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创新创业校本教材

创新创业校本教材

一、前言

二、绪论

第1节创新与创业

一、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概念

(二)创新的基本要素

(三)创新的类型

二、创业概述

(一)创业的内涵

(二)创业动因

(三)创业的类型

三、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

(一)创新精神

(二)创业精神

四、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第2节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背景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四、国内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三、创业与生涯发展

第1节创业生涯路径选择

一、创业对于生涯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二、创业是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选择之一

三、创业与考研、出国以及就业之间的关系

(一)在校生选择创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效的创业平台与资源(二)选择考研升学可以为创业积累更多的知识、能力与人脉资源(三)选择国外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素养

(四)选择先就业再创业可以更多积累社会经验与创业资本第2节创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一、以创业为目标导向的自我认知

(一)明确自身优势

(二)发现自己的不足

二、了解关于创业的外部世界

(一)了解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三)大学生创业的微观环境分析

三、创业生涯决策

四、中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比及启示第1节中国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2节中国创新创业的差距

第3节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由来与发展

(一)联合国倡导创新创业教育

(二)知识经济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时代

(三)国际舆论鼓励创新创业教育

二、美国与欧亚等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法国的创业教育

(四)德国的创业教育

(五)日本的创业教育

(六)新加坡的创业教育

(七)韩国的创业教育

(八)印度的创业教育

(九)跨国合作研究

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创新创业过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四、中国大学的使命和责任

(一)新时代中国大学位置在哪里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大学亟待发展的新领域附录1:与创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

附录2: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赛事简介

一、前言

打通三大断层构建教育闭环

——持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加强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期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依然存在若干亟待改进的方面。例如有学者强调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滞后,功利化、简单化教育倾向严重,培养目标不清;教育模式落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创业教育方法落后等问题[1]。也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得到与专业教育的同等地位,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是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2]。

就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这样的一种社会层面日益迫切、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与高校层面教育体系不健全、力量不充足、效果不显著的现状构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能否破解这一矛盾决定着我们高等教育能否承担起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使命,决定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能否实现,最终决定着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的实施成效。

当然,这样一对矛盾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原因。我们的高等教育整体大而不强的现实状况,我们对创新创业之前强调、研究得并不充分的客观基础,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对创新创业的相关价值观支撑不足的历史背景,这些都是矛盾形成的内在根源。

在这些原因中,本文将着重聚焦一个角度来予以分析:即重点关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在的持续改进能力欠缺的问题。

固然我们面对起点低、积累少等客观困难,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能否形成一种内生的持续改进机制,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路径是极为关键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还欠缺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原因在于其自身运行的若干环节尚不贯通,进而难以构建闭环、形成良性运行。

接下来,我们不妨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戴明环为分析工具,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细致剖析,最终力求找到构建闭环、持续改进的具体对策。

戴明环也称为PDCA闭环,是由Walter A.Shewhart于1930年提出,后经Edwards Deming 在1950年改进完善的一个通用的管理学分析模型。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包括方针、目标、计划等的确定;D,DO,执行,指目标、计划的具体实施;C,Check,检查,就是要评价总结执行的效果;A,Action,行动或处理,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成功的经验予以标准化,不足的环节提出改进方案,从而开启下一个持续发展的闭环。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闭环运转,我们将力求使管理活动依据这样一种逻辑、科学的工作程序进行运行,最终实现持续改进、质量提升。

依据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我们重点考察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四个具体环节:目标设定(P)——教育实施(D)——效果评价(C)——调整改进(A)。并可以给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闭环结构图如下:

图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闭环结构图

二、三个断层的分析

按照这样一个闭环结构的分析框架,对照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运行存在着如下三个断层——目标设定与教育实施存在断层、教育实施与

效果评价存在断层、效果评价与调整改进存在断层,这样三大断层的存在直接阻断了各个环节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最终打破了教育的闭环结构,影响了持续改进的实效。

对于这样的三大断层的成因,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如下:

1.断层一:目标设定与教育实施存在断层。

首先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混淆。

关于创新人才,我们的概念是清晰的。在经济学范畴里,依据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一般这样的新组合可能包括: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创新作为求新求异的开创性实践活动,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智慧,需要耗费更多的脑力劳动和时间,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更大,因而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由此而来的创新人才的概念我们也就能够明确了。简要来说,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于创业人才,我们的概念也是清晰。一般来说,创业人才被理解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而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将集中体现在:其一,具备较好的机会识别的能力,能够敏感地发现潜在的机遇;其二,拥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也就是具备一定的风险偏好;其三,能够调动相应的资源(经济的、社会的)实践创业行为。

但是,基于以上两者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其目标设定上却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虽有共同点,但是差异也很明显,那么在人才培养上教育资源应当侧重哪一方面?抑或兼顾?创新创业行为带有很强的个人特质性,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效性到底会体现在哪里,体现到什么程度?创新创业能力内涵较为丰富,既有通用性知识,也有专门化的内容,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传授那些内容?

此外,单就创新或者创业教育而言,其本身的教育目标的设定也存在着取舍。有学者针对创业教育就总结了至少有两种目标模式[3]:

表1:创业教育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A 目标模式B

教育目标

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造就

少数学生企业家培养在校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革

教育内容主要根据当前社会的现状,为毕业生

提供急需的职业性或专业性技能、技

巧,开展创业实践

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授实施创业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模拟创业演

教育功能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社会就

业压力,实现教育为现实社会服务的

功能

为未来人才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通过培养潜在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家发

挥教育的经济功能

这样看来,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恐怕都会是一件需要认真研究、审慎抉择的事。事实上,我们的很多高校在这个问题上常常是含糊其辞、笼而统之的。

而在这样的模糊化的目标设定下,我们的教育实施显然无法较好地予以开展。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与经历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部分西方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相关教育资源、实践探索本身就存在若干不足,再加上定位模糊、难以科学取舍、集中有限资源,其实施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从这个意义上看,目标设定和教育实施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而重要的断层,难以顺畅联络、难以有效联动。

2.断层二: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存在断层。

在教育实施和效果评价之间同样存在断层。

对于教育实施环节而言,我们同时面临多重挑战。

其一、目标设定上的不清晰导致教育实施处在难以突出重点,难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困境。这一点在上文已经有了论述。

其二、就很多高校而言,我们的教育方法、师资队伍都有着很强的惯性。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知识性的讲授方式、课堂化的教育模式、缺乏社会经验的学者型师资队伍,这些传统化的教育资源和方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而言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差距明显。

其三、从教育内容设置的成本来看,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性的内容的设置在教育成本上是最经济的,个性化、启发式、探究型的辅导的提供是最昂贵、最困难的。但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和人才成长的实际规律来看,个性化、启发式、探究型的辅导又是不可或缺,甚至可能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促成质变的关键作用的因素。

这些挑战使得我们很多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有的是“巧妇无米”,有的干脆是“巧妇与米皆缺”。

如此情况下的教育实施,其效果评价自然也就难以全面、深入的开展了。部分教育课程内容雷同、徒有其名,重形式而缺内涵;对于这些课程的效果评价也就意义不大了。另有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如团队化辅导、个性化训练)基本欠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更是无从下手。

就这样,教育实施环节与效果评价环节最终处在了一个相互割裂、难以互动的断层局面。

3.断层三:效果评价与调整改进存在断层。

效果评价的现状进一步导致了与调整改进环节的断层。

正如上文所说的,教育实施现状下我们的效果评价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一种倾向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同于专业教育。于是,程序化的课程评估、课程满意度测评、课程成绩分析,这些传统的评估方式被简单套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之上。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本应具备的实践性、分类分层、适度个性化等关键特点只能选择忽视。

另一种倾向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同于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状况。通过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的相关显示度成果(如竞赛成绩、科研成绩、实际创业成就等)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群体性特质的相关调查(如创业动力检验、创新意识评估、创新创业意愿等)的分析,从而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这样的简化处理回避了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多因素、复杂性的本质,也就使得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实践指导意义也相应下降。

两种主要的倾向显示的都是效果评价的现实困境。而缺乏科学有效的效果评价,自然也就难以依据评价结果来针对性地开展调整改进。

在这里,效果评价和调整改进这样两个环节之间也同样产生了醒目的断层,难以有效贯通。

以上这样三处断层的存在,打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闭环,从而阻隔了PDCA的持续运转,进而也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借由循环运转不断提升质量的发展路径难以实现。

应当说,这就是当前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较为严峻的内生性挑战和困境。

三、打通断层、构建闭环的对策

分析了断层的成因,关于打通断层、构建闭环的相关对策也就逐步明确了。在我们看来,要有效打通断层,就应对目标设定、教育实施、效果评价、调整改进等四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改进和重构。具体来说:

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要更加理性。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的来说,当前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解,有“平行说”和“包含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缺陷。事实上,创新创业人才既不是如“平行说”那样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泾渭分明的两类人才的简单叠加和机械组合,也不是“包含说”的一方(例如创新人才)简单地整并另一方(例如创业人才)[4]。那么创新创业人才从广义上讲就应当包含这样一些类型:(1)有基本创业意识与技能的创新人才;(2)有基本创新精神与技能的创业人才;(3)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而对于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而言,个人特质、环境性因素以及相应的教育都会发挥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很多了。有学者关注到了个体背景、经验及创业的信念和态度对创业倾向的影响[5];有学者关注到了早期创业竞争力和创业兴趣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6]等等;也有学者进一步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创业教育可以从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7]: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基础性创业知识技能和操作性创业知识技能,从而增强其创业倾向;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创业意愿。

因此,人才内涵、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需要在一个多元多层的架构内寻求相应的个性化定位。

一般来说,就“多层”来讲,如果从教育实施者的视角观察,目标应当包括:基本的创新精神与技能培养,基本的创业意识与技能培养,补充型、提高型的专门培养,针对重点团队的个性化深度辅导等。再从教育接受者的视角观察,目标应当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等。其中,近期目标可以描述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创新意识;中期目标可以描述为:通过创新创业的系统性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思维、创业动力,进而提供相应的知识支撑、技能指导,使其具备创新创业的现实潜能;远期目标可以描述为:通过创新创业的显性教育与隐性影响,为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设定“创新创业遗传密码”,并通过在关键环节上的针对性辅导和扶助,推动其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

与此同时,就“多元”来讲,如果从创新创业能力的侧重来看,培养目标可以包括: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如果从人才的团队角度看,培养目标可以包括:领袖型、管理型、业务型等各类人才。再从人才的知识优势上看,培养目标还可以包括:管理类、金融类、营销类、研发类等各种人才。

这样的多层多元的目标体系可以直观的表述为如下的一个目标矩阵:

图2: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矩阵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培养的对象的状况以及区域环境因素,在这样一个“多层多元”的目标矩阵中去理性定位我们的具体的教育目标。

对于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素质较高、区域创新创业文化浓厚的高校而言,其目标设定可以视野更广、标准更高、目光长远。对于专业性较强、学生群体特征鲜明、区域创新创业文化尚需营造的高校而言,其目标设定可以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突出特色。

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人才的目标设定为:以“Mind And Hand”校训为培养理念,促使本科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研究办法,促进新观念和新思维的产生,将执着、缜密、求真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带入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态度,为自主创新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而北京建筑大学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建筑行业创新创业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实施要更加科学。

在理性设置培养目标后,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科学性将是关键。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育,也不能将其简单化地理解为一组课程的集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实施应当有效处理好以下的几个关系。

第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

从大类上讲,我们的现代教育可以区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所谓通识教育,也称博雅教育,一般来说就是指必修课和专修课以外的课程,旨在保持知识的广度和平衡,确保人的全面发展。而专业教育则是立足于学科分化,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开展的相关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在这样的分类框架中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就创新创业而言,其内在规律性和专门化知识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正是这些规律性内容和专门化知识使得创新创业能够像一门“专业”一样,可以构建起独立的课程体系。就当前的实践来看,一般成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涵盖了职业规划、基本管理学、金融工具、市场营销等课程。

其次从培养、启发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世界又显示出通识教育的属性。比如,美国从小学、初中到大学都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998年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面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积极培养未来的经理人[8]。特别是对于以创新驱动作为重要追求的我国而言,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必然要求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是种必备的素质,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承担了确保其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功能。

因此,就创新创业教育本身而言,必须妥善协调其通识教育的属性和专业教育的属性。

再进一步,考察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的关系。

从知识创造、学科发展的角度讲,任何专业课程都以鼓励创新为其基本价值诉求之一。那样看来,在其他的专业教育内容中本来就包含着创新教育的因素。因此,就创新教育而言,依托各类专业教育,再辅以一定的通识性教育,恐怕是种实际的选择。

至于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也往往都依托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想通过创新型的资源组合方式实现效率的提升怎能没有相应的专业基础?因此,专业教育往往就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就创业教育而言,着力构建通识性教育体系,再结合一定的其他专业教育,恐怕是种实际的选择。

这样看来,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也有着深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特征。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来看,还是从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的关系来看,协调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实施中的关键要求。

第二、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调。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是两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载体。这一点已经是共识。基本上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大都在其中兼顾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的因素。

但是,就教育实施的具体效果而言,光是兼备课堂与实践还不够。促进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在融合、协同育人,这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一般来说,课堂教育具有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教育过程的可控性等优点;但是从创新创业的教育特性看,课堂教育在个性化培养方面不具优势。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课堂教育的模式适合基础知识的传授,也适合进行大范围的学生群体中的初步筛选、深度教育的动机激发等。

实践教学具有注重体验、鼓励探究、便于互动等优点;但是其最大的困难就是成本的高昂。实践教学模块下的个性化辅导、特质化的实践环境的提供这都意味着不菲的投入。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入门级的大众化的一些实践教育,大部分的实践教育是不适合针对较大规模的学生群体的,而更多地适合于小众化的培养。

当然,随着整个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非高校以外的社会组织也开始基于各自的考虑不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队伍。这为我们整合提升更多更优质的实践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目前方兴未艾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各类投资基金资助的创新创业社会化培训,多种类型的立足共同成长的孵化机构开设的培训服务,这些因素都成为了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积极力量。也使得当前的高校学生有了更多的渠道、更便捷的途径去接受实践教育。

因此,当下就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有了更有利的客观环境。

从基础的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知识的传授,并通过初步的启发、强化对学生群体进行分流;这一分流和启发为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直接的指导,使得实践教学的实施更富针对性、更富目标性;经过这些实践教育,学生的分流发展进一步明晰,其对下一步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也更为具体,由此可以尝试针对他们的核心需求提供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由此相辅相成、动态推进,直至创新创业教育的既定目标得以达成。与此同时,社会资

源的介入使得我们可供选择的课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都极大丰富,并加快促进了校内校外、课堂实践的双向融合。

这样一个路径将是我们协调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可行路径。

第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协调。

创新创业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以创新发明为例,前苏联学者阿利赫舒列尔曾经尝试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依托技术系统进化理论,深入探讨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并于1946年开始创立TRIZ理论(也被称为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此后基于这一理论很多学者又进行了若干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了TRIZ系列的多种工具,如冲突矩阵、ARIZ、AFD、物质——场分析等。

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和分析工具对于我们开展创新发明、解决各类问题提供了很大助力;但是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要说,对于人类而言创新行为的发生和演进依然充满神秘。我们固然可以深度分享、甚至细致研究乔布斯、马云们的创新创业经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创新创业上的成功能够被简单复制。

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显性知识是必不可缺的,比如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相关规律性知识,以及创新创业中必需依托的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又意味着那些隐性知识也是极为关键的。其中,表现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隐性知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正如我们去讨论硅谷成功的秘诀,独特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于尝试、执着坚韧的硅谷文化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而言,能否协调好显性知识的传授与隐性知识的浸染、传承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四、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协调。

我们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保持充分的开放性,协调好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

高校具有完备的知识创新和传授的系统,现代大学的治理机制,科学的专业设置,完备的科研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以及经过多年办学实践所形成的优质高效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社会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创新创业,尤其是创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在创业经验、创业资源等方面,高校是相对缺乏的,而以市场机制、商业资源为后盾的社会则有着促进创新创业的天然优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中针对蒂蒙斯创业模型作出了大学生创业阶段的注解,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9]。因此,我们在今天谈到创新创业,就不能不谈活跃专业的各类投资基金,就不能不谈以YC创业营为代表的各类孵化机构。

因此,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而言,开放的程序,对社会资源的动员程度,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两者间的互动融合程度,都将是重要的因素。

3.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要更加全面。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状况的全面评价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改进、科学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的多元多层的特性也自然决定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多层。

很多学者关注到了当前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面临着评价体系不健全的困境。比如:有学者指出,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评价标准统一呆板,评价方法相对落后。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关研究中,深入的量化研究较为缺乏,需要逐步探索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模式、方法和路径[10]。

因此,我们在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反对标准的简单化。既要反对简单的以创办企业、获得竞赛奖励等实践性指标为主要评价标准,也要反对简单套用传统的针对其他专业性课堂教学的评估办法为主要评价标准。

简略来说,我们可以依据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尝试从两个维度去考虑评价体系的建立。

其一、针对学生群体的分类评价。

根据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分类教育,评价体系应当考虑:对于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方向的教育模块,可以采用与其他专业教育一致的传统教学评估为主要方式;对于以补充型、提高型为方向的教育模块,可以采用高参与度的、互动式的、追踪式的评估方式为主,传统化教学评估为辅;对于个性化的深度辅导性教育模块,可以采用标志性成果为主要评价标准,其成果包括竞赛类成绩,也包括产业实效,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最佳创业时间的规律性,这类成果评价甚至可以考虑使用毕业后五年左右的跟踪性成果数据。

其二、针对教育体系的系统评价。

在这个维度,我们着重从教育体系的自身建设入手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专项课程的完备程度的评价,可以包含与一般性专业教育的融合程度的评价,还可以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状况评价、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协同程度的评价、隐性知识传播(特别是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的有效性评价等。

通过对以上两个维度的考虑,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地相对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由此有效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实施效果。

4.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整改进要更加有效。

依据评价形成正反馈,促进改善是形成闭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最后我们必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调整改进更加有效。

在这一个工作环节,我们有必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理念更新。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整改进工作上,更新理念是首要的,这一点决定着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力度、怎样的方向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改进。我们应当明确的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应当更明确的认识到,对于我们的高等教育而言,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顺应新形势,加快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实效等的全面改进和切实提升是摆在面前的重大挑战,也是战略机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专项行动,而是一次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进的深刻变革。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将是个系统工程,将会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因此,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识和决心来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改进,就是我们今天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理念。

其二、特色强化。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当今中国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面对数目众多、类型各异的高等学校,推进各自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强调特色强化。

各自的起点不一、资源结构不一、培养对象不一、所处环境不一,强调差异化、内涵式发展,促使高校更加鲜明地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明确自身与社会特色行业或特定需求的战略性共生关系就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

具体到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如此。如何依托自身的行业特点、学科特点、生源特点、区域特点调整好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具体实施、科学评价,这些都是我们高校工作者需要重点破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指向各自的特色强化。

在这个方面,美国的创新创业重地:硅谷与波士顿地区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可以给予我们很好地启示。同样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云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但是硅谷侧重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波士顿地区则相应地侧重医疗产业和生物科技。因此对于一个创新创业的总体布局而言,需要的不是复制扩张,而是百花齐放,各有侧重、特色强化。

其三、优势集聚。

我们已经强调过,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的系统,强化校内外的互动和协同对于教育的实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到高校知识的外溢效应以及随之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研究美国硅谷的成功原因时,斯坦福大学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被普遍认可。斯坦福大学的知识优势、科技优势通过外溢效应对硅谷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催化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校企合作、知资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环,促成了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这样一种由高校到企业到地区,由知识到资本到产业的联动机制是我们解读硅谷的重要线索。

因此,在我们调整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这样一种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高校在相关知识、科研中的竞争优势,发挥外溢效应,带动集聚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优势聚集。

二、绪论

第1节创新与创业

一、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概念

习近平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

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举足轻重。

从中国传统古籍中查阅,《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此处创新指的是创立或创造新的;

从哲学内涵阐述,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再创造。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

从社会学角度阐述,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1985年,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发展了创新理论。他提出,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创新。

我国80年代以来开展了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骥先生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方法,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此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给出的。彭玉冰、白国红也从企业的角度为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

(二)创新的基本要素

创新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创新与人们的思维、联想和情绪密切相关。创新意味着对以前的否定,对未知的好奇,对落后的淘汰;创新必须要发挥人的聪明智慧;创新必须要在一定的情绪中完成,要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并且勇于探索,才有希望获得创新。

创新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应该有以下几点:

1、好奇与兴趣

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引导和培养好奇心理,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创新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2、质疑与否定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质疑有利于激活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和知识兴趣。

批判和否定是创新的条件。不破不立,但是破字当头并不等于立在其中。因此要针对在怀疑、批判和否定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求和论证。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新思想、创立新理论的过程。

3、激情与探索

激情作为一种激烈、奋进的情绪,是人们从事发明创造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特别是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更不能没有进入无我无物境界的激情。没有对真理的执着探索、对知识顽强追求的热忱,人们就不可能揭示大自然的美和奥秘。

(三)创新的类型

创新分类的参考指标很多,不同分类指标得出不同的分类。

1.根据创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1)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

础之上,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3)产品创新:是指改善或创造产品,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或开辟新的市场。产品创新可分为全新产品创新和改进产品创新。全新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用途及其原理有显著的变化。改进产品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作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4)服务创新:是指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指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

(5)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

(6)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2.根据创新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

(1)独立创新:是指在无其他企业技术引导的条件下,企业在获取技术和市场创新机会后,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攻克技术难关,获得新的技术成果,并完成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2)合作创新:是指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包括新构思形成、新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化等任何一个阶段的合作都可以视为企业合作创新。

(3)引进创新:是指从事创新的组织从其他组织引进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创新,通过逆向工程等手段,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3.根据创新的强度进行分类:

(1)渐进性创新: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这些创新常出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程师、工人、用户之手。

(2)突破性创新:使产品、工艺或服务或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或者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性能和成本都有巨大的提高,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

(3)革命性创新:是指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影响经济的几个部门,伴随着新兴产业出现的创新。

此外,根据创新的领域进行分类:如教育创新、金融创新、工业创新、农业创新、国防

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等;根据创新的行为主体进行分类:如政府创新、企业创新、团体创新、大学创新、科研机构创新、个人创新等;根据创新的层次进行分类:首创型创新、改进型创新、应用型创新;根据创新的效果进行分类:如有价值的创新,如电脑发明等;无价值的创新,如没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负效应创新,如污染环境的新产品等。

二、创业概述

(一)创业的内涵

“创业”一词由“创”和“业”组成。《现代汉语词典》对创业有如下解释,所谓“创”一般是指创建、创新、创意;“业”是指学业、专业、就业、事业、家业、企业等。

对创业的定义和理解,存在不同的角度和范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创业定义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即“创建一番事业”。古语有“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说法。这里讲的创业不只是财富的创造。创业既包括营利性组织,也包括非营利性组织;既包括官方设置的部门和机构,也不排斥非政府组织;既包括组织,也包含个人;既包括大型的事业,也包括小规模的个人或家庭事业。

从广义的角度去看个人的创业,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所学专业,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为这个职业的成功准备各种条件,直至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经常性活动。

狭义的创业定义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是指创业者个人或者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转变择业观念,以资源所有者的身份,利用知识、能力和社会资本,通过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社会经济单元,即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填充着,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

(二)创业动因

创业动因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

创业动因可分为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

1.内因可以从哲学范畴、经济学范畴、社会学范畴等具体阐述。

从哲学范畴来看,创业能在较短的时间调动自己的能动性,加快人生活力的彰显,创业的过程惊险刺激,人们在创业过程中与人生与社会拥有更高的体验度,切实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单纯模式,其过程可见克触碰,进而引起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