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卢先福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前言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根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执政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在领导人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的一个重大认识,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下面,我就这个重大战略思想,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一共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二个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第三个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建设问题的时候,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当中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巩固党的执政上来,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根据这样一个思路,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重点讨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决定,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学习领会中央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首先就是要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出的深刻背景,深化对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关于这种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这里我一共讲四点。

(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根据党的历史方位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一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根据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我们党的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两大转变,一个是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掌权,并且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经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党,这两大变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80多年来所取得的全部胜利、成就和进步,也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全部挑战和考验,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今天又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最根本的依据。执政党和没有执政的党,最基本的区别就是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由于掌握着国家政权,所以党的目标、任务、功能、浮动方式等等、等等,与这一切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比如没有执政以前党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取得政权,主要任务是革命,那么执政以后,中心任务就是领导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执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比如说,政党都有凝聚社会力量的功能,在不执政的情况下,政党要把本阶级和集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对抗统治者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政党作为斗争工具的特点就十分突出,但是,执政党所掌握的是公共权利,他不仅代表所受阶级的利益,同时还必须兼顾不同阶层群众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样就需要整合社会,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执政党的功能更体现为社会整合的工具。再比如,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权利,通过运用权利来实现确定的目标,这就成为执政党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这也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执政党同时又必须依法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不能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不能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而且当执政以后,地位的变化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被权利腐蚀的危险,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总而言之,执政党的这些特点和他肩负的使命,使党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样两大课题,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应该说,它始终面临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重大课题。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深入进行思考,他曾经指出,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巩固政权将是新的、异常困难的事业,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列宁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适应党的政权和地位的变化,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强调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作风和本领两个方面,向全党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又紧密联系概念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他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提出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党和国家领导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课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又多次强调,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他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执政党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实验课题之一,鲜明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长期探索执政党建设问题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了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使命的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这是一点。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完成繁重任务的迫切要求第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完成繁重任务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日益严峻的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都给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那么,先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众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形式发生了这种深刻变化,既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压力和考验。比如说,经济全球化是国内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国外能源、资源、技术、市场的依存度增大,经济发展受到外国制约的因素增多。比如说,石油进口,我们每年不断地增加,如果说没有这种稳定、安全的国外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通道,一旦出现油价波动和战争等不可测的因素,就导致石油供应的中断或者不足,国内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交锋,也更加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面对这种复杂、激烈的国际斗争和竞争,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发展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根据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所谓关键阶段就是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它有可能出现两种前景,一种是正确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那么,另一种是应对实务,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发生动荡,我国总体实现小康以后,现在正进入这样一个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我们在面临着并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问题,主要的是,一个是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要求十分迫切,二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转移,三是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一个攻坚阶段。再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样一个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再就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更加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特别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也加大,这就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人民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也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

从2002年到2005年,我们中央党校对80几个班子,大概是6460名学员,入校时候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处理,从学员反映的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看,也主要是刚才讲的这些问题,比如说,学员反映的最关注的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扩大,这排在第一位,其次就关注腐败问题,再其次关注城乡、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第四位就关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第五位就关注就业和再就业,从学员反映的当前干部普遍关注的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当前在改革发展键入攻坚阶段、关键时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总而言之,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的条件下,党中央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特点,说明我们党对所面临的考验和艰苦繁重的任务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1、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

第三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以及党的队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既给党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前言说到我们党执政以后,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和领导水平应该说是高的,同党艰苦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也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党的执政能力也存在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一个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严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的不注意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思想理论水平不够,有的不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也有的不适应社会形式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

2003年时候,有关部门曾在一些地方进行问卷调查,在受访的县级以上干部中,有58.8%认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其中认为科学判断形式弱的大概占58.1%,认为建市场经济能力弱的占66.9%,认为应对复杂剧变能力弱的占35.3%,认为依法执政能力弱的占43.4%,认为总揽全局能力弱的占19.9%,这个调查反映的问题,应该说值得我们深思。

2、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第二个表现就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比如说,目前党政关系缺乏明确的规范,领导成员的分工、交叉、机构设置重叠、复制、虚制过多、造成互相扯皮,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利,权利过分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我们在某省调查时候,有62.5%的领导干部认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存在的弊端是影响制约执政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如何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如何科学地规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些有待明确、有待改革、有待完善的地方

3、一些地方基层党政工作薄弱,党的基层党政组织软弱涣散

第三个表现,一些地方基层党政工作薄弱,党的基层党政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利益多样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应该说,都面临挑战,比如说,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在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还有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机制,在有些企业也不健全,还有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明显滞后,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以上所讲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4、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分和单位还比较严重

第四个表现,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分和单位还比较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我们党在防腐败问题上态度是坚决的、措施也是有力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一些腐败分子,尽管受到了惩处,但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式依然严峻,腐败多发、易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也没有遏制住,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在党内和社会上的影响非常恶劣,另外一些恶案、串案,击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以上所讲的这些问题,应该说,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如何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何进一步加大对腐败现象的防化和惩治力度,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使我们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第四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目前,全世界公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概只有20几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不允许政党存在,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同,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党来实现的,可以说,政党、政治成为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各国执政党都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的大党、老党,包括原来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南斯拉夫联盟社会党、墨西哥革命自主党等等、等等先后丧失执政地位,这些执政党衰败的事实,应该说,令人惊醒、发人深思,此后,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坦又相继发生了所谓的颜色革命,引进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面对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各自的国家在发展中赢得了出路,从世界各国执政党的、特别是苏联、东欧共产党的兴衰成败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

些经验教训,第一,思想僵化、理论脱离实际,必然使党失去活力。大家知道,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体制,面对积极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把握形式发展的特点、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订符合实际的理论纲领和路线,应该说,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命运。

1、思想僵化、理论脱离实际,必然使党失去活力

拿苏联共产党来讲,它执政长达74年,但是长期以来故步自封、思想理论僵化教条,严重脱离了本国的实际,比如说,如何在本国发展、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制订党的内外政策方面,往往患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冒进主义的错误,提出的目标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后来戈尔巴乔夫走了另一个极端,提出新思维,在思想理论方面偏了,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历史成就,接受西方的价值观,盲目地推行民主化公开性,造成思想理论的击大混乱和政治经济的全面失控,结果使党丧失了先进性和领导资格,最终丧权亡党。

2、经济发展缓慢,或者说忽视社会公平,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就会动摇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第二个教训,经济发展缓慢,或者说忽视社会公平,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就会动摇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苏联在二战前,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东欧各国也取得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但是后来苏东各国忽视时代发展变化,长期固守传统的经济关系和管理体制,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抑制着企业、个人的生产积极性,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速度轻效益、重积累轻消费,这样一种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他们的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加之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把阶级斗争作为第一要务,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结果导致老百姓对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渐地产生了疑问。80年代末,苏联、东欧国家的弊病,充分地显露,但是他们改革的失误又使他雪上加霜,比如到了1990年的时候,苏联每卢布的货币只有12戈比的商品保证,1200种主要消费品中有1150种短缺,这就使得人民群众进一步失去了对党的信心,但是另外也有一种情况,如果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公平,也会出现丧失执政地位的问题。

比如印度人民党执政8年以来,GDP年均增长达6%,应该说他们领导经济改革的能力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印度的软件业,使他大放光芒,然而,社会贫富差距过大,80%的广大民众,并没有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3亿5000万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结果使得人民党的政府丧失了人心,在2004年大选中失败,他对立面,印度国大党之所以能够获胜,同他抓住社会公正的旗帜、提出改善民生和解决贫困化的口号,展示国大党面向穷人的形象,进而获得农村选民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再比如说墨西哥革命自主党,它连续执政71年,应该说它经济发展也是不错的,但是在2000年的时候倒台了,这也跟它未能很好处理社会公平、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有一定关系。

3、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必然导致权利系统弊病丛生

第三条教训,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必然导致权利系统弊病丛生,在政治领域当中,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和行政命令式的执政方式,这样一种体制在社会主义事业初创阶段,和遭遇战争的重要时期,曾经对统一党和人民的意志,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设时

期,如果继续长期实行这样一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必然会导致权利系统当中的各种积弊恶性循环,苏联、东欧国家在领导体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如果概括地来讲,一个就是没有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流于形式,而且不能按时展开,党的中央委员会形同虚设,党的领导集体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在权利运行方面,至上而下缺乏制约和监督,长官意志高于一切,各级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下负责,本来就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普通党员广大群众对滥用权利现在更是无能为力,三就是党政部分以党代政,党包揽一切的领导体制,妨碍了国家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比如说,它有时候连货车挂什么车牌、农作物施什么肥料,也得提交给党委部门来讨论,造成了党政机关、机构的臃肿,职能重叠、权责不清、效率低,而且滥用职权,这样一些弊端,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党的生命衰竭。

4、高级干部信念动摇,素质低下,甚至蜕化变质,就会导致丧权亡党

第四个教训,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信念动摇,素质低下,甚至蜕化变质,就会导致丧权亡党。在干部问题上,原来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长期实行的是领导职务委任制和终身制,这就严重阻碍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在这种委任制和终身制相结合的扭曲体制下,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人治现象特别严重,这种由少数人说了算的干部制度,不仅是党的领导干部脱离群众,滥用权力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围上视听、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创新精神的干部,也使得许多缺乏社会主义信仰的口是心非、心术不正的人混入干部队伍。

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共的时候,你看看,几十万党员干部竟然无动于衷,他们间有些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反攻分子,有些人借机巧取豪夺,好多成了新贵,这充分暴露了他们干部制度的弊端,另外这些党普遍存在着领导职务的终身制,个人崇拜和病夫治国现象,党的最高领导层的新老交替问题,始终未能从制度上得到解决,80年代前期,苏共三任总书记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相继死在任上,这也正是苏共自身建设能力退化、执政能力萎缩、后继乏人的表现。

5、腐败现象严重,党就会脱离群众、失去人心

第五条教训,腐败现象严重,党就会脱离群众、失去人心,当今世界许多政党上台执政的时候,都向公众做出欺骗的承诺,为了兑现这些承诺,许多执政党采取了一些反腐倡廉举措,应该说,有些党,像新加坡人民群众党、北欧国家一些政党是做得不错的,然而,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一个权利环境,也就是许多党在这个问题上没解决好,导致国外许多执政党衰落乃至败亡的致命毒素,有的还酿成了国家动乱。比如说,当年的意大利天明党、社会党执政的时候,长期大搞权钱交易,并且按他们选举当中的得票率多少,在政府招标回扣率中进行利益分脏,这就逐渐导致党的肌体溃烂、党的形象败坏,最终在90年代廉政风暴当中下台、衰亡。

又比如说日本自民党也是因为腐败问题,不断地导致党的接连分裂,面朝着多个反对党,一度把自己送下台,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上台一直单独执政了38年,结果到了93年,一度下台,当然后来它又上台执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权力缺乏监督,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比如说印度专业基团,执政几十年,腐败几乎成了一种国家文化,印尼的总统苏哈多及其子女巧取豪夺,聚敛钱财达200亿美元,引起极大的民愤,甚至导致大规模流血冲突,引发全国动乱。我刚才举这些例子,就说从世界范围来看,执政党如何防范治理腐败,仍然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重大课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制约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危及政权的稳固,使执政党面临垮台的危险,而且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6、对外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变成灾难性的后果

第六条教训,也是最后一条教训,对外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变成灾难性的后果,国外不少在内政上有所作为的执政党,它也十分注重外交政策、对外工作。比如二战以后,为了使一个被法西斯颠覆的德国尽快融入国际社会,德国联盟党推行于邻国亲善睦邻政策,德国党大力推行与西方合作、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和解的新东方政策,营造了有利的周边和国民经济环境,比如说1970年时候,比较有名的联邦德国总理勃朗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被人民称做下跪外交,这就使联邦德国获得了周边国家、世界的谅解和信任,为他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营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执政党处理对外事务如果出现重大的失误,也会失去政权,甚至亡党亡国。比如说西班牙人民党,执政期间经济、业绩不错,原来蛮以为能够可以连续执政,结果全在2004年3月马德里火车爆炸事件后,丧失执政地位。表面原因看,好像是由于该党应对突发事件不利,但是深层的原因在人民党政府不顾国内大多数民众的反对,执意地支持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并且冒然向伊拉克派兵,这就导致国际恐怖主义把西班牙作为袭击目标,这一爆炸引发了老百姓的愤怒,使人民党在大选当中遭到了失败。

又比如萨达姆引导的原伊拉克复兴社会党,多年来盲目自大、四处树敌,经常错误地判断时局,频频地对外冒险,80、90年代时候,曾经两次发动对邻国的战争,结果遭致美国等国两次战争打击,现在是复兴社会党土崩瓦解。

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地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要对执政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做些了解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它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什么?主要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这是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明确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对执政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做些了解,哪些相关概念呢?

1、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大约这么几个,第一,什么是党的执政?16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就是党提出因为正确的理

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个表述它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标和执政途径等方面,概括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我们正确理解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我想必须联系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特点,什么意思呢?就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领导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掌政权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国家政权来管理国家社会,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不能只强调掌权,还要强调掌权的最终目的,按照这样的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就不仅仅是控制政权的问题,我们一般有的都讲,什么执政能力就是就是执掌国家政权的本领,这不够,而是利用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实现人民利益的本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本领。另外,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同时又是领导核心,它是一身二任,所以我们讲的党的执政能力又比一般意义的执政能力包含的内容宽泛一些,它不仅包括党领导国家政权的能力,也包括领导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有效治党治国治军的能力,这是一个概念。

2、关于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影响执政能力的因素

第二个概念,关于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影响执政能力的因素。执政不是在执政党单独行动来实现的,而是在执政党与国家、社会双方有效互动中实现的,因此执政能力它就形成于双方的有效互动之中,这样来看,执政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个是执政主体,也就是公共权利的执掌者,这是由执掌党的最高领导,及其各级组织和成员共同构成,这里头明确一个,执政主体指的整个党,而不是单个的党员。二是执政客体,也就是公共权利作用的对象,它涉及无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国家对外关系的各个方面,三是执政工具,也就是各种公共权利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法机关等等。当然关于执政的要素理解上有些不同,这个就不去说它了。影响执政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执政主体的素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等等。

3、关于执政能力的内容构成

第三个概念关于执政能力的内容构成,关于执政能力的内容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个是可以按照执政活动的领域,分为领导国家政权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协调社会利益和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处理对外关系的能力,以及党自身建设的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执政活动涉及哪些领域,相应就要求执政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二是可以按照执政活动的职能,分为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控制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等。三可以按照执政主体的层次,分为党的整体的执政能力、各级组织的行为能力以及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执政主体的层次不同,他们的权力职能也就不同,因而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作为领导集团,他的执政能力主要就表现在理论创新能力、制订执政方略能力以及选人用人能力,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来讲,主要体现在他执行力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力方面,对普通党员来讲,他作为执政党最基本的细胞,主要是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4、关于执政能力的评判标准

第四个概念,关于执政能力的评判标准。评价、判断党的执政能力,到底是高是低,要考察执政活动

的全过程,综合分析党的执政理念是否正确,执政方式是否科学、执政绩效是否明显。这里头特别注意的评估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既要看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领导集团是否坚强有力、各级组织党员是否分怀有文,更要看执政党能不能更快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也就是看实际作为、坚持实践标准。

5、关于执政能力建设

最后一个概念关于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就是执政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由于刚才讲到影响执政能力的因素很多。

(1)解决执政主体的素质问题

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要解决执政主体的速度问题,也就是说要提高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中高层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速度和能力,这是关键。

(2)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二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这是重点。另外搞好执政能力建设,还要有世界眼光、善于吸取世界上各类政党治国理整的经验教训,这是第二个问题的一点。

(二)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个问题的第二点,其实要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已经明确指出,这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速度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共是五个以,这五个以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性的要求。这五个以,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就是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找出这个事情正确的方向。

第二个层次,讲的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这四个以,分别从党执政的核心内容、骨干力量、体制保证和组织基础的角度,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其中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由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决定的,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这是由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决定的,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体现了执政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要求,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

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反映了党的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地位。

第三层次,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体现时代性就是随着党执政条件环境的深刻变化,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与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谓把握规律性,就是要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的经验,同时借鉴和研究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把提高执政能力建立在正确应用规律的基础上,富于创造性,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不断地拓宽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路。

(三)要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

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三点,要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做这样的概括,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地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一共讲了四个成为,这四个成为明确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

(1)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一个是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这是从执政宗旨方面提出要求。

大家知道,执政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追求的目标,但是为谁执政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执得好,我们讲增强执政意识,根本的就是要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我们讲提高执政能力,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能力。

(2)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党

第二个成为就是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从执政方式方面提出的要求,如此鲜明地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在我们党的文献当中是第一次。

(3)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三是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这就从执政党的作风和形象方面提出要求,只有保持执政党的优良作风和形象,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受着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第四个,归根到底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受着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是讲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归地到底就是使我们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地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最早的16大报告提出了,要提高五种能力,也就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式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当时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的,侧重点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本领,后来16届四中全会阶段,又提出了五大执政能力,也就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个是按照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对我们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提出了要求,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等各个方面,另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当前的任务还包括坚持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还包括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总之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思考和部署,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是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综合起来加以考虑,所以讲内涵非常丰富。

这里头特别强调一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那么这三个执政,它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又各有侧重,科学应该是是民主和法制的基础,而民主又是科学法制的源泉,法制是科学和民主的保证。关于科学执政,那就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探索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涉及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科学执政

从这个来看,科学执政的核心应该说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实践证明,把科学执政充分地体现在执政活动当中,并且一以贯之,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主观地想科学执政,但是对规律的把握不够,往往出了错误,比如大跃进、比如文化大革命,所以必须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并加以直接的应用,当前要坚持科学执政,我觉得一个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积极地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订,当前特别是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就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二是要以科学的制度做保障,要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来科学界定执政党的政治社会归能,规范党政之间的界限和关系,同时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三个就是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施政,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第四个,必须重视执政成本和执政效益问题,你说你是科学执政,但是你成本很高、效率很低,那就不行,所以低成本与高效率是科学执政的重要体现。

(2)民主执政

二,关于民主执政,那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民主执政的关键,是依靠人民、尊重民意,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为民作主,而且是强调依靠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我国,从国底上承认人民当家作主,早已经是事实,我们宪法都有规定,但是怎样从政体上,用切实可

行的制度和原则,来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民主执政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要坚持民主执政,一个是要以发展党内民主来带动和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推进民主执政的必由之路,这个后面还讲到,二是完善国家民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包括基层民主制度等等,通过健全这些制度、完善这些制度,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一种制度保障。三是完善选举制度,人民虽然不能事事都直接作主,但他有权选择代表自己行使权利的人,就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改进选举方式,解决好领导干部权为民所授的问题,第四是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3)依法执政

第三个关于依法执政。这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社会、法制化、规范化,党要领导立法,善于把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运用法律执政,同时又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所以依法执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执政党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严格依法办事,要坚持依法执政,一个是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党要坚持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执政活动,带头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要从主要依靠政策执政向主要依靠法律执政转变,法律和政策的一致性,决定了他们都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依据,也决定了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政策它具有在宗旨上的一种概括性和鲜明性,在制订上迅速性和灵活性,在执行上便利性和有效性等有点,在政策和法律相比也有它的不足,也就是规范性、稳定性比较差,公开性和民主性不够,以及适应范围有效,党的政策之能管党内党员,秩序制约的不足和没有国家强制力的弱点,法律它的执行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因此在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治国方略之后,就要及时和果断实现,从主要依靠政策执政向主要依靠法律执政转变。当然这里说的转变指的是党要善于及时把自己的意志,也就是政策转变为国家意志,也就是法律,主要运用法律,不是政策来治理国家社会,绝不是说政策不重要。

二是要依法规范执政行为,坚持依法执政,那么就要把党的执政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包括要进一步探讨如何依法规范党的执政权的行使范围和行使方式,依法规范党跟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及执政的法律责任等问题,那么有些学者就提出来,长期以来,我们对规范党的执政权,以及执政权跟国家权利之间的这种关系严重忽视,法律、法规基本上是空白,比如说,在我国的政治实践当中,国家领导人均由党中央提名,然后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但是在我国宪法相关法律当中,却没有任何关于执政党作为上述提名主体的规定,也没有任何关于执政党提名与全国人大选举与决定之间关系,另外,想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一切违反宪法法律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如何对违法执政行为进行追究并使相关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些可以通过修改宪法和一些部门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据说有的提出要制订专门的政党法,这在我看来要慎重,从国外来看,制订专门政党法的也只是少数国家。

三是把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与推进国家法制建设统一起来,这也是依法执政里头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国

有国法,党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所以说,我们通过加强党内制度建设,这样来促进依法执政,但是这里头又明确一点,就是说依法执政的法,它是指的宪法、法律,所以要准确地把握党内的规章制度跟国家的法律、法规之间的界限和区别不要相混淆。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

最后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只有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意识、完善执政方略、健全执政体制、创新执政方式、提高执政素质、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才有考核的保证,这里头我想讲这么几点,作为我认为这是比较关键的环节。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首先一点,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性的建设。

当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一个就是理论学习当中的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效果并不好,二是真信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好,一些干部嘴上说的跟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三是学用脱节,讲得头头是道,但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却差距甚大,针对这种情况,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当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具体地说,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第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动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16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包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等,这都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面对时代条件和客观环境发生的新变化,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进行新概括,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同时又要及时把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成党的方针政策,与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的创新,解决好从理论决策到实践活动的转化问题,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理论创新成果,当然这成果得转化。

2、加强理论武装

第二,加强理论武装。那就是说,要坚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特别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并且真正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要积极探索理论武装的途径和方法,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执政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三,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作风保证。无论党的领导能力还是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讲,都是发源于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创造理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有一个善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更存在一个能否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问题,如果作风不端正,说归说、做归做、搞形式主义,耍花架子,及时有再好的理论,也不可能够形成为实际的执政能力。我觉得我们现在一些群众对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有意见、不满意,就是说,你说得挺好,但是做得不是那么回事,所以一定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问题的根本方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就提高党领导和发展能力,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主要标准,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头就需要强调,一个是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发展首先有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要促进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地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前一段针对我们在改革发展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些问题,就否定改革、否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同时,发展又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

还有一点,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能力,来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当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要做到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既要保持东部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又要促进东、中、西部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既要稳步推进城镇化,又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扩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既要不断地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又要继续推动外贸出口,既要扩大吸引外资,又要优化引资结构,既要深化各项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又要注意公平、缩小差距,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等。要推动建立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要在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

各级党委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分析、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式,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解决好权力配置和制约问题

第三点,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解决好权力配置和制约问题。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作为一个执政党,只有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职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党和国家领导支持改革,实行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方针、执政方式不断得到完善,但是也应该看到,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上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有些领导班子里头,我们看到领导干部就个人的能力来讲并不低,但是这个班子却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有的因为党政一把手都强反而闹矛盾,有的把大量的能力用在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上,有的领导职设过多,分工重叠、职责权利不明,使个人的能力互相抵消。所以有一个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而且这是重点。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而且很复杂。

根据16届四中全会精神,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合理配置党内的权力。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团结活力的重要途径。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16大和16届四中全会都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当前我们就是要把这些规定、措施贯彻落实好,这里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合理配置党内的权力

一个是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地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公正的透明度,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二是健全党委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为了克服书记办公会代替常委会的现象,需要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这个是16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这一次换届的时候,中央已经明确了,应该按照这样来做,现在有些同志又开始担心,能不能达到这种初衷,说副书记减少了,将来书记会不会更加专权?更容易个人说了算?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注意的,要进一步发挥权委会的作用,我们进的党的委员会制度,不光是常委会,还有权利委员会,凡属于重大决策和部署,本地区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都应该由权委会讨论决定,还有,市县党委政府班子的政治理论人选和推荐人选,也都要实行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同级权委会审议,并且进行投票表决。还有,建立常委会,向权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中央现在早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各级党委也都应该这样做。

三是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应该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提案制度,原来我们人代会有代表提案制度,党代会没有,也应该建立,要积极地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生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比如说,要

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要加强代表同党委选取党员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选你当党代表了,结果你从来不跟党员联系,还有党的各级权委会召开会议的时候,根据议题,事先要征求同级党代表的意见,或者邀请一部分代表列席会议等等。还包括扩大在市县实行常任制、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

四是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这包括要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适当地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要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以及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2、进一步规划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1)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职能

第二是进一步规划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这是影响工作团结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地方党委站在工作一线的时候,他管了许多本来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政府又管了许多本来应该由社会企业管的事,由于关系没有理顺,使得一些班子把很大的精力花在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上,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党的执政模式问题上,我们既要跳出高度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的那种科教,但是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间接执政、幕後执政模式,总的原则应该是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来规划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要进一步地明确执政党的领导职能,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要通过制订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进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社会的领导。

根据这样一个规定,执政党不能把自己的目标、活动领域、责任,定位为无限的,也不能把自己的权利定位为无限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领导不是党管得越多越好,而是该加强的加强,该放手的放手。比如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干什么呢?主要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订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这些应该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至于经常性的工作,那就应该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利进行决策和管理。一句话,党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这是一点。

(2)通过制订和完善相关的规范,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全县职责具体化、明晰化第二点,通过制订和完善相关的规范,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全县职责具体化、明晰化。做到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其他组织,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

(3)规范党政机构的设置

三是要规范党政机构的设置,这包括减少领导职数、减少副书记人数、适当地扩大交叉任职,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领导成员分工重叠问题,还包括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和相近的工作部门,切实解决机构庞杂、人员过多的问题,又逐步加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优化人大政协领导班子结构,逐步地减少人大政协领导职数,要围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

研究,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要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要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执政党如何地科学执政,民主决策,这也是执政能力建设里头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防止决策的失误。

(1)要抓好信息资源

一个是要抓好信息资源,那么,根据实践来看,发生信息不对称至少有这么三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还有一种,他提供的信息是有意虚假的,再一个,他经手信息的人,由于对信息缺乏分析和判断的足够能力,不能理解他所处理的信息的含义。那么,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严重的扭曲,因为信息扭曲,结果导致决策者或者根据这些扭曲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决策,或者认为事情完全不重要,予以忽视,或者把自己错误的判断上报给上一级或者其他部门,那么,要防止这种因为信息扭曲而导致严重的决策错误,必须建立多元的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完整的信息资源,这是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里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2)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二就是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人民的智慧,具体来讲,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问题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思想就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因为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光靠民主不够。另外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思想,就要实行公事听政等制度。

(3)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决策里头还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里头。

4、建立健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还包括第四点,就是建立健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一个是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尤其是加大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一个是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尤其是加大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包括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的重大思想报告、树直树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现在我们这些制度都有了,关键只有落实。

(2)二是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

二是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包括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以及对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督等等。

(3)要充分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三是要充分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要结合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发挥纪委的专门监督作用,要健全巡视制度,要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保证党员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还包括要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第四点,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我们前面讲到,执政主体是整个执政党,但是干部队伍又是执政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党的事业的成败,因此,建设一支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舆论机制。也就是说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是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实现,这是根本途径,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实行正确的用人导向

具体来讲,一个就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实行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根据能力和贡献大小来选人,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2、扩大干部选拔作用中的民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等原则

二是扩大干部选拔作用中的民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等原则。努力为干部的能力发挥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相对平等竞争的机制和规则,要使得人民认识到在这样的竞争和规则当中,凭自己的个人努力奋斗,能力发挥、素质提高,能够在竞争提拔当中得到公正的结果,因而造成使得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且使他充分实干才干。

3、在干部的管理监督方面要实行能本管理,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在干部的管理监督方面要实行能本管理,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政协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际考核评价标准,而且这个评价要科学。党组织既提倡每个干部要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创造能力,多做贡献,也要求我们的组织为每个干部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提供舞台、机会和条件,还要把干部个人的发展目标、能力提高,同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组织对干部既要严格管理、监督、规范、约束,又要把干部看成宝贵资源,采取形成有效的方法来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培育他们的创造能力,要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

4、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四是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我们讲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绝不仅仅表现为个体的行为,它更主要是讲的整体的行为。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根据不同单位的职能、工作性质、岗位目标的要求,把个体优化、结构优化、动态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按照领导干部的年龄、专业知识、智能、性格气质等要素要求,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要坚持民主集中为原则,保持整个班子的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活力。

5、进一步拓宽事业,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五是进一步拓宽事业,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而且不但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还能够留下来,来能够让他创造性地工作和多多贡献。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

第五点,也是最后一点,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党的作风,廉

洁作风,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特别是腐败问题,如果长期遏制不住,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谈不深执政能力,因此,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坚持执政为民,树立为民的形象

一个是要坚持执政为民,树立为民的形象,咱们经常讲,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那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宣传教育,使我们广大干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制订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让发展的成果真正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题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的智慧,使我们做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改进群众工作,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式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2、坚持求真与务实、树立务实形象

二是要坚持求真与务实、树立务实形象。求真与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优良执政作风,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都用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要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要建立求真务实的各项制度,比如说改革会议制度、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严格规范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等等。要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求真务实。

3、坚持清正廉洁、树立清廉的形象

三是坚持清正廉洁、树立清廉的形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这里头包括,一个是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二是要加大制度防腐的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三是要加大干部工作监督力度,拓宽或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四是要加大教育力度,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经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党始终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