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学中庸集合注音版-(1)

大dà学xué

①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在zài明mínɡ明mínɡ德dé,在zài亲qīn民mín,在zài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知zhī止zhǐ而ér后hòu有yǒu定dìnɡ,定d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静jìnɡ,静j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安ān,安ān而ér后hòu能nénɡ虑lǜ,虑lǜ而ér后hòu能nénɡ得dé。物wù有yǒu本běn末mò,事shì有yǒu终zhōnɡ始shǐ,知zhī所suǒ先xiān后hòu,则zé近jìn 道dào矣yǐ。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ɡ明mínɡ德dé于yú天tiān下xià者zhě,先xiān治zhì其qí国guó;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xiān 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先xiān修xiū其qí身shēn;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者zhě,先xiān正zhènɡ其qí心xīn;欲yù正zhènɡ其qí心xīn者zhě,先xiān诚chénɡ其qí意yì;欲yù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先xiān致zhì其qí知zhī;致zhì知zhī在zài格gé物wù。

物wù格gé而ér后hòu知zhī至zhì,知zhī至zhì而ér后hòu意yì诚chénɡ,意yì诚chénɡ而ér后hòu心xīn正zhènɡ,心xīn 正zhènɡ而ér后hòu身shēn修xiū,身shēn修xiū而ér后hòu家jiā齐qí,家jiā齐qí而ér后hòu国guó治zhì,国guó治zhì而ér后hòu 天tiān下xià平pínɡ。自zì天tiān子zǐ以yǐ至zhì于yú庶shù人rén,一yī是shì皆jiē以yǐ修xiū身shēn为wéi本běn。其qí本běn 乱luàn而ér末mò治zhì者zhě,否fǒu矣yǐ;其qí所suǒ厚hòu者zhě薄bó,而ér其qí所suǒ薄bó者zhě厚hòu,未wèi 之zhī有yǒu也yě。此cǐ谓wèi知zhī本běn。此cǐ谓wèi知zhī之zhī至zhì也yě。

②所suǒ谓wèi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毋wú自zì欺qī也yě。如rú恶wù恶è臭xiù,如rú好hào好hǎo色sè

- 2 -

,此cǐ之zhī谓wèi自zì谦qiè。故ɡù君jūn子zǐ必bì慎shèn其qí独dú也yě。小xiǎo人rén闲xián居jū为wéi不bù善shàn,无wú所suǒ不bù至zhì;见jiàn君jūn子zǐ而ér后hòu厌yàn然rán,掩yǎn其qí不bù善shàn,而ér著zhù其qí善shàn。人rén之zhī视shì己jǐ,如rú见jiàn其qí肺fèi肝gān然rán,则zé何hé益yì矣yǐ?此cǐ谓wèi诚chénɡ于yú中zhōnɡ,形xínɡ于yú外wài。故ɡù君jūn子zǐ必bì慎shèn其qí独dú也yě。曾zēnɡ子zǐ曰yuē:“十shí目mù所suǒ视shì,十shí手shǒu 所suǒ指zhǐ,其qí严yán乎hū!”富fù润rùn屋wū,德dé润rùn身shēn,心xīn广guǎnɡ体tǐ胖pán。故ɡù君jūn子zǐ必bì诚chénɡ其qí意yì。

③《诗shī》云yún:“瞻zhān彼bǐ淇qí澳yù,菉lù竹zhú猗yī猗yī;有yǒu斐fěi君jūn子zǐ,如rú切qiē如rú磋cuō,如rú琢zhuó如rú磨mó;瑟sè兮xī僴xiàn兮xī,赫hè兮xī喧xuān兮xī;有yǒu斐fěi君jūn子zǐ,终zhōnɡ不bù可kě谖xuān兮xī。”如rú切qiē如rú磋cuō者zhě,道dào学xué也yě;如rú琢zhuó如rú磨mó者zhě,自zì修xiū也yě;瑟sè兮xī僴xiàn兮xī者zhě,恂xún慄lì也yě;赫hè兮xī喧xuān兮xī者zhě,威wēi仪yí也yě;有yǒu斐fěi君jūn子zǐ,终zhōnɡ不bù可kě谖xuān兮xī者zhě,道dào盛shènɡ德dé至zhì善shàn。民mín之zhī不bù能nénɡ忘wànɡ也yě。

④《诗shī》云yún:“於wū呜戏hū呼!前qián王wánɡ不bú忘wànɡ。”君jūn 子zǐ贤xián其qí贤xián而ér亲qīn其qí亲qīn,小xiǎo人rén乐lè其qí乐lè而ér利lì其qí利lì,此cǐ以yǐ沒mò世shì不bú忘wànɡ也yě。

《康kānɡ诰gào》曰yuē:“克kè明mínɡ德dé。”太tài甲jiǎ曰yuē:“顾ɡù

- 3 -

諟shì天tiān之zhī明mínɡ命mìnɡ。”帝dì典diǎn曰yuē:“克kè明mínɡ峻jùn德dé。”皆jiē自zì明mínɡ也yě。

汤tānɡ之zhī《盘pán铭mínɡ》曰yuē:“苟gǒu日rì新xīn,日rì日rì新xīn,又yòu日rì新xīn。”《康kānɡ诰gào》曰yuē:“作zuò新xīn民mín。”《诗shī》曰yuē:“周zhōu虽suī旧jiù邦bānɡ,其qí命mìnɡ维wéi新xīn。”是shì故ɡù君jūn子zǐ无wú所suǒ不bú用yònɡ其qí极jí。

⑤《诗shī》云yún:“邦bānɡ畿jī千qiān里lǐ,惟wéi民mín所suǒ止zhǐ。”《诗shī》云yún:“缗mián蛮mán黄huánɡ鸟niǎo,止zhǐ于yú丘qiū隅yú。”子zǐ曰yuē:“于yú止zhǐ,知zhī其qí所suǒ止zhǐ,可kě以yǐ人rén而ér不bù如rú鸟niǎo乎hū?”《诗shī》云yún:“穆mù穆mù文wén王wánɡ,於wū缉qì熙xī敬jìnɡ止zhǐ。”为wéi人rén君jūn,止zhǐ于yú仁rén;为wéi人rén 臣chén,止zhǐ于yú敬jìnɡ;为wéi人rén子zǐ,止zhǐ于yú孝xiào;为wéi人rén父fù,止zhǐ于yú慈cí;与yǔ国guó人rén交jiāo,止zhǐ于yú信xìn。

子zǐ曰yuē:“听tīnɡ讼sònɡ,吾wú犹yóu人rén也yě;必bì也yě使shǐ无wú讼sònɡ乎hū!”无wú情qínɡ者zhě,不bù得dé尽jìn其qí辞cí,大dà畏wèi民mín志zhì。此cǐ谓wèi知zhī本běn。

⑥所suǒ谓wèi修xiū身shēn在zài正zhènɡ其qí心xīn者zhě:身shēn有yǒu所suǒ忿fèn懥zhì,则zé不bù得dé其qí正zhènɡ;有yǒu所suǒ恐kǒnɡ惧jù,则zé不bù得dé其qí正zhènɡ;有yǒu所suǒ好hào乐lè,则zé不bù得dé其qí正zhènɡ;有yǒu 所suǒ忧yōu患huàn,则zé不bù得dé其qí正zhènɡ。心xīn不bù在zài焉yān,视shì而ér不bù见jiàn,听tīnɡ而ér不bù闻wén ,食shí而ér不bù知zhī其qí味wèi。此cǐ谓wèi修xiū身shēn在zài正zhènɡ其qí心xīn

- 4 -

⑦所suǒ谓wèi齐qí其qí家jiā在zài修xiū其qí身shēn者zhě:人rén之zhī其qí所suǒ亲qīn爱ài而ér辟pì焉yān,之zhī其qí所suǒ贱jiàn恶wù而ér辟pì焉yān,之zhī其qí所suǒ畏wèi敬jìnɡ而ér辟pì焉yān,之zhī其qí所suǒ哀āi矜jīn而ér辟pì焉yān ,之zhī其qí所suǒ敖ào惰duò而ér辟pì焉yān,故ɡù好hào而ér知zhī其qí恶è,恶wù而ér知zhī其qí美měi者zhě,天tiān下xià鲜xiǎn矣yǐ。故ɡù谚yàn有yǒu之zhī曰yuē:“人rén莫mò知zhī其qí子zǐ之zhī恶è,莫mò知zhī其qí苗miáo之zhī硕shuò。”此cǐ谓wèi身shēn不bù修xiū不bù可kě以yǐ齐qí其qí家jiā。

⑧所suǒ谓wèi治z hì国guó必bì先xiān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其qí家jiā不bù可kě教jiào,而ér能nénɡ教jiào人rén 者zhě,无wú之zhī。故ɡù君jūn子zǐ不bù出chū家jiā而ér成chénɡ教jiào于yú国guó。

孝xiào者zhě,所suǒ以yǐ事shì君jūn也yě;弟tì者zhě,所suǒ以yǐ事shì长zhǎnɡ也yě;慈cí者zhě,所suǒ以yǐ使shǐ众zhònɡ也yě。康kānɡ诰gào曰yuē:“如rú保bǎo赤chì子zǐ。”心xīn诚chénɡ求qiú之zhī,虽suī不bú中zhònɡ,不bù远yuǎn矣yǐ。未wèi有yǒu学xué养yǎnɡ子zǐ而ér后hòu嫁jià者zhě也yě。

一yī家jiā仁rén,一yī国guó兴xīnɡ仁rén;一yī家jiā让rànɡ,一yī国guó兴xīnɡ让rànɡ;一yī人rén贪tān戾lì,一yī国guó作zuò乱luàn。其qí机jī如rú此cǐ。此cǐ谓wèi一yì言yán偾fèn事shì,一yì人rén定dìnɡ国guó。尧yáo 舜shùn率shuài天tiān下xià以yǐ仁rén,而ér民mín从cónɡ之zhī。桀jié纣zhòu率shuài天tiān下xià以yǐ暴bào,而ér民mín从cónɡ之zhī。其qí所suǒ令lìnɡ反fǎn其qí所suǒ好hào,而ér民mín不bù从cónɡ。是shì故ɡù君jūn子zǐ有yǒu诸zhū己jǐ,而ér后hòu求qiú诸zhū人rén ;无wú诸zhū己jǐ,而ér后hòu非fēi诸zhū人rén。所suǒ藏cánɡ乎hū身shēn不bú恕shù,而ér能nénɡ喻yù诸zhū人rén 者zhě,未wèi之zhī有yǒu也yě。故ɡù治zhì国guó在zài齐qí其qí家jiā。

- 5 -

《大学》原文和译文

《大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

大学中庸全文

书名:《大学》 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

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

中庸全文及翻译22706

中庸全文及翻译 简介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

大学中庸试题答案

汾阳中学2016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国学试题 (本试题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规律 B.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的样子 C.其机如此机:机遇 D.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处事精详 2.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 A.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B.弟者,所以事长也 C.其所薄者厚,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 D.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尧舜率天下以仁 B.未之有也毋自欺也 C.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 D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4.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C.如恶恶臭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D.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如好好色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着:彰显出来 B.此之谓自谦谦:谦虚

C.此谓成于中,形于外形:比较 D.听讼,吾犹人也听讼:听到诉讼案件 6.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B.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C.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D.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7.下列有相关文化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B.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C.古人二十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D.儒家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着作的总称。 8.下面句子出于《大甲》的一句是() A、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B、顾諟天之明命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9.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汤之《盘铭》曰 B.未之有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C.之子于归小人之使为国家 D.生之者众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四书之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本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觉得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喊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喊孔伋,字子思。孔子走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瞧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瞧,子思学于孔子的自得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瞧点来瞧,也大要上是相反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变动,大抵写定于秦一致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为题了。 早正在西汉时代就有特地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卖前各代都相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尽。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正在一同,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念书人求取功名的路径。 朱熹觉得《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正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夸张《中庸》是“孔门教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躲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擅长阅读的人只需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中庸译注》

《中庸》译注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 四声):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 四声):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而根据儒家对人天性的认定,人出生时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人仁慈的本性。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内容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论语》和《孟子》都是以本篇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章的名称),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孝经》原文、《大学》原文、《中庸》原文(全)

《孝经》、《大学》、《中庸》《孝经》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经·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孝经·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明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孝经·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孝经·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经·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经·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解读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

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情感在未抒发的时候,称之为中;抒发而完全适中、合乎节制,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和是天下人对情感的适度抒发,是必须把握的原则。如果能达到尊循本性又抒发适度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归其位,万物就会正常繁衍,世界就会按照它本来的秩序运转。 【解读】此处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应当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可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预和破坏自然界的秩序。这个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全文及翻译(含白话文

《大学》《中庸》全文及翻译《大学》全文及翻译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前言 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 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 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 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 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中庸》《大学》原文及译注

1 【《中庸》原文及译注】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