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 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导致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结论在进行外中心静脉置管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勤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实施。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护理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 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技术[1]。不管男女老少,均可应用此技术,并且该技术不受疾病种类的限制,可用于病人输液、肿瘤化疗等多个方面[2]。现在该技术凭借着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在临床实践得到普遍应用。但 PICC 做为一种临床穿刺技术,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cathctcr-rclatcd infcction,CRI)是一种因长期置管而引发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相关资料显示,PICC 置管感染率最高,大约是其他并发症的40%。[3],接下来,本人将对引发导管感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逐一阐释,而后就如何降低导管感染率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导管感染的途径

一般来讲,皮肤穿刺点最容易遭受病原菌入侵[4],在PICC 导管置于人体48H 之后,疏松的纤维蛋白原会围聚于血管周缘,并产生蛋白纤维鞘,而该物质在细菌繁殖中扮演着培养基的角色,故病原微生物可于导管附近处进行繁殖,轻者往往会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如引发静脉炎。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甚至威胁生命。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而言,导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导管堵塞,这些都是造成导管感染的诱发因素,容易造成血行感染。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1外源性感染途径

1.1.1主要原因PICC导管感染[5]通常是因皮肤受到细菌侵害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病原微生物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并于导管附近处汇聚、繁殖,以此引发感染,其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枸盐酸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同时患者平时接触的床头柜、输液架、板凳、桌椅等公共环境中的物体表面也存在各种病原菌,因此外源性感染源是导致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

1.1.2药物因素PICC置管的患者是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病情比较危重的病人,大多都是靠药物维持治疗,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以及各种油剂类药物在输液时并不能完全输入患者体内,导管内会有残留。而这些残留在导管内的药物就是病原菌的培养基,一旦输入其他有污染的药物时,病原菌就会在导管内生长繁殖,同时由于PICC是长期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加之这些病人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抵抗力下降,病原菌就难以通过患者的自身免疫完全清除,又很难被抗菌药物杀死,因此就会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

1.1.3颗粒微生物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多次反复加药,消毒不彻底;输液过程中,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粉尘颗粒及各种微生物可能进入药液,随药液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流感染。因医患数量悬殊过大,多名患者往往汇聚在一个病房之中,一壶工作者输液工作量大,无法彻底杀室内病原微生物,故微粒污染亦是输液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6]

1.2内源性感染源患者长期输液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且住院时间漫长等原因,发生导管感染的机率明显升高。有资料显示,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与免疫功能成反比,即免疫功能越低,感染率越高,穿刺部位红肿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血管越细,上述情况的发生率就越高。因此在穿刺的时候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临床操作中,一般会采取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等穿刺法,不过相对来讲,贵要静脉更契合粗、直、短的特征,还不存在静脉瓣,故大部分情况下采用贵要静脉的穿刺方式[7]。有些患者自身血管弹性不好,血管又比较细,因此在穿管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坏血管,引起血源性感染。

2 预防措施

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树立无菌观念是每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保障患者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作为一种新兴技术,PICC 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逐渐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8],在PICC 置管期间的任何时刻,均存在着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在置管30 天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最高,而在 30天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则逐渐变小[9]。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性药物的使用以及 PICC术后所产生的机械性刺激因素等容易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局部组织处于缺氧状态,进而致使管腔粘连闭塞,继而出现因血管损伤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10],虽然 PICC技术具有诸多独特优势,不过它所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异常令医护工作者较为苦恼[11]。因此在置管的过程中置管操作环境要符合预防控制感染的管理要求,定期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在进行消毒处理时,要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在待晾干之后实施穿刺,以防消毒剂顺着穿刺隧道进入血管对其产生化学性刺激而引发静脉炎[12]。穿刺人员应该取得执业资格,保证穿刺的成功率。

2.2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

资料显示,医护工作者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渠道,比如当医护工作者为患者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时,尽管看起来非常“清洁、干净”,但是依旧无法避免其手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污染[13]。护理人员在进行PICC 插管、静脉输液、更换敷料等操作前后必须彻底清洗双手,即严格按“七部洗手法”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得少于 15秒,操作时戴手套并不意味着可以减少洗手的次数。医护人员应做到勤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病人和交叉感染,禁涂指甲油,防止指甲残留过多细菌。

2.3做好导管维护

2.3.1 选择合适的导管选择管径合适,质地柔软的导管,,目前我国常用的 PICC 导管有三向瓣膜型 PICC 导管和高压型 PICC 导管,临床上以巴德、贝朗两种导管常见。该类导管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质地柔软、抗弯曲、抗打

折、细菌不易附着,有效的降低了感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3.2及时更换伤口敷料穿刺后 24 h内换药 1次,然后每隔一天换药一次。有资料表明,相对于无菌纱布,透明敷料引起CRBSI 的几率更高,不过透明敷贴无需多次更换,可直接查看穿刺点并具有防水功能[14],所以部分学者表

示:最好选用无菌透明胶带敷贴,提高穿刺处的可视性,不仅有利于尽早察觉

并发症,还能够避免导管随意移动、降低外源污染[15]。但还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敷料种类,对于出汗较多,穿刺点有渗液、渗血的患者推荐使用无菌纱布。若为病人采用纱布敷料,那么需要每天更换1 次,若为病人采用透明敷贴,并且未出现渗液现象,那么可一周更换 1次[16],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敷料,但若出现敷料损坏、病人不适等问题,均需马上更换敷料。

2.3.3重视封管在输液之前,首先要采用生理盐水对管体进行冲洗,若情况需要,需采用肝素液对管体进行冲洗,一定要确保管道保持通畅,输液结束

之后采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另外,旨在避免出现导管感染的情况,建议将抗凝剂和抗生素相结合,将其混液作为封管溶液,不仅能够起到杀菌的功效,还具有抗凝功能。此外,科室需创建一个专门的 PICC质量管理队伍,面向PICC 病

人专门创建电子病历,对其穿刺之后所出现的一些症状、问题进行明确记录,

注重对病人的后期随访。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均需加强对 PICC 维护工作的检

查,以此减少导管感染的形成率,提升护理水平。

2.4 防止颗粒微生物的污染所有的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配置好的药物尽

量在半小时内给病人输上,避免药物在阳光下暴晒,特别是遇光要变质的药物,需要低温保存的应放置在冰箱。同时,配置药物时应当在治疗室里配置,对暂时液体不输的病人,配置好的液体应该签好配置时间、配置人的姓名、用途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方便及时查明原因。

2.5设置 PICC专科门诊随着 PICC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出院患者导管的维护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PICC导管患者要求每周必须到医院进行换药维护 1 次,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导致感染,从而有效防止置管并发症和保证导管的使用寿命。所以单设 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只可以消除病人带管回家的后顾之忧,还可以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促使医护工作者高效、专业地应对带管期间所发生的所有问题,减少 CRI

的出现几率,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3.做好健康教育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健康教育,穿管前向患者

及患者家属告知PICC置管的重要性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PICC穿刺成功后

24h 内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每周定期去医院维护一次,指导患者可做一般轻体力劳动,但是避免术肢剧烈活动,置管上肢肘、肩关节活动幅度不可过大,以免

穿刺局部血管受导管摩擦而导致静脉炎发生;若无其它异常症状,每天热敷穿

刺侧肢体2 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明确告诉病人,如果出现导管脱出问题,切忌将其暴露部分直接推进血管,应马上赶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避

免造成细菌感染。

4.小结

当前PICC 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对此医护工作者应切实了解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加强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以此减少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这是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护士在进行 PICC相关操作时,注意手卫生,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穿刺技术,按时进行导管维护。PICC 穿刺技术是现在医疗护理行业的新理念,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因此是一门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1]Harter C,Ostendorf T,Bach A,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venous catheter for autologous 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 Support CareCancer, 2003, 11(12):790 -794

[2]骆小京.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 NICU 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 (4): 232.

[3]CowlCT,WeinstockJV,AIJurfA,etalComplicationsandCostAssociatedwithParenteralN utritionDeliveredtoHospitalizedPatientsthrougheitherSubclavianorPeripher-allyIn sertedCentralCatheters[J].ClinNutr,2000,19(4):237-243

[4]顾建芬,董红英,沈敏,等,PICC 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 47-48

[5]宋红宁、倪杰.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ic 多元回归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3

[6]孙江红,华银仙,孙卫芬.对引起PICC 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2)2-3

[7]苏英杰,李曙光,段东升,不同穿刺部位 PICC 并发症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22):89-91

[8]Cheong K,Perry D,Karapetis C.High rate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en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s

[J].chest,2005,128(2):489-495

[9]Walshe.F.Malak.J.Eagan,et https://www.sodocs.net/doc/134292733.html,plication rat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gy

[J]Chest,2002,20(15):3276-3281

[10]孙宁宁,胡晓晓,明洁,湿热敷加塞肽润预防 PICC 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报,2012,48(6): 543-545.

[11]周美玲,李蕙萍.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 PICC 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8):14-17

[12]邹琳,俞森洋.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行感染[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I):82-84.

[13]R ay C.Infection contro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the care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venouaccess devices[J].J Intraven Nurs,1999,22(65):18-25.

[14]薛巧香,郝立新.2 例 PlCC 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3,

17(1): 41.

[15]Simcock 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are for nurse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S].NHS: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

[16]车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要点[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 50-51.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导致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显着减少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结论在进行外中心静脉置管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勤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实施。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护理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技术[1]。不管男女老少,均可应用此技术,并且该技术不受疾病种类的限制,可用于病人输液、肿瘤化疗等多个方面[2]。现在该技术凭借着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在临床实践得到普遍应用。但PICC做为一种临床穿刺技术,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 (cathctcr-rclatcdinfcction,CRI)是一种因长期置管而引发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相关资料显示,PICC置管感染率最高,大约是其他并发症的40%。 [3],接下来,本人将对引发导管感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逐一阐释,而后就如何降低导管感染率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导管感染的途径 一般来讲,皮肤穿刺点最容易遭受病原菌入侵[4],在PICC导管置于人体48H之后,疏松的纤维蛋白原会围聚于血管周缘,并产生蛋白纤维鞘,而该物质在细菌繁殖中扮演着培养基的角色,故病原微生物可于导管附近处进行繁殖,轻者往往会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如引发静脉炎。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甚至威胁生命。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而言,导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导管堵塞,这些都是造成导管感染的诱发因素,容易造成血行感染。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途径 PICC导管感染[5]通常是因皮肤受到细菌侵害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病原微生物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并于导管附近处汇聚、繁殖,以此引发感染,其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枸盐酸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同时患者平时接触的床头柜、输液架、板凳、桌椅等公共环境中的物体表面也存在各种病原菌,因此外源性感染源是导致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 药物因素PICC置管的患者是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病情比较危重的病人,大多都是靠药物维持治疗,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以及各种油剂类药物在输液时并不能完全输入患者体内,导管内会有残留。而这些残留在导管内的药物就是病原菌的培养基,一旦输入其他有污染的药物时,病原菌就会在导管内生长繁殖,同时由于PICC是长期留置,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加之这些病人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抵抗力下降,病原菌就难以通过患者的自身免疫完全清除,又很难被抗菌药物杀死,因此就会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 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多次反复加药,消毒不彻底;输液过程中,环境中存在的

PICC管道维护护理要点

PICC管道维护护理要点 参加人员:当班护士、全体实习生 查房题目:PICC导管静脉炎的护理 查房目的:1.PICC管的定义及特点 2.病史 3.静脉炎的护理. 4.护理的效果评价、讨论。 思考题:1.PICC的并发症有哪些? 2.向病人及家属宣教的内容。 一.PICC管的定义 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需长期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化疗病人。它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二.病史介绍 李XX,男,10岁,因“关节痛、皮肤红斑结节2月余,反复发热1月”入院,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于8月5日于右肘下置入PICC管,置入体内36cm。8月8日发现穿刺口上方沿血管方向有条索状物,无红肿,无压痛,管道是通畅的。患儿右侧上臂围为16.5cm,左侧上臂围为16cm。8月9日发现穿刺口上方皮肤微红,有压痛,患儿主诉穿刺口上方疼痛,管道是通畅的,

无渗液。予喜疗妥外涂及湿敷,指导患儿适当活动患肢。8月22日发现患儿PICC管穿刺口上方沿血管方向依然有条索状物,无红肿,无压痛,双侧臂围相等。 三.静脉炎的分级 0级无表现。 Ⅰ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 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 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 Ⅳ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1cm,影响肢体功能。 四.静脉炎的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时,情绪非常紧张,担心影响肢体功能,我们立即向其详细解释PICC置管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护理时,详细讲解护理过程的必要性,使病人情绪由焦虑、紧张逐渐平息,对治疗有了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护理和治疗。 2.皮肤护理用温水清洗敷贴外皮肤;换药时彻底清洗伤口周围皮肤。 3.功能锻炼(1)告知病人及家属创口局部早期不宜过多活动, 以减轻疼痛,且有利于炎症局限化或消肿。 (2)24小时后适当活动患肢,以助血液循环。 (3)抬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以缓解症状

PICC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PICC护理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选择中长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时,成人适用于置管的静脉一般不包括() A、贵要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头静脉 D、小隐静脉 2、发生静脉血栓时,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卧床1~2周,抬高患肢 B、局部热敷 C、定时予以按摩患肢 D、保持大便通畅 3、PICC首选的静脉为 () A、肘正中静脉 B、头静脉 C、贵要静脉 D、股静脉 4、下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 A、心律失常 B、心包填塞 C、导管折断 D、空气栓塞 5、机械性静脉损伤与哪些因素无关() A、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 B、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 C、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 D、药液浓度过高 6、使用PICC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做 () A. 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B. 立即用10ml-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C. 以上都不是

D. 以上都是 7、早期机械性静脉炎多通常发生在哪些天内() A. 1-2 天 B. 2-10天 C. 2-15 天 D. 15-20 天 8、如果某患者植入导管后心律失常,X线显示导管尖端在右房,将采取的措施是() A. 给患者补水 B. 通过放射测量后拔出导管 C. 将患者体位改变 D.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9、封管时必须选用() A. 2ml以上注射器 B. 5ml以上注射器 C. 10ml以上注射器 D. 以上均可 10、正压封管的目的是什么() A. 防止血液返流进入导管,形成血凝性导管堵 B. 防止血液返流进入导管,形成非血凝性导管堵塞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11、在拆除透明敷料时什么角度对皮肤损伤最小() A .0度 B.90度 C.200度 D.270度 12、PICC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A. 机械性静脉炎 B. 导管堵塞 C. 血栓形成 D. 以上都是 13、在PICC维护中,为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使用酒精消毒时应() A. 避开穿刺点0.5cm 进行消毒 B.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4、PICC导管堵塞包括() A. 非血凝性堵管 B. 血凝性堵管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5、下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

PICC的维护与护理

PICC的维护与护理 护理原则:要求接触中心静脉导管的护士必须具备有关使用和维护导管的知识和能力 日常护理 一:敷料更换 1:洗手,戴口包 2:评估病人的穿刺部位 3:备齐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和姓名 4:暴露导管穿刺部位,在手臂下垫一次性治疗巾,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5: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手 6:备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20ml注射器、头皮针、肝素锁及无菌纱块 7:将适量酒精、碘伏分别倒入治疗碗内 8:戴无菌手套 9:抽吸生理盐水20ml与头皮针连接,并排气 10:用酒精棉球消毒距穿刺点1cm以外皮肤,第一个棉球顺时针消毒,第二个棉球逆时针消毒,第三个和第四个棉球分别消毒体外导管、连接器及肝素锁,第五个棉球再顺时针消毒 11: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方法及范围同酒精消毒,待干 12:用无菌纱块衬垫取下原有肝素锁,酒精消毒连接器 13:更换肝素锁,并用脉冲方法(冲一下停一下)冲洗导管 14: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型弯曲,用免缝胶带第一条固定连接器后覆盖透明敷料,第二条自连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三条覆盖在第一条与透明敷料接壤处,第四条横行固定在连接器的延长管上,第五条固定在肝素锁上 15:在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卡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6:妥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17:洗手,记录 二:冲管 1: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材料: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压力,如遇导管堵塞可导致导管破裂,严禁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3:冲管液: 小儿:10u/ml稀释肝素液(一支12500u肝素加0.16ml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8小时冲管一次(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 成人:100u/ml稀释肝素液(一支12500u肝素加1.6ml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12小时冲管一次(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 4:冲管方法:用注射器推注的方法进行,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即脉冲),使冲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冲洗干净。 三:封管 1:目的:保证导管内正压,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 2:材料:同冲管 3:原则:SASH原则。在给与肝素不相容的药物/液体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避

PICC导管维护

PICC导管维护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特别是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的输液途径。但临床护理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导管保留的安全性及导管使用的有效性,保证带管期间的安全,本文对门诊PICC携管患者导管维护技术的新进展作一如下综述。 1 安全隐患 1.1 PICC穿刺后常见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采血不良、导管堵塞、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以及感染等等。多数因护士导管维护技术不规范导致。 1.2 健康教育不到位,特别是出院患者在门诊维护或居家维护时,患者依从性差,从而产生并发症,缩短PICC使用寿命。 1.3 护士法律意识薄弱,对可能发生的纠纷认识不足,留下隐患。尤其是每次维护后都应记录在册,同时应特别告知潜在危险因素。 2 护理对策 2.1 由于护士导管维护技术不规范导致的各类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应严格遵守美国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加强护士PICC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导管维护技术的培训,尤其要注重以下细节问题,保证安全护理操作,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并减少并发症。 2.1.1 撕敷贴贴膜应逆向撕除。一手用无菌棉棍按住导管末端,一手注意从下往上的方向,角度与上臂平行,避免与上臂垂直,边按住导管边撕开透明膜,可避免导管脱出。 2.1.2 导管外露长度导管外露长度一般为3-5公分。体外导管留置过长,导管易于暴露与盘曲且不易固定;过短连接器与导管之间无法摆放成半弧形易形成角久之导致损伤导管。 2.1.3 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护理严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出血、疼痛、瘙痒,触摸穿刺点周围有无硬结,血管是否呈条索状。使用0.5%碘伏点状消毒3次,穿刺点未愈合时,不要使用酒精清洁,以免对伤口过分刺激造成愈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