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面对高考谁更紧张 考前家长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面对高考谁更紧张 考前家长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面对高考谁更紧张 考前家长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本报讯随着高考的临近,沈阳市高三学生进入模拟考试阶段,临考气氛渐趋紧张。近期拨打本报心理咨询热线,请专家帮助缓解焦虑情绪的家长和学生占了多数,如何减缓高考压力成了咨询的热点。仅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沈阳测评中心主任白海日,就对260多位家长给予了心理指导。面对高考,我比孩子还紧张学生家长杨女士的倾诉很有典型性。女儿即将参加今年的高考,可我现在比孩子还紧张。有时早晨四五点钟就醒了,满脑子都是高考的事,眼睛望着天花板到天亮。我现在生活的重心全都移到了孩子身上,每天变着法地给她做可口的饭菜。每天晚上她学多晚我就陪多晚,有时孩子说要先睡一会儿,让我凌晨两点钟叫她起来看书,我就根本不敢睡,生怕睡过了头,误了孩子的事儿。我妈上了岁数,觉比较少,我就让她早上给我打电话,6点钟我就爬起来给孩子做饭,闹表我都不信,怕不响……这些倒是算不了什么,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给孩子选专业。我希望她学会计,或者是学医。可是孩子偏不学,非要学什么服装设计、新闻之类的文科专业。为了不误孩子的前程,我到处找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或学生的家长交流,探求经验。家里关于高考选择专业方面的书也已经有半尺多高了。可越看越没主意,越研究心里越乱。有时候我看女儿累得趴在了桌子上,我想叫她起来吧,又觉得孩子太辛苦了,就让她多躺一会儿吧。可是转眼又想,现在时间这么紧,她躺着的这工夫,别人已经赶到前面去了。怀着这种复杂心情,我在女儿的书桌前转悠,并未深睡的女儿有时烦得大喊:我没睡着,就是趴会儿,马上就起来!这种压力让我都有些承受不住了。□专家指导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在考生的家长中,杨女士的心态是极典型的。似乎孩子的前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结果造成家长的压力比考生还大,家长的焦虑比考生还甚。究其根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家长在如何选择专业的问题上本身就处于模糊状态,体现在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的不了解,这都导致了家长的困惑要超过孩子。 2.家长稳不住阵脚,不清楚在孩子整个的中高考过程中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能做的是什么。大多数家长自己还没形成一个观点,就道听途说,结果搞乱了自己的思维。 3.“角色替代”是考生家长的通病。就像杨女士,她希望孩子所学的其实是她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生家长通常都会不自觉地充当孩子的角色来为孩子做决定。有的父母都是学理科出身,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一定适合学习理科。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孩子对文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数理化毫无感觉。这类家长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孩子即是父母双方基因的继承者,又是完全不同于父母的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怎样来缓解考生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呢?首先,要保持一颗平稳的心,保持正常的生活,让生活不因中高考的来临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就像杨女士,几乎每天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围着孩子转,围着高考转,这样会造成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将自己陷入了一个永远也走不完的圆圈。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刻意掩饰自己的不安。孩子的心灵是相当敏感的,同时对父母的爱使他们更容易感觉到父母心情。在孩子面前,家长的压力是掩饰不住的,你的强作欢颜的表情和坐立不安的行为早就把你的心思暴露给了孩子。(记者:徐娜)

小学家长问题及解答

1,小学二年级成绩差怎么办 1.孩子学习成绩有差异是正常的,也是有原因的,你花了钱,也求的无非是老师能一视同仁而已。但是你也明白,老师不太会关注后几名孩子的,只要不捣蛋。 学习方式和记忆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确实有影响。对于孩子来讲,家长不认为事的事,在孩子那里就是一个心理障碍。 所以,如果有可能带孩子在自己身边学习。 2.如果孩子还是分隔两地,还是能在适当的时机接孩子一起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是不是对所有人都重要。那就首先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不阴暗的孩子。 3.家教不能解决孩子心理问题,多次的学习尝试,会不断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会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厌烦情绪。 尽量把孩子带身边,学习成绩没那么重要,心理不阴暗才重要。你会逐渐发现孩子的兴趣,孩子能做的事情。不读大学是会少一些人生选择,但是还有其他路。 何况,他才10岁,小学和初中是有差异的,学习成绩差不是生活的全部。 2,小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取得好成绩对他自己有什么好

处? 首先上学是不管它喜不喜欢都得去的地方,就和我和它爸要上班一样,这事儿除了接受没什么第二条路可以走。同时开心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上学这事儿有19年呢(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计),所以主动适应幼儿园/学校生活自个儿找乐子受表扬,并且幼儿园/学校等本身就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啊~比如奇怪的花花草草,一起玩的朋友,每天都有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呢! 3,如何面对孩子声嘶力竭的大喊? 当孩子更小的时候,他依从于父母的判断和意见,当他有自主意识时,他希望你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当他发泄的时候,他用比较柔和的方式,没有让父母关注他内在的需要和他想要表达的意见时,他就会用强烈的方式唤起你对他的注意。用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来说: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最开始要唤起的目的,都是引发关注。 4,要大声说话孩子才能注意到你说什么,怎么办?如何通过一种平缓有效的交流,让孩子知道我们想要提醒他要做到的事情。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首发:当“成长的烦恼”不再是孩子的专属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首发:当“成长的烦恼”不再是孩子的专属 在中国,孩子的教育始终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中华儿女善于传承,望子成龙的期待自然也就从未改变过。 从婴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到升学考试,再到高考或者出国留学,父母在教育上的焦虑范围已经完成了从呱呱落地到毕业走向社会的 一站式布局。 2018年9月16日,智课教育发布《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 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发起人高燕正在解读报告) 报告通过网络发起调查,共收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问卷 3205份,通过统计分析、对比验证以及参考外部研究文献的方法得 出最终结论。 报告围绕家长自我成长、家庭关系、教育资源、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引起的教育焦虑为话题,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教育行业现象, 研究中国家长焦虑现状,探寻整个教化系统中不同教育主体改革和 进化趋势。 综合能力培养受关注

九成家长认为软实力和分数同样重要 报告数据显示,9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和分数同样重要。 虽然考试成绩在很多家庭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不可取代。 但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只靠高分远远不够。 报告调研数据还显示,有将近65%孩子在2-5岁的家长,对软实力培养和成绩同样重要这一观点表示非常同意,6-12岁孩子的家长(57.64%)和0-1岁孩子的家长(56.09%)对此高度认可的占比则分列二三位。 可以看出,孩子已经进入青少年阶段(12岁以上)的家长中,有相对较高比例的人对软实力的培养持一般态度。 这也说明孩子年龄越小,性格、文化和价值观的养成越关键,家长也会更加关注他们考试成绩以外的成长。 校园安全、手机上瘾等社会环境因素 引发中国家长重度焦虑

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进入大学后,必修和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都让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感到不安。也因为如此大量的考试也成为避不开的话题。而在考试前大多数学生烦躁不安、注意力很不集中;考试中心慌、出汗、走神乃至漏答、错答,而考试结束后也常常忧心忡忡。而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表征,然而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校因素 社会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是看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这就导致学校拼命追求升学率,安排了名目繁多的考试,学生们始终处于应考状态。成绩好的学生担心自己考试失利,差的学生担心考试不及格,中游的学生又怕自己成绩不稳定。但最终都是害怕考试失败,不能取得优异成绩。所以,许多学生产生了焦虑心理。 家庭因素 由于受陈旧的人才观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会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极力向孩子们施加压力,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安排补习、家教,还时常给子女“忆苦思甜”。有时候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就难免会有责罚。因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的肩上总是背负着父母给他的重担。每当拿起试卷时,家长期待的目光便浮现在眼前,没考试,先紧张,以致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产生焦虑心理。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已逐步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于是,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多的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高考学生人数连年增长,现在,高考又取消了年龄的限制,虽然各高校已加大了扩招力度,但却还远远跟不上考生的增长速度。因此,高考竞争还将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将水涨船高。这就在无形中又给我们学生增加了压力。 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对天天重复的学习——吃饭——就寝的老一套生活方式往往感到腻烦,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会产生厌烦感。在厌烦感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机制下,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常处于“休眠”状态,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因而更增大了心理焦虑程度。 这四大因素就是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也正是这四大压力带来的困扰让很多大学生在考试前以及考试中,考试后才造成焦虑产生的原因。 我们身边几乎人人都会焦虑,学生因害怕明天的一场考试而焦虑难耐;员工为个人在企业中的业绩评估而忧心忡忡;老师为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水平而寝食难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焦虑情绪,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远离问题,逃避困难,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原是一种思想的寄托。但是这种焦虑情绪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渐渐地消失。可是偏偏有一些人,终日处于这种焦虑而不能自拔,其实这就不单纯是焦虑情绪了,也许已经演变成焦虑症了。那么焦虑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编者按:最近,一部聚焦低龄留学热的电视剧《小别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电视剧的成功在于,它不仅抓住了低龄留学热愈演愈烈的现实,更击中了留学热背后广大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焦虑心态。 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长面对子女教育时的普遍心态,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淡定以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境更为宽裕的70后、80后成为中国家长的主力军,更多的物质和精力被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但伴随着更多的投入不是更多的从容,而是更多的焦虑。面对各种教育资源,人们似乎有很多选择,但似乎又只有一种选择:学习,考试,成绩。留学热,学区房热,课外辅导班热……各种令人坐立不安的热潮在每一位中国家长周围涌动,似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裹挟的命运。人们想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快乐与选择的自由,但现实中有多少学校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人们想让孩子摆脱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但如何能摆脱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升学模式,又如何摆脱看重优质文凭的社会竞争模式? 焦虑的心态,折射的是教育改革滞后于民生需求的现状,更反映出社会板结、利益固化给教育带来的压力。显然,只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缓解这种焦虑。当然,焦虑情绪中也有一些非理性的成分,是从众心态的产物。我们应该给孩子、给教育改革、给社会进步一些信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 当前,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表现形式和内在因素都有哪些,又能给教育改革带来哪些启示?半月谈记者奔赴各地进行了深入调研。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 ——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之一) 电视剧《小别离》中,无论是富裕家庭、草根家庭,还是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都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指望教育改变命运,哪怕是早早地就要和父母、同学说再见。 “小别离”反映大时代。对家庭教育选择的微观描写,折射出一种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焦虑感:草根群体担心上升通道被阻塞,寄希望于子女“更进一步”;

如何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第一节《如何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又到了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分享,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做成长型父母, 跟孩子一起不断进步!今天周周老师分享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由上海教育协会基础协会专家、心理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心理咨询师、督导组组长陈默老师分享。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分享。 育儿就像种一棵树,观念就是种子,种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子。如果观念不正确,再好 的技术和方法都是白搭。 问题1: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越来越关注,投入了大把的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孩 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默老师:这就是他们家的教育观念错了,观念这个东西就像树一样,你种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子。家庭教育,有太多技术性的处理,各种技巧、方法家长们也非常乐意去探讨。 但家庭教育观正确,这才是最重要的。观念正确就如同一艘船启航,这艘船的方向是在哪里,方向错了自然也就到不了彼岸,即使你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划这艘船。所以家庭教育观念正确,才会达成家庭教育目标。所有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得好。那如何才能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呢?那么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这一生 都过得好,这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你把孩子培养出来,哪些能够说明这个孩子过得好? ①身体健康:孩子的身体条件,他不能浑身都是慢性病。孩子身体好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一 个关键任务。养育,养在先,你会养好孩子,也是达成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 ②心理健康:孩子心理要健康,这个标准范围很广,低标准、中标准、高标准各有不同。那 就来说一个最低的标准——你培育出来的孩子,是否能够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下去。 比如说,一个小孩在幼儿园,其他小孩也都在这个幼儿园待着,这个妈妈一个星期以后就说 这个幼儿园不适合我家孩子。再比如说这个孩子上了小学,没两个月又说这个小学不适合我 家孩子,那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待呢?如果在环境里不能够定下来,却总是在一个环境里退出来,那可以说这个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这一生是不会过得好。 ③收入水平:这个孩子将来要有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社会收入。你把一个孩子培养出来, 他将来过的很穷很穷,你却说他过的比别人好,这个没人会相信的。换一种说法,没有人是不需要金钱的,金钱自然是越多约好的。但问题是,越多越好,什么标准才是可以让你安心 的呢?一个人过得好,要安神、安心,标准又是什么——社会平均水平达到了,你又做了你 喜欢的事情,那这个就可以让你安心。 分享一个案例:前段时间一个女孩与她的妈妈来找我,因为他们之间冲突很大,这个女孩在香港读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家,应聘了小学老师。她妈妈就和她吵架,为什么呢?妈妈说, 我培养你这么不容易,你回来应聘个小学老师,小学老师能多少钱啊?这个女孩就答,我很小时候就想做一名小学老师,今天我可以实现我这个理想,你为什么要来反对我? 于是我问这位妈妈:你邻居有个女儿,在外企上班,白领,工资是你女儿三倍,你认不认为 她妈妈教育孩子比你成功?这位母亲愣住了。这就涉及到教育观念的问题,我相信小学老师就是社会平均收入,而你女儿也达成了小时候的梦想。你的孩子达到了社会平均水平,又做

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及其调适_戴爱萍

管理与评价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总第474期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久经考场,照理说对考试早已司空见惯,应该镇定自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考试的焦虑感,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有的大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对此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考试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对我们的心身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会正确对待考试,讲究考试的心理卫生,克服各种考试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应试能力,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1考试焦虑及其特点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面临考试时由于害怕失败而感到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有许多表现:在心理上表现为面对繁杂的学习内容心乱如麻、不知所措,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紊乱,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易怒、烦躁。在生理上表现为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头昏、睡眠不良、食欲不振、胃肠不适;在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胡乱作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东张西望,无心作答,或者采取作弊方式寻求摆脱等。与一般性焦虑相比,考试焦虑有以下特点: (1)考试焦虑是由应试情境引起的,它比一般性焦虑的威胁成分要简单得多。 (2)考试焦虑的持续时间较短。因为其威胁来自考试情境,它一般随应考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且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也就逐渐消除了。而一般性焦虑则在较长时间内始终表现出焦虑的征状。 (3)考试焦虑不是一种人格特性,而是一种特定情境(考试情境)下的状态反应。它只在某些人中,在某种程度上,受个体人格倾向的制约与影响。与之不同的是,一般性焦虑则反映了个体人格上的一种稳定的倾向。 2考试焦虑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在考试时,适度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考试效率。但是,太高或太低的焦虑都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焦虑程度与应考能力之间可以用一条抛物线的形式来表示,即随焦虑程度的增加,可以给应考者一些心理压力,提高思维的张力,考试效率也随着加快,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时,考试效率就会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而随之降低。就情绪不同而言,平时不容易激动,情绪比较稳定的人考试效率比焦虑高者要好。在一般情况下,焦虑情绪低的人可以在有压力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焦虑程度高的人学习效率在有压力时反而会降低,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可以 因有情绪压力而提高效率,而复杂的工作则可 以因情绪压力而降低效率。 3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个体的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个人 的遗传基因以及胎儿时期的内外环境的不同, 使人的神经类型及其它生理特点各不相同。 有些人的神经系统用于弱型,极易对刺激环境 产生紧张反应,这种类型的人较易产生高的考 试焦虑水平。 另外,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影响考试 焦虑水平的因素之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 人,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对考试做出积极 反应,因而考试的焦虑水平较低。而身体状 况不佳的人,极易受考试的烦扰,特别是面临 重大考试时,情绪很容易波动,考试焦虑水平 较高。 (2)认知评价能力 认知评价能力取决于对刺激性质的认识 程度,对该刺激利害关系的预测程度以及对自 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认知评价能力对个 体的考试焦虑水平影响非常大。假如一个人 对某一次考试很重视,把它看作对自己的一生 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那么他就会十分在意自己 能否考好,考试焦虑水平相应地也就较高。反 之,焦虑水平就比较低。另外,当考生对自己 的水平不太有把握的时候焦虑水平也会提高。 (3)知识经验 考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的多寡也决定着 其考试焦虑水平的高低。如果考生在考前准 备较为充分,对将要测验的内容已做到心中有 数,便会泰然等待考试的来临,在考试中也会 镇定自如地答题,而不会产生焦虑情绪。相 反,若考生考前准备不足,便会产生焦虑感。 (4)应试技能 具备一定的应试技能会使考生在考场上 得心应手,自如地答题,焦虑水平自然较低。 而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应试技能的人,在考场 上极易陷入慌乱之中,要么时间不够,要么答 卷涂改过多等等,如此便会引起考生的焦虑。 (5)外在环境因素 外在环境因家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和社 会三方面对考生的影响。家庭中父母望子成 龙,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学校过于重视分数,片 面追求升学率,以及社会对落榜学生或考试成 绩低的学生的偏见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形,都 会使考生产生较高的焦虑水平。 4 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调适 为能正常发挥学习的实际水平,促进身心 健康,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考试心理进行调适, 其主要方法有: (1)认真复习,充分备考 首先,知识经验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影响 考试焦虑的重要因家之一。所以,想要降低 考试焦虑,首先就要认真复习功课,真正灵活 掌握要测验的内容,只有这样,在考场上才不 至于因为不会做题而惊慌,引起焦虑。从这 个意义上讲,考试没有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 方法是认真复习功课为考试做尽可能充分的 知识上的准备。 (2)改变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 一个人对考试的认知评价正确与否也影 响其考试焦虑的程度。要想消除不必要的考 试焦虑,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要改变对考 试的不合理认知、力求形成对考试的正确认 知。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考试焦虑 的关键,明确考试只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手段之 一,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 运,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相信人可以用理 智和意志来控制和调节情绪。另外,还要学会 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水平。只有充分了解自 身,才会做到心中有数,镇定地迎接考试。否 则,便会在惶惑不安中产生过多有害的焦虑。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树立自信心 如“没有什么可怕的,我能考好”,这会使 自己放宽心情,坦然地准备、参加考试。同时 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人的心 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但绝不是消极被 动地接受现实的影响,主观的积极状态可以减 弱和消除消极的影响。考试中要正确对待考 场中的各种因素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树立自信 心,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消 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忧。 (4)学习必要的应试技能 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 此,考试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 的知识水平,这是人所共有的。但是还有一个 很重要的因素却为许多人所忽视,那就是应试 技能的影响。知识准备不充分,只懂应试技能 的应用,无疑不会提高考试成绩,但若在较为 充分地做了复习准备之后,学会运用应试技 巧,则会使考生消除对考试的焦虑,顺利完成 考试。 (5)劳逸结合 科学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 合,睡眠充足,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保证 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心状态, 是防止考试焦虑的有效途径。考试前要有充 足的休息。包括生活节律的重新调整,做些 喜爱的运动,使自己的心身放松,进入一种 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及其调适 戴爱萍1 李燕2 李洪军3 (1.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 2.北京市商业学校; 3.北京市后勤指挥学院 北京)   摘 要: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考试的焦虑心理,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 并找到适当的调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考试焦虑心理 调适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07)12(a)-0203-02 20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小学生家长意见大全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生家长意见大全 朱家长: 我们发现这学期朱逸凡的变化确实不少,吃饭方面比以前好多了,在老师的教导下,画画等技能方面比以前进步了,家里感到很高兴.当然在家里的表现比学校里淘气些,但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同教育下将会变得更懂事,变得越来越让人喜爱. 刘家长: 在本学期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培养教育,希望在将来有更大的进步. 唐家长: 看到你们的评语我知道儿子又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都是老师教育的好,谢谢. 徐家长: 我希望在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改掉她身上的缺点,谢谢老师这一年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各位老师. 张家长: 以前性格内向的她从不爱讲话,自从上了幼儿园性格开朗了很多,吃饭也比以前进步了很多,这都要感谢老师的培养,希望以后有更加努力的表现. 刘家长: 1 / 14

一切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心的感激;一切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慢慢的,你们的教育家长会接受,社会会认可,谢谢. 周家长: 谢谢老师给予湘湘这么高的评价,这学期湘湘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尤其是绘画和手工有了很大的突破.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各项活动中,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也提高了,表达能力也进步了不少,衷心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只有咋你们的努力下孩子才有这么大的进步. 邹家长: 阳阳这学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画画,英语,作为家长感到很欣慰,成绩的背后有老师的付出,在这里我们诚心诚意的谢谢老师.阳阳最让我头疼的是生活习惯不好,有一点小顽皮,是个双重性格的孩子,有时候表现的很活泼,有时候又很腼腆,我希望在下学期老师能针对这些,对阳阳要求严格些,在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下能使他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徐家长: 徐哲轩这学期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各方面有长足进步,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培养全面性认识不够,导致他在某些方面的缺点一直没有得到改正.以后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强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改正缺点,养成好性格. 王家长: 感谢各位老师辛劳陪阿姨那个,孩子绘画,围棋的兴趣提高

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

2012.12总第279 期 中旬(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考试已经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更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与此同时,考试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本文对当代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危害及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了调试方法。 关键词:考试焦虑;形成原因;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78-02 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 张雅美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人正在参加各种形式、各种科目的考试。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能否适应考试,获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学生总希望考试时能反映出学习成果和学习进展的水平,如果在考试中屡屡失败,必将带来负面情绪和失败心理,反过来对学习起阻碍作用,甚至产生学习障碍。石家庄长江心理医院专家介绍,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一、考试焦虑的概念及表现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心身健康。 考试焦虑致使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种对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本身成了一种威胁性刺激,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反应。考试焦虑产生 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例如生理上出现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心理上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因此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是需要良好的心理调节的。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 首先、严重的考试焦虑常使学生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烦躁,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考试焦虑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加剧考试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最后、考试焦虑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高焦虑常常会导致考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三、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1.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178

一例小学生焦虑心理的案例分析

一例小学生焦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分析讨论一例小学生的焦虑心理,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求助者的焦虑心理因为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错误认知观念。其主要表现为:意识清晰,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等。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以消除错误的认知观念,建立新的合理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心理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情绪缓解,自卑感消退,自信心增强,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焦虑心理有效。 关键词:焦虑一般心理问题错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小婕,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汉族,无宗教信仰。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自幼性格内向。从出生到上学前,一直和农村的奶奶住在一起。四年前,随父母到城里租房住。父母亲下岗,在街上卖烧烤。晚上孩子放学后,是父母买卖最好的时候,经常给孩子一两块钱,自己买饭吃。等父母忙完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 3.精神状态意识清晰,无感知觉障碍及思维联想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智能均正常。情绪焦虑,易激惹,自卑,易烦躁。 4.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5.社会功能不喜欢和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作业应付,上学迟到。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一个月来,我心烦、紧张、爱发脾气,不喜欢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不喜欢上学。爸爸妈妈打我是因为不爱我。爸爸把我送到公安局,就成小偷了。老师和同学知道后,会瞧不起我。 2.个人陈述假期里喜欢到奶奶家,奶奶给钱花,做错事了,奶奶也不打。妈妈和爸爸太忙,不喜欢自己,特别是爸爸,几乎不见笑脸。只要做错事,就会连打带骂。其实,已经给爸爸妈妈拿了好几次钱。因为家里的钱经常放到桌子上,爸爸妈妈也没有发觉。开始不敢多拿,不超过一元,爸爸妈妈没发现,就大胆起来。一个月前,见爸爸把那么多钱放在茶几上,就拿了四十五元买了一块手表。被爸爸发现后,暴打了一顿,心里十分难过,感觉爸爸妈妈根本不爱自己。最重要的是爸爸说要把我送到公安局,要是这样的话,同学和老师会知道我是小偷,丢死人了。现在,我不喜欢和同学玩,也不喜欢上学。心里总感觉紧张、烦闷,老师讲的课我也听不进去。回到家,不喜欢和爸爸妈妈说话,总想找个人发发脾气。

关于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和概况 1 调查背景: 2 调查目的: 3 调查群体: 4 调查方式: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当前,据了解,大学生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焦虑情况就很严重。为此我们小组就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56份,回收率达93%。 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有35人,女生有21人,大一有15人,大二26人,大三9人,大四6人,被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存在焦虑问题,根据数据分析,其中在考试方面存在焦虑问题的有67%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面临问题的有48% ,就业方面存在压力的有21% ,其中存在两方面及以上焦虑问题的占了16% ,焦虑问题极其严重的占了5%。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考试焦虑症,特别是在大一、大二这样的低年级中

这种现状较为突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症的学生一上考场上脑子就变得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失败。考试焦虑为中心的心理障碍,伴有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第6题选择第7题选择达) 结合自身经历和文献参考,我们分析出造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一是考试本身。如考试的重要性、难易程度、竞争程度等。越是重要的考试,越容易产生考试焦虑;题目越难,越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竞争程度越激烈,越容易引发考试焦虑。二是学生的学业期望。一般而言,学业期望越高的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精力越多,越看重学业成绩,因而对考试失败的恐惧越高,越容易产生考试焦虑;而那些学业期望较低的学生,满足于六十分,一般不会产生考试焦虑;而当学业期望较低的学生面临学业失败时,也可能会激发其考试焦虑。三是知识掌握程度。我们经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考试的难易是相正确,现在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下课不复习,推崇考前一周效应,本时学习不努

大学生考前焦虑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考前焦虑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13-07-29T09:52:24.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单春杰刘宏[导读] 放松训练法在30分钟内,通过自我暗示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做放松训练。 单春杰刘宏(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23)【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122-01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考前焦虑状况。方法运用考前焦虑自测问卷对10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本组大学生焦虑自测问卷得分平均分为31.40,处于轻度焦虑水平。男女之间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2.49,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的考前焦虑水平存在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关键词】大学生考前焦虑考试焦虑自测问卷 1 引言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 。它严重地影响着学生考前和考后的心理状态。其实,适当的焦虑对提高考试效果是有促进作用的,它能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考试效果。但过度的焦虑使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紧张不安、记忆空白、思维停滞等,并伴随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欲排尿排便等。持续时间过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现象,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对考试焦虑进行测量和调控已经成为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20多年以来,我国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去调查分析考试焦虑者的年龄、智力、个性差异,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2]。有研究表明,考前焦虑发生率在学生的性别、年级方面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考前的焦虑水平,并提出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在大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大一学生54名,大四学生54名,其中男生30人,占27.8%,女生78人,占72.2%。 2.2 研究工具考试焦虑自测问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测评所设计,从四个等级进行评分。0-24分为对考试镇定自若;25-49分为轻度焦虑;50-74分为中度焦虑;75-99分为重度焦虑。 2.3 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的统计分析技术。 3 结果 3.1一般资料男生30人,占27.8%,女生78人,占72.2%。来自大一的有54人,占50%,来自大四的有54人,占50%。 3.2 大学生考前焦虑水平在不同年级的频数分布,见表1。 表1 大学生考前焦虑水平在不同年级的频数分布年级参加人数镇定中度轻度重度大一 54 12 2 40 0 大四 54 22 2 30 0 合计 108 34 4 70 0 所占比例 100% 31.48% 3.7% 64.81% 0% 3.3 大学生焦虑自测问卷得分男女比较本研究大学生焦虑自测问卷得分平均分为31.40,处于轻度焦虑水平。根据t检验数据得出男女生得分无显著差异。 3.4 大学生的焦虑自测问卷得分的年级比较显示大一与大四学生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48,P<0.05)。 4 讨论 焦虑情绪人人有之,在学生中最常见的就是考前焦虑。但每个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和感受不尽相同,不少同学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考试的焦虑倾向。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考前焦虑处于轻度水平,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低年级考前焦虑水平高于高年级,差异具有显著性。和小学生、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评价水平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有考前焦虑的同学应该试着寻找原因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正确面对考试并学会一些应考对策,以降低焦虑,减轻紧张。 4.1建议使用的应考对策 4.1.1 端正考试动机,认识考试意义动机强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是应试的最佳水平。 4.1.2 培养健康心态加强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心理素质,让勇气、放松、宽容、友爱与自己相伴。 4.1.3 认真复习,增强考试信心平时认真复习功课,知识扎实,考前系统复习。考试时放下思想包袱,稳定情绪。考试时用积极的言语进行自我暗示,排除消极的干扰,缓解心理压力。 4.1.4 提高应试技能考试时做到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拿到试卷后,先浏览试题,统观全局。答题时先易后难,力求在正确的前提下加快速度。 4.2 使用放松训练法和系统脱敏法减轻考试焦虑 4.2.1 放松训练法在30分钟内,通过自我暗示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做放松训练。头部肌肉→颈部肌肉→胸、肩、背部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脚趾肌肉。要领是使该部位肌肉持续紧张保持10秒,然后慢慢放松,注意体会放松时的感觉(如发热、沉重等)。 4.2.2 系统脱敏法具体模式如下:列出引起焦虑的具体刺激情境→从弱到强排列“焦虑等级”→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在脑中想像、循序使松弛抑制焦虑→脱敏成功。参考文献

四年级小学生不做作业家长该怎么办.doc

四年级小学生不做作业家长该怎么办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做作业家长该怎么办》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学生不写作业的现象。学生不写作业,老师会怎么办?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孩子不愿做作业,应该怎么办?一、首先不要着急,要理解小孩子。刚... 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学生不写作业的现象。学生不写作业,老师会怎么办?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孩子不愿做作业,应该怎么办? 一、首先不要着急,要理解小孩子。 刚上小学的孩子,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习惯做作业是要求之一,做不到位是正常的。家长不必那么焦虑,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一些,有的则差一些。首先要抱着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指责的态度。 说到底,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也不能代替孩子去上学,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和做作业是他自已的事情,学得好与不好;作业做得好与坏是要他自己去承受后果的,父母的作用只是引导、启发与提醒,要在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跟他讲这些道理。 案例: 我一直和大宝讲:"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照顾好你和小宝,给你们创造好一点的环境。那你的工作就是要好好学习,我不要求你考100分,但是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学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事。考到

100分我当然高兴,考不到100分只要你尽力了我一样高兴。" 二、其次要分析孩子为什么不肯做作业,然后再对症下药。 案例: 大宝当年不肯做作业,就是因为作业机械重复,要求小孩子就一个已经会写的字再写20遍本身就不合理。现在小孩子在上学前班时,就已经提前将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学了不少。许多一年级的作业都是重复之前的内容。大宝总是很委曲地跟我讲这个字我早就会写了,逢到这种情况,宝爸爸通常都会冲上去救他女儿:"爸爸帮你来写"。大宝每次都会高兴地冲上去抱她爸爸。我当时也觉得宝爸爸这样有点太宠小孩子,会不会让大宝奍成依赖的习惯?但现在来看,或许正是宝爸的这种态度让大宝觉得受到了理解,现在即使遇到了会写的字,她也会一笔一划地写好,对学习保持了一种兴趣。 还有一种可能是作业太难了。我和大宝的老师们沟通,便觉得现在老师也不容易。没错,国家是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到最后用什么东西来评估老师呢?还是成绩,因为只有成绩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呀。于是,老师就要布置大量的高难度作业以期提高学生成绩,弄得小学小二年级的学生也要在考前做大量试卷、做辅导材料等等。 我和宝爸爸都是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上的大学,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哪里有什么教辅材料呢?所以对于超出大宝年龄要求的作业比如手抄报之类我向来都是淡而处之,让她自己在能力范围做出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必要逼她去做。 三、不能使用暴力或者粗暴的语言,对小孩子不宜管得太细太全。

小学生家长如何管理和培养孩子行为的一些建议档

小学生家长如何管理和培养孩子行为的一些建议 孩子的成长一直都是家长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 快乐地成长,同时又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理想的状态往往很难达成,家长经常会面临对孩子行为管理无 效或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特别是目前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慢慢接近青春期 (女孩子10左右,男孩子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如果不抓紧时间 对一些问题行为进行矫正,进入青春期后,矫正的难度将非常大。 但是,家长们也不必焦虑和紧张。其实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儿童心理学专家 和行为学专家们经过不断实验和临床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经验可以帮助和指 导家长来管理和培养孩子的行为。其中,“行为矫正”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技术,它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问题行为,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 统的有效方法。 下面通过分享学习“行为矫正”的心得,针对四年级左右年龄段孩子家长较关 心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一、正确评估孩子的问题行为 孩子的良性行为应该得到保持,问题行为要进行矫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孩 子的行为表现常常会被忽视或错误评估。在这里我们着重说说问题行为的评估。问题行为一般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当三种类型。 一些家长在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后,往往不经思考、评估,盲目对着孩子大发 脾气、惩罚,这些做法是不合理的。行为是在环境中习得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问题行为一经形成需要花时间一步步改变,家长不能太心急,处理不当会 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 进行问题行为评估的目标就是清楚了解问题行为的来源,对症下药,以提高行 为矫正的效果和效率。 1、详细描述、归纳孩子的问题行为。具体包括问题发生的顺序、出现的 频率、持续的时间、强度的大小等等。 2、明确前提事件,包括孩子行为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情境 条件,以了解问题行为经常发生的范围。 3、确定行为后果,也就是明确如果维持问题行为会产生的后果,以有的 放矢地加以有效控制和彻底改变。 4、通过多种方法结合来收集孩子问题行为的信息资料。 - 调查法,与孩子和对孩子相当了解的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等进行直 接接触和交谈,可以获取与问题行为发生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调查分析孩子 行为的功能,包括获得物品或活动、寻求自我刺激、获得注意、寻求逃避。 - 观察法,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由父母和老师直接观察。最常关注的三个问 题是(1)问题行为最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伴随人物是什么?(2)维持问 题行为的可能行为后果是什么?(3)伴随问题行为一起发生的是什么? 另外,在所关注问题上,孩子行为发生的生态因素也不能忽略。比如, 行为发生时,孩子是否服用药物?这种药物对孩子行为有什么影响?孩子有没 有生理症状?例如发烧、鼻塞、发疹等等。孩子的饮食状况是怎样的?孩子的

一例大学生考前焦虑认知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第30卷第3期2010年6月健康研究 Healt h Research V o.l30N o.3 J un.2010 收稿日期:2010-02-23 作者简介:王昌盛(1979-),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通信作者:曹雪亮(1971-),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病例病案 一例大学生考前焦虑认知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王昌盛,曹雪亮 (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咨询师根据一名考前焦虑的大学生求助者的症状,采用阿伦 贝克的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的放松训练技术,设计了一个四次时间的咨询方案。经过咨询,求助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关键词:焦虑情绪;认知疗法;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894(2010)03-0204-03 A Case Report on Cognitive Therapy Applied to a College St udent wit h Exa m i nation Anxiety WANG Chang sheng,C AO Xue liang (X i an Politics Instit u te,Shaan x i,X i an,710068,China) Abstrac t:A ccordi ng to a coll ege studen t s exam ina ti on anx iety sym pt om s,the consultant des i gned a four stage consu lti ng sche m e usi ng Beck 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 lax ati on tra i ni ng of behav ioral therapy.The st udent s exa m i nati on anx i e t y i m proved si gn ifi can tly after the consulta ti on. K ey word s:exa m i nation anx iety;cogn i tive therapy;co lleg e st udents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陈某,男,23岁,西安某高校大四学生,汉族。出生于四川省某县,城镇户口,独生子,性格内向,学习认真。父亲、母亲均为国家政府机关干部,家庭条件较好,自幼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在学习方面要求严格。第一次高考时由于心理紧张,考试发挥失常,考试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重读一年后考入某大学。上大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较好,今年大四准备考研,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临近,心理压力增加,最近一个月出现心情烦躁、失眠,学习效率下降。到医院检查身体情况正常。心理测验结果:(1)SCL 90:总分156。因子分:焦虑 2.6。(2) SAS:标准分64。诊断见表1。 1.2 评估与诊断 参照心理问题的评定标准,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具体为焦虑情绪问题。根据

小学生日常心理疏导――家长篇

xx日常心理疏导——家长篇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知道的 1、我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和支柱。 我们面对疫情的态度、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我们叫苦连天、焦虑诅咒孩子看到了,他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释放情绪和焦虑。 作为小孩子的他们内心还很脆弱,看到他们的保护神都如此的不淡定,他们比成人更焦虑害怕。作为成人,我们是担心害怕了,可我们在这个担心和害怕的背景下,仍能为家人营造相对温馨和舒适环境,相对舒缓的家庭氛围,积极响应国家抗疫的号召,积极应对,接纳所有的发生,这些孩子们也都看到了,他们知道了有种坚强叫直面,直面恐惧后我们还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活在当下。 2、疫情下出现恐惧焦虑担心等情绪都是正常的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从主流媒体、朋友圈、微博等获取了足够多的关于疫情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后的否认、担心、恐慌、愤怒等情绪都是正常的。 面对疫情,出现这些应激情绪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如果这个时候认为自己软弱、意志不坚强,对情绪进行克制和压抑,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我们越是否认和压抑,应激情绪就越容易支配我们,以至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看见自己的情绪,并做到理解和接纳。 3、接受人的有限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又是很多人一再否认的事实。在我们的文化里,谈死亡是个忌讳的话题。当疫情发生,“日常”这个掩盖的面纱被掀开,死亡露出它恐怖的脸,原来死亡离我们这么近,或者它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知道死亡,我们从小也学会了躲避和否认死亡。 死亡和死亡焦虑并不会因我们的躲避和否认而离开或消失。相反,它成为影响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看不见的东西。我们频繁的刷新着疫情信息,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