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 设而不求巧解反比例函数问题四例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 设而不求巧解反比例函数问题四例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 设而不求巧解反比例函数问题四例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 设而不求巧解反比例函数问题四例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 设而不求巧解反比例函数问题四例

设而不求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最高境界,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反比例函数条件下的相关问题,供学习时借鉴.

一、设而不求,探求两个图形的面积和

例1如图1,A 、B 两点在双曲线y=4x

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S 阴影=1,则1S +2S 2=( ) (A ) 3. (B ) 4.(C ) 5.(D )6.

分析:设点A 的坐标为(a,b ), 设点B 的坐标为(m,n ),根据点的坐标与反比例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知道:ab=4,mn=4,结合图形,知道ab 表示的是四边形ADOC 的面积即1S 与S 阴影的面积和,因此1S +S 阴影=4;知道mn 表示的是四边形BFOE 的面积即2S 与S 阴影的面积和,因此2S +S 阴影=4;于是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1S +S 阴影+2S +S 阴影=8,因为S 阴影=1,

所以1S + 2S =6.

解:选D.

点评:设出图像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图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基础所在,熟记图像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的积就是该点到两个坐标轴的垂足点与原点,这个点构成矩形的面积,这是解题的关键.

二、设而不求,探求三角形的面积

例2如图1,Rt△AOB 的一条直角边OB 在x 轴上,双曲线y=

经过斜边OA 的

中点C ,与另一直角边交于点D .若S △OCD =9,则S △OBD 的值为 6 .

分析: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是个定值,即S=|k|,所以只要确定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 的值,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设点A的坐标为(a,b), 所以OB=a,AB=b,过点C作CE⊥x轴,垂足为E,因为AB⊥x

轴,所以CE是三角形AOB的中位线,所以OE=1

2

a,CE=

1

2

b,所以点C的坐标为(

1

2

a,

1

2

b),

因为双曲线y=经过点C,所以k=1

4

ab,所以三角形BDO的面积等于

1

8

ab,

因为点C是AO的中点,所以三角形CO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DC的面积,因为S△OCD=9,

所以三角形ADC的面积为9,因为三角形AOB的面积为1

2

ab,所以

1

2

ab=

1

8

ab+18,

所以ab=48,所以三角形BDO的面积等于1

8

×48=6.

点评:把求三角形的面积问题转化为求坐标的乘积,是转化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有力体现,更是设而不求的重要意义所在,希望同学们能熟练掌握这种基本思想.

三、设而不求,探求直线的解析式

例3 如图,已知在Rt△OAC中,O为坐标原点,直角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OA的中点B,交AC于点D,连接OD.若△OCD∽△ACO,则直线OA的解析式为.

分析:设点A的坐标为(a,b), 所以OC=a,AC=b,过点B作BE⊥x轴,垂足为E,因为AC⊥x轴,所以BE是三角形AOC的中位线,所以OE=1/2a,BE=1/2b,所以点B的坐标为(1/2a, 1/2b),根据△OCD∽△ACO,可以求得D的长度,从而确定出点D的坐标,利用点B,点D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根据图像与点的坐标关系,建立起等式,从而确定a与b之间的关系,问题就顺利得解.

解:设点A的坐标为(a,b), 所以OC=a,AC=b,过点B作BE⊥x轴,垂足为E,因为AC⊥x 轴,所以BE是三角形AOC的中位线,所以OE=1/2a,BE=1/2b,所以点B的坐标为(1/2a, 1/2b),

根据△OCD∽△ACO,所以所以CD2=CO2÷AC= a2÷b,所以点D的坐标为(a, a2÷b),

因为点B,点D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所以1/4ab= a×a2÷b,因为点A在第一象限,所以a,b都是正数,所以b=2a,所以点B的坐标为(1/2a,a),因为直线AO经过原点,所以直线AO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所以设直线AO的解析式为y=mx,所以a=m×1/2a,所以m=2,所以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

点评: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点A的坐标分别表示出点B的坐标和点D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四、设而不求,探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4,Rt△ABO中,∠AOB=90°,点A在第一象限、点B在第四象限,且AO:BO=1:

,若点A(x0,y0)的坐标x0,y0满足y0=,则点B(x,y)的坐标x,y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与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知道只要确定出xy的积来,根据点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分别过点A、B作AC,BD分别垂直y轴于点C、D,

因为∠ACO=∠BDO=90°,∠AOC+∠BOD=90°,∠AOC+∠OAC=90°,所以∠OAC=∠BOD,

所以△AOC∽△OBD,所以=()2=()2=1:2,

因为点A(x0,y0)的坐标x0,y0满足y0=,所以S△AOC=1/2,所以S△BOD=1,

因为点B的坐标为(x,y),所以1/2×|x|×|y|=1,所以|x|×|y|=2,因为点B在第四象限,所以x>0,y<0,所以x×(-y)=2,所以xy=-2,所以点B(x,y)的坐标x,y所满足的关

系式为y=﹣2

x

.

点评: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会用点的坐标表示图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八下前情回顾)※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 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上)数学知识点答案 第一章证明(一) 1、你能证明它吗?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班级姓名 第一章证明(二)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最新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鹏翔教图3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全套

2009~2010学年度上期目标检测题 九年级 数学 第章 证明(Ⅱ)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各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 画“×”. 1、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为1 . ( ) 2、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三角形. ( ) 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线一定相等. ( ) 4、两个三角形若两角相等,则两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那么,一个锐角一定等于30°.(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的番 号填在括号内. 1、在△ABC 和△DEF 中,已知AC=DF ,BC=E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的条件是( ) A 、∠A=∠D B 、∠C=∠F C 、∠B=∠E D 、∠C=∠D 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 、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两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一),已知AB=AC ,BE=C E ,D 是AE 上的一点,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2 B 、AD=DE C 、BD=C D D 、∠BDE=∠CD E 4、如图(二),已知AC 和BD 相交于O 点,AD ∥BC ,AD=BC ,过O (一)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 F ,则下列结论:①OA=OC ②OE=OF ③AE=CF ④OB=OD ,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一条边的长是5,则其他两边的长是( ) (二) A 、5,8 B 、6.5,6.5 C 、5,8或6.5,6.5 D 、8,6.5 6、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543,, ; B 、6, 7, 8; C 、12, 25, 27; D 、245232,, 7、如图(三),AC=AD BC=BD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三) A 、∠ABC=∠CAB B 、OA=OB C 、∠ACD=∠BDC D 、AB ⊥CD 8、如图(四),△ABC 中,∠A=30°,∠C=90°AB 的垂直平分线 交AC 于D 点,交AB 于E 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D=DB B 、DE=DC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实用文档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一个内角为直角 菱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一组邻边相等 (或对角线相等) 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内角为直角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一邻边相等 一内角为直角矩形 或对角线垂直鹏翔教图3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mx+2=0的一个解,则m 的值是( ) A .﹣3 B .3 C .0 D .0或3 2.方程x 2=4x 的解是( ) A .x=4 B .x=2 C .x=4或x=0 D .x=0 3.如图,在?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BG ⊥ AE ,垂足为G ,若BG=,则△CEF 的面积是( ) 4 B ﹣11+﹣11+或5.有一等腰梯形纸片ABCD (如图)AD ∥BC AD=1,BC=3,沿梯形的高DE 6 B C . D . 7) y= y=8 9 则∠BCE=_________度. 13.有两张相同的矩形纸片,边长分别为2和8,若将两张纸片交叉重叠,则得到重叠部分面积最小是 _________ ,最大的是 _________ . 14.直线l 1:y=k 1x+b 与双曲线l 2: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b 的解集为 _________ . 15.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和若干个黄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 为估计口袋中黄球的个数,小明采用了如下的方法:每次先从口袋中摸出10 个球,求出其中红球数与10的比值,再把球放回口袋中摇匀.不断重复上

述过程20次,得到红球数与10的比值的平均数为0.4.根据上述数据,估计口袋中大约有 _________ 个黄球.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过B 作一直线与CD 相交于点E ,过A 作AF 垂直BE 于点F ,过C 作CG 垂直BE 于点G ,在FA 上截取FH=FB ,再过H 作HP 垂直AF 交AB 于P .若CG=3.则△CGE 与四边形BFHP 的面积之和为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7.解方程: (1)x 2﹣4x+1=0.(配方法)(2)解方程:x 2+3x+1=0.(公式法) (3)解方程:(x ﹣3)2+4x (x ﹣3)=0.(分解因式法) 18.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2)x+(2m ﹣1)=0. (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19.如图,△ABC 中,AB=AC ,AD 是△ABC 外角的平分线,已知∠BAC=∠ACD . y=(1. 或< 17..(1).x 1=2+,x 2=2﹣(2)x 1=,x 2=.(3). 18.解答:(1)证明:∵△=(m+2)2﹣4(2m ﹣1)=(m ﹣2)2+4, ∴在实数范围内,m 无论取何值,(m ﹣2)2+4>0,即△>0, ∴关于x 的方程x 2﹣(m+2)x+(2m ﹣1)=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根据题意,得 12﹣1×(m+2)+(2m ﹣1)=0, 解得,m=2, 则方程的另一根为:m+2﹣1=2+1=3; ①当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度为: ; 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4+;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 2. 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平行四边形 菱形 ?

性质: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 ,它的周长等于 ,面积等于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 ,则它的面积是 。 二、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周长为8cm ,∠BAD=1200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 A B C D O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 (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2)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3)定理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4)定理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 (5)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注意: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二、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边) (2)菱形的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菱形四条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边) (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定理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内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角线) (4)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矩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 (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2)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3)定理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 (4)定理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 (5)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注意: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二、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边) (2)菱形的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对角)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菱形四条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3.菱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边) (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定理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 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内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角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_________ 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性质: 2.如图,菱形花坛ABCD勺边长为20cm, / 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 ,面积等 于_______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_______________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条对角线长是24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 。 、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周长为8cm, / BAD=120°对角线AC, BD交于点0,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C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 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 件得到的。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 2.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鹏翔教图3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2017年秋配套试题) 第一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菱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 B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 .矩形的对角线一定垂直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3,0),B(0,2),C(3,0),D(0,-2),则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6 cm ,BC =8 cm ,现将其沿AE 对折,使得点B 落在边AD 上的点B 1 处,折痕与边BC 交于点E ,则CE 的长为( ) A .6 cm B .4 cm C .2 cm D .1 cm 6.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8,DB =6,DH ⊥AB 于H ,则DH 等于( A ) A.245 B.12 5 C .5 D .4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 A .90° B .60° C .45° D .30° 8.已知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与BD 互相垂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 .当AB =AD ,CB =CD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当AB =A D =BC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 D .当AC =BD ,AD =AB 时,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如图,矩形ABCD 中,AD =2,AB =3,过点A ,C 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 ,CF ,分别交CD ,AB 于点E ,F ,则DE 的长是( ) A. 5 B.136 C .1 D.5 6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AE =1 3 AB ,将矩形沿直线EF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连接BP 交EF 于点Q ,对于下列结论:①EF =2BE ;②PF =2PE ;③FQ =4EQ ;④△PBF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章证明(二)(课时安排) 1.你能证明它们吗?3课时 2.直角三角形2课时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课时 4.角平分线1课时 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2.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能运用综合法证明问题. 2.难点:探究问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3.关键:结合实际事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寻找证明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给出公理和定理: 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延伸. 二、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B C F E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三、典型例题: 例1、(教材93页例2)如图, ⊙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 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 例2、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 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教材P93练习1) 解: 2、(教材P93练习2) 3、(教材P93练习3) 证明: 4、(教材P95习题24.1第9题) 五、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如图1,A、B、C三点在⊙O上,∠AOC=100°,则∠ABC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 (1) (2) (3) 2.如图2,∠1、∠2、∠3、∠4的大小关系是( ) A.∠4<∠1<∠2<∠3 B.∠4<∠1=∠3<∠2 C.∠4<∠1<∠3∠2 D.∠4<∠1<∠3=∠2 3.如图3,(中考题)AB是⊙O的直径,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则∠BCD等于( )

北师大版初三上册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4页练习答案 解:因为在菱形ABCD中,AC±BD于点O,所以∠AOB=90°. 在Rt△ABO中,OB=√(AB^2-AO^2 )=√(5^2-4^2 )=3(cm). 因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所以BD=2OB=6cm. 1.1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BC=AB,BC//AD,∴∠B+∠BA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AD=2∠B,∴∠B+2∠B=180°,∴∠B=60°.∵BC=AB, ∴△ABC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 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CB=BA,∴AC±BD,AO=1/2 AC= 1/2×8=4,DO= 1/2 BD= 1/2×6= 3.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AD=√(AO2+DO2)=√(42+32)=5.∴菱形ABCD的周长为 4AD=4×5=20. 3.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AC±BD,DO=BO,∴△ABD是等腰三角形,∴AO是等腰△ABD低边BD上的高,中线,也是∠DAB的平分线,∴AC平分∠BAD. 同理可证AC平分∠BCD,BD平分∠ABC和∠ADC. 4.解:有4个等腰三角形和4个直角三角形. 第7页练习答案 解,所画菱形AB-CD如图1-1-32所示,使对角线AC=6cm,BD=4cm. 1.21.证明:在□ABCD中,AD//BC,∴∠EAO=∠FC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CO.在△AOE和△COF中, ∴△AOE≌△COF(ASA),∴AE=CF.∵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F±AC,∴四边形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OB=OD.又∵点E,F,G,H,分别是OA,OB,OC,OD 的中点, ∴OE=1/2OA,OG=1/2 OG,OF= 1/2 OB,OH= 1/2 OD,∴OE=OG,OF=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C⊥BD,即EG⊥HF,∴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解:四边形CDC′E是菱形. 证明如下:由题意得,△C′DE≌△CDE.所以∠C′DE=∠CDE,C^' D=CD,CE=C^' E.又因为AD//BC,所以∠C′DE=∠CED,所以∠CDE=∠CED,所以CD=CE(等角对等边),所以CD=CE=C′E=C′D,所以四边形CDC′E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第9页练习答案 1.解:(1)如图1-1-33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1/4×40=10(cm). ∵对角线AC=10cm,∴AB=BC=AC,∴△ABC是等边三角形,∴∠B=∠BAC=∠ACB=60°. ∵AD//BC,∴∠BAD+∠B=180°,∴∠BAD=180°-∠B=180°-60°=120°,∴∠BCD=∠BAD=120°,∠D=∠B=60°.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证明(二)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 ①勾股定理:2 22c b a =+(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定理将在第三章出现) ※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注意着重号的意义) <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 AO=BO=CO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如图2所示,OD=OE=OF)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 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