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页眉内容

《地质灾害》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按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分为地

壳、地幔、地核。

2.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三个区。

二、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岩堆: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受物理风华作用形成的岩石碎屑,崩落下来在坡角形成的疏松岩块堆积体称为岩堆。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

1.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的破坏作用包括两大方面: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可分为:地表破坏和结构物破坏。地表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陷、喷

砂冒水等;结构物破坏包括结构本身由于整体性丧失、强度不足和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次生灾害包括地震触发或导致的水灾、火灾、空气污染等灾害,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则产生海啸。

有时次生灾害比直接灾害引起的灾害更为严重。

2.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3.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

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3)修建支挡工程措施:常用的支挡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锚固工程。

4)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电渗法和培烧法等。

四、论述题

1.试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主要防治工程措施。

泥石流是指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松散固体物质);

②充沛的突发性水源(水源条件);

③适宜的特殊地形(地形条件);

④人为因素。

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

2)泥石流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确定泥石流的规模和类型。对于大型、特大型泥石流以绕避为好;

②无法绕避的,工程应尽可能选择在流通区段和采用合理的工程结构和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清淤。

3)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

①拦挡工程:包括拦挡墙和格栅坝等。主要用于泥石流的上游。目的是将松散的

固体物质拦挡在形成区内,尽可能地减少流入流通区和堆积在沉积区的固体物质数量。及时清淤。

②排导工程:包括排洪道、导流槽和导流堤等。主要用于流通区末端的出山口处。

目的是控制泥石流在流出山口后,沿着规定的方向和位置通畅排泄和堆积。及时清

淤。

③水土保持: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综合整治措施等。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

2.试述岩土体透水性的机理及如何降低或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水利水电工

程的影响。

岩土体的透水性是指岩土体容许水透过的能力。地下水的运动是通过岩土体的空

隙(孔隙、裂隙和溶隙)进行的。因而在一般条件下,

岩土体透水性能是与空隙的大小、数量的多少和其连通情况密切相关的。

在松散的沉积(堆积)物中,孔隙的大小取决于碎屑颗粒的大小、均匀程度及粒

度成分。一般颗粒较大的,如砂、砾石之间的孔隙数量虽然没有粘土的多,当孔隙

大且连通性好,透水性就好;颗粒均匀、泥质成分含量少的土体,其孔隙的连通性

和透水性也比粒度成分复杂、粘土成分含量高的土体要好。

在坚硬岩石中,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裂隙和溶隙的发育和充填物及其充

填程度。各种裂隙发育、充填物少的岩石,透水性要好于裂隙不发育、或裂隙发育

但充填了较多的粘土物质的岩石。

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特别是水库库区,在较大水压力的条件下,也会改

变一般水压力条件下岩土体的透水性。

如何防止水体在流动和蓄存过程中的渗透及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工程安全隐患

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工程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因此

除了在水利水电工程选址时,必须注意其工程地质条件要满足工程要求外,也要围

绕着如何降低岩土体的透水性来制定防渗工程方案。主要的防渗工程措施有:堵、

截、围、铺、灌及其综合治理。如帷幕灌浆、截水墙、防渗井、铺盖、减压井等。

3.从水的地质作用对岩土体工程性质影响的角度,试述排水工程措施的重

要意义。

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动力。它不但可以改变地表形态,也可以促使地壳表层的

物质发生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改变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对工程建筑

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尽可能地消除水的有害影响,主要包括排除

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

(1)排水对改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意义

水是一种天然的溶剂,也是一种天然的润滑剂。水还是影响岩土体工程性质的主要

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岩土体的水理性质方面,并由此改变了岩土体的工程与

力学性质。

在岩土体的水理性质中主要包括了岩土体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可溶性、膨胀性和崩解性等。一方面水的作用可以破坏岩土体的内部结构和完整性,削弱岩土体内部的联结;另一方面,水又使得岩土体内部具有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了岩土体工程性质的改变。

排水在特殊土分布地区病害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排水在特殊土分布地区病害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特殊土,如黄土、膨胀土、软土和冻土等,这些土体不良的工程特性都是与水在这些土体中的存在而表现出来的。湿陷性黄土在受水浸湿后,其湿陷性表现得十分突出;膨胀土遇水强烈膨胀,产生膨胀应力,失水强烈收缩,产生收缩裂隙,会使下一次水的更进一步作用提供良好的通道;软土本身就是天然含水量高,处于软塑~流塑状态,因此表现出了高的压缩性、低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而冻土则是一种土冰结成的整体,冻胀溶沉是由于在土中含有水体存在的相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水在特殊土中的存在及其作用,才使得这些特殊土体表现出了特殊的工程性质。

(3)排水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主要的地质灾害中,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岩溶等,水的地质作用是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滑坡而言,水不但可以增加滑坡体的自重,使下滑力加大,同时水也可以降低滑动面(带)岩土体的力学性质,使抗滑力降低;泥石流和绝大多数的崩塌均是发生在雨季特别是暴雨过后;而岩溶则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可溶性岩石所表现出的溶蚀现象。这些地质灾害都与水的地质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没有水的作用就不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4)排水对防止混凝土侵蚀性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地下水长期与土木工程建筑物接触,其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与建筑物的混凝土产生化学反应,会使混凝土中的某些物质被溶蚀或生成新的可能产生膨胀的化合物,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结构发生破坏。其常见类型主要包括:溶出侵蚀、碳酸侵蚀、硫酸盐侵蚀、一般酸性侵蚀和镁盐侵蚀。

4.试述滑坡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滑坡的形成条件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1)必备条件

①必须具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

②必须具有与周围母岩分离的贯通的切割面;

③必须具有容许滑坡体下滑堆积的临空面。

2)充分条件(力学条件)

总下滑力大于(>)总抗滑力

或:

当,斜坡处于稳定状态;,斜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斜坡破坏,滑体下滑。

(2)滑坡的防治原则

滑坡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防治工作思想:以防为主、整治为辅;

2)防治工作内容: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方案;

3)防治工作力度: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3)滑坡的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水工程: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3)修建支挡:常用的支挡结构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锚固工程等。

4)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电渗法和培烧法等。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矿街道发〔2011〕号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 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室: 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 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6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 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地震,特别是震级较高的大地震,其破坏程度是很大的。 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看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2.火山 请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火山分为哪几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有何关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像日本、印度尼西亚、智利等国就多火山、地震。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数活火山,如台湾的七星屯火山。 火山对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图 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爆发,烟柱高达4000多米,火山灰飘落在危地马拉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量牲畜死亡,无数咖啡园和房屋被毁。据统计,在过去XX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死于火山爆发之中。 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 “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法律法规,并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订本预案。 一、灾害性质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陷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应急分类 地质灾害应急分: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三、救灾机构及职责。 (一)、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班主任 领导组主要职责: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指挥组负责人:…… 警戒组负责人:…… 救护组负责人:…… 疏散组负责人:……及班主任 1、救灾注意事项: ①、当某处发生地质灾害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救灾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②、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等。 ③、救灾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④、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2、各组职责: 指挥组:(1)、熟悉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清楚学校地质灾害的地点、范围;(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4)、了解电线铺设的线路;(5)、了解灾害的走势;(6)、确定逃生路线、避险场所、救护方案。 警戒组:(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当某处发生灾害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避险场所,以便疏导他人逃生;(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确保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国发〔2011〕20号)和《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及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总体要求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强化全市上下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坚持“全面设防、突出重点;属地管理、明确责任;依法防治、群测群防”的工作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全面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二、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及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况 根据《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全市共有13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9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高易发区面积4317.1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3%。经排查,目前全市发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 2014年,我市降水量分部不均,前9个月降水量偏少,进入十月以后降水量明显增加,由于监测到位、预报预警及时、防灾减灾措施得力,我市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个别地区发生数起小型崩塌外,全市没有发生规模性地质灾害。 三、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重点防范区域及重点防范期 (一)防治形势 根据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结合2014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状况和2015年1-4月降水量较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增加等情况综合考虑,预计今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汛期

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中地理《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一地理《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 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地震 (1)定义:岩层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突然①__________或②________,能量急剧释放,并以③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 a .图中C 为④________、B 为⑤________、BC 为⑥____________、AB 为⑦__________。 b .D 位于⑧________线上,是指地面⑨__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大小等级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影响因素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 建筑 一次地震 的数量 1个 多个 (4)震级分类标准 按震级??? ?? 造成破坏:5级以上造成重大损害:7级以上 (5)分布? ?? 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地震带??? ?? ⑩ 地带? 地带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主要物 质组成 不稳定的?__________ 大量的?____________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____________ 发生 条件 ?________________,地势起伏较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诱因 ?________,工程建设 ?________、冰雪融水 危害 破坏?______、建筑物、○ 21______,造成人员伤亡等 ①断裂 ②错位 ③地震波 ④震源 ⑤震中 ⑥震源深度 ⑦震中距 ⑧等震 ⑨破坏程度 ⑩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岩体与土体 ?泥沙石块 ?山区沟谷 中 ?岩体比较破碎 ?植被覆盖较差 ?陡峻 ?重力作用 ?暴雨 ?农田 ○ 21道路 滑坡 泥石流 特点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发生 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①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

中国自然灾害学案

中国自然灾害学案 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徐志凯 学习目标】 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 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知道防灾减灾的措施,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 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通过案例,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救援与救助的具体措施, 并学会如何自救与互救。 学习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学习难点】 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常见的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气象灾害是怎样分布的?2、我国地质灾害是如何分布 的?三、防灾减灾、如何进行防灾减灾?2、谈谈在灾害中 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 讨解决: 、完成课本58 页活动2、完成课本60 页活动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 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 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 双基训练 、选择题 .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 .②③⑤ D.①②③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 图”,完成3?4题。 3.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A. a B. b

学校地质灾害预防监测与事故处置应急处置预案

土城中学地质灾害预防监测和事故处置 应急预案 预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根据县教育局有关预防地质灾害文件通知精神,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学校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土城中学地质灾害预防监测和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性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做到时时不忘安全,事事重视安全,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落实安全责任,长抓不懈,一抓到底。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工作原则 按上级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杜绝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做好安全疏散演习,确保安全。 三、工作目标

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学校学生与教师的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四、成立防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土城中学防地质灾害应急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赵泽(校长) 畐闻长:陈鹏(副校长)陈雪梅(办公室主任) 成员:学校中层、团委、年级组长、班主任 职责: 1、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和镇政府下达的其它地质灾害防灾救灾任务。 2、督促、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 和险情的调查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3、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负责实施、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负责领导小组的信息、联络、接待等日常工作。协同上级有关部门维护灾区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负责救灾物资和师生、财产和学校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09年度大理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防止与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09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蹦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测 1、大理苍山东麓地区:苍山东坡主要分布着古元界苍山群(pt2m、pt2z、pt21)和沟头箐组(ptls、ptlh)地层。属半坚硬—坚硬层状结构岩体,一般不易滑坡,但每逢雨季则会发生以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2、南部山区:下关、凤仪、太邑地处泥盆系青山组(D1p)灰岩,属奥陶系向阳组,多为砂、泥岩、板岩类地层,稳定性差,地质环境脆弱,在挖山修路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下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东部山区:海东、挖色地质状况与南部山区相似,也因人为活动容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4、洱海北片区:上关、双廊小流域分布较多,以泥石流、洪涝灾害为主。 (二)、降雨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属正常偏少,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从全年各时段的降雨量及气温情况分析,预计春旱较明显,入春后,气温回升不稳定,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但无明显“倒春寒”天气,有初夏干旱,夏旱不明显,入汛后,局部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天气突出,水稻抽穗扬花

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9-10月“三秋”时期仍然会有一般性连阴雨天气,预计雨季开始期正常,结束期正常稍偏晚。 2、降雨量:预计2008年我市总降雨量为1000㎜—1040mm,属正常偏少。春季(2-4月)雨量为70㎜—80mm;属正常偏少,5-6月雨量为250㎜—290mm,属正常稍偏多;初夏干旱较明显,雨季开始期预计在5月下旬中至6月上旬中,属正常;无明显夏旱; 7-8月雨量为400㎜—430mm,属正常至稍多;9-10月月雨量为220㎜左右,属正常至稍偏少;期间仍会出现一般性“三秋”连阴雨天气;主汛期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暴雨、洪涝、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预计雨季于10月中旬结束,属正常稍偏晚;11-12月冬雨为30㎜左右,属正常稍偏少,有冬旱出现。 3、平均气温:预计2009年我市年平均气温为14.9℃,属正常。2-4月各月平均气温略高,春旱较明显,春温回升不稳,预计会出现一般性低温霜冻天气,但不会有“倒春寒”天气发生;水稻抽穗扬花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 (三)、人为诱发因素 大理市地质环境受人为因素扰动极为敏感。2009年对地质环境扰动较为强烈的公路、铁路、采矿等各类开发建设工程较往年有较大增长。这些建设工程如果削坡不合理,固坡和护坡等措施不力,随之而来的是坡体变形产生大量坍方和滑坡,加之工程弃土弃渣,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部分建设工程还使已逐步稳定的泥石流沟和古滑坡复活,向恶化方向发展,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人为诱发因素。 分布的区域:公路沿线多山体崩塌、泥石流;矿山分布集中区多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露天采矿特别是一些不法矿山乱采滥挖,废土、废渣随意堆放,易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2地质灾害学案2人教版必修1.docx

第二节地质灾害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影响。 2.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影响。 自主预习 预习模块一:基础知识清单 说明:在教材中找到该知识点,理解概念或过程。 一、地震 1.概念 2.衡量指标 3.危害 4.分布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念 2.分布及条件 3.危害 (二)泥石流 1.概念 2.分布及条件 3.危害 (三)中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预习模块二:重点知识梳理 分小组梳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其特点。以地震的分布与特点为例。 例:地震 世界分布:世界两大地震带——①环太平洋;②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和北缘的岛弧带上,新西兰、菲律宾、我国台湾、经日本到阿留申群岛,以及东缘的美洲西海岸。

我国地震的分布: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岛。 预习模块三: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 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预习模块四:拓展知识补充 震级与烈度 (1)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2)烈度 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受到地震影响的强弱或破坏程度。它与地震震级大小有关,还与震中距离、震源深浅、当地的地质、岩石、土壤、地下水及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等条件有关。 (3)关系 震级与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课堂探究 案例探究一:我国为什么滑坡、泥石流多发? 案例探究二:教材第109页活动“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思维导图构建】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sch ool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3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篇章2: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3、篇章3: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场所,确保安全至关重要。受 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全县不少学校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能力和措施相对薄弱,随时面临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小泰整理的关于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篇章1: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关于转发的通知》要求,确保全县中小学校安全,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望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场所,确保安全至关重要。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全县不少学校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能力和措施相对薄弱,随时面临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 各中小学校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把它作为执政为民,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行动,彻底排查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学校重(特)大伤亡事故。 二、建立机构,全面普查 为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中小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经县国土资源局、县教育局会商决定:从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开展全县中小学校校区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X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结合全区地质灾害现状和X年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X年X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年共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避让知识宣传培训4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次。各乡镇、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及有关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X年全区降水预测 预计6月降水量50-80毫米、7月110-135毫米、8月115-130 毫米、9月70-95毫米、10月30-50毫米。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全区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 1.X区:X镇—X办—X办—X办—X办区域(X市中心规划区)、新区。

2.X区城区、新区、X镇(X景区)、X镇(打造省级特色小镇)。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X城区、X办等乡镇、办事处人口稠密、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区域,在降水、人为活动等因素诱发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较大。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X、X等乡镇煤矿开采区,因地下局部采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裂缝;个别煤矿开口选址不合理,开采过程中弃土、煤矸石、碎石等堆放不合理,遇到暴雨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煤炭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组织企业治理。X城区的部分砖瓦厂生产方式不合理,乱堆废坯、废砖,可能诱发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安监和国土部门应组织整改。 (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国道X至X区X段,X高速公路扩能工程X区段,X区X至X地方道路(旧路),X区至X公路X至X段,以上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危岩体和高陡边坡,在降水、震动等诱发作用下,很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路面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及行人、车辆的安全。铁路方面:X铁路X—X 段,X铁路X—X段。机场方面:X新机场。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根据X地质矿产研究所对我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情况的建议和全区的实际情况,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72处,其中滑坡65处,崩塌7处;威胁到1171户、4059人、3581间房屋;规模等级,大型14处,中型28处,小型30处;3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41处,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7处,涉及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定义: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要素 (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关。 (3)震源:地震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4)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5)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6)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7)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 (2)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3)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分布地区 (1)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

(2)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3)我国的地震灾害 ①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②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定义: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滑坡多发原因?? ? ? ??? ?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山地丘陵区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泥石流 (1)定义: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淤塞江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一、判断题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 2.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烈度不一定相同。( ) 3.滑坡多发生在山坡上。( ) 4.泥石流多发生在山谷中。( ) 5.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 答案:1.× 2.√ 3.√ 4.√ 5.√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二:地质灾害之 中国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特点 2、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3、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4、以某地质灾害为例,提出相应防御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分析,归纳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区域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地质灾害避险小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利用图表信息,分析问题;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重点】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 的原因 2、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难点】 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地质灾害专题学习的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 成原理,基本把握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分 布特点,并根据灾害的发生条件和原因,阐述灾害防御措施,聊聊日常生活避险。 ,归纳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特点。

结合以上特征,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尤其是青藏和云 (板块交界,构造运动频繁,多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地质灾害如何防御(提示:可从形成原因入手)归纳 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知识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P53、P58,第14题,测评:P4,第24题 【板书设计】专题二地质灾害 二、中国地质灾害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地震:东部和西部板块交界处,西多东少 滑坡、泥石流:地形阶梯交界处,中部季风气候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2、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修筑护坡、固坡工程;保护植被,改善地表条件;完善排水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等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处X地区,中低山、丘陵及峰林、峰丛广布,全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X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40起,其中崩塌118起,滑坡163起,泥石流37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缝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179X万元,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我市地质灾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点分布面广;二是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新增地质灾害点多;四是滑坡和危岩崩塌发生相对频繁;五是受气候和地域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呈突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X年全市年总降雨量1500—2500毫米,与往年相比,比正常情况偏多1—3成。预计X年冬春季雨量偏少2成左右。前汛期(4—6月)雨量700—1300毫米,偏多2成左右,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高。后汛期(7—9月)雨量300—450毫米,偏少1成左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山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X年雨量较多的前汛期(4—6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其次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市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X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地质灾害类型和重点预防区域的 划分,我市的X县东南部、X县西部中北部、X县西部、X县南部、X 县东北部、X县、X县、X县西北部、X县北部、X族自治县东北部和东南部、X区东南部属碎屑岩和花岗岩预防区,此类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厚薄不一,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强烈,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我市X县、X区和市城区属碳酸盐岩预防区,这些地区岩溶发育、土层较薄,危岩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相对高度高、稳定性差、监测困难,群测群防工作很难到位,一旦受到降雨、气候变化、震动等影响,就有可能成灾。具体情况如下:

2010级自然灾害学案—地质灾害试题已经调整好

第一单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一节地质灾害 【高考链接—地震】 (2011年高考上海卷)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2.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 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2010江苏卷)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两次大地震( )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巩固练习—地震】 读图回答1~2题。 1.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离震中较远B.震级小 C.震源较深 D.位于板块内部 2.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学案

如:等。 三、典题训练: 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B.火山C.泥石流D.洪涝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达标检测】 1.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 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 2.地震作为主灾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有() ①海啸②滑坡③火山喷发④龙卷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3.位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山脉是() ①天山山脉②台湾山脉③喜马拉雅山脉④太行山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

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 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5.关于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6.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 A.地震灾害B.滑坡 C.泥石流D.火山喷发 7.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 A.震源深度B.震中距 C.震中D.烈度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水下10km(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印尼发生的海下地震的震级达到9.0级)。震中距海岸约30km,地震及其引发的强大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8~9题。 8.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9.在此次海啸中,死亡较多的外国旅客中,主要来自西、北欧国家。西、北欧国家的游客多选择在冬季去这一带旅游,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A.西、北欧国家缺少冬季旅游景点 B.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 C.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度,此时,大多数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D.现代交通的发展 10.下列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的是() A.地震B.滑坡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X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61起,其中滑坡227起,崩塌19起,地面塌陷15起,死亡1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9373万元。汛期共出现8次集中强降雨,并罕见的出现秋汛和冬汛。汛期成功预警预报3起,紧急转移村民2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二、X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一)汛期气候分析及重点防范期 一般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部门资料,预测今年4~8月份为相对集中降水时段,相对相对降水时段也即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重点防范期应注意防范因降雨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密集区,特别是矿业活动强烈区、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新建项目等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重点防治区 X县大部,X市大部,X市西北,X县东部,X区局部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区,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X县X等乡镇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X县X等乡镇的矿区因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地下开采及选冶弃渣而发生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山体滑坡、泥(废)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统计,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00处以上,部分隐患点险情严重,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诱发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突发成灾,后果较为严重。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范围、内容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本年度市级重点监测范围,在汛期巡查中查明的新发生且临灾特征较为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要予以重点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及周边地面和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采取汛期巡查与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防灾减灾导学案

《防灾减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掌握防灾减灾的手段;了解地震预警系统,认识地震专业 救援队。 2.了解自救与互救的有关知识;知道自己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 【学习重点】掌握防灾减灾的手段 【学习难点】自救和互救的有关知识 【学习过程】 一.防灾减灾手段 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14)、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____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__________,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___________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_______________,尽快稳定___________,救治伤员,展开__________。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__________,并促进灾区_____和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______能力。 活动 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 1.你认为地震专业救援队应包括哪些专业救援人员?需要哪些专业救援设备? 2.计算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与国际地震救援次数占全球地震救援次数的比重。3.讨论强震发生后国际救援的重要性。 二.自救与互救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3篇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3篇 Implementation plan docu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 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3 篇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 2、篇章2: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 3、篇章3: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 为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方案,下面是小泰整理的 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篇章1: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文档 为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 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法律法规,并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订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陷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分: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三、救灾机构及职责。 (一)、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副组长:…… …… …… 成员:…… …… ……及班主任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