能使甲脒关环(Eq. 2). 采用原甲酸三甲酯生成脒中间体再与各种亲核小分子关环, 这是制备杂环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 该方法经过改进后在合成步骤与收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在 烟碱腈亦可与盐酸胍在丁醇钠催化下发生Michael 加成关环, 生成吡啶并[2,3-d ]嘧啶化合物5, 收率为61%[23] (Eq. 3). 1997年, Quintela 等[24]合成了具有抗组胺活性的吡啶并[2,3-d ]嘧啶类化合物8, 采用氨基吡啶6与富电碳原子合成子N ,N -二甲基二氯亚甲基亚胺氯(7)反应, 经分子内关环得到目标产物, 收率为80%~90% (Scheme 2). 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活性高、收率好, 反应中提到的富电合成子亦可以应用到其他相关合成反应当中 . Scheme 2 2001年, Kumar 等[25]采用硫脲与氨基烟碱腈加热反应, 得到4-氨基-5,7-二取代吡啶并[2,3-d ]嘧啶-2-(1H )-硫酮(9) (Eq. 4), 该系列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

有机氟材料

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及其应用 学生姓名:任丽丽指导老师:刘耀华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092班太原山西) 摘要: 高性能、低(无)污染是当今发展的主要趋势,氟树脂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独特的电学性能,优良的表面性能和光学特性,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同时具有这两项要求的材料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涂料和皮革工业上的应用。指出今后皮革化学品将会向着多功能、高质量、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另外还对国内外有机氟材料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一些介绍。 关键词:氟材料结构与性能涂料皮革工业氟树脂 前言:近年来,有机氟材料已经被应用于很多行业,例如涂料、皮革工业、保护文物的行业等等。有机氟聚合物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玷污性、耐化学品性、斥水斥油性、绝缘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文物保护中。氟系涂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侯性、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防污性、斥水斥油性及低摩擦性等优良特性,成为化工设备、海上平台、大型船舶防护等极端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最高技术涂料。本文将对有机氟材料的结构和应用进行介绍。 1.氟化学简介及有机氟材料的结构特点 1.1氟化学概述 1.1.1引言 含氟化合物是当前增长最为迅速的精细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在材料、农药、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氟元素被引入分子后,分子的化学性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由于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有机氟化物,因此这完全是一门地地道道的人工合成的化学新领域,从而给有机化学家提供了无限机会。1896年氟代乙酸乙酯的合成标志着有机氟化学的开始,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此期间,几次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如本世纪三十年代氟利昂应用于制冷工业,二战期间曼哈顿工程的实施,五十年代高生理活性氟脲嘧啶的合成等等【l】。氟元素具有高负电性,它形成的有机氟聚合物具有卓越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优良的介电、耐热、耐药品、不燃、不粘及摩擦系数小等性能,是综合性能极佳的合成材料【2】。有机氟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如聚四氟乙烯、可熔性氟树脂、聚偏氟乙烯、氟橡胶等,广泛用于国防、电子、石化、机械、医学等领域,成为化工产品的重要门类。有机氟产品作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因此,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创新,大力开发有机氟新产品。 1.1.2国外氟化学及工业发展趋势 国外有机氟材料正处于稳定提高的阶段,已工业化生产的10多种氟材料中,可熔性氟树脂和氟橡胶的比例不断上升,聚四氟乙烯比例下降。全球含氟聚合物生产能力合计为18.34万吨,装置开工率约70%,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氟橡胶等四种主要产品占聚合物总量的85%。其中杜邦、SolvaySolexis、大金、AGC、阿托菲纳等公

氟脲嘧啶片药品说明书

氟脲嘧啶片药品说明书 氟脲嘧啶片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 氟脲嘧啶片 英文名称:Fluorouracilum Tablets 商品名称:氟脲嘧啶片 【是否处方】处方药 【是否医保】否 【运动员慎用】否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作用】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此外,还能掺入RNA,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掺入RNA而达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本品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抑制S期瘤细胞。 【药代动力学】本品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大部分降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体外,约15%在给药1小时内经肾以原型药排出体外。大剂量用药能透过血脑屏障,静注后于半小时内到达脑脊液中,并可维持3小时,t1/2为10~20分钟,t1/2β为20小时。 【适应症】抗肿瘤药。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鳞癌及皮肤癌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1~0.2g 一日0.3~0.6g。 【不良反应】1、恶心、食欲减退或呕吐,一般剂量多不严重,偶见口腔粘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常见(大多在疗程开始后2~3周内达最低点,约在3~4 周后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罕见。极少见咳嗽、气急或小脑共济失调等; 2、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 3、偶见用药后心肌缺血,可出现心绞痛和心电图

的变化。如发生经证实的心血管反应(心律失常,心绞痛,ST段改变)则氟尿嘧啶不能再用,因有猝死危险。 【禁忌】 人类有极少数由于在妊娠初期三个月内应用本品而致先天性畸形者,并可能对胎儿产生远期影响。故在妇女妊娠初期三个月内禁用本药。由于本品潜在的致突、致畸及致癌性和可能在婴儿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因此在应用本品期间不允许哺乳。当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时禁用本品。氟尿嘧啶禁忌用于衰弱病人。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 【相互作用】曾报告多种药物可在生物化学上影响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或毒性,常见的药物包括甲氨喋呤、甲硝唑及四氢叶酸。与甲氨喋呤合用,应先给甲氨喋呤4~6小时后再给予氟尿嘧啶,否则会减效。先给予四氢叶酸,再用氟尿嘧啶可增加其疗效。本品能生成神经毒性代谢产物-氟代柠檬酸而致脑瘫,故不能作鞘内注射。别嘌呤醇可以减低氟尿嘧啶所引起的骨髓抑制。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规格】50mg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1课时)有机合成的关键碳

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1课时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1.理解有机物碳骨架的构建方法。(重点) 2.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引入、转化方法。(重点)

1.碳链的增长 (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①溴乙烷与氰化钠的反应 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NaBr , CH 3CH 2CN ――→H 2O ,H + CH 3CH 2COOH 。 ②溴乙烷与丙炔钠的反应 CH 3CH 2Br +NaC≡CCH 3―→CH 3CH 2C≡CCH 3+NaBr 。 2.碳链的减短 (1)与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反应 ①烯烃、炔烃的反应

与碱石灰共热得到的有机物是什么?(请说明原因) 1.碳链的增长

2.碳链的减短 3.开环与成环 (1)开环反应 题组1 碳链的增长 1.一定条件下,炔烃可以进行自身化合反应。如乙炔的自身化合反应为:2H—C≡C—H ―→H—C≡C—CH===CH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使碳链增长了2个C 原子 B .该反应引入了新官能团 C .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D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由题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分子的乙炔可以发生自身的化合反应生成新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因此,此反应为2分子的乙炔发生了自身的加成反应。 【答案】 D 2.碳链增长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向较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的主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4个反应,其中可以实现碳链增长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Br 和NaCN 共热 B .CH 3CH 2CH 2CH 2Br 和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 C .CH 3CH 2Br 和NaOH 的水溶液共热 D .CH 3CH 2CH 3和Br 2(g)光照 【解析】 B 、C 可实现官能团的转化,D 中可引入Br 原子,但均不会实现碳链增长,A 中反应为CH 3(CH 2)3Br +NaCN ――→△CH 3(CH 2)3CN +NaBr ,可增加一个碳原子。 【答案】 A 3.根据下列转化网络图回答相关问题。该网络图中化合物B 可发生银镜反应,C 可与NaHCO 3水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1)写出A 、B 、D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指出①、④、⑤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其反应过程为

嘧啶类化合物

新 CXB-3 Briel, D.; Aurich, R.; Egerland, U.; Unverferth, K.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6-phenylpyrazolo[3,4-d]pyrimidines with potential adenosine A2A antagonistic activity. Pharmazie (2005), 60(10), 732-735. CODEN: PHARAT ISSN:0031-7144. CAN 144:331385 AN 2005:1137076 CAPLUS Saxena, Abhishek S.; Goel, Atul; Ram, Vishnu Ji. A convenient and expeditious synthesis of annulated N,S-heterocycles.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2003), 80(4), 311-318. CODEN: JICSAH ISSN:0019-4522. CAN 139:164765 AN 2003:395427 CAPLUS Lorente, Antonio; Gamez, Pedro; Contreras, Maria del Mar. Synthesis of nitrogen heterocycles from 1-methylthio-2-phenyl-2-azabuta-1,3-diene-4,4-dicarbonitriles. Heterocycles (1994), 38(1), 113-23. CODEN: HTCYAM ISSN:0385-5414. CAN 120:270326 AN 1994:270326 CAPLUS Ram, Vishnu J.; Haque, Navedul; Nath, Mahendra.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Part XXIII. Synthesis of -deficient pyrimidines and fused pyrimidines as leishmanicides.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B: 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Chemistry (1993), 32B(7), 754-9. CODEN: IJSBDB ISSN:0376-4699. CAN 119:225911 AN 1993:625911 CAPLUS Neidlein, R.; Reuter, H. Synthesis of 2-amino-4-(alkylthio)-6-aryl-1,3,5-triazines and

内镜下注射无水酒精和5-氟脲嘧啶治疗贲门癌30例报告

内镜下注射无水酒精和5-氟脲嘧啶治疗贲门癌3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3-02-22T15:53:41.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黄超吴培俊 [导读] 观察内镜注射抗癌药治疗不能手术及放支架治疗的贲门癌的近期疗效。 黄超吴培俊(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0052) 【摘要】目的观察内镜注射抗癌药治疗不能手术及放支架治疗的贲门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不宜手术及放支架贲门癌患者采用内镜下肿瘤内局部注射硬化剂加5-氟脲嘧啶。结果取得90%近期疗效。结论内镜下注射抗癌药可作为基层治疗方法之一。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人来自本地区2005~2010年间内镜、超声、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2~76岁,平均57±2.2岁,60岁以上占72%;病变长度60~130mm 13例;80~100mm 15例,大于130mm 2例;形态菜花样18例,条索状6例,息肉状1例,蕈伞样5例;病理分类鳞癌23例,腺癌7例;食管下段及贲门癌共30例。所有病例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食后呕吐、消瘦、贫血、胸骨后不适,2例有声嘶,有远处转移8例。 二、超声诊断征象 先按常规超声进行扫描,然后饮腔内超声快速显象液,排除气体干扰。部分病例作超声内镜检查。贲门癌超声下一般呈“偏心环靶征”,其前后左右测值明显不对称。食管癌显示管壁呈低回声区不规则增厚,管腔变形呈迂曲通过伴僵硬,可见到肿瘤浸犯深度及肝、胰、淋巴结转移情况。 经上述评估不宜手术及放支架治疗。 三、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作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①药物组成:无水酒精10ml加5-氟脲嘧啶250mg;②操作方法:用NM-1K内镜注射针将药物注入瘤体内,每隔10mm注射一点,每点约1ml,每次注射8~10ml,1周注射1次,直至食管肿瘤梗阻内镜不能通过。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化疗药物,注射当天禁食,次日进流汁。 结果 一、疗效标准 按197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疗效通用标准”判断。 二、疗效分析 本组完全缓解1例占3%,部分缓解21例占70%,有效5例占7%,稳定3例占10%;近期总有效率90%。 三、随访情况 存活16个月2例,存活6个月15例,存活3个月4例,其余9例分别在疗程末1、2、3个月内死亡。部分缓解病例中有3例用手术切除,镜下见肿瘤血管产生无菌性炎,血管栓塞。切下第一站淋巴结作病理镜检可见肿瘤细胞破坏征象。 四、副作用 该疗法副作用小,部分病列注射后有胸骨后痛,小部分患者肿块剥落后有溃疡形成出血,经服10%锰氏液能止血。对血液、肝、肾等脏器无明显副作用。 讨论 一、临床价值 晚期食管癌目前缺乏价廉、效佳可供推广的治疗方法。内镜下化学硬化疗法对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近期疗效满意,能提高生存质量。本法药源充足、价廉、操作简便,可供各级医院应用。 二、注意事项 注射前尽量清除肿瘤表面坏死组织,以免盲目进针操作伤及正常粘膜。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本法尽管能使食管管腔通顺,但超声内镜示肿瘤整体缩小不尽如意,这可能是远期疗效不佳的原因。如何研制靶向药物、尽大限度消除肿块,可能是延长生命的关键。

含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

含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 关键词:四氟乙烯六氟环氧丙烷北京标准物质网 目前含氟烷基化合物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氟化法、氟烯烃调聚法和氟烯烃齐聚法。 1.电解氟化法 在低电压、大电流下,于无水氟化氢介质中对烷基磺酸、烷基羧酸或者酰氯进行电解.可得到全氟烷化合物,反应式如下所示: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有机物被氟原子取代。在有机物氟化的过程中,只有有机物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其他一些官能团如酰基和磺酰基等仍被保留。典型的电解氟化的例子是烷基酰氯和烷基磺酰氯分别在无水氟化氢中电解生成全氟烷基酰氟和全氟烷基磺酰氟,由它们出发,可用普通方法制得各类氟碳表面活性剂。 对于电解氟化反应机理,Burdort J和schmidt H两个研究小组分别提出了四步离子反应机理,又叫做ECEC机理。该机理在1972年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其反应通式如下: 第1步,有机物在阳极表面发生吸附,失去1个电子,自身被氧化成阳离子。第2步,有机物阳离子失去1个质子成为自由基。第3步,自由基再失去1个电子成为阳离子。第4步,阳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有机氟化物。

电解氟化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反应一步完成,过程简单,但其成本高,用电量大,需专门的电解设备,而且反应中反应物的裂解、环化、重排现象严重,副产物多,产率较低。 2.氟烯烃调聚法 氟烯烃调聚法利用全氟烷基碘等物质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等含氟单体制得低聚合的含氟烷基化合物。典型的氟烯烃调聚反应如Du Pont公司用五氟碘乙烷作端基物对四氧乙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引发连锁反应。 全氟烷基碘与镁反应,生成全氟烷基格氏试剂,格氏合成技术可以进一步合成多种氟表面活性剂。 低级醇也可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 CH 3CH 2 0H+ n CF 2 CF 2 →H(CF 2 CF 2 )nCH(CH 3 )OH 与通常的加聚反应不同,此体系中存在着链转移常数很大的端基物,它很容易与单体聚台时生成的自由基反应,因此得到的产物是链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低聚合度产物,而不能得到高分子产物,且分子链两端均被端基物占据。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都用此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取的全氟烷烃基为直链结构,表面活性高,但得到的产物往往是不同链长化合物的混合物。 3氟烯烃齐聚法 氟烯烃齐聚法制备含氟烷基中间体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利用氟烯烃在非质于性溶剂中发生齐聚反应得到高支链、低聚合度全氟烯烃齐聚物。齐聚法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般是以氟阴离子为催化剂,单体主要有3种: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六氟丙烯环氧化物。 (1)四氟乙烯的齐聚反应 四氟乙烯通常情况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即聚四氟乙烯树脂,它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但如果用阴离子催化进行四氟乙烯阴离子聚合,可得到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或称齐聚物,这一反应称为齐聚反应。四氟乙 烯的齐聚反应一般是在极性非质子溶液中进行,催化剂有CsF、KF,N(CH 3) 4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