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和研究

请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仓颉造字的传说

新石器时代遗物上的各种符号

判定文字的标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形成的社会条件

文字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如今几乎家喻户晓的“仓颉造字”1的传说,早在战国晚期就流行开了。这一时期的传世文献里有这样的记载: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仓颉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呢?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2《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

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大概并没有多大的根据,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

过去大都认为荒诞无稽。3其实,这个说法大概也不是魏晋人创造的,而有很早的根据。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4有一篇《容成氏》,第一简有这样的文字:

[……尊]膚(盧)是(氏)、茖(赫)疋(胥)是(氏)、乔结是(氏)、仓颉是(氏)、轩缓(辕)是(氏)、(神)戎(农)是(氏)、椲是(氏)、

是(氏)之又(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臤(贤)。……

这里就出现了“仓颉”的名字,并把他放在“轩辕”前面。由此可见,在战国晚期,就传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虽然这样,这一篇简文并没有讲到“仓颉造字”的事情,我们还不知道《容成氏》的作者是否已经把“仓颉”跟造字联系起来了。不过值得思考的是,“仓颉”为远古帝王这么一个重要的事情,居然在传世的战国晚期文献中没有保留下来,以至于汉代人就不清楚他曾是传说中的“帝王”了。这或许有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5《庄子·胠箧》有一段话,跟上引简文有密切关系,整理《容成氏》的李零先生已经引用: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依照此说,在容成氏等时代,还没有出现文字。这也许是战国晚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可见战国时代的人并没有把文字的发明看得很早。

在战国晚期的传世文献中,也有跟“仓颉造字”不完全相同的说法。例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之一,由于用心专一而把文字传下来了。这就没有把仓颉当成“造字”的人。看来,在战国晚期,“仓颉”其人其事的传说就不是很清楚了,或者在当时就已经不止一种传说了。

至于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史书记载就更有限了。从仅有的一些记载看,古代中国人对于创造汉字的仓颉充满了神秘感。例如下面两种说法:

《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论衡·骨相》:仓颉四目。

这跟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往往把文字的发明及其发明者看得非常神秘。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比较详细地阐明了仓颉造字的方法和作用,代表的应当是当时学者的意见: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緐,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这一段话说到文字是在“饰伪萌生”的情况下产生,实际上指出了文字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仓颉根据符号相互别异的原理来造字,是受到狩猎劳动实践中

观察鸟兽不同之迹的启发,不仅说明文字的发明与生产劳动有关,而且揭示了创造文字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文字产生以后,‘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则认识了文字的巨大社会作用。6

这里面虽然有不少合理的意见,但是把汉字的创造归功于个人,现代学者大都认为不可信。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仓颉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古书中还有一些,由于都缺乏比较科学的根据,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7

19世纪末,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对于探索汉字的起源来说,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人们普遍认为,汉字的起源应当在商代晚期之前。但是,究竟汉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比起传世文献的各种记载,人们自然更加关注考古发现的新资料,希望能从出土文物中找到答案。

中国的考古学是在20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西方现代考古学的观念和方法被引进到中国,从此,中国的考古学家开始了自己独立的考古实践。近80年来,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里,发现了不少刻有或绘有符号的陶器和陶片,还有少量刻有符号的龟甲、骨片和石器等物。每一次考古挖掘,如果发现了跟汉字起源有关的材料,都会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文字学家很早就注意利用考古新材料来推测汉字起源的年代。1933年,唐兰作《殷契佚存·序》(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影印本),指出安特生《甘肃考古记》书中收集的辛店期陶瓮上有文字,与商周文字同一本源而较古拙,年代约在四千余年以前。这一观点,他还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加以重申(第27页)。后来,大家发现辛店文化遗址的年代并不很早。近年经过碳14测定,得知它大约在公元前1000前后。这样,唐兰先生的结论就失去了根据。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寻求更早的跟汉字有关的材料。

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对所有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符号加以汇集和整理,因而对其数量和种类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根据初步观察,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址里都曾发现过这些符号。时代最早的是河南舞阳县贾湖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符号,距今大约有8000年左右。8观察新石器时代各种符号的分布范围,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遍及全国,从陕西、青海到东南沿海,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都有发现。9有人根据符号的外形,把它们分成下面甲乙两类。10甲类以几何形符号为主,可以把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地发现的仰韶文化早期的符号当

作代表(见下图一、二)11。

(图二)

(图一)

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符号里,甲类占绝大多数。乙类以象形符号为主,

如莒县陵阳河、大朱村等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尊上的符号(图三)。在传世的一些良渚文化的玉器上,也刻有跟大汶口文化相似的乙类符号。(图四)12

有些器物上同时出现多个符号,大多数是甲类符号的排列,还有一些或以甲类符号为主,夹杂着乙类符号;有或以乙类符号为主,夹杂着甲类符号。下面我们还会谈到。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于60年代,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不久就引起了讨论,很多人把它们跟汉字起源联系起来。不少文字学家都发表意见,认为这些符号就是最早的汉字。1969年,李孝定发表《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一文,最先提出“半坡陶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观点的论文。1979年,李孝定又发表《再论陶文和汉字起源的发展》一文13,重申前一篇文章的主张。

1972年,郭沫若发表《古代文字和汉字起源问题》一文(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期)。1973年,于省吾发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文物》1973年第2期),还专门对半坡陶文作了考释,并肯定地指出“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是乙类符号的代表。同样有不少学者认为是文字。70年代末大家对这些符号的性质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讨论。14

但是,无论是甲类符号还是乙类符号,都有不少学者认为全都不是文字。大多数学者的意见都是游移不定的,具体对于哪些符号是文字,哪些符号不是文字,彼此往往还有很显著的差异。直到现在,学者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看来,这方面的争论还要持续下去。不过,以往的讨论已经把汉字起源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过去许多错误的观念得到了纠正,大家至少在某些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关于文字起源的理论也逐步完善,汉字形成的过程也大致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情况。

首先,大家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要判定一种符号是否为文字,必须看它是否记录了语言。裘锡圭先生在1978年首先提出在讨论有关文字形成过程的问题时要区分“记号”与“文字”。15后来,汪宁生、姚孝遂、高明都提出了跟裘锡圭相似的观点16。

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的早期阶段,大家往往通过简单的形体比附来认定符号就是汉字。例如对于甲类符号,于省吾先生就把

分别

释作五、七、十、二十、示、玉、矛、艸、阜等。随着讨论的深入,这种简单的形体比较的做法就被抛弃了。大家发现,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文化都可能出现这些同样的符号。例如符号×,古汉字用来表示“五”,纳西族的东巴文和海南黎族的刻竹用来表示“十”,云南的哈尼族曾用来表示“五十元”,傈僳族曾用来表示相会的意思,古代巴比伦曾用作所有权的标记,17古埃及的圣书字用来表示“划分”。现代人则用“×”来表示“否定”之类的意思。18可见同样使用“×”这个符号,有的是当作文字来使用的,有的则根本不是文字。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形体比较,就认定某一些符号是古汉字,那么,就无法解释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甚至根本没有文字的人也使用这种符号。因此,简单的形体比较的方法比较有随意性,正像人们对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一样,虽然有人把它当作汉字,但是也有人却认为它们是古彝文。19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在不同地域出现,很可能表明它们是作为文字传播到各处的。这也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我们却很难想象,在原始人那样的生活环境之下,相隔很远的地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并且能够相互学习文字。可见这种看法也是似是而非的。

要避免随意比附的做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错误的看法,就必须坚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个原则。裘锡圭先生指出: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跟古汉字是两种不同系统的符号。古汉字是古人记录当时语言的符号。我们不能因为前一种符号跟古汉字里形体比较简单的例子或某些经过简化的形式偶然同形,就断定它们之间有传承关系。对于前一种符号,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提供坚实的证据能证明它们记录了语言。而且,我们对新石器时代种族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对语言的情况几乎完全不了解。把使用者的种族和语言情况都还不清楚的那些符号看作古汉字或其前身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妥当的。20由此可见,我们同样不能根据商代前期、西周时代陶器上可以出现的单个陶文,就反推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就是文字,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有人看到甲类符号多出现在中国的西部,乙类符号多出现于中国的东部,因而提出汉字起源的“二元说”。21这种观点也没有道理。在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文字具有可接受性,一般要求字形跟所代表的词有某种内在联系。几何形符号跟语言中的大部分词语不可能有内在联系。所以基本上使用甲类符号的原始文字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在周围先进民族成熟的文字的影响下产生的原始文字。我们新石器时代的甲类符号显然不会是这样的原始文字。跟新石器时代的甲类符号同类的符号,在汉字形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在我国有些地区作为非文字的符号而继续使用着。这是这类符号不是原始文字的一个旁证(参看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35-36页)。22

对于乙类符号,由于外形很象具体的事物,人们很容易把它跟文字联系起来。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太正确的做法。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比较高超的绘画技术。就在法国和西班牙发现的原始壁画来看,至少在2万多年前,人类已经能够非常概括地表现动物的形象、生动地表现狩猎活动,并且创造了几何形符号。23有时候,我们即便看到了原始人所画的乙类符号跟古汉字在外形上是一样的,也无法断定这些符号就是更早的汉字。因为我们仍然找不到它们有记录语言的任何证据。因此,现在就说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的乙类符号是文字,恐怕还为时过早。

总之,单个出现在器物上的甲类和乙类符号都还没有用作记录语言的证据,很难把它们看成文字。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应当是一种比较正确的态度。有人曾对判断符号是否文字的标准提出过异议。他们认为,陶器不是文字书写材料,在上面写东西也不是为了传播。当时必定有通行文字书于竹木之上,只不过

早已腐朽,现在看不到了。陶器上的记号多半是一器一字,很少有词组和句子,这是陶器记号的特质,这跟能否记录语言或当时有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无关。因此,以是否记录语言作为标准,而把陶器上的符号排除在文字范围以外,是不合理的。24这实在也是一个无法证明的推测。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已经出土的那么多的陶器、陶片或其他物品,大多数都刻划或绘写的都是甲类符号,而且它们一般也是单个出现的?

由于单个符号很难鉴别其是否记录了语言,有的学者就比较注意一些排列成行的符号。1975年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第一次到第三次挖掘出土的陶片上的符号(包括石刻的符号)以及1978年发表的第四次发掘出土的陶片上的符号,数量多,有的是以排列成行的形式出现的。汪宁生认为吴城陶片上这些符号“能记录语言的文字”,有别于个别出现的陶器刻划记号。25这给鉴别符号是否文字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截至目前,新石器时代排列成行的符号已经发现了好几批。26大部分的例子多见于良渚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公元前2200年)的陶器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70年代在江苏吴县澄湖古井群中发现的一件鱼篓形贯耳黑衣陶罐,腹部刻有四个符号。80年代在余杭南湖发现的一件黑陶罐,“烧成后在肩至上腹部位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刻出八个图案”。(图五)27此外,龙山文化遗址也曾出土过这一类符号。例如1991年至1992年山东大学考古实习队在邹平丁公1235号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发现一块陶盘底部残片,上面刻有排列成五行的十一个符号(图六)28。1993年在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遗址发掘时,在河边采集到一片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的残片,其上有排列成行的八个符号。(图七)29据称该陶片“属南荡文化遗存,即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迁徙到江淮东部的文化遗留,其年代约为龙山时代末至夏初,比丁公陶文略晚。”30

学者们对这些排列成行的符号都很重视。李学勤先生认为,反对新石器时代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学者“所持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符号单个孤立,无法知道是否具备音、义等文字的基本性质”。他认为“良渚文化陶器上多个成行符号的出现,有可能祛除这样的疑难”。31裘锡圭先生认为李学勤先生的意见很值得注意,同时指出,良渚文化多个成行的符号,尤其是余杭南湖黑陶罐上八、九个符号排列成行的一例,可能确实反映了用符号记录语句的认真尝试。也就是说,它们非常可能已经是原始文字了。但是,裘先生也指出:遗憾的是由于材料太少,并由于我们对良渚文化主人的种族和语言情况缺乏了解,正确辨释这种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恐怕很小。32

图五余杭南湖黑陶罐上排列成行的符号

图六丁公遗址陶片上的符号

图七龙虬庄约5000-5000年前的符号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排列成行的符号也完全可能不是文字。李万福和杨海明认为,民族学材料告诉我们,许多线式符号根本算不上文字。我们在探索文字起源的时候,一刻也不应忘记这一点。33他们列举了好几例排列成行的符号,但都可以肯定不是文字。其中一例摘自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一书(红旗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这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猎人要告诉人们这样的意思:我坐船照这个方向到岛上去,我要在岛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岛上,睡两晚。我希望杀死一头海狮才回家。

阿拉斯加人根本没有文字,但是也用排列成行的符号来表意。看来,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新石器时代的排列成行的符号,要确定他们就是文字,还需要别的证据。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在探讨汉字起源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对判定符号是否为文字的标准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应当就是一种进步。与此同时,大家基本上也都认识到,文字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点就是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形成。在完整的文字体系形成之前,已经产生的文字通常只能记录语句中的部分词语,并且往往跟图画式的表意手法夹杂使用。有人把这种不成熟的文字称为原始文字。34

从仅仅用符号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到用符号来记录语言,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我们前面谈到甲类和乙类符号,认为它们很难看成文字。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意义。仅从这些符号出现的位置来说,就很值得注意。例如仰韶时期陶器刻划符号的习惯非常固定,多施于钵形器外口缘黑色宽带纹上,一器一个符号,多数在陶坯入窑前刻划,烧成后再刻者较少。35这无疑说明这些符号有一定的意义。有人已经指出,新石器时代的甲类符号里至少应该包含用来区别器物的使用者或制造者的符号和记数的符号。刻在大汶口文化文化陶尊上的乙类符号可能有两种用途。有的用作性质接近后世的族氏或人名的标记,有的用作器主或其所属之族的职务或地位的标记。在同一个陶尊上出现的两个符号也许是分属这两类的。36虽然这样,还应该指出,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却不一定是文字,即使在较早的时候,这种方式的使用很可能促使人们学会了用符号来记录语言。当人们认真地用符号尝试着记录语言时,原始文字才会产生。

可以设想,在古代中国偌大的范围之内,原始文字很可能并不止一种。各地区不同的人群完全有可能分别创造出多种的原始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李学勤先生曾把南湖黑陶罐上的符号当作原始文字加以考释,并“倾向于这种符号是汉字先行形态的假说”。但是他同时又指出,这件陶罐上的符号“虽然多个成行,仍有属于文字画的可能”,并说:“我们还必须承认,中国境内存在的古代文字,绝非都是汉字,或与汉字直接有关。……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也可能是文字,但又同商周文字无关。”37这些意见非常重要。裘锡圭先生也曾指出:“1936年发现的良渚豆盘上的符号,作风跟南湖黑陶罐等器上的符号显然不同,但也是多个成行的。这会不会是良渚文化的另一种原始文字呢?”38原始文字的发展前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见得原始文字都一定会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有的原始文字可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就死亡了。有的原始文字很可能会在某一范围或某一行业中使用而变得非常特别,最终的命运也是推出历史舞台。39有的原始文字虽然被使用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例如我国云南省的纳西文字,其使用的时间相当长,但是长期一直处于原始文字的阶段而没有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此外,从理论上讲,最后所形成的完整的文字体系,可以是从以前的某一种原始文字直接发展而来,也可以是以某一种原始文字为主,综合其他一些原始文字而来的。具体对于汉字来说,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可以找到它所从来的原始汉字,另一种则很难找到这个直接的源头,因为它很可能是“综合”而来的。因此,我们在为寻找原始汉字时,似乎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不必仅仅从形体上来给古汉字找到更早的源头,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原始文字的复杂情况。

从原始文字到完整的文字体系,又是一次质的飞跃。促使这种飞跃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要的社会条件是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社会对文字的需求程度,一方面指社会发展的程度。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它对文字的需求就越高。当一个社会发展到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和人口密集的城市,这个社会的统治者势必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来加强统治。40回过头来看,原始文字的产生所要求的社会条件应当要比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形成所要求的社会条件少。某一个氏族甚至某一个人在一定的时候都可能尝试着用符号记录语言。一旦这些记录语言的符号得到一定范围的使用者的同意,就应当具备了文字的条件。但是,这种原始文字可以都跟后来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也可以没有这种关系。因此,重新检验前面所举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符号,结合这些符号出现的社会条件,我们会发现:在各类新石器时代的符号中,从外形上看,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虽然还不能断定为原始文字,但却

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像古代象形文字的一种符号。从有些符号在并非出于一地的遗物上并且不止一次地出现的情况来看,这种符号的稳定性显然也是相当强的。它们无疑可以看作原始文字的先驱。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生产相当发达,社会的贫富分化也已经相当显著,原始文字开始出现的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如果汉字形成的过程接着开始的话,那些乙类符号的大多数应该是会转化成文字的。大汶口文化分布的地域接近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有些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的作风,跟古汉字确实很相似。看来这种符号虽然不见得是原始汉字的前身,但是很可能曾对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某种影响。再从符号排列的方式看,上面所举的排列成行的新石器时代的符号,也跟后来的汉字在形式上最为接近,虽然难以肯定它们就是原始汉字,但其中也许就包含着当时人用这种符号来记录语言的认真尝试。其出现的时间都跟大汶口文化的时代相差不多,当时文字起源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因此,虽然它们不一定就是汉字的前身,但应当承认它们对汉字的形成也有过影响。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前2800至前2500。这样看来,也许我们可以推测,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就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41最后,我们还应该指出,一定的社会条件确实是文字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要使已经发明的原始文字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仅仅有这样的社会条件还是不够的,至少还必须有另外两个条件。其一,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群独立的、脱离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其二,在这个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应当比较容易用符号记录下来。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完整的文字体系才会形成。42

二、殷墟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3

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探讨汉字起源最有根据的材料

完整的记录语言

文字的结构

文字的排列方式

保留原始文字的痕迹

夏商之际汉字体系的形成

在第一节中,我们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刻划或绘写的符号,由于目前大家对这些符号的性质还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因而很难肯定这些符号就是汉字的前身。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有为数不太多的属于夏代的“文字”,但是,其性质也很难肯定。商代前期的文字,目前发现的也很少,还不足以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商代晚期的铜器铭文大都比较简单,多数只有一至五六个字,最长的也不过四十余字。见于陶、石、玉、骨、角等物品上的文字也很少。因此,在能反映当时文字面貌的可靠的古汉字资料里,商代后期的殷墟甲骨文仍然是时代最早的成系统的资料。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只能从甲骨文字的本身去推求它究竟已经有了多少年的发展历史。”44由此可见殷墟甲骨文不仅可以反映汉字体系较早的情况,而且也是我们探讨汉字起源最有根据的材料。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拓片约有六万片左右。如以平均每片十字计,总字数已达六十万左右。其他各种先秦古汉字资料,在数量上都比不上甲骨文,由于殷墟甲骨文的时代既早,数量又多,它在汉字史上的重要性

非常突出。

从殷墟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无疑已经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了。甲骨文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数是商王及其贵族进行占卜的记录,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一般的记事刻辞。由于商代统治者非常相信占卜,很多事情都要通过占卜来了解吉凶。因此,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甲骨文中都有所表现。例如战争、祭祀、农业、天气、未来十天的吉凶,乃至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在甲骨文中有不少记录。殷墟甲骨文的单字数量已达四千左右。45有人推测当时人也应当有简册之类的书写材料,一般也应当是用毛笔在简册上面写字的。甲骨文中的“册”字就象把简册编连起来的样子(看《甲骨文编》电子版87—88页),有人还认为某些甲骨上的卜辞是从简册上面抄写来的。46估计当时人平时所使用的字的总量跟甲骨文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当在4000至5000这个范围之内。商代以后,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字数大概也在这个范围之内。47由此可见,当时人利用四五千个文字是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的。

在商代,有一个庞大的“贞人”集团为其统治者服务。这些人往往代替商王或大贵族主持占卜。甲骨学者认为,贞人不一定就是在甲骨上刻字的人。但是,可以推想,这些贞人也一定精通文字,他们所书写的文字一定在其他材料上面,可惜没有被保留下来。这也说明,当时掌握文字的人一定也不在少数。甲骨文的刻写,不同时期、不同类别都显示出娴熟的技巧和多样的风格。这反映出刻字者一定受过比较严格的训练,并经过长期的锻炼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有的甲骨上面,在熟练的字迹旁边,还有稚嫩的“习刻”文字,可以想见当时老师言传身教的情形。

从文字构造来看,甲骨文中既有大量的象形字和会意字,也有大量的假借字,还有不少的形声字。甲骨文里的象形字,有些已经很不象形了。有很多动物字,已经跟动物的原样有了一定的距离,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是什么动物了。例如就是“犬”(电子版405页),就是“豕”(388页),就是“牛”(32页),就是“羊”(181页)。“犬”和“豕”的区别主要在身体和尾巴,“犬”的身体较“豕”瘦,“犬”的尾巴是上翘的,“豕”的尾巴是下垂的。“牛”和“羊”则只画出头部来代表,而且,头部的形状也很简略。其他如(刀)就不像一把刀(199页),(示,5页)也跟“神主”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不经过古文字学家的考证,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的。现存的甲骨片上的字,大多数是用刻出来的。据分析,当时人平常也应当用毛笔书写文字。“筆”字本从“聿”,甲骨文写作(128页),正象手持毛笔写字的样子。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面刻字比较吃力,为了提高效率,刻字的人就不得不改变毛笔字的写法。这也使得很多字更不象形了。

甲骨文中假借的方法也使用得非常普遍,例如本是一种竹编盛物之名“箕”

的象形字,却常被借用来表示音近的语气词“其”。象高冠美羽的鳳鸟,却被

借来表示“风雨”的“风”。本是当鸟虫翅膀讲的“翼”的象形字,却被借来表示“翌日”的“翌”。这些字记录的都是极为常用的词。对于很多不容易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商代人通常就用假借的方法来为它们配备文字。

甲骨文里还有不少形声字。形声字既有指示字义的偏旁,也有表示字音的偏旁。在使用意符、音符的文字里,尤其是对于记录以单音节语素占优势的汉语来说,这是一种最适用的文字结构。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在整个文字体系中还不占优势,但是后来形声字产生的方式都已经出现。一种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这是为了克服假借所引起的字义混淆的问题,因为一个字既用来表示本义所代表的词,又用来表示跟它音同或音近的词,在具体的环境下有时就难以辨别它到底表示哪

一个词。商代人把有些表意字或表意符号用作指示字义的符号,加注在假借字上。

例如在上加注“日”造出字,专门表示“翌日”的“翌”。另一种是在表意字上加注表示读音的偏旁,使它们跟所代表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例如在上加

注(凡)而成为,因为古音“凤”和“凡”音近,“凡”可以表示“凤”的

读音。有时候,甲骨文里还能发现“省声字”。例如甲骨文中的“”字,裘锡

圭先生指出它“是一个从‘犬’从‘’省声的字。”“‘’是‘埶’的本来写法,后来繁化为‘蓺’,古书多写作‘艺’。”48又如甲骨文里有一个字,有的学者指出,这个字就是“膏”字,本从(高)声,但在此字中“高”字已经被省去了“口”旁。甲骨文里这个字还有不省的形体,写作。49一般来说,“省声字”一般都是由不省的形声字变来的,“省声字”的出现,意味着当时人使用形声字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

商代文字的排列形式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律,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上到下、自右到左的布局了,这肯定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形成了。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一直到20世纪一二十年代才被自左向右的横行文字取代。甲骨文中有些字为了适应直行排列的需要,已经改变了字形迎来应有的方向,如上面所举的犬、豕等字都变成脚腾空尾着地了。除了直行排列要求这些字不能在横向占用太多的位置以外,有人推测形成这种样子也许是受了当时一般是在简上书写的做法的影响。50不仅表示动物的字是这样,有些比较复杂的表意字也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例如宿、疾、梦等字,甲骨文分别写成、、,其实“宿”本象人睡在屋里的簟席之上,“疾”表示人躺在床上因生病而痛苦流汗,“梦”表示人躺在床上手舞足蹈做梦的样子。甲骨文把它们都写得竖立起来,看不出人躺着的样子了。51

殷墟甲骨文在记录语言方面是很忠实的。这从使用否定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见于殷墟甲骨卜辞的否定词,有“不”,“弗”,“勿”,“毋”等好几个。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不”和“弗”以及“毋”和“勿”两组,这两组在意义上的区别一般人还能分辨出来,但是这两组内部各自的区别连现在的语法学家都说不清楚。如果甲骨文记录语言不是很重视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又如下面一条卜辞:

辛卯卜,彡酒其又(侑)于四方。《合集》30394

命辞中的“其”刻在“酒”和“又”之间,位置和大小跟全版其他字都很不协调,显然是补进去的。“其”字一个虚词,在古汉语以及卜辞中,一句话的主要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其”,也可以不加“其”,二者在语义上的区别,现代人不容易感受到。但是,这一版卜辞却特地把“其”补刻进去,不仅说明了“其”在语义表达方面一定有它的作用,也说明了记录卜辞的人对于文字记录语言的作用有比较认真的态度。

从以上各种情况来看,甲骨文所代表的汉字,不仅能够完整地把汉语记录下来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相当成熟,这说明汉字发展到商代晚期应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殷墟甲骨文里也还保留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原始文字的痕迹。

首先,从整个文字体系来说,形声字的数量还不像后代那样占多数。有人统计,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大概只占整个文字的20%多。52这跟甲骨文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表意字是相关的。虽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已经变得不太象形,但是表意字

的构成仍然带有比较原始的“图画”性质。例如,表意字构成成分经常使用一些

象形符号,有的象形符号从来不能单独成字。例如(射)字有手形和弓箭形构成,其中箭形不能单独成字,又如(立)字中象人所站立在地上之形,上面即正面的人形,下面表示地面。正面的人形单独成字就是“大”字,但在这个字里面却只能理解成一个人的形状,而不能当“大”来理解。表示地面的“一”形则从来不能单独成字。另外,合体字构成成分的相对位置具有较强的表意作用。构成成分相同,但位置不同,就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字。例如“伐”和“戍”分别

写作、,它们所用的构成成分都是“人”和“戈”,但是“戈”加之于人脖子上就是“伐”,表示的是“砍头”的意思;戈架于人之肩上就是“戍”,表示的是“扛着戈去戍守”的意思。这两个字到了小篆已经变成伐和戍,就不容易看出它们区别了。又如“妇”、“乳”、“毓”三个字都跟女人有关,但甲骨文中“妇”

作,所从的“女”作,跟单独写的“女”字一样;而“乳”作写成,其中

的既跟不一样,也跟不一样。其中的“子”作形,跟一般的“子”作

形的写法也不一样。至于“毓”字则写作,所从的跟“妇”、“乳”等所从的“女”都不一样。“子”也写成倒形,表示生孩子时头是先出来的。53这些构成成

分之所以写得不一样,都跟甲骨文表意字比较原始的特点有关。因为足以表

现母亲哺乳孩子的样子,则表明女人生孩子跟平时跪坐的样子(即所象的样子)不同,至于“妇”的“女”旁大概只是一般的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跟女人有关,并无特殊的含义,所以就写得跟单独成字的“女”字一样了。“毓”和“乳”中的两个“子”形写得不同,也都是为了更加象形。

汉字发展到后代,“已基本上成为由数量不太多的基本造字单位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的符号体系了”54,甲骨文中那些象形性原则就被抛弃了。

其次,甲骨文中有些表意字的字形有时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学者指出,通过观察一些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原始文字,可以推测这是比较原始的现象。例如:中国云南省纳西族(即么些族)使用过的一种原始文字,把“吼”字写作,在牛头的嘴前方加象征吼声的线条以示意。在这种原始文字里,如果要表示“马吼”的意思,不必在“吼”字上加“马”字,只要把“吼”字中的牛头改为马头就可以了。甲骨文里也有类似现象。例如:甲骨卜辞里时常提到对祖先

举行进献事物的()祭。“”在古书里多作“登”。《礼记·月令》说“农乃登麦”,“农乃登黍”,郑玄注:“登,进也。”甲骨文“”字象两手捧着一种称为“豆”的盛食物的器皿,有时还加上“示”旁写作“”,表示向祖先的神主进献食物。如果登祭所用的食物是鬯(一种香酒),“”字就可以改写为“”,两手所捧的“豆”为“鬯”所取代。卜辞里既有“鬯”,“新鬯”,也有“鬯”,

“新[鬯]”,看来“”仅仅是“”字有特殊用途的一个异体。但是在汉字发展的较早阶段,“”应该是直接用来表示“(登)鬯”的,就跟纳西文“吼”字的牛头改为马头以后可以用来表示“马吼”一样。到了甲骨文时代,这种比较

原始的用字习惯基本上已被抛弃,但是“”则作为“”的一种异体而保存了

下来。卜辞里偶尔可以看到后面没有“鬯”字的“”字,也许仍然是用来表示“登鬯”的。此外如象畜牛羊于栏的“牢”字,卜辞里用来指太牢的时候通常写作“牢”,指少牢的时候通常写作“ ”(古代以牛为太牢,羊为少牢),也是同类的现象。在晚于殷墟甲骨文的汉字里,这类现象基本上就看不到了。55第三,甲骨文中还有一些现象跟原始文字的特点是相同的。裘锡圭先生最早

指出,在埃及圣书字、楔形文字、纳西文、古汉字等古老文字中有一个相同的现象,语音并不相近的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可以用同样的字形作为它们的表意字。例如在纳西原始文字里,象空气流动的“”字,既代表“风”这个词,又代表“春季”这个词,因为春天常常刮风。这其实会影响文字表达语言的准确性,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现象。我们在殷墟甲骨文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例如在相当多的甲骨卜辞里,“月”和“夕”的字形并无区别,“”也可以代表‘夕”,“”也可以代表“月”。在後来的古汉字里,“月”和“夕”作为表意偏旁有时可以通用;作为单字时不加区分的情况虽未绝迹,但已极为少见,跟殷墟甲骨卜辞的情况显然有别。56

第四,甲骨文中还存在着文字记录的顺序跟语序不一致的现象。这也是原始文字所遗留的痕迹。例如有一条卜辞说:“甲申卜,御妇鼠妣已二”(《合集》

19987),卜问用“二”作为牺牲祭祀妣己以祓除妇鼠的灾殃是否可行。“”显然是“牝”、“牡”二字的合文。对于“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二牝二

牡”,一种是“二牛,一牝一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在这句话里都有必不可少的字没有写出来。也可能写卜辞的人是直接以“二”来代替“一牝一牡”的。那就跟文字与语言相对应的原则离得更远了。此外,不管怎样解释,在这句话里,“牝”、“牡”这两个词都不是直接相连的,但是写卜辞的人却把它们合写成一个“”字。从这个角度来看,“二”也是文字排列不合语序的一个例子。

在甲骨文里,卜辞行款比较紊乱的现象也相当常见。在少数商代后期的铜器上,还可以看到铭文排列得很乱的现象,例如在一个大“亚”字里杂乱地填塞着一些族名、祖先名和其他文字,或是把有的字填写在别的字的空隙里。这些现象大概也跟原始文字排列方式的影响有关。

从上述这些迹象看来,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基本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不会很远。现在学者对于形成的时间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有的学者主张汉字形成于夏初。57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团”。58但他们都没有提出比较可靠的根据。有的学者指出,《尚书·多士》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对商朝遗民的训话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周公特别强调殷的先人有典册记载“殷革夏命”之事,也许我国就是从夏商之际才开始有比较完备的记事典册的。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很可能也就在夏商之际。我们在第一节说过,原始汉字可能开始出现于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大约到这一千年的末期,夏王朝建立了起来,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时期。统治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汉字改进的速度一定会大大加快。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就是原始汉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59

1古书里“仓颉”又常常写作“苍颉”。

2有关仓颉传说的文献材料,周澍《仓颉传说汇考》(《文学年报》第7期,1941年)收集较多,可以参看。

3唐兰《中国文字学》第53-54页对此说进行过批判,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据开明书店1949年版重印。

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5很可能由于“仓颉造字”在战国晚期是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而战国晚期的人一般认为远古时候没有文字,因而在记载关于远古的传说时,把“仓颉”删掉或改成别的名字了。李零先生认为《汉书·古今人表》中的“卷须氏”可能是“仓颉氏”之误,见上引书第250页。

战国时代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考虑的。下面我们要引到的《庄子》里的话,在“轩辕”之前是“驪畜”而不是“仓颉”,这是不是已经被改掉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6此段分析参考了李万福、杨海明《图说文字起源》第84页的说法,重庆出版社,2002年。7参看唐兰《中国文字学》第54-56页;裘锡圭《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126-128页,载《中国古代文化史》(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第12页,《文物》1989年第1期。

9对新石器时代各种符号综述性的论著,可以参看陈昭容《从陶文探索汉字起源问题的总检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7本第4分,1986年;陈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我国出土的西周以前的陶文简表”,第72-75页,《文物》1985年第3期;王蕴智《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李万福、杨海明《图说文字起源》,第162-170页,重庆出版社,2002年。

10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图一选自《西安半坡》第103图,西安半坡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图二选自《姜寨》。

12转引自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文物天地》1993年第2期。

13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1979年。

14参看《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中所收的唐兰、于省吾、高明等人的文章,齐鲁书社,1979年。

15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16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姚孝遂《古文字的符号化问题》,《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年;高明《论陶文兼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17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1期,参看12页、15页、23页的相关介绍。

18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第28页,《文物天地》1993年第2期。

19李乔《再次证明半坡陶文是古彝文始祖》,《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20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21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第3期,1981年10月。

22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23李万福、杨海明《图说文字起源》第54页。

24上引李孝定《再论》一文,第461页;又见上引陈昭容文第700-70页。葛英会《筹策、八卦、结绳与文字起源》也持类似的观点,文载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13期,2002年6月。

25见上引汪文《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

26参看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重庆出版社,1998年)、魏晓明、汪清《汉字产生时代的历史考察》,《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4页、48页、56页对这些排列成行的符号都进行了列举,可以参看。

27据余杭县文管会《余杭县出土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陶器刻划符号》第184页图五,《东南文化》1991年5期。

28见《中国文物报》1993年1月3日3版。

29见《中国文物报》1993年9月5日。

30张敏《从史前陶文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第47页。

31《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中国文化研究集刊》2辑10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32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33《图说文字起源》第142-143页。

3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1页。

35陈昭容《从陶文探索汉字起源问题的总检讨》对符号出现的位置有较多的总结,可以参看。36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37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中国文化研究集刊》2辑第10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38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

39参看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对丁公陶文的分析。40参看卢丁《汉字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李万福《汉字起源问题览要》,《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第85-86页;李立新《“河图洛书”与汉字起源》,《周易研究》1995年第3期;李先登《试论中国文字之起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41参看裘锡圭《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138页相关的论述。

42具体情况请参看李万福、杨海明《图说文字起源》第五章。

43此节的撰写主要参考了裘锡圭先生的几种论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载《中国古代文化史(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殷墟甲骨文在文字学上的重要性》,《古文字学论集》,东文选(韩国),1996年;《从文字学角度看殷墟甲骨文的复杂性》,载《中国学研究》第十辑,淑明女子大学中国学研究所,1996年。

44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75页,中华书局,1986年。

45甲骨文单字的统计,据李宗焜《甲骨文字表》,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沈建华、曹锦炎《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46张世超文。

47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48裘锡圭《释殷墟甲骨文里的“远”“”(迩)及有关诸字》,《古文字论集》第1-10页,中华书局,1992年。

49参看黄天树《略论甲骨文中的“省形”和“省声”》,待刊稿,2002年。

50游顺钊、李学勤《亚文》文章。

51董作宾《从么些文字看甲骨文》,第585页,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0.

52李孝定文。

53此段文字参考了林澐《关于甲骨文“字素”和“字缀”的一些问题》,《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6。

54引自上引林沄文。

5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56更多的例子参看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初探》263-26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57孟维智《汉字起源问题浅议》,《语文研究》180年1期106-108页。

58徐中舒、唐嘉弘《关于夏代文字的问题》,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127、140页。认为汉字形成于商代的,还有卢丁《汉字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姜可瑜《殷墟文字形成假说》,《文史哲》1992年第2期;孙华《关于汉文字形成的几个问题》,油印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论文;李万福、杨海明《图说文字起源》,重庆出版社,2002年。

59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已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古人记事的方法~了解古人造字的方法。 教师:象形字卡片、不同时期“马”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做的游戏叫猜猜看。请看卡片,出示象形字卡片,~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2.师小结:这些符号就是古老的汉字。这些古老的汉字是如何一步步演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坐时间飞船~回到远古时代~变成我们今天的汉字的呢? 再现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板书课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二、情景模拟~探索汉字起源 1.师:同学们~汉字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的~那你们想知道在没有汉字以前~古人是怎样记事的吗,那就让我们通过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课件:古人生活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是一群古人~此时太阳从天边升起来了~我们开始了一

天的劳动。我是你们的首领~现在我来分配任务:我们分成几组~你们去猎羚羊~你们在家里守护那头快生产的母马~你们去采摘果子~你们去小河里打鱼……夕阳西下~我们满载而归。我来看一看嗯~不错~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呢:现在请各小组想一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今天打猎的收获记录下来~但不能用文字。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文字呢。 2.教师深入各组~引导~你们组猎了几头羚羊,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你们组负责守护母马~原来部落里有几头马,今天又新生了一头小马~你们打算怎样记录,你们组采了几篮子野果,哪边的树上果子比较多,你们组打了多少条鱼,……各小组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录。 3. 各组展示记录方式~让其他组猜测本组要表达的意思~并评论那组表达得 更简捷准确。 4. 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老的方式来记事~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生谈体会, 教师总结:正像同学们说到的那样~用这样的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 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 5.古人的记事方法 师:课前老师也请大家去了解了古人记事方法~除了刚才你们的方法外~古人 还使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汇报~师板书。 ,出示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 师:这是人们通过一些考古的发现和古籍进行推测的。请大家来试着当当考古 学家~推测一下人们的记事方式。 怎样结绳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怎样刻木记事,这种方式又有什么不足,,生推测, 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这种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呢,,生~画图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意思~但是太慢了。,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和研究 请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仓颉造字的传说 新石器时代遗物上的各种符号 判定文字的标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形成的社会条件 文字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关于它们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类未解之谜之一。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多种,而汉字是最为古老的。比起其他几种早已不用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人们越是感到汉字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就越想了解它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探讨汉字的起源不仅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且也可以给人们探讨其他文字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提供参考,对于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的起源也非常关注。如今几乎家喻户晓的“仓颉造字”1的传说,早在战国晚期就流行开了。这一时期的传世文献里有这样的记载: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苍颉造文字。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引《世本〃作》)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这种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传世的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却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从来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仓颉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呢?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魏晋以后人则说仓颉是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2《尚书正义》孔颖达疏说: 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崔瑗、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之王也。 汉代人把仓颉跟史官联系起来,大概并没有多大的根据,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史官在平时跟文字接触最多,所以才有此说。魏晋人说仓颉是远古的帝王,

汉字的起源和故事

汉字的起源故事(最全收集) 一、汉字常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一)汉字的起源 1.汉字的起源 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一般说来,文字的发展有一个从多头到单头,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表形至表音的过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还尚在百家争鸣中,看来还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佐证说明!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说:“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确认属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2、汉字的始祖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期一个叫苍颉的人创造的。 在我国的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总是糊满了眼屎,但这两双迷迷蒙蒙的眼睛中总是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观察事物特别清楚。他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坐在一张凶猛野兽的皮上,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土笔,与坐在他对面的人交谈,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他的头形也不同于一般人,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他经常骑着毛驴,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四处奔波,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那时没有纸,他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他收集的不少,装了好多袋,毛驴走到现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

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 ?上网查找资料、 ?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向老师咨询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set up, grasping party building work in non-public economic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the party building.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party members the whole publicity, voting and mobile party members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and improve party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2018海南高考,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5.[2017全国卷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2016全国卷Ⅱ,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7.[2020陕西汉中第五次质量检测]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B.艺术的教化功能 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 8.[2019江苏高考,21,13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 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但是在甲骨文之前,我们根据文献资料了解到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历史旧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这些旧说并不都是无稽之谈。 有关文字起源的六种传说,我们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前文字时期的传说,另一类是关于创造文字本身的传说。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原始汉字发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汉字向成熟的文字体系过渡时的一些历史状况。 (一)结绳造字说 结绳记事的说法首见《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庄子?箧篇》也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根据这两个说法,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结绳记事,神农氏是用结绳的最后时代。至于结绳这种记事方法如何施行,《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人们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标记大事小事。尽管结绳的记录功能很弱,但结绳说既有后代民俗作为确证,又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分析出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可信度较大。 (二)契刻传说 这是与结绳说相提并论的传说。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即是契刻。这也是古代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尚书》:“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其中“书”又当别论,“契”是指刻划和经刻划物。(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制刻符、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及丁公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制刻符。) (三)八卦造字说 八卦是上古巫人用作吉凶占卜的一种特殊符号。宋?郑樵在其《通志?六书略?论便从(纵)》中认为,由于八卦符号的纵横变化,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汉字。这种看法很难令人相信。有限的卦爻符号,不管是八卦,还是八八六十四卦,是难以演化出众多的原始汉字的。不过,我们不能排除汉字构形与八卦爻象在文化方面的某些联系。 八卦,《易经》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由整线“—”(代表阳)和中断线“--”(代表阴)组成。每两卦相互对立,其中,阴阳的对立是根本。阴阳两种气体结合交感产生万物。正反,变化,发展,矛盾,辩证法因素。科学和迷信,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有的时候,二者会奇妙地纠缠在一起,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四)仓颉造字说 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

汉字的起源和使用

第一、汉字的起源 一、文字起源: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1、结绳记事: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2、契刻记事: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二、图画文字: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三、甲骨文: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汉字的起源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与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就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就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就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与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就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就是,时间也就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就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就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就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 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就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就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就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就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就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

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为结绳说。《北史?魏本纪》中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在《周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二是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三是仓颉造字说:此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里有“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着书”。许慎《说文解字?序》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供联盟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宋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贴》,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四是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五是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汉字的发展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汉字的一种字体,特指商末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所记的文字。殷人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渔猎、出入、年成、风雨阴晴、疾病祸福等,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占卜的方法是首先打磨乌龟壳(主要是龟的腹甲版)或者其它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然后凿钻其反面,再加火烤,使正面显示裂纹。他们在卜兆旁边刻上文辞来记录向神鬼询问的内容、神鬼的启示以及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辞,或者叫做殷墟卜辞。其实,另有一些特殊刻辞并非用于占卜,而是主要用于登记龟甲兽骨的来源、数量、整治的过程,以及有关人员的名字等,内容往往十分重要。 王懿荣是鉴定出商代龟甲兽骨文字的第一人。在1899年,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时候殉职了,他所收藏的甲骨归于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刘鹗(字铁云),他把所收藏的甲骨片编为《铁云藏龟》一书,此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2.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并称为三大古字。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惟有中国的文字生生不息,延用至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PPT 一、汉字的起源 对汉字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结绳说,图画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书中给我们举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图画文字。 除了图画说以外,我们要重点讲一种起源说——仓颉造字说。 PPT(图:仓颉,仓颉的文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徵,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 其实,不管是什么起源传说,从这些传说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 对以上关于文字的起源传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流传至今,经历的上千年的变化,逐渐地简单化,便于书写。那么汉字是从从古至今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汉字的起源观后感600字 字道

汉字的起源观后感600字字道 所谓字道,观其形,思其义,解其意。 自看了王婷的《汉字的起源》,我对汉字有了新的了解。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古老悠久,其中,汉字,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草书潇洒豪迈,行书形如流水,楷书方正端庄,隶书圆润整齐,这都是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精华。 中国汉字,同学们也都人尽皆知。可谁又知道它的来历,它的起源?据考古材料证实:汉字发明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数据,体现了我中华民族的高智慧。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而聪明的华夏子民又巧妙地研究出了书法,研究出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更将汉字的精华完全体现出来。 一个字的诞生,需要观察,研究。在历史上有一种字叫做象形字,它是由祖先观察周围身边的一切事物而发明出来的字。例如“鱼”是最为熟知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的智慧。也告诉大家一定要多观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察,多思考。我们没有发明汉字的高智慧,但我们要继承祖先的优良品质—-勤观察,多思考。 看着这些汉字,我惊叹汉字的历史悠久,赞美汉字的神奇精粹。我总是能想到很多很多,草书的潇洒豪迈,让我明白做人就要大大方方,敢做敢想,不要娇柔做作;行书的形如流水,一气呵成,更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拖拖拉拉;楷书的方正端庄,昭示着做人要端庄,形式端正……这些凝聚古人的智慧精华的汉字,彰显了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汉字已经走向了全世界,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带给所有人民。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的魅力,这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粹,理应更多的人了解它,明白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汉字的起源和汉字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2)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推进新课 北京奥运会将要举行,圣火传递仪式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奥运会的会徽。 1、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 (2)八卦说 (3)书画说 (4)仓颉造字说 课堂活动:文字游戏 2、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课堂活动

3、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草书 (6)楷书 课堂活动:书法欣赏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课后“小试身手” 汉语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2、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3、了解汉字架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构件的定义与架构拆解的规则 教学设计 1、方块的奥妙 汉字由各个部件构成,构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这就是方块的奥妙。 2、汉字的构件——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 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3、汉字的构件——部件 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5、补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 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语文书历史书 课外:《中国通史》《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

汉字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汉字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的一种工具。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经销声匿迹不再使用,而且现在这些地区所使用的的文字与这些古老的文字也没有渊源关系。所以,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华夏民族的骄傲。 对于中国汉字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最为盛行的说法是天神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从而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 但是传说始终是传说。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文字的发展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并且汉字的字体具有继承性 中国的文字主要的发展历程是:甲骨文(商代)→金文(周代)→小篆(秦代官方)→隶书(秦代日用体,汉代盛行)→草书(汉代流行)→行书(汉代流行)→楷书(魏晋至今) (1)甲骨文甲骨文于清光绪时被发现。甲骨文是目前为止华夏民族所发现的最早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时用火灼烧龟甲,龟甲就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利用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上的文字便被称为“甲骨文” (2)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因为相对于甲骨文来说,金文更容易篆刻书写,所以更接近原始文字。 (3)小篆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称,而“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是秦国的官方文字。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汉字到了小篆阶段,文字的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字形的结构简化了。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 (4)隶书隶书是从草率的篆书变来的。在秦代,通行小篆的同时,还通行隶书。隶书是汉代的正式字体。早期的隶书仍保留了一些篆书的风格,后期的隶书笔画趋于平直,字形也逐渐成扁方形了。隶书可以说是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种过渡字体。 (5)草书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