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细胞大纲解析完整版】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细胞大纲解析完整版】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细胞大纲解析完整版】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细胞大纲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1.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细胞的发现

(1)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发现细胞,研制了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

(2)荷兰学者列文虎克,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与原生动物,并于1674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学说的创立

(1)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2)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强调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它们靠分裂繁殖。人们通常称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确立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确立的进化论和1866年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分裂)产生,并且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细胞学说是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等的基础,并且细胞学说的建立为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的确立提供了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后人们才逐步开始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因此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明确了细胞的概念,同时孕育了细胞学的产生;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先于进化论20年,是进化论和遗传学的基石)

1.2.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原生质:指构成细胞的全部生活物质,呈复杂的胶体系统(普金耶和冯.莫尔命名)

1861年由舒尔策提出原生质理论,认为组陈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各种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分化出质与核。

1880年,Hanstein提出“原生质体”概念,因此细胞的概念进一步演绎成具有生命活性的一小团原生质。

*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

1841年R.Remak发现鸡胚血细胞的直接分裂

W.Flemming在动物细胞中,E.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并证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核内丝状物(染色体)的形成及其向两个子细胞的平均分配

E.vanBeneden(1883年)和Strasburger(1886年)分别在动物与植物细胞中发现减数分裂

1883年vanBeneden和T.Boveri发现中心体,1894年R.Altmann发现线粒体,1898年C.Golgi 发现了高尔基体

*细胞学的建立

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时代形成和发展的,侧重于细胞整体水平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的研究1953年J.Watson和F.Crick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提出遗传中心法则,20世纪70年代以后,细胞生物学这一学科最后得以形成并确立。

中心法则

1.3.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

*细胞遗传学

1876年Herwig发现动物受精现象;1883年vanBeneden发现蛔虫的卵和精子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1888年E.A.Strasburger、1893年Overton等在植物体中也发现受精现象,并证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1900年,孟德尔在34年前发现的遗传法则倍重新提出;1905年E.B.Wilson发现性别与染色体的关系,魏斯曼遗传单位有序的排列在染色体上。德国的T.Boveri同美国的W.Sutton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910年,摩尔根证明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而且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1926年《基因论》一书出版,建立了基因学说。上述工作使细胞学与遗传学结合起来,奠定了细胞遗传学的基础。细胞遗传学主要从细胞学角度,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和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遗传现象,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机制。其核心就是染色体—基因学说。

*细胞生理学

1909年,R.Harrison和A.Carrel创立了组织培养技术;1943年A.Claude用高速离心机从活细胞内把核和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体外研究其生理活性。

主要研究内容:细胞对其周围环境的反应,细胞生长与繁殖的机制,细胞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的能力,细胞的兴奋性、收缩性、分泌性,生物膜的主动运输和能量传递与生物电等。

*细胞化学

1924年,福尔根反应,测DNA;1940年,甲基绿—派洛宁,测DNA与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DNA在细胞中的含量

1.4.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的形成

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对细胞进行剖析,并把细胞的生命活动现象同分子水平和超分子水平联系起来。

将细胞整体活动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的观点来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探索细胞的基本活动。

细胞生物学历史发展的3个时期

①细胞的发现;②细胞学说的创立和形成;③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的兴起(细胞生物学建立)。

*分子细胞生物学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随后,又提出了遗传中心法则,标志着分子生物学这一新兴学科的问世。20世纪70年代以后,细胞生物学这一学科最后得以形成并确立。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赋予细胞生物学以“分子细胞生物学”或“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名称。

特点:从细胞静态的分析到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综合。发展趋势:细胞科学。2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2.1.细胞的形态结构

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

细胞是由膜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试讨论细胞体积的限制因素。

①细胞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相对表面积正面影响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效力。②不论细胞体积相差多大,各种细胞核的大小悬殊不大,核中遗传信息的量对细胞体积有一定限制。③细胞体积受细胞内物质的交流运输对时间与空间的需要所限。

*为什么卵细胞体积大小不受一般规律限制?

早期胚胎发育是受储存在卵细胞质内的mRNA与功能蛋白调控的,并利用预先储存在卵细胞质内的养料,因此在细胞质内储存了大量的mRNA、蛋白质与养料,同时卵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很少,卵细胞的体积大主要因胞质扩散所致。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①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⑤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6关于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1.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2.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的自组装体系。

*为什么说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每一个细胞,无论高等或低等、分化与否(个别终末分化细胞除外)、性细胞或体细胞,都包含全套的遗传信息,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时,可诱导发育为完整的植株;动物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被诱导为多能干细胞甚至全能干细胞,从而也有发育为个体的潜在能力。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进行蛋白质合成的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包装这些而所需的细胞最小极限直径据推算不可能小于100nm,而最小的支原体细胞的直径已接近这个极限。若有更小的细胞,是无法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的。

*细胞具有及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构成极为精密的细胞结构体系,那么细胞在结构体系上有哪些共性?

结构:①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②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③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个别特化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④所有细胞的增殖均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5相似的化学组成(C、H、O、N、P、S)

功能:①细胞都能进行自我繁殖和遗传;②细胞都能进行新陈代谢;③细胞都具有运动性

*在亚细胞结构水平,细胞的结构大致可以归纳为哪三大结构体系?在亚显微水平,三大结构体系又有什么共同特征?

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②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③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包括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中间纤维构成)及核骨架。

2.2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①植物细胞有一些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细胞结构与细胞器,如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及其他质

体等。②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普遍有一个体积增大和成熟的过程,如细胞壁的初生壁与次生壁的形成,液泡的形成与增大,有色体的发育等。③植物细胞中通常没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中心体。

2.3掌握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

*在中心法则的基础上简要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异同点。

①原核细胞的DNA分子数为1(不包括质粒DNA),环状,基因组数为几千;真核细胞的DNA 分子数为2个以上,线状,基因组大于几万或十万。②原核细胞基因中没有内含子,没有大量的重复序列,DNA不与或很少与组蛋白结合;真核细胞基因组与之相反,且DNA与5种组蛋白结合。③原核细胞的分裂为无丝分裂;真核细胞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④原核细胞的转录与翻译同时同地进行,且以操纵子的方式进行基因表达调控,同时缺少转录后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真核细胞的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基因表达的调控包括转录前后、翻译前后等多个层次,且有RNA剪接及蛋白质拼接等加工方式。

*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四种以上主要差别。

①核膜及核仁:无(原核);有(真核)。②染色体: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2个染色体以上,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③复杂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及细胞骨架:无,有。④核糖体:70S;80S。⑤细胞增殖: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

2.4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和细胞相比,为什么说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虽然具备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复制与遗传),但是它不具备细胞形态,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体系与能量转化系统,其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利用宿主细胞的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进行增殖。因此,病毒是彻底的寄生物,是不完整的生命体。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表现正常的生命现象,病毒很可能是细胞的演化产物,依据如下:①病毒的彻底寄生性决定了没有细胞的存在也就没有病毒繁殖;②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特别是细胞癌基因与病毒癌基因具有相似的同源序列;③病毒可以看做是DNA(或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大分子。④推论:病毒可能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游离出的一个基因组或者是具备复制与转录能力的mRNA。这些基因组只有再回到其原来细胞内才能复制与转录。

*试述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针对该过程可采取哪些策略用于阻碍病毒的复制?

①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病毒表面抗原要识别靶细胞表明受体,故可用RNAi技术抑制受体的表达);

②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利用干扰素干扰病毒核酸的复制;用RNAi技术干扰病毒DNA的转录;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阻断核糖体的翻译进程);③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通过抑制剂干扰病毒的装配)。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

3.1.1.光学显微技术

光学显微镜技术:包括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支架系统,大分辨率为0.2μm

* 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像差与复合透镜

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是任何显微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光源的波长λ、物镜的镜口角α和介质的直射率N,它们之间的关系为D=0.61λ/N sin(α/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0.2微米,电子显微镜是0.2纳米。

* 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固定、切片、染色

为了便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经过固定、切片、染色等操作步骤更易于进行。因为细胞内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水,所以固定主要是依靠蛋白质的凝固变性或水的冷冻来进行的,前者是固定液或加热来固定的,后者是通过急速冷却来固定的。

用甲醛、甲醇、乙酸等固定,石蜡等包埋,切成0.5μm的薄片后染色。一般用伊红美蓝染蛋白质,苏木精、甲绿和地衣红染DNA 等。

* 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

荧光显微镜技术:包括荧光免疫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可对特异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

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基本工具。它是在光镜水平上,对细胞内特异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以及某些离子等组分进行定性定位研究的有力工具。它是由光源、滤板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的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光图像。它是以紫外光显微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利用样品自发荧光和诱发荧光,可以对某些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不仅可以观察固定切片标本,还可以在活体染色后对活细胞进行研究。

荧光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荧光染料DAPI特异性地直接与细胞中的DNA相结合,从而显示出细胞核或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定位。

GFP: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有如下区别:①照明方式通常是落射式,即光源通过物镜投射于样品上。②光源为紫外光,波长较短,分辨率高于普通显微镜。③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滤除可见光,目镜与物镜之间的用于滤除紫外光,保护人眼。

*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分辨率

聚光镜中央有挡光片,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体的边缘是亮的。利用这种显微镜能见到小到4-200nm 的微粒子,分辨率可比普通显微镜高50倍。

* 了解相差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光栏、相板),原理

相差显微镜: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由于标本的各种结构厚度和折射率不同,在相差显微镜下显示出不同的明暗度。特别适用于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和活细胞。光线在通过密度不同的的介质时,其滞留程度不同,即产生了光程差和相位差。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把光程差变成振幅差(即明暗)。从而提高了样品反差,故样品不需染色,适合观察活细胞,甚至研究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动态。它与普通显微镜最大的不同是在物镜后装有相差板。

* 了解干涉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干涉器)

微分干涉显微镜用的是偏振光。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分成两束,在不同时间经过样品的相邻部位,然后再经过另一棱镜将这两束光会合,从而样品中的厚度上的微小区别就会转化成明

暗区别,增加了样品的反差,并具有立体感,可用于研究活体细胞中较大的细胞器。

* 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

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SCM是在物镜后焦面处安装一个光阑,阻挡离焦的影像而只让焦面的像通过,到达光电检测器,就可获得焦面影像得到光切片的效果。上下调节物镜就可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可获得细胞的三维影像。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同一小点上。他在某一瞬间只用一束通过检测器前的小孔的光成像,可显著提高分辨率。可观察较厚样品的内部结构。

3.1.2.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包括电子束照明系统、成像系统、真空系统和记录系统,大分辨率接近0.1nm。多用来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线粒体内部构造等

* 了解透射电镜:基本构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压电镜

基本构造:①电子束照明系统。②电磁透镜成像系统。③真空系统。④记录系统。

成像原理:在电镜中,作用于被检样品的电子束经过电磁透镜放大后打到荧光屏上成像或作用于感光胶片成像。其电子浓淡的产别产生的机理是,电子束作用于被检样品时,入射电子与物质的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散射,由于样品不同部位对电子有不同的散射程度,故样品电子像以浓淡呈现。

分辨率:分辨率最终决定于光的波长,由于使用电子束作为光源,电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电镜的分辨率常是超薄切片厚度的十分之一,它的分辨率可达0.2nm,其放大倍数为106倍。超高压电镜:同透射电子显微镜基本相同,只是电压特别高。由于电压高,就会大大减少造成染色体畸变的可能,因此,可以用较厚的细胞切片研究细胞结构,切片的厚度最大可达1μm,相当于普通透射电镜样品厚度的10倍。

* 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和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

超薄切片:由于电子束的穿透能力有限,为获得较高分辨率,切片厚度一般仅为40-50nm,即一个直径为20微米的细胞可切成几百片,故称超薄切片。方法与步骤:锇酸或戊二醛固定样品→丙酮逐级脱水→环氧树脂包埋→以热膨胀或机械伸缩的方式切片→重金属(铀、铅)盐染色。

负染色技术(Negative staining):用重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多余的染料,干燥后整个载网上铺一层重金属盐,衬托样品的特细结构,分辨率可达1.5nm左右。

冷冻蚀刻(Freeze ehching):即冷冻断裂技术,首先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使相对脆弱部位断裂(脂双层断裂,从而显示出镶嵌在质膜中的蛋白质颗粒),用铂、金等金属进行倾斜喷镀,再垂直于断裂面进行碳真空喷镀,形成一层连续的碳膜;最后将样品本身消化,在电镜下观察碳膜和金属铸型。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和膜表面结构,不需包埋和固定,能保持样品的真实结构。

补充: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对样品在电镜的不同倾角下进行拍照,得到一系列电镜图片后再经傅里叶变换等处理,最终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尤其适用于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电镜三维重构技术与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及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相结合,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的及其相互关系的主要实验手段。

* 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用来观察标本的表面结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电子,次电子的多少与电子束入射角有关,也就是说与样品的表面结构有关,次电子由探测体收集,并在那里被闪烁器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管倍增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

的扫描图像,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的表面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隧道效应而设计制造的。可用来直接观察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的原子布阵,和某些生物结构,如生物膜、细胞壁等的原子排列。扫描隧道显微镜使用电子学的方法,用一个金属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当针尖和样品表面距离很近时(1nm以下),针尖和样品表面之间会产生电压。当针尖沿X和Y方向在样品表面扫描时,就会在针尖和样品表面第一层电子之间产生电子隧道。该显微镜设计的沿Z字形扫描,可保持电流和恒定。因此,针尖的移动是隧道电流的作用,并且可以反映在荧光屏上,连续扫描可以建立起原子级分辨率的表面像。

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

* 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

差速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开。

密度梯度离心:利用各组分在介质中的沉降系数不同,使各组分形成区带;介质溶液是具有密度梯度、高溶解性的和化学惰性的溶液。分为速度沉降和等密度沉降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分离密度相近而大小不一的细胞组分,后者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细胞组分。

* 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主要技术有:各种层析技术包括分配柱层析、纸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汽液层析、高效液相层析。沉降分析法、透析、超滤、密度梯度离心、等点沉淀、各种电泳技术包括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圆盘电泳、对角线电泳等。这些技术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教材中都有,细胞生物学不做重点要求,考生看看教材了解即可。

* 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细胞化学: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集团成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如福尔跟反应→DNA,PAS 反应→多糖,四氧化锇→不饱和酸,苏丹Ⅲ→脂滴等。

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用来研究特异性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可结合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使用,该方法快速灵敏有特异性,但分辨率有限。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细胞某成分的荧光信号→电信号→叠加信号的图形,从而定量测定某一细胞中的DNA、RNA或某一特异蛋白的含量,还可以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将细胞分离。可用于靶分子在细胞中含量分析。细胞亚群定性或分离。

* 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就是将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在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细胞组分的的分布。

免疫电镜技术:能更有效的提高样品的分辨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主要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由于颗粒容易识别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用于分泌蛋白,胞内酶蛋白,结构蛋白的研究。

* 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

放射自显影技术:利用核素的电离辐射使含AgBr 或AgCl的乳胶感光的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动态和追踪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前体物渗入和放射显影。

原位杂交技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原理)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在光镜水平,探针可用放射性核素或荧光标记,在电镜水平,与免疫胶体金技术结合,探针可用生物小分子标记。该技术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的基因定位、特异mRNA表达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简述放射自显影的基本实验步骤。

①用合适的放射性前体分子标记机体或细胞,包括持续标记和脉冲标记;②可按常规方法制

片,在暗室中向样品表面均匀地敷一层乳胶,然后在暗盒里曝光数天;③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银颗粒所在的部位即代表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部位

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 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原代培养细胞(primary culture cell),培养直接来自动物机体的细胞群体,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传代细胞(sub-culture cell),细胞已经过数代培养,转到另一培养条件下培养的细胞群。细胞系(cell line),经第一次传代成功,并可顺利地传40-50代次,且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性的数量及接触抑制行为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永生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细胞在传代过程中,如有部分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并使其带有癌细胞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的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永生细胞系。其根本的特点是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成亚二倍体或非正倍体,失去接触抑制。细胞株(cell strain)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植物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培养),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的细胞称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可获得杂交植株。单倍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非细胞体系:用细胞部分结构和生物大分子等提取物,组成能完成一定的生物化学反应的体系,称为非细胞体系。

*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显微注射等。(1)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

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介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促融剂有灭活的病毒(如仙台病毒)或化学物质(如聚乙二醇PEG);植物细胞融合时,要先用纤维素酶去掉细胞壁,然后才便于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融合可以在基因型相同的细胞间进行,也可以在基因型不同的种内细胞间甚至种间细胞间进行。通过细胞杂交形成的单核子细胞称为合核体。种间异核体也可有繁殖能力。

单克隆抗体技术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用混合性的异质抗原制备出针对某单一性抗原分子上特异决定族的同质性单克隆抗体。

(2)显微操作技术与动物的克隆

细胞拆合: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胞质体和核体相互组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法就是用机械方法或短波光把细胞核去掉或使之失活,然后用微吸管吸取其他细胞的核,注入去核的细胞质中,组成新的杂交细胞。化学法是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细胞出现排核现象,再结合离心技术,将细胞拆分为核体和胞质体两部分。

* 显微操作

显微操作技术是早期建立的一种实验胚胎学技术,即在显微镜下,用显微操作装置对细胞进行解剖和微量注射的技术。不仅用于核移植,也可对细胞核进行解剖和向核内注入基因。* 活体染色

活体染色是利用某些无毒或毒性很小的染料来显示细胞内某些天然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或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

活体染色是指一个活的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或组织被染色。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体染色和体外活体染色,狭义的活体染色即体内活体染色。体外活体染色是指活的动物或植物分离出来的一部分细胞或一部分组织被一种活体染色剂染色而不影响细胞或组织的生命。

第四章细胞质膜

4.1.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试归纳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

①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组分;②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③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然而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4.1.1.掌握构成质膜的主要分子类别及其特点和意义

4.1.1.1.脂质:磷脂、糖脂、胆固醇。附:人工脂质体及其应用

(1)脂质分子的结构特征:

①一般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

②脂肪酸碳链为偶数。

③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类型: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甘油磷脂构成了膜脂的基本成分,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为3-磷酸甘油的衍生物。鞘磷脂是极性的,可与甘油磷脂共同组成生物膜,较甘油磷脂厚度更大。

(2)糖脂

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的质膜上,其含量约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糖脂也是两性分子,结构与磷脂相似,由一个或多个糖残基代替磷脂酰胆碱而与鞘氨醇的羟基结合。最简单的糖脂是半乳糖脑苷脂,它只有一个半乳糖残基作为极性头部;变化最多,最复杂糖脂的是神经节苷酯。

(3)胆固醇

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极少数原核细胞中,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三分之一,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它是一种双性分子,功能是提高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自身不能形成脂双层,是脂阀的基本结构成分。是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如固醇类激素。

(4)人工脂质体及其应用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现象而制备的人工膜。

脂质体是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的极好实验材料。脂质体中裹入DNA可有效地将其导入细胞中,因此常用于转基因实验。脂质体中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可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脂质体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技术的结合,可使药物更有效地作用于靶细胞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4.1.1.2.蛋白质:外在蛋白,内在蛋白;跨膜蛋白的一般结构特点

(1)外在蛋白

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2)内在蛋白

又称整合蛋白、跨膜蛋白(结构上可分为胞质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内结构域),以不同程度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膜上。膜蛋白为两性分子。它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涤下来,常用SDS和Triton-X100。

内在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形成亲水通道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多个α-螺旋组成亲水通道;二是

由β-折叠组成亲水通道。【P60】

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

①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性核心的相互作用。

②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2+、Mg2+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部相互作用。

③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胞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到脂肪酸分子上,后者插入脂双层中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

*膜内在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①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以α螺旋单次或多次跨膜(如G蛋白偶联受体为7次跨膜)或以β筒跨膜(如孔蛋白);②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Arg、Lys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2+、Mg2+等阳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磷脂极性头相作用;③某些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脂肪酸分子,插入脂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3)跨膜蛋白的一般结构特点

跨膜蛋白在结构上可分为:胞质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内结构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富含疏水性氨基酸的疏水区,多呈α-螺旋。

①单次穿膜,疏水区贯穿脂双层,两末端分布于膜内外两侧。

②多次穿膜,多肽链数次反折,数个疏水区返折数次穿过脂双层。

③多个单次穿膜的亚基组成一个跨膜通道。

④脂化或糖脂化膜蛋白借其共价结合的脂肪酸链插入膜内。

⑤膜蛋白多肽链一端穿膜,另一端借糖脂化的脂肪酸插入膜内,两端固定膜上。

4.1.1.3.糖类。附:ABO血型抗原

卡尔?兰德施黍纳发现A、B、O血型

人类红细胞所含的AB抗原标准中的A、B、AB和O型血的抗原。

ABO血型抗原本质是糖类,由H抗原(一种糖脂合成),区别只是糖链末端的糖基有所不同。*1999年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将离体的B型血液改造成O型,请解释其原理。

ABO血型是由人红细胞表面不同的抗原决定的,A型血有A抗原,B型血有B抗原,AB型血有A和B抗原,O型血没有AB抗原而有O抗原。ABO血型抗原是人红细胞的主要抗原,是糖脂类,其脂类部分为鞘磷脂,寡糖部分决定抗原性质。B型血比O型血多了一个半乳糖连到外侧的半乳糖上(A型血为N-乙酰半乳糖胺),故只要用糖苷酶等除去这个半乳糖残基,就可将B型血改造成O型血

4.1.2.掌握质膜的结构模型

*根据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变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

①1925年Gorter和Grendel提出脂双层模型,指出在质膜中的脂类分子必然是排列为连续的双层;②1935年Danielli和Davson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出三明治模型,认为两层磷脂分子的脂肪酸烃链伸向膜中心,其极性一端则面向膜两侧水相,蛋白分子以单层覆盖两侧,因而形成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结构;③1959年Robertson根据电镜观察到暗-亮-暗3层结构图像提出单位膜模型,认为脂双层两侧蛋白分子系以β折叠形式存在,而且呈不对称分布,其难以解释的问题是膜脂为何不全连续及为何大多数膜蛋白很难从膜上分离下来等;④1972年美国的Singer与Nicolson提出流体镶嵌模型,一是突出了膜的流动性,认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流体,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二是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⑤1988年Simons 提出“脂筏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主要强调:①膜的流动性,即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结合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如下:

①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质的类型,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③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④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等整个生命活动中,生物膜在三维空间上可出现弯曲、折叠、延伸等改变,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

4.2.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输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运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4.2.1膜的流动性

是细胞质膜,也是所有的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细胞生长增殖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

各种膜脂都具有其不同的相变温度,鞘脂的相变温度一般高于磷脂。

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着重要的双重调节作用。胆固醇分子既有与磷脂疏水的尾部相结合使其更为有序、相互作用增强及限制其运动的作用,也有将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的功能。(2)膜蛋白的流动性

主要有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旋转扩散指膜蛋白围绕的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旋转运动。

侧向运动受细胞骨架的限制,破坏微丝的药物如细胞松弛素B,能促进膜蛋白的侧向运动。可用荧光标记技术和光脱色恢复技术检测膜蛋白的流动性。

降低温度,膜蛋白的扩散速率可降低至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用非离子去垢剂处理细胞使细胞膜系统崩解,多数膜蛋白流失,但仍有部分膜蛋白结合在细胞骨架上。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其周围的膜脂的流动性。

*试述膜流动性的意义。

①膜上的酶活性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一定范围内膜的流动性大有利于膜中酶分子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使酶活性增加;②膜的流动性与膜的物质运输有关:在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中,一些载体蛋白的运动性取决于它们在膜中脂类分子的流动性;③细胞的信息传递,激素、药物的作用等与膜的流动性有关;④发育中膜流动性发生变化;⑤细胞周期中膜流动性发生变化(M期流动性最高);⑥农作物的抗寒性与膜流动性有关

*试述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①在相变温度以上,它可使磷脂的脂肪酸链末端的甲基运动减小,即限制膜的流动性;②在相变温度以下,可增加脂类分子脂肪酸链的运动,即增强了膜的流动性

*从膜脂组成成分分析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胆固醇的影响、不饱和键的含量和链的长度、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

*简要说明根据什么技术测知膜脂的流动性,有几种流动方式?

3种典型的物理学技术:电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术。4种典型的流动方式:沿平面的侧向扩散、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双层脂分子间的翻转

运动

4.2.2膜的不对称性

质膜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样品经冰冻断裂处理后,细胞膜可从脂双层中央断开,各断面命名为:

ES:细胞外表面;PS:原生质表面;EF:细胞外小页断面;PF:原生质小页断面。

(1)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多数磷脂存在于脂双层的内外两侧,但某一侧往往含量高一些,并非均匀分布。

糖脂的分布表现出完全不对称性,其糖侧链都在质膜或其他内膜的ES面上,因此糖脂仅存在于质膜的细胞外小叶中以及内膜的ES面。

(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所有的膜蛋白,无论是外在膜蛋白还是内在膜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分布的区域性。

*请你谈谈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膜脂的不对称性分布指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等分布,如人红细胞外层含含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较多,内层含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较多,从而导致膜两侧电荷数量、流动性等差异。糖脂的分布表现出完全不对称性,其糖侧链都在质膜的外侧,从而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及与其他细胞间的识别。所有的膜蛋白,包括膜内在蛋白和膜周边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这里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都有明确的方向性,这是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膜上载体蛋白转运物质等的结构基础

4.2.3.膜骨架

(1)膜骨架是指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从力学上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它的特点是粘质性高,有较强的抗拉能力。

(2)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呈双凹形的椭球结构,直径约七微米。既有很好的弹性又具有较高的强度。

(3)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带4.2蛋白和肌动蛋白,此外还有一些血型糖蛋白。

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等。

4.2.4.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物质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为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导;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识别和侵染特异的宿主细胞的受体也存在于质膜上。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转移。

(6)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7)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5.2质膜的功能

5.2.1.重点掌握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运输的方法有哪些?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ATP-驱动泵、协同运输、光驱动泵);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组成型+调节型)

5.2.1.1.被动运输:特点;简单扩散,易化扩散;载体、转运蛋白的概念

(1)被动运输是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

特点:①运输方向:顺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②跨膜动力: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

③能量消耗: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④没有膜转运蛋白协助。

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都含有12次跨膜的α-螺旋。

转运方向取决于葡萄糖的浓度梯度,如果胞外葡萄糖浓度高于胞内,则葡萄糖向胞内转运,反之则向胞外转运。

2〉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AQP)

水孔蛋白由4个亚基组成四聚体,每个亚基都由6个跨膜α-螺旋组成。每个水孔蛋白亚基单独形成一个供水分子运动的中央孔,孔的直径稍大于水分子直径,约0.28nm,水孔长约2nm。

AQP1是一个高度特异的亲水通道,只允许水而不允许离子或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AQP8对尿素有通透性。AQP7对甘油有通透性。

*何为水通道?水通道的活性是如何调节的?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水通道的阿格雷和解析离子通道蛋白结构的麦克金龙。水通道又称水孔,在质膜上一部分通道蛋白带电荷的亲水区形成小的水通道,能使水及小的水溶性溶质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水通道的活性调节可能具有以下途径:通过磷酸化使AQP的活性增强;通过膜泡运输改变膜上AQP的含量,如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对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上皮细胞水通透性调节;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促进AQP的合成。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分子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2)简单扩散:疏水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以热自由运动的方式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直接通过脂双层进出细胞,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需膜转运蛋白的协助的跨膜运输方式。

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膜,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分子更容易穿膜,而带电荷的离子跨膜运动则需要更高的自由能,所以没有膜转运蛋白的人工脂双层对带电荷的离子是高度不透的。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KD/t(t为膜的厚度)

(3)易化扩散又叫协助扩散【见被动运输】

(4)载体蛋白:是在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可以和特定的溶质分子进行暂时性、可逆性的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或移动,介导溶质的跨膜运输。

*何为载体蛋白?有何特征?

载体蛋白是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如β-半乳糖通透酶。

特征:①一种特异性载体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或离子;②转运过程具有类似酶与底物作用

的饱和动力学曲线;③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又可被痕量的抑制剂抑制;④对pH 的依赖性;⑤可以改变过程的平衡点,加快物质沿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跨膜运动的速率;⑥对转运的溶质分子不作任何共价修饰

*载体蛋白是另一类运输蛋白,它如何将一些小有机分子(糖、氨基酸、核苷酸等)运输通过膜,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可举一例(如哺乳动物肝细胞质膜上葡萄糖载体)说明。哺乳动物肝细胞质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是由横跨膜至少12次的蛋白链组成,它有两种构象:一种是载体的葡萄糖结合点向细胞膜的外侧;另一构象是结合点向细胞膜的内侧。当葡萄糖在肝细胞外浓度高时(饭后)葡萄糖分子结合到载体的结合点,载体蛋白构象转换,携带这些分子向内并释放到胞液中;当血糖浓度递时(饥饿),胰高血糖素刺激肝细胞使糖原分解成大量的葡萄糖,结果葡萄糖在胞内比胞外高。此时葡萄糖结合到载体蛋白,转变构象将葡萄糖输出细胞外

(5)膜转运蛋白:是指镶嵌在膜上和物质运输有关的跨膜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何为离子通道?有何特征?

离子通道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绝大多数通道蛋白形成具有选择性开关的多次跨膜通道。特点:①具有离子选择性,包括离子的大小和所带电荷;②具有门控性,可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

5.2.1.2.主动运输:特点;直接主动运输-泵运输及转运ATP酶的概念;间接主动运输-协同运输、胞纳(胞饮和吞噬)、胞吐、穿胞运输

(1)主动运输:有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特点:①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与代谢毒性敏感;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膜运输蛋白;④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2)直接主动运输-泵运输及转运ATP酶的概念

ATP驱动泵将ATP水解生成ADP和无机磷(Pi),并利用释放的能量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因此ATP驱动泵通常又被称为转运ATPase。

ATP驱动泵可分为4类:P型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前三种转运离子,后一种主要转运小分子。

1〉P型泵都有2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具有2个起调节作用的小的β亚基。在转运离子过程中,至少有一个α催化亚基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从而改变转运泵的构象,实现离子的跨膜转运。由于转运泵水解ATP使自身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因此称作P型泵。大多数P型泵都是离子泵,负责Na+、K+、H+和Ca2+跨膜梯度的形成和维持。

①Na+-K+泵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

Na+-K+泵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是一个10次跨膜的整合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故又称为Na+,K+-ATPase。工作模式:细胞内侧的α亚基与Na+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Asp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一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消耗1分子ATP,泵出3个Na+,泵入2个K+

极少量的鸟本苷便可抑制钠钾泵的活性,而镁离子和少量的膜脂有助于钠钾泵活性的提高,生物氧化抑制剂如氰化物使ATP供应中断,钠钾泵失去能源以致停止工作。

钠钾泵主要生理功能:维持细胞膜电位(静息状态:内负外正);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平衡;吸收营养,维持细胞内低钠的环境(同向协同转运运输葡萄糖,经GLUT2[一个载体蛋白,既可主动运输也可被动运输]以协助扩散血液吸收)。

②Ca2+泵及其他P型泵

a.作用:维持细胞质基质中较低的Ca2+浓度

位置:所有真核细胞的质膜和某些细胞器如内质网、叶绿体和液泡膜

类型:P型泵,又称Ca2+-ATPase,由10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蛋白。与Na+-K+泵的α亚基同源。含有10个跨膜α-螺旋,其中3个形成跨越脂双层的中央通道,另一类叫做钠钙交换器,反向运输体系,通过钠钙交换来转运钙离子。ATP与Ca2+-ATPase结合 ATP水解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跨膜螺旋重排 Ca2+结合位点破坏 Ca2+进入膜的另一侧

消耗1分子ATP从细胞质基质泵出2个Ca2+。Ca2+泵主要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低浓度的游离Ca2+,在动物细胞质膜上分布的Ca2+泵,其C端是细胞没钙调蛋白(CaM)的结合位点,当胞内Ca2+浓度升高时,Ca2+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激活的Ca2+-CaM复合物并与Ca2+泵结合,进而调节Ca2+泵的活性,内质网型的Ca2+泵没有钙调蛋白的结合域。

b.P型H+泵

位置:植物细胞、真菌(包括酵母)和细菌细胞质膜

作用:建立和维持跨膜的H+电化学梯度,并用来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细菌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摄取主要是由H+驱动的同向协同转运完成的,使细胞周围环境呈酸性。

2〉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H+-ATP合成酶)

V型质子泵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膜、溶酶体膜、破骨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胞的质膜,以及植物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的液泡膜上。

F型质子泵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都含有几种不同的跨膜和胞质侧亚基。只转运质子,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

V型质子泵,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基质中逆H+电化学梯度将H+泵入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和细胞器内的PH酸性;而F型质子泵则相反,利用质子动力势合成ATP。3〉ABC超家族

*何为ABC转运器?有何作用?

ABC转运器最早发现于细菌,是细菌质膜上的一种运输ATP的酶,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每个成员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故名ABC转运器。它们通过结合ATP 发生二聚化,ATP水解后解聚,通过构象的改变将与之结合的底物转移至膜的另一侧。在大肠杆菌中78个基因(占全部基因的5%)编码ABC转运器蛋白,在动物中可能更多。虽然每一种ABC转运器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但是其蛋白家族中具有能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甚至蛋白质的成员。ABC转运器还可催化脂双层的脂类在两层之间翻转,这在膜的发生和功能维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ABC蛋白在肝、小肠和胃等器官分布丰富,它们能将天然毒物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第一个被发现的真核细胞的ABC转运器是多药抗性蛋白(MDR),该基因通常在肝癌患者的癌细胞中过表达,降低了化学治疗的疗效。约40%的患者的癌细胞内该基因过度表达。

囊性纤维化是由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蛋白发生突变,Cl-转运发生问题,导致细胞缺水,而使得肺部粘稠分泌物堵塞支气管。

4〉离子跨膜转运与膜电位

膜电位:细胞膜两侧各种带电物质形成的电位差的总和。

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细胞在刺激作用下的膜电位。

极化:在静息电位状态下质膜内为负值,外为正值的现象。

去极化:由于离子的跨膜运输使膜的静息电位减小或者消失。

超极化:离子的跨膜运输导致静息电位超过原来的值。

(3)间接主动运输-协同运输

协同运输是指一种物质的运输伴随另一种物质的运输,它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能量:顺梯度,逆梯度

类型:①共运输(同向协同)如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就是伴随Na+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而完成的

②对运输(反向协同)如质膜上Na+/H+交换载体在完成H+输出细胞的同时伴随着Na+输出细胞。

协同转运蛋白所利用的能量储存在其中一种溶质的电化学梯度中。在动物细胞质膜上,Na+只是常用的一种协同转运离子,在细菌、酵母和动物细胞的被膜细胞器,绝大多数靠氢离子。*小肠上皮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为何有时是协助扩散,有时又是协同运输?

协助扩散时小肠上皮细胞膜外的葡萄糖浓度高,只需在载体蛋白介导下进行协助扩散即可吸收葡萄糖;协同运输时是小肠上皮细胞(或肾脏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即胞外的葡萄糖浓度是很低的,此时需要借助钠钾泵所致的Na+跨膜梯度来提供能量,以完成Na+与葡萄糖的协同运输。

(4)胞纳(胞饮和吞噬):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胞吞泡),将外界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吞时质膜内陷脱落形成的囊泡,称胞吞泡。

吞噬作用形成的吞噬泡直径往往大于250nm。胞饮作用形成的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此外,所有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及可溶性分子,而吞噬作用往往发生于一些特化的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

1〉吞噬作用通过吞噬作用形成的吞噬泡叫做吞噬体。

特点:①胞吞物为大分子和颗粒物质;②形成的胞吞泡大(直径大于250nm);③信号触发过程;④仅限于少量几种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原生生物);⑤微丝和结合蛋白(伪足)。

作用:摄取营养物、防御侵染和垃圾清除工。

2〉胞饮作用

胞饮作用可以分为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胞膜窖依赖的胞吞作用、大型胞饮作用以及非网格蛋白/胞膜窖依赖的胞吞作用。

特点:①胞吞物为液体和溶质;②形成的胞吞泡小(直径小于150nm);③连续发生的过程;

④网格蛋白和结合素蛋白。

a.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网格蛋白由3个二聚体组成。(1.8×105重链+3.5×104~4×104轻链)。3个二聚体形成三脚蛋白复合体,是包被的结构单位。

配体与膜上受体结合网格蛋白包被小窝发动蛋白网格蛋白包被膜泡网格蛋白重复使用,脱包被囊泡与早胞内体融合转运分子及细胞外液体摄入细胞,。衔接蛋白特异性选择作用,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跨膜受体胞质面的尾部肽信号。

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具有专一性,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既是大多数动物细胞从胞外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

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是极端不溶的,它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形式进行。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配体和受体结合网格蛋白聚集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去被的囊泡

和胞内体融合溶酶体。

胞内体是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中被降解。

受体的去向:①大部分受体返回他们原来的质膜区域;②进入溶酶体被消化;③被转运至细胞另一侧的质膜,该过程称为跨细胞转运。

b.其他类型的胞饮作用。P82

①胞膜窖依赖的胞吞作用:胞吞时,胞膜窖携带着内吞物,利用发动蛋白的收缩作用从质膜上脱落,然后转交给胞内体样的细胞器-膜窖体或者跨细胞转运至质膜的另一侧。

②大型胞饮作用:通过质膜皱褶包裹内吞物形成囊泡完成胞吞作用。

3〉胞吞作用与细胞信号转导

①胞吞作用对信号转导的下调

EGF: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胞外信号蛋白分子,能够刺激上皮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的增殖。当EGF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后,受体二聚化并引起受体胞质结构域酪氨酸残基自磷酸化而被活化,引起细胞下游信号级联反应;另一方面,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EGF受体及EGF吞入细胞内降解,从而导致细胞信号转导活性下调,这种调节作用即受体下行调节。

②胞吞作用对信号转导的激活,如Notch信号通路

Notch信号是细胞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对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化命运的决定起关键作用。

*试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区别。

①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比吞噬泡小一些;②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和分子;吞噬作用是通过吞噬细胞摄入大的颗粒性物质,需要被吞噬物与细胞表面结合并激活细胞表面受体,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③胞饮泡和吞噬泡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前者需要网格蛋白的帮助,后者则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什么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液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配体)首先与细胞表面互补性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大分子复合物并扳动内化作用。首先是该处质膜部位在网格蛋白参与下形成有被小窝,然后是深陷的小窝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泡。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选择浓缩机制,既可保证细胞大量地摄入特定的大分子,同时又避免了吸入细胞外大量的液体,而且内化效率非常高。*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生物学意义如何?

①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胆固醇,鸟类卵细胞摄取卵黄蛋白,肝细胞摄入转铁蛋白;②某些激素如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受体对免疫球蛋白及其复合物、病毒(流感病毒和HIV)、细菌乃至衰老细胞的识别和摄入;③一些基本代谢物如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维生素BB12和铁的摄取都是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行的。

*简述受体介导的内吞在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有些受体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只有结合EGF后才能积累在有被小窝,但是再不能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受体浓度降低,称为受体下行调节,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上皮和其他各种细胞的分裂。结果,在细胞外液体中发信号的配体浓度调整了在靶细胞表面其受体分子的数目。此外一些激素如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也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来实现的

*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不同类型的受体具有哪些不同的胞内体分选途径?

①大部分受体返回它们原来的质膜结构域;②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降

解,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③有些受体被运至质膜不同的结构域,即跨细胞转运,如幼儿从母体摄取抗体

*说明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中蛋白质的分拣和受体的再循环。

传铁蛋白是一种在血液中携带铁的蛋白,细胞表面的传铁蛋白受体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结合铁的传铁蛋白送到早胞内体。在胞内体中的低pH诱导传铁蛋白释放其结合的铁,这种无铁的传铁蛋白本身仍结合在受体上,并以受体-传铁蛋白复合物再循环到质膜。当它回到细胞外液体的中性pH时,传铁蛋白与受体分离,以此游离传铁蛋白去结合更多的铁,开始其再循环。

*以胆固醇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过程。

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合成,随后与磷脂和蛋白质形成LDL。进入血液,通过与细胞表面的LDL 受体特异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后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内化作用进入细胞,经脱被作用并与胞内体融合。在胞内体内低pH诱导下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运载受体的小囊泡,返回细胞质膜,受体重复使用。然后含有LDL的胞内体与溶酶体融合,LDL被水解,释放出胆固醇和脂肪酸供细胞利用

*胞饮泡是如何摄入溶质分子的?

当转运分子(配体)与膜上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的一侧,逐渐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窝;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dynamin)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装配成环,dynamin 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很快网格蛋白便脱离有被小泡返回质膜附近重复作用,去被的囊泡与早胞内体融合,将转运分子与部分胞外液体摄入细胞

(5)胞吐 P83

组成型外排途径:糙表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细胞表面

调节性外排途:特化分泌细胞分泌产物储存在特化的分泌泡中相应的细胞外信号作用分泌

*内吞、外排的囊泡如何能准确地到达靶膜?

位于不同囊泡和细胞器上的Rab蛋白起重要作用。当Rab结合到GTP,它可使许多不同的效应物蛋白相互作用。根据Rab蛋白的定位和GTP状态,Rab能聚集或活化其各种不同的效应物在适宜的时间到达适宜的位置,这样调节囊泡的运输,使其准确地抵达靶膜

*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①组成型胞吐途径:真核细胞中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正是通过这条组成型胞吐途径,新合成的囊泡膜的蛋白质脂类不断地供应质膜更新;囊泡内可溶性蛋白分泌到胞外,成为质膜外周蛋白、胞外基质成分、营养成分及信号分子等。②调节型胞吐途径:存在于特殊机能的细胞中,所有哺乳动物细胞可能采用共同的机制,其分选信号存在于蛋白本身,而蛋白的分选可能主要由高尔基体TGN上的受体类蛋白来决定

*胞内体结构有何特点,在内吞途径中有何重要作用?通过内吞作用的受体-配体进入胞内体后受体蛋白的去向如何?

胞内体膜上有ATP驱动的H+泵,它将H+从胞液泵入胞内体腔中,使腔内呈酸性(pH6)。在腔内酸性环境中,许多内化的受体蛋白改变构象并释放其配体,再经过胞内体管状区出芽,将受体蛋白与配体分在2个囊泡内,受体返回质膜,配体最后到溶酶体中被降解(或者也有配体仍结合于受体,由胞内体到溶酶体被降解)

6〉穿胞运输

在动物组织中,有的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相偶联,在细胞的一侧形成胞饮小泡穿越细胞质,另一侧使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出去,如:母鼠血液中的抗体经穿胞运输进入乳汁。

*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①被动运输: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意义:小分子物质如甘油、乙醇、CO2和O2等都通过简单扩散进入细胞,葡萄糖、氨基酸等可通过载体蛋白经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无机离子如K+、Na+等可通过离子通道经协助扩散进出细胞。②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需要能量,可来自ATP直接供能和间接供能及光能驱动;意义:初级主动运输的装置如钠钾泵和钙泵等对于维持细胞内为离子浓度的不均等分布有重要意义,次级主动运输可帮助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细胞如何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的不均匀分布?

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等分布主要是由主动运输造成的,钠钾泵、钙泵等起重要作用。以Na+-K+泵为例,其工作过程是将3个Na+泵到细胞外,而将2个K+泵入细胞内,从而造成细胞内K+浓度远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浓度远大于细胞内。带电荷离子跨膜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一般神经细胞等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这是由于静息时质膜对K+的通透性大于Na+,于是K+通过K+通道外渗,从而造成了膜外过量的正离子即形成静息膜电位。膜电位是由质膜上Na+-K+泵、Na+通道及K+通道等协同工作来维持的

*在生理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的不均等分布为什么是必须的?

一般在细胞膜的两侧存在着很大的离子浓度差,特别是阳离子浓度差。生理状态下,动物细胞呈内低Na+高K+的离子环境,这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对神经冲动的传递以及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以恒定细胞的体积都是非常必要的。细胞膜内外电荷的不均等分布形成的膜电位,在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中,是化学信号或电信号引起的兴奋传递的重要方式*根据控制门开关条件的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各存在于哪类细胞,有何特点?离子通道与简单水孔不同,它不是连续地开放,而是瞬时地开放。可分为三类:①配体门通道,位于神经细胞等,依靠细胞内外特定配体与相应的通道蛋白结合,而引发构象变化使门打开或关闭。例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Cl—)等的受体就是配体门通道;②电压门通道,位于神经细胞等,通过电压感受器感受膜电位的变化,致使通道蛋白的构象变化,如神经接头处的电压门Na+通道和Ca2+通道;③压力激活通道,位于内耳听毛细胞等,通过感受机械力的变化(如声音)而激活通道门开放

*离子通道对细胞有何重要作用?

①离子通道对于控制膜电位、调节细胞内的离子平衡是重要的;②离子通道对人的动作、思考、感觉、说话、记忆等具有核心的重要作用

*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

动物细胞借助Na+-K+泵维持渗透平衡;植物细胞以其坚韧的细胞壁防止膨胀和破裂,并且能够耐受较大的跨膜渗透差异;一些原生动物如草履虫通过收缩泡收集或排除过量的水

*小肠上皮细胞中Na+浓度梯度是如何驱动葡萄糖转运的?

葡萄糖载体蛋白有2个结合位点,可分别与Na+、葡萄糖结合,借助Na+的跨膜电化学梯度,使Na+和葡萄糖相伴进入膜内侧,再与载体蛋白脱离,Na+又被Na+-K+泵排出细胞,载体蛋白又恢复原样反复工作

5.2.2.了解质膜的其他功能

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见4.2.4】

第六章线粒体

6.1.掌握显微形态特征和主要功能概要

1、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1)形态:以杆状、线状和颗粒状最为常见

2)大小:直径为0.3~1.0微米,长约1.5~3.0微米

3)数量与分布: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在不同的细胞中,以及同一细胞的不同时期,其数量和分布也各不相同。

线粒体功能:

1)主要功能是进行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2)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调节细胞氧化还原和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

6.2重点掌握超微结构与功能定位及各部的结构和化学的组成特点

一、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功能定位

1、整体结构: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包括: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和基质或内室(matrix)四个功能区隔,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 。

2、外膜: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含有孔蛋白,通透性较高。使得膜间隙中的环境几乎与胞质溶胶相似,可塑性差。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3、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位于外膜内侧,把膜间隙与基质分开,通透性很低,严格控制离子或分子通过,有利于ATP的形成。可塑性高。富含的心磷脂与离子不可透有关。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内膜表面积,其上含有能量转换相关蛋白。在内膜和嵴上存在基粒,基粒为F1,是ATP合酶的头部。

4、膜间隙:内、外膜之间封闭腔隙,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催化ATP分子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到AMP,生成ADP)

5、基质或内室:内膜所包围的嵴外空间,其中充满可溶性蛋白性质的胶状物质,含有三羧酸循环(TCA循环)酶系,脂肪酸氧化,AA降解等有关酶存在于基质中,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等。此间酶最多。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定位

1、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1)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可溶性蛋白:基质中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性蛋白:膜的镶嵌蛋白、结构蛋白和部分膜蛋白。

2)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主要是磷脂,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2、线粒体酶的定位

线粒体约有140种酶,分布在各个结构组分中,其中37%是氧化还原酶,10%是合成酶,水解酶不到9%,标志酶30种。

TCA循环是物质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获能的主要途径。

6.3重点掌握内膜进行能量转化(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基础与转化机制【P131】(一)胞质中糖酵解产生的NADH不能透过内膜进入线粒体,但是其上的电子可以通过两种“穿梭”途径进入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进入的电子传递给NAD+合成NADH,经复合物I进入呼吸链,传给氧时大约生成2.5个ATP;甘油-3-磷酸穿梭途径,进入的电子传递给FAD合成FAD2,经复合物II进入呼吸链,大概生成1.5个ATP。【需要甘油-3-磷酸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国地理》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845 )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及水平要求 《中国地理》是我校地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专业课之一。考试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基本素质和学科水平,要求考生: ①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地理的基本格局、主要过程及其由此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能够准确把握中国不同地理分区的资源基础、区域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 ③初步具备运用地理学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重大发展问题的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地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水平。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地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结构:考试满分为150分,试题分为简答和论述两部分,具体为: 简答题约60%

论述题约40%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一、中国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区位;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区位。二、自然地理格局 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地质构造运动、特征及其效应;主要地貌类型、结构及分布等。 气候条件与水文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水系构造、成因及效应等。 土壤类型与植被分布。主要土壤类型、性质及其分布;植物区系结构、分布及成因等。 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自然地理要素演化特征与中国环境变迁;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及成因等。 三、人文地理过程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环境因素对人口增长、分布和迁移的影响;城市化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及其地域模式等。 资源开发与工业化。中国工业化的时空进程及特征;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特色资源开发与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等。 环境保护与生态化。当代中国环境变化特征与重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大环境工程等。 文化发展与现代化。中国主要地域文化类型及特征;当代文化发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真题 2006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9、(待确定)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每小题30分)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

2003一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2003一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200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一、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运用地理课程理论,说明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当前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2、以一节中学地理教材为例,说明编制中学地理教材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并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4、自选一段中学地理教材内容,设计3种或3种以上的教学策略,并说明设计思想(理由)。 二、专业外语(英译汉): 满分20分 Water Pollution Everybody needs fresh water. Without water people, animals and plants cannot live. Although a few plants and animals can make do with saltwater, all humans need a constant supply of fresh water if they are to stay fit and healthy. Of the total supply of water on the Earth, only about 3 percent of it is fresh, and most of that is stored as ice and snow at the poles, or is so deep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at we cannot get to it. Despite so much of the water being out of reach, we still have a million cubic miles of it that we can use. That's about 4,300,000 cubic kilometers of fresh water to share out between most of the plants, animals and people on the planet. Whether water is clean enough to use, or too polluted depends on many things such as where it is, whether there is enough for everyone to use, what we do with it, and how we deal with the water we have used before we let it run back to join the rivers and lakes.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shortage of water and the lack of clean supplies. When water is very scarce people have to make good use of it. That might mean using the same source of water for drinking and cooking, a place to wash, a place to clean clothing, pots and pans and a place to let the farm animals drink as well. The same water is used by many people for many different purposes, and each time the water becomes a little more polluted. Imagine a river that is the only source of water for a series of farming villages along its banks.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华中师范大学849地理教学论考研大纲

华中师范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地理教学论》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 849)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地理教学论是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教学的基本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合格考生应当达到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地理教学的实践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简答题约50% 论述题约25% 设计题约25%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一、地理教学论发展及其基础 地理教学论发展阶段、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地理教学论发展的教育学基础、地理科学基础、学习理论基础、系统科学基础,教育技术学基础。 二地理课程发展 国外中学地理课程发展的阶段、改革特点与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发展主要趋势;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发展,清末、民国和建国以来地理课程设置特点;港澳台地理课程设置特点。 三地理课程改革 地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地理课程、课程含义、课程类型、影响因素。 地理课程改革:改革目标、改革背景、基本理念。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初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四地理教材的设计与编写 地理教材的设计:地理教材教材设计影响因素理论基础设计程序; 地理教材的编写: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地理教材内容的组织地理教材内容的表述;发展中的中外地理教材:美国地理教材的特点英国地理教材的特点日本地理教材的特点与时俱进的我国中学地理教材。港台地理教材发展现状。 五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 地理教材教材结构整体分析具体分析叙述性课文活动性课文 地理教材运用:地理教材梳理地理教材拓展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六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基本构架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功能行为目标法内外结合法表现性目标。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地图法讨论法 案例教学法发现法教学方法选择 地理教学媒体选择地理教学媒体: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媒体选择 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模式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讨论

2003一2017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2003一2017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200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1、运用地理课程理论,说明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当前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2、以一节中学地理教材为例,说明编制中学地理教材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生地理课堂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并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4、自选一段中学地理教材内容,设计3种或3种以上的教学策略,并说明设计思想(理由)。 2011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优点和局限性 2、简述广义的地理教材和狭义的地理教材的基本含义 3、简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含义 4、简述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5、简述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类型 二、综合题 1、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并设计教学方法,说明设计思路 2、试述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性课文的主要特点及其教学价值 2013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考研真题 地理科学导论: 一、简答题 1、杜能学说的意义是什么?

2、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是什么? 二、分析题 1、简析月球对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 2、试分析非地带性形成机制,并分析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3、何谓生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区有哪些 4、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综合论述题 1、论述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2、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谈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作用 3、阅读以下材料(关于宁波镇海PX项目),论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 1、简述“胡焕庸人口线”的自然地理意义,并说明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2、简述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分区差异特征以及其原因 3、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以及地域分布特征 4、简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以及治理对策 5、简析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综述题 1、海洋资源分为哪些类型,论述下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其战略意义 2、结合我国化石能源分布以及区域经济特点,阐述我国跨区域能源调配基本格局以及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复试

第一天是英语口语30分,首先按分组轮流进去一个办公室,先抽签一个话题,前一个人说时后一个人准备,话题据收集的有:假期,兼职,春节,跳槽的原因,习俗,传真和邮件是否会取代书信,对误解的看法,对人都希望活的长寿的看法,私家车,你愿意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生活,你觉得父母教育时是树立榜样号还是言教自如好?减肥,你对怎样提高交通条件提建议,以后的学习计划,研究生的学习计划,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等等,本人收集的就知道这些啊,当然题目是英语哦~~~ 第一天下午就是专业课笔试,包括英语听力20分,专业英语,文献,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各50分,总共分值220分,听力很简单,比六级简单,第一个题五个空,我考的时候是两个人的对话,听什么填什么,不用你还转化什么的,念两遍,第二题全是选择,都是短文,只报一遍,要注意的!专业英语第一题就是翻译专业词组,第二题是回答问题,第三题是将一段话翻译成中文,有三小题。文献就是对文摘的著录,你要分清什么是作者啊,文摘号,专利号啊,等等。CA文摘索引里都有的。还有进入一个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的步骤,还有问答题,今年考了化学物质登记号,参考文献引证原则,专利的组成,邻近度算符,布尔算符,今年没考选择和填空~~。无机考了十个选择,对磁性考的还蛮多的,考了一个关于碘的化合物的推断题,再考了个锰酸钾制备高锰酸钾的问答,歧化反应和电解法,反应方程式和电解反应式优缺点还有工业上哪个好~~~。分析化学,今年算彻底崩溃了,误差的知识点考的很多,酸碱和络合还有氧化还原滴定都没考,计算没有考,完全准备偏了。。。。 第二天上午考实验操作及面试。也是按分组,老师叫你你就进去抽签,先搭装置,然后认仪器,再回答两个实验的问题,还有两个与实验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都不会很难,很基础的~有乙酰苯胺,肉桂酸,环己烯,溴乙烷,乙醚,正丁醚,环己酮,己二酸,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等等。都是华师学生做过的,。建议与华师用同样的书本复习啊~~· 备战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1研究生指导终极版...... 化学学院简介 【化学学院】化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和1930 年建立的中华大学化学系。学院现由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农药化学研究所、基础化 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组成。拥有一座使用面积达14000多平米的现代 化实验大楼和价值2000多万元的大型先进仪器设备。 教师队伍中,有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4名教师入选 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计划,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 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 工程第二层次,3人被授予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入选湖 北省百名跨世纪青年优秀人才。院资料室现藏书过万册,有国内现刊 110多种,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外原版刊物20多种。学院的

2019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考研初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汇总

2019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考研初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徐老师全方位的对华中师范大学统计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学院介绍,专业情况介绍,2019录取情况分析,考研科目介绍,专业课参考书目等几大方面。 一、学院介绍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12月,她的前身数学系创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当时的华中大学理学院数学组和湖北省教育学院数学科合并成立。 学院下设三个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计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拥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举办有数学—物理直博班和数学—经济学交叉培养实验班;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硕士(数学)、应用统计硕士及高校教师专业硕士(应用数学)等专业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数学通讯》编辑部挂靠于学院。 学院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偏微分方程、代数及其应用、动力系统、统计和大数据。近五年来,学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Invent.Math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 学院还承担了一大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7项。获得各种科研奖项10多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二、考试科目 统计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7数学分析 ④879 概率论基础 应用统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432 统计学 三、专业课参考书目 : 717、879: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大翻硕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华中师大翻硕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就业,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辅导,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华中师大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五、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如下: 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张汉熙、王立礼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张健 《英语写作手册中文版》丁往道、吴冰等 英语翻译基础: 《高级英汉翻译》孙致礼 《高级汉英翻译》陈宏薇 《基础口译》仲伟合、王斌华 翻译硕士日语、日语翻译基础: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人民中国》杂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日广播 日语NHK新闻 各大中文、日文报刊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 《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修订版康贻祥金城出版社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光明日报出版社 提示:以上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四、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华中师大翻译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翻译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翻译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华中师大翻译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华中师大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凯程近几年有很多学员考取了华中师大翻译硕士,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无人能比拟的。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

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就业,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辅导,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华中师大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华中师大翻译硕士考研机构! 一、华中师大翻译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2015年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55人,专业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华中师大翻译硕士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华中师大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华中师范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文书翻译。 翻译硕士薪资令人羡慕。据一个做自由职业翻译人在微博上透露,同声传译每天收入在4000左右,随行翻译每天2000左右。如此客观的收入,难怪常年报考人数居高不下了。毕业后只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累计经验提升自己,学习翻译学的同学想要达到这个收入标准应该不是难事。 三、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2015年华中师大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55人。华中师大翻译硕士学费总额是2万元,学制两年。 英语笔译方向(招生30人) 英语口译方向(招生12人) 日语笔译方向(招生13人) 华中师大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的考试科目如下: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翻译硕士英语或日语 ③英语或日语翻译基础 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列)复试真题 ★复试: ▽2008年人文地理复试笔试试题 (40分,每题10分)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人文地理学都包括哪些理论?(我回答的是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如协调论、环境决定论、适应论等) 二、人文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按人文笔记里第十三章整理的作答就行。) 三、汉译英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私立华中大学的史地专业,195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1996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2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现设地理科学、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七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还拥有政府经济学专业和历史地理方向两个跨院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以及地理学科论硕士研究生方向。 四、英译汉 一段比较简单的科普文章,大概有四百个单词,生单词比较少,比较好译,平时练习可针对翻译后中文语序的安排上。 (笔试总共四十分,作答时间两个半小时,每道题十分。听力共二十分。综合面试四十分。共一百分,然后得分乘 Seraph0708 整理出品祝考研成功!!!~ 1

以0.3,共占最终成绩的30%,初试占70%。) ▽2009 自然地理专业复试笔试题目 1.全球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2.成土母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生态系统的功能,举例说明在环境中的作用 4.依据中国地理的特征,说地域分异规律 ▽2009 人文地理专业复试笔试题目 1. 简述人文地理的定义以及学科特性 2. 简述如何发展人文地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 3.人文地理的应用。 4. 尽可能多的列举你最近阅读过的有关本专业的书籍或著作,列出书名与作者,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5.英译汉,大概的意思是说许多事物的产生的根子是在内部,几乎所有和破坏有关系的事情都和人类有关系,人类妄图改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除了自己 6.汉译英,文章很短100个单词以内主要的内容就是环境保护的问题倡导大家不分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财富的多寡团结起来,共同保护地球母亲 ▽2009 GIS专业复试笔试题目 1、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2、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方法 3、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4、DEM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5、地理系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Seraph0708 整理出品祝考研成功!!!~ 2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 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五、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①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华中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华中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华中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华中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华中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 2015年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2万元,学制两年。 华中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初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8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814教育管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32501189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 一、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20分) 二、论述并评价三种典型的区位理论模式?(25分) 三、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有哪些?请选择四个重要分支学科对其研究对象与内容分别论述之。(25分) 四、论人地关系的协调原则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0分)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人文地理科目:人文地理学方向:旅游文化、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8分)。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理论有哪些(16分)? 三、论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6分)。 四、阐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五、分析下段文字的人文地理学价值(25分)。 江南饶薪,取火于木;江北饶煤,取火于土。西北山高,陆行而无舟楫;东南泽广,舟行而鲜车马。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酷,南人恶其;河北人食胡葱蒜,江南畏其幸辣。而身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菽。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自昔以、冀、河、洛为中国,楚、吴、越为麦,今声名文物,反以东南为盛,大河南北不无少让何?客有云:“此天运循环,地脉移动,彼此乘除之理”。今日东南之独盛也,然东南他日盛而久,其未势有不转而云贵、百 ? ——摘自明代王士性《广志绎》。1932501189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人文地理学科目:人文地理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人地关系: 2.人口容量: 3.城市化: 4.文化区: 5.行为地理学: 二、简述题(35分): 1.简述近代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15分)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 3.产业分布有哪些特性和基本规律?(10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中国的人地关系现状及其协调对策。 2.试以中国为例,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格对不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 1. 略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过程。(20分) 2. 试说明文化、文化地理、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及其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与地位。(20分) 3.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的人口政策。(20分) 4. 略述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20分) 5.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地理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发展。(20分)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试题 一. 论述人地关系在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20分) 二. 论述人本主义思想给人文地理学发展带来的影响(20分)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英语口语试题与答案

Topics for Oral Test (2014 Fall Semester) 1.Are you a happy person? What are the personality factors that happy people usually have? L: Congratulations.I have heard that you got the scholarship this year. You must be very happy for receiving the big amount of money. R: Happy? Why I should be happy? For the money? Ho, the money I got is just the living expenses for my following several months. I think it can’t make me happy. F: Yeah, Maybe w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 for the money. If I got this scholarship , I will be so happy just because I can buy something that I really want before. W: That is same with me. If I have a chance, I will do some familiar choices with you. So, in your opinion, what kind of things can make you happy or just say if you want to be happy, what personality you have to possess? L: In my opinion, I think proper pressure can make my life better, and I will be a happy person. Just as you saw, I got the scholarship, everyone congratulate me and says they are admiring of my achievement. B ut they don’t know behind the dazzling appearance, I stand a lot of stresses that you can’t imagine. So, if I have a few of pressures, I could be happy. For me, it is a effective method to make me happy. What about you? D: For me. I don’t have to acquire s omething to let me happy on purpose. What I need to do is just own a positive attitude. Even through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 which need to be overcame, but possessing the positive attitude, I have self-confidence to deal with them perfectly. What’s yo ur opinion towards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nothing is important than the satisfaction. Why some people always feel they are unhappy. Just because what they want is too enough. The life should be simple and uncomplicated. If you always dissatisfied with your current life, you couldn’t be happy forever. As a human,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personality to be a happy person. C: Yeah, that sounds reasonable. In a word, if people possesses with the proper pressure, positive attitude and satisfaction. He would have a happy life .That is right? D: yes, that is the happy person’s secret. A:let us be a happy person forever,ok? B&C: ok!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

重要考点: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特征、人口、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城镇化、土地退化、灾害、胡焕庸线、海洋、能源、地理格局、植物土壤、土地利用、空气污染 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中部、新疆、内蒙古、黄土高原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第一节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1.大地构造格局显著特点 一是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二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2.中国地势基本特征:地势高,高差巨大,地表起伏度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地势高大的地理意义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的走向;便于东西航运 ②地形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热障碍 ③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 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1.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大陆性季风显著 ①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2.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面积大、高度大、中低纬度。 3.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 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2)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 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2003—2011 地理学基础&综合&导论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3—2011 地理学基础&综合&导论 200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基础》 一,简答题(90分) 1,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9分) 2,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9分) 3,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9 4,西南区地貌的主要特征.(10分) 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分析.(10分) 6,大陆岛的形成愿意及我国大陆岛的分布.(8分)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9分) 8,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9分) 9,松嫩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意义.(7分) 10,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10分) 二,论述题(60分)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30分) 2,长江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就.(20分) 3,我国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10分) 2004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基础》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题,80分) 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建树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4,简述我国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5,简述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 6,简述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7,简述我国东南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资源与环境的特点. 8,简述我国新疆自治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二,论述题 (第9题30分,10,11每题20分,共70分) 9,论述影响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10,论述自然景观分异规律在我国的表现. 11,论述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2005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基础》 一,简答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2分) 3,西南区的区域范围和地貌特征.(10分) 二,论述 1,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论述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30分)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30分) 3,从人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论述我国开展计划生育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3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