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20世纪90年代早期,许多教育决策人员十分钟情于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通过让学会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测量学生的状态。从理论上讲,学生在判断题中选择正确和错误也是在完成任务,尽管这一任务很简单。但是,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认为,表现性评价的测量方法与选择题测验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正是对传统纸笔测验的不满使许多教育者开始尝试使用表现性评价。

什么是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评价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表现,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判。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要建构一种原创的反应,教师还要观察这一建构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与其他传统测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引发学生真实行为表现的程度。

例如,有个教师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他想评估学生是否习得了合作技能。这里要考查的是每一个学生掌握合作技能的程度。依据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决定某一学生是否需要额外的指导,是否可以开始新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在这里教师真正感兴趣的是学生能否与其他学生合作,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图8.1列举了五种用以评估学生合作技能的方法。但你会发现,一和二两种方法都是选择—反应评价,它们没有让学生建构任何反应。其他三种(三、四和五)虽然都是建构—反应评价,但所提供的任务与教师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具体地说,第五种方法与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行为最接近,而第4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就更具有表现性测验的特点。

不难看出,不同的教育者在用“表现性评价”这个词表示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些教师把简答题和论述题测验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把表现性评价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建构—反应评价;有些教师则使用比较严格的表现性评价概念。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主张,真正的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多重评估标准。学生表现的评判必须依据多个评估标准。举个例子来说,一

个学生说西班牙语的能力要从口音、句法、词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预定的质量标准。用以评判学生表现的每一条评估标准,必须在评判之前

就已十分具体、明确。

●主观的评估。真正的表现性评价与选择题的评分不同,它不能借助于计算

机和扫描仪,它要依靠人的经验和智慧来决定学生表现的可接受程度。

回头去看图8.1,如果用上述三个条件来衡量图中提供的五种评价方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五种方法是表现性测验,第四种方法也算,但其他三种就不符合要求了。

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指出,提供给学生的任务应当是能代表真实世界而不是校园世界的问题;其他支持者则认为,校园世界的测量都应是建构—反应的,而不是选择题;还有一些支持者主张表现性测验中的任务应当是十分严谨的,要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为指导。总之,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所主张的方法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

你有时候可能会碰到有人使用其他词来称呼表现性评价。比如,有些人可能会使用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因为评价任务比较接近真实酌生活)或替代性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构成了传统纸笔测验的一种替代方式)。下一章,我们将介绍的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类型,不能被看做是表现性评价的又一称呼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表现性评价

之所以许多人倡导使用表现性评价,影响因素有很多。杰出的教育测量专家梅伦斯(Mehrens,1992)曾提出一系列教育者赞同使用表现性评价的理由,下面列举的是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

●对选择一反应测验的不满。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认为选择题和判断题只能

考查学生的再认能力,不能有效地测量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技能,如学生能

否解决问题、综合或独立思考。尽管也有人批评选择—反应测验是不公平

的或只能考查不重要的内容,但最为常见的批评意见是学生只需要选择一

个答案。

●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不仅要获得内容知识,还要

获得程序性知识。他们指出,所有的认知任务都需要两种类型的知识,但

不同类型任务的侧重点不同(Snow & Lohman,1989)。因为学生程序性

知识的获得已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点,而某些类型的程序性知识却不能通

过选择—反应测验来评价,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倡导在教育中应用表现性

评价。●传统测验对教学的消极影响。由于教育评价的高利害性,教师倾向于把测

验中所要求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结果学生测验的得分提高了,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却没有什么改善,特别是在教师只按测验要求组织教学的时候。多数教育者已认识到高利害测验将会持续影响教师的教学。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而言,表现性评价更能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构成积极的影响。如果在高利害评价中合理使用表现性测验,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将会发生积极的转变。 p138

类似的意见还可以列举出很多,但实际上梅伦斯(1992)的分析已经把支持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理由阐释清楚了。梅伦斯非常支持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使用表现性评价,因为他认为这种评价可以明显地改进教师的教学。不过,他对在教育效果评估中使用表现性评价持怀疑态度。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表现性评价的两个核心问题:给学生选择适当的任务,以及学生完成任务后评判学生反应的满意程度。

确定适当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一般来说,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比较有意义的任务,而不是大量并不是很重要的任务。比如,在化学测验中,学生不用再像原来那样完成50道选择题,而是在化学课上操作一个实际的实验,然后撰写报告分析实验程序和解释实验结果。从化学教师的观点来看,对每一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估必须以学生在完成某个单一或复杂任务中的表现为依据,而不能凭借学生在选择题测验中的反应来做出判断。正是由于表现性测验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选择表现性评价任务 (performance-assessment tasks)时必须非常谨慎。基本上,教师可以自己设计表现性测验任务,也可以根据需要从现成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中进行选择。推论和任务

本书已经反复强调过,教师评价学生要明确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教师要得出什么样的评价推论;(2)教师依据评价推论做什么决定。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是个历史教师,你连在湖滨小屋度假时都在考虑一些有关课程的问题。三个月后,你拿定主意,你要教学生学会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当前的,也可能是未来的,但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事实有关。于是你决定放弃原来被学生称为“测验马拉松”的期末测验,不再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1500多道判断题。现在,你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策略,希望选择一个适当的表现性测验任务,帮助你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当前和/或未来问题的能力。

图8.2是一个关系图,涉及的变量主要是:(1)一个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2)教师希望得出的学生评价推论和(3)用来获取数据以支持评价推论的表现性测验任务。你会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评价推论的依据,而表现性任务产生了教师达成评价意见的证据。根据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确定下一步教学的

内容与安排。类推性的困境

表现性评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准确地类推出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因为表现

性评价与传统纸笔测验不同,它的任务数量一般很少。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假设你正在关注学生计算两位数乘法的能力。如果出于教学上的考虑,你只能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评价学生,你可以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20道乘法题。(题目可能有点偏多,但我是想给大家一个鲜明的对比。)通过学生的答卷,你可以公平地评价每一学生两位数乘法的掌握情况。由于测验题目是从评价内容领域抽取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你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得出结论,比如“贾维尔(Javier)真正掌握了乘法题”,或“弗雷德(Fred)不能解决两位数乘法问题”。正是因为你的抽样是合理的,你可以自信地推论出学生解决类似类型乘法问题的能力。但是,同样只有30分钟的时间,如果你使用比较正规的表现性测验,你只能让学生完成一个表现性任务。例如,你呈现给学生一个涉及具体操作的以乘法为主的实际数学问题,让学生先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然后用纸笔写出这一过程。应该说,如果学生能在半小时内完成那实在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单凭这一单一的任务,你能做出关于学生能否完成其他类似任务的推论吗?

正如你所见到的,这就是表现性测验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学生只完成少数几个任务,教师很难作出关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合理推论。如果你只使用一个表现性测验,倘若学生表现出色,是因为他真正掌握了所测量的技能,还是他运气好呢?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在单一的表现性测验中表现得一塌糊涂,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掌握所评估的技能,还是这一特定表现性任务的特点误导了学生,而他在其他任务中实际上表现得相当出色呢?

作为一名教师,你会面临测量上的两难选择。尽管表现性测验可以测量到你所要评价的学生能力,但依据学生在表现性测验中的表现做推论必须十分谨慎。我们至今尚未找到解决或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但至少你可以在处理这一两难困境时尽可能小心一些,在选择表现性测验任务时尤其要谨慎。在选择表现性任务时最重要的考虑应该是提高准确类推学生能力的可能性。如果你总是在选择/建构表现性测验任务过程中着重考虑类推性问题,你就能够做出一个强有力的推论。评估表现性测验任务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

现在,我们已讨论完类推性的问题,许多测量专家认为这是教师评判表现性评价任务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下面一个问题是,无论你选择一个已有的表现性测验任务,还是自己生成一个表现性测验任务,都可能会考虑下面七个方面的因素。

评估表现性测验任务的标准

●类推性。学生在这一任务上的表现能在多大程度上类推学生在类似任务中的表现?

●真实性。这一任务是否接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而不是校园情境?

●多重关注点。这一任务能不能测量多方面的教学成果?

●可教性。学生能熟练完成这一任务,是教师教学努力的结果吗?

●公平。这一任务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吗?——就是说这一任务是否避免了对学生性别、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等个人特点的歧视?

●可行性。考虑到财力、空间、时间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这一任务是可以实施的吗?

●可评分。这一任务能否让学生表现出可以准确、可靠地予以评估的反应?

无论你是自己设计表现性测验任务,还是选用已有的任务,你可能只考虑到上述七个因素中的几个。我个人认为,确定表现性测验任务要设法考虑所有七个因素,但有时候我们也可能需要对某些因素(如真实性或多重关注点)少一些考虑。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校园情境比真实生活情境更适合教师作出某些推论,真实性标准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又如,考虑到每一表现性测验都牵扯很多时间和精力,能在同一时间测量多方面的成果确实很经济,但有时候某一单一的教育产出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关注点单一的表现性测验。不过,上述两种情况并不多见,一个真正好的表现性测验任务应该符合所有七个评估标准。表现性测验与教师时间

在第一章,我曾声称,如果你认真阅读完这本书,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现在,我又有另外一个承诺,那就是“诚实”,我会说出对我们正在探讨的测量方法的真实意见。关于表现性测验,我认为它很花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使用表现性评价要在以下几方面投入时间:(1)选择适当的任务;(2)制定合适的给学生反应评分的计划;(3)对学生反应的实际评分。与已经使用过表现性测验的教师交谈,你会发现表现性评价的应用需要大量时间。

因此,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当你使用表现性评价时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你所要评价的技能的重要性。由于你只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有限的几次表现性测验,你要确保你的每一次表现性测验都能涉及最为重要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正是你试图让学生获得的。如果表现性测验不是在评价十分重要的技能,你最好赶快终止它,坦率地说,这样做得不偿失。

确定评分标准

表现性评价始终遵循建构—反应测量的要求,学生在评价中要生成而不是选择反应。但是学生建构的反应必须要进行评分,而这种评分比选择性反应的评分要难得多。建构—反应的评分要根据评估标准。现在,让我们来关注用来考查学生在表现性测验中反应质量的评估标准。

所谓标准,韦伯大词典将其解释为“评判或决定所依据的规格”。给学生在表现性测验任务中的表现评分,就是试图评判学生建构性反应的满意程度。显然,评判所依据的具体标准会影响教师给学生反应评分的方式。比如,你依据组织、用词和表达的清晰程度来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你依据拼写、标点、语法来评分,肯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用来给学生反应进行评分的评估标准,是表现性测验的关键。

我过去在中学和大学学习了五年拉丁语,一年中也总会有一两次机会要使用一些拉丁词汇。所以我很在意拉丁单词“criterion'’是单数形式,而“criteria”是复数形式。但是,很多教育者将两者混淆起来,以至于我不再想去纠正。不过,现在你知道了两个单词的区别,如果你再发现你的同事错误地使用这两个词,你可以不露声色地一笑置之。

近年来,人们经常把表现性测验中的学生反应评分程序称为评分规则,或简称为规则(rubrics)。这种评分规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评估标准。评分规则中包含用来决定学生反应质量的各种指标。

●描述评估标准在质量上的区别。对于每一条评估标准,学生反应的质量区

别到底有何表现,评分规则中都要有具体的描述。

●说明是使用整体评分法还是分项评分法。评分规则必须说清楚,评估标准

是集合在一起以整体评分法的形式使用,还是一条一条以分项评分法的形

式来使用。

应该说,评估标准的确定是开发评分规则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假如你现在要编制一份表现性测验的评分规则,切记不要对学生反应质量提出一长串的要求。我认为,在每个规则中列举三或四个评估标准,已经有些嫌多。如果你的评估标准有很多,你可以依据重要性将其排序,然后留下两三个,其余的全部去掉。

接下去的工作就是用语言描述学生有怎样的反应可以算是优秀的或不理想的。到底这种描述要细致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你的需要。切记,你设计的评分规则只用于你自己的教室,而不是用于全州或全国的测验。评分规则不能令人厌烦,要使用简短的描述说明各种不同反应的质量差异,不仅教师使用起来方便,学生也可以使用。

最后,你要决定你是在考虑所有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分数(整体评分法),还是依据标准逐项评分(分项评分法)。整体评分法的优点是评分速度快,它的缺陷则是在与学生交流评价结果时很难说清学生的不足在哪里,尤其是那些表现很差的学生。相对而言,分项评分法更有可能提供精确的评分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有些教师试图将两种评分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整体评分,然后(为了提供有针对性的

反馈)再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的反应进行分项评分。

因为多数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相当复杂的反应,所以评分时所采用的评估标准往往不止一项。一般来说,每一项确定的评估标准都需要一个数字量表。这样,对于每一项评估标准,学生的反应都会被赋予一个具体的分值。通常,这些量表都配有语言的描述,当然也有没有描述的。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个五点量表中,语言的描述可以是:5:优秀,4:良好,3:满意,2;较差,1二不合格。而如果量表上的每一分数没有语言描述,可以使用下面的这种方式:

优秀不令人满意

6 5 . 4 3 2 1 0

在某些情况下,评分量表也可以是非数字的,也就是只由语言的描述组成,如“优秀”、“合格”等等。尽管这种语言量表可以用于某些类型的表现性测验,但如果评分标准有多个项目,它的评分很难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综合分数,这是它的一个局限性。

找出区分各种不同反应的最重要指标,是确定评分标准的关键。与其他评价方式一样,表现性测验的评估标准越少越好。真正重要的标准很少是由许多不重要的标准组成的。教师要会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如果你不能决定在某一表现性测验中选用什么标准,要主动向同事求助,让他们说说究竟什么因素最为重要,以更好地区

分优秀与不合格反应。

在本章和第十二章,我都会提供一些可以作为范例的评分规则。在这些评分规则例子中,你会发现少数几个反映教学侧重点的评估标准被单列出来。正如第十二章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好评分规则的最大收益就在于它促进了教学的改善。

两个表现性测验任务和评分系统的例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表现性测验任务的类型以及评分方式,让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呈现在图8.3中,它要评价的是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第二个例子呈现在图8.4中,它要测量的是本章曾经提到过的高水平历史能力(见图8.2)。这种能力被称做历史教训的运用。

给口语交际技能评分的规则将呈现在第十二章。而在“历史应用”课上给表现性测验评分的规则呈现在图8.5中。 p144.p145

p146.p147

评估和观察

在确定了评估标准之后,你就要将它们用于学生反应的评判。如果表现性测验任务要求学生生成一个某种类型的产品(如在生物课做实验后撰写的书面报告),那么你就可以在有空的时候,依据你确定的重要标准去评估产品的质量。比如,你决定使用三个标准去评估学生的生物实验报告,每个标准上给学生0—4分,那么你就可以给每个学生的报告评0—12分。你对标准的理解越清楚,对每个分数的不同意义的把握越到位,你评出来的分数就会越准确。应该说,生成产品的表现性测验是比较容易评估的。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表现性测验不要求学生生成某种产品,而是让学生表现某种行为。在这种表现性测验中,你要在行为发生时对其进行观察。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教师,在学生按要求完成了某个相当详细的社会研究项目后,你让他们在班上向同学做15分钟的口头报告。除非你用录像设备把学生的口头呈现过程录下来,否则你必须在学生口头报告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予以评判。与学生产品的评估一样,在评估学生行为表现时,你也要使用你选择的标准,并确定一个合适的分数等级。

某些观察很容易做出即时的、现场的质量评判。比如,你在评判学生社会研究报告时使用(1)内容、(2)组织和(3)呈现等三个标准,学生的报告一完成,你就可以用这些标准进行观察和评判。有些情况下,你的观察也可能要延迟一点时间。比如,你要在演讲课上消除学

生的口头禅,尤其是一要开始说话就说“好”,或在说话过程中总是插入很多“啁”的情况。在观察阶段,你只需数一数学生究竟说了多少个“好”或“啁”。然后,你在学生呈现结束后的某个时间,决定学生在“避免使用口头禅”标准上的具体得分。总之,通过系统的观察你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即时地或延迟地确定学生在你选择的评估标准上的得分。如果评估标准包括一些质性因素,先现场观察后确定评分就十分合适。

学生表现评分中的误差来源

在给学生表现评分时,有三方面因素可能导致推论不准确。第一是评分量表;第二是评分者,他们会把一些个人偏见带入评分过程;最后是评分程序方面的误差——也就是评分者使用评分量表的过程。评分工具的缺陷

多数评分工具对所用评估标准缺乏精确的描述,使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解释比较模糊,容易出现歧义,从而导致评分不可靠。例如,教师评估学生“控制”的程度,有些教师把它看做是一个积极的质量指标,而有些教师则把它看做是消极的。显然,评分方式如果没有十分清楚的阐述,就可能导致教师的评分出现问题。程序方面的缺陷

在表现性测验中给学生的反应评分通常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要对学生反应的很多方面进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评分往往很不科学。教师在评估中选择和使用过多条目的标准是不明智的做法。在表现性评价中,用于评估学生反应的标准不能超过三或四条。简单地说,就是评估标准越少越好。教师的个人偏见误差

在第四章中我们已经说过,评价中的偏见要尽量予以避免。尽管不是故意的,教师在给学生反应评分时还是经常出现某些偏见。常见的教师个人偏见误差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宽松误差,指的是教师的评分高于合理的评分。即使学生的反应没有什么优点,有宽松误差倾向的教师也会说好。 p149

有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显示出严格误差。所谓严格误差,指的是低估学生作品质量的倾向。即使学生的作品很好,一个有这种偏见误差的人也只会给一个“中等”,甚至“中下”。

另外一种个人偏见误差是集中趋势误差,指的是教师在评分时评什么都给一个中间分数,既不给高分也不给低分。他们把分数集中在乎均数或中间数周围。他们在观念上倾向于认为这种做法不伤害任何人,因此会不自觉地给学生一个中间分数。

当教师用某一标准评估学生的结果影响了他对学生的整体印象,这就出现了一种常见的误差——晕轮效应(halo effect)。如果教师偏爱某一学生,认为某一学生好,那么他就会在很多标准上都给学生高分。同理,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学生不行,他就倾向于在各种标准上都给学生低分。

克服晕轮效应的一个方法是,在评分量表中偶尔将某几个条目的高低分顺序颠倒一下,这样教师就不能不假思索地给学生一连串的高分(或低分)。为了克服晕轮效应,你需要做的就是在给学生反应评分时,注意提醒自己,尽量用具体的标准给学生的反应评分,而不是凭对学生的整体印象进行评分。

关于表现性评价,任课教师要知道些什么

表现性评价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但只是最近几年,才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强烈地支持表现性评价的使用,这主要是因为:(1)表现性评价是传统纸笔测验的替代方式;

(2)表现性评价的任务通常是比较真实的——也就是说学生在真实世界也要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表现性评价,你需要理解的是,它在评价任务与你想要去推论的行为的符合程度上,与传统评价方式不同。相对而言,表现性评价与你想要去推论的行为领域更接近、更一致,因此得出的有关推论就更准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表现性评价确立的目标通常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你要意识到,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付出相当多的时间,教师根据有限的学生表现所进行

的类推也不是很好。此外,你还要知道,开发一个好的表现性测验是十分困难的,确定合适的表现性测验任务、找出合适的评估标准以及编制每一标准的评分量表,都需要严谨的思考。当然,一旦测验及其相关的评分程序开始实施,你就要给学生的表现评分,这比给大量选择题评分要花费多得多的时间。

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在评分过程中避免偏见带来的误差。如果你在教室中经常使用表现性测验,从最初的观念到克服偏见完成评分,整个应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在第十三章,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利用表现性测验改善教学质量。 p151

本章小结

尽管本章介绍的是表现性评价,但本章中的许多内容也可用于其他类型建构—反应题目(如论述题或简答题)的评分。表现性测验是一种测量方式,学生在这种评价任务中要生成原创的反应。在测验情境与真实生活的接近程度上,表现性测验与传统测验有明显的不同。

依据梅伦斯(1992)的分析,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激发了人们对表现性评价的兴趣,分别是:(1)对选择题的不满,(2)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和(3)传统测验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确定合适的表现性评价任务非常重要,本章花了很大篇幅讨论这一问题,因为不合适的任务必然导致不令人满意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测验任务是否合适主要有以下七个标准:(1)类推性、(2)真实性、(3)多重关注点、(4)可教性、(5)公平、(6)可行性和(7)可评分。要想从学生表现中得出对学生一般能力的合理推论,必须要重视任务的选择。

通过表现性任务评价的技能必须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我将评估标准定义为确定学生表现可接受程度的有关因素。评估标准构成了评分规则的最主要特征。选择合适的评估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标准确定下来,教师就可以为每条标准设计一个数字评分量表,通常有三到六个评分点。用评分标准,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产品和观察学生行为两种形式来评估学生的反应。

在本章结尾,我指出教师在表现性测验任务评分中,会出现四种类型的评分误差,分别是宽容偏见、严格偏见、集中趋势偏见和晕轮效应。

本章的练习题,要求大家也来完成一个小的表现性测验。具体地说,现在,有一个相当简单的表现性测验任务,就是要求学生给一个外国笔友回信,向笔友描述一下“美国总统是如何选举的”,而你要为这一任务编写一份评分指导。类似的任务还有几个,都是要求学生向外国笔友描述美国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程序。

现在,就你所熟悉的年级水平,草拟一份评分指导,这一评分规则要包含一个和多个评估标准,每个标准还要有评分量表。

1.表现性评价要求教师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你认为值得吗?

2.你个人认为表现性评价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它的最大弱点又是什么?

3.你认为有哪些主题或教学目标最适合使用表现性评价?

4.你认为教师广泛使用表现性评价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

5.表现性评价更容易由个别教师用于学生评价,而不是大规模的教育效果评价,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6.在表现性测验中你会使用整体评分法还是分项评分法?为什么?

练习题答案

由于不知道你提出来的评分指导是什么样的,我没法给你一个十分具体的反馈。尽管你提供的评分指导不用像图8.5中的评分规则那么详细,但你要在草拟的评分指导中体现它的核心特点。换句话说,你要:(1)确定评估标准,(2)对标准进行描述,(3)尽可能为每一标准提供一个非常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分数量表。

如果你是在一个正式的教师培训班上做这一练习,你可以找个同学交换各自的评分指

导,互相提一下批评意见。如果你已经结婚,可以请你的配偶浏览一下你的评分指导,看一看他/她能否理解如何给学生写的信评分。如果现在你并没有结婚,只是在谈恋爱,我劝你就不要把恋人叫来和你讨论,而是一起出去吃顿饭或去看场电影。

网上资源

●科学课程的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linksin Science,PALS)是一个在线的大资源库,内容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K-12)中列举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有关。PALS提供了表现性任务、指导语、实施程序、评分细则,以及学生完成任务的样例。有关评价培训的材料也有,但不是每个任务都有。网站中列举的许多材料和程序,实际上不仅局限于科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网站的具体地址是https://www.sodocs.net/doc/104011319.html,

●伯罗斯心理测量研究所(theBuros lnstitute Of Mental Measurements)位于内布拉斯加大学(theUniversityofNebraska)。它为那些使用商业测验的教育者提供有关帮助,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所出版了很多著名商业性测验的参考用书。伯罗斯<心理测验研究所年鉴)是该所出版史上的里程碑,其中有最新的测验综述。这一年鉴已修订出版了好多次。这个网站的地址是:https://www.sodocs.net/doc/104011319.html,/buros,与大量和评价相关的网站有链接。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热 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 作者:王小明文章来源:转贴自: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点击数: 3574 更新时间:2004-12-22 15:11:17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对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评价的方法,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呼唤之下出现的,它与传统的客观测验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关系。表现性评价有多种形式,在进行编制时,首先要明确所要评价的能力或倾向,而后再编制表现性任务,最后确立具体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不无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表现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也相继出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内容,这反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重视。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如何来评价学生的这些能力,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表现云兰?performanceaaawaament)是国外新近提倡的一种评价复杂学习的方法,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表现性评价的涵义 表现性评价目前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1992年提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要求学生创造出答案或产品以展示其知识或技能的测验。这一定义目前为较多的人所认可。下面我们从这一定义出发,对表现性评价的涵义作进一步分析。 (一)表现性评价是对内在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能力(或倾向)与行为表现的区分是现代心理学家,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如R.M.加涅就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Performance)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为了强调这些状态具有习得的和持久的性质,可以管他们叫做能力和倾向”。这里,加涅说明的是内在的能力和倾向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才展示出来的。通过行为表现,可以推论出所习得的能力或倾向。 A.Oosterhof也主张区分学生的能力与表现。“能力是学生的知识,我们想评价但不能直接评价,因为我们看不到另一个人知道什么或在想什么。我们应当确定出一种提供了学生知识迹象的表现”。明确了能力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就不难理解表现性评价主要是对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表现性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评价认知能力,也可用来评价非认知的结果,如自我定向,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知觉。这种对情感态度领域学习的关注,反映出人们认识到,复杂任务的熟练表现,不仅涉及回忆信息、形成概念、进行概括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涉及到用脑的习惯、态度与社会技能。 (二)表现性评价是对能力(倾向)表现的直接评价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崔桂璇希望小学王照华案例描述: 新学期开始,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五年级三个班英语,五年级这 群孩子自三年级起由于种种原因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英语基础很差,后来在四年级老师的努力下,英语学习兴趣稍有起色,但是有 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把学英语看作是一件苦差事,不会说英语,别人说简单的英语也听不懂。我想,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最重要,但小学高年级英语一周只有3节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焦思苦虑后还是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最有效。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性评 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通过事先了解,我知道这群孩子四年级课堂上几乎不比赛读单词、也不分角色读let’s talk ,所以开学第一节课学完单词后,我先让孩子们分男女两大组、分南北排两大组pk读单词,再读对话。同学们刚开始觉得挺好玩,在老师给予鼓励的评价后,同学们怕被另一组pk倒,所以一些平常不敢开口读英语的孩子也张大口,朗朗读起来。两组pk完后,互相评价读的怎么样,这时同学们大胆的互相评价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鉴于对手组的评价,再pk一边,最后老师进行评价总结,同学们兴致高涨,英语学习兴趣也有了提高。

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小组pk,互相评价的方法上课,课堂学习效果很理想。 案例反思: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 评价学生己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这理念的支持下,我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课后我实施班内分小组教学,小组的构建有尖子生,也有学困生,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让学生在学习上结伴,互相帮助,进步大的同学还有小喜报等奖励,使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开口朗朗说英语。 三.评价维度和观察点说明 根据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等等,我从课堂参与度、观察习惯、倾听习惯、模仿习惯、表达习惯这几方面制定课堂评价观察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日常观察。

最新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2009-09-17 08:32:04)转载▼ 标签:教育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20世纪90年代早期,许多教育决策人员十分钟情于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通过让学会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测量学生的状态。从理论上讲,学生在判断题中选择正确和错误也是在完成任务,尽管这一任务很简单。但是,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认为,表现性评价的测量方法与选择题测验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正是对传统纸笔测验的不满使许多教育者开始尝试使用表现性评价。 什么是表现性测验 表现性评价不仅要观察学生的表现,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判。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要建构一种原创的反应,教师还要观察这一建构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与其他传统测验的区别主要在于引发学生真实行为表现的程度。 例如,有个教师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他想评估学生是否习得了合作技能。这里要考查的是每一个学生掌握合作技能的程度。依据评估的结果,教师可以决定某一学生是否需要额外的指导,是否可以开始新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在这里教师真正感兴趣的是学生能否与其他学生合作,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图8.1列举了五种用以评估学生合作技能的方法。但你会发现,一和二两种方法都是选择—反应评价,它们没有让学生建构任何反应。其他三种(三、四和五)虽然都是建构—反应评价,但所提供的任务与教师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具体地说,第五种方法与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行为最接近,而第4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就更具有表现性测验的特点。 不难看出,不同的教育者在用“表现性评价”这个词表示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些教师把简答题和论述题测验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把表现性评价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建构—反应评价;有些教师则使用比较严格的表现性评价概念。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主张,真正的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多重评估标准。学生表现的评判必须依据多个评估标准。举个例子来说,一 个学生说西班牙语的能力要从口音、句法、词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预定的质量标准。用以评判学生表现的每一条评估标准,必须在评判之前 就已十分具体、明确。 ●主观的评估。真正的表现性评价与选择题的评分不同,它不能借助于计算 机和扫描仪,它要依靠人的经验和智慧来决定学生表现的可接受程度。 回头去看图8.1,如果用上述三个条件来衡量图中提供的五种评价方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五种方法是表现性测验,第四种方法也算,但其他三种就不符合要求了。 很多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指出,提供给学生的任务应当是能代表真实世界而不是校园世界的问题;其他支持者则认为,校园世界的测量都应是建构—反应的,而不是选择题;还有一些支持者主张表现性测验中的任务应当是十分严谨的,要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为指导。总之,表现性评价的支持者所主张的方法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 你有时候可能会碰到有人使用其他词来称呼表现性评价。比如,有些人可能会使用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因为评价任务比较接近真实酌生活)或替代性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构成了传统纸笔测验的一种替代方式)。下一章,我们将介绍的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类型,不能被看做是表现性评价的又一称呼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表现性评价 之所以许多人倡导使用表现性评价,影响因素有很多。杰出的教育测量专家梅伦斯(Mehrens,1992)曾提出一系列教育者赞同使用表现性评价的理由,下面列举的是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

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

·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案例(数学) 调查统计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天河区华康小学何燕 【活动背景】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调查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活动目的】 为学生提供调查统计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统计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学会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议使用时间】五年级第二学期。 【表现性任务】 “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任务与指导语: 1、独立向周围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都喜欢哪些类型的电视节目,并作好原始记录(表2)。 2、小组合作,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制成小组调查结果统计表(表3)。 3、针对你们小组的调查结果,独立阐述以下两个问题(表4): (1)从调查统计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2)将你对该信息的看法写下来。 4、仔细阅读表1,认真、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组员的互相评价。(表5)附:表1:评价指导

表2:个人的原始调查记录表 表3:小组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表4:我的看法

表5:评价记录表 【活动程序】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调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原始数据。 2、利用课堂上的35分钟时间: (1)学生小组合作,将每个组员的数据合计,填写本小组的统计表。 (2)根据本小组的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独立的分析,并对自己的看法作出说明。(3)学生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表5中。 3、课堂上的最后5分钟,教师进行活动的总结。 【实施情况及反思】 情景一:在独立调查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踏踏实实地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与统计,获得了真实的数据。但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得知,其中也不乏那些根本没有调查、胡乱编造数据之人。 反思一: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常常依据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决策,因此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决策的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学生限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不能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上面的情景使我反思,并认识到:1、以往在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时,虽然注意到统计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但在使学生感受统计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知道统计的数据是不可以随意编造和涂改的这一方面着力不够;2、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调查统计类的表现性任务以及开展这类数学实践活动时,应更多地将调查统计与某种决策相联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会到调查统计求真求实的重要性。 情景二:活动开始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较多小组的成员都是“各自为政”,只是将自己的数据抄上去。于是不得不叫大家暂停,教师再一次说明小组的统计表应怎样填写。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评价教师的教学,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教学成绩,又重视获取成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评价促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教师业务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体参与、全面评价,使教师自身、领导、同事、学生、家长都参与评价。 2、民主化原则。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贯彻民主化原则,表现在: 一是要破除评价过程的神秘化,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拟定评价程序和评价范围; 二是对评价材料的认定、评价结论、评价报告的拟定等要征求评价对象的意见; 三是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 四是关注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数据、信

息、评价结果等能进行量化处理的,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而对于不能用于量化处理的信息要采取定性表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注意评价标准与评价结论的导向性,使其成为今后教师工作的努力方向;还要注意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以保证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也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是对教师生命活动的尊重。 四、评价的内容 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一般评价内容和重点评价内容 1、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观念和思想;对教学内容、对象的把握程度;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测试;辅导。 2、学生管理 师生关系;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成长评价及档案建设。 3、社会及兼职工作 与同事的协作关系;职业态度;兼职工作。 4、发展目标 专业技能领域;科研。 五、评价步骤 1、评价者和评价对象

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 (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3)表现性评定,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也不在于给学生分等级或贴标签。它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只能接受评价。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形成心理抵触,阻碍评价的进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此相反,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并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ing)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学业成就测验是把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整个教育中、从学生完整的学校生活中、从课程中游离出来,单独进行评价,所以,这种测验比较长于测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识记、理解和简单运用的情况,关注于低水平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真实的世界中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内的高度综合的心智技能却难以测查,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素质的测评更是无能为力。而表现性评价正好能克服传统学

单一任务表现性评价案例(二年级)赵有美 (1)

自制天平比轻重 ——“轻与重”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践案例 闵行区平阳小学赵有美 数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然而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很难评价到学生的活动过程、思维方法及情感态度等。表现性评价关注被评价者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正好可以弥补传统评价对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不足之处。 一、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 二年级开展的“物体的轻重比较”这一实践性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对直接比较的局限性和推理比较的繁琐性的体会基础上,再组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过程,体会借助“中介物质”进行“间接比较”的必要性和便利性,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用统一的标准计量单位来衡量物体轻重的便利性,并从中体会到数值化的好处,感受优化解决问题方法的策略意识。 (一)评价目标: 1、能通过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进行数值化,会通过比较测定值这种形式进行物体的间接比较,认识数值化的好处。 3、能够根据比较的具体情境,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4、通过亲身体验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内容: “二期课改“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间接比较》。 二、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一)设计背景: 物体轻重的间接比较,实际上是使用比较测定值这种形式进行的。这也是数值化的意义所在。但学生是否能够想到借助统一的测定值这一比较方法来进行比较方法的优化?在面对具体情境时,是否能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反思、调整与优化呢?基于以上的思考,设计了此表现性评价单一任务。

表现性评价特点及作用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程继来 ( 1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如下: ①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②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的能力做出评价。 ③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 ( 2 )过程性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关注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表现性评价方案(1)

欢乐游园会 班级姓名成绩()☆等第: 马上要过年了,经过一个学期认真的学习,我们即将迎来美好的寒假,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到欢乐游园会吧!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玩得开心,获得更多的知识! 快乐大转盘 快乐大转盘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请你任选一个,希望你们仔细看、认真读,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转盘一:贝壳漂亮细长铁环第一痛快果实累累欢声雷动左挑右选半睡半醒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米佳兴奋地父亲说:“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 转盘二:暴风雨船票晴朗曲折简直逼真密密麻麻狐假虎威忘恩负义挨挨挤挤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转盘三:欣赏继续麻烦收获汽笛渐渐摇头晃脑一丝不苟模模糊糊恍然大悟人们看到蜻蜓低飞,蚂蚁往高处搬家,知道快下雨了。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后来神秘地消失了。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上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请你任选两个木马,骑上去,并流利有感情的背出木马上的古诗。请你准确、流利的背出古诗,做到有感情,有语调。 《回乡偶书》《秋浦歌》《刺勒歌》《凉州词》 《早发白帝城》《一字诗》《大林寺桃花》《前出塞》 3、评价量规 我可以得到

青青大草原 小朋友们都玩过了快乐大转盘和旋转木马,大家一定想休息一下吧,让我们来到喜羊羊的家乡——青青大草原上完成喜羊羊交给我们的任务。请你读通下面的小短文,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几个小问题,让聪明的喜羊羊和你们一起茁壮成长。 菊花飘香 今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老师带领我们到中山公园观赏菊花。一进公园,淡淡的菊香扑鼻而来。 菊花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松针,有的像向日葵,有的像小太阳,有的像卷毛发,还有的像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菊花的颜色也多种多样,有红艳艳的、黄澄澄的,还有紫红色的、淡绿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这里简直是菊花的世界。我们仿佛像一只只小蝴蝶,在菊花的世界里飞翔。 必答题:动动脑筋,仔细想想,这些问题可要用心答哦! 1、读了短文,你知道短文共有几节?第二节一共有几句话? 2、你能在文中找出“欣赏”、“五彩缤纷”的近义词。 3、你能照样子说说词语吗?每个词语说出两个。“红艳艳”、“密密层层” 选答题:你只要回答出以下三题的一题就可以完成了! 1、读了短文,你知道第2小节先写菊花的什么,再写菊花的什么。 2、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3、你能找出短文中描写菊花多的句子。 3. 我可以得到

品德与社会表现性评价案例课稿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案例 红岛中心小学 赵红格

品德与社会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案例《普通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为品德与社会课确定了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德与社会课与其它学科不同,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门德育课,所以应当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优先目标。这一目标很难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出来,因此,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以“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为例来探讨一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一、实验案例:对学生掌握《企业与劳动者》中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 《企业与劳动者》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二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是《公司的经营》,主要介绍公司的不同类型、公司的经营目的与成功运营的条件,第二框是《新时代的劳动者》介绍劳动者权利、义务和正确的人生观。 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列举儿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设计与实施: 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中对学生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份和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是创业者的个性人格特征,包括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迎接挑战的勇气,敢冒风险的魄力、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等品质。 1.评价设计 为评价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设计了以下二项活动: (1)收集、分析资料的活动 收集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概括出就业的总趋势:收集创业成功者和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事例,概括出成功者的主要素质。目的是评价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评价学生创业意识中对创业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及对创业品质的认识,同时为第二项活动作准备。 (2)模拟招聘会 招聘职位:某公司营销人员 主考官:聘请校外某酒店经理担任(为学生家长)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计划方案

胡官屯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闻韶镇泰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实施要遵循导向性、全面性、公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通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展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3、公平性原则 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真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4、发展性原则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5、可操作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素质种类,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的科学

表现性评价

第单元(课题) 第一部分单元设计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找出与本单元相关所有要求) 二教材分析 单元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主要小学阶段) 三学情分析 四单元目标(从三个维度:3—5条)

五单元评价设计 1.评价建议 2.本单元评价任务设计 (主要是表现性评价:与评价目标相吻合的表现性任务设计。 包括任务(情境)描述、任务要求、评价量规) (一)任务描述 例:我们的校园是多么美丽!门、窗、板报、花圃是哪些图形?让我们拿起工具,从数学图形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校园,装扮你熟悉教室,帮助校园书法布展,在校园的门厅定格温暖的笑容……小小设计师们,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等着你大展拳脚呢!

(二)单元大任务 通过测量、讨论、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设计美化校园的方案。如:学校的墙面、书法作品如何更加美观;笑脸照片如何排列,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性等。 (三)任务要求 (1)你要能从熟悉的教室、校园中找出四边形,并辨别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 (2)指出教室中、校园中你感兴趣的物体的周长,想一想,怎样对它们进行装饰。 (3)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选用工具测量、计算装饰需要多少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4)与同伴讨论最佳方案,展示你们的装饰成果,争取被学校采用。

整合本单元表现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测量、计算,数学表达与交流进行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见下表

六单元架构分析(可以按教材原有知识点;也可以有调整如:合并或增加;也可以按主题设计,本单元主题为:。如果有调整,写出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把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进行了整合(如下) 单元学习主题:美化我们的校园 七. 教学资源(可提供知识链接:备课资料也可以是数学家故事\数

表现性评价特点及作用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程继来 (1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如下: ①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②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 的能力做出评 价。 ③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 (2 )过程性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 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 。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关注学习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