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历史现象分析]

1、美苏由合作到冷战

⑴法西斯的侵略不仅激起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也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在共同反对法西斯的基础上,美、苏实现了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

⑵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控制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还企图控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力量,称霸世界。苏联是二战中抗击法西斯的主力,战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也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战结束后,美苏合作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苏美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扩大,苏美冷战的局面形成。

⑶这一变化,导致了朝鲜的分裂;引起了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欧洲也基本上分裂成为两大阵营;北约和华约组织相继建立并形成对峙,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⑷美苏由合作到冷战这一变化,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是可以在一定基础上相互合作的。但由于帝国主义仇视和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会改变,加之国家利益的冲突,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



2、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原因

⑴带有共性的主要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际经济的联系。

⑵表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

⑶作用:尽管美国在其中拥有特殊地位,但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打破了自1929年经济危机后世界金融、贸易存在的严重分割局面,消除了各国的外汇管制和贸易壁垒,促进了国际汇兑的稳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遏制”苏联,“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突破了以本土为主的“孤立主义”,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绝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它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角,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亚洲经济

⑴面临的机遇:二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世界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时期;亚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⑵经济发展

概况:新加坡和韩国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经济大发展;西亚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

⑶挑战:①亚洲各国人口多,基础差,各地发展不平衡,所以人均产值较低,仍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②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受西方列强控制较为严重,容易产生政治或经济的动荡;③旧的经济秩序影响和阻碍,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5、东欧剧变的实质

“变”是指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9年是东欧剧变之年,这一年东欧6国从波兰团结工会组阁,到罗马尼亚政权更迭,共104天。东欧剧变的形式有三种:⑴和平演变;⑵西德吞并东德;⑶罗马尼亚发生武装流血冲突。波兰是社会动荡和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剧变最早的国家,它的剧变基本上反映了大多数东欧国家剧变的状况。民主德国发生剧变后,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德国的统一。罗马尼亚是通过武装冲突发生剧变的唯一东欧国家。



6、二战后两极世界的特点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组成的世界格局。其特点主要有:⑴美、苏及其同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明显和稳定。虽然每一方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是最终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⑵美、苏两上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⑶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7、当前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第一,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是由苏联东欧通过和平演变、国家解体造成的,既是西方国家从外部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也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和以往相比,没有什么战胜国与战败国之分,不可能通过几个大国的谈判协商重绘世界政治地图确立新的政治格局,只能通过各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的消长和分化组合逐步地自然地形成新的政治格局。

第二,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加剧。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同时,局部战

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美国“9.11“恐怖事件等。

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裁军一度有所进展,但近年来,国际裁军与军控却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特别是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8、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欧盟的性质

欧洲联盟是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它包括经济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两方面内容。对欧盟性质的分析大致可从两种视角归结,一是国际关系意义上探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角度入手。

⑴从国家间关系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联盟是具有一定超国家性质的一体化实体。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与一般的国际合作的重要区别:①国际协调、合作的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②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的范畴,实现了“超国家”管辖。依据这一标准,欧洲联盟从整体上看是一种混合结构,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组织,但从全球范围看,欧盟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区域集团。一方面,欧盟条约[简称“马约”]规定“联盟尊重其成员国的国家身份”,欧盟理事会决策中的国家否决权这一强调国家主权的规则继续有效,在实践中一体化进程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地具有政府间合作的性质和特点;与此同时,从欧盟活动规范和决策程序来看,欧盟国家权力的实现方式又确实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意义的、绝对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已经不再是欧盟国家的现实选择,它们的部分权力特别是经济货币主权已经发生了向欧盟共同机构的转移,欧盟法律超载于国家法律之上,从而使成员国主权受到明确限制,欧盟层次上的“超国家”管辖的成份得到发展。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是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通过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的长期对话,通过既不完全满足任何一方又恰好能被各方所接受的典型的共同体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加以深化的。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大大超过了政治与安全防务一体化的发展,而且成员国在加入一体化的进度方面也形成了不同的速度,少数几个国家如英国、丹麦、瑞典被允许享有例外选择权,这是由欧洲国家经济的相似性、密切相关性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并存的现实所决定的。这种状况决定了欧盟结构与性质的混合性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同时,“马约”所确立的划分

共同体机构与成员国职能权利的“辅助性原则”规定,欧共体的职能范围权力必须归属于成员国政府,这一重要的组织原则也表明欧盟谋求在成员国与共同体之间建立适宜的权力均衡。在这个意义上,欧盟是“具有一定程度联邦制的联盟”,即最高权力机构---欧洲理事会[由欧盟各国首脑组成]与部长理事会---保持政府间合作的联盟性质,而参与决策和执行的监督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保持超国家管辖的联邦性质。

⑵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欧盟是世界上经济同质化、机制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

一般人们将经济一体化区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1993年1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宣告建成,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与资本这四大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1999年1月1日,欧元在11个国家启动,并正在按计划推进。

⑶从政治一体化的角度来看,欧盟基本上属于政府间合作性质的联盟,尽管在国际事务中还不成为其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但是从内部政治关系来看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

政治联盟源于70年代的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合作机制。政治联盟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其中包括将来制定一项共同防务政策,并最终导致共同防务;此外还包括建立成员国之间的司法和民政事务方面的合作机制。政治联盟的主要决策机制是一致通过制,但在某些特殊政策或行动实施上可以使用有限的多数表决制,因此政府间的合作的性质十分明显。欧盟政治一体化相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滞后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制约,并由政治一体化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所决定。即便如此。“马约”通过进一步加强欧洲议会的权力和欧盟的职权领域在某些方面的扩大,还是为政治联盟增添了一体化的色彩。特别是欧盟发展至今,各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依存关系有了极大发展,不仅成功地克服了彼此间的敌对与仇恨,而且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共同感已经形成。

⑷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角度来看,欧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化的产物,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同盟”

欧盟成为世界上经济同质化、机制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与多方面的现实条件密切相关。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为欧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所提供的条件与动力,以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看欧盟经济一体化所具有的意义。在战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西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

义得到高度发展,并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欧盟是由政府出面加强西欧国家间经济协调和联系所形成的,其实质是国家垄断资本国际化在欧洲的表达方式,是西欧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同盟。





[历史现象综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演变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永恒规律。在这一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又对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①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②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③丧失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④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⑵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①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材,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②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⑶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①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②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和最终确立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初步确立的过程:①成立联合国。②审判战犯。纽伦堡审判是有史以来对战争罪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是一次正义公正的审判,起到了警世作用。东京审判从整体上讲,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但在美国的庇护下,一些侵华战犯得以逃脱,留下缺憾。

③划分势力范围。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蒙古依照苏联和当时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举行全民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①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的表现。②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形成:北约和华约

组织的建立。③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经历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到1947年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对抗对峙,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⑴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⑵由理论到实践: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⑶由理想变为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⑷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几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⑸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20世纪历史特别是当代世界历史的最重大事件之一。



4、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冲突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⑴表现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多极化趋势没有形成之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是指欧洲、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或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⑵霸权主义是当前世界和平的重要敌人,这主要表现在美国打着“人权”的幌子,不断插手别国和地区事务。⑶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地区冲突,乃至局部战争频发。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原来激化的矛盾却得到缓和,朝鲜半岛的首脑会晤便证明了这一点。⑷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一定进展。

世界经济和发展与冲突。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局势的四大特点:

⑴美国对国际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⑵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如何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⑷知识经济兴起。其冲突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剪刀差”。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包括与能源的矛盾与冲突,也包括环境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