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在西方影响很大,真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欧美各国均有精神分析的机构,在柏林、莱比钖、维也纳、伦敦等地还有大型的精神分析学校。其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是很广泛的。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精神分析理论又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领域中来了,在人们的思想中,尤其是在青年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帮助青年同志对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有一定的正确认识,笔者搜集了各种资料加以综述,从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四个方面介绍。

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个新的学派在奥地利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个学派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所谓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Психоанализ),又称心理分析,它既是一种精神病症的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套心理学理论。由于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igmnnd Freud 1856~1939年),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代表着这个学派的正统,精神分析理论也就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或弗洛伊德学派(Freudism,Фрейдизм)。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以后,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史学、文艺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理论,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在这个地方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思想、医学背景。

㈠社会背景

从社会背景来看,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大资产阶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的困境,劳动大众更是日益贫困。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自然会表现出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使整个社会精神沮丧,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以致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这是主要的社会背景。

另外,在欧洲分布着犹太人,犹太人的家长制以及社会上存在的维多利亚式(指当时陈腐伪善的道德标准和华丽词藻的文艺风格)的性道德压抑着人的精神,也是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理论,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㈡思想背景

从思想背景看,由于奥地利和德国是近邻,德国的传统思想对奥匈帝国影响很深,精神分析学派及其理论的产生也受其影响,例如:

⒈布伦塔诺的影响

布伦塔诺(F.Brentano,1838~1917年)是意动心理学(act psychology)的创始人。意动心理学是十九世纪末德国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当时德国有两种心理学:一是以冯特(W.Wundt,1832~1920年)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Psychology of content),盛行于德国的北部;一是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意动心理学,盛行于德国和奥地利南部。举例来说,当我们看或者思考事物的时候,被看见的、被思考的事物(光亮或山)是心理的内容,而看见、思考的活动是心理的意动。前者被称为内容心理,后者不考虑内容,只研究心理的意动,则称为意动心理学。意动心理学从极端的唯心主义出发,把人的心理能动性提到了首位。

弗洛伊德年轻时,曾在维也纳大学听过布伦塔诺的课,熟悉了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还宣讲过亚里士多德(Aric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的逻辑学和哲学。这些,可能使

弗洛伊德认识到,在精神结构的组织中,较高级的水平包括着较低级的水平,甚至也包括着有关死的本能的一些观念;意动心理学还可能使弗洛伊德的动力观点受到影响。

⒉莱布尼茲的影响

莱布尼茲(G.W.Leibnitz,1646~1716年)是主张单子论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国心理学史专家杜·舒尔茨(D.Schulitz)介绍说:莱布尼茲认为,一切现实的个别元素——单子——并不是物理的原子;它们甚至也不是通常意义的物质。每个单子是一种具有非常广延性的精神实体。莱布尼茲还进一步认为,虽然每个单子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它都具有某些物理物质的特性,并且当它们足够聚合成为一个集合体时,它们创造了一种广延性。

单子是活动和能的中心。一般说来,它们犹如知觉并和意识很类似。心的事件(单子的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清晰性或者意识,它们可以以完全无意识的排列到最清晰的或明确的意识。因此,按莱布尼茲的意见,有一种他名之为知觉的较低级的意识。他把这些小知觉的有意识的现实化叫做统觉。

例如,波浪击岸的响声就是一种统觉。然而,这个统觉是由所有单个的、其本身一点也意识不到的、落下的水滴汇成的。单个的水滴像单子一样是知觉,其本身并不能有意识地知觉到。但是,它们汇集成足够的数目时,它们总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统觉。

莱布尼茲的观点,无疑地使弗洛伊德受到启发。这从下面将要介绍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即可看到。

⒊赫尔巴特的影响

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年)是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第一次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赫尔巴特把莱布尼茲的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提出了“意识阈”(conscious threshold)和“统觉团”(appercertiue mas)概念。他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界线就是“意识阈”。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叫做“统觉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家波林

(E.G.Borlng ,1886~1860年)教授曾指出:莱布尼茲预示了无意识学说,但是,这种学说实际上是由赫尔巴特肇始的。他关于心理学的一系列的思想,不仅对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年)的心理物理学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有直接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显然来源于莱布尼茲和赫尔巴特。

⒋叔本华和尼采的影响

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年)和尼采(F.Nietzsche,1844~1900年)都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反对理性论者的典型代表。无意识的概念在叔本华哲学中也曾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概念通过尼采对弗洛伊德发生了相当的影响。弗洛伊德在谈到无意识过程的存在时说:“精神分析并不是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们的前辈,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尤其要首推伟大的思想家叔本华,他的无意识…意志?相当于精神分析中的精神欲望。”

叔本华以为“意志就是自在之物,就是世界的本质。”自在之物既然变成了精神的东西,它就可以随个人的意志而转移了。因此,叔本华的主观唯心主义就导致了他的唯意志论。尼采接受了叔本华的哲学,提倡“权力意志”,以为历史进程是由追求权力的个人意志所决定的。弗洛伊德赞扬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在他的无意识(潜意识)说中以及他的泛性论中,都强烈地表现出了反理性的倾向。

总之,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茲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等,都为弗洛伊德学说提供了唯心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基础。

㈢医学背景

从医学背景来看,奥地利、英国、特别是法国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主张精神病是机能病,强调性的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等,就是例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英国、奥地利、特别是法国精神病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关于这方面,这里不多作叙述,在下面的弗洛伊德的生平介绍中将进一步看到。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才得以产生。E.G.波林说:“如果弗洛伊德窒死于摇篮之中,时代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

二、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的理论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自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研究他的理论,直到现在,哲学、心理学、医学及其它有关学科仍在研究、分析、评论他的理论。如果我们要了解他的理论,就要了解他的生平,以便获得他的理论形成的过程;即使了解精神分析学派,也需要先了解它的创始人的生平。

弗洛伊德既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又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医生和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在现属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的一个名叫夫莱堡的小镇,他家是一个犹太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他父亲是一个无所成就的呢绒商人。当他父亲的生意在摩拉维亚失败以后,他父亲就把一家人迁到莱比钖;第二年,即1860年弗洛伊德四岁时,全家又迁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此,弗洛伊德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八十年。

弗洛伊德是他家八个孩子中较早表现出智力出众的一个,他在少年时期就对整个人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各国文学、艺术以及古希腊神话和圣经史籍,尤其酷爱。他的家庭尽可能鼓励他的智能发展,例如,他的卧室是家里唯一有一盏油灯的房间,这是为他的学习提供的,家里其他成员只有烛光照明;别的孩子不许学音乐,以免干扰了他的学习。在奥地利,弗洛伊德这样大的家庭,日子并不好过。

弗洛伊德比一般人早一年进入大学预科,并且是一个才能烱烱的学生,他十七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他还未决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就他的禀赋而论,很适宜于做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但是到底向哪一方面发展,他本人尚不清楚。弗洛伊德的兴趣是广泛的,不过,最吸引他的是文明、文化、社会关系等科目,而不是自然科学;但当时新兴的、风行的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年)进化论为理解世界打开了一个科学之门,弗洛伊德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地了解生命发生了兴趣,经过一度的踌躇和徬徨,最后决定学医,并且在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他之所以选择学医,并不是为了将来开业行医,而是模模糊糊地感到,他需要用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来探索人类的状态,而生理学最适合他的爱好。后来,他的这种志向便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始终不渝。而他对心理学的兴趣,则是在晚期发展起来的。

弗洛伊德的兴趣和他的医学训练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用了八年时间才完成了他的学业。最初,他专注于生物学并解剖了四百多条雄鳝以研究睾丸的精细结构。虽然他的最后结论不很好,但使他第一次致力于性的研究。1876年,弗洛伊德大学毕业前,开始在当时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E.Brücke,1819~1892年)教授领导的生理学研究所中任助理研究员,在布吕克指导下研究神经细胞组织学,他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六年多的研究工作。布吕克主张,人所具有的心理能力,是一种物质能力,它产生于神经细胞。这个主张,对弗洛伊德是有影响的。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临床方面,弗洛伊德只对神经病和精神病学有兴趣。

鉴于纯粹科学不能提供谋生的直接机会,弗洛伊德决定从事医疗实践,于是他在获得医学博士的第二年即1882年,便与布洛伊尔(J.Breuer,1842~1925年)联合开业,从事神经病和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布洛伊尔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求学时,即与布洛伊尔医生相友善。弗洛伊德在与布洛伊尔联合开业的过程中,尽可能专门研究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及器官疾病(如瘫痪、失语症、儿童脑伤后果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在维也纳是尚未发达、似有前途的一个领域。弗洛伊德经过研究认为,神经系统疾病在肌体上找不出显著的原因(如组织的伤害、破坏等),这是当时对科学家的一种直接挑战,所以弗洛伊德决心为自己提出一个任务——要探索出这种原因来。

弗洛伊德看到布洛伊尔用催眠法治疗歇斯底里(Hysteria,Истерия,即“癔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于青年期,患者中一般以女性较多,常常由于精神创伤导致大脑机能失调,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病象),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于是,弗洛伊德于1885年特地去法国巴黎向沙科(J.M.Charcot ,1825~1893年)学习。沙科于1853年在巴黎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60年在母校任精神病学和病理学教授,1862年在巴黎一个名叫萨尔拍屈里哀的妇女疯人医院里建立了精神病诊疗所,他是巴黎学派的领导人、国际上治疗和研究神经病和精神病症的权威。沙科鼓励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精神病症。沙科认为,神经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于动力性的创伤——无形的、看不见的心理创伤;同时,沙科关于应用催眠方法来引起歇斯底里病人的疾病症候的产生和消除的研究,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也听到,沙科在治疗神经病时强调过性的因素的作用,这使他后来考虑性在精神病的病因中的重要性。弗洛伊德后来放弃对精神病症的任何机体原因的解释,注重性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显然是受到沙科医学思想的影响的。

1886年,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他向同事们报告了沙科的方法和结果,包括男人歇斯底里在内。这引起了他的同事们的嘲笑,嘲笑他接受了如此荒唐的说法(因为“歇斯底里”一词来自希腊文hystera,意指“子宫”。陈旧的观念认为,歇斯底里根本是妇女病)。这一点挫折,反而加强了弗洛伊德所已形成的信念,即认为,他的使命必然是站在“反对面”。

也就在1886年这一年,当弗洛伊德快满三十岁的时候,他和一位穷人家的姑娘M.伯奈斯结了婚,并且作为一个神经科专家而开始私人行医;同时,他仍然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歇斯底里疾病及其医疗方法。弗洛伊德继续运用催眠法治疗精神病症,虽然使不少歇斯底里病人收到了疗效,但也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第一,疗效往往只是暂时的,不够巩固,常常是这一症候消失了,又发生了其它的症候,不能使精神病症得到根本的治疗;第二,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能接受催眠,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能被催眠。弗洛伊德听说法国南钖(Nancy)学派对所有的人都能进行催眠,于是他在1889年再度去法国,到南钖去观察和学习利博尔特(A.A.Liébeault,1823~1904年)和伯恩海姆(H.Bernheim ,1837~1919年)的催眠疗法。

利博尔特原是法国的乡村医生,是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J.Braid,1795~1860年)的催眠术的继承者。布雷德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心理作用,是注意高度集中的结果。利博尔特于1860年开始研究催眠术,并且是第一个正式应用催眠治病的人,他治疗一般疾病时收费,但对接受催眠治疗的病人一律免费。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1882年促使伯恩海姆信仰催眠术。伯恩海姆是南钖的一个开业医生,他曾医治一个坐骨神经病的病人没有效果,但被利博尔特用催眠术治好了,因此转而信仰催眠术,并成为南钖学派的领导人。弗洛伊德在南钖看到,被催眠的人醒来以后,不能再回忆起他在催眠状态中所做的一切;但是,经催眠者一再鼓励和引导,病人也能逐渐把它回忆起来。这使弗洛伊德更加深信精神病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的,对他后来发展他的心理分析理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弗洛伊德从南钖回来,仍然同布洛伊尔合作。他俩常常讨论布洛伊尔的某些病人,其中有一个名叫安娜的病人,她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安娜是一位有才能的、有魅力的二十一岁的家庭女教师,她有多种奇特的症状——右肘麻痹,视觉失常,口不能言,渴不能饮,记忆减退,精神颓废,有厌恶感等。布洛伊尔诊断为歇斯底里症,并用催眠法进行治疗,不见效果。但是,见到患者在发病时,常喃喃自语,布洛伊尔便把她所说的都记录下来,然后再将她催眠,要她把刚才所说的,再重复说出来;

并要她把现时心里所想到的一切,也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经过分析,她所说出来的,都是使她致病的痛苦的往事。这些往事,一直被压抑,很难把它回想起来。当病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来后,就觉得摆脱了来自那一段情绪经验的缠扰。例如,安娜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即她虽然感到口渴,但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下,她说,在儿童时代,她对水曾有过类似的厌恶感,然后又回忆起曾看见她所讨厌的一只狗从玻璃杯里饮水。她向布洛伊尔诉说了这种偶然的事件之后,再用玻璃杯喝水就没有困难了,而且这种症状永未复发。布洛伊尔按照病人的这一启示,进一步探索病源。

布洛伊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天见到安娜。当他们相见时,安娜愿意细述当天使她烦恼的偶然事件,从那以后,她常常体验到已经解除了某些症状。她说她和布洛伊尔的谈话就像“扫烟囱”一样,而且这种“谈话疗法”治好了她的病。安娜后来成为西德的一个社会工作者。

布洛伊尔的这种在催眠状态中让病人把原初造成自己感情创伤的情境回忆和倾述出来、把隐藏在内心中被压抑的情绪吐露出来从而使症状消失、病也就好了的方法,使弗洛伊德非常感兴趣,并且试用于自己的病人,也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要求医生和病人作多次的、较长时间的谈话,因此,他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谈话疗法”或“宣泄疗法”。他们将应用这一方法所获得的材料,整理成《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Studien über Hysterie)一书,继1891年他们共同发表的关于《失语症(aphasia)的研究》之后,于1895年出版,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始。

这一新的方法开始不久,布洛伊尔提出不愿意再从事精神病症的治疗工作了,也不愿意再用“谈话疗法”了,并于1895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布洛伊尔采取这样的决定呢?当时他没有说明。弗洛伊德后来了解到,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即安娜),经过多次催眠、谈话,在快要结束时,病人表示出她不能忍受和布洛伊尔的分离,病人对医生产生了火热的爱情;布洛伊尔的妻子对安娜和布洛伊尔之间发生密切的情绪关系也产生了妒忌心。病人对医生(安娜对布洛伊尔)所产生的这种爱恋的现象后来被叫做“移情”(transference)现象,又叫“转移”作用。这一种积极的“移情”。面对这种现象,布洛伊尔陷入了困难的境地,他认为,这对他的事业来说是一种威胁,“谈话疗法”对医生造成了难于解决的困难,因而停止了对安娜的治疗。在他告诉安娜他不能继续见她的几小时以后,她体验到歇斯底里分娩的症状。布洛伊尔用催眠治好了她的这种体验以后,就和他的妻子一起于第二天外出度第二次蜜月去了,以回避这种情境。

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弗洛伊德独立地继续工作。不久,弗洛伊德也遇到了与布洛伊尔同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弗洛伊德没有像布洛伊尔那样陷于烦恼。他经过一番深思之后认为,不是他自己的为人在吸引那些妇女,而是他被患者认作她们实在的、原有的、所钟爱的对象的替身,爱情只是“转移”到医生身上了。他认为,如果医生在保持专业(道德)的同时,继续为病人治疗是可行的,他甚至可以利用这种“移情”现象作为治病的一种杠杆或阶梯。另外,弗洛伊德还发现,病人对医生的这种“移情”现象,除了爱恋和依恋态度以外,还往往表现出一种敌视的、愤怒的态度。这是一种消极的“移情”。他认为,病人的这种反抗的态度,也能被看作是将过去的严肃的管教者(如儿童时期的父母)所转移于医生的。

“移情”现象的出现,是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

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另一原因,就是催眠疗法在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困难。如前所述,患者的疗效并不是持久的,症状仍然会恢复,不能使疾病得到根本的治疗;有些患者不能接受催眠,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由于催眠疗法存在这样的问题,也由于弗洛伊德要扩大治病的范围,以便能诊治不易受催眠或不能进入深眠状态的患者,于是他也决定放弃催眠疗法。但他所放弃的,只是催眠疗法中的催眠部分,而保留了谈话疗法或宣泄疗法。

弗洛伊德在治疗工作中观察到,他的大多数病人所报告的关于她们儿童时代的创伤性的性经验,常常涉及她们自己亲属中的成员。这使弗洛伊德终于相信,有正常性生活的人是不会患精神病的。因此,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弗洛伊德已经确信,性欲在致病中起支配作用。

1896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的精神病学和精神病学协会上提出一篇论文,他说他的病人曾经泄露儿童时代类似被诱奸的经验,诱奸者通常是一个年长的亲属,多数是病人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些诱奸的创伤就是引起成年时精神病行为的原因。他的这篇论文当时受到了“冷遇”,被称为是“听起来好像是一篇科学奇谈”。这篇“奇谈”发表一年后,弗洛伊德经验到一种“十分秘密”的突然启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病人所描述的那些在儿童时代的诱奸经验,实际上从未发生过。这种认识,标志着精神分析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弗洛伊德开始发觉,他的病人报告的是幻想。这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一次令人发晕的打击,因为他的歇斯底里理论是以这些童年时代的创伤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是,弗洛伊德经过考虑之后认为,他的病人的幻想的确是真实的。因为他的病人的幻想是以性欲问题为中心的,所以性欲仍旧必然是病态产生的根源。性欲,作为致病的一个因素的基本命题,在弗洛伊德那里,仍然原样未动地保留着。

前面说过,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疗法。他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终于他逐渐发展了在精神分析方法的演化中被称为最重要的一步,即他借用心理学名词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自由联想法”(Free association)。他用这种新的方法代替了催眠法。所谓自由联想法,就是让病人在觉醒状下躺在一张安乐椅上,使身心都尽可能地放松,让思潮自由流荡,想到什么,就立即把它说出来,不隐讳,不回避。治疗者坐在病人后面看不见的地方,观察病人的情况,并俟机发问,要求病人把得病的经过、家中的情况、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等等,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特别是不要隐瞒痛心的、羞耻的往事。治疗者把病人所说的材料,加以分析、解释,直到双方都认为已找到了致病的根本原因时为止。自由联想法,成为精神分析的典型方法。1897年,弗洛伊德开始了自我分析的研究工作,他把自我分析当作一种了解自己和他的病人的好方法。

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法治病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病人有时回忆或谈出来的内容是病人在睡眠时所做的梦。病人的梦,可能是重要的情绪材料的丰富来源。他发现,梦常常包含着作为某种障碍的根本原因的有价值的线索。他感到,梦中的事件不能完全没有意义,它们一定由个人无意识中的某种东西所引起。于是,弗洛伊德就把病人做的梦的情节,作为自由联想的另一个出发点,对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弗洛伊德研究自己的梦,每天早晨醒来,记录昨夜梦见的事实,然后对这种事实进行自由联想。后来,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结果和提出的说明,写成《梦的解释》(Die Traumdeutung)一书,于1900年出版。这本书刚出版时,虽然受到冷遇,但它的重要性终于被承认,不到十年时间,就为他在维也纳和国外赢得了声誉,成为他的一部主要著作。他本人认为,这本书是他的一部杰作。这本书,将精神分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1900年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成熟,而且声誉日隆,有了不少信徒,例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阿德勒(A.Adler,1870~1937年)、瑞士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荣格(C.G. Jung,1875~1961年)等人,都曾经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信仰者。

1901年,弗洛伊德的另一本著作《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问世。在这部著作之中,弗洛伊德运用自由联想法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失言(舌误或口误)、遗忘和其它各式各样的无意错误。弗洛伊德认为,不仅在神经病的症状中,而且在正常人的日常行为里,各种无意识的观念都为表现而斗争着,因而有可能改变思想和行为。他提示说,引起偶然失言或遗忘的那些东西,可能实际上是真正动机的反映,虽然这种动机还未被认识到。也就是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失言、遗忘等无意错误,能够显示隐藏的

愿望和情绪。这部著作,是一部有趣味的著作,它使不少的心理学家的耳目为之一新,成为最流行的著作之一。自此,弗洛伊德的著作,逐渐引起心理学家的注意和兴趣。

1902年,当他开始他那种所谓精神分析学派的工作时,他的一些学生力促他创立一个每星期讨论一次的小组,以便能够学习他的精神分析。于是,弗洛伊德便与几位志同道合者、他的学生阿德勒和荣格等,共同组织了“星期三心理学小组”。后来,这个小组一直发展成为1910年建立的“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

1905年,弗洛伊德又出版了《性欲理论三讲》,提出了令人惊异的设想,即:所有儿童生来就带有性的驱力。接着,出版的是《诙谐与无意识》(Wit in Relaiion to the Unconscious)一书,论述了被压抑的欲望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由上可见,自1900年开始,是弗洛伊德著作多产的年代,他发展了他的新思想。

二十世纪的头十年,弗洛伊德的个人地位和业务情况,都有所改善。他的医疗工作兴旺起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认真地接受他的意见。特别是1909年,他第一次获得了国际的承认。在这一年,冯特的弟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拉克大学的校长贺尔(G.S.Hall ,1844~1924年)特邀弗洛伊德赴美参加该校的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其他著名的心理学家,如詹姆士(W.James,1842~1910年)、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年)、卡特尔(J.M.Cattell ,1860~1944年)等。弗洛伊德的被邀请、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五次讲演(讲演稿第二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题目是《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这些礼遇和荣誉,不仅使弗洛伊德深为感动(虽然他对美国没有好感),而且意味着他已蜚声国外,他的理论开始受到正统心理学权威们的重视,标志着得到了国际的承认。

1910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一书出版。这是一部由二十八篇通俗而又系统的讲稿所组成的课本式的著作。该书,由贺尔翻译于1920年在美国出版。

弗洛伊德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之中,继续不断地修订着、补充着、发展着他自己的理论。他除了写过为数众多的短篇论文之外,还写有不少专著,其中主要的有:《超越享乐原则》(1920年)、《文明及其不满》(1920年)、《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年)、《自我和伊底》(The Ego and The Id,1923年)等。《自我和伊底》是弗洛伊德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此后,精神分析作为理解人类行为动机和个性的一种独特的理论,在学术界取得一定的地位。

1923年,弗洛伊德不幸得了口腔癌。为治癌症,他曾经动了大小三十三次手术,把口盖和上颚的各部分都切除了,因而影响了他的说话能力,但他仍然继续看病和接见他的学生、讨论有关问题。

从弗洛伊德后期研究的范围和方向来看,越来越离开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问题而转移到心理的一般生物学的社会历史过程和现象方面去了。特别是,弗洛伊德曾经把自己的理论叫做应用心理分析,他野心勃勃地力图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全人类。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他自命不凡地提出并力图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社会组织、文学艺术、宗教的起源、战争的性质和原因等等。在这一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图腾和禁忌》(1913年)、《摩西和一神教》(1939年)等。

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期间,由于战争的岁月而妨碍了他的知识进展,他的病人减少了,因而收入也减少了,他为了维持妻子、六个孩子和一位妻姊妹的生活,不得不为经济事务大为分心。但从1919年到1939年,他的名气达到顶点。1930年,他被授予哥德奖金;1936年,在他寿辰时,荣任了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他还获得了其它荣誉。他继续努力工作,每天看病长达九个小时,不过每年夏天有三个月的假期。

1933年5月,纳粹官方在柏林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听到他的著作被焚烧时说:“我们进步有多么大!要是在中世纪,他们会把我烧死的;在今天,他们只烧掉我的书就满足了。”将近1934年,较有远见的犹太血统的精神分析学家都已离开德国。纳粹德国要根除精神分析的运动十分激烈,以致一度非常广泛流传的关于弗洛伊德的知识,几乎完全被消灭。弗洛伊德谢绝了朋友们的忠告,坚持留在维也纳。1938年3月纳粹入侵奥地利,3月15日他的家遭到纳粹分子的蹂躏。一个星期之后,他的女儿被捕并扣留了一天。最后,弗洛伊德决定离开奥地利,但在他把当时还未售出的书从瑞士带回而烧毁以前,纳粹不许他离开。通过驻法国的美国大使的调停,纳粹同意让弗洛伊德到英国去。他的四个妹妹后来在奥地利被杀害了。

在英国,弗洛伊德受到优厚的接待,但是因为他有病,在他生活的最后一年不可能享受到什么乐趣。他的健康急剧下降,但在精神上仍然很机敏,并几乎工作到最后一息。

在弗洛伊德逝世前的几年中间,他选择了一位年轻的医生当他的私人医生,他和名叫舒尔的这位年轻医生约定,当那个时候到来的时候,不要让他受不必要的痛苦。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提醒舒尔注意一下他们早先的谈话,他说:“你曾答应我的死期来到时,不背约。现在却毫无意义地老是折磨我。”医生给他两毫克吗啡服下,12小时之后再服一次。弗洛伊德昏迷过去,终于结束了他多年的痛苦,于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逝世。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论变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㈠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⒈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不同第二信任号系统相联系,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了。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被意识到的界线),但是,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无意识

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英文是subconsciousness,又译为“下意识”)。

弗洛伊德又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这样,实际上,弗洛伊德就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在后来修正古典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以区别于新精神分析)的所有的人当中,不管修正的程度如何,都没有抛弃这一基本概念,否则,就不是精神分析学家了。

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中,把无意识(潜意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意识只占一个次要的地位。他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他反对把心理学说成是“意识内容的科学”。他不但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惟、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的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前所述,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者从意识到前意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二者虽有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而无意识(潜意识)要回到意识里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之间壁垒分明,似乎在意识的门口有着严密的防守,不准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随意侵入。因此,我们可以用实线来表示。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把这种防守作用叫做“检查作用”

或“检查员”(censorship)。

⒉无意识动机

所谓无意识动机,在弗洛伊德看来,就是构成无意识(潜意识)的那些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等。(从这里我们看到,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是由无意识动机组成的。)无意识动机是行动的原因。弗洛伊德是强调对行为动机的探讨的。他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一书中,搜集了几百个关于无意失言、无意错误和不由自主动作的实例,用以说明或多或少的隐蔽的动机。

弗洛伊德在一个年终翻阅他的账簿时,因为看见一个病人的姓名重复出现而感到惊异,虽然他当时不知道这个病人究竟是谁。——其实,这个病人是他在前一年夏天的几个星期内在一个疗养所里每天看见的一个病人。弗洛伊德最后想起来了,这个病人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患有歇斯底里症状,经他治好,只是在临别时她仍苦诉胃部有些痛,两个月之后,因胃癌而死。弗洛伊德以他的独特方式,解释了这一类的事例,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遗忘学说:凡是已经熟知的东西,虽然可以被排除于无意识中,却永远不会遗忘。他虽然没有断言记忆的一切失败都是由于有意的遗忘,但他肯定对任何显著的遗忘事例,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设想某种动机的存在。

关于任何失言,或任何“偶然事件”,例如遗失或打破东西,弗洛伊德也这样认为。他觉得这种行为是有意的,虽然这种有意可以是无意识的。一个新娘遗失结婚戒指——这标志她有一种重新获得自由或至少从她的现在的新郎那里得到自由的隐蔽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特殊事例的隐蔽的动机,都可以像梦的分析那样,通过自由联想来揭露。在这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有可以保证探索无意识动机的一些指导原则。这样的原则之一是:凡是被禁止的东西,一定是被欲望的。如果不是人们愿望做的事,禁止就是不必要的。严厉禁止的事,一定是强烈愿望的。另一个类似的指导原则是:凡是怕的东西大概都是被欲望的,怕是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假面具。弗洛伊德揣测,怕里藏有无意识的、被禁止的愿望;同理,过分焦虑一个人的平安,可以隐藏一种要伤害他的无意识欲望。

弗洛伊德指出,重要的行动和决择总是归因于动机的,只有在不重要的事件上,我们才会说我们能这样或那样行动而任意决择。他断言,哪儿没有意识的动机,那儿必有一种无意识的动机。失言或任何“偶然事件”,一定是由某种隐蔽的欲望所激动的。这种隐藏的欲望对准一定的目标,虽然不一定完全达到它的目标,但可以干涉当时意识的目的,产生意外的结果。

基于无意识动机,使弗洛伊德成为一个精神决定论者,当然是一个唯心的精神决定论者。他对精神决定论深信不疑。所谓精神决定论,是指人类的行为(每一动作、思想或情绪),都各有其充分的原因,虽则这些原因由于有机休和环境的复杂性,可以是很复杂的、难以理清的。在弗洛伊德那里,“精神的因”就是愿望、动机、意图。弗洛伊德的精神决定论思想,当应用于精神病的时候,意思是指每一变态的症状都有一种目的,为一种无意识的动机所驱策。

⒊压抑学说

如前所述,无意识的动机是由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所构成的,而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不相容时,就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他们在意识阈之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它们的活动,有时变得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动中得到表现。当它们将要“侵入”到意识行动中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一种罪恶感,因而意识就予以“抵抗”,试图压抑。——无意识的动机向上向外推,而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发挥它的检查作用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

由于无意识的动机有时是突击的,意识门口的“检查员”就必须采取种种措施或“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让其侵入。

意识门口的“检查员”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之一,是“反动形成”——这一名词是费解的,意思是指“向后歪曲”,即夸张反面的动机。例如,你所喜爱和赞扬的一个人,有时可以引起你的敌对和厌恶之感,而你则以尽量扩大你对他的敬爱来对待他。另一种不甚明显的防御机制叫做“投射”——这是指你否认对你的朋友的仇恨,而反认为他对你的仇恨;罪过的一面在他不在你,因而你的罪过感转化为一种被诬害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些防御机制,不是意识的措施,不是故意想出和采取的;它们是“无意识的”。压抑和抵抗,也是“无意识的”。

意识的抵抗是存在的。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精神病时发现,很难使患者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当暗示患者努力回忆过去的情绪经验时,这些经验遇到很大的抵抗。例如,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种中遇到某件难以为情的私事时就不愿说出。但无意识的抵抗是由病人随着一定线索追忆一定经验的真正困难而显示出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治疗精神病患者时所遇到的抵抗,这是精神分析者的一件最难于应付而又重要的工作。如果患者继续承认被压抑的经验的存在,分析治疗便无法进行;只有当患者不再抵抗而接受分析时,病情才能得到改善。因此,为了使患者从无意识(潜意识)中挖掘出过去被压抑的情绪经验,从而使患者的疾病痊愈,精神分析者就得帮助患者进行自由联想

以便克服抵抗。前述的“转移作用”即“移情”现象,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克服抵抗一种迂回方式。

⒋梦的学说

前面说过,弗洛伊德在使用自由联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病人所回忆的和所报告的内容是他们入睡时所做的梦。于是,他用自由联想法对梦进行分析;并于1897年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他发现,梦是通向无意识(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对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精神病患者的最终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体现在他于1900年发表的、轰动一时的《梦的解释》一书中。

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他说:“我必须坚持,梦实际上是具有重大含义的,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只是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有些梦,例如,口渴的人梦见喝水,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有时人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甚至使人感到痛苦或焦急的、以及东拉西扯毫无意义的梦境,这又怎样解释为“一种欲望的满足”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弗洛伊德创用了两个名词——“显梦”和“隐义”。

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这样,弗洛伊德就把梦境分成为两个部分——显梦和隐义。

弗洛伊德指出,“把内隐的梦改变为外显的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梦;“以相反的方向所进行的,从外显的到内隐的梦的工作就是我们的…释梦的工作?”,即释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东西,某种接近于连贯的东西”。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不必过高地估计梦的工作。“除了压缩作用,转移作用,灵活的描述作用,以及全体经受一次二级处理而外,它就再不能做其它的事情”。“梦不可能意味着别的,而只能意味着梦的工作的结果,也就是内隐的梦的思想由梦的工作所改译成的形式”。

梦的解释,就是要把梦的重重伪装揭开,由显梦去寻求隐义。弗洛伊德说过:“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他说:“我们可以确切不疑地设想,我们的三千多年以前的祖

先做梦的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一样。就我们所知,所有古代的人们都给梦附加以巨大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梦具有实践的价值。他们从梦决定前途的吉凶,在梦里探求各种预兆。当时,对希腊人和所有的东方人来说,一次不用释梦师的战役一定有如今天一次不用航空侦察机的战役那样是完全不可能的。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从事他的历次征服战役时,最有名的释梦师们总是在随侍。那时仍位于一个岛上的太罗斯城进行了那样凶猛的抵抗,以致亚历山大考虑想要撤围。然后一个夜里他梦见了一个森林之神仿佛在凯旋仪式上舞蹈,而当他把他的梦告诉了他的释梦师的时候,他得到了攻城的胜利已经向他预告的解释。他就下令攻打而且夺取了太罗斯”。他惋惜地说:“对梦的兴趣逐渐败坏为迷信,而只能在愚昧无知的人们中间坚持它的权利”。弗洛伊德还认为,“今日的精密科学曾经反复地论述过梦,但只为了把它的各种生理学学说应用于梦的目的。”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和大量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梦本来是很难理解的心理现象。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年)的学说认为,大脑皮层的抑制的扩散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以致形成了梦。这是对梦的生理机能的解释。至于梦为什么会有种种奇特的内容呢?这是属于梦的心理解释的问题。可以说,弗洛伊德对于这种解释是有创造性的贡献的。通过他的研究,开始了对梦的新的心理学的解释。

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还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在《梦的解释》一书中曾经表达了睡眠时有梦、醒后回忆不起来是由于压抑的结果的观点。但实验研究表明,压抑的强弱和回忆的难易没有必然的联系。许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作了公允的批评。至于他以性的各种象征来揣测梦的隐义,是令人遗憾的。

⒌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个泛性论者。要了解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必须了解他对性的理解,因为性的问题,是他的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般认为,生物的需要有两种:保存个体生命的需要和延续种族生命的需要。人类最初也是这样。要保存个体生命,就需要吸取营养;要保持种族的延续,就需要寻求配偶。所以,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看成是完成这两项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

一般人是把性同生殖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把二者看作同义词。弗洛伊德认为,生殖活动虽然是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除此之外,性还有其它的表现形式——例如,唇舌、乳房、皮肤,这些都不是生殖器官,但也可以产生快感(如接吻、触摸)。弗洛伊德由此推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性有关。比如说,儿童的许多快乐活动(咬东西、把东西放进口袋、扔掉东西)及幼儿的一切肉体快感的活动,成年人有关性行为的梦,对艺术或者音乐的爱好,等等,都是性欲活动或冲动。根据弗洛伊德的这种广义的性欲学说,凡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爱什么”、“我爱做什么”等,都是性欲的表现。因此,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

人为什么有性的要求和性的活动呢?弗洛伊德认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能(潜力或潜能),这种潜力经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弗洛伊德把这种潜力叫做“里比多”(libido)。“里比多”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里比多”经常用来指心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性欲,所以“里比多”又称性力。在正常的情况下,“里比多”可以在正当的性的活动中得到发泄;但在失常的时候,它会走向别的非正常的途径,附丽在别的活动上。所以,许多表面上看来似乎与性无关的活动,在弗洛伊德看来,也都是性的表现。

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也就是性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腔期,即“嘴巴的阶段”(oral stage)。在这个阶段,性感是与口腔刺激密切相关的。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的吮吸活动显示了最初的性欲冲动,对母亲的乳房吮吸的这种动作本身就使婴儿和幼儿感到满意,“这样我们晓得吮吸的婴儿所进行的动作除了获

得一种性的满足而外,别无其它目标。”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母亲的乳房是性本能的第一个对象。不久,婴幼儿就放弃了它而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填充它的位置,如吮吸自己的手指。这个阶段,大约是从出生到一岁半。

第二个阶段:肛门期,即“肛门的阶段”(anal stage)。在这个阶段,肉欲快感是通过消化了的废物排出体外而获得的。这个阶段,大约是一岁半到三岁。

第三个阶段:性器期,即“崇拜男性生殖器的阶段”(phallic stage)。大约三岁至六岁的儿童处于这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是凭生殖器得到满足的。这个时期的男孩总认为两性都有同样的男性生殖器,而女孩羡慕男孩,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男人。

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个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格(西方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的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心理生活是正常的或者是异常的,在五六岁以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此之后,性的发展出现一次停顿和颠倒,形成“潜伏期”(Latent Period)。在“潜伏期”,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兴趣集中于同年龄的儿童,而且尽量避免性的表现,甚至不喜欢异性儿童而情愿和同性儿童交往。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第四个阶段:青春期,即“生殖的阶段”(genital stage)。从青春期起,性的发展进入生殖期,导致了正常成人所有的性的关系。如果停留在生殖期前的某一阶段,裹足不前,这就是执著;如果走回头路,倒退到较早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倒退。无论执著还是倒退,都是病态现象。前者是由于性能的停滞,后者是由于性能的倒流。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发展的这几个阶段,直接影响着儿童今后的心理生活是否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弗洛伊德还认为,在“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儿童身上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现象——恋亲情结。这种恋亲情结,一直影响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心理。“情结”(complex),有的人译为“情欲综合感”或“情意综”。由于人的以性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虽然部分地或全部地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仍继续在活动,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所以叫“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恋亲情结”可以分为“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又称“爱列屈拉情结”(Electra Complex)。由于女孩子的异性爱本能倾向,使得女孩子要求恋父而妒母。这种“恋父妒母”就产生了“恋父情结”。希腊神话中说,爱列屈拉是迈钖尼王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由于有了“外遇”,便把她的丈夫阿伽门农杀害了;爱列屈拉在父亲被母亲杀害后,就把弟弟俄瑞斯特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收留抚养,待弟弟长大以后,她就同弟弟共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仇。爱列屈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母亲做得不对,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对不起父亲。弗洛伊德取了这个神话的外表的个别情节,认为爱列屈拉有恋父妒母之情。“恋父情结”由此而来。

最使人们不满和反感的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又称“奥狄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子最亲近的是母亲,睡在母亲的怀里,得到母亲的抚爱以及在吸乳时所得到的快感等,都带有性的意义;以后,男孩子随着感情的发展,就把母亲当作他性爱的对象而对父亲产生嫉妒。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指的“恋母情结”。

奥狄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跛英雄,是忒拜城国王莱奥斯及其妻约卡斯塔的儿子。神预言莱奥斯:他将来死于他的亲生儿子之手,而且他的儿子将来娶其生母为妻。因此,当莱奥斯和约卡斯塔生下奥狄普斯之后,就用铁钉刺穿了奥狄普斯的脚,并命牧羊人把他丢弃在山野间。牧羊人可怜这个小生命,就把他交给了科任托斯国王的牧羊人。科任托斯国王的牧羊人看见他的脚有伤,就为他取名叫“奥狄普斯”(“肿疼的脚”之意),并把他带回交给了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因为波吕玻斯没有儿子,就把奥狄普斯留在宫中,收他做儿子。奥狄普斯长大之后,他完全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一次,他参拜神殿,受到了杀父娶母的警告。

奥狄普斯为了杜绝杀父娶母这一灾难,就离开了科任托斯,前往忒拜城。他在飘流途中,与一个老头争路发生了冲突,把这老头打死了。这个不相识的老头,就是奥狄普斯的生父莱奥斯。奥狄普斯来到忒拜时,又遇到了长有翅膀的人面狮身的女妖斯芬克斯要他猜谜语(斯

芬克斯常拦着人们猜谜语,谁猜不着就被吃掉,是当地的一害),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斯芬克斯跳崖自杀了。忒拜城国王克瑞翁曾告示全国,谁能除掉斯芬克斯,就立他为王。为了感谢奥狄普斯为民除害,克瑞翁就立奥狄普斯为忒拜城国王,并将他的姐姐嫁给奥狄普斯为妻。克瑞翁的姐姐就是前王莱奥斯的妻子、奥狄普斯的生母约卡斯塔。过了若干年,这对天真犯罪的夫妻生了四个孩子。神的预言,一一实现了。后来,奥狄普斯和约卡斯塔终于知道了真相,约卡斯塔自杀而死,奥狄普斯挖掉了自己的双眼,出国行乞流浪,以洗涤这奇耻大辱和不再见世界与人群。经过长时间的漂泊和良心的呵责,这个盲目的老人奥狄普斯,只有他的忠实的女儿安提戈尼为伴,终于在雅典近郊的科隆诺斯山岗上找到了他最后的归宿。

弗洛伊德只是利用这个神话的轮廓来论证他的“恋母情结”。即使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起码的一点是,利用神话故事来论证科学结论或一种科学观点,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初的性爱对象是他自己,稍后,才把“里比多”转移到别的人身上——首先是他自己的母亲。因为,他最亲近的、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母亲。他要独占他母亲的爱。因此,他对自己母亲所爱的人常怀嫉妒,特别是对自己的父亲常怀嫉妒。

“奥狄普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弗洛伊德信徒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个情结不仅在精神病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个体的正常发展和社会风俗及制度,包括一切道德和一切宗教的形式上,也有重要的关系。

弗洛伊德对于这样的情结非常重视,非常强调。他认为,这样的情结,大而成为人类“宗教和道德的最后根源”,小则成为个人心理失常的病因。在他看来,只有当这种情结得到解决或被压制之后,儿童的人格才有可能渡过“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向前发展。通常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儿童的“自居作用”,即男孩子以父亲自居,女孩子以母亲自居,并且各依父亲或母亲的样子行事。

由上所述,我们看到,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泛性论者,而且是一个唯性论者。

⒍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既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样,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似乎婴儿的生活原则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从而构成了他的初级心理系统,也就是说,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第一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稍后,现实原则在他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了他的次级心理系统,也就是说,受现实原则支配的第二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婴儿的初级心理系统有一个特点,就是顺从人的本能冲动,追求快乐,是绝对自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习俗和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地加深,于是,人的本能冲动、欲望,往往和社会道德、法律规定不相容,便退回到心理弧的感觉的一端,而只能提供虚幻的满足,不符合现实的要求,发现自己除了寻求快乐之外,还要能够适应现实。因此,次级心理系统就开始活动了。这个系统把本能冲动、欲望,导向心理弧的运动的一端,针对外在的世界,引起必要的变化,实现真实的知觉和真实的满足而不是一种想象的满足。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本能冲动、欲望,以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那么,不但不能得到快乐,而且还会遭受痛苦。次级心理系统是受现实原则指导的。这就是现实原则的意义。

㈡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

弗洛伊德并不以他早期的理论为满足,他继续在他的理论上动脑筋。他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他的早期的追随者阿德勒、荣格都与他分道扬鏣了。弗洛伊德表面上拒绝别人的批评,实际上却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理论有没有不妥的地方;另外,他也觉得,批评者的意见有些是好的,能为他的理论所包容。

二是,我们在关于弗洛伊德生平的介绍中说过,他需要用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来探索人类的状态。因此,在他的一生当中,研究精神病治疗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地少,而

通过对病人的研究来了解人生潜力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要多。在实践中,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显著。他为了使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能适用于神经病和精神病的治疗,更主要地是为了能使自己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并借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以后的社会变化,于是,在他生命的后二十年中,年年进行修改,使他的理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下面介绍他后期理论的几个重要的方面。

⒈自我恋

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是以他提出“自我恋”(narcissism)这一概念开始的。

希腊神话中说,有一个名叫纳西司(Narcissus)的美少年不为一个名叫爱科(Echo)的美丽姑娘的钟情所动心,却常常欣赏自己反映在水里的影子,与映在水中的自己的影子发生了恋爱,后来终至于憔悴落水而死,并化作一种屈向水面的水仙花。

弗洛伊德把纳西司这种自我欣赏的爱恋叫做“自我恋”(“自恋”)或“影恋”,也就是自己和自己发生恋爱。人们所说的“纳西司主义者”,就是指这种自恋的人。凡是从赞美镜子中自己影像和拥抱自己身体如同拥抱别人而得到性欲满足的人,不分男女,都叫“纳西司主义者”。这是一种率直的、素朴的自我恋。弗洛伊德认为,更常见的自我恋是少有意识的。无意识的自我恋,弗洛伊德也称作“纳西司主义者”。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脱离现实,对人和物都失掉了兴致,好像一心贯注在自己的自我中。弗洛伊德说,这种精神分裂症患者,大概是由于爱情上的失望或幻灭,把他(她)的“里比多”从外在世界撤退下来,转来专心恋爱自己。这是极端的自我恋,因而显然是变态的、有精神病的。

但是,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恋的人,可以不是精神错乱。正如一个情人“以爱恋的眼光”、而不是客观地看待他(或她)所爱的人一样,有适中程度的自我恋的人,热恋地、非冷静和非客观地看待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妩媚和优点,过低地估计自己的缺点。依据这个标准来说,人人都有一些自我恋,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总是贪求爱情和赞扬而对爱情和赞扬的回报毫无所感的人,是有强烈的自我恋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一定先于恋他人。因为,婴儿最初没有对对象的知觉,只有对自己的一种模糊的(无意识的?)自觉。换句话说,儿童的与生俱来的“里比多”,在有机体内部需要找到一个出口,由于最初找不到这个出口,以致被迫停滞在内部,从而形成自我恋。当儿童已开始探究环境并发现适当的对象(人)时,他的“里比多”就外导于对象,特别是外导于自己的母亲。当“里比多”外导于对象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拒绝和挫折,从而退回,至少部分地退回到自我的内部。对象恋越多,自我恋就越少;反之,自我恋越多,对象恋就越少。“里比多”在幼儿期以后的正常情况,就是部分地外导于对象(人),部分地留于自我,其比例随时间不同和个体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的冲动往往是两极性对立的,成人的“露体癖”和“窥体癖”,“施虐癖”和“受虐癖”,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自我恋”这一概念是适合弗洛伊德的意味的,但是也使他在理论上感到相当为难——如何解释作为神经病和精神病根源的动机的冲突呢?自恋和他恋造成了两极性,但是,在更为根本的本能方面,还缺乏某种更尖锐、更猛烈的动机冲突。弗洛伊德经过多年的思索,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他的本能学说——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⒉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归结为两方面——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本能分为两种: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所谓自我本能,就是自卫本能。例如,饥饿的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死亡。所谓性本能,就是性爱本能、生殖本能。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个性的改变和精神病的产生。

后来,弗洛伊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看到了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使他感到在人的个性中仿佛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叫做“死的本能”。弗洛伊德以此为根据,修正他以前的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然各有自己的不同的目的,但它们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弗洛伊德就把它们合成一体,称其为“生的本能”。这样,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就得到了修正,由“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可抗拒要走向死亡,一切生命的目标是死亡”。希腊神话说,宇宙开始形成的时候是一团混沌,混沌中首先产生一个奇异的儿女就是爱洛斯(Erso),是爱;后来,又产生厄内卜斯(Erebus)则黑暗。于是,就把生的本能称为爱洛斯,把死的本能称为厄内卜斯。生与死的本能代表两极。生的本能,是生活和生长的原则,它是爱和建设的动力;死的本能,是衰退和死亡的原则,它是恨和破坏的动力。

如果确实有一种“死的本能”,那么,它一定会在人的感情和行为上有所表现。关于这一点,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在有机体内部发生的,但是,它能联结于外在对象。生的本能是如此,死的本能也是如此。不过,死的本能多半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一种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仇恨的动机,侵犯的倾向,它在仇恨和侵犯中确实充分地表现出来。当对外界有所破坏的时候,死的本能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死的本能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死的本能”的活动范围,同“里比多”一样,是很广泛的,不限于杀人和自杀,也包括各种适度的侵犯,不分对自我还是对外在的对象;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对权威的反抗等,都包括在内。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否认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调节和支配作用,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结为本能或“里比多”,把人的全部行为局限于满足有机体自身的需要。弗洛伊德企图用“生的本能”来说明人和整个创造活动,用“死的本能”来说明人的破坏和侵略行为;并且,他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声称人类的历史是代表生的爱和代表死的恨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前进。因此,弗洛伊德就不免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他的观点,在客观上为侵略者提供了理论根据。

⒊人格学说

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的核心。因此,在他的晚期,不仅提出了上述的一些新的概念和作了一些新的修正,而且,他还在他的无意识即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对他的人格学说作了修正。

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学说,我们可以称为“二部人格结构说”。从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的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关于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的理论,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两部分,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前意识。少而不重要的意识部分,只能代表整个人格的外表方面,弗洛伊德将其置于不顾。广阔的无意识(潜意识)部分,则是隐藏在人类行为背后的“特殊的精神领域”,它不仅窝藏着各种为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原始的、野蛮的、目无法纪的动物性本能冲动,而且隐藏着各种“既令人惊奇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精神活动。这些本能冲动和精神活动,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总要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这一点,是弗洛伊德唯心主义的基础。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要进入意识,必须经过前意识,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作用。因此,弗洛伊德早期的“二部人格结构说”包括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

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伊底》一书中对“二部人格结构说”作了修改,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他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所谓“伊底”(Id,又译为:本我、潜我、它我、伊,是拉丁文的“它”),是指“心”的完全无意识的部分,也就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所组成。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肉体是它的能量的源泉。“伊底”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混沌弥漫,仿佛像一口充满本能和欲望的、沸腾的大锅;而这些本能和欲望又不懂得什么是逻辑、道德,什么是好,什么是邪恶,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顾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限制,盲目地追求满足。因此,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够很快地得到满足。“伊底”是不能同外部世界直接接触的,因此,它总是急切地寻找出路。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所寻找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所谓“自我”(Ego),它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它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伊底”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从“伊底”分化出来的这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了,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去盲目地追求满足;它在“事实原则”或“现实原则”的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处在“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它负责与现实接触,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督和管制“伊底”的活动。所以,“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伊底”的控制的压抑上。弗洛伊德曾经打了一个比喻:“伊底”是匹马,“自我”是骑手;动力是马,骑手能给马指出方向;“自我”驾驶“伊底”,但“伊底”这匹马也许不听话。这说明,“伊底”的潜力是很大的。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哪里有伊底,哪里就有自我。”(“伊底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具有防御职能和中介职能。“自我”常常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伊底——的仆人。这就是说,“自我”是外部东西与内部东西之间、伊底和超我之间的过滤器。

“自我”的力量好像不足以控制“伊底”,于是,从幼儿期开始又出现了人格结构的第三个部分——“超我”。

所谓“超我”(Super—ago,超自我),是指人格的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根据“至善原则”而活动。它是家庭、学校、法律、道德等整个社会道德原则作用于“自我”的产物,是在人的童年的早期就发展起来的。当幼儿在和父母以及其他成人相比较的时候,感到自己软弱无能,于是他就以这些“大人”为榜样,通过“模拟作用”,建立自己所仰望的一种理想的“自我”。但是,这些大人虽然是可羡慕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大人们会说儿童不听话,会惩罚儿童,指出儿童的言语和行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要求儿童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儿童最后接受了这些外来的要求,并把这些外来的要求变成自己行为的规则,自觉遵守。这样,“自我”就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部分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而“超我”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所说的“良心”,另一方面是“自我理想”(ego ideal)。“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自我理想”是习俗教育的产物,它以“现实原则”为基础,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经常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但它本身却并不是经常有意识的,其原因就在于“许多社会价值是在儿童还不能够理解和用语言来表述之前学得的”。“超我”

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伊底”的冲动;当然,“超我”本身也限制着“伊底”。弗洛伊德的这些构想,可以用如下之图来表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图(一)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图(二)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图(三)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伊底”、“自我”、“超我”三者保持平衡,则人格发展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病。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设想,除了以他的无意识论为基础之外,还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

弗洛伊德肯定,人格在发展中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性欲的阶段,也就是说,同样要经过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青春期。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请见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的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四、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首先谈谈对弗洛伊德本人的评价,然后再谈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关于弗洛伊德本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史专家高觉敷教授及其他人指出,他与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年)、达尔文齐名。美国著名心理学史专家E.G..波林教授说,在心理学史上至少有四个很伟大的人物,这四个人就是达尔文、赫尔姆霍茨

(H.L.F.von Helmholiz,1821~1894年)、詹姆士和弗洛伊德。E.G.波林写道:在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他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尽管他的概念是从文化的潮流中取得的,他仍然是这样的一位创始人,他忠于自己的基本信念而辛勤工作了五十年,同时他对于自己的观念体系不惮修改,使它趋于成熟,为人类的知识作出贡献。他是一个领袖,在自己的周围集结起一群有力的支持者……。他的工作从最初默默无闻,中经为人诟谇,声名狼藉,后复由于追随者不断增多,他的批评者又勉强接受了他的某些特殊论点,才逐渐地、一点一滴地重新得到了支持。他的观念日益扩展直至他的有关人类动机的全部思想普及于心理学家们和普通人之间,在他们看来,弗洛

..

伊德的

.....同样耳熟了。他已使潜意识心灵这个概念变成了常...这一形容词几乎与达尔文主义

识。……正是这个弗洛伊德,他把动力概念引进了心理学,使心理学家们看到了它,又采用了它。……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伟大的人物乃是史学家笔下不容忽视的人物。”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史专家杜·舒尔茨也指出:“弗洛伊德本人具有伟人的特点是不可否认的。”

从弗洛伊德的一生来看,我们应该公正地承认,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富有进取心的人,是一个专心致志于其研究工作的人,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是一个大胆的、独创的思想家,是科学研究上的一个拓荒者,是一个多产的科学著作家。他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孜孜不倦地钻研几十年,而且甘受冷遇,从不泄气,到处宣扬,直到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声誉。至少,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

尽管弗洛伊德的哲学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作为精神病学家和医生,无论是在精神病学的理论方面,还是在精神病的临床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人物;他作为心理学家,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写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以创始人的身份树起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旗帜。因此,他的名字,在世界而特别是西方世界,为人们所熟知。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使人莫衷一是。

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学说)是胡说八道,不值得一提;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完全是主观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是与马克思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也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基本上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一致的,只不过在某些地方失之于偏激而已。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利亚(А.Р.Лурия,1901~1977年)教授评价说:“弗洛伊德学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形式。最初,就像唯心主义体系常常发生的一样,弗洛伊德学说发现了一系列的具体事实,描述了情绪的冲突、向无意识的排挤等现象以后,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的规律。但是不久弗洛伊德理论立场的错误就导致他到这种地步,就是发现的事实被他有意地或任意地和不科学地加以收集和解释,于是心理分析学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起主要作用的首先是作为性本能形式出现的、假设的‘生存本能’

和‘死亡本能’。他用‘死亡本能’来解释所有在自然界和社会里的毁灭性倾向。弗洛伊德学说的全部发展过程中不管有什么改变,它的基本体系永远是错误的和彻头彻尾唯心主义的。”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认为,鲁利亚的这一评价是恰当的。

下面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来谈弗洛伊德的理论。

㈠积极方面

⒈重视无意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无意识是冯特所忽视的,也是那些所谓“正统心理学”或“学院心理学”所忽视的,被排斥在研究的范围之外,所以,正统心理学基本上是意识心理学。而弗洛伊德却以人弃我取的精神,把无意识作为自己毕生努力不懈深入钻研的主要对象,并且获得极其丰富生动的成果;他对梦、过失或错误的研究,也是如此。弗洛伊德学说是属于无意识心理学范畴的。虽然近代许多学者对无意识也有过论述,但是,真正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尽管弗洛伊德研究的成果还有争议,但经过弗洛伊德的开发和透视,至少使人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人忽视的奇异领域。因此,弗洛伊德学说,使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

⒉重视动机、需要和人格的研究,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正统心理学往往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而轻视情感过程的研究、重视行为的研究而轻视欲望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与这种重知轻情、重行轻欲的心理学不同,他的心理学属于深蕴心理学的范畴。如果说正统心理学是从外向内探索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是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面进行研究的。这样,就不是浅尝辄止、停留表面。弗洛伊德及其学派,对任何精神现象,不分巨细,都要寻根问底、追本求源。尽管由于弗洛伊德及其学派的立场、世界观的限制,还不可能科学地对动机、需要和人格加以解决,但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就是很有意义的。从现在的科学发展的状况来看,国外很重视对人的动机、需要以及人格的研究,这不仅符合现代系统论的观点,而且也是心理科学深入发展的需要。所以,弗洛伊德学说,进一步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⒊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为精神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弗洛伊德学说产生于医疗实践,始终和医疗实践相联系,既是对医疗实践的总结,又经过了医疗实践的检验,因而对治疗精神病和其它心理疾病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弗洛伊德创用的“自由联想法”,在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在医疗方法上,有较大的贡献。直到今天,弗洛伊德学派仍然是一个有影响的重要流派。这说明,产生于并服务于实践的学派,是具有生命力的。

⒋弗洛伊德学说在哲学上有某些辩证法的成分,例如,承认矛盾、冲突,重视内心斗争,强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等。

正是由于弗洛伊德学说具有它的积极方面,所以至今仍然在世界上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在科学上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消极方面,并批判它的错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11级汉语3班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俄狄普斯情结失言 【正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 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 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 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 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 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 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 摘要:《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正好对应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形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 作为一部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中形象鲜明的唐僧师徒四人自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少了女性的辅助作用,作品定会逊色不少。不管是女菩萨、女妖怪还是普通的女人,她们都以极富人性化的特征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精神结构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本我像一只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着能量和精力,没有组织、没有统一意志、没有思维逻辑、更没有道德标准。”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一方面,它要趋利避害,学会改造环境,防止外部世界消灭自我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是否满足本能的愿望,防止内部世界的过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西游记》中,女神、女人和女妖分别代表着“超我”“自我”和“本我”,构成了小说具有人格化特征的女性形象系列。 一、女神:完美的超我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女神形象,观世音菩萨、嫦娥仙子、普贤、文殊、王母娘娘等等。她们通常无欲无求,善良可亲,危急时刻解救唐僧师徒于水火。作者将这些女神的形象塑造得完美高大,将其作为自己意识中女性人格道德的典范树立起来,代表了作者所认为的女性人格意识中的超我形象。正是作者的这种创作意图,才使得本书中的菩萨较此前作品更多地赋予了这些女神人性化的因素,而不是让她们面目牧户冰冷死板的躲在袅袅香烟之后。这一点在作为女神代表的观音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悟空闯入紫竹林,看见的居然是: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 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 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 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 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 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 正把竹皮削。 俨然一个农家女儿正削篮子准备捕鱼玩耍。在这段描写中,我们发现,观音不再是段在云雾缭绕中面貌朦胧的神秘仙班,而是一位具体可感、和善可亲的的女菩萨,充满了人性气息。 更有趣味的是,她对悟空的态度,更近似于朋友和母子,而不是刻板的上下级关系。她常骂悟空:“泼猴!”但是教导结束后,一定是不遗余力的给以援手。悟空偷吃人参果并砍断仙根惹下祸端,危急时刻她心急火燎的赶来为悟空讲情;悟空出主意让观音化作到时为黑熊精祝寿,“菩萨没法,只得也点点头儿”。就如同一位母亲遇到淘气孩子撒娇耍赖时候的情态,无奈又爱怜。 从观音形象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有意淡化了这些女性菩萨的神性,而更乐意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角色来塑造,在这些女神身上更多地是人性的体现。她们端庄秀美, 可亲可爱, 并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引着男人事业的发展, 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正是由于作者赋予这些女菩萨们更多的人性因素, 才使她们成为《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人格特征中超我的代表。

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汇总

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始创,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895年《癔病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真正开始。从这之后,弗洛伊德便有了许多追随者,在此期间一方面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另一方面他的弟子们也由于日益不满其理论和方法,先后与其分道扬镳,从而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最初流行于德语国家,后来精神分析运动从欧洲转到美国。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修正与扩充,形成了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自我心理学派和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这两个学派冲淡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和本能的因素,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1]。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经典精神分析。 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及其运用 (一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根据催眠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东西。来访者在进行自由 联想时,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将其感觉到的东西全部说出来,并对其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即病的起因为止。因为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二析梦 梦的分析被弗洛伊德看成是理解潜意识的 “最佳之路”。将其看成是潜意识的流露。因此,在他对潜意识的描绘中常常具有隐喻的特征,每当他谈到“潜意识”就会去寻找其背后的隐义。他把梦看作是个体愿望的达成,所以在他看来梦是具有绝对意义的。他认为梦的工作是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显梦。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这显梦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隐义,找到病人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肛门排放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冷酷攻击性的凌乱和无序的。 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认为3岁至6岁时心理性欲的第三个阶段快感的满足来自于生殖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心整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着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着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精心整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意识称为????说的“????????为,“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 4.图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他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这比以往的心理学家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正因为弗洛伊德系统的揭露了埋藏在人心深处、受意识 表层重重封锁和压抑的无意识王国的内幕。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性的问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成了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加以探索。 但弗洛伊德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从而开辟了性心 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系统、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和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模式。就是说,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 的动力和动因。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动力心理学。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对有关科学的影响上,精神分析渗透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已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 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5.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疗效的新途径 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 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与物理方法治疗的束 缚,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弗洛伊德从根本上市反对和责难的。他反对马克思把社会形式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的观点,因而他要用心理因素去“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 正的社会科学”。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 在方法论上坚持还原论、等同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把人视为一个与社会根本对立的自然存在物和非理性的动物,坚持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解释心理活动规律,主张先 天的本能是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在方法论上的另一个局限是,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把自己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经验绝对比,把变态心理普遍化,把整个人类的心理看成是畸形的,实质上是 一种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 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学化倾向,提倡泛性论。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他用生物学的观点观察社会、历史,解释人类的心理和文化。把一种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 脱离社会条件的抽象人性,看成是决定人类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巨大的内驱力,极端夸大人的

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由奥地利的精神科医生S.弗洛伊德所构建的学科。精神分析法是以“人类”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精神分析法不是以人类以外的动物为研究对象,不会通过将研究动物所得到的结果直接适用到人类上面,不会从那些结果里面去类推人类的心理。 一、精神分析法的起源及定义 1、创立标志 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2、定义 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辅导目标 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4、辅导过程及具体方法 (1)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2)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a、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b、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c、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 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曹禺《雷雨》中的繁漪形象院系:文理学院班级:语文教育0802 姓名:邵亚丽学号:2008401210501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自从精神分析学介入文学创作以后,文学对于人性以及人的本质的刻画已经获得空前未有的深度。在《雷雨》中,最值得人回味、最具有“雷雨性”强烈个性的其实是蘩漪。作者主要通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对白、行为举止、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繁漪复杂而隐秘性格的各方面原因,并加以分析评价。通过繁漪的一系列的典型事例来揭示社会造就了繁漪的悲剧。蘩漪是《雷雨》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她具有最“雷雨化”的性格,这是曹禺作品所包含的众多形象中最真实,也最动人的女性形象。蘩漪是主人公周朴园续弦的妻子,周家的女主人,周萍的继母和情人,周冲的母亲。作为新时代有知识的女性,她本来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她嫁入周家,成为周朴园的妻子,并在周家巨大的压抑与折磨中生活了十八年之久。 【关键词】:繁漪精神分析学本我自我超我 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非凡的智力让他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曾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后来弗洛伊德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1] 自从精神分析学介入文学创作以后,文学对于人性以及人的本质的刻画已经获得空前未有的深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不仅影响了现代文学创作活动,还影响了现代西方文艺批评思潮,并且,对于后者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来接受内心深处隐蔽的思想感情,它的理论前提是由“性本能”和“无意识”构成的。“无意识”是某一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关系研究 【摘 要】 喜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治疗神经症以及对其病因的探讨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本文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本质内容及其意义予以简要分析。 【关键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本能 【正 文】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无论是荒诞的理论还是科学的学说,都不可能是学者的凭空杜撰,而必然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如此。19世纪后期的奥地利,在经济上,已经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尤其是大资产阶级更加腐化,中小资产阶级随时面临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人们的生活极其悲惨。在政治上,奥地利人民受资产阶级压迫日益严重,广大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在文化上,奥地利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宗教气氛浓厚,社会禁忌严厉,尤其是两性关系禁锢更深,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心的紧张与冲突,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理论正是反映这一社会情况,并适应社会需要,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19世纪以来宗教迷信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许多学者把对精神病原因的探寻从肉体转移到精神或心理领域,这种历史背景使得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异常研究有了可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冲击着人们有关人性、自然、人类文明和社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历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在他长期对精神病人的诊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弗洛伊德最初就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他和当时最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沙可一起致力于研究女性的歇斯底里病症。在这期间他还首创了被称为“自由联想法”的心理疗法,即让患者躺在床上,通过催眠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与其进行交谈,把被压抑的并且引起病人异常行为的原因回忆起来,从而宣泄人内在的苦楚,使病人得到康复。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便开始思考无意识存在的可能性,而这种所谓的无意识所起的作用与有意识的思考有着本质的区别,于是对于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出发点之一。于是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无意识和心理结构学说,他否定了传统心理学“心理的即意识的”的观念,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可称为无意识、下意识)三个层面,并认为潜意识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弗洛伊德还在对临床试验病人的观察中发现,多数精神病的原因是病人在童年时所遭受的创伤经验,大多都与性有关。于是他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创立了泛性欲学说。 弗洛伊德在结合了无意识理论泛性欲学说的基础上,还找到了一条通往无意识的曲径———梦,并由此开始了他对梦的解析探索。最初,弗洛伊德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精神病症而开始触及到对梦的关注的,他发现精神病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时,谈到自己的病症常常会一并提到自己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本身也具有精神病症的意义,可以成为精神分析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梦就是指那些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欲望以梦的伪装形式出现来得以满足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各种本能欲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平时由于心理检查者的严格把关进入意识领域,而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理检查会处于松弛状态,于是潜意识里的那些本能欲望就会千方百计进入梦中,寻求发泄。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泛性欲学说、梦的解析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三大支柱。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从事的早期医学实践成为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实践来源。战争的影响及弗洛伊德后期本能论和人格理论的完善。弗洛伊德感到人的本性中可能蕴藏着某种侵略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这也就是他提出的死亡本能。于是依据这种看法,他修正了以前的本能学说,提出了具有两极性的两类本能学说,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学说。弗洛伊德认为战争的不可避免是因为它根植于人类的死亡本能,是人体内破坏本能冲动向外界的转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理论的臻于完善,弗洛伊德发表了《自我与本我》一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他早期的人格理论,此时他早期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术语,分别对应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形成发展的历程:他是从最初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从事歇斯底里病症的研究开始精神分析的,然后到了无意识理论以及性和梦的研究,随后他的研究进入了后期阶段,随着战争的爆发、加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发现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他完善了前期的本能论和人格理论,此时他的学说对人类问题提供的解释远远超出了神经精神病学的狭隘范围。到了晚期他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也日益趋向于一般化,研究的对象由神经症患者扩大到整个人类,开始关注更广泛的人类存在、人类文化文明的范畴,涉及到了社会文化、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及审美,几乎所有关于人的研究的内容和领域,由此可见,弗洛伊德这位执著的探索者在不断的实践中使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日趋完善。与此同时他的研究也最终走向了哲学化,他的理论已成功地上升为一种哲学。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张昱教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论述拉扎斯菲尔德及其主要理论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论述拉扎斯菲尔德及其主要理论 在20世纪西方的文化思潮当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谓是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而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当中的诸多理论,对“人”这一个体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行为还是在诸多具体社会现象当中的反应,都进行了深入且全方面的剖析和阐述,充分挖掘了影响人个体思维活动及行为表象最为根本的原因所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单单只是一种理论而已,它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同时也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论研究,而且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理论是可以更好的解读出现象中最为本质的那一部分,所以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拉扎斯菲尔德本人及其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这一研究 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通过表象所反馈的一些行为状态,去走入内部,挖掘表象 背后所影响的本质因素有哪些,从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知晓人思维过程和行为决断背后的潜在驱动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探索了人的意识深处那些不被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所认可的且压抑在人内心深处的动机和冲动,通过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探索,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且清晰的对自我的认知有所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根本动因的探索也使得受众对一些看似平常且又无意识的行为, 有了最为本质的判断和根本性的了解,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伟大之处。 而就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风格来说,他倾向于将人的相关生活经历、成长背景以及个体对事件的态度偏向等因素考虑到项目研究的过程当中去,通过对个体不同的行为以及态度的研究,来准确的掌握影响项目发展方向的变量因素,从而 以微观的视角去对宏观的项目进行剖析,最终将多种影响因素有效的结合起来, 为项目的研究得出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所以说,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是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的得出,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是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如同提到经济学人们就会想到亚当.斯密一样,提到心理学人们会很在自然的想到弗洛伊德——这位在心里学界犹如神一样的人物。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亦是在他的相关理论框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是纵观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他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就像达尔文。尤其他的儿童**论,**崇拜论在当时更是“臭名昭著”,然而历史终究还是证明了他的伟大,如今他的学说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正如上面所说的他的相关理论奠定了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学说主要由分域论、人格结构论、人格发展分期三大部分构成。下面我们就对这三大理论一一讲解。 (一)分域论 分域一词实际上是借用的一个地理学名词。所谓分域理论是指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大分域。弗洛伊德在其理论著作中用冰山(后世人们常说的冰山理论)来形象的说明了这三大分域。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把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整个广义的意识世界比喻为一座冰山的话,浮在水面上能够被人们看到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冰山就是人的意识,它大约占到整个人们意识世界的20%;而时而浮在水面,时而浮在水下的那部分冰山是人的前意识,大约占整个精神世界的10%;那些沉在水下,人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冰山就是人的潜意识,他占到了人们整个精神世界的70%。精神分析学家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潜意识世界,正如一座冰山真正的全貌通常并不取决于露在水面以上的那部分冰山的样子一样,一个人之所以会这样而不是那个样子,其原因也往往只有从他的潜意识之中才能找到答案—人们行动的最为原始、最为强烈的动力蕴含在潜意识之中。潜意识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意识所不能容的欲望或社会伦理道德不能接受的观念这些由于道德或者现实条件的原因为意识所不容的欲望或观念会通过压抑的作用进入到潜意识之中;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隐藏着本能的欲望,这些欲望大多和性以及攻击有关。潜意识之中的内容往往和和罪恶感、内疚、愤怒等有关。精神分析的目的就在于从这些潜意识内容里找到导致某人人格异常的原因,通过将那些由潜意识造成的矛盾冲突提到意识之中,其精神症状自然会得到减轻,消失。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进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这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前提。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通常主张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了解人们无法直接意识到的潜意识世界:催眠,这是在弗洛伊德之前精神分析学家最主要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佛在使用催眠时遇到的尴尬经历以及催眠使用的局限性让弗洛伊德将注意力转向了自由联想。第三种是观察分析对象的笔误、口误以及习惯性错误。第四种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现代精神分析还会利用沙盘模拟,意象分析等方法。所谓前意识是指那些暂时不在人的意识之中,但通过努力回想能够进入到意识之中的意识,比如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感觉面熟,但忘记了他的名字,你通过回想才想起来这个人叫什么。 (二)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中蕴含着人本能的欲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即什么能让个体感到快乐舒服它就趋向什么,本我不具备价值判断的功能。超我则与本我恰恰相反,它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只让你想和做符合社会道德的事。而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对这两者进行调解仲裁的是自我。自我不会放任本我,也不会盲他目膜拜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它主张行动要和情合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健康的人格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人格结构,既相对于本我和超我,自我应该要足够的强大,这样才能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两者服从自己的安排。自我强大的人心理空间会大,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很大贡献。但同时,它有严重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他所宣扬的潜意识基础论、泛性论和本能论。心理学界特别尖锐地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局限。(一)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局限 1、潜意识基础论 俗称”人为万物之灵”,这灵就意味着人有语言,会思维,能自觉行动而区别于万物,成为万物之首。如果把潜意识理解为人们为精神生活的一种值得的补充形式与方面,那是无可厚非的。但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潜意识抬得过高弗洛伊德竟理解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基础与核心,而贬斥了意识对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活动的调节指导作用作出一种合乎实际的理论概括。 2、泛性论 弗洛伊德把从对精神症病患的研究德出的有关性的情结与结论,扩大应用在婴幼儿的摄食、排便等生理活动中,甚至推广应用到人文学科领域中,违反了具体对象应作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一般科学原则。弗洛伊德对于无论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应用同一规律,同一思维模式,也即他的泛性论去加以分析说明,虽引起过一般人不同与不同学科专家的重视与争论,因而使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它在理论上局限与错误始终是明显存在的。 3、本能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最不清楚的,但他重视本能,强调本能,并对本能加以归类确极其明确。但是夸大了本能的作用,以它为主宰人的整个活动的决定者,那就故过份强调本能儿将人混同于动物,降低为动物,突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从理论上是把本能绝对化,把人本能化、生物化,无视于人的社会性的实质。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也在实践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按照他的理论,既然人有死之本能,表现为破坏与侵犯的天性,那么犯罪与战争也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客观上不啻为现实社会中的破坏和侵犯行为进行辨护,提供的理论依据。 以上三方面的剖析来看弗洛伊德理论的不足与局限,可归结为弗洛伊德在人性问题上的错误。 (二)研究对象与研方法的局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其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受到心理学界的批评:在研究对象与主题方面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严厉的批评,在研究方法与外部效度方面则受到实验心理学家一再责难。 1、研究主题与对象的局限 研究不健康的人必然会产生畸形心理学这样的推论是否妥当,是可以商榷的。但马斯洛在此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或健康人格,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弗洛伊德以研究病态心理来替代或或推论对正常人心理的研究,是以偏概全,是没有足够的外部效度的。 2、研究方法的局限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文艺心理学论文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 年 级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 年 5月20日 学号:

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 (一)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早期通过对精神病人的分析, 发现有一个在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现象。他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下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包括个人此刻意识到的, 以及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可以忆起的可复现的部分。前意识, 是没有浮出意识表面的精神, 是后天形成的。如人一边打电话一边买东西, 但是他不会挑错东西, 这时买东西是由前意识支配的。下意识, 又称潜意识, 是深藏在意识下面不为人所知觉不会通过回忆记忆起来的精神内容,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下意识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见容的, 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 通常被压抑隐藏着, 只有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二) 泛性论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即是用性欲来说明心理病因或动因。但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是广义的。通常人们一般把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 而弗洛伊德认为生殖固然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但性还有其它表现形式, 他用性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 他认为所谓的儿童“性”生活, 既包括两性关系, 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 像幼儿的求人爱抚、喜欢偎傍人和母亲的抚摸甚至文艺创作等举止心态都可视为性欲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有些正常人, 尤其是天赋甚高的人, 会在高尚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幼年那种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 而且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性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占有重要的位。对性的突出强调和独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