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说课稿

天津静海县大邱庄镇大屯中学杨绪高

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有序数对》.该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教材86页88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以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根据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能确定一个点根据一个点能写出一对有序数对与它对应渗透一一对应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树立“数“与”“形”统一的数学思想.

2.通过研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参于活动同学间协商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知识的精神.

2.通过对有序数对的研究学习进一步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树立刻苦学习品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品质.结合以上目标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发展的宗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熟练、科学的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2.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

为了更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座位、找路线等活动探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疑、启发引导、解疑点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方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元素.教师的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之下进行的.数学研究性活动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法

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目标针对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插

图合理设疑、巧妙点拨.适情设计梯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所给图片带着问题思考、探究知识体悟有序数对的作用感触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调动参

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适当梯度合理设疑法: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我结合目标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3.合作交流协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我的引导下采用学生个体探究、小组内交流的学习形式交叉进行以逐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学习信心.

4.练习巩固法:合理选配习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检测是否达标.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法

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在本节课中我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因此我注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观察分析法: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个体研究和小组交流协作进行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生归纳规律.

3.练习巩固法:让学生树立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找出差距对症下药.

第四方面: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同学说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学说的例如:“3排4列”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它的不足补充完善即从左向右数从前向后数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会到:①数对中数应有一定的顺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对数对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马上引出本节课题和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第二环节:协作商讨归纳总结达成目标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电影院找座位”.我设置了问题是:①9排7号与7排9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②在实际生活中诸如表示座位的数对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呢③这两个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请

帮助错的人找到正确的座位.通过问题学生动脑去思考、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及有序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出示有序数对(24)、(42)设问这两个数对中的数字相同只是他们呈现的顺序不同结合我班的座位说说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座位问题解决后我马上又写(33)这个数对中的“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有几个座位和他对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潘用江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对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2、实验重难点 重点知识: (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2)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 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③、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使学生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学生体验: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铝块和铅块,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七年级数学下册 7.1.1有序数对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有序数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序数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学习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它是后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对函数图象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几何图形与代数之间相互转化的初步内容。有序数对的学习还让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我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2.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2)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位置确定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形成数形结合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发现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 (2)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认同他人。 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而数对的有序性是确定物体位置的关键,因此难点是) 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 二、教法学法分析 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来掌握新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有序数对教案1

有序数对教案1 学习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会用有序数对确定平面内的点。注意强调数对的"有序",即(a,b)和(b,a)是不同的有序数对。 问题引入:一位新教师用他的眼神与手指指向你,请你回答问题,你能领悟她是请你吗?新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你们领悟她是请哪位学生起立回答问题? 请确定以下的位置: (2,4),(4,2),(3,3),(5,6)。 (2,4)和(4,2)在同一位置吗? 由以上活动,你得到哪些收获,请谈谈。 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请再列举一些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生活实例。 练习巩固: 1、有序数对a,b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2. 用1,2,3可以组成有序数对______对 3. 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4. 在电影票上,将"7排6号"简记为(7,6),则6排7号可表示为。 (8,6)表示的意义是。 5. 如图的棋盘中,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1)上,则"炮"位于点__________. 6.某阶梯教室共有12排座位,第一排有16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若每排座位数为m,排数为n.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 (2)根据上表写出每一组有序数对(n,m). (3)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m:___________. 7. 某人在车间里工作的时间t与工作总量y组成有序数对(t,y),若他的工作效率是不变的,其中两组数对分别为(4,80),(7,y),则y=________. 8 .我们规定:沿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θ角前进a个单位,记作(θ,a),则分别作出下列有序数对所表示的图形:(1)(45o,6) (2)(120o,8) 9 .在数轴上,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平移,若(2,1)得到的数为1,(1,-2)得到的数为,则(3,5)是将表示数_____的点向_____平移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数为_____ 课堂小测: 1 .如果一类有序数对(x,y)满足方程x+y=5,则下列数对不属于这类的是______. (A)(3,2) (B)(2,3) (C)(5,1) (D)(-1,6) 2. 七年级(6)班有35名学生参加广播操比赛,队伍共7排5列,如果把第一排从左到右第4个同学的位置用(1,4)表示,那么站在队伍最中间的小明的位置应该怎么表示?(6,5)表示什么位置? 3. 我们规定向东和向北方向为正,如向东走4米,再向北走6米,记作(4,6),则向西走5米,再向北走3米,记作___________;数对(-2,-6)表示________.

《有序数对》公开课教案

《有序数对》教案 王枫中学康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世界的重要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参与难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有序数对准确地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难点: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例1]近期学校举办tfboys专场演唱会,老师请班上部分同学去观看,座位号分别是“第3排”和“第5号”的同学为什么没有找到座位呢? [引例2]请“第2排第3号”和“第3排第2号”的同学起立,他们是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找到座位呢? 归纳: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必须有两个数; 两个数字的顺序不同,所对应的位置也不同。 引入课题——有序数对 2、新知探究、合作交流 (1)由上述问题直接引出概念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老师点拨:数对中的两个数字是有序的,即(a,b)≠(b,a) (2)巩固练习:下面的有序数对的写法对吗? A (1、3) B (x,y) C 2,4 D (a b) 小结:书写时,数对中的两个数字中间用逗号隔开,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探究1]如图,点A在(3 , 2)处,你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图中另外四枚棋子的位置吗?(展示课件)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A(3,2)这个有序数对说明题目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并请学生板书其它四枚棋子的位置。 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探究2]将例1中的有序数对应用到教室位置,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同学们牢记与自己的座位相对应的“有序数对”。 [活动1]中国接力大赛(展示课件) 规则:老师喊计时开始,座位在B位置的同学起立到讲台领取鲜花,将鲜花交到C同学手上,再由C同学交给D同学,如此传下去,最后E同学将鲜花送回到讲台上,计时结束,用时短者胜出。 [温馨提示]活动开始前,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传花前先看准对应位置。 [活动2]中国诗词大会(展示课件) 学生在相应的字下面写出数对,写对的可以翻开隐藏在字背后的奖 品;(2)第一环节结束后,由学生找出第二句诗但不读出声,并请 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相应的数对,其余学生一起检验由各个数对合成 的诗句。 [活动3]中国象棋大赛(展示课件) 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黑马可以走到的哪几个位置。 规则:小组讨论后,选取一个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做裁判或者在其判定不全的情况下予以补充。展示方法:两人合作,一人指位置,一人写数对。 4、巩固练习、拓展升华 如图,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置,那“(2,5)→(3,5)→(4,5) →(5,5) →(5,4) →(5,3) →(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并规定甲到乙只能向右或向下走,用上述表示法写出几种路线。 (1)老师给出一种路线,学生口述数对; (2)同桌合作,一人说数对,一人指路线。

7.1.1有序数对说课稿

说课稿模板(通用)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7.1.1有序数对》 一、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结构、内容、地位 《7.1.1有序数对》是人教版数学(学科)教材七年级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序数对,特点是学习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节课还为后期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这节课,在这一章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教材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为了方便,通常先约定这两个数的顺序,所以这样的数对叫有序数对。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也能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 3.通过实际问题中对位置的确定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进而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及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

(三)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序数对的意义.运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或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 难点:用不同的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同一个点.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是一门技术科学的重要学科,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启发引导法 2.合作探究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小组合作 2.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3个环节构成: 环节(板块)一:由课前三分钟导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简称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在北京开幕,3月15日在北京闭幕,会期13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

..有序数对教案

7.1.1有序数对 学习目标: 1、认识有序数对,会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2、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3、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难点:会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64-65页练习题上面的内容,学生自主完成下列填空,小组内对子交流、互评,有疑问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1、我们把有顺序的_个数a与b组成的_ ,叫做_ ,记作( ,) 2、这是某班几个同学写出来的几个有序数对,正确的是() A、(5、6) B、(7,8) C、1, 9 D、( 3 6) 3、下列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A、教育小区8号楼4楼; B、北偏东30°; C、座位是3排7号; D、东经118°,北纬40° 4、张艳的座位在2排4列,简记为(2,4),座次表上写着小刚(5,8),那么小刚同学的座次在。 5、在36人方队中,横纵各6排,若(2,3)表示第二排第三名同学,则第四排第二名同学可以表示为。 二、深层探究,合作交流: 1、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②(a ,b )与(b ,a )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③(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④(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位置。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D. ③ ④ 2、小健、小华、小红的家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中,小健的家是9层2号,我们用(9,2)表示;①小华的家是12层5号,用(5,12)表示对吗?如果不对该如何表示.②(16,7)表示小红的家,那么小红的家是几层几号. 3、 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 (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它棋子的位置。 (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 5 8 2 1 9 1 2 3 4 6 7 4 3 (5,1) 5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精编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完整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有序数对》说课稿

《有序数对》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有序数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设计、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设计说明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节《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函数的基础,而本节课的内容又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前提,所以说学好本节课将对我们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乃至函数等内容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该包括: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由于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有序数对,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有序数对的应用,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有序数对的应用过程,体会其内函,并能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有序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其应用价值。 4、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 5、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6、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坐标的知识,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设置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方法来处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7、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安排: 通过对生活当中一些问题直观观察,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共同探索出有序数对中的“约定”规则,特别是用多媒体演示来组织及安排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等几种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图象,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合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达到相互统一。 在学法上,我充分注意七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多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五子棋、象棋等,来讲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便于解决重点、难点。 四、教学流程: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①首先出一个黑屏幕,什么内容也没有 ②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猜测歌曲名--《运动员进行曲》,引导学生想起广播体操。 ③以录像、图片轮显来展示广播体操的一些相关材料,黑色的一个屏幕,什么内容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上课为什么没出现内容?以此可以引起学生注意 这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用录像、图片这些多媒体来进入,目的是抓住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特点,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同时也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气氛。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有序数对的概念 ①设置问题:在某一次广播体操模拟比赛当中,发现一个班的其中一位同学的动作有错误,那么我们怎么用广播的方式把这位同学找出来呢? (引导学生发现规则,规则不同那么位置也不同) ②同时给出几个有序数对让学生指出它的位置 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 ①“约定”的规则 ②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练习: ①(让学生回到他们最熟悉的环境:课室)让学生各自写出自己的有序数对, ②用有序数对作为学生的坐号,以此提问学生(在以后的几节课也可以用有序数对也提问,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个知识点)

有序数对优质课教案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有序数对的意义,并会确定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序数对确定位置,让学生感受二维空间观,发展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数学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意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分析: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本节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索法。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问题1:2009年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问题2:《开门大吉》节目组要在我们班抽取一位幸运之星参加他们的节目 (1)只给一个数据“第2列”或第3排,你能确定是谁吗? (2)给出两个数据“第2列,第3排”,你能确定是谁了吗? 问题3:如果在平面上确定一个位置,你认为至少需要几个数据? 【设计意图:体会确定一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至少需要一对数;通过“第3排第2列”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它的不足,补充完善,即从左向右数,从前向后数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会到:①数对中数应有一定的顺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对数对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马上引出本节课题和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2. 建立概念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

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 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回放反思—作业设计(一)激趣导入 我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是《汶川不相信眼泪》的电影片段,在生活中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的说课稿 《有序数对》说课稿 天津静海县大邱庄镇大屯中学杨绪高 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有序数对》.该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教材86页88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以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根据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能确定一个点根据一个点能写出一对有序数对与它对应渗透一一对应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树立“数“与”“形”统一的数学思想. 2.通过研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参于活动同学间协商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知识的精神. 2.通过对有序数对的研究学习进一步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树立刻苦学习品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品质.结合以上目标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发展的宗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熟练、科学的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2.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 为了更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座位、找路线等活动探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疑、启发引导、解疑点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方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7.1.1 有序数对》教案

《有序数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也能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表示的点. 3、锻炼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序数对的意义.运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或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同一个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 “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 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 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 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教学说明】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最后形成共识. 二、合作探究归纳体验 思考 1 只给一个数据“第2列”或“第3排”,你能找到豆豆的位置吗?

那你需要几个数据? 2 给出一对数据 (2,5)你能确定吗? 3、如果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你认为至少需要几个数据?【归纳结论】1. 有顺序的两个数 a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2. 记作:( a,b )读做:数对a和b。 3.有序数对可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注意: 1、判断① 3 ,5 ②(x,y)③(3 6 ) ④(b,1)⑤{ 4,7 } 2、假设你在第二列第三排,怎样简单的表示你的位置呢? 3、你能举出一些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2、 3、 四、拓展提升

3.台风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气象台为预报台风,首先要确定它的位置,下列说法能确定台风的位置的是() (A)北偏东400 (B)台湾与海南之间 (C)北纬26°,东经130° (D)距离台湾300海里 五、反馈训练 1.如果将如果将一张“12排6号”的电影票记(12,6),那么“4排16号”记作 ,(6,12)表示的含义是。 2.如果有序数对(3a-1,2b+5)与(8,9)所表示的位置相同,则a= , b= 3.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A.(3,4)与(4,3)表示的位置相同 B.(a,b)与(b,a)表示的位置肯定不同 C.(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 D.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

7.3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探究:物质的密度 邛崃市宝林中学郑睽 一、教材和学情 1、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的第七章第3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密度单位、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材首先由鉴别外表相同,实质不同的物体这一问题开始,用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物质密度这一特性,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讨论得出密度公式和单位,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以及查看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并找寻特点进入密度知识的应用,通过练习的形式将之具体化:一是根据密度的大小比较,来鉴别物质、发现物质;二是通过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来研究空心问题。 2、学生情况 我所教学生现阶段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已建立了“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不正确概念。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动手操作的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深入科学探究的经验相当欠缺,本课将通过猜想、实验、讨论、辨析、归纳、交流和训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初步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和比较概括的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体会比值定义法在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⑶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把有关密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密度计算公式和单位的由来及意义。 2、难点:让学生相对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教学方法 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作为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二学生

《有序数对》说课稿

《有序数对》说课稿 下面是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我说课的内容是《有序数对》的教学,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是第42页到46页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评价分析等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1 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有序数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节的内容,它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对函数图象的学习,同时这也是将几何图形向数转化的初步内容。有序数对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有序数对是学好全章的关键所在。教材中先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有序数对的,再由有序数对引出坐标,这种处理方式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用坐标来描述平面上的点,把相互对

立的“数”与“形”统一起来,开创了解析几何的研究。变量和函数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由此可见,坐标系的建立是数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1.2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难点是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在教学中我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和游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2.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和游戏,让学生理解有序数对,并能够用有序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2.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位置确定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

2018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1.1《有序数对》教案4

《有序数对》教案 教学目标 1.现实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广泛性,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 2.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量表示图形位置,几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形成形数结合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 难点:理解有序数对是“有序的”,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广场上有许多同学,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序列上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三产业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类似用“第几排第几列”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参于教学活动 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2)根据这个错误在书上所处的“几行”和“几列”来确定它的位置. 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考: (1)怎样确定教师的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在同一位置. (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 (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 教师指出:上面的问题都是通过像“9排7号”第1列第5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面的表示“排数”,后面的表示“列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 ,b ). 活动4,举出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一个位置的实例,加深对有序数对的理解. 例如:人们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点. 鼓励学生多举例,同时强调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是“有序”的. 三、巩固练习 四、作业 补充作业: 1.“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1)中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来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图(1) 68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