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地理之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地理之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地理之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地理之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课题:中国地理之三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课型:新课;是否配有教学课件:有;第1-3 (共3课时)

主备教师:农小兰集体讨论时间:2010-02-22 教案执行时间:第一周,第1,2,3节【教学目的】1.能够在我国一、七月等温线图上正确描述气温的分布规律,并正确分析其成因。

2.能够在我国等降水量线图上正确描述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的分布。

3.能够在天气图上确认影响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

【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6.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课时】

【导入】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问:这是为什么呢?——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季风气候显著。

讲解补充:青藏高原的隆起,更加加剧了塞北的干和江南的湿,可以说如果不是季风和青藏高原,中国的上海、江浙、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方应该是一片沙漠。

【课外知识】你能想象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上海、江浙、福建、广东、广西将是一片沙漠吗?

找一张世界地图,在纬度23度到35度之间,环绕地球,无论东半球还是西半球,也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大都是荒漠分布的地方。可以说南北纬度30度附近是荒漠带。但是中国是一个例外。沙漠在中国终止了脚步,不但终止了脚步,还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变,由炎热干旱的荒漠变成了细雨如丝的江南。可以说中国的上海、江浙、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方是全球副热带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全有赖于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崛起阻挡了副热带高压(这种气压控制下的气流下沉,因此降水很少)的控制,而江南、华南离海洋近,海洋湿润的气流在青藏高原的阻挡下,形成丰富的降水,早就了一片湿润的江南景色,而同一纬度的非洲,却形成了炎热干燥的撒哈拉大沙漠。

假如没有青藏高原的崛起,我国的气候带将按照太阳辐射的角度和热量的分布,现在的东部湿润地带有可能会是干旱的荒漠地带,而现在的西北干旱区,则有可能是温暖湿润的地区。青藏高原的寒,西北干旱区的旱,换来了江浙、福建、广东、广西的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塞北,是他们的干旱换来我们两广的湿润。——摘自《中国国家地理》季风气候是我国重要的气候类型,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又如何?

今天我们就详细来了解我国的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为大气短时间的状态,受到天气系统的控制。(如锋面系统、台风等)

气候为大气多年的平均状态。(本节课重点了解)

(一).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风: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1 竖杠1 横

3--4级:1 竖杠2 横

5--6级:1 竖杠3 横

7--8级:1 竖杠4 横

8级以上:1 竖杠1 三角像个小旗子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名称风速(米)* 陆地物象海面波浪浪高(米)

0 无风0.0-0.2 烟直上平静0.0

1 软风0.3-1.5 烟示风向微波峰无飞沫0.1

2 轻风1.6-3.

3 感觉有风小波峰未破碎0.2

3 微风3.4-5.

4 旌旗展开小波峰顶破裂0.6

4 和风5.5-7.9 吹起尘土小浪白沫波峰1.0

5 劲风8.0-10.7 小树摇摆中浪折沫峰群2.0

6 强风10.8-13.8 电线有声大浪到个飞沫3.0

7 疾风13.9-17.1 步行困难破峰白沫成条4.0

8 大风17.2-20.7 折毁树枝浪长高有浪花5.5

9 烈风20.8-24.4 小损房屋浪峰倒卷7.0

10 狂风24.5-28.4 拔起树木海浪翻滚咆哮9.0

11 暴风28.5-32.6 损毁普遍波峰全呈飞沫11.5

12 飓风32.7- 摧毁巨大海浪滔天14.0

(二).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问:(1)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说明了什么? (稀-----温差小;密-------温差大)

(2)读地理图册P86计算漠河与海南岛1月、7月的温差。(结论:冬季南北温差大于夏季)1、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问:(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于夏季的原因是什么?

冬季温差大的原因:①南北跨度将近50度,冬季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时间也短,得到太阳光自然就少;②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近,加剧严寒。③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地形阻挡,势力减弱,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夏季温差小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是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并不比南方少。

【活动】:在1月等温线图上描绘0℃等温线,。

问:(4)大致在哪些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补充: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高高低低”原则)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地形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地形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地形

【总结】2、我国气温分布规律大致为:

(1).东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2).西部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呈环状、半环状

【承转】大多数农作物当温度≥10℃才能活跃起来,因此,一般把≥10℃积温视为作物的生长期,因此越热的地方≥10℃积温越大。按照我国的气温特点,把我国自北向南分成了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10℃积温划分界限:1600℃,3400℃,4500℃,8000℃)

【承转】下面我们来看各个温度带范围和各项指标。

指导学生读图,特别注意各温度带范围分布。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甘蔗。

解释:绿肥——按来源分为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

按植物学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如豆科绿肥作物能把不能直接利用的氮气固定转化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养分;

其中,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

【第二课时】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问:(5)请大家观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其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②新疆西部迎风坡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

④湟水谷地

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原因: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地形、内陆

【回顾】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4、夏季风的风向及影响地区。

补充: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分类

内容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温润

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活动规律

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

由南向北推进。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对气候的影响

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

【承转】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成为非季风区。问:(6)请看图,说一说季风区和季风区的界线。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雨带的推移规律:

4-5月中旬:华南一带。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黄梅时节雨纷纷)。

注意湟水谷地。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高压控制。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退至长江以南。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冬半年(11-4月):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天然屏障——冷暖空气相遇,昼夜交锋,因此“准静止”——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4、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

对比降水量图和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干湿区的划分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图略)如:①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蒸发量小

②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蒸发量大。

③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④跨干湿区最多的省区:甘肃、西藏、陕西、内蒙古

【第三课时】(四)气候特征

【活动】看图,指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问:(7)阅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齐齐哈尔、北京、巴黎、纽约)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见课件)

结论:降水特点: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讲解:冬季,与同纬度相比我国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上最暖热的地方(除沙漠地区)。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偏大,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问:(8)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特点是什么?(全国普遍高温,降水集中,且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热同期)

2、雨热同期。

问: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讲解:(1)雨热同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水稻、棉花、玉米等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种植界限偏北。(2)在高温的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恰逢我国降水多的季节,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承转】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3、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生长。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结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五)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见三维设计P105页考点三)

梅雨、伏旱、台风、春旱、夏涝、倒春寒、寒潮、风沙天气

寒潮

读图思考:

什么是寒潮?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发生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寒潮是造成大范围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

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次年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寒潮能影响到我国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影响,除了西藏和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寒潮会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3、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台风

读图思考:

1、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

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月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会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举例:略

【总结】(一).卫星云图

(二).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我国气温分布规律大致为:

(1).东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2).西部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呈环状、半环状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四)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生长。

(五)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梅雨、伏旱、台风、春旱、夏涝、倒春寒、寒潮、风沙天气【随堂练习】中国地理之三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以下省区跨干湿区最多的是()

A.黑B.川C.甘D.新

2.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①西宁②兰洲③呼和浩特④西安()

A.①B.①③C.①②D.都不是

3.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C.季风活动D.陆上水域分布

4.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B.①②C.①②D.①②③

6.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A.地形复杂B.海岸线漫长C.夏季风强弱变化D.纬度位置

7.下列省区中,全部位于亚热带的是()

A.四川B.河南C.湖北D.安徽

8.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①热带太平洋②温带太平洋③印度洋④大西洋

A.①B.①③C.②D.①②③

9.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我国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A.200毫米以下B.100毫米以下C.50毫米以下D.400毫米以下11.重庆市属于()

A.干旱区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D.湿润区

12.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0C等温线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④

13.我国冬季风的主要风向为()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14.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西涝东旱D.东涝西旱CDCAD CCBBA DCBB

【典型例题】三维设计P106-107例题

【布置作业】三维设计P104-108

【讲评练习】略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3.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1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 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相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快要考试了,同学们要好好地复习一下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⑴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⑴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 、 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 、 。 ⑶影响:天气对 、 、 、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表示海洋、 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 不同地区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 ,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 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章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 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 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 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 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 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 b.介绍最近这 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 ② 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 产的例子. 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初二地理复习天气和气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七年级(上) 第二部分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考点(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正确运用这两个术语。 例题(1)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夏长冬短 B.终年温暖湿润 C.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考点(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p45-47) 看懂卫星云图: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 例题(1)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气温0℃~6℃,降水概率20%。那么星期一这天() A.绝对有雨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 D.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晾晒衣服 B.──体育锻炼 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

(3)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苏州地区为绿 色时,说明苏州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考点(三)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实例1全球气候变暖(七上p62) (1)原因: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加一方面,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后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升温,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3)措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实例2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七上p48)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见图3.9) 例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使气候恶化的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砍伐森林 D.修灌溉工程 (2)近年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A.沙漠扩大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森林面积扩大 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考点(一)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p52-53图)1、气温变化规律 日变化:(1)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年变化:(1)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2)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年较差。2、气温分布规律: (1)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下降规律为0.6℃/100m。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地势越高,气温越高 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温 (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向极地递增 D.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 (3)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形成奇异的“赤道雪峰”景观。为什么会这样呢?算一算你就会明白了。该山上海拔900米处气温为20℃,山顶的气温会是多少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A.约20℃ B.约-5℃ C.约-10℃ D.约-2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 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10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据此回 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六大雨 B. 周日小雨 C. 周二阴转多云 D. 周三雷阵 雨 (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2 000米 D. 5 000米 (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3)B (4)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 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量的岭南印象园与

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由此可判定,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 标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教材编写优势 ?1、课本第一节通过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请入第二节的内容,比如:你会收看天气预报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课本还通过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是非常好的。 ?3、课本还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知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材分析 制作:谢英英曾华娟 一、新课标(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组成 1、本节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教学因子: ①气温与生活 ②气温的分布 ③气温的变化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技能目标: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本节重难点及教学方案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方案: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并结合情境拟合法、图表教学法、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本节的内部联系 这三个教学因子的内部联系是:①、②、③的内容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联系的。 ①强调的是气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②强调的是气温变化; ③强调的是气温分布的微观变化。 五、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与层次 ?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很多,按照认识阶段的高低及活动内容的繁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地理的认知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3.地理应用能力 ?4.地理创新的能力 六、本节的外部联系 由于教学因子可联系的外部知识十分丰富,同时外联的目的全在于提高教学知识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明确选择教学因子外联的原则: 1.与该教学因子相关,有利于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2.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 3.有利于形成教学知识体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本节内容可联系许多天气现象和气候知识; 七、本节的思想教育作用 1、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看气温分布图; 3、通过全球气候变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读图,学会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今天时有小雨 B.今天最高气温为34 ℃ C.明天晴转多云 D.海南岛长夏无冬 2.[邵阳中考]下列人类活动,哪一项与天气最适宜() ——户外运动 晾晒衣服 C.——播种小麦 高空作业 下表是2019年12月22日的天气预报,读下表完成3~4题。 3.12月22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是() A.0 ℃B.12 ℃ C.36 ℃D.-12 ℃ 4.判断12月22日北京最高温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2时左右B.8时左右 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读图3-Z-5,回答5~7题。 图1 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5 ℃B.10 ℃ C.15 ℃D.20 ℃ 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8.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①处气温为22 ℃,仅考虑海拔因素,山峰甲处气温() 图2 A.低于18.4 ℃ B.在18.4 ℃—19 ℃之间 C.等于19 ℃ D.高于19 ℃ 9.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 D.同纬度的不同地点气温完全相同 10.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3

A.①B.② C.③D.④ 1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③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少℃沿海地区降水都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绵阳中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 图4 12.甲、乙两地中() A.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甲、乙两地位于()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高山地区 14.下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图5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某城市气候资料,回答15~16题。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C.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西北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C.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 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C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 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 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 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 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 B.白色 C.蓝色D.黄色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所进行的活动相对应的是( ) A、B、C、D、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指东南风,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六级东南风的是()A、B、C、D、 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海洋影响增大 C.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D.各地降水量减少 6.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 A.七月B.一月C.八月 D.二月 7.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8.右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A.10℃ B.20℃C.15℃D.45℃ 9.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D.温带地区降水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