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复杂性系统

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复杂性系统

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复杂性系统
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复杂性系统

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复杂性系统

[摘要]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改模式为例证,引进当代复杂适应系统的方法论,探索艺术设计教改的多层级系统的生成和构成,阐述其强大的社会功能,并指出其对目前国内高校教改普遍存在的只对个别要素进行改革的纠偏的意义。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改复杂性系统层级功能

复杂性研究从20世纪末叶兴起,目前在国内外已成为许多学科领域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它涉及又一个新型的跨学科的方法论。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些多元的或多主体的系统,它主要研究能够学习的系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于自身中发生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复杂适应系统的共同特征是,它们能够通过处理信息从经验中提取有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并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反馈来改进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经过探索,我们发现艺术设计专业教改是复杂性系统,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多元主体相互作用的多层级的系统,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社会功能显著提高,而且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是教改主体主动构建的结果。探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的复杂性系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使我们在教改中把握目标和方向,使艺术设计教改更加有序。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改是复杂性系统

艺术设计专业很大的特点就是深厚的学科理论性和高度的实践性有机统一。在本科院校专业群中,有一些属于基础理论的专业,由于其高度的理论抽象性,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有些工科专业,虽然实践操作性很强,但是学科面相对较窄。即使在艺术专业内,纯艺术的学科面又相对窄一些。而艺术设计专业几乎可以说文理兼备,艺术和技术兼长,在当代文明进程中,其高度的人文性,使其必然要担当起建构当代文明的责任,需要非常深广的学科涵养;同时又具备直接的现实性,通过对以企业为主的公众组织、产品、环境的功能改善和视觉形象塑造工程来达到提高社会文明的目的。因此,艺术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之多的。

艺术设计专业的系统性,决定其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这里包括环境系统,艺术设计文化系统,艺术设计教学系统,教师的心理系统,学生心理系统,其中每个系统还可以进行细化。首先,从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角度看问题,艺术设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要跟踪市场的最新流行趋势,要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要把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审美趋向,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引领社会文明的进步潮流。其次,从提高艺术设计水平的角度看问题,艺术设计必须以国内外先进的艺术设计为参照系,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技巧。要吸收多学科的涵养,把当代最新的艺术、技术成果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因此必须拓宽专业交流的渠道,通过图书交流、网络交流以及人际交流的多渠道的信息交流来丰富设计的观念和资料。其中人际

经济研究与复杂性科学_苗东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10年第2期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总第193期) 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与复杂性科学 苗东升 摘要:本文讨论了经济研究与复杂性科学的互动关系,指出经济学前沿出现了把复杂性当复杂性对待的趋势,最后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关键词: 复杂性;经济研究;复杂性科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0)02-0030-07 收稿日期:2009- 11-22作者简介:苗东升,男,山西榆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一、经济研究是培育复杂性 科学的温床之一 复杂性科学从孕育到产生的历史可以简单概述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孕育,历时40多年;1940年代开始把复杂性看成科学概念,意识到复杂性正在成为科学前沿的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有助于理解和描述复杂性的概念、方法、观点;70至80年代之交初步形成复杂性科学。一切科学思想都来自社会实践, 复杂性科学亦然。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活动本质上属于复杂系统, 因而是培育复杂性科学思想的重要土壤。科学整体作为系统,从简单性科学这种历史形态演化为复杂性科学这种历史形态, 需要而且事实上经历着一系列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今天回头看去,这一进程中始终有来自经济研究的影响和推动。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仅就以下五点略加说明。 1.从物理到事理。简单性科学是广义的物 理学(自然科学),只研究物质关系和物质运动,不涉及人的因素起重要作用的事理现象。研究事理既要考虑物质关系和物质运动,也要考量人的情感、思想、决策、行为等因素,原则上属于复杂性范畴。科学转型演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是从单纯的物质观转向同时承认事理观。这一转变始于20世纪初,人们试图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事理现象,主要是经营管理问题,逐步形成运筹学。运筹学遵循投入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这一经济原则,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处理有限资源分配、目标搜索、设备更新之类事理问题。列昂惕夫(1973)、康托罗维奇(1975)就是以运筹学的出色工作而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今天看来,运筹学能够有效解决的还是所谓硬系统、硬运筹、硬事理问题,原则上仍属于简单性科学。但它冲破单纯的物理观,开辟通向研究软系统、软运筹、软事理这类复杂性问题的道路,是经济对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影响。 3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中国,一个学生为了升学不得把全部精力用于应付考试。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四年、硕士二年、博士2-3年。一个学生一生要用20多年的时间去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一些自己不感兴趣、学非所用的东西。他们被捆绑在学校的书桌上,训服地听从老师和教授们教鞭的指挥,认真听取他们所传授的所有知识,死记硬背。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你求学的台阶就会爬不上去,前途毁于一旦。因此学生就成为了知识的奴隶和庸人。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所能应用的知识也廖廖无几了,只好重新再来自学后补。处于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教育就很难培养出杰出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造成人才和知识的大量浪费的现象。总之中国的学生学的多用的少,死记硬背,发挥创新思维的时间和机会太少,学非所用现象严重。一个人一生学多少知识和应用多少知识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不能一味灌输。学生的知识太多太杂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挥,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过重负担和累赘,束缚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也根本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和机会。我们知道,盖茨因休学而成为了世界网络之父,使他有了一个到社会上创业的机会。西方的许多的大科学家也都是在我们上大学的年龄段就有了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了。 一个学生如果不去爬升学的台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有了创新成果,国家应该不应该给予学历、学位和职称?如果不给,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这并不是重视人才,而是埋没人才。西方就不是,只要你有创新成果,不管有没有学历,都会给予职称的。几年前我听中央新闻时,就记得有这样的一条消息:一个高中生写了一篇考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的文章,哈佛就给了博士学位。只要你有发明创造和学术研究成果就行。所以说光靠体制内的院校颁发职称是不够的,应该有个机构给体制外的有创新成果的人才颁发学历、学位和职称等。就拿自己来说吧,不但有著作而且还有创新学术研究成果,可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里,就很难找到有关部门和院校颁发学历、学位和职称等。特别是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根本无法得到认证,宣传和推广。中央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资助基金更根本摊不到自己的头上。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合理的。因此说中国体制内颁发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的制度,已不利于体制外的人才的培养和发现,也不利于中国人才市场的开发和利用。 高等教育不应该只让教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应该问问学生想学什么,教授再教什么。考核他们的不应只是分数,而重要的是他们运用知识的创新成果。教授教学生不一定他的知识要高于学生,而最好是让学生的知识和才智高于超过教授。莱布尼茨20岁就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数理逻辑著作;布尔29岁就创建了布尔代数;费雷格30岁就成为西方分析哲学之父;罗素28岁就开始写《数学原理》;康讬29岁就建立了集合论;哥德尔25岁就发现了数理逻辑的不完全定理;堪布兰23岁就发现了演绎定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克里普克16岁就开始建立可能世界语义模型………由此可知一个学生最具有创新思维的年龄段应该是在20-30岁之间。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让学历、学位和职称去限制学生的研究课题的自由选择呢?并且我们也更无理由不给这些“越级生”以学历、学位和职称。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的教育改革.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谈谈中国的教育改革 收集了各方面的材料,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现在让我就从大众教育和科研教育两方面谈谈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中国的大众教育教育改革 一个国家要想长时间立足当前的世界,教育并且是优秀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可以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工具。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只有一部分适龄儿童走进课堂,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走进大学校园。当时的大学课堂是一种交流式的环境,是一种研究式的环境。可以让人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消化知识。走出校园,这是一群可以称得上是精英的大学生,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当时的这种教育可以称得上是精英教育。但是自近年来推行教育产业化以来,不得不承认,大量的中专改大专、大专改学院、学院改大学、扩招研究生班、同等学历研究生班、代培班、委培班等等,确实将大学教育引上了大众教育(就业教育)的道路,成为一种经济行为,这自然同所谓的大学教育的初衷相差甚远。 经过近十年的大众教育经验发现,大众教育条件不足又急于求成,生源质量和教师队伍质量都大幅下降,教育并没有起到计划中的效果,于是中国开始兴起教育改革之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中国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了。确实,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太多的弊端,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改什么,怎样改是一直不能定下来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领域有个先锋似的人物,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可以说是带头呼吁教育改革的第一人,在很多学校发表过多次演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更主要的是让大家明白现在的中国形势,让学生们从内心认识到这些应该牢记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说到80后,这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改变,他们沿用了老一辈的教育体制,而他们的下一届已经开始接受了改革,虽然效果很微弱,但是相比起来,已经是革命性的一步了。 不管是书本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革,还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无非都是想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让新一代的人才在整体水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可是我们看到的确实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放浪一组”。这是教育制度的失败,还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把原本雪白的“布匹”都上了色? 从前不久的骑着伟人照相,再到几乎每天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我们不得不深深反思一下了,为什么再加大教育力度的同时这些事情的发生频率却更加提高了?我们的改革究竟哪里除了问题?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越来越深入,中国的各项指标都和国际接轨了,但教育却迟迟不能进入正轨,从各种媒体上,我们已经对国外的教育了解的相当透彻,但是再看一下中国的教育,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我们的差距究竟差在了什么地方。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人们的思想中多了一份束缚和牵绊,始终不能放开这些包袱,尤其是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溺爱,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宠爱的环境中而得不到真正锻炼,他们的头脑中被灌输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思想,一切都变的理所当然。而在外国,孩子从小的零花钱都是通过做家务赚来的,所以他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另外,当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首先学到的不是如何为人处世,而是怎样听话,怎样服从上边的命令,所以当老师出现错误的时候,学生也不敢去反抗。对于应试教育,我们一直都没有

复杂系统

系统是什么意思?复杂是什么意思?复杂系统又是什么意思? 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的区别在哪里? 复杂系统的特征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现实生活和科研中我们接触到哪些复杂系统及其性质的实例? 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对于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理解,所使用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有多少是来自于简单系统?可能存在哪些局限性? 对于复杂系统的理解,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哪些变革,给科研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启发?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单系统: 微积分、牛顿力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机械结构、理想气体 死的,不演化的组分少线性的可还原的 复杂系统: 细胞;生物体;大脑;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活的,演化的3个以上组分非线性的不可还原的涌现性 复杂系统 具有变量来自不同标度层次的结构,或者大量相互之间有差别的单元构成的动态系统。通常表现出复杂性,但也可能出现简单性。 复杂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相对牛顿时代以来构成科学事业焦点的简单系统相比而言的,具有根本性的不同。简单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比如封闭的气体或遥远的星系,以至于我们能够应用简单的统计平均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行为。而复杂并不一定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复杂系统要有一定的规模,复杂系统中的个体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例如组织中的细胞、股市中的股民、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司机,这些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部分环境通过自己的规则进行智能的判断或决策。 定义 复杂系统(complexsystem)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系统,它存在于这个世界各个角落。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它: 1.不是简单系统,也不是随机系统。 2.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而不是纷繁的系统(It'scomplexsystem,notcomplicated.) 3.复杂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4.复杂系统内部有很多子系统(subsystem),这些子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interdependence),子系统之间有许多协同作用,可以共同进化(coevolving)。在复杂系统中,子系统会分为很多层次,大小也各不相同(multi-level&multi-scale)。 关于系统的分类(和复杂系统相关的系统) 通俗的讲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a)简单系统simplesystem,特点是元素数目特别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变数来描述,这种系统可以用牛顿力学去加以解析。简单系统又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预见的,可以组成的。在管理学中,这种组织一般是出现在组织的初期,比如一个班级,抱着同样的目的,有同样

质(发展战略)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子课题结题验收审批书优质

(发展战略)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子课题结题 验收审批书

填表说明 一、本《子课题结题验收·审批书》包括六个表格 表一:基本情况 表二:结题报告 表三:课题成果登记表 表四:《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子课题结题验收评估表 表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部门意见;州、市教育局或电教馆推荐意见 表六:省级专家组审批意见 省级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须知 一、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须向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索要(或在下载)并填写《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二、凡是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公布的省级课题都必须结题,但课题是否鉴定,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凡只申请结题的课题,专家组根据课题主持人在申报课题时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完成情况及社会反响,客观签署意见;凡申请结题鉴定的课题,专家组既要对完成情况及社会反响签署意见,还要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做出客观的水平评价。 三、申请结题或鉴定时,课题负责人须提供以下资料: 1、《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一式5份; 2、课题研究成果主件(含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软件、其他

等)一式5份; 3、必要的附件(验证课题成果和成果推广效果、效益的资料)1份; 4、课题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和计划复印件各1份。 5、6000字以内的成果公报和1000字以内供网上发布的内容要点各一份。 6、结题鉴定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将进一步修改后的完整成果主件和成果公报各两套(其中一套为文字资料;一套为3.5英寸的软盘)送交规划办存档。 四、课题结题或鉴定采用会议或通讯鉴定两种形式,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课题负责人提供的资料须提前一个月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采用通讯鉴定形式的,所有参加的专家必须填写书面鉴定意见。再由专家组长签署综合意见并签名,方能有效。 五、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进行课题结题或鉴定,所需费用均从课题研究经费中开支或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申请由省规划办组织采取通讯结题或鉴定的课题,省规划办一次性收取结题鉴定费,只结题的收500元/每课题,结题鉴定的收800元/每课题,作为专家酬金。 六、封面内容填写要求:课题级别为重点课题、规划课题、立项课题、一般课题;学科分类为综合理论、高等教育、职成教育、基础教育;申请结题鉴定形式为会议结题鉴定、通讯结题鉴定。 七、课题结题或鉴定完成后,由省规划办向课题组给出结题或结题鉴定意见,同时下发课题结题证书。 二、请按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所填栏目不够时可加附页; 三、结题报告(表二)撰写说明

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 曾几何时有专家学者提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让我们每人每天不得不忙于面对手机处理各种来自智能APP终端的大量信息,还有更多的未成年人成为低头族。让我们无暇顾及静下来聆听大自然的信息,细细思考为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及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 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现象:比如一首流行歌曲很多高校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青花瓷”,但很多人却不知青花瓷这首歌曲背后,是由台北故宫为了摒弃传统的文物记录片形式而采取青年人喜欢的歌手这种形式来进行宣传,使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发展;还有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所提出的“民宿”概念,那么,什么叫民宿呢?所谓民宿及民俗既有关联又有所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后面的“宿”与“俗”,前者有概念的范围与衣食住行中的“住”有关。而“俗”则是一个文化概念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民俗与官方相对应。比如收藏界陶瓷领域就有官窑与民窑一说。所谓民窑及民间即所谓民俗。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也有这种划分方法。再比如国家所提出的工匠精神,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手艺人”等。这些信息都对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信号,及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身的教育工作岗位传承与保护中国灿烂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思考。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是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自身完善的理论体系。然而结合我国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把这些内容都交给每个艺术设计的学生显然也不太可能,因此,本人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提出的观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1.什么是传统艺术?我们不应该流于表面“传统”“现代”这类硬壳子的招牌,先下一番功夫,了解一下有关传统、现代、相关艺术的说明,到底是些什么意义。就个人浅陋所及,在艺术理论方面,西方自康德起,是美学家走在艺术家的先头。我国三百年来,因过分重视笔墨趣味,而忽视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意境,以致两皆堕退。当代名家中,只有白石老人拈出一个“静”字,为真能道出他的艺术体验所至,接触到艺术中某一方面的真实。艺术家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开辟艺术心境恐怕是很难的事。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传统艺术,也就是作者小小心愿。就“传统手工艺”而言,是一个时代的指称。在时序上它相对于现代,在内容上应指现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所有工艺品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别繁多,从材料上划分:有青铜器、陶瓷、玉雕、木雕、漆器、刺绣、泥塑、景泰蓝、金银制品、皮革、玻璃、竹编和草编等。除此之外从工艺方法即技术构成分类:还有染织工艺、涂饰工艺、镂刻工艺等。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素养,是世界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教学改革(开放式、信息化、多元化教学模式) 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与保护上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这一艰巨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并提出了课题。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第5卷第4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Vol .5No .42008年12月  COM P LEX SYSTE M S AND COM P LEX I TY SC I E NCE Dec .2008文章编号:1672-3813(2008)04-0021-08 收稿日期:2008-10-10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06CB705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44003,10635040,10532060,10472116);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特别支持项目计划《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及动力学性质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358065) 作者简介:汪秉宏(1944-),男,江西婺源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统计 物理、计算物理和非线性动力学。 当前复杂系统研究的几个方向 汪秉宏1,2,周 涛 1,3,王文旭4,杨会杰2,5,刘建国1,3,赵 明1,6,殷传洋7,韩筱璞1,谢彦波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组,合肥230026; 2.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及上海理工大学复杂适应系统研究所,上海200093; 3.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瑞士弗里堡CH -1700;4.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美国亚利桑那州85287-5706; 5.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新加坡119077; 6.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香港; 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摘要: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是吸引跨学科广泛注意的新 型交叉科学。简要概述了复杂系统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包括网络同步、网络交通 流、新一代信息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演化合作博弈、生物网络复杂性、人类动力学 和信息物理学。 关键词: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复杂网络;人类动力学;信息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 Severa l D i recti on s i n Co m plex Syste m Research WANG B ing 2hong 1,2,Z HOU Tao 1,3,WANG W en 2xu 4,Y ANG Hui 2jie 2,5,L IU J ian 2guo 1,3,ZHAO M ing 1,6,YIN Chuan 2yang 7,HAN Xiao 2pu 1,X IE Yan 2bo 1(1.Depart m ent of Modern Physics,I 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Gr oup of Comp lex Syste 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2.I nstitute of Comp lex Adap tive Syste m s,Shanghai Acade my of Syste m Science an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 or Science and Technol ogy,Shanghai 200093,China; 3.Depart m 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Fribourg,Fribourg CH -1700,S witzerland; 4.Depart m ent of Electr onic Engineering,A rizona State University,A rizona 85287-5706,US A; 5.Depart m ent of Physics,Nati 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19077,Singapore; 6.Depart m ent of Physics,Hong Kong Bap tist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7.Nanjing University of I nfor mati o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Nanjing 210044,China ) Abstract:A s the 21st 2century ’s science,the comp lexity science is attracting wide attenti on fr om the sci 2 entific community .I n this paper,we highlight s ome relevant key issues,including net w ork 2based syn 2 chr onizati on,traffic dyna m ics on net w orks,structure and evoluti on of inf or mati on net w orks in the next generati on,ev oluti onary cooperating ga me,comp lexity of bi ol ogical net w orks,human dyna m ics and inf o 2 physics .

论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

论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 付钊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最伟大的决策莫过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停止了中国跳跃历史阶段的错误路线,开始正视现实,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冰山开始被逐一击破。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个既明显又隐蔽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应该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后的坚实堡垒之一。 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讨论教育制度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的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理应有政府来提供。所以教育并不能作为一个完全的市场竞争产品来讨论。然而事实上情况却是,围绕着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丰富和完善的“产业链”。据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全国中小学的课本定价总额每年在200 亿元左右,全国中小学的教辅定价总额每年在600亿左右,再加上试卷等有关费用,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要突破1000亿元。根据 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的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果按此比例,那么每年就会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这就是统一教材教辅和考试的好处。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有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每年300亿左右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不应当是2000亿元,而应该是5000亿元了。这一连串的“教育产业”让人不禁开始怀疑教育到底是否公共产品。 但是在深入分析之后,很容易得出的结论便是这一切都是中国教育制度造成的,中国教育制度底下的教育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这都由垄断而起。 事实证明,在教育这个特殊的产业上,这样的垄断更为可怕,后果更严重。 第一,貌似公平下的严重不公。高考被誉为中国最公平的制度。然而其所谓的公平只是表面的现象。首先,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使得统一的分数线成为实质上的不公正。另外,录取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作为影响命运的高考,教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离当前学校发展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校长,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现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自我现状分析: (一)自身优势: 1、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小学校长,自2005年9月份开始,进入到小学校长行列。应当说,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德育工作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自己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坚定了自己依靠科研和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信心。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自己处惊不乱、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言行举止注意做广大师生的表率,努力做让广大师生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善于学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十几年来,可以说自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自己不仅喜欢阅读反映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及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书籍,也非常喜欢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还特别注意学习反映全国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各种权威报刊,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几年来,自己特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1956年新中国成立第一个专门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一直以矫健的步伐前进着,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在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下,不论是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课程的设置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设计人才。然而,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深刻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检讨,认识到多年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在正确的自我认知下,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认清各方面的本质,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1.盲目开办,缺乏专业性。设计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虽然并非完全自觉,带有迫不得已的性质,但已是人类与自然抗衡意识的体现。而后,设计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美学、技术科学、经济学、建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销售学、市场学、人体工程学、数学、材料学、创造学及社会学、人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时至今日,设计无时无刻不追踪着人们行为的物质需要,它俨然成了美的情感诉求及现代思维趋向的交点和不断开辟生活方式的充斥着生机的绿洲。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一定层面上决定着不是每一个学校都可以开设这门学科。然而在趋于经济利益的目的下,许多院校全然不顾设计的独特性,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各地盲目开办,而这当中,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没有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这样便造就出了一大批的半成品(毕业后仍然无法独立完成本应该完成的设计工作),浪费了国家的大量物力和人力。 2.追求统一,缺乏创造性。设计是一门创造美的学科,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职工作是通过诱发学生内在的创造能力,摆脱思想的束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地挖掘美、创造美。然而现实却不乐观,许多学生因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早已没有了创造的兴趣,一味地因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从生活的本质去发掘去创造。当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面对着无常变化的市场、客户以及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更加不再创新,而一味地抄袭大师或国外的作品。这样周而复始的抄袭,令中国这个有着千 万百万设计师的大国没有了能够真正推陈出新的设计师。 3.课程设置过于商业化。设计师创造美产生经济价值,成了一种商品,它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其自身间产生的竞争能力。因此,在成为设计师之前,所接受的设计教育与训练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可以说是设计师成长的奠基石,但是一旦这种教育以商业为追逐的唯一目的,它也就失去了教育本质的意义。我国的设计教育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仍处于起步的阶段,缺乏自身特点和成熟经验。有些设计院校依据市场来开设课程,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传统基础课程的安排,本末倒置。总言之,市场变化莫测,不能仅仅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整个产业未来的发展问题,否则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多方面潜能的潜力型设计人才。 二、认清本质,学会取舍 1.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切也同时给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们在面对其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这片沃土,这也就给我国的设计师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能令我们的学生们吸收国外设计师们先进的设计理念,大胆创新?如何培育出一批批与国外设计师具有同样专业强度的设计师?如何让我们的设计产品不论从审美还是功能上都得到多方面的认可?面对种种的困惑,倍感压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也在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动力。 首先,国外设计师的大批涌入成了后备师资力量,他们的注入可谓为给中国低迷的设计界注入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活力,使中国设计界空前活跃。中国的设计师们开始了与国外设计师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了快速成长。其次,国外设计师的大批涌入令学生们汲取国外的设计理念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可以直接地从中挑选出优秀的设计师聘用为教师,与在校的教师队伍相比,这群人往往更具有实践性,他们可以将自己大量先进的实际工程经验带入到课程中,使课程更加生动并具有说服力。最后,这些国外的优秀设计师来自于不同 [摘要]全球化在各个领域迅速扩张,我们的设计界、教育界面临着一个转折性的拐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众多外因的影响下该如何取舍也已成为大家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应该全面西化还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抑或在吸收西方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走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道路,都值得大家一起讨论探究。 [关键词]全球化 艺术设计 教育之路 [作者简介]朱翔(1964-),男,福建福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张虎(1986-),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88-02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朱翔张虎

2020最新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艺术设计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培训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及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等行业从事施工、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材料经营等工作;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在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养护管理工作。 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状况; 2.掌握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规律; 3.掌握艺术设计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原则; 4.具有进行艺术设计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的发展动态。 课程介绍

复杂性科学上课讲义

复杂性科学的简介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s),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科学为什么会赢得如此盛誉,并带给科学研究如此巨大的变革呢?主要是因为复杂性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带来的首先是一场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的变革。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认识到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意义,然而要想找出一个能够符合各方研究旨趣的复杂性科学的概念还有困难。虽然目前人们对复杂性科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黄欣荣认为尽管复杂性科学流派纷呈、观点多样,但是复杂性科学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循:(1)它只能通过研究方法来界定,其度量标尺和框架是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2)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许多学科中,是学科互涉的。(3)它力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互不来往的界限,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统一机制。(4)它力图打破从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理论,抛弃还原论适用于所用学科的梦想。(5)它要创立新的理论框架体系或范式,应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然界带给我们的问题。 复杂性科学是指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超越还原论为方法论特征,以揭示和解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科互 涉”(inter—disciplinary)的新兴科学研究形态。 复杂性科学研究主流发展的三个阶段 复杂性科学研究主流发展的三个阶段主要是指:埃德加·莫兰的学说、普利高津的布鲁塞尔学派、圣塔菲研究所的理论。 (1)埃德加·莫兰的学说埃德加·莫兰是当代思想史上最先把“复杂性研究”作为课题提出来的人。莫兰正式提出“复杂性方法”是在他1973年发表的《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一书中。莫兰复杂性思想的核心是他所说的“来自噪声的有序”的原则,该原则可以简要表述如下:将一些具有磁性的小立方体散乱地搁置在一个盒子里,然后任意摇动这个盒子,最后人们看到盒子中的小立方体在充分运动之后根据磁极的取向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在这个例子中,任意地摇动盒子是无序的表现,显然单靠它不能导致小立方体形成整体的有序结构。小立方体本身具有磁性,是产生有序性的潜能,但是这个潜能借助了无序因素的辅助或中介而得以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三班41007153 李丽 【摘要】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规律观念课程文化 【正文】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 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 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一、导言 (一)研究的目的、思路、特色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方向,系统规划,使得教育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 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环境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按照发展战略的科学逻辑,以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制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并对若干关键性体制保障措施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特色是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归纳,分为价值观、系统观层次,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未来影响”等逻辑关系区分计划工作与未来预期,从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科教兴国的高度,构建基于未来效果的教育战略目标。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逻辑 1.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变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推动教育发展重要动力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呈现出教育组织发展性需求一技术诱致性需求一人的全面发展性需求。教育系统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

呈现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矛盾。根据“十一五”及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教育事业的功能不仅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过程 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效果和未来影响为导引,根据一定理念而进行的发展规划设计,其流程是:分析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与评价一分析系统存在问题一明确未来的目标和结果一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一确定战略措施一制定实施方案。 战略逻辑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即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从效果出发考虑教育的资源配置、良好的教育服务活动、最佳的产出,设计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最后构成“目标-指标-措施”系统。 二、教育发展的环境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民主化加速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使得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 要 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指标成为小康社 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设计艺术鉴赏教学措施

设计艺术鉴赏教学措施 作者:常笑尘单位:河北大学 在高等院校上好设计艺术鉴赏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艺术院校专业教师上设计艺术鉴赏课普遍反应感到吃力,老师没激情,学生没热情。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深究其源,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的缘故,其一是任课教师不适合上艺术鉴赏课,其二是老师没有真正理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在整个艺术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没有真正理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实质,没有认识到它是高等教育中的设计艺术基础理论教育;另外,艺术设计专业本身“重技轻道”的特点使很多学生的兴趣集中在技术层面上,认为学习艺术设计就是运用电脑技能,还没有真正理解艺术设计的真正的含义。以至于出现教师费心地备课,精心地上课,可是结果却是寥寥几个人听课,使上课老师很是尴尬。要想上好这门课,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开阔知识视野 高等院校艺术鉴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问题看得深广和培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创造思维,使之成为极具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专”的同时要“广”,吸收姊妹艺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 首先,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必须具有非常全面通透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高等艺术院校艺术鉴赏课教师和专业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他们的知识面要广,既要懂基础美术绘画知识和技能,又要懂一定的设计知识和技能以及美术史、设计史等知识和理论,这样才

能适应艺术院校艺术设计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如学生经常找老师帮忙,为晚会设计广告招贴、传授摄影知识、了解建筑欣赏等,当你一一为他们解决时,学生就视你为能人,是好老师。否则就会出现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尴尬局面。 其次,上艺术鉴赏课的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文艺理论水平和具备一定史学修养。如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的区别和联系,大的历史文化分区以及每个时期艺术的特点归类。如中国古代的图形符号和中国文化、生活元素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把其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就需要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淀,这种相融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比如教师在讲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使这件艺术作品能够深深影响到学生、感染到学生,其实也是在教育学生,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积极地做好艺术理论灌输的引导者和学生思维的开发者,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艺术设计鉴赏课程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在知识的储备和拓展上加大同行间的交流,这样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艺术形态独特的见解。 其次,建立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和互动交流平台,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