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毕节市发展型党组织助推“毕节发展模式”

毕节市发展型党组织助推“毕节发展模式”

毕节市发展型党组织助推“毕节发展模式”

( 2011年08月29日 15:21:28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

【字号大中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在线投稿】【关闭窗口】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9日电(陈名) “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萝”的历史,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路在何方?

1988年,当时的贵州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作出决策: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试验区同年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23年过去,这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山区,如今,山青了起来,水绿了起来,人富了起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

在这23年间,毕节市市委、政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最终探索出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毕节发展模式”。其间,“毕节发展模式”的典型无处不有——

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过去贫穷落后俨然成了这里的代名词,贫困让村民陷入思想观念陈旧的窠臼,农村面貌得不到改善。

1986年、1988年、1996年,胡锦涛同志曾先后三次视察过该村熊家寨、燕家洼两个村民组,对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20多年过去了,塘房村“两委”一班人牢记胡锦涛同志的嘱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村群众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依托地处城郊的优势,以支部建设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家园和“五园新村”建设为抓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

招商引资项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整体推进全村各项工作。如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0元。

斩断“穷根”,毕节市让人与自然走向和谐。

23年前的梨树镇保河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农户住的都是茅草房、土坯房。而在试验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该镇党委针对保河村的村情民情,先以“示范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思想注入村民的头脑,在保河村党员聂祥仲种梨逐步富裕的影响下,让大家看到连粮食都种不出的荒山,种梨的收入竟比良田种粮食的收入高出很多倍。这个种梨成功的典范不得不让村民效仿,最终也走上致富路。截止目前,全村梨园面积已达2050亩,梨树16.4万株左右,产量达400余万斤,收入近400余万元,人均收入3000余元。

人要富、种果树、留青山、保后路,只有这样才能长久。

1989年,毕节市清水铺镇橙满园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每家每户都是7至8个孩子。居民种庄稼的观念是“到山顶”,乱开荒,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导致人民的生活状况是“越开荒越穷,越穷越开荒”。在试验区已成立23年的今天,居民以试验区三大主题为依托,通过智慧的双手打造了万亩柑橘基地,创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走出了“地越种越瘦,人越过越穷”的怪圈,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8户,5至10万元的有370户,家家户户都拥有一辆摩托车,小型家用加工机械560余台,农用运输车40余辆,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7年的21%下降到现在的7%。,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大中专毕业生上百人等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工业强市,力帆精神,彰显“毕节速度”。

毕节市小坝镇中屯村,一个被工信部称为“毕节速度”的占地3500亩投资60亿元的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自2009年12月动工兴建,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已初具规模。今年8月1日在此生产的第一辆载货汽车“格奥雷重卡”已成功试下线。而这个“试验区速度”,缘于毕节市小坝镇党委政府这支发展型党组织助推工业发展的强势作用。在公司建设伊始,牵涉征地6000余亩,拆迁226户,迁坟3000余冢,该镇党委因“工业强市”的思想宣传到位,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征地1500亩,30天完成所有拆迁,没有发生一起堵路事件,没有一起非法上访事件发生。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堡垒作用,毕节市在全市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开展了上下联创、结对帮扶、生态文明家园、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等活动,政府财政贴息资金2000余万元,放大贷款逾亿元,并整合农牧、农办、财政、团委、妇联、信用社等部门项目,资金向创业党员倾斜,培育了党员示范服务基地38个,其中省地级命名的5个。培育了党员创业带富能人476名,带动农户2380户。海子街镇红堰村党支部搭建“一人一专长”、“一组一典型”、党员与群众联合共富更为典型,得到中央组织部的肯定。该党支部连续被省、地、市三级党委评委“五好”基层党组织。

成就来之不易,付出无比艰辛。毕节市的发展,关键是矢志不渝地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一届接一届苦干、实干、科学干,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实现共赢,探索出经济、生态、人口协调发展的“毕节发展模式”。

今天,毕节市这支党员干部队伍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新跨越,正以积极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方法和新途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超前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举措,切实把各种机遇和有利条件转化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域”的强大动力,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毕节市委宣传部供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