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全咬花(晒纹)拔模角度设计

最全咬花(晒纹)拔模角度设计

最全咬花(晒纹)拔模角度设计
最全咬花(晒纹)拔模角度设计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 1 压铸模具的结构 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 1.导柱 2.固定外模(母模) 3分流子镶套 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 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 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 15.导套 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 (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 (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 内模(母模模仁) (1)内模壁厚 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 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 (1)固定外模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第三章拔模斜度

第三章拔模斜度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岀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汁的过程上已预留岀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岀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汁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岀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泄。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 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O.O25m 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岀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塞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岀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岀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o 3. 1拔模斜度确定要点 (1)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2)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3)制品形状复杂不易拔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拔模斜度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拔模斜 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三章拔模斜度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拔模斜度确定要点 (1) 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2) 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3) 制品形状复杂不易拔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 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 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 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工程图标注方法与技巧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拔模角度的深度分析

孔的问题 a.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2倍以上。 b. 孔与塑件边缘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3倍以上,如因塑件设计的限 制或作为固定用孔,则可在孔的边缘用凸台来加强。 c. 侧孔的设计应避免有薄壁的断面,否则会产生尖角,有伤手和易缺料的现 象。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完整版)咬花标准

蚀纹标准 一.Mold-Tech Mold-Tech A Mold-Tech B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0000.00041°MT-112000.003 4.5°MT-110100.001 1.5°MT-112050.00254°MT-110200.0015 2.5°MT-112100.0035 5.5°MT-110300.0023°MT-112150.0045 6.5°MT-110400.003 4.5°MT-112200.0057.5°MT-110500.0045 6.5°MT-112250.0045 6.5°MT-110600.003 4.5°MT-112300.00254°MT-110700.003 4.5°MT-112350.0046° MT-110800.0023°MT-112400.0015 2.5°MT-110900.0035 5.5°MT-112450.0023°MT-111000.0069°MT-112500.00254° MT-111100.00254°MT-112550.0023° MT-111200.0023°MT-112600.0046° MT-111300.00254°MT-112650.0057° MT-111400.00254°MT-112700.0046° MT-111500.002754°MT-112750.00355°MT-111600.0046°MT-112800.00558° Mold-Tech C Mold-Tech D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3000.0025 3.5°MT-114000.0023°MT-113050.0057.5°MT-114050.00254°MT-113100.0057.5°MT-114100.0035 5.5°MT-113150.001 1.5°MT-114150.0023° MT-113200.00254°MT-114200.00254° MT-113250.003 4.5°MT-114250.0035 5.5°MT-113300.0023°MT-114300.00710° MT-113350.0023°MT-114350.01015° MT-113400.003 4.5°MT-114400.0005 1.5°MT-113450.003 4.5°MT-114450.0015 2.5°MT-113500.0035 5.5°MT-114500.00254°MT-113550.00254°MT-114550.003 4.5°MT-113600.0035 5.5°MT-114600.0035 5.5°MT-113650.00457°MT-114650.0057.5°MT-113700.0046°MT-114700.0023° MT-113750.0046°MT-114750.0023°

学习模具

1. 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 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导销(GUIDE PIN),衬套(BUSHING)必须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 所有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 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 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侧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须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 打印,编号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面分开。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 度足够负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 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 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 在特殊情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时,应选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成 品之外观及留下痕迹。 23. 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确实控制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 使用电热器之模具,均需附电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26. 模具需咬花处理时,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则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为0.003”时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纸打光。 27. 确认模穴,模座强度足够。 28. 模具设计应符合成品图面附注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属于标准规格零件详细图面。 30. 模仁表面经电镀处理后,应加热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热1小时计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电镀件之厚度及附着强度均需特别注意,不得在使用后有剥落的现象。 32. 美式塑胶机顶出杆位置图,主料头末端倒钩设计,及三片模或使用剥料板模具其拉 杆设计须设计倒钩请。

咬花规格

咬花MT版常用規格表 ( 每千分之一英寸, 拔模為1°-1.5°) Mold-Tech A Mold-Tech B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0000.00041°MT-112000.003 4.5°MT-110100.001 1.5°MT-112050.00254°MT-110200.0015 2.5°MT-112100.0035 5.5°MT-110300.0023°MT-112150.0045 6.5°MT-110400.003 4.5°MT-112200.0057.5°MT-110500.0045 6.5°MT-112250.0045 6.5°MT-110600.003 4.5°MT-112300.00254°MT-110700.003 4.5°MT-112350.0046°MT-110800.0023°MT-112400.0015 2.5°MT-110900.0035 5.5°MT-112450.0023°MT-111000.0069°MT-112500.00254°MT-111100.00254°MT-112550.0023°MT-111200.0023°MT-112600.0046°MT-111300.00254°MT-112650.0057°MT-111400.00254°MT-112700.0046°MT-111500.002754°MT-112750.00355°MT-111600.0046°MT-112800.00558° Mold-Tech C Mold-Tech D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3000.0025 3.5°MT-114000.0023°MT-113050.0057.5°MT-114050.00254°MT-113100.0057.5°MT-114100.0035 5.5°MT-113150.001 1.5°MT-114150.0023°MT-113200.00254°MT-114200.00254°MT-113250.003 4.5°MT-114250.0035 5.5°MT-113300.0023°MT-114300.00710°MT-113350.0023°MT-114350.01015°MT-113400.003 4.5°MT-114400.0005 1.5°MT-113450.003 4.5°MT-114450.0015 2.5°MT-113500.0035 5.5°MT-114500.00254°MT-113550.00254°MT-114550.003 4.5°MT-113600.0035 5.5°MT-114600.0035 5.5°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粗车Φ155端面: 粗车刀具:刀片材料为YT1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主偏 角?=90r k ,负偏角?='10r k ,前角?=120γ,后角?=60α,刃倾角?=0s λ,刀尖圆弧半径mm r R 8.0=。 机床:CA6140卧式车床。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mm ,不考虑1o 拔模斜度的影响,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mm Z 3max =。由于粗车要满足mm a p 3≤,取 mm a p 3=,可一次加工。 确定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mm a p 3≤以及工件直径为155mm 时 =f 1.0~1.4mm/r 按CA6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1)取 =f 1.02mm/r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切削手册》表1.9,寿命选T=60min ) (m/min) v y x p m v c k f a T c v v v = 式中,158=v c ,15.0=v x ,4.0=v y ,2.0=m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85.0=mv k ,8.0=sv k ,04.1=kv k ,73.0=krv k ,0.1=Tv k ,0.1=tv k 所以0.10.173.004.18.085.002.1360158 4 .015.02.0???????=c v =30.25(m/min )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in)/(84.59min /161 25 .3010001000r r d v n w c s ≈??== ππ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59.84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63r/min 及50r/min 。现选取=w n 63r/min ,如果选50r/min ,则速度损失较大。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85.311000 63 1611000m dn v =??= = ππ 计算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取

塑胶产品模具的拔模角度确定

角度没有太大的规定!一般做整数方便加工就可! 不过落差一定要0.02以上!大的高度落差就做大一点!角度一般做2-3度之间!大的产品做到5度! 讨论拔模角度 讨论一下拔摸斜度,请发表高见,多大的产品需要多大的拔摸斜度。 请大家举例说明。 拔摸斜度和产品的深度有关系.看你要达到什么目的了.而且对于产品外观的拔摸斜度和产品的表面处理有关系.相同的深度,表面咬花需要的拔摸斜度比光面要大. 而BOSS柱和加强肋就不是要求很严,以容易脱模和不缩水为原则. 我们外形一般用1~2度左右 以下是我的经验值: 电视产品缺省的斜度是1:40,前壳为1.5度(我刚做了一个2度的)。后盖因为牵扯到皮纹,如果深度不大(小于30毫米),一般不等小于3度。深度较大,一般不小于6~8度。至于有什么理论公式,还请版主赐教 这个话题刚好我在别的论坛上发表过 先转贴过来了: 「拔模角」这个问题对机构人员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什麼情况要画拔模斜度?什麼情况不需要斜度?外观斜度要多少?补强肋,螺丝驻斜度要多少?真的都需要经验,及和模具设计人员讨论对机构人员来说,不要画拔模角是最好的因為在画所有的结构时,标尺寸的参考只有「一条线」加了斜度后,正式图看起来就有「二条线」万一选错条,以后就麻烦了(有经验的人应该听的懂吧!)提供一下个人的经验:拔模斜度可以在所有的结构都完成后,再来一次画出来一方面可以避免出错一方面可以加快软体运算的速度.其实一个负责任的机构人员 .应该是要把「该有」的「所有拔模斜度」都画出来 .如果你把这项工作交给模具设计人员来画的时候 .他怎麼知道你哪些地方是做「紧配合」,哪些有「间隙」?而且拔模基準面应该是以「底部」,还是「顶部」為準呢?一旦「猜错」了,有可能成品就会有干涉了 .还有有些比较高,比较深的结构是做「入子」的以及有些螺丝孔是做「套筒」的那时需不需要做斜度,那裡不需要做斜度就要跟模具人员好好讨论了 「拔模斜度」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常常為了这个问题会让模具设计人员对机构设计人员有很大的抱怨 这个可以多听听版上那些模具设计人员的心声 一般我的经验是:能不作斜度的尽量不作!原则是:1、作模具的时候容易加的!2、作大作小关系不大的! 外观的如果是出模方向的,斜度一定要作!如果是行位上出的,可以作直的!一些柱子、筋等,如果不是很深也不作! 需要配合的,斜度一定要作!斜度的大小一般根据蚀纹的型号,有具体的数值,可以查的!基本全是经验值,要考虑模具的制作方法!。。。 "出模角"的大小我看了上面大家的意见,也都认同,隻是想讲一句"高精度的模具是没有出模角的啦" 有人玩过"咩咩"的积木吗?那就是答案! 我想应為无咬花在成品表面上吧?若有的话当脱模时不就表面刮花了! 我想应為无咬花在成品表面上吧?若有的话当脱模时不就表面刮花了! 有咬花时也行,不过要跟据咬花大小适当加大脱模角 我试过在结构设计的时候不画斜度,结果就出事了,现在一般外 形部分会拔模,有配合的地方也要。其他的一些就留给模具设计人员了。 赖皮wrote: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3﹑权责: 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 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 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 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 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 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工程图标注方法与技巧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模具斜度与蚀纹关系对照表

Q/TKM 3 —2003 附录C M o l d-T e c h蚀纹样板 蚀纹号深度最小脱 模斜度 蚀纹号深度 最小脱 模斜度 蚀纹号深度 最小脱 模斜度 蚀纹号深度 最小脱 模斜度 MT-11000 ″1°MT-11200 ″°MT-11300 ″°MT-11400 ″3°MT-11010 ″°MT-11205 ″4°MT-11305 ″°MT-11405 ″4°MT-11020 ″°MT-11210 ″°MT-11310 ″°MT-11410 ″°MT-11030 ″3°MT-11215 ″°MT-11315 ″°MT-11415 ″3°MT-11040 ″°MT-11220 ″°MT-11320 ″4°MT-11420 ″4°MT-11050 ″°MT-11225 ″°MT-11325 ″°MT-11425 ″°MT-11060 ″°MT-11230 ″4°MT-11330 ″3°MT-11430 ″10°MT-11070 ″°MT-11235 ″6°MT-11335 ″3°MT-11435 ″15°MT-11080 ″3°MT-11240 ″°MT-11340 ″°MT-11440 ″°MT-11090 ″°MT-11245 ″3°MT-11345 ″°MT-11445 ″°MT-11100 ″9°MT-11250 ″4°MT-11350 ″°MT-11450 ″4°MT-11110 ″4°MT-11255 ″3°MT-11355 ″4°MT-11455 ″°MT-11120 ″3°MT-11260 ″6°MT-11360 ″°MT-11460 ″°MT-11130 ″4°MT-11265 ″7°MT-11365 ″7°MT-11465 ″°MT-11140 ″4°MT-11270 ″6°MT-11370 ″6°MT-11470 ″3°MT-11150 ″4°MT-11275 ″5°MT-11375 ″6°MT-11475 ″3°MT-11160 ″6°MT-11280 ″8°MT-11380 ″6°MT-11480 ″°MT 9000 MT 9013 MT 9045 MT 9050 MT 9001 MT 9015 MT 9046 MT 9051 MT 9002 MT 9016 MT 9047 MT 9052 MT 9003 MT 9017 MT 9048 MT 9053 MT 9004 MT 9036 MT 9049 MT 9054 MT 9005 MT 9037 MT 9060 MT 9055 MT 9006 MT 9038 MT 9061 MT 9056 MT 9007 MT 9039 MT 9062 MT 9057 MT 9008 MT 9040 MT 9063 K 5000G MT 9009 MT 9041 K 9000G K 5024G MT 9010 MT 9042 K 9070G K 2400G 11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和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第三章-拔模斜度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第三章-拔模斜度

第三章拔模斜度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

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3.1拔模斜度确定要点 (1) 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锻件毛坯计算

锻件毛坯计算 如图,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 在1吨模锻锤上模锻,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材料45钢。 解: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1)计算锻件质量m ()2223313290463610036100107.8510222m kg πππ--????????=??+??--??????? ? ? ??????????? 5.76kg = (2)计算锻件复杂系数S ()2222132904636100361002220.5361321002S ππππ??????????+??--???? ? ? ???????????= =???? ???

S 在0.32~0.63G C =范围内,所以复杂系数为2S 级。 (3)材质系数M 45钢含碳量c%=~%<% 所以材质系数为1M 级。 (4)由表2-2、表2-3查得零件加工余量 锻件厚度尺寸100mm ,余量~,取。 锻件长度尺寸132mm ,余量~,取。 内孔直径尺寸46mm ,余量。 (5)根据锻件质量m 、复杂系数S 、材质系数M ,由表2-4、2-6查公差 锻件尺寸132mm ,公差 2.11.13.2mm + -; 锻件尺寸90mm ,公差 1.90.92.8mm + -; 厚度尺寸100mm ,公差 2.70.93.6mm + -; 厚度尺寸36mm ,公差 1.90.62.5mm + -; 内孔直径46mm ,公差0.81.72.5mm + -; 错差; 残留飞边公差; 表面缺陷,不允许超过1.2mm 。 2、确定模锻斜度 由零件尺寸,查得,内表面拔模斜度10,外表面拔模斜度7。 3、圆角半径 外圆角半径r=余量+a=+2=,取r=5mm 。 内圆角半径R=(2~3)r ,根据需要,取R=8mm 。 4、冲孔连皮(当孔径为25~80mm 时,冲孔连皮厚度取4~8mm)

蚀纹前注意事项及常见纹路拔模角度

蚀纹前注意事项及常见纹路拔模角度 温馨提示:您的前期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蚀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一、模具蚀纹报价注意事项: 1、请将模具或产品3D图蚀纹区域染色后截图做成PPT。 2、提供纹理编号、模具材质、模具穴数、产品尺寸。 3、蚀纹面是否有镶件、行位、斜顶等辅助成型部件?如果有,请提供图片并注明数量。 4、如果是汽车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或车型。 5、模德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进行估价。正式报价单需等模具到达模德并药检后提供给贵司。药检后,发现蚀纹区域有严重火花、烧焊等大问题,正式报价价格可能会比前期估价偏高;如果实际模具大小、结构与前期报价资料一致,且药检后未发现大问题,正式报价与前期估价基本一致。 二、欲蚀纹模具递送模德前须注意: 1.模具试模样件是否已经OK?如果NG,请修模改善至OK。 2.蚀纹面是否有残留火花纹、省模线、刀割线尚未省干净?如果未省干净,请继续省模到位。 3.蚀纹面是否有碰穿位?如果有,请务必作划线处理。 4.蚀纹面是否有烧焊?如果有,请将烧焊部件进行整体回火处理,

如果部件太大,须局部回火。(注意:焊条材质请选用与模芯同样的材质) 5.请再次确认纹理编号、蚀纹区域是否已经确定无误。 6.请确认关键部位出模角度是否足够?如出模角度偏小,请事先知会我司,以便我司将纹理浅化处理,以免出模拉伤。 7.请在试模样件上画好蚀纹区域并标明蚀纹编号,连同模芯一起递送至我司,部件递送地址如下。 感谢您的耐心配合,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蚀纹工作,并及时通知贵司提货。 模德模具(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市清溪镇厦坭村江背路8号 2012/6/15

常见纹路深度及拔模角度

模德标准咬花对照表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MT 11000101MT 11200756MT 1101025 2.5MT 11205605MT 1102040 3.5MT 112151108.5MT 11030504MT 11230605MT 11040756MT 112351008MT 110501108.5MT 11240353MT 11060756MT 11245504MT 11070756MT 11250605MT 11080504MT 1055-1101MT 11090907.5MT 1055-215 1.5MT 1110015011.5MT 1055-320 1.5MT 11110605MT 1055-425 2.5MT 11120504MT 1055-525 2.5MT 11130605MT 105540 3.5MT 11140605MT 1055-645 3.5MT 11150706MT 1055-7706MT 11155 50 4 MT 1055-8 80 6.5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MT 11600756MT 11400504MT 11605756MT 11415504MT 116101008MT 1142065 5.5MT 11620756MT 1143018014MT 11630756MT 1143525517.5MT 11640756MT 1144015 1.5MT 116501008MT 1144540 3.5MT 116601008MT 1145065 5.5MT 112601008MT 11470504MT 1126513010MT 11475504MT 1128014011MT 11550756MT 1131013010MT 11555907.5MT 11315252MT 1156065 5.5MT 11340756MT 11565756MT 11345756MT 1157013010MT 11350907.5MT 115751108.5MT 11365 110 8.5 MT 11580 90 7.5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K 9000G 81MT 9050252K 9070G 101MT 9051353K 7000G 14 1.5MT 9052403K 7050G 15 1.5MT 905355 5.5K 5000G 16 1.5MT 9054655K 5024G 27 2.5MT 9055907K 2400G 353MT 90561108K 1600G 45 3.5MT 90571209.5MT 903640 3.5MT 904514011MT 903745 3.5MT 90461058.5MT 903855 4.5MT 90471108.5MT 903955 4.5MT 904818014MT 9040706MT 904914011MT 9041907.5MT 906013010MT 904255 4.5MT 906113510.5MT 9043756MT 906215011.5MT 9044 75 6 MT 9063 150 11.5 PLAQUE NO. ‘P’ PLAQUE NO. ‘I’ PLAQUE NO. ‘N’ PLAQUE NO.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