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角色意识——指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在假装别人,也

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2.本体性游戏——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

教育因素称之为本体性游戏。

3.松弛消遣说——有机体在持续工作以后丧失了大量的精力,需要有一种能使有机体放松,并使

失去的精力得以重新恢复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游戏,因此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4.以物代物——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

代物,称之为以物代物。

5.平行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

个人自行游戏。

6.联合游戏——是一种由两个以上一起进行的游戏,彼此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协调,其行为的

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而不是游戏合作关系。

7.延迟模仿——随着孩子记忆发展,将已感知过的形象、动作保持在记忆里,即头脑中留下了表

象、映像,当物的刺激出现时,便引发对原有实物的模仿。

8.角色扮演——与以物代物具有同样的特点,游戏者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模仿真实情景中各种人物角

色的行为,将所要扮演的人物原型的意义迁移到自己身上,并以人物原型的称呼命名自己,从而装扮成各种角色。

9.恩物——福禄贝尔为了保护和发展儿童的游戏能力,涉及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

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游戏教学体系,研制了一套游戏、作业材料。这套材料共有二十种,福禄贝尔称前十种材料是上帝恩赐给孩子的礼物,所以命名为“恩物”。

10.模拟构造——模拟构造即模仿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

11.“多样性探索”行为——当外界刺激对儿童来说是熟悉而单调的,表明这一刺激较弱,使主体产

生一种厌倦,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水平高于最佳状态,这时主体便通过增强刺激的活动来降低激活水平,使之达到最佳。

12.角色认知——指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

认识,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13.精力过剩说——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其主要观点是: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高级生物生存能力更强,并有维持生存之外的剩余精力,游戏是一种出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耗费的精力较少,较多的富余精力必须从体内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锅那样会爆炸,游戏便是宣泄剩余精力、保持健康的最佳通道。

14.空间密度——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所占人均空间大小,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越显示

拥挤。

15.想象构造——儿童在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构造意图,凭借对实物的表象进行操作,加之操作技能

的熟练,使想象力和表现力统一于作用,以实现构造目的。

16.规则性游戏——是由于通过感觉运动阶段动作的练习和掌握,使动作技能提高了,又经过具有象

征意义的智慧的整合,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游戏。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现实的伙伴关系和游戏中的角色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的最好实践机会;游戏情节的展开过程,正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3)游戏帮助儿童摆脱自我表现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儿童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这其中的发展机制便是游戏中日益觉醒的自我意识。

2、试从行为意向角度简述游戏的主要特征。

1)游戏不同于外在目的性行为。

2)游戏不同于结果性行为。

3)游戏不同于手段性行为。

4)游戏不同于探索性行为。

5)游戏不同于真实生活的规则性行为。

6)游戏不同于闲荡。

3、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而只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而已。皮亚杰认为智慧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这种适应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中的实现的。当顺应大于同化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模仿活动的特征。当同化大于顺应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皮亚杰把游戏看成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游戏是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然与智力发

展阶段相对应。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戏划分为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3个阶段。

4、游戏经验为什么会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1)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3)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尝试自己的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目的之间联结的多种可能性。

(4)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对物的特征的感知,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

5、试述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

(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包括预先经验准备、保证游戏时间、提供空间与材料。

(2)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包括观察目的、观察态度、观察要点。

(3)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包括材料的支持、语言的支持。

17.皮亚杰游戏理论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及其局限。

皮亚杰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而只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而已。皮亚杰认为智慧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这种适应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中的实现的。当顺应大于同化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模仿活动的特征。当同化大于顺应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皮亚杰把游戏看成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游戏是随着认知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然与智力发展阶段相对应。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游戏划分为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3个阶段。

皮亚杰强调的是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并不注重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皮亚杰将儿童游戏与认知描述为单向发展关系,可能有失偏颇。

18.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能发展儿童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游戏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证。

(2)游戏能帮助儿童控制情感的冲动型。游戏能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游戏规则又使儿童自觉放弃直接冲动从而克制自己。

(3)高级情感产生于戏中。高级情感指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19.试述象征性游戏在3-6岁幼儿年龄段的发展特点。

3岁前儿童已在游戏中萌发了象征功能,这一思维发展的伟大进步,预示了3-6岁儿童游戏的主要

形式:(1)角色开始成为游戏的中心。(2)游戏主题的扩大。(3)游戏的情节复杂。(4)玩伴的合作性加强。(5)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变长。

20.如何理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2)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3)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21.比较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的不同。

幼儿游戏指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由于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根据特定环境中的偶发刺激自发引起的,所以游戏内容具有极大的无意性,游戏中实现的发展也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幼儿园游戏指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由教师组织开展,所以游戏发生背景具有一定的有意性,游戏中实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者虽然游戏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游戏的外部条件有很大的不同。

三、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有人说:“一个不会游戏的孩子是病态的;阻止一个孩子游戏,他会生病——身体的和精神的。”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这个观点体现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以及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游戏是儿童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游戏行为必然隐含着发展的奥秘,游戏中必然存在着发展的原动力。游戏是幼年生命活力的表现。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游戏是儿童心理世界。游戏是对心理机能的调节。孩子那不成熟、不完善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其难以适应由成人规范组织起来的现实世界,他们既不能象成人那样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又做不了成人能做的事,因此他们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那个摆脱成人世界的一切规范,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游戏就是一个孩子自己的世界,游戏调节了他们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儿童喜欢游戏,游戏自在,游戏由其心理特点所决定。游戏能力不必超越心理能力的努力。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在于:(1)游戏实现了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2)游戏实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3)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4)游戏实现了儿童情感的发展。

2.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在他身旁去,但没直接搭理他,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试分析教师采用的游戏指导策略,并请你解说这种指导策略优点。

教师采用的是内在干预的指导策略。是指成人以游戏内部的角色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以游戏

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游戏行为。由于没有直接建议他干什么,而是使他随着指导者的角色行为暗示而行动,所以又称“间接指导”。优点在于:(1)教师不干扰孩子的游戏,却为孩子提供了行为的范型,塑造了孩子的游戏行为。(2)教师通过语言、动作的隐性指示作用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来自教师的干预。

3.有人说:“假如你想了解儿童,研究他的游戏;假如你想影响其发展,指导他的游戏(If you want to know what a child is, study his play; if you want to affect what he shall be, direct the form of play)。”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假如你想要了解儿童,研究他的游戏”是因为游戏是儿童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游戏行为必然隐含着发展的奥秘,游戏中必然存在着发展的原动力。游戏是幼年生命活力的表现。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游戏是儿童心理世界。儿童喜欢游戏,游戏自在,游戏由其心理特点所决定。游戏能力不必超越心理能力的努力。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其游戏行为总是正好符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假如你想影响其发展,指导他的游戏。”指导儿童游戏的意义在于,(1)发挥游戏对促进儿童发展的潜效应。缺乏指导的游戏,其发展价值的显现是出于游移状态的。(2)可以提高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水平与游戏技能的联系和指导分不开。成人对游戏的知道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游戏水平。

4.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有一位大班的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他把幼儿带到了户外。户外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他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方法。老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索然无味。请你说出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

这个活动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好地使教学游戏化,游戏的教育性不能替代游戏的趣味性,否则就失去了游戏的本意,幼儿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也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与游戏结合起来,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并力所能及的,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应重在过程体验,不要急功近利。

5.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

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结合你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理解,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三 一、判断说明题(20分,每题4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逼真的烧烤炉、纸盒做的炊具、积木、泥沙水,这四样玩具的结构性由低到高。角色游戏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想象,但结构游戏不是。 3、试验证明通过游戏学习与直接教授学习解决问题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以通过游戏学习有浪费时间的嫌疑。 4、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附加娱乐活动。 5、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行为有促进发展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要尽可能支持幼儿的尝试性行为,而减少幼儿的重复性行为。 二、问答题(40分) 1、如何理解游戏的三大功能?(12分) 2、论述《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对游戏的论述所体现的精神。(12分) 3、论述游戏结束后分享与点评的意义。(8分) 4、如何看待幼儿游戏中的重复行为。(8分) 三、实践操作题(40分) 1、一个孩子在沙堆旁玩耍,他将铲子装满沙子,然后看着沙子流下来。老师过来建议他修建一条道路,并为他做了示范。老师离开后孩子又重新玩起了前面的游戏。 你如何评价该老师的游戏介入行为?如果你是该老师,你会怎么做? 2、下图是一位幼儿搭的积木,请分析他现在所处的建构技能阶段,以及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为老师,你会怎么做?

3、一个教师以“找朋友”、“开火车"、"跳格子”等多个精心设计的游戏,组织了一次数学活动,形式热闹,但活动结束,孩子问:"现在我们可以玩了吗?” 在为学习“7的组成”而设计的游戏角,几个孩子在打保龄球,“我打中了4个!”“好,还剩下1个,我打倒了6个,”“你不行,只倒下2个,还剩5个?”-------老师招呼洗手吃点心,一个幼儿对另一个幼儿说,“等一会我们再来玩。” 你是如何看待以上两个案例的? 4、班上一位幼儿过生日,带了一个蛋糕请全班小朋友吃。在玩小吃店游戏时,明明说:“老师,我想在小吃店里买蛋糕。”教师同意了明明的要求。明明拿来了油泥,边做边买起了蛋糕。许多幼儿都来购买蛋糕的。明明的面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伍,明明一时手忙脚乱。 如果你是明明老师,你会怎么做?

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研究对幼儿来说,体育游戏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幼儿进行体 育游戏活动,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是通过早操(间操)、体育课和户外体育活动等组织形式来实现的。1996年6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而我园先从体育活动、晨间锻炼这两方面着手让我园体育活动的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平日的集体体育活动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去了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体育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一些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体育活动。活动中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肩上挥臂投掷,我们将这一活动三个不同高度,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高度。这组活动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进行体育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自我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体育活动中,尽可能给每个人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裁判、排头、主角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体育游戏“贴着报纸走”中,我们和幼儿一同探索报纸贴在胸前不用手扶怎样才不让它掉下来,问题提出后,幼儿自由自主探索,有的快走、有的快跑、有的仰起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答案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角色意识——指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在假装别人,也 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2.本体性游戏——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 教育因素称之为本体性游戏。 3.松弛消遣说——有机体在持续工作以后丧失了大量的精力,需要有一种能使有机体放松,并使 失去的精力得以重新恢复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游戏,因此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4.以物代物——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 代物,称之为以物代物。 5.平行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 个人自行游戏。 6.联合游戏——是一种由两个以上一起进行的游戏,彼此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协调,其行为的 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而不是游戏合作关系。 7.延迟模仿——随着孩子记忆发展,将已感知过的形象、动作保持在记忆里,即头脑中留下了表 象、映像,当物的刺激出现时,便引发对原有实物的模仿。 8.角色扮演——与以物代物具有同样的特点,游戏者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模仿真实情景中各种人物角 色的行为,将所要扮演的人物原型的意义迁移到自己身上,并以人物原型的称呼命名自己,从而装扮成各种角色。 9.恩物——福禄贝尔为了保护和发展儿童的游戏能力,涉及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 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游戏教学体系,研制了一套游戏、作业材料。这套材料共有二十种,福禄贝尔称前十种材料是上帝恩赐给孩子的礼物,所以命名为“恩物”。 10.模拟构造——模拟构造即模仿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 11.“多样性探索”行为——当外界刺激对儿童来说是熟悉而单调的,表明这一刺激较弱,使主体产 生一种厌倦,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水平高于最佳状态,这时主体便通过增强刺激的活动来降低激活水平,使之达到最佳。 12.角色认知——指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 认识,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幼儿园事业编考试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 B.主要条件 C.次要条件 D.生活条件 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家长 C.园长 D.社会 4.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幼儿的活动 B.教师的活动

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D.个别活动 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D.儿童享有蟹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6.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之中,这是幼儿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A.课堂 B.游戏 C.日常活动和生活 D.学习 7.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 A.有计划性 B.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 C.有组织性 D.幼儿按自己兴趣做事 8.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 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 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9.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 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 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 10.教案是一个()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学活动 11.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12.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卷六(课程代码00399)

学前游戏论,模拟试卷六 (课程代码00399) 1B 3C 4A 5B 7D 8B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C 16C 17D 18B 19B 20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提出游戏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斯宾塞 3. 首次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A. 伯勒 B. 弗洛伊德 C. 皮亚杰 D. 波莱因 4. 在角色扮演中() A. 角色行为 B. 角色认知 C. 角色意识 D. 角色动作 5. 在下列各类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是() A. 单独游戏 B. 合作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平行游戏 7. 为学前儿童是科学、全面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A. 拟定开展游戏的计划 B. 游戏过程而进行的现场指导 C. 做好游戏评价工作 D. 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8.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形式是() A. 自选游戏 B. 教学游戏 C. 本体性游戏 D. 目的性游戏 9. 一般而言,在幼儿园里应保证儿童每天在户外活动(含游戏)的时间不少于,并有效利用室外场地提供的空间。()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0. 在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A. 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B. 对最后建构物的假象 C. 对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D. 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实现 11. 幼儿有规则游戏往往是由成人创编、以为中心的游戏。() A. 任务 B. 玩法 C. 规则 D. 结果 12. 教师以游戏者身份指导儿童的游戏可采用平行游戏和的形式。() A. 共同游戏 B. 独自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同伴游戏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基于我国幼儿教育法规的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并在保教工作要求方面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在健康领域内容方面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并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2.基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 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指导全县的城乡幼儿园,积极探索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倡导在游戏中解放幼儿,充分给予幼儿自主与自由,由此形成的“安吉游戏”模式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科学化探索的典范,也让幼教同行们看到了游戏的春天。 2010年以来,江苏省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为此,从2014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让江苏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驶入了游戏化的快车道。 3.基于我园户外游戏实践的现状 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的下发以及安吉游戏的逐步推广,我园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户外游戏活动的尝试,当孩子从室内走向室外 此课题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6122867,课题组长赵秀梅,副组长陆彩燕,课题组成员吴永红、顾芸芸、沈娴珍、盛虹、胡冬香、倪巧娟、刘芳、尤兰芬、陆丽华、倪亚娟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一 一、判断说明题(20分,每题4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有规则的游戏就是规则游戏。 2、教师只有是一个高水平的建构游戏者,才能给孩子的建构游戏好的支持。 3、我们应尽量为幼儿提供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 4、勤于观察、发现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并不断介入的老师才是一位好好老师。 5、幼儿在运动性游戏中只发展了动作技能。 二、问答题(40分) 1、论述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2、有人说“游戏中有学习,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你赞同吗?为什么? 3、试分析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中的任务的异同。 4、把游戏比作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有何理论依据? 三、实践操作题(40分) 1、Joey 和几个幼儿园小朋友在玩邮局游戏。Joey说:“我要去写一封信。”他拿起一张空白信封,开始在上面写字母,没写一个字母之前,他都会重复念前面所有的字母:A(写下A),AB(写下B),ABC(写下C)……他这样按顺序写下所有的字母,一边微笑着,并不时停下来让其他小朋友看他的杰作。这个过程很费时(写Z之前必须背完前面25个字母),但是Joey一点也不显得厌倦,写完后,他把信交给了一位小朋友,然后开始玩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活动。 请分析这个活动与老师组织的字母教学活动有什么不同。 2、班上一位幼儿过生日,带了一个蛋糕请全班小朋友吃。在玩小吃店游戏时,明明说:“老师,我想在小吃店里买蛋糕。”教师同意了明明的要求。明明拿来了油泥,边做边买起了蛋糕。许多幼儿都来购买蛋糕的。明明的面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伍,明明一时手忙脚乱。 如果你是明明老师,你会怎么做? 3、一个孩子在沙堆旁玩耍,他将铲子装满沙子,然后看着沙子流下来。老师过来建议他修建一条道路,并为他做了示范。老师离开后孩子又重新玩起了前面的游戏。 你如何评价该老师的游戏介入行为?(5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5分) 4、下面是活动区里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 建构区:轩轩刚刚搭好了一个高塔,随着一声“地震啦”,便把它推到了;重新又开始搭,这回他是把积木一横一竖搭的,可是刚搭完,一声“爆炸啦”,又推到了。再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承德路幼儿园方正丽卢暑珠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自从课程游戏化提出后,教育局对幼儿园课程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强调全面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为幼儿智力发育与思维开发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同时,也为每位幼儿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促使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和谐发展,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活思维。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机制与策略探索还远远不够。 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以及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幼儿的发展。把课程游戏化当做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及需要。 我园是一所以“民间游戏”为特色的幼儿园,多年来一直注重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等方面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幼儿园有不少老师在多年的幼儿游戏活动组织形成各自个性化的教育特征和教学风格,部分教师在市级教学评优和教学公开展示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教师能力的差异,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部分年轻教师对游戏特征及其操作规律、指导策略仍然不能全面把握,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二 一、判断说明题(20分,每题4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游戏材料,最好做到人手一个。 错。材料过多虽然会减少争抢行为,但同时也减少了合作行为。视教师的价值选择而定。 2、对小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应该放在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上。 错。重点观察材料操作。 3、游戏是虚假的,所以不能满足幼儿真正社会交往的需要。 错。交往是真实的。 4、游戏就是课程中教师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 错。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 5、问题是儿童角色游戏发展的契机。所以老师看到问题都要利用起来。 错。只有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容易从生活中获得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问题。 二、问答题(40分) 1、你如何看待“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要点:游戏的功能中有发展功能。游戏一定是学习的过程,结合游戏的特征谈游戏中学习的特点。 2、根据幼儿游戏的特征来阐述幼儿园教学如何游戏化。 要点:游戏六大特征的内涵;游戏的每一个特征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3、儿童通过游戏获得的经验与在识字卡片上获得的经验有何不同? 要点:不仅有物理经验,还有数理逻辑经验。 4、孩子玩游戏,老师做什么? 要点:在观察的基础上,游戏前的准备、中的介入与不介入,后的分析、点评,循环往复。 三、实践操作题(40分) 1、2岁的东东用双手扯破了爸爸的报纸,又轻易地将一卷皱纹纸撕成一条一条的,他一度极其得意于他的撕纸游戏。然而有一次,当他拿起一个牛皮纸袋要玩同样的把戏时,却没那么容易了,怎么也扯不开,懊丧之余将牛皮纸袋扔进了一盆

水,接着又扔进了袜子、手帕等其他东西,他要学着妈妈洗衣服了,在水里捞上来放下去,玩得不亦乐乎。显然,最终牛皮纸碎成了一块一块…… 请分析东东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10分) 要点:、破坏性行为的积极意义(探索与实验);在探索中获得物体属性的经验;在比较中获得在同一情境中的物体之间的差异。 2、天天拎着一个小包,认真的对妈妈说:“小兔宝宝,兔妈妈去上班了,你在家要乖乖的,不要哭哦,妈妈很快就回来了。”说着,亲了妈妈一下,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大叫:“兔宝宝,兔妈妈回来了!” 如果弗洛伊德和皮亚杰看到了这一切,他们各自会怎么分析天天的行为?(10分) 要点:佛洛依德:妈妈上班对于天天来说,是个现实中的创伤事件。天天通过游戏,宣泄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情绪得到良好的发展。 皮亚杰:象征性游戏。用替代物模仿、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认知发展的表现。 3、小班游戏“猪猪小吃”进行了一个星期,幼儿非常喜欢到里面吃水饺。这天,顾客来猪猪小吃买水饺,“我要青菜的水饺。”厨师从筐中拿了两个放进锅里煮了煮,盛出来递给顾客“你要的水饺。”“我要的是青菜水饺,怎么和刚才ХХ吃的西红柿水饺是一样的?”厨师想了想“我们这里只有这样的水饺。”顾客看了看,端着水饺走了。两天后游戏,娃娃家妈妈带着宝宝来吃水饺,“我的宝宝要吃牛肉水饺。”厨师看了看“我们这里都是一样的水饺。”妈妈拿着水饺到座位上,对着宝宝说“今天没有牛肉水饺,下次妈妈买给你吃,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们班的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要点:分析并认可幼儿已有的经验。游戏结束组织讨论“怎么区分不同的饺子”;听取幼儿意见,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饺子皮的饺子或标志以供区分。 4、班上来了客人老师,参加孩子们的做飞机游戏。带班老师站在“空姐”身后,小声的说:“快说欢迎光临!带他们到座位上去。”等客人老师坐定后,老师又小声催促“去问问乘客想要喝什么饮料。” 请你评价该教师的介入行为。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要点:垂直言语式介入。控制了幼儿的游戏,幼儿不能自主。 首先要观察,如果没有停滞、无所事事的情况,就不介入。

幼儿教师资格证(新)面试游戏展示题总结

幼儿教师资格证(新)面试游戏展示题总结

————————————————————————————————作者:————————————————————————————————日期: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展示题)》游戏题模拟 一、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幼儿游戏类 (一)体育游戏类 展示题1 1.题目:《大雪飘飘》 2.内容: 游戏玩法:教师扮“风婆婆”,幼儿扮“雪花”,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上。游戏开始,教师说:“大风吹,雪花飘”,幼儿在场地内四散跑;教师说:“风大了”,幼儿快跑;教师说:“风小了”,幼儿慢跑;教师说:“风停了”,幼儿站住;教师说:“太阳出来了”,幼儿蹲下,表示雪融化了。游戏重新开始。 3.基本要求:(1)模拟演示向幼儿介绍大雪飘飘游戏的玩法。 (2)回答问题:①这个游戏发展5-6岁幼儿什么能力? ②游戏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展示题2 1.题目:“袋鼠跳”游戏 2.内容: (1)模拟组织幼儿做“袋鼠跳”游戏。 (2)回答问题。 游戏玩法:幼儿站在一个大小合适的布袋子里面,双手提着布袋往前跳。 3.基本要求: (1)模拟组织幼儿做“袋鼠跳”游戏。 ①结合动作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动作演示到位,便于幼儿模仿。 ②语言讲解生动浅显,有条理,易于幼儿理解。 (2)回答问题 ①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能碰到哪些困难?说出两个即可。 ②如果幼儿遇到该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帮助幼儿?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展示题3 1.题目:“红旗不倒”游戏 2.内容: (1)模拟组织幼儿做“红旗不倒”游戏。 (2)回答问题。 玩法介绍:幼儿围成圈,面向圆心站立,每人依次报数,所报出的数字就是幼儿的代号。请出其中一名幼儿站在圆中央,握住红旗,该幼儿一边叫出一个代号,一边放掉红旗站到圆圈上。被叫到的幼儿要迅速冲上,接住红旗,不让红旗倒下。游戏继续进行。如果有幼儿没有接住红旗,该幼儿算输。 3.基本要求 (1)模拟组织幼儿做“红旗不倒”游戏。 ①结合动作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动作演示到位,便于幼儿模仿。 ②语言讲解生动浅显,有条理,易于幼儿理解。

《幼儿园游戏研究》132答案.doc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姓名:学号:成绩: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合作游戏(PI52) 2.结构游戏(P174) 3.恩物(P12) 4.想象构造(P176) 5.规则性游戏(P156) 6.角色认知(PI69)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P230)三种提法 2.游戏经验为什么会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P107) 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各种问题情景中,运用物体属性的经验和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对事物作出反应,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 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因此,在游戏的背景中就能促使孩子机智地理解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 第三,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他们常常创造性地使用物体,变化各种方式对待物体,尝试自己的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目的之间联结的多种可能性,扩大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困。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变通性。 第四,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这里有对物的特征的感知,有利用表象对物的特征的概括和对物的意义的抽象等等,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 3.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P111) 1、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2、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3、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四讲解学习

幼儿园游戏模拟试卷 四

精品资料 模拟试卷四 一、判断说明题(20分,每题4分)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对小班幼儿的观察重点应该放在人际交往上。 错。对材料的操作。 2、幼儿自己发现并利用对称、平衡等原理来搭建积木,这表明他已达到了表征水平。 错。模式。 3、小薇和小虎一起搭建宫殿,小薇负责搜集需要的积木,小虎负责。小薇处于平行游戏状态。 错。合作游戏。 4、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途径。 是。 5、孩子在重复玩一个东西时,说明他停滞不前了,需要老师的引导。 错。说明他在安全地巩固已有经验。 二、问答题(共40分) 1、你如何看待游戏的教育功能?(8分) 要点:游戏有愉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教育只是附加功能。讨论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和体验,游戏与教育在结果上的一致性,以及过分强调教育功能的误区和不良后果 2、论述你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12分) 要点:基本活动的内涵(最常见、最适宜、最必须);玩中学,用玩的方法教。 3、游戏为什么有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8分) 要点: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游戏降低了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 4、论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12分) 要点: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讨论游戏对幼儿心理机能的调节。 三、实践操作题(共40分) 1、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幼儿园保育员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幼儿园保育员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姓名:准考证:单位: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 )是幼儿园的隔离制度主要包括的基本措施之一。 A.对幼儿隔离 B.对可疑患儿应进行临时隔离 C.喝生理盐水 D.对可疑患儿临时放在班上 2、婴幼儿排大便后保育员的工作程序是( )。 A、擦大便、冲厕 B、擦大便、冲厕、洗手 C、擦大便、为婴儿穿裤子、冲厕、洗手 D、冲厕、洗手 3、婴幼儿需要添饭菜,保育员应该( )。 A、干完自己的事情再添加 B、及时添加 C、待全班都需添加时再统一添加

D、给喜欢的孩子添加 4、冷敷法是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中浸泡,拧成半干,敷在前额或腋下等处,一般5~10分钟换一次。 A.冰开水 B.常温水 C.药水 D.冷水 5、在儿童自由游戏、创造性游戏的过程中保育员的指导应以()为主。 A、直接指导 B、间接指导 C、静态指导 D、动态指导 6、保育员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 )。 A、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B、教学活动的规则 C、游戏活动规则 D、本班的一日生活安排。 7、同体消毒品的配制程序是( )。 A.放入容器一加水 B.称量一放入容器~加水 C.称量一放人有刻度的容器一加水 D.计算称量一放入有刻度的容器一加水至需药量 8、为了保护视力,婴幼儿读书应该在( )环境进行。 A、明亮处 B、夕阳下 C、黑暗中 D、阳光直晒下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动作和()的发展。 A.走,跑,跳动作的发展 B.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C.腿的动作发展 D.攀登,钻爬动作的发展 10、()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A.脂肪 B.精细面粉 C.粗康 D.冰淇淋 11、( )是保育员职业守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A.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B.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 D.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12、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染途径的方法是( )。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知识讲解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概念的界定 1、课间游戏。 是指:在教学活动之间或教学活动与集体游戏之间开展的游戏活动。 2、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是指:通过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研究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材料及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二)课题研究背景 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它自发地发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玩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玩——就是游戏。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这种特殊关系,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建构以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特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的影响,儿童往往被看作是承受教育影响的被动的客体,是灌输知识的对象与容器。游戏更多地被教师用作是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例如,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幼儿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制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

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由此可知,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造成了理论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轻视游戏或忽视游戏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长期以来难以扭转。如何消除这一矛盾现象,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研究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游戏的研究,是随着儿童心理学的兴起而兴起的。早期有关的游戏研究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初,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等幼教专家关于儿童游戏、玩具的研究,就有其独到的见解,有的迄今对游戏的研究仍有积极的影响。如,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

最新8898《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模拟试卷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模似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和。 2.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3、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4、是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窨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 5、一般而言,30人的班级设置个室内游戏区域为宜。 6.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分钟。 7、游戏观察的常用方法包括扫描法、、。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游戏环境 2、空间密度 3、机能性游戏 4、角色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2.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3、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4、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内容的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5、规则游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共10分)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

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创造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2.独自游戏、平行游戏、 3、精神分析 4、空间密度, 5、4-6 6.30 7、定点法、追踪法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游戏环境指的是幼儿游戏活动提供的各种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层面,游戏环境可分为户外游戏环境和室内游戏环境。 2、空间密度指的是每位幼儿在游戏环境中占的空间,即室内拥挤程度。 3、机能性游戏也叫感觉运动游戏,是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由简单的重复运动组成。 4、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幼儿园游戏研究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恩物是由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所设计的一套教育材料。福禄贝尔强调在童年进行自由游戏的重要性,认为每种恩物都是上 帝设计恩赐给儿童进行自主活动的材料。 2.本体性游戏;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 3.精力过剩说:以物代物席勒还进一步提出“精力过剩说”,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的束缚,往往得不到自由, 因此,人们总想利用剩余的能力,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这就是游戏即审美活动。这种人所共有的本能,是艺术产生的动因。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心理学的角度发挥了席勒的观点。他补充说,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人区别于下等动物的特征在于下等动物把全部机体力量都消耗在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活动上,而人类则在维持和延续生命之外,还有过剩精力。因此,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是非功利性的生命活动。艺术在实质上也是种游戏。游戏说提出后,不少赞同者又作了补充。如格罗斯指出,游戏并非无目的活动。女孩子玩布娃娃,是练习将来做母亲,所以游戏先于劳动。劳动是游戏的产儿。 4.平行游戏: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一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自行游戏。 5.独自游戏:这是一种没有玩伴意识的个人性质的游戏行为。 6.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 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7.命题构造命题构造即建构游戏中幼儿根据一定的主题来进行建构. 8.以人代人:游戏者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模仿真实情景中各种任务角色的行为,将所要扮演的人物原型的意义迁移到自己身上,并以人 物原型的称呼命名自己。 9.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的主要特征是“假装”,即幼儿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想象的改造”,包括以物代物(如用积木当电话)、以 人代人(如扮演妈妈、公主)、情景转换(如把教室当作海洋)等。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形式,2岁以后开始大量出现。 10.角色意识: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在假装别人,也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11.联合游戏: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一起进行的游戏,彼此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协调,其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而不 是游戏合作关系。 12.场地空间密度:游戏的场地空间密度是指在游戏环境中平均可供每个孩子使用的空间大小,可以用下列公示来计算:空间密度=(房 间大小—不可用的空间大小)/孩子的人数 13.想象构造:儿童在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构造意图,凭借对实物的表象进行操作,加之操作技能的熟练,使想象力和表现力统一于作品, 以实现构造的目的。 14.规则性游戏:这主要是指以教师组织和创编为主的游戏,游戏中的幼儿行为必须受到规则的限制,即游戏有明确的规则,幼儿必须服 从规则所要求的步骤、玩法进行活动,不得违反规则,游戏的结果是幼儿在游戏中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15.松弛消遣说 16.以物代物: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代物 17.延迟模仿:能再现过去某个地方模仿到的行为的能力。 18.角色扮演:由于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类似有演员在戏剧舞台上的表演,因此,将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叫做“角色扮演” 19.模拟构造:以模仿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从幼儿结构活动的自然发展规律来看,模拟构造晚于任意构造。 20.“多样性探索”行为 21.角色认知: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 关。 22.联合游戏联合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儿童一起进行的游戏,其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在涉及到游戏本身的内容时,他 们之间却没有共同的意愿,他们只是愿意在一起玩,而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游戏的。 23.七巧板拼图类的一种,即将方形板分为七块,能搭成各种模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助于发展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 24.命题构造命题构造即建构游戏中幼儿根据一定的主题来进行建构. 25.手段性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 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2.试从行为意向角度简述游戏的主要特征。 1)游戏不同于外在目的性行为2)游戏不同于结果性行为3)游戏不同于手段性行为 4)游戏不同于探索性行为5)游戏不同于真实生活的规则性行为6)游戏不同于闲荡 3.比较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的不同。P118 4.游戏经验为什么会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各种问题情景中,运用物体属性的经验和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对事物作出反应,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 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因此,在游戏的背景中就能促使孩子机智地理解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第三,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物体的机会,他们常常创造性地使用物体,变化各种方式对待物体,尝试自己的动作与物体、手段与目的之间联结的多种可能性,扩大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范围。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变通性。第四,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这里有对物的特征的感知,有利用表象对物的特征的概括和对物的意义的抽象等等,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 5.试述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2)游戏过程的观察者。3)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6.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情感的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对扮演什么角色,模仿角色的什么行为,有 着高度的选择性,幼儿出于情感动机的模仿,象征性地满足了他们各种情感的需要。2、儿童在游戏中宣泄情绪。游戏在排解消极情绪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活动性是儿童的天性,不适当的限制会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3、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自制力。儿

幼儿教育试题

《幼儿园游戏研究》模拟试卷一 一、概念题 1、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幼儿对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2、补偿说 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补偿说认为,游戏能象征性地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儿童试图在游戏中寻求这种愿望的满足。在游戏中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模仿大人的各种行为举止,扮演各种向往的角色,从而使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偿。 3、联合游戏 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儿童一起进行的游戏,其行为的社会性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比如他们可以交换材料,可以有语言沟通,提供和接受彼此的玩具,对他人的活动表示赞赏或否定。在涉及到游戏本身的内容时,他们之间却没有共同的意愿,他们只是愿意在一起玩,而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来游戏的。 4、恩物 福禄贝尔为了保护和发展儿童的游戏能力,涉及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游戏教学体系,研制了一套游戏、作业材料。这套材料共有二十种,福禄贝尔称前十种材料是上帝恩赐给孩子的礼物,所以命名为“恩物”。 5、场地空间密度 较大的空间可增加运动的想象性游戏,但空间不能太大以致无人际互动;较小空间能产生安静的社会性游戏和结构游戏,但空间不能太小以致多身体攻击,因此要创设一个空间密度适中的有效空间。 6、目标导向性的活动区 这种区角安排目标很明确,材料的投放方式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大都是有操作的规范的材料,以高结构的为主,玩法是固定的,隐含着教育要求,教师观察和指导的着眼点是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进行的。 二、问答题 1、试述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 回答思路:传统游戏有哪些种类或形式?对儿童发展有怎样的作用?在今天,传统游戏仍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参见网上讲义中“中国古代的儿童游戏”这一部分的内容) 2、试述游戏对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作用。 学前儿童被认为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最集中地体现为不断地“去自我中心化”。 首先,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现实的伙伴关系,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