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1中医内科总结(必背)

21中医内科总结(必背)

21中医内科总结(必背)
21中医内科总结(必背)

中医内科学考试必背

一、感冒

感冒分虚实,寒热燥暑湿;

阴阳各有虚,正虚邪易实。

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治法:辛温解表。

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治法:辛凉解表。

感冒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气虚感冒:——参苏饮加减。治法:益气解表。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化裁。治法:滋阴解表。

二、咳嗽

咳嗽外感与内伤,风寒风热风燥伤;

湿热肝火肺阴虚,临床轻重要牢记。

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桑菊饮加减。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加减。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咳嗽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加减。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加减。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三、哮病

哮病发作缓解期,冷哮热哮寒风虚;

肺脾肾虚缓解季,喘脱危证也要去。

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发作期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加味。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哮病虚哮证:——平喘固本汤加减。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喘脱危证:——回阳救逆汤合生脉饮加减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加减。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法:补肺益肾。

四、喘证

喘为重症分两类,实喘虚喘两边退;

寒热肺郁二痰肺,肺肾正虚要记对。

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治法:宣肺散寒。

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实喘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加减。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喘证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加减。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虚喘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治法:补肾纳气。

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五、肺痈

初期:——银翘散加减。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肺痈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溃脓期:——加味桔梗汤加减。治法:排脓解毒。

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治法:清养补肺。

肺痨正虚感染瘵,四证阴液全都败;

肺阴亏损虚火旺,气阴阴阳两虚上。

月华金甲保真参,补天大造阴阳损。

肺阴亏损证:——月华丸加减治法:滋阴润肺。

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法:滋阴降火。

肺痨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法:益气养阴。

阴阳虚损证:——补天大造丸加减。治法:滋阴补阳。

七、肺胀

肺胀痰浊热蒙神,阳虚水泛虚肺肾;

苏三越桑涤痰用,真武五苓补肺平。

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治法:清热化痰,降逆平喘。

肺胀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加减。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八、心悸三心水瘀(血)痰阴

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加减。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心血不足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心悸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加减。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加减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九、胸痹

胸痹分七证,瘀滞痰寒凝;心肾阴阳虚,气虚两生荣。

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胸痹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十、不寐

不寐三虚实痰肝,心肾六泰胆安酸。

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加减。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不寐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十一、癫狂

癫证痰郁心脾虚,逍遥合顺养越鞠;

狂证二痰火盛阴,生铁梦醒二琥心。

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癫证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癫狂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加减。治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狂证火盛阴伤证:——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加减。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加减。治法: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痫病风痰痰龙痰,心脾心肾瘀脑间;

六君归脾左天丹,通窍活血风定眩。

风痰闭阻证:——定痫丸加减。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痫病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心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十三、痴呆

痴呆病症髓不足,脾肾痰浊瘀血阻;

髓海不足用七福,还少涤痰通窍除。

髓海不足证:——七福饮加减。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脾肾两虚证:——还少丹加减。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痴呆痰浊蒙窍证:——涤痰汤加减。治法: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神。十四、厥证

厥证气血痰,五磨合通关;

羚角或瘀煎,痰厥用涤痰。

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气厥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治法:补气,回阳,醒神。

厥证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血厥虚证:——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治法:补养气血。

痰厥:——导痰汤加减治法:行气豁痰。

十五、胃痛

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饮食伤胃证:——保和丸加减。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胃痛湿热中阻证:——清中汤加减。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加减。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十六、痞满

饮食内停证:——保和丸加减。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加减。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痞满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法:补气健脾,生清降浊。

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加减。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十七、呕吐

呕吐外邪犯,食滞痰饮肝;

脾胃气阴阳,香麦理中汤。

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实证食滞内停证:——保和丸加减。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痰饮内阻证:——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呕吐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加减。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虚证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加减。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加减。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十八、噎膈

噎膈重症食长噎,痰气交阻津亏结;

瘀血内结通幽汤,气虚阳微补运方。

痰气交阻证:——启膈散加减。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噎膈津亏热结证:——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瘀血内结证:——通幽汤加减。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加减。治法:温补脾肾。

十九、呃逆

呃逆此证各不同,气郁胃寒胃上冲;

胃阴不足脾胃重,五丁竹益橘理中。

胃中寒冷证:——丁香散加减。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加减。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呃逆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加减。治法: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加减。治法:温补脾胃,止呃。

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二十、腹痛腹痛二寒热,气血食六过。

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加减。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腹痛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加减。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加减。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二十一、泄泻

泄泻湿热寒,食滞肾脾肝;

暴泻久泻各占三,保和藿香葛芩连。

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法:散寒化湿。

暴泻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加减。治法:清热利湿。

食滞肠胃证:——保和丸加减。治法:消食导滞。

泄泻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加减。治法:抑肝扶脾。

久泻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肾阳虚衰证:——四神丸加减。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二十二、痢疾

痢疾湿热疫,寒湿虚寒痢;

阴虚加休息,六证各不一。

湿热痢:——芍药汤加减。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痢疾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休息痢:——连理汤加减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二十三、便秘便秘热气冷,气血阴阳虚。

热秘:——麻子仁丸加减。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实秘气秘:——六磨汤加减。治法:顺气导滞。

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便秘气虚秘:——黄芪汤加减。治法:益气润肠。

血虚秘:——润肠丸加减。治法:养血润燥。

虚秘阴虚秘:——增液汤加减。治法:滋阴通便。

阳虚秘:——济川煎加减。治法:温阳通便。

二十四、胁痛

胁痛病变分四型,肝气郁结瘀血停;

肝胆湿热泻肝汤,肝络失养一贯尝。

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法:疏肝理气。

胁痛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法:清热利湿。

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治法:祛瘀通络。

肝络失养证:——一贯煎加减。治法:养阴柔肝。

二十五、黄疸

黄疸分阴阳,二阴四阳黄;

黄疸消调治,气滞肝脾湿。

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加减。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阳黄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加减。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疫毒炽盛证(急黄):——《千金》犀角散加味。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加减。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脾虚湿滞证:——黄芪建中汤加减。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加减。治法:清热利湿。

黄疸消退肝脾不调证:——柴胡舒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后的调治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煎丸。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二十六、积聚

聚证肝气食滞痰,逍遥木香六磨专;

气滞瘀血正虚瘀,失柴膈六八化去。

肝气郁结证:——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聚证食滞痰阻证:——六磨汤加减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积聚气滞血阻证:——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积证瘀血内结证:——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正虚瘀结证:——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二十七、鼓胀

鼓胀六证皆水存,气滞湿热瘀阳阴;

柴胃实脾中茵陈,调营六一附或肾。

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水湿困脾证:——实脾饮加减。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鼓胀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瘀结水留证:——调营饮加减。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二十八、头痛

头痛外感与内伤,三六九型不可忘;

风湿风热与风寒,气血肾虚瘀痰肝。

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加减。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外感头痛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加减。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加减。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加减。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加减。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内伤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肾虚头痛:——大补元煎加减。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二十九、眩晕

眩晕肝上亢,气血精不足;

瘀血痰中阻,通窍半夏术。

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气血亏虚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眩晕肾精不足证:——左归丸加减。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痰浊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瘀血阻巧证:——通窍活血汤加减。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三十、中风

中经中脏恢复期,风痰风阳加阴虚;痰热痰火浊瘀闭,风瘀气虚肝肾期。

真方天钩镇肝熄,桃承羚钩涤痰去,左归地黄气补阳,风痰瘀阻解语强。

三风中经络,三痰闭与脱,

风痰气肝肾,左归地黄合。

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加减。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中经络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加减。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加减。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加减。无治法: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闭证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加减。(阳闭)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中风中脏腑痰浊瘀闭证:——涤痰汤加减。(阴闭)治法: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风痰瘀阻证:——解语丹加减。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中风恢复期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治法:滋养肝肾。

三十一、疟疾

疟疾寒温正瘴劳,柴胡干姜合七宝;

白虎加桂或加参,柴胡截疟或七饮;

热瘴清瘴冷换金,劳疟益气乃何人。

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疟疾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热瘴:——清瘴汤加减。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瘴疟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劳疟:——何人饮加减。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三十二、水肿

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加减。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阳水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加减。治法:分利湿热。

水肿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脾阳虚衰证:——实脾饮加减。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阴水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三十三、淋证气血石膏劳热

气淋:——沉香散加减。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血淋:——小蓟饮子加减。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淋证石淋:——石苇散加减。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劳淋:——无比山药丸加减。治法:补脾益肾。

热淋:——八正散加减。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浊肾肺脾肝,湿热总在前;

代济清补香,八正散一筐。

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加减。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加减。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癃闭肝郁气滞证:——沉香散加减。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加减。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治法: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加减。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三十五、郁证三郁气火痰,三心脾肾全。

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气郁化火证:——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郁证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加减。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加减。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加减。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法:滋养心肾。

三十六、血证热邪犯肺证:——桑菊饮加减。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鼻衄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加减。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肝火上炎症:——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气血亏虚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气摄血。

*齿衄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燥热伤肺证:——桑杏汤加减。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咳血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加减。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血证吐血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气虚血溢证:——归脾汤加减。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便血气虚不摄证:——归脾汤加减。治法:益气摄血。

脾胃虚寒证:——黄土汤加减。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下焦热盛证:——小蓟饮子加减。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尿血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加减。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脾不统血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加减。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血热妄行证:——十灰散加减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紫斑阴虚火旺证:——茜根散加减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肌衄)气不摄血证:——归脾汤加减。治法:补气摄血。

三十七、痰饮

痰饮脾阳虚弱证:——苓桂术干汤合小半夏汤加减。治法:温脾化饮。

饮留肠胃证:——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治法:攻下逐饮。

邪犯胸肺证:——柴枳半夏汤加减。治法:和解宣利。

悬饮饮停胸胁证:——椒目栝楼汤合十枣汤加减或用控涎丹治法:泻肺祛饮。

痰饮络气不和证:——香附旋覆花汤加减。治法:理气和络。

阴虚内热证:——沙参麦门冬汤合泻白散加减。治法:滋阴清热。

溢饮——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加减。治法:发表化饮。

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加减。治法:宣肺化饮。

支饮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上消肺热津伤证:——消渴方加减。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中消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加减。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加减。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下消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法:滋阴固肾。

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加减。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三十九、自汗、盗汗

肺卫不固证:——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治法:益气解表。

自汗、盗汗心血不足证:——归脾汤加减。治法:养血补心

阴虚火旺证:——当归六黄汤加减。治法:滋阴降火。

邪热郁蒸证:——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四十、内伤发热

气血阴阳虚,气血痰湿郁7。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血虚发热:——归脾汤加减。治法:益气养血。

阴虚发热:——清骨散加减。治法:滋阴清热。

内伤发热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加减。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

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四十一、虚劳

虚劳气血阴阳,气虚无肝血肝心;

阳虚三脏肾脾心,阴虚肝心脾肺肾。

肺气虚证:——补肺汤加减。治法:补肺益气。

气虚心气虚证:——七福饮加减。治法:益气养心。

脾气虚证:——加味四君子汤加减。治法:健脾益气。

肾气虚证:——大补元煎加减。治法:益气补肾。

血虚心血虚证:——养心汤加减治法:养血宁心。

肝血虚证:——四物汤加减。治法:补血养肝。

虚劳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加减。治法:养阴润肺。

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加减治法:滋阴养心。

阴虚脾胃阴虚证:——益胃汤加减。治法:养阴和胃。

肝阴虚证:——补肝汤加减。治法:滋养肝阴。

肾阴虚证:——左归丸加减。治法:滋补肾阴。

心阳虚证:——保元汤加减。治法:益气温阳。

阳虚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加减。治法:温中建脾。

肾阳虚证:——右归丸加减。治法:温补肾阳。

四十二、痹症

行痹:——防风汤加减。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风寒湿痹证:痛痹:——乌头汤加减。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着痹:——薏苡仁汤加减。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痹症风湿热痹证:——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痰瘀痹阻证:——双合汤加减。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加减。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四十三、痉证

痉证三热盛,

痰浊壅血亏。

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加减。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加减。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痉证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治法:清泄肺热,增液止痉。

心营热盛证:——清营汤加减。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痰浊阻滞证:——导痰汤加减。治法:豁痰开窍,熄风镇痉。

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法:滋阴养血,熄风止痉。四十四、痿证

痿证肺湿热,

肝肾脾胃络。

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加减。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湿热浸淫证:——加味二妙散加减。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痿证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肝肾亏损证:——虎潜丸加减。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四十五、腰痛

腰痛肾二虚,寒湿湿热瘀;

左右甘姜术,四妙身痛逐。

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加减。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湿热腰痛:——四妙丸加减。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腰痛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加减。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肾虚腰痛:肾阴虚:——左归丸加减。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肾阳虚:——右归丸加减。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Summary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practice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本人于2007年8月开始在XX市中医院实习。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

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禀赋不足,酒色劳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咳吐浊唾涎沫、气短)—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九、心悸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无外感)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主责心肝久则首伤心脾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现就中医药技术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技术人员47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1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 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x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个人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笔记 肺系病证 一感冒 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 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夏令感冒-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 气虚感冒-参苏饮,患者久虚,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玉屏风散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咳嗽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 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之则亦鸣-医学心悟 内伤咳嗽与-肺、肾、肝、脾有关 咳嗽的辨证要点-外感与内伤 久咳兼便溏用六君子汤-虚者补其母 咳嗽初起,用收涩药最易关门留寇 肺系病证同肝肺同治立论-泻白散合黛蛤散;五磨饮子;椒目瓜蒌汤;香附旋覆花汤 外感 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咳嗽桑杏汤清宣凉润 凉燥咳嗽咳嗽少痰,口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杏苏散温润止咳外感咳嗽,用解表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止嗽散 内伤 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引胸胁疼痛,口燥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内伤咳嗽久延可演变为-肺胀,喘证 三肺痿 首见于金匮要略 用清燥救肺汤作主方-肺痿 肺痿的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治疗肺痿首先应辨别虚寒虚热;阴阳 治肺燥津伤肺痿-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虚寒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四肺痈 首载肺痈之名-金匮要略;创苇茎汤清热排脓-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张氏医通;主张清热涤痰-杂病源流犀烛;以清肺热,救肺气-医门法津;提出初起在表宜散风清肺,己有里热宜降火抑阴,成脓宜平肺排脓,脓成

中医科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针灸科年度工作总结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中医科在院领导班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始终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科内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诊疗工作和治疗任务,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任并赞扬。 一年来,我们注重强化科室职工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让病人得到满意,医生要把病看好,还要搞好医患关节,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注重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打好基本功,继续壮大科室队伍,加强科室力量,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治疗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广泛宣传及配合应用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开展的新项目等辅助检查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也为医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积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把医疗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年就诊人次突破10000余人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针灸、理疗等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骨病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使中医科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

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 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 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 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 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中医内科学笔记

第一章肺系疾病 第一节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得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与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得卫分 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与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得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得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咳嗽 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得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 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得 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得病机与治法,提出温润、凉 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得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得 治疗。

2019年最新医院中医科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文档【五篇】

====工作总结范文精品文档==== 2019年医院主治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范文 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 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麻醉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人,实施手术例,治愈病人**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欢迎下载使用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 或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7月成立中医科,中医科在院领导的准确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了下半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成绩有困难也有不足,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科室内的人员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经济扶持,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中药粉碎机),为研发中药粉剂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业务情况: 中医科今年7月到11月门诊人次3558人,去年同期2048人,上涨73%,会诊病人较同期有所提高。复诊率80%左右。科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关外十八个县及牧区四.紧抓科室制度建设 认真组织医德医风学习及政治思想学习,各种法规法制的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建立健全科室制度,用制度管人,量化到每一个人。

把医德医风学习、政治思想学习与“三好一满意”、“三甲复审”、行风评议、防火防盗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目标责任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并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奖惩分明,并在科内实行月考核,此项考核与年终履职考核及先进个人的评比相挂钩。设立考核指标及考核项目,做到全年有记录,用数据说服人,带动全科工作。五.科室存在的问题: 1.三个院区距离太远,不方便新城门诊患者及传染病院区和二医疗区会诊病人取药。 2.从全国来看,中医的效益均不是很好,都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请各科室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肿瘤,消化内科,妇产科,心内呼吸科等病人,请介绍其来我科。我科一定会配合好其它科室,尽心尽力治疗好病人,使患者早日康复,实现互利共赢。 3.医患沟通上有明显不足,经验不足。 2018年工作要点 一.二医疗区增设中药房,引进免煎中药(引进免煎药后,系统设定协定方,例如:下乳方,清胰汤等,方便各个科室直接开单,避免会诊所耽误的时间及治疗的最佳时机,免煎药同时可以给 藏药提供相应的原材料) 二.和皮肤科研制皮肤病外用中药粉剂。 三.中医科和肿瘤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发展。中医注重提高病人免疫功能,通过调整自身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生长,放疗、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失和。 病位:主要在肺卫。 实证:1-4 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秋燥证---润燥疏表---温燥--桑杏汤加减,凉燥--杏散加减。 正虚邪实证: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A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散B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5. 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补肺汤 三、哮病 基本病机: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失养】引触伏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 A.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化痰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B. 缓解期1. 肺脾气虚---补肺固卫,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味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基本病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实证:邪气壅塞、肺气不利虚证: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病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A.实喘1、风寒壅肺---祛风散寒,宣肺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泻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敛肺平喘---补肺汤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医内科工作总结

中医内科工作总结 篇一:XX年中医科工作总结. XX年迎春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总结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突出重点与难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下半年更好地开展工作,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科对医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指引,自查自纠工作,使每位医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 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脑循环治疗仪、中药雾化机),为成功创建重点专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加大对中医中药“治未病”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中医特色重点 专科,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开展了多项具有传统特色的治疗,如电针、三伏贴、刮痧、火罐、药罐、耳针、艾灸、按摩推拿、正骨等。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防治病的

需求。加大对针具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针”制,针具为一次性使用,改变以往一针长期应用的局面,彻底解决针污染问题。 四、中医理疗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 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虎林、854农场、852农场、856农场,扩展就诊人 群面。 五、业务情况: 中医科上半年门诊人次1124(不包括复诊病人)人,住院人数27人较去年有所提高。中医科上半年总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27万元提高万元。 六、下半年工作方向 下半年我科准备开展埋线疗法、火针疗法、及蜂疗在风湿性疾病上的应用。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估及康复治疗。膏方防治中医“未病”的临床跟踪等新项目。利用目前科室人才有目的发展个性化治疗,扩展中医科治疗项目。 七、我科工作中的不足 在上半年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人员队伍年轻化,诊治经验不足,推拿手法和正骨手法运用不纯熟。诊疗范围局限保守。还需医院给予我科人员

中医内科主治打印版

中医主治中医内科学笔记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林佩琴 《类证治裁、伤风》 提出:时行感冒 之名 病机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虚体感冒: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 汤 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合加减泻白散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平时治本 1。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补充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杏子汤;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 二陈汤与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1)肺虚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 扶正固阳,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上实下虚:化痰降逆,温肾纳气 苏子降气汤 ;阳虚水停, 上凌心肺伴喘咳心悸,用真武汤加桂枝等。舌青紫加丹参红 ;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 初 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 散,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 3. 溃脓期: 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可加桔梗白散,峻驱浓痰 :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 ,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 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 肺痿以咳吐浊唾延沫,肺痨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特征。?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内经首载病名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小青龙汤) 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安宫、至宝丹)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若喘脱,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再用皱肺丸 :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虎磁朱) 痰热内扰,胃失与降,致心神不安者, 用黄连温胆汤?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心动悸而脉结代用炙甘草汤 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 或朱砂安神丸(如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见 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予栀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唇青紫,喘不得卧者, 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以回阳救逆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龙骨牡蛎汤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阳微阴弦”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明清《玉机微义》鉴别心痛与胃脘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与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