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8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GB/T 23331-2009,和GB/T 23331-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边界”(见3.1)、“持续改进”(见3.2)、“纠正”(见3.3)、“纠正措施”(见3.4)、“能源消耗”(见3.7)、“能源管理团队” (见3.10)、“能源措施参数”(见3.13)、“能源评审”(见3.15)、“能源服务”(见3.16)、“能源使用”(见3.18)、“相关方” (见3.19)、“内部审核”(见3.20)、“不符合”(见3.21)、“组织”(见3.22)、“预防措施” (见3.23)、“程序”(见3.24)、“记录”(见3.25)、“范围”(见3.26)、“主要能源使用”(见3.27)和“最高管理者”(见3.28)等术语;

—修改了“能源”(见3.5)、“能源基准”(见3.6)和“能源绩效”(见3.12)的定义;

—修改了有关“总要求”(见4.1)、“管理职责”(见4.2)、“能源方针”(见4.3)、“策划”(见4.4)、“实施和运行”(见4.5)、“检查”(见4.6)、“管理评审”(见4.7)等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删除了“能源因素”和“能源管理标杆”术语。

本标准中“能源”、“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等术语和我国能源领域中的习惯定义存在差别,此类术语仅使用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使用过程,从而确保和ISO 50001协调一致。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的修改:

—删除了部分有关术语来源参考文件的批注;

—删除了部分和我国使用情况无关的批注;

—附录B中,将ISO相关标准修改为等同转化的国家标准并进行比较。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宝山钢铁集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赓、,李爱仙、李铁男、王世岩、朱春雁、李燕)、黄进、梁秀英、任香贵、桂其林、杨德生、李燕)、刘立波、周璐、周湘梅、张娣、石新勇。

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本标准的实施旨在通过系统的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不受其地理位置、文化及社会条件等的影响。本标准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职能层次的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主要能源使用的信息来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能源管理体系可使组织实现其承诺的能源方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能源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各项活动,并可根据体系的复杂程度、文化化程度及资源等特殊要求灵活运用。

本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持续改进模式(如图1所示),使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日常活动中。

能源管理过程中的PDCA方法总结如下:

—策划:实施能源评审,明确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从而确保组织依据其能源方针改进能源绩效;

—实施:履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检查: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照能源方针和目标评估确定实现的能源绩效,并报告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图1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本标准的广泛使用将有利于有限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提升组织竞争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影响。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能源。

本标准可用于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评价和组织的自我声明。本标准除要求在能源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外,并未对能源绩效水平提出绝对要求,所以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能源绩效水平的组织,可能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基于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要素,确保和GB/T 19001和GB/T 24001保持相同的高水准。

组织可将本标准和其他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如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实现能源目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使用和消耗状况的持续改进。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要求,包括测量、文件化和报告、设备、系统、过程的设计和采购,以及对能源绩效有影响的人员。

本标准考虑对能源绩效有影响,并且能够被组织监视和施加影响的所有变量。但本标准未规定具体的能源绩效水平要求。

本标准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管理体系整合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自我声明能源方针并希望保证实现和展示其符合程度的组织,其符合性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声明或外部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来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本条款是为了和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条款序列保持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边界boundaries

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

注: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

3. 2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提升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循环过程。

注1:建立目标并发现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注2:持续改进能实现整体能源绩效的不断改进,并和组织的能源方针相一致。

3. 3 纠正correction

消除发现的不符合(3.21)所采取的措施。

3. 4 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21)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可能存在导致不符合行为的多个原因。

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产生。

3. 5 能源energy

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相似介质。

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

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

3. 6 能源基准energy baseline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注1:能源基准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

注2:能源基准可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例如:生产水平、度日数(户外温度)等。

注3:能源基准也可作为能源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参照来计算节能量。

3. 7 能源消耗energy consumption

使用能源的量。

3. 8 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和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

注:输入和输出都需要在数量及质量上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可以测量。

3. 9 能源管理体系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nMS)

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

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3. 10 能源管理团队energy management team

负责有效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活动并实现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的人员。

注:组织的规模、性质、可用资源的多少将决定团队的大小。团队可以是一个人,如管理者代表。

3. 11 能源目标energy objective

为满足组织的能源方针而设定、和改进能源绩效相关的、明确的预期结果或成效。

3. 12 能源绩效energy performance

和能源效率(3.8)、能源使用(3.18)和能源消耗(3.7)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1: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以及其他能源绩效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果。

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分。

3. 13 能源绩效参数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EnPI)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3. 14 能源方针energy policy

组织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注: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的措施提供框架。

3. 15 能源评审energy review

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

3. 16 能源服务energy services

和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3. 17 能源指标energy target

由能源目标产生,未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可量化的能源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 18 能源使用energy use

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

3. 19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

和组织能源绩效有关的或可受到组织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3. 20 内部审核internal audit

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程度的系统、独立、文件化的过程。

3. 21 不符合nonconformity

不满足要求。

3. 22 组织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组织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

3. 23 预防措施prevention action

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3.21)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可能存在多个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注2: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符合行为,而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其重复发生。

3. 24 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程序一旦形成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序”将被频繁使用。

3. 25 记录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证据的文件。

注:记录可用作可追溯性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3. 26 范围scope

组织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来管理的活动、设施及决策的范畴,可包括多个边界。

注:范围可包含和运输活动相关的能源。

3. 27 主要能源使用significant energy use

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

注:重要程度由组织决定。

3. 28 最高管理者top management

在最高管理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人员。

注:最高管理者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内控制组织。

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组织应:

a. 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编制和完善必要的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体

系建立后应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体系和相关的文件;

b. 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并在有中关文件明确;

c. 策划并确定可行的方法,以满足本标准各项要求,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

4.2管理职责

4.2.1 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 确定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

b. 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c. 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

d.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e. 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f. 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g. 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

h. 在组织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问题;

i. 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

j. 实施管理评审。

4.2.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担任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具有其他方面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应包括: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 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

d.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绩效;

e. 确保策划有效的能源管理活动,以落实能源方针;

f. 在组织内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

g. 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

h. 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

能源方针应阐述组织为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所作的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能源方针,并确保其满足:

a. 和组织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特点、规模相适应;

b. 包括改进能源绩效的承诺;

c. 包含提供可获得的信息和必需的资源的承诺,以确保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

d. 包括组织遵守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e. 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

f. 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及改进能源绩效的设计;

g. 形成文件,在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

h. 根据需要定期评审和更新。

4.4策划

4.4.1 总则

组织应进行能源管理策划,形成文件。策划应和能源方针保持一致,并保证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策划应包含对能源绩效有影响活动的评审。

注:关于能源策划的概念图如图A.2 所示。

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渠道,获取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确定准则和方法,以确保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使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并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要求。

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4.3 能源评审

组织应将实施能源评审的方法学和准则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能源评审,评审结果应进行记录,能源评审内容包括:

a. 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包括: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

b.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包括: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

—确定和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c.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注:机会可能和潜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可替代能源(如余能)的使用有关。

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

4.4.4 能源基准

组织应使用初始能源评审的信息,并考虑和组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消耗特点相适应的时段,建立能源基

准。组织应通过和能源基准的对比测量能源绩效的变化。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a. 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组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时;

b. 用能过程、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c. 其他预先规定的情况。

组织应保持并记录能源基准。

4.4.5 能源绩效参数

组织应识别适应于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并定期评审此方法学的有效性。

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评审,适用时,和能源基准进行比较。

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目标和指标,覆盖相关职能、层次、过程或设施等层面,并形成文件。组织应制定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要求。

能源目标和指标应和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和能源目标保持一致。

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时,组织应考虑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同时也应考虑财务、运行、经营条件、可选择的技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以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

a. 职责的明确;

b. 达到每项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进度;

c. 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

d. 验证结果的方法。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形成文件,并定期更新。

4.5实施和运行

4.5.1 总则

组织在实施和运行体系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及其他结果。

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和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无论这些人员是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组织应识别和主要能源使用及和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组织应保持适当的记录。

组织应确保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认识到:

a. 符合能源方针、程序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c. 改进能源绩效所带来的益处;

d. 自身活动对能源使用和消耗产生的实际或潜在影响,其活动和行为对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贡献,以及偏

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

4.5.3 信息交流

组织应根据自身规模,建立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沟通机制。

组织应建立和实施一个机制,使得任何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能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

组织应决定是否和外界开展和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关的信息交流,并将此决定形成文件。

如果决定和外界进行交流,组织应制定外部交流的方法并实施。

4.5.4 文件

4.5.4.1 文件要求

组织应以纸质、电子或其他形式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描述能源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b. 能源方针;

c. 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其他文件。

注:文件的复杂程度因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取决于: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类型;

—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

—人员能力。

4.5.4.2 文件控制

组织应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其他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适当时包括技术文件。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便:

a. 发布前确认文件适用性;

b. 必要时定期评审和更新;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

e. 确保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组织策划、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将其保留,应作出适当的标识。

4.5.5 运行控制

组织应识别并策划和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和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以确保其在规定条件下按下列方式运行:

a. 建立和设置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的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

b. 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

c. 将运行控制准则适当地传达给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注:在策划意外事故、紧急情况或潜在灾难的预案时(包含设备采购),组织可选择将能源绩效作为决策的依据之一。

4.5.6 设计

组织在新建和改进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设计时,并对能源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应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和运行控制。

适当时,能源绩效的评估结果应纳入相关项目的规范、设计和采购活动中。

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在购买对主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能源服务、产品和设备时,组织应告知供应商,采购决策将部

分基于对能源绩效的评价。

当采购对组织的能源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能源服务、设备和产品时,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相关准则,评估其在计划的或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对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为实现高效的能源使用,适用时,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

4.6检查

4.6.1 监视、测量和分析

组织应确保对其运行中的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关键特性至少应包括:

a. 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b. 和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c. 能源绩效参数;

d.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在实现能源目标、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e. 实际能源消耗和预期的对比评价。

组织应保存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记录。

组织应制定和实施测量计划,且测量计划应和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相适应。

注:测量方式可以只用公用设施计量方式(如:对小型组织),若干个和使用软件相连、能汇总数据和进行自动分析的完整的监视和测量系统。测量的方式和方法由组织自行决定。

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组织应确保用于监视和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可重现的,并应保存标准记录和采取其他方式以确立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组织应调查能源绩效中的重大偏差,并采取应对措施。

组织应保持上述活动的结果。

4.6.2 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和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记录。

4.6.3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能源管理体系:

a. 符合预定能源管理体系的安排,包括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 符合建立的能源目标和指标;

c. 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并改进了能源绩效。

组织应考虑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制定内审方案和计划。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组织应记录内部审核的结果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通过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来识别和处理实际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包括:

a. 评审不符合或潜在的不符合;

b. 确定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c. 评估采取措施的需求确保不符合不重复发生或不会发生;

d. 制定和实施所需的适宜的措施;

e. 保留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和实际的或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能源绩效结果相适应。

组织应确保在必要时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4.6.5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记录,以证实符合能源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能源绩效成果。

组织应对记录的识别、检索和留存进行规定,并实施控制。

相关活动的记录应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性。

4.7管理评审

4.7.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或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组织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

4.7.2 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 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b. 能源方针的评审;

c. 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

d. 合规性评价的结果以及组织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

e. 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f.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

g.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h. 对下一阶段能源绩效的规划;

i. 改进建议。

4.7.3 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和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

a. 组织能源绩效的变化;

b. 能源方针的变化;

c. 能源绩效参数的变化;

d. 基于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其他要素的调整;

e. 资源分配的变化。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标准使用指南

A.1 总要求

本附录增补的内容完全是资料性的,目的是防止对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错误理解。本附录阐述第4章的要求,并和之相一致,无意增加、减少或修改这些要求。

依据本标准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改进能源绩效。因此,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是定期评审、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确定改进的机会并付诸实施。组织可灵活掌握持续改进过程的速度、程度和时间进度,并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

组织可依据范围和边界的概念自行决定能源管理体系所包含的范围。

能源绩效包括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所以组织可选择的能源绩效活动的范围广泛。例如,组织

可降低能源需求、利用余热余能,或者改进体系的运行、过程或设备。

图A.1 对能源绩效进行了概念性的示意。

图A.1 能源绩效概念

A.2 管理职责

A.2.1 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或其指派的代表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时,要通过员工参和的活动,包括授权、激励、赞誉、培训、奖励和参股等来提升能源管理的地位。

组织在制定长期规划时应考虑能源管理内容,如能源资源、能源绩效和能源绩效的改进。

A.2.2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可以是组织现有的、新录用的或合同制的员工。管理者代表可以负责全部或部分的能源管理工作。管理者代表的技术和能力要求可根据组织的规模、文化和复杂性而定,也可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而定。

能源管理团队应确保能源绩效改进过程的顺利进行。团队的规模根据组织的复杂性而定:

—对于小型组织而言,可以是一个人,如管理者代表;

—对于较大组织而言,跨职能的团队能够采用有效机制,调动组织的各部门策划、实施能源管理体系。A.3 能源方针

能源方针促使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在组织规定的范围和边界内得以实施和改进。能源方针应简明扼要,使组织成员能够快速理解并使用到工作中。能源方针的宣传可促进对组织行为的管理。

组织运输时所产生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可纳入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中。

A.4 策划

A.4.1 总则

图A.2是能源策划的过程图。该图不是为了展示某一个组织的策划细节。由于组织的不同或环境的不同会

出现其他具体内容,因此能源策划图中的信息并不能够穷尽。

图A.2 能源策划过程概念图

本条款着重说明组织的能源绩效,以及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手段。

设定标杆是对能源绩效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在组织内部及用能单位间评价和比较能源绩效。存在不同类型的标杆,可以是为了鼓励组织内部良好工作行为的内部标杆,也可以是为了在设备、设施或相同领域中的具体产品和服务中建立最好的行业绩效而设立的外部标杆。设立标杆过程的过程可以在这部

分或全部的要素中实施。如果可获得相关的准确数据,标杆的设立可作为能源评审(见4.4.3)、能源目

标和指标(见4.4.6)最终确定的有效输入。

A.4.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法律法规包括国际、国家、区域及地区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使用到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例如,法律法规

可以包括国家节能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等。其他要求可以包括和客户签订的协议、自愿原则或守则、自愿

计划及其他。

A.4.3 能源评审

组织应在及诶的那个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内,识别和评价能源使用过程,并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可包括服务承包商、兼职人员以及临时人员。

潜在能源可以包括组织先前未使用过的常规能源。替代能源可以包括化石或非化石燃料。

能源评审的更新意味着更新和分析确定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和其重要性有关的信息。

能源审计或评价包括对组织、过程的能源绩效进行细致的评审。它基于适当的对于实际能源绩效的测量和

观察。

典型的审计输出包括当前能源消耗和能源绩效的信息,同时提供一系列经排序用于改进能源绩效的建议。能源审计作为识别和优选改进能源绩效机会的一部分应进行策划和执行。

A.4.4 能源基准

一个合适的数据时段是指组织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明确地说明法定要求或各种变量是如何影响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这些变量可以包括天气、季节、业务活动周期以及其他情况。

组织应对能源基准进行维护和记录,并作为组织确定记录保存时间段的一种手段。对能源基准的调整亦可视为维护活动,相关要求应在标准中规定。

A.4.5 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简单的参数、比率,也可以是复杂的模型。举例来说,能源绩效参数包括单位时间能源消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或多变量模型。组织可选取能源绩效参数,说明其运行的能源绩效状况,并在由于商业活动或基准发生变化影响到能源绩效参数相关性的情况下,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适当的改进。A.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除了针对具体的能源绩效改进,也可针对整个能源管理或能源管理体系过程的改进。这种管理改进型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描述如何验证方案取得的结果。例如:组织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以是提高员工和承包者的节能意识,组织应使用确定的方法验证意识提高的程度及取得的其他结果,并将这种方法写入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中。

A.5 实施和运行

A.5.1 总则

无增补说明内容。

A.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能力可从教育、经验、培训、经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体现。

A.5.3 信息交流

无增补说明内容。

A.5.4 文件

仅本标准明确规定须文件化的程序是必须形成文件的程序。组织可以制定任何认为必要的文件,以有效展示能源绩效和支持能源管理体系。

A.5.5 运行控制

组织应评价主要能源使用的运行状况,并采取措施确保运行是可控制的或能减少相关的负面影响,使运行满足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要求。运行控制应包含运行的所有方面,包括维护活动。

A.5.6 设计

无增补说明内容。

A.5.6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的采购

采购是通过使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以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借此影响供应链合作伙伴改善能源行为。

能源采购规范的使用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能源采购规范的要求可参考能源质量、可获得性、成本结构、环境影响和可再生能源等。

组织可适当考虑使用能源供应商所建议的规范。

A.6 检查

A.6.1 监视,测量和分析

无增补说明内容。

A.6.2 合规性评价

无增补说明内容。

A.6.3 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可由组织的内部人员进行或者由组织挑选的外部人员进行。无论何种情况,审核员都应能胜任工作,并公正、客观地进行审核。在小型组织中,可通过将审核员和被审核项目的责任分离来保持审核员的独立性。

如果组织希望将其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其他内部审核相结合,应明确规定每项内容的目的和范围。

A.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无增补说明内容。

A.6.5 记录控制

无增补说明内容。

A.7 管理评审

A.7.1 总则

管理评审应覆盖能源管理体系的所有范围,但并非需要一次完成所有要素的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分次进行。

A.7.2 管理评审输入

无增补说明内容。

A.7.3 管理评审输出

无增补说明内容。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GB/T 23331-2012、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 和GB/T 22000-2006 之间的联系

表 B.1 GB/T 23331-2012、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 和GB/T 22000-2006 之间的对应情况。表 B.1 GB/T 23331-2012、GB/T 19001-2008、GB/T 24001-2004 和GB/T 22000-2006 的对应情况GB/T 23331-2012 GB/T 19001-2008 GB/T 24001-2004 GB/T 22000-2006

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

- 前言- 前言- 前言- 前言

- 引言- 引言- 引言- 引言

1 范围 1 范围 1 范围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4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4 质量管理体系 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

4

食品安全管理体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4.2 管理职责 5 管理职责- - 5 管理职责

4.2.1 最高管理者

5.1 管理承诺 4.4.1 资源、作用、

职责和权限

5.1 管理承诺

4.2.2 管理者代表

5.5.1

5.5.2

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

4.4.1

资源、作用、

职责和权限

5.4

5.5

职责和权限

食品安全小组组

4.3 能源方针

5.3 质量方针 4.2 环境方针 5.2 食品安全方针

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

4.4 策划

5.4 策划 4.3 策划

5.3

7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产品安全的策划和实施

4.4.1 总则

5.4.1

7.2.1

质量目标

和产品有关的要求

的确定

4.3 策划

5.3

7.1

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策划

总则

4.4.2 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

7.2.1

7.3.2

和产品有关的要求

的确定

设计和开发输入

4.3.2

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

7.2.2

7.3.3

(无标题)

产品特性

4.4.3 能源评审

5.4.1

7.2.1

质量目标

和产品有关的要求

的确定

4.3.1 环境因素7

产品安全的策划

和实施

4.4.4 能源基准- - - - 7.4 危害分析

4.4.5 能源绩效参数- - - - 7.4.2 危害辨识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4.4.6 能源目标、能源

指标和能源管

理实施方案

5.4.1

7.1

质量目标

产品实现的策划

4.3.3

目标、指标和

方案

7.2

前提方案

(PRPs)

4.5 实施和运行7 产品实现 4.4 实施和运行7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施

4.5.1 总则7.5.1 产品和服务提供的

控制

4.4.6 运行控制7.7.2 (无标题)

4.5.2 能力、培训和意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

意识

6.2.2

能力、培训和意

4.5.3 信息交流 5.5.3 内部沟通 4.4.3 信息交流 5.6.2 内部沟通4.5.4 文件 4.2 文件要求 4.2 文件要求4.5.4.1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4.4 文件 4.2.1 总则

4.5.4.2 文件控制 4.2.3 文件控制 4.4.5 文件控制 4.2.2 文件控制

4.5.5 运行控制7.5.1 产品和服务提供的

控制

4.4.6 运行控制7.6.1 HACCP计划

4.5.6 设计7.3 设计和开发7.3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4.5.7 能源服务、产

品、设备和能源

的采购

7.4 采购- - - -

4.6 检查8 测量、分析和改进4.5 检查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

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条款号条款标题

4.6.1 监视、测量和分

8.2.3

8.2.4

8.4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数据分析

4.5.1 监测和测量7.6.4

关键控制点的监

视系统

4.6.2 合规性评价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4.

5.2 合规性评价- -

4.6.3 能源管理体系

的内部审核

8.2.2 内部审核 4.5.5 内部审核8.4.1 内部审核

4.6.4 不符合、纠正、

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

8.3

8.5.2

8.5.3

不合格品控制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4.5.3

不符合、纠正

措施和预防措

7.10 不符合控制

4.6.5 记录控制 4.2.4 记录控制 4.

5.4 记录控制 4.3.2 记录控制4.7 管理评审5.6 管理评审 4.6 管理评审 5.8 管理评审4.7.1 总则 5.

6.1 总则 4.6 管理评审 5.8.1 总则

4.7.2 管理评审的输

5.6.2 评审输入 4.6 管理评审 5.8.2 评审输入

4.7.3 管理评审的输

5.6.3 评审输出 4.6 管理评审 5.8.3 评审输出

参考文献

[1]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4]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能源管理培训手册版

目录0 引言 0.1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 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3 能源方针 0.4 能源目标和指标 0.5 企业概况 0.6 手册管理 1 边界和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能源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 管理职责 4.3 能源方针 4.4 策划 4.4.3 能源评审 4.4.4 能源基准 4.5实施与运行 4.5.1 总则 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4.6检查 4.7管理评审

0 引言 0.1 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 本手册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编制,旨在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实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不断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手册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也符合本公司能源管理的实际需要,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13年9月16日正式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开展从制定能源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到检查、改进活动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公司对内外部相关方的承诺,因此任何与能源有关的活动、行为或文件均必须遵循本管理手册的要求。 为此,公司从总经理到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能源管理手册的各项规定,确保全体员工熟悉并理解公司的能源方针、目标及相关规定,树立节能意识,将有关要求贯穿于各自岗位的实际工作当中,为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和高效运行奠定基础,以满足内外部相关方的要求。 总经理:曹永兴 2013年9月18日 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按照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在管理体系运行、保持、改进过程中有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任命李达磊同志担任管理者代表,代表总经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运行进行控制和协调,并向总经理汇报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经理:曹永兴 2013年9月18日 0.3 能源方针 遵守法律法规,推行清洁生产; 优化能源结构,全面过程控制; 科学循环发展,建设绿色糖业。 释义: 依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造纸行业特点,及时收集获取与公司相关的节能法律法规、

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方法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 有限公司 2013年能源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记录 编制:2013.11.2 审核:2013.11.2

一、能源方针检讨: 方针:符合本公司的宗旨,能源方针进行全员教育,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框架,

并确定在每年的能源管理评审会议进行一次审议。 目前能源方针无需进行更改。 二、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 公司已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依照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并且能够作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 公司在内部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了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 三、 日组 另在审四、 领导的要求,交流与反馈正常有效。 五、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 公司已识别和确定了公司的关键能源绩效,并进行了重点工序和设备的参数设置,形成了公司自上而下的能源绩效体系,并进行了记录和考核。目前,公司在生产线上的计量设备安装尚未全面,关键参数还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六、合规性评价

我公司承诺遵守适用与能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建立了法律法规与能源绩效的对应关系,编制经并发布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并定期评价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中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遵守情况的符合性评价,其中重点评价了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评价的结果来看,本公司基本能满足相关能源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 七、 拟在2014 要完善八、 九、 十、能源管理体系的客观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资源配置是否适宜、体系文件是否 有修正的需要) 目前能源管理体系目前无需进行较大的变更需求。 十一、管理评审总结及建议决策: 评审总结:本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与标准的要求一致,体系策划是充分的,体系文件与公 司目前的现状相一致,是适宜,体系经过现阶段的运行是有效的。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能源管理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把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如:水、气(汽)、风、电的使用过程数据,监测、记录、分析、指导。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能源使用合理,控制浪费,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对每条生产线、每个工作班组以及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考核,杜绝浪费,并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工艺,以降低单位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为企业生产管理、计量管理、节能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概念。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我们对节 能减排、节能降耗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唐山天辰电器有限公司愿为我们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环境,实现节能环保,恢复保持绿色生态作出贡献。 第一卷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卷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第三卷能源管理系统方案 第四卷能源管控系统界面案例 行业应用案例>>>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功能、方案 第一卷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系统组成:服务器主机,以太网或者局域网连通的通讯网络,无线传输部分,有线传输部分和能源管理软件,各计量点(流量计、液位计、温度、压力等),电表等部分。 硬件组成: 1、各个采集点的终端表(带 485 通讯的流量计、电表等)。 2、采集和传输数据的集成箱。 3、可以通讯的有线网络。 4、上位机主机。 软件组成: 1、终端表的通讯协议。 2、采集有线网络数据的接口程序。 3、采集无线网络的抄表软件。 4、适用的数据库。 5、分析和显示数据的能源管理软件。 界面显示: 1、各个点的数据累计值和即时问询。 2、通过运算得到的能耗值。 3、具备导入导出功能,筛选和存储。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步骤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步骤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即: 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评价——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领导决策与准备 (1)管理者的承诺 国家对能源管理工作越来重视,各省市已将节能减排的任务分配到了重点用能单位,面对繁重的节能任务,很多重点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亲自负责节能减排工作,这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利的。但节约能源这一责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仅仅靠方针目标是不够的,管理者的承诺对于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始于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包括贯彻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将能源方针目标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传达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增强全员节能意识,进行管理评审和配备适宜资源。并由最高管理者明确本企业导入能源管理体系的意图和应用范围。 (2)任命管理者代表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本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一个管理者代表来负责体系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代表有如下职责:确保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协助最高管理者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故管理者代表应是企业中具有相当级别的管理者,建议由分管副总经理(副矿长、副厂长)担任。 (3)提供资源 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管理者代表组建一个机构或班子来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其初期的任务是进行初始能源评审,以及建立体系后的日常工作。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集团公司一级的能源管理机构,成立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能源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生产计划、物资供应、机电设备、技术、计量、行政等部门领导和主要耗能区队(车间)的主任等。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节能办公室负责体系的日常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范围界定 对于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而言,其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因此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宜是一个覆盖企业(矿、厂)的所有过程、产品和服务,并涉及组织职责和权限、现场区域、地理边界等要素的集合。 企业边界确定后,再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边界。企业应识别确定的企业边界覆盖下的导致能源消耗的所有活动和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初始能源评审 初始能源评审是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现场观察和历史数据对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和生产工艺过程做一般性的调查,初始能源评审包括两部分:一是能源管理调查,二是能源技术调查,这对发现明显的能源浪费和在短期内提高能源效率的简单措施是非常有用的。初始能源评审的结论将作为建立和评价组织的能源方针、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确定优先事项、编制体系文件的基础。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doc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即: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评价——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领导决策与准备 (1)管理者的承诺 国家对能源管理工作越来重视,各省市已将节能减排的任务分配到了重点用能单位,面对繁重的节能任务,很多重点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亲自负责节能减排工作,这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利的。但节约能源这一责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仅仅靠方针目标是不够的,管理者的承诺对于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始于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包括贯彻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将能源方针目标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传达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增强全员节能意识,进行管理评审和配备适宜资源。并由最高管理者明确本企业导入能源管理体系的意图和应用范围。 (2)任命管理者代表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本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一个管理者代表来负责体系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代表有如下职责:确保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协助最高管理者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故管理者代表应是企业中具有相当级别的管理者,建议由分管副总经理(副厂长)担任。

(3)提供资源 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管理者代表组建一个机构或班子来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其初期的任务是进行初始能源评审,以及建立体系后的日常工作。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能源管理委员会,或节能小组。 最高管理者还需要为体系的建立和保持提供其他资源,如时间、办公条件、信息、资金、人力等,特别应保证充分的资金来用于管理方案的实施。 2、范围界定 对于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而言,其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因此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宜是一个覆盖企业的所有过程、产品和服务,并涉及组织职责和权限、现场区域、地理边界等要素的集合,通常应根据企业的特点,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1)企业的活动范围 企业的活动范围即企业的活动领域,包括与企业的产品实现和服务提供有关的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如办公场所和办公车辆)、产品和服务实现活动(电气运行、维修车间、公用工程)和生活活动(职工食堂、浴室等)等。 (2) 企业的管理权限范围 管理权限范围即已确定的企业的职责和权限界限,包括承担企业活动职能并处于一定区域的企业单元,如各职能部门、岗位以及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如项目工程部等。通常该权限范围还应符合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界定其责任的许可范围。当企业的体系范围所覆盖的活动与其他企业存在管理上的接口时,如集团公司与下属矿厂存在管理接口的项目时,必要时,应明确组织职责的输入与输出的界限。

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新版办法

XG/ENMS-1-01-2013 A/0 XX省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治理体系手册

2013年8月10日公布 2013年8月10日实施

目录 0.1XX能源治理体系手册修订履历 (1) 0.2XX能源治理体系手册颁布令 (2) 0.3XX能源治理体系方针公布令 (3) 0.4 任命书 (4) 0.5XX能源治理体系目标 (5) 0.6企业简介 (6) 1.范围 (8) 1.1能源治理体系覆盖范围 (8) 1.2地理位置:XX省XX市XX厂区。 (8) 1.3覆盖的部门和单位 (8) 2.引用文件 (9) 3.术语和定义 (10) 4.能源治理体系 (15) 4.1 总要求 (15) 4.2 治理职责 (15) 4.3 能源方针 (17) 4.4 策划 (17) 4.5 实施与运行 (22)

4.6 检查 (30) 4.7 治理评审 (34) 附录1 能源治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37) 附录2 XX能源治理体系治理职责和权限 (38) 附录3 XX能源治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 (43) 附录4 XX能源治理体系运行模式图 (44) 附录5 XX能源策划流程图 (45) 附录6 XX能源治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46)

0.1XX能源治理体系手册修订履历

本手册依照《能源治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编制,旨在运用先进的治理思想,建立和实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能源治理体系,不断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爱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的目标。 本手册于2013年8月10日起实施,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员认真执行。 为确保本手册有效贯彻落实,授权各单位行政正职为治理执行者。 总裁: 2013年8月10日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壹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 a)体系策划 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 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 确定能源基准、标杆; 识别评价能源因素; 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 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 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 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b)体系实施 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 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 全过程监视和测量; 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 c)体系检查和改进 实施内部审核; 实施管理评审; 识别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措施,提供必要资源。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用能单位应通过建立适宜的文件,沟通意图、统壹行动,最终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系统阐述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为评价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客观证据。 a)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应紧密结合,其中: 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方针、目标是用能单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针应表明用能单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模板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 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 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 a)体系策划 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确定能源基准、标杆;?识别评价能源因素;?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体系实施b 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全过程监视和测量;?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c)体系检查与改进 实施内部审核;?实施管理评审;?识别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措施,提供必要资源。?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用能单位应通过建立适宜的文件,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最终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系统阐述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为评价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客观证据。a)体系策划与文件编写应紧密结合,其中: 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方针、目标是用能单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针应表明用能单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向,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具有用能单位自身特点,并保持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能源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能源方针为能源目标的制定提供原则指导,而能源目标的完成情况为

29.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1)

能源管理体系评审报告 一、能源方针检讨: 方针:符合本公司的宗旨,能源方针进行全员教育,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框架,并确定在每年的能源管理评审会议进行一次审议。 目前能源方针无需进行更改。 二、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 公司已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依照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并且能够作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 公司在内部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了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均是可测量的。建立的过程考虑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以及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技术、财务、

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 所确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符合公司目前状况,是适宜的,并按确定的能源管理方案得到推进和实施,按时间进度的安排均得以完成。 三、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为了验证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现状,按公司年度内审计划的安排,2019年12月1日组织了一次覆盖公司各部门及标准所有条款和过程的内部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本次内部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长积极配合,开出的不符合报告到相应部门并进行了分析整改;另在审核现场也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的建议改进项,各部门均能加强监督检查,举一反三,及时改正了问题。从审核的结果看,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23331-2012标准的要求,组织能够遵守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体系运行较为有效。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有了普遍的提高,能将节能降耗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积极争取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工作等。 四、与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与反馈 按能源管理的要求,积极与市、省经信委进行沟通交流,提交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按要求进行能源审计、能源自查等各项工作,并及时报告能源管理的各项结果,积极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上级领导的要求,交流与反馈正常有效。 五、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 公司已识别和确定了公司的关键能源绩效,并进行了重点工序和设备的参数设置,形成了公司自上而下的能源绩效体系,并进行了记录和考核。目前,

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报告

有限公司2013年能源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记录 编制: 2013.11.2 审核: 2013.11.2 批准: 2013.11.2 管理评审 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ENMS4-MR-028

EnMS管理评审计划ENMS4-MR-030

制定:批准:日期:2013年10月22日珠海市斗门区旭日陶瓷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评审报告 ENMS4-MR-031 一、能源方针检讨:

方针:符合本公司的宗旨,能源方针进行全员教育,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框架,并确定在每年的能源管理评审会议进行一次审议。 目前能源方针无需进行更改。 二、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的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 公司已制定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依照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并且能够作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评价能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 公司在内部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了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均是可测量的。建立的过程考虑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以及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 所确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符合公司目前状况,是适宜的,并按确定的能源管理方案得到推进和实施,按时间进度的安排均得以完成。 三、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为了验证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现状,按公司年度内审计划的安排,2013年9月15-16日组织了一次覆盖公司各部门及标准所有条款和过程的内部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本次内部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长积极配合,开出的不符合报告到相应部门并进行了分析整改;另在审核现场也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的建议改进项,各部门均能加强监督检查,举一反三,及时改正了问题。从审核的结果看,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23331-2012标准的要求,组织能够遵守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体系运行较为有效。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有了普遍的提高,能将节能降耗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积极争取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工作等。 四、与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与反馈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2019年下半年,总务部节能科准备在全公司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但需要公司主要领导的支持! 黑龙江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每年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中有多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并且企业建立完整的能源管理体系对节能降耗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企业要想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是能源管理工作的总抓手

1、节能降耗首先应本同期对比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分析各种能耗增长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能耗增长问题的主要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并执行。 5、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6、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7、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一、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并实现能源方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组织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企业在管理能源方面,借鉴其他体系模式,结合能源利用管理特点,提供优化管理模式,建立系统完整管理标准规范,促进企业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作用:利用节能贯标机制、节能技术进步机制、节能文化促进机制、全过程管理控制机制,持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能源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过程方法】均以过程为基础,着眼于每个具体过程,对其输入、输出进行有效识别与控制,对各个过程及其作用进行识别、策划和管理; 【管理的系统方法】着眼于整体和实现总目标,促进用能单位策划的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匹配。

四、能源管理体系特点: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范本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发布令 本手册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9456-2012)编制,旨在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实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不断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手册于2014年6月16日起实施,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认真执行。 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任命XXXXXX同志为管理者代表。 为确保本手册有效贯彻落实,授权各单位行政正职为管理执行者。 总经理: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最高管理者承诺书 承诺书 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方: 根据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提供充足的资源,定期进行管理评审,通过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提高其有效性。特此承诺如下: 1、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 2、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3、通过会议、培训及其他手段,在本公司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4、指定公司安全生产部具体负责能源目标、指标的建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按计划实施考核; 5、亲自参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以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 6、在煤总经理期规划中考虑能源消耗、能源使用及能源效率等能源绩效问题,以确保公司在能源方面的战略优势; 7、通过日常监督、目标考核、内部审核等方式,及时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掌握能源管理的主动权。 承诺人: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应用(报告)汇总

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 探索与应用 河南能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 2013年12月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实施背景 (2) 三、实施内涵及创新点 (3) 四、实施方案 (3) 五、实施效果 (6)

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应用 (尹旭涛刘志勇) 一、企业简介 河南能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位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濮阳市,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河南能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的前身是河南省中原化肥厂,是我省自筹资金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化肥生产企业,1987年9月开工建设,1990年5月建成投产,1997年12月改制为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与永煤集团、鹤煤集团、焦煤集团、河南省煤气集团战略重组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目前,企业下属3个事业部即化肥事业部、甲醇事业部、三聚氰胺事业部;拥有两个省级研发中心和一个市级研发中心。装置规模为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50万吨甲醇、10万吨复合肥、6万吨三聚氰胺,是河南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和亚洲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之一。 化肥事业部于2010年8月15号成立,主要负责合成氨和尿素产品的生产,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合成氨1000吨、尿素1760吨。同时,还负责向三胺事业部供应高压蒸气、脱盐水及循环冷却水,向绿宇泡棉供应氮气等。 事业部下设生产技术部、设备技术部、安环部、综合管理部四个管理部室和2个设备检修部,管辖五个分厂,即合成氨厂、尿素厂、动力厂、供水厂和包装厂,每个分厂设有厂长、副厂长,负责各分厂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事业部设总经理1名、党总支书记1名、副总经理3名,现有干部职工338人。 二、实施背景 中原大化公司是传统资源型国有企业,主要资源是天然气、煤炭。每天需要天然气110万标方、煤炭近4000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的产品成本低谁就有竞争优势,谁就能生存,所以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近几年国家对能源管理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能源管理提上了从未有的高度,每年都要下达具体的节能指标。中原大化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又是耗能大户,我们公司的节能状况在河南省也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能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第 1 页共1 页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AL/NYSC-2017 版本: 受控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8日 实施日期:2017年11月28日 第 2 页共2 页

能源管理手册修订记录 第 3 页共3 页

发布令 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 为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效低耗生产,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能源管理手册》第一版,本手册描述了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生产、产品及单位管理相关过程的能源管理活动。阐明了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能源方针和目标,是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贯彻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法规性文件,是实施能源管理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重要文件。经审定,现予以批准颁布,本手册自2017年11月30日起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 4 页共4 页

能源方针发布令 全体员工及相关方: 我公司能源方针经广泛征集,充分讨论研究,现予发布实施,要求全体员工认真执行,请相关方密切配合。 能源方针: 遵守法规清洁生产创新改造提高能效 内涵: 一、遵守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能源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改造,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合理用能,建立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积极改进能源绩效的设计。 五、为积极制定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方向和框架。 总经理: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 5 页共5 页

能源管理评审报告

能源管理评审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卷内文件目录

关于实施二O一七年度管理评审的通知各部门负责人: 为进一步检验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检查我公司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履行各自职责的力度,确定目前我公司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能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以确保我公司的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机制,自我评价是否符合我公司制订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依据标准要求,根据审核计划,决定于2017年1月12-15日进行管理评审,望各部门负责人,接通知后总结本部门围绕各自职责的工作情况,于1月12日上午8:00准时到公司会议室参加评审会议,不得缺席或迟到。 公司 2017年1月11日 文件分发一览表

管理评审实施方案 一.评审范围及目的: 全面评审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自今年以来的持续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二.评审依据: 1.GB/T23331-2012和DB37/T1013-2009 2.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三.评审会召开时间:1月12日早8:00

四.评审会召开地点:公司会议室 五.会议主持人: 六.参加会议人员: 管理者代表及中层以上干部 七.评审内容: 1.体系的适宜性: 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 手册及程序文件的适宜性 组织机构的适宜性 2.体系的有效性: 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各部门能源目标完成情况 产品的符合性 能源法规的符合性 各职能部门主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3.体系的充分性 能否充分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 资源提供的充分性 八.评审会参加部门及应提交的专题报告: 能源管理评审小组 2017年1月11日批准:审核:编制: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XXXXXXXX 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2016年3月1日

目录 关于成立能源管理小组的通知 (3) 能源管理小组岗位责任实施细则 (4) 动力厂能源目标分解 (6) 能源管理小组组织机构图 (7) 动力厂能源管理制度 (8)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办法 (11) 能源计量的管理 (12) 能源统计的管理 (15)

节能技术改造的管理 (16) 能源宣传教育的管理 (17) 能源管理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18) 受控文件目录清单 (20) XXXX 文件 XXXX字(2014)第(001)号 关于成立能源管理小组的通知

各科室、车间: 为适应我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加强我厂的能源管理工作,按照公司统一布置,经研究决定,成立我厂的能源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 组员:XXXX 2016年3月8日 能源管理小组岗位责任实施细则 一、能源管理小组职责 1、检查督促各部门、车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公司能源法律、方针政策及技术标准。 2、负责分厂能源管理相关制度、节能计划、节能技术、能源消耗指标分配及相关奖惩措施的制定、审核与监督执行。 3、负责本厂新增用能项目的审核及综合评价。

4、认真开展节能宣传,组织节能教育,积极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5、结合生产现状,对能源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负责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合理配置,使用、维护制度的制定、检查实施工作。 7、负责制定企业节能的内审和长远规划工作。 8、负责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节能报表和节能进展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分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并做好整改工作。 在此基础上要求下属各部门车间成立能源管理小组,全厂形成管理网络,要求各单位都要有能耗指标,并将每月能耗完成结果进行总结。 二、职责分工: 组长:XXX,负责本小组的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召开能源管理工作会议,对本小组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安排部署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的具体工作。 副组长:XXX,负责生产工艺系统能源管理工作,并负责能源管理的监督、检查、考核、协调工作。 副组长:XXX,负责电力、设备系统能源管理工作,并负责能源管理的监督、检查、考核、协调工作。 组员:XXX,负责安全系统能源管理工作。 XXX,负责设备系统能源管理工作。 XXX,负责电仪车间及计量系统能源管理工作。 XXX,负责发电车间能源管理工作。 XXX,负责制氧车间能源管理工作。 XXXX,负责供水及蒸汽系统能源管理工作。 XXX,负责维修车间能源管理及修旧利废工作。 三、能源计量管理: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系统,做到能源计量准确。 1、电能计量,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要分表计量。控制各单位使用电量,严格检查、考核。 2、水量计量,目前水的来源分为自备井和外来水,考虑用水节能和节约水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DB 陕西省电石行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陕西省节能协会美国能源基金课题组 2014年3月

前言 为落实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节能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二个部委制定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方案》,依照其中“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能源生产、输送、分配、使用各环节进行集中监控管理”的有关要求,陕西省节能协会根据2012年我国颁布的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编写了《陕西省兰炭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本实施指南)。本实施指南涵盖了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能耗计量与测试、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和节能考核等内容,目的是指导兰炭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或其他必要的管理过程,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和使用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实施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是GB/T 23331-2012标准在兰炭企业的实施指南,不是对GB/T 23331-2012的修改、增补或延伸。本实施指南在GB/T 29456-2012的基础上,结合兰炭行业的特点和能源管理要求,对兰炭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系统地指导性建议。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陕西省兰炭行业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系列认证认可的地方行业性标准之一,由陕西省节能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实施指南起草单位:陕西省节能协会、陕西省电石协会、陕西省榆林市工信局、西安工程大学。 本实施指南起草负责人梁中枢,总顾问蔡颂尧,高级顾问曹桂花、贺晔春、封德胜、张德福,主编李延志,课题组长江开耀,副组长马柯,参加人管声启、陈永当、张克英、陈龙龙、梁建峰、王帅、李倩、高亚利、朱丹、刘广梅、陈小芳、谢正友等。 本实施指南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能源监察总队、广东省节能监察中心、榆林市政府、国宏美亚(北京)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中心、中国电石协会技术部、陕西省冶金学会、陕西省电石协会、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榆林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榆林云化绿能有限责任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北元集团锦园化工公司、华陆工程科技公司、西安化工厂电石分厂、天桥集团府谷电石公司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范本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范本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能 源 管 理 体 系 手 册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修订履历

能源管理体系手册颁布令 发布令 本手册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9456-2012)编制,旨在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和实施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不断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手册于2014年6月16日起实施,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认真执行。 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任命XXXXXX同志为管理者代表。 为确保本手册有效贯彻落实,授权各单位行政正职为管理执行者。 总经理: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最高管理者承诺书 承诺书 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方: 根据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提供充足的资源,定期进行管理评审,通过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提高其有效性。特此承诺如下: 1、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 2、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3、通过会议、培训及其他手段,在本公司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4、指定公司安全生产部具体负责能源目标、指标的建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按计划实施考核; 5、亲自参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以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 6、在煤总经理期规划中考虑能源消耗、能源使用及能源效率等能源绩效问题,以确保公司在能源方面的战略优势; 7、通过日常监督、目标考核、内部审核等方式,及时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掌握能源管理的主动权。 承诺人: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1) 4.1 总要求 (1) 4.2 管理职责 (1) 4.2.1 最高管理者 (1) 4.2.2 管理者代表 (2) 4.2.3 部门管理职责 (2) 4.3 能源方针 (3) 4.4 策划 (4) 4.4.1 总则 (4) 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 4.4.3 能源评审 (4) 4.4.4 能源基准与标杆 (5) 4.4.5 能源绩效参数 (5) 4.4.6 能源目标和指标与能源管理方案 (5) 4.5 实施与运行 (6) 4.5.1 总则 (6) 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6) 4.5.3 信息交流 (7) 4.5.4 文件 (7) 4.5.5 运行控制 (8) 4.5.6 设计 (8) 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 (8) 4.6 检查 (9) 4.6.1 监视、测量与分析 (9) 4.6.2 合规性评价 (10) 4.6.3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10) 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 4.6.5 记录控制 (10) 4.7 管理评审 (11) 4.7.1 总则 (11) 4.7.2 评审输入 (11)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一)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青海省相关政策要求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亦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强度越来越高。2006年我国消费24.6亿吨标煤,2008年我国已经完全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但是我国的能源效率却只有33%,比发达国家低10%。同时,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带来的一些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起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能源利用与能源短缺及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国家已把节约能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法明确提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节能方针。节约能源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三、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管理节能是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借鉴成熟管理模式,将过程分析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管理理念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建立覆盖企业能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对强化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促进企业构建长效节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企业在能源管理工作方面出现重视不够,管理不规范,方法不科学,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节能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等问题。 “十一五”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地区积极引入能源管理系统方法,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试点工作,国家颁布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标准(2012年根据国际标准ISO 50001进行了修订),推动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试点企业通过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节能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实践证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青海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企业实施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企业按照《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成立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企业专门工作机构及经费等工作。主动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及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