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六日本明治维新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日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内外交困的产物

(一)幕府统治内部危机四起,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然经济解体阶级分化加剧,而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大名和武士因经济地位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3)人民不满幕府统治起义反抗和抗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激化,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4)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不甘大权旁落意图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幕府统治外部危机

(1)1853年佩里叩关,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中国战败的前车之鉴,部分日本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高涨。

(三)前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形成了倒幕派,1868年倒幕运动

的成功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前提,是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关键步骤。

二、日本明治维新重大举措

第一.政治上废藩置县“除旧布新”,建立新体制

除旧布新表现:1871年“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派人出国考察,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影响:结束了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上大力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用国家政权力量暴力手段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扶植和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军事上实行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目的:为了防止和抵制外敌入侵,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实行扩张

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第四.实行文明开化: 在教育、文化生活、生活方式等方面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学习西方文明,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武士道精神,“求知识于世界”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采取“断发”“易服”等措施;

三、日本明治维新重大历史意义和影响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开化等方面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由封建落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使日本保留有大量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很快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典型问题分析:

中日两国门户被打开有哪些相似之处?

背景相似: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为原料和市场殖民扩张;封建统治面临危机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方式相似:都被列强通过武力打开大门,都被迫签了不平等条约

结果影响相似:国家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沦为半殖民地,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有什么特点?西化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特点:政府的支持开展广泛的考察活动;主动学习欧美最先进领域;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学习;向不同国家学习不同模式,领域比较广泛;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仍保持自身特点

影响:推动了日本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为对外扩张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过程中有什么原因和显著特点?

原因和显著特点:轻重工业都发展迅速;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及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发展资本主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和军事手段紧密相连;财阀资本比较突出操纵国家经济命脉,通过对外扩张掠夺原料打开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有利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何经济发展和军事手段紧密相连?

有利因素:日本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自由民权运动高涨人民呼吁废除不平等条约;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的取胜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原因:日本有先天缺陷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无法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进行竞争,所以通过军事手段。

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1)社会背景不同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②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不同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大多成为一纸空文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

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则已经联合世界强国,并且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在后期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虽说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但客观上仍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典型试题:

1.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日本政治史》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

家和技师。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3分)

(3)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注意学习、引进西方文明;“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的措施体现了这种主张。(3分)

(2)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3分)

(3)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治维新时,日本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外则实行侵略扩张政策。(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按: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腾博文上书建议“废藩”。1869年明治政府派代表劝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藩主向朝廷申请“奉还版籍”)今诸侯之领地,皆朝敌德川所授,并无天皇之印玺,这是滑稽的。——《明治维新的再探讨》

材料2 (1869年3月,四强藩藩主上表申请“奉还版籍”)朝廷一日不可失之大体也。一日不可假者大权也……臣等所耕乃天下之土,臣等所牧乃天子之民,安得私有乎?今谨收版籍

而奉上,愿朝廷善为处理,当与者与之,当夺者夺之。凡列藩封土,更宜下敕令而重定……——《简明日本近代史》

材料3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4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5 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

拓朝鲜釜山港。——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6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1872年征兵告谕回答:(1)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朝廷”与各藩关于“奉还”的真正含义。

(2)材料3的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3)材料4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5、6,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材料6中“征兵告谕”还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朝廷的含义是先奉还,再由天皇授予;各藩含义是奉还是假,要求重新授予是真。

(2)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承认土地私有。交纳地税表明法律意义上确认私有。(3)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

(5)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对军事的垄断,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新军成为对外扩张的工具。

3.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

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人教版选修1《明治维新》学案 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25答:(1)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3分) (2)经济:国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3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7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提纲 【课标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自学导航】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统治之下。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 手中。德川幕府推行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面对,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二、明治维新 3.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实现;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为口号,大力发 展;社会生活上,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的道路。 【合作探究】 1、归纳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2、列举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异同点

【当堂检测】 1.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 A.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天皇要求改革 2.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4.经由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度,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犯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树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例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5.“……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A.武装倒幕B.明治维新C.签订《美日亲善条约》D.迁都东京 6.“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7.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共同的根源是( ) A.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B.都是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C.都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发生 D.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0.阅读下列材料: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语为了实现材料中日本官员所说的“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乃至亚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治维新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六日本明治维新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日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内外交困的产物 (一)幕府统治内部危机四起,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然经济解体阶级分化加剧,而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大名和武士因经济地位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3)人民不满幕府统治起义反抗和抗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激化,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4)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不甘大权旁落意图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幕府统治外部危机 (1)1853年佩里叩关,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中国战败的前车之鉴,部分日本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高涨。 (三)前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形成了倒幕派,1868年倒幕运动 的成功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前提,是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关键步骤。 二、日本明治维新重大举措 第一.政治上废藩置县“除旧布新”,建立新体制 除旧布新表现:1871年“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派人出国考察,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影响:结束了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上大力实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用国家政权力量暴力手段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扶植和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军事上实行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目的:为了防止和抵制外敌入侵,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实行扩张 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第四.实行文明开化: 在教育、文化生活、生活方式等方面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学习西方文明,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武士道精神,“求知识于世界”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采取“断发”“易服”等措施; 三、日本明治维新重大历史意义和影响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开化等方面一系列改革使日本由封建落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使日本保留有大量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很快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典型问题分析: 中日两国门户被打开有哪些相似之处? 背景相似: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为原料和市场殖民扩张;封建统治面临危机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方式相似:都被列强通过武力打开大门,都被迫签了不平等条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自主预习 1、原因: (1)内因: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外因:以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运动。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 (2)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在“”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社会生活: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 三、小组合作 1、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2、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 3、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认识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五、巩固拓展 1.十九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是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美国内战 3.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人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 A.大化改新成效显著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 C.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彻底铲除封建残余 4.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先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复习学案

明治维新 早晨诵读必修基础课标梳理 课标点击: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 2.政治: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的腐朽统治遭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反对,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3.民族危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佩里叩关(“黑船来航”)引发了民族危机。 4.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5.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 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1854年,美国迫使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一些中下级武士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后在幕府的镇压下失败。 2.倒幕运动:自1865 年起,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等人逐渐掌握了长州、萨摩、土佐等藩的政权,这些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1866年,武装倒幕开始。1867年,新天皇登基,倒幕派开始获得京都朝廷的支持,幕府被迫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的统治被推翻。不久,新政府宣布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四、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1868年《五条誓文》: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 2.《政体书》:整顿充实组织机构。 五、明治维新的措施 1.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派使节团(岩仓具视)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德川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性质。 分析明治维新社会背景,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作用。 感悟改革自强和“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振兴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重要历史概念:德川幕府、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自主学习: 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2.幕府统治危机: 内部危机: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的的发展。新兴的和 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和不断起义。 外来危机:年,国舰队入侵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了,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民族危机加重。 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家、商人、新兴地主对社会现状有何要求 4.面对内忧外患,日本的爱国人士一致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挽救这个国家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5.明治初年的改革: (1)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的改革。(2)明治维新的措施: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3)明治维新的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政府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大批工厂,为了“求知与世界”,日本请来了大批外国的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而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袭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强搬硬套。 (1)材料一反映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2)日本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该怎么做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对比表

1898年戊戌变法复习学案答案版(性质: ) 选修一归纳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注意史论结合) ①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②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选修一归纳综合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对比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第一问康有为的主要观点,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问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在改革这一方面的比较,无外乎背景,目的,性质,方式,内容,结果,影响,评价等。只要找到这些比较项,就能顺利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学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标解读】(要求学生阅读)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名,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措施和实际效果。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推荐】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 方法 搜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日本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转变,培养学生放眼看世界的眼光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20世纪初日本人的生活: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人们吃西餐、开舞会、听西洋音乐;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发展私营的工商业;工厂、银行、邮政局、铁路等新鲜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 试着想象一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明治维新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1)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2)外患:美国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民族危机严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提示:幕府统治被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第2课明治维新的举措学案人民版选修1

第2课明治维新的举措 [目标导航]1.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重点)2.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重点)3.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重点)4.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难点)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破除旧政治体制 1.纲领政策 (1)1868年,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向四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 (2)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 2.主要内容

细微点拨 [易错提醒]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概念阐释] 废藩豊县:1871年8月,日本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政府曾通过奉还版籍、改革藩制,促使幕藩体制解体。 二、殖产兴业 1.创办官营企业 (1)成立工部省和内务省作为领导机关。 (2)创办官营企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设立“模范工厂”。 (3)实行“劝业政策”,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近代企业。 2.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1)开始背景 ①民营近代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 ②自由民权运动反对政府以官营为主的经济方针。 ③官营企业已完成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等历史使命。 (2)方针:“处理”官营企业,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实施:明治政府于1880年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把除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 官营企业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对资本家免征商业税,为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易错提醒] 日本创办官营企业的目的不是发展国有经济,而是示范、带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这是日本工业化的突出特点。 [思维点拨] 明治政府所实行的扶植和保护大资本家的政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一种制造厂主,剥夺独立劳动者,使国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用集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期的人为手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 方法 搜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日本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转变,培养学生放眼看世界的眼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20世纪初日本人的生活: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人们吃西餐、开舞会、听西洋音乐;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发展私营的工商业;工厂、银行、邮政局、铁路等新鲜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 试着想象一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明治维新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1)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2)外患:美国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民族危机严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提示:幕府统治被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附图解) 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促进了日本交通的发展。 图三:提倡“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学堂。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图四: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即“殖产兴业”。促进了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 2.阅读教材和上述材料,列表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领域改革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目标导学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改革措施,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提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总结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提示: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新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了解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知道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意义,理解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转折。 2.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3.理解明治维新的性质,理解它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 日本通过哪次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史料1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史料2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农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 史料3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些危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1)政治:幕府等级森严,矛盾尖锐。 (2)经济: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史料4佩里登陆图。 cc

专题8明治维新 教案 (1)

《明治维新》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课标解读】: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知道同样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理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 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 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梳理线索——知识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提出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的情况内容和进程如何?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作用?然后明确明治维新的含义,简单回顾上节所学,理清线索。 一、走进历史 梳理线索:内忧外患→→明治维新→→迅速崛起 知识回顾: 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2)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黑船来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三)日本社会的新变化——改革的可能性 (1)政治:下级武士成为领导者;推翻了暮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领导条件)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经济条件) (3)思想: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思想条件)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四)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维新的前提 二、探究明治维新 施政纲领——颁布《五条誓文》。 探究题1.展示图片及《五条誓文》内容,并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明治维新的目标。 (一)、目标: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本课时编写:双辽三中陈明雪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23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基本上扫除了封建制度的严重障碍,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教学重难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以及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教师: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前面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将本课与 前面所学知识联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代日本的历史状况。 二、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教师: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 教师总结:19世纪中期,日本仍然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幕府将军大权独揽,天皇形同虚设。幕府对地方藩国拥有最高统治权,但各藩在其领地之内都享有年贡征收权和行政权、司法权,还有自己的武装,实际上是独立的。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剥削政策,下层民众不堪忍受,连连暴动,严重威胁着幕府的统治。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渐兴起,不断腐蚀着封建制度的肌体。在农村,一些地主和富农通过兼营工商业而成为农村资本主义势力的

明治维新导学案

监利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 选修1 第九单元导学案 2014/12/9 编制:周光 审核:张林春 包科领导:谢育武 班级:高二( )班 小组: 姓名: 评价: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的历史地位。 1. 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史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探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 :明治维新的内容 理解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而这样的道路具有日本特色 预习案 阅读教材104页-118页,回答下列问题(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划出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表现:(1)政治: (2)经济: (3)对外政策: (4)阶层: 2.民族危机: 年,美国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 3.前提:武装倒幕和明治新政府的建立。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废旧制 (1)废藩置县: (2)土地改革:废除 所有制,承认 。 (3)四民平等: 作用: 2、殖产兴业——促进工业化 (1)措施: (2)作用 (3)特点:政府主导;扶植私人企业 3、文明开化 内容: 意义: 4、1889年宪法(1)背景: (2)内容: (3)意义: 5.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常备军。 (三)分析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探究案 探究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评价等级:

18学年高中历史第八章日本明治维新3明治维新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第三节 明治维新 教材整理1 废藩置县,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废藩置县 (1)背景:明治政权建立后,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2)概况 ①1869 年,伊藤博文就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建议。 ②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藩国制度,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管理。 (3)作用:封建领主制被废除,实现了真正的集中统一,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取消武士的特权,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2)取消公卿、大名称号,除皇族外的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华族、士族、平民。 (3)各等级间可自由通婚。 (4)平民享有选择职业和迁居的自由。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废藩置县” “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教材整理2 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1)背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实物地税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概况 ①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1873年,明治政府又颁布法令,宣布全国土地一律按地价的3%以货币形式征税。 (4)作用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使广大农民因负担过重而失地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方针: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2)两个阶段:示范阶段和扶植阶段。 (3)意义:使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 [深度点拨]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在: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 (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4)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 教材整理3 文明开化,教育兴国 1.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主管教育行政。 2.1872年,日本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 3.1873年,决定振兴实业教育,兴办实业学校。 4.明治政府还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积极促进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西化。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日本的“文明开化”政策 “文明开化”对于吸收西洋文化、清除封建陋习、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 教材整理4 建立新式军队 1.1871年,建立保卫天皇的近卫军——“亲兵”。 2.1872年,发布《征兵诏书》,仿照欧美国家,实行征兵制。 3.军队向官兵灌输武士道思想,成为镇压人民和向外侵略的强大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