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非理性主义

第十一章西方非理性主义

西方哲学自文艺复兴以来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即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是这三个哲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表征。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及其向反理性主义的演进,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本章主要对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演变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揭示。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与理性主义根本对立的。现代西方不少哲学家一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向非理性问题,宣扬非理性主义,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非理性主义思潮。

一、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西方非理性主义从19世纪初兴起,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这种社会思潮与传统哲学思想、时代背景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变,体现了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方向转换和主题转换,深刻揭示了西方现实社会及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心理状态,当然现代西方哲学家个人对人生的透视和对生活的体验也会融合在这种理论思潮的发展中。

1.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产生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危机在哲学上的折射和反映。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当时社会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当时影响颇大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

(1)非理性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非理性主义的普遍确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至此开始,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出现高度激化,两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了某些人以强凌弱、称霸世界的野心,从而使人们对用理性和科学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文明产生了怀疑。不但如此,人们还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流血、牺牲、毁灭、无家可归……它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表面稳定、安全和物质进步,同一切人间事物一样,都是建立在空无的基础之上的,以至于欧洲人像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面对自己。经济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袭来,特别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在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不仅削弱了人的理性信念,而且在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形成了非理性主义的认识和心理基础。可以说正是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孕育了叔本华的痛苦和悲哀,激起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和酒神精神,也迫使萨特走向恐怖和死亡。

(2)非理性主义兴起的自然科学背景

到了现代,科学和理性本身发生了危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又是在传统的哲学框架内所不能解决的。反理性主义在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些成果时,对它们进行了歪曲的利用,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理论、哥德尔的“不完全定律”等等。这些新的科学理论使任何自称发现了绝对的、终极的知识的观念已不可能成立,甚至连数学这门被视为“人类理性的骄傲”的学科,也包含着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在那些理性科学最可靠的领域中出现了不牢靠感,这就必然会导致人们一直对科学和理性坚定不移的信仰发生动摇和倾斜,从而使传统理性向非理性的转折成为现实。另外,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危机:核战争、环境污染、太空战争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受到了威胁。正如美国拉特拉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埃伦费尔德所指出的:人道主义相信人是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人不仅能控制自己的身心,而且也能控制大自然的周围环境。今天人类要想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使在地球上的人类能过着一种健全的和谐生活,就必须结束人道主义的统治。这里戴维·埃伦费尔德所说的人道主义实质上是指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主义。再者,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居住、交通、通讯、办公的现代化,出现了人性异化、人格裂变、人情淡化的现代文明病,这一切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科学万能”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怀疑。现代社会自然科学发展的事实,为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土壤和客观条件。

(3)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也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局限有关

传统理性主义有很多缺陷:①在认识论中坚持绝对的真理观。传统理性主

义坚信人们凭借着理性之光能够认识外在的世界,他们对达到知识的确定性是

深信不疑的,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又把这种确定性加以绝对化,认为

对真理的认识过程可以不受任何客观和主观条件制约。②在价值观中把价值抽

象普遍化。传统理性主义价值观的前提,就是肯定人性的普遍性。他们把追求

个体的自由、权利和幸福,视之为人之本性,作为价值导向;同时又强调把个

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规范统一起来,把社会的公正、平等与和谐作为价值理想,这种混杂的价值观念就是普遍的个人主义。非理性主义正是在批判这种普

遍的个人主义中合乎逻辑地导向了更为极端的个人主义。③在历史观中坚持线

性进步观。传统理性主义坚信依靠理性的力量,人类社会会不断地、全面地进步。在他们看来,科学进步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科

学是理性的一项典型的事业,它是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科学的发展不仅成

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科学发展的模式也成了社会进步的模式。因此传

统理性主义坚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进步的过程。我们不仅可以依靠科

学更好地改造自然,而且可以更好地安排社会。然而历史的进步事实上不是、也不可能是以直线式的发展为前提的,而是以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出来。因此当人们面对两次世界大战的现实以及科学理性面临的冲击,非理性主义就

得到了存活的空间和土壤。就此而言,非理性主义的出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思维

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

2.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发展

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的失败,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陷入困境。他们既没有勇气彻底反对封建主义,又

惧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精神上处于恐惧、焦虑、悲观、绝望的状态。德国

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果尔的存在主义就是这种情绪

的集中反映。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狄尔泰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也都不同程度

地打上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烙印。

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一期间哲学发展异常活跃,原来已经产生的许多流派以新的特点仍在继续流行,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派别,非理性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最典型的流派。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使古典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彻底破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代替了博爱,弱肉强食代替了平等,科技理性主义的片面发展和压制人性、摧残人性的消极后果,使人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一些哲学家开始用哲学的方式寻找精神家园,在思考人生与社会的矛盾中,出现了以德国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法国的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一开始是以心理学理论提出来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但由于美、苏超级大国的对抗,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更加紧张,人的自然本性受到压抑。再加上50年代斯大林问题的被披露,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出现的一系列挫折和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失望和怀疑情绪,甚至害怕无产阶级专政会剥夺个人的自由。因此50、60年代的反异化、要自由的呼声显得非常强烈。这些情况都使西方哲学家们感到,必须从分析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入手,对如何消除人的异化,使人的本性得到全面发挥进行研究。由此产生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出现了由非理性主义向反理性主义的演进。后现代主义哲学是一种反对传统哲学的基础、本体、确定、单一,追求一种破碎性、不确定性、多元性、差异性、边缘性和流浪者式的思维方式的文化哲学观。它试图消解传统哲学的主客两分和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试图解构传统哲学对确定和终极目标的追求。在它们看来,任何确定的本体世界是不存在的,不管这本体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同样任何确定的认识方法也不存在,不管是理性方法还是非理性方法,从而也不存在任何终极的哲学目标。凡是确定、基础、目标的东西都在它的消解之列,包括消解理性因素和理性方法,也包括消解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方法。如果说西方非理性主义过分地抬高和夸张了主体的非理性方面,那么后现代主义哲学则把非理性主义的流变和不确定的界维方式加以扩大和发展,从

而把西方非理性主义推向了后现代的前沿。就非理性方面而言,后现代主义哲学比西方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清楚地表明:这一思潮就其实质而言,是现代西方社会多重矛盾和深刻危机在哲学领域的折射和反映。

二、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将人自身作为研究对象,把非理性因素设定为人的本质,并由此推出外部世界的存在;人唯有以直觉方式、自我体验才能达到对意志和生命冲动等的真实存在的把握;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个人是在自由选择和创造中实现自己价值的,自由就是人价值的根据。这些思想观点主要反映在其本体论、认识论和人学观等方面。

1.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

西方非理性主义在本体论上也即从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把非理性因素的“意志”、“生命”、“无意识”、“体验”等当作是人及其客观世界的本质和本原,从而把客观世界主体化和人格化。在非理性主义那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非理性因素所决定和派生的,都是意志、生命力、人的主观性的体现。

唯意志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求生存或渴望得到权力的一种欲望,即意志。叔本华认为人是生存意志。他从人推物,认为动物、植物、无机物、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和产物。尼采在叔本华生存意志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人是权力意志,强调权力意志的重要性。像叔本华一样,尼采也用权力意志解释一切,他认为从人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乃至无机界,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各自所具有的权力意志的质和量的优劣多少而已。

生命哲学家把生命的冲动和生命力的延续看作人的本质。柏格森则强调人的本质为生命冲动。他认为,生命冲动体现为一种前进的运动,其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断进化的。柏格森指出,生命冲动具有创造性,它不是一种机械的、惰性的东西,而是一种不断向上、不断创新的力量。当生命冲动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物质相结合,就产生不同的物质。当生命冲动的这种特性体现在人身上时,就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和意志力。柏格森正是用它来强调人的创造作用,特别是人的意志力的作用。他明言,生命冲动不是一种实在,而是一种纯粹的活动,就像焰火由一个中心散发出来一样,其中心不是一个事物,而只是连续发射的活动。这种活动没有任何静止和稳定,永远处于流动状态。与叔本华和尼采的观点一样,生命冲动存在于一切万物之中。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把非理性的无意识作为其学说的出发点和核心,认为无意识不仅决定人的全部意识生活和人的命运,而且也决定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认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其道德和宗教的起源都得益于无意识并由无意识的推动而得到发展。他从研究人的精神中无意识及其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影响问题入手,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潜意识及意识。其中无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最底层,是人的动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其中主要

是被压抑的性欲。它服从快乐原则,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却又为社会的法律、伦理、宗教所不容。由于性的冲动、要求性欲的满足是人的本性,因而无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冲动能给人们的行为以力量。在人的心理结构三者关系中,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他把人的无意识和意识看成是大海里漂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意识,水下的部分为无意识。而无意识和意识始终都处于对抗、冲突的紧张状态中,这种紧张状态是由意识对本能和欲望进行压抑引起的。在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的三我说。把本我看成是由一系列本能和欲望冲动构成的、人格中最原始的、为人的一切活动提供能量部分。它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活动,绝不顾及任何现实的条件,要求立即无条件地满足本能的需要。人的一切被压抑的情绪、冲动都储存在它里面。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理论中,他总结出三个结论:一是一个人从生到老,一切行为无不带有性欲的色彩,无不受性欲支配。同时,他又告诉我们无意识和本我中的性欲和本能总是处在压抑中,即泛性论和性压抑。二是人的本质就是它的生物本能。三是从人的本能看,人始终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存在主义把人对孤独、烦恼、畏惧等心理情绪的体验看作是最根本的存在。由于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将人本身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因此人的存在就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1)对孤独的认识。尼采、克尔凯果尔把它理解为不仅是人的一种情绪状态,一种心理体验,更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孤独是指共生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焦虑。既指个人从自然界和他人中分离出来,无依靠、无人帮助,成为孤独的个体,也指被众人遗弃,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别人肯定所产生的孤独,它还指不随波逐流,超越众人而不被他们理解所产生的孤独。尼采认为,个人的存在是孤独的、单一的、不可重复的。在这种孤独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依靠上帝、群众、情人的评判,人能自我主宰,自我发挥,不受多变世界的诱惑和外在世界的纷扰。处事而不为事所困,入世而不为世所累。人在创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尼采一生就沉浸在这种孤独里,在孤独中求创造,在创造中又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克尔凯果尔也认为,孤独是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他从人是孤独个体这一根本原则出发,认为孤独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不能把人看作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每个人都有不可摆脱的孤独感,他被异己的力量包围着、挤压着,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且没有可倚靠的东西。

(2) 对烦恼的认识。在非理性主义哲学家眼里,烦恼与人也是不可分离的。叔本华认为,欲望是烦恼之根,只要人生存着,他就有欲望,就摆脱不了烦恼。丹麦的克尔凯果尔认为无对象的厌烦即厌烦自己,认识到人生是虚无的厌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厌烦,它使人行动起来为摆脱苦闷和孤独而努力去尝试。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人生就是烦恼。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烦心和麻烦都根植于本体论的烦恼。萨特是从选择的视角来认识烦恼。他认为,活在世上的人是孤立无援的,面对整个世界和人生,他感到自己负担的沉重,时时需要作出选择,与此相伴的就是烦恼,这种烦恼不是普通人面临危险或困境时的不安,而是人在选择时所意识到的责任。一句话,选择产生人的责任,责任带来了烦恼。人正是在烦恼中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责任。但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勇

气去承担应负的重担,往往想出许多办法逃避责任和烦恼。

(3) 对于畏惧的认识。克尔凯果尔认为,畏惧没有确定的对象,不给人明确的危险和威胁,它来自各个方面,在所有人中潜藏着,人无法防卫和躲避它。正是畏惧使人意识到自我,一个人越感到恐惧和畏惧,他对自我的认识就越清醒,这种情感就转化为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海德格尔对此也有同感。他认为畏惧与害怕不同,害怕总是由具体的条件产生的,而畏惧是我们对所有存在物的反应。我们并不是在与任何具体事物的关系里感到畏惧的,而是在与一个整体世界的关系里感到畏惧的。畏惧是人自始至终都有的情绪,甚至没有畏惧也是畏惧的一个表现,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没有了畏惧,那只是隐藏了他的畏惧。他强调只有畏惧着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从而赋予一切事物以意义。在存在主义那里,孤独、烦恼、恐惧构成了人生的根本境遇。

2.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西方非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上贬低理性的重要作用,夸大非理性的作用,主张直觉主义和体验主义。

西方非理性主义从非理性因素是人的本质和世界的本体这一本体论出发,把认识看成是通过非理性因素的自我体验,主张在主客体界限消融的直觉状态中把握世界的本质。叔本华和柏格森认为:人的意志和生命冲动不仅构成了人的本质,而且也构成了世界的本体和本质,而人的意志和生命冲动都是非理性的存在,是生生息息和变化不已的;人的意志和生命冲动不能靠理性,因为理性是概念化和逻辑化了的东西,是静止和僵死的,而静止和僵死的理性方法是不可能认识和把握变动不定的意志和生命冲动的;要把握生生息息和变化无常的意志和生命冲动,唯有非理性的直觉方法才有可能,因为直觉不是概念化和逻辑化了的东西,它是生生不息和变化莫测的;在直觉中,认识的主客体(意志和生命冲动)相互过渡、相互融合,最后达到主客两忘和主客合一的境界,在这种直觉境界中,主体直接进入到客体中或客体直接进入到主体中,这样主体就认识和把握了真正的实在即意志和生命冲动这一人的本质和世界的存在。对于非理性的直觉,叔本华解释为是一种外在于时间和空间并超越经验和思维的认识,是静观,即让全部精力赋予直觉、使自己完全沉静在直觉中,并让自己的整个意识充满着对于当下的自然客体的静观。柏格森把直觉称为“理智的交融”,认为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非理性主义者强调对真实本体的非理性体验,强调只有直觉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和世界的本体,其直觉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就在于从认识论的角度取消理性的统治地位。非理性主义并不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但对理性的作用却作了严格的限定,即把它限定在生活实践的领域,而在本体的实在即意志和生命冲动领域则完全排斥理性的作用。他们认为逻辑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形式是不能把握那些独特的、内在的生命体验,因而不能达到真正的实在,从而贬低或否定理性的重要性。叔本华认为,理性所及的世界只能是不真实的表象世界,它的作用是实践性的,也即是充当意志的工具,但它不能认识意志,要认识意志只能靠直觉。柏格森认为,理性的认识方式有其局限,因为理性只能把握物理对象,它在研究物理对象时可以在空间方面加以分离、在时间方面加以静止,而人的生命意志却是一种绵延,是既不能分离、又不能静止的,只能依靠直觉。简言之,用理性不

能把握人的本质和存在,只有用非理性的直觉才能真正把握它。人们只能在一种迷狂、朦胧、恍惚状态中,甚至只有在精神错乱、濒临死亡时才能体验到自身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尼采曾说:“没有什么精神,也没有什么理性,什么思维,什么灵魂,什么意志,什么真理,这一切全是虚构。”存在主义也主张,对理性的排斥越彻底、越干净,人越处于无知状态,就越能体验到存在的意义,尤其是人在受到挫折而绝望,或濒临死亡时,人才能彻底抛弃通常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真正把握到存在,体验到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也强调,人是用他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而不是用他的反思来理解他自己的。人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绪和感情揭开的,而不是靠概念。他认为,人们在把万物作为现成的东西认识之前,已经对万物先有一种情绪体验了。认识总是伴随着情绪的认识。即使人们经常说要冷静思考,也只是在平静的情绪中才有可能。我们通常说,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控制情绪,也没有摆脱情绪,人们总是利用一种相反的情绪去控制另一种情绪。可见,海德格尔是用非理性的情绪来对抗传统的理性方法。

3.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人学观

西方非理性主义者一般把人看成是一种非理性的人,他们自己就是这种非理性人的先知。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方式本身是禁锢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和价值的东西,是应当破除的万恶之源。他们认为无意识的精神状态是意识的真正主宰者,理性应置于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意欲、情绪之下。真正的本体是个人自身的存在,是个人的直觉体验。人们只有在这种对自我存在的体验中才能发展人的真正自由和价值,克服人的自我异化,而归于我。他们认为科技成就、经济成果,从根本上说,对人的自我存在,有害无益,只能导致异化,使人沦为物的奴隶。所以,只有发挥人的非理性因素才是根本的。

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人的个人存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规定着人自身以及人存在与其中的世界的意义。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探索人生的奥秘。人的存在的基本状态是孤独、烦恼、恐惧、绝望等心理体验和情绪感受。因此人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只有排除理性的干扰,依靠非理性的内心体验,才能感受到个人的真实存在。

在此基础上,萨特对人的本质特征进行阐释:其一,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出世,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却不先验地具有某种本质。人入世后是在他自己的存在中,在一系列活动和选择中确定自己的本质或性格的,人成为什么人,是完全由个人自己造成的。由于个人的本质是通过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确定的,所以人要对自己所成为的那个样子,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负责,他无权把这种责任推给别人或社会。人能够通过活动和选择造就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之外的事物是不可能先存在而后获得它的本质的,它总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的,即本质先于存在。其二,个人不仅存在先于本质,而且个人通过选择所获得的本质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构成了人的独特的个性和本质,它是人的真正的存在。萨特认为个人的这种独特的本质只有当个人和社会隔离,将人孤立起来时才表现出来。如果个人与他人、社会发生联系,那就丧失了独立性和主动性,失去了个人的特性和本质,就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消失在公众中了。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个性,做到我就是我,不被他人同化,这是至关重要的。简言之,人首先存在着,并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谋划、选择自己

的未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萨特的价值观是尼采关于上帝之死和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在20世纪更深

入开拓的直接反映。萨特认为,一方面价值来自个人的创造。只有个人才能给

世界上的事物以意义。在他看来,所谓价值,是你所挑选的意义,价值并不是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赋予事物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价值。另

一方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还在于人是自为的存在。人永远有可能对自己过去所

采纳的价值提出怀疑,并采用新的价值。事实上,每个人在选择和创造自己的

价值时,会感到如负重托,因为你所选择的价值既不是上帝赐给的,也不是社

会送给的,你也很难找出理由为其辩解,你自己要对你所选择的价值负责。相

反那些不愿意选择和创造自己价值的人,可以不加思考地接受社会既定的价值,当然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可见,萨特价值观完全是相对于个人的。在此基

础上,萨特提出人的自由是人一切价值的基础。个人是在自由选择和创造中实

现自己价值的,自由就是人价值的根据。因此人的存在就是自由选择,“人是

绝对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质”。

“自由”是萨特全部“人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内

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西方学者往往把存在主义叫做“自由哲学”。何谓自由,按照萨特的解释概括起来就是:①自由是不受上帝束缚和干扰的。萨特自

称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因此他否定上帝的存在。既然上帝死了,那么唯一存

在的就是人,没有什么可以规定、束缚和限制他。人的活动是通向人自己的未来,按照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这完全是自由的。②自由是个人意志的自由。萨特认为,既然“自由”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那么它就有不受限制和束缚

的精神的独立性,即个人的绝对自主性、自我决定一切意志,所以自由就是随

心所欲。③自由是排斥他人的存在与自由。按照萨特的观点,只有保持个人的

独立性,并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摆脱他人和社会的约束,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说,人愈孤立、愈突出个性,就愈自由。萨特关于“他人就是地狱”的观点便是最好的说明。④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在萨特看来,由于自由是我自

己的,所以自由意味着选择的绝对性。

存在主义把孤独、烦恼、绝望等看成是人的存在方式。认为人一来到世上,这些情绪的感受就构成了他生存的基本体验。由于孤独而感到苦闷和烦恼,并使自己产生恐惧感。况且人生的开始也就是死亡的开始,对死亡的优虑和恐惧也就不可避免地控制着人的一生。这些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感受,充分表现了非理性主义者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然而透过这些消极的思想,我们也能发现存在主义哲学家在探索人自身的路径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那就是他们并不泛泛论及一般的人,而是揭示个人的存在,特别是孤独的个体在社会中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并以他们对人的主体性、可能性、开放性、超越性等的阐释,为人们提供一种对待人生和世界的态度,这正是它在西方社会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三、西方非理性主义评析

如何理解和评价西方非理性主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第一,把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同政治上的反动相提并论;认为非

理性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说。第二,把非理性主义看成是对理性主义传统观点的反动。第三,否定非理性主义是一种理性思维。正确看待非理性主义研究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是客观评价这一思潮的基本前提。

我们认为非理性主义作为对西方现实社会的哲学反映,就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而言,它总是包含着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成分,把它简单地定义为只属于资产阶级的学说而加以批判既不客观也不科学。另一方面,西方非理性主义者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予重视、甚至忽视的存在领域的强调及阐释,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世界,探讨人类的认识运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我们同样也不能加以全部否认。因此,既重视非理性主义所蕴含的一些有价值思想的认识和研究,又注意克服其消极的思想成分;既不能对其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报以一种全盘接受的态度,是理解和评价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应持的基本立场。

1.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合理成分

西方非理性主义把人的问题提高到了哲学的核心地位,探讨了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理想和人生信仰的哲学反思,它的结论虽然是消极的悲观的,但毕竟触及到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因而它对于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揭露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的处境和生存状况的异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方非理性主义对人的意志、情感、直觉、体验、无意识等这些非理性因素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这对于我们研究人的非理性因素有借鉴意义。同时,西方非理性主义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揭示,多少涉及了人类认识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及方法,这对于探讨人类的认识运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出现,既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回应和反思,又是对新时代的呼唤和预言。说非理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思,是因为非理性主义思想家都看到了其时代的阴暗面和不合理性,这是整个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20世纪两次灭绝人性的战争,使得人们对现代生活非常失望。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厌倦和无聊成了日常情绪。而对这一切的反思和对人类“堕落的理性”的诘难,便使非理性主义应运而生。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人类不是用理性来提高自己的形象,而是用它来编造似是而非、自我中心的解释,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辩解。非理性主义厌恶这种理性的虚伪性,因而要谴责这样一种类型的理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并非是消极的。说非理性主义是新时代的预言,是因为它与第三次浪潮的多元化、多样化和民主化的潮流相呼应。今天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从全球的环境问题到理性的多元化问题,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非理性主义的积极意义。

第二,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近代理性主义极端主义的一种矫枉过正。近代哲学充满了理性主义精神,它推崇理性、重视科学、崇尚逻辑思维,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表现,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或和谐的世界,这一切都是积极和可取的。但是,理性主义运动陶醉于自身的辉煌成就,又陷入一种盲目性,即把对自然的科学认知方式看作人的其他一切认识活动或认识方法的基础,不加批判地把自然科学模式作为人类知识效仿的楷模,把明晰性、可验证

性和可预测性作为知识具有科学性的评价尺度。从哲学认识上看,非理性主义的产生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它在哲学上的最大功绩就在于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把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永恒不变的存在,作为解释事物存在的根据,看不到人对事物本质、运动规则的已有认识的暂时性、历史性。它也忽视了自然与人的原则区别,试图以机械的因果律解释与人有关的事物的一般本质或本性。因此,社会与人,在他们的视野中往往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而不是主体性的存在。其结果,使生动、多样的人类历史变成某种永恒原则显现自身存在的工具,人生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被逻辑的东西泯灭了。这种思维方式使富有生命活力的理性主义运动变得僵化、凝固,使哲学关心人类的命运、人生价值的思考演变成阻碍人充分发挥自己生命活力的绝对主义教条,演变成扼杀人独立自主思考世界能力的独断论。这就使个人迷失在一般之中,人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而成为某种永恒真理的工具。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将人们从形而上学的“绝对”统治中解放出来,并使之认识到:我们的内在生活丰富多彩,是很难用那种会使它变成抽象名词、因而使之丧失本质的概念来把握。

第三,西方非理性主义在批判传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少有深度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它对传统思维方法的批判及其对人的直觉、体验、无意识等这些非理性因素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和强调,开辟了方法论研究的新领域,对开拓人们的思维有着一定的解放意义。就此而言,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并不是理性的失败,相反它是人类理性的胜利。非理性主义者极力推崇的直觉、体验等方法本身就是人类理性耕耘的结果。从这样的角度上评价非理性主义,应该承认其从非理性的角度寻找认识论发展的新出路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克服了我国长期以来忽视对非理性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而且还从客观上启发人们去重新考虑人类之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

第四,西方非理性主义从反面也给我们不少的启示。非理性主义的借鉴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它使我们对人的精神主体有了全面认识,也加深了对人的认识活动复杂性的理解,同时也使我们明白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不仅体现在认识过程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就人的主体精神而言,它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人的理智与理性,主要是意识的表现,而人的本能与非理性,则以无意识为基础。无意识作为人主体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意识存在明显的区别。意识是能够为主体所知觉的,并能够用语言加以表述;而无意识却不能被它们所知觉,通常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的状况。意识是显现的,较为清晰和自觉的;无意识是潜在的,较为模糊而又不自觉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无意识控制着相当大的领域,是非理性因素的深刻根源。无意识往往通过情感、直觉、灵感、信仰、意志、习惯等非理性因素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因而理解和把握非理性的关键,首先在于对无意识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就人的认识发展过程而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主体认识能力的两翼。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理性每前进一步都不可避免地交融非理性因素于自身或者说理性的思维过程本来就建立在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基础之上。人类的辉煌之处,既是其理智、理性的展现,也渗透着人的情感、信仰、意欲、追求、信念、灵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人能够凭借本能,并超越本能,达到理性之升华。因此理性和非理性不是截然对立的。基

于此,研究和分析非理性因素的独特作用,如对实践活动的激发作用、对创造性思维发挥的调节和催化作用、对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选择作用等,都有助于人类认识活动的进步。

2.西方非理性主义的矛盾和缺陷

西方非理性主义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缺陷,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同时,又赋予“意志”等这些非理性因素以本体的意义。在非理性主义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主张主客两分,即主张在人这一主体之上,还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本体世界。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以追求这个独立存在的本体世界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西方非理性主义不再追求独立的本体世界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而竭力追求人和世界的融合统一,主张主客合一。他们或者认为“意志”是主客合一的基础,或者认为“生命”、“存在”是主客合一的本质,并以此来超越传统理性哲学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然而他们所说的“意志”、“生命”、“存在”等都是人的主观性的表现。所以西方非理性主义在反对传统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同时,事实上又赋予“意志”等这些非理性因素以本体的意义,建立了以非理性为基础的新的本体论。力图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最终还是没有超越,也没有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的矛盾。

第二,在否定传统理性主义的同时,又夸大了非理性的意义,从而犯了与自己批判对象相同的认识错误。针对理性方法的一统天下,西方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情感和意志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其合理的思想成分。但是将认识的一个环节——非理性因素夸大到了绝对的地位,把它视为人和世界的本体、本质,从而否定理性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反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宣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的体验、直觉,认为靠这种方法和信仰才能把握世界的真谛。这就如同自己的批判对象一样,也把某种有限的东西夸大成无限的了。其实,理性是人性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明显的表征。事实上,文明正是伴随着人的自我约束而产生的,它也伴随着人的自律的理智程度而发展。所以认识中的理性与非理性是统一的,人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没有理性,人的非理性会失去作用的方向;而没有非理性,理性也会失去其驱动力。过分渲染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而贬低理性的作用,不仅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而且在生活中也是极其有害的。

第三,在坚持否定性的同时,又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之中。非理性主

义是一种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否定性既是它的长处,又是它的短处。离开否定性,非理性主义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摧毁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味地坚持否定性,则有滑向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危险。这将与哲学的本义—追求真理相悖。非

理性主义陷入了两难的窘地。历史的辩证法是,世界本身对于现代人来说已失

去了确定的、自明的性质,对世界的怀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非理性主义

正是呼应着这一时代精神而崛起的;但是另一方面,或许人们也从未有像今天

这样强烈要求对今日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解答,对此非理性主

义由于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滞于沉默。海德格尔意识到了这种窘况,并深刻指出

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它是一种偏离正道的理性主义,是一种逃避,它并不能使

我们走向光明,只能使我们纠缠在理性主义中。然而海德格尔最终也无法摆脱非理性主义的困境,面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问题,他选择了“逃避策略”,求助于“神秘的宜示”。究其原因,在于它否定传统理性时犯了扩大化的错误,自觉不自觉地把有缺陷的理性与理性本身混为一谈。所以非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使之失去了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营养基础,一旦没有理性的支撑,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溺于悲观、绝望和迷惘之中。

第四,在强调人的主体性时,又对人的本质作了片面性的理解。非理性主义人学把人的个人存在看成是规定人自身以及人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本体,把人的本质说成是非理性的自由选择和创造。这是对人的本质的错误认识。首先,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人存在,而是社会存在。人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孤独的个人是不存在的。由于非理性主义夸大人的个体性,贬低人的社会性,因而它所说的个人是抽象意义上的个人,它所称谓的个体也是虚幻的个体性。其次,人的本质不是随心所欲自由选择的结果。个人有生成的一面,但也有给定的一面,也就是说,人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传统观念以及同时代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思维和选择,更何况人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撇开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脱离个人自我塑造的客观条件,只把抽象的个人体验作为本质、绝对的自由和选择,这只能是一种空想。而且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人的现实生活只会使人走向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性,西方非理性主义的矛盾和缺陷必然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时代和认识本身的冲击而被否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理性主义开始向反理性主义演进,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这与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有关,如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手段过度掠夺自然而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由于社会危机与社会动荡更为激烈,使得学生造反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风起云涌,从而产生了以“否定”、“破坏”、“消解”、“颠覆”现存的一切观念、价值、制度为主旨的、对传统的理性观念采取了更为强烈的批判态度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后现代主义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西方直觉主义认识论的那种流变和不确定的思维方式,并加以扩大和发展,从而把西方非理性主义推向了后现代的前沿;另一方面它又不满意西方非理性主义对非理性的直觉方法和本体世界的承诺,并努力消解这确定的本体世界和认识方法。另外,它对西方非理性主义把变化不已的非理性因素当作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确定下来,并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表示不满。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来,既不存在任何确定的本体世界,不管这本体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也不存在任何确定的认识方法,不管是理性方法还是非理性方法,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终极的哲学目标。所以,在非理性方面,后现代主义哲学比西方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现代西方哲学讲义 2015.06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2) 第二讲新黑格尔主义之鲍桑葵 (4) 第三讲意志主义之叔本华 (8) 第四讲意志主义之尼采(1) (12) 第五讲意志主义之尼采(2) (17) 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20) 第七讲精神分析学之弗洛伊德 (25) 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31) 第九讲科学哲学之波普尔 (35) 第十讲现象学之胡塞尔 (40)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一) (44) 第十二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二) (51) 第十三讲:存在哲学之萨特 (57) 第十四讲分析哲学之维特根斯坦 (62) 政治哲学之罗尔斯 (65) 第十六讲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70)

第一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三、现代西方哲学 (一)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 1.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哲学奠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和基本走向。实际上,西方哲学一直有两条线,分别由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开启。前者重概念和先天,后者重具体事物和经验。 2. 唯实论与唯名论:中世纪早期主要以柏拉图主义为其思想资源,后期则转向亚里士多德主义。基于共相与殊相关系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也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歧:唯实论是柏拉图哲学的产物,唯名论则与亚里士多德有不解之缘。 3.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延续了柏拉图路线,经验论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后裔。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于是对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4.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19世纪晚期,穆勒基于德法两国和英国哲学家对康德的不同回应,首次在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哲学之间做出区分,后来这种区分逐渐被双方的哲学家所采纳和加强,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传统,从而构成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二十世纪的哲学史是刺猬与狐狸的历史,是那些努力想认识一件大事物的哲学家与那些只满足于认识许多小事物,甚或只是一件小事物的哲学家的历史。”(怀特)欧洲大陆是刺猬的国度,而英语世界则是狐狸的国度。 从地理上对两大阵营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维特根斯坦、弗雷格和卡尔纳普都是欧洲大陆的“儿子”,但却不是“大陆哲学家”。实用主义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哲学则在精神气质上更接近大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趋向 1. 从“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到“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迄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转向。 古代哲学的重心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始基,探究世界的存在及其状态,因而总体上处于“本体论阶段”。 近代哲学仍要面对和解决本体论问题,但哲学家们不是“独断”地直接讨论世界及其存在,而是把对主体及其认识能力的研究视为本体论研究的前提条件,于是西方哲学发生了所谓“认识论转向”,即从“本体论阶段”进入“认识论阶段”。 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发现,传统哲学的很多问题和争论都和语言有关,因为一切认识或思想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如果没有语言,我们不但不可能进行认识和思想,而且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是,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范式转换”即“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上升为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甚至全部哲学问题都被归结为语言问题。 “语言学转向”之后,哲学家们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更多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高俗读书笔记】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目录 第一章黑格尔之后 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 第三章分析哲学的诞生 第四章现象学运动 第五章存在主义 第六章法兰克福学派 第七章分析哲学的发展 第八章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 第九章结构主义 第十章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 1.新旧哲学交替期。 2.生命哲学:德迪尔泰(W.Dilthey)、奥依肯(R.Eucken),英美怀特海(A.N.Whitehead),法柏格森。 (1)相似性:强调超理性、支配生命的创造力,模糊近代哲学物质与精神区分。赋予生命本质以本体论(不是生物学)意义。生命本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力,称活力或生物能(Orgonon)。具不能被度量的连续性,非实体、非理性。思想是生命派生的形式,不是原初精神。只限于描述人类精神现象概【“直觉”“记忆”(柏格森)、“领悟”(怀特海)、“精神”(奥依肯)】。常被当唯心。 (2)世界观:中心是“生成”(Becoming)。 (3)影响:把科学概念有自然领域扩大至人文社会领域 ①把自然界看作过程的观点导致物理学“唯能论” ②理性产生于非理性、意识来源于无意识的猜测使心理学家注意下意识研究 ③生命本质看作创造进化引起达尔文进化论改造,进化论由强调自然选择转向变异 (4)迪尔泰(W.Dilthey):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精神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5)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最典型。拘泥于传统哲学问题,继承多于批判。《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创造进化论》《笑》《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 ①存在:不是实体,是流动和变化。 ②绵延(duration):无载体的生成,无有形物的运动。状态的连续,不分彼此,每个状态都包含过去,预示未来。真正的时间,生命状态是在时间中的连绵之流。 ③生命冲动(élan vital):《创造进化论》,变化的动力。类似古哲中“世界灵魂”,等同上帝,没人格的造世主。“神并没有创造任何事物,神只是一个永不止息的生命力。”后期接近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 ④生命之流:顺着顺逆两方向运动,顺行时紧缩、凝聚,产生有机体;逆行时扩张、松弛、堕落,出现无机物。 ⑤时间: ●纯粹时间:真正时间,绵延、无形、超空间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2009-06-23 15:51:32| 分类: 哲学思想 |举报 |字号订阅概述 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是在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的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对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生命本能的扼杀和压抑以及造成人的异化,以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活动和倾向取代传统理性主义的实体而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对此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处于这一思潮早期的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学说第一节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 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二者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活动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体现了一种在整体上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迥

然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但二者还是有差异的。首先,前者偏重于认识论层次上的意义,后者则突出以情感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其次,由于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有其他形式,因此后者可看作是前者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就个别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来说,从西方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起就已存在了。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理性和非理性处于直接同一状态,荷马史诗既体现了理性的智慧又迸发出生命的激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理性的前提下谈论非理性,新柏拉图主义则把非理性置于理性之上,普罗提诺的“太一”就是一种有意志的存在。信仰在欧洲中世纪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绝对支配的地位。信仰不仅是超理性的,有时甚至是反理性的,因而信仰主义往往可以掩盖某种形式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近代哲学使理性主义正式登上了哲学的王座,但即使在这个理性的时代,仍有霍布斯、休谟、帕斯卡和卢梭等对非理性重视和强调,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哲学也都有较多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成分。总之,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但它们基本上都只是作为某种哲学中的一种成分或倾向而存在,尚无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包

后现代主义和西方政治科学

后现代主义和西方政治科学〔俄〕A1C1马卡雷切夫 A1A1谢尔古宁 文 华译 在80—90年代的西方社会科学文献中,也许没有比后现代主义更流行和更争论不休的题目。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损害西方科学和文明的基础;另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能使社会科学摆脱危机。 “后现代主义”术语没有统一的解释。它被属于各种不同哲学流派的社会科学家积极地用来说明现时代的特点,而这种情况使政治思想的研究者迷失方向。现在,在西方学者中间进行着关于可以把谁和不能把谁列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争论。 后现代主义的根源 产生后现代主义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个原因——从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解释20世纪末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发生的复杂变化的需要。 许多政治学家认为,主要西方国家发展的特点是:它们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时期,自由民主主义和与之竞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长期对立以前者战胜后者而告终。 西方政治学家提出了社会(特别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不可控制性的论点。三方委员会的一个报告分析了这个论点。报告指出,政府民事活动能力下降,政治家责任心差,缺乏对领袖的社会监督。这一切证明,西方的国家体制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时代的挑战。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政权应当如何组织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过去,人们在宗教、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中寻找自己的目标……新教使个人意识神圣化,民族主义设定了公民平等,自由主义论证了以意见一致为基础的有机政体概 念。而现在……我们成了宗教没落、民族思想削弱和阶级思想消失的见证人”①。 后现代时代的特点是:国家和人民的相互依赖关系增长,全球问题尖锐化、由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产生了一些新威胁(恐怖主义、毒品交易、核扩散、宗教原教旨主义、民族主义等)。同时,全球核战争的威胁消失了,世界最大强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民主原则明显地扩大了在全世界的影响范围。 全世界的政治学家都承认后现代时代与现代时代的不同特点,但他们的科学解释则取决于作者的学派和世界观立场。例如,F.福山认为,后现代时代意味着历史在其经典意义上的终结和在世代无目的的交替形式中的继续,这种交替使人想起黑格尔的“恶无限”范畴②。“批判理论”的创造者J.哈贝马斯则认为,后现代时代意味着必须根本改变现代社会的原则和在现代条件中运用这些原则③。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和社会的按基本质起教育作用的理论,以相信理智、科学和进步为基础,在集中营、宗教战争和生态灾难的时代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威信④。他们坚持必须运用崭新的方法研究历史和现代问题。 产生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原因——对实证主义危机,特别是对结构主义危机的反映。这一危机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明显地反映出来。这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后现代主义形成的先决条件。“批判理论”的目的是要恢复分析社会政治问题的标准方法,而后现代主义是极端非理性

八万九千字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笔记[1]

绪论 本书所论及的现代西方哲学泛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各国产生和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这一近代欧洲哲学的人文精神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主义精神,上帝的万能被代之以理性的万能。哲学家们大都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的(客体)的世界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哲学基本问题非常明确地表现为主客、灵肉、心物、思有关系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理性反思,因此,这个由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哲学的新时代被称为理性(或反思)的时代。 但由于对理性的不正确理解、以及主客分离的理论前提,近代西方哲学却又走向了独断论、思辨的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人的理性成了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相分离的思辨理性(表现在唯理论和思辨哲学家那里)或工具理性(表现在经验论者和实验自然科学家那里)。人和世界都被狭隘化了。人的存在被抽象化为理性的化身,世界成了由人的理性所构成的世界。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更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尊严和全面发展消失不见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到了它过去所反对的东西方面。 近代西方哲学之走向终结既是一种根本性的变更,又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从笛卡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前到文艺复兴)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元分立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已完成了它的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在需要从整体上对它重新加以反思甚至扬弃了。但这种变更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因为它既合乎哲学和思想文化本身发展的逻辑,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换言之,这种变更既有思想和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源(认识根源),又有社会历史根源。 19世纪中期(可往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逝世或更早一些)前后的一段时期是现代西方哲学开始形成的时期。一些哲学家,其中最突出的是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向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开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往哲学从主客、思有、灵肉等二元分立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及于现象界,而不能达到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因此,必须超出二元分立的界限,转向对人及事物本身的研究,转向非理性的直觉,转向强调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他们的观点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即“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另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英法实证主义者)则着重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性,强调哲学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应成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他们否定哲学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探求,否定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意义,认为哲学应以描述经验事实为范围、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排除思辨形而上学、追求实证(经验)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切性的哲学。他们由此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除了上述两大思潮之外,还有一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形而上学、甚至思辨唯心主义特征的第三种思潮,即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 如果将整个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走向与近代哲学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至少于以下四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后者,即对作为体系哲学的思辨形而上

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潮流

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潮流 西方哲学史上迄黑格尔为止前的理性主义称为古典理性主义。西方古典理性主义在近代和现代遭遇到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严重挑战,以致濒临几乎沦落的命运。虽然在非理性主义思潮肆虐泛滥的狂涛驶过以后,理性主义又在极度萎缩中慢慢复兴,但正在复兴中的当代西方理性主义的样态和涵蕴,已经大大异趣于它的古典形态。理性主义从它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超渡有其必然的历史因缘,弄清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无疑对理解当代西方理性主义的生成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的源头是-希腊理性主义。哲学本质上是理性的事业。自从泰勒士宣布“水是万物的源头”,似乎理性主义开始诞生。泰勒士第一次上帝造万物的观点否定。大胆提出“水是万物之源”,代表了当时时代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向往。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开始。 古希腊出现了很多理性主义的学派跟学者。它们对古典理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壁垒中开辟了一条由抽象原则说明感性经验的理性主义道路,但理性主义的精神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发展的程度仍然是很有限度的,因为他们关于数量的抽象也还没有完全剥离诸如“卵石数”那些可以触摸的感性质。只有发展到爱利亚学派时,希腊理性才找寻到她的“纯粹思维”的圣地,造成了与感性经验的对立,关于这一点列宁在研究古希腊哲学时曾经指出:“什么是辨证法?”“…我们在这里?(在埃利亚学派中)发现了辩证法的开端;同时还发现了思维与现象或感性存在

之间的对立。 继爱利亚学派之后,以普罗塔哥拉为首的智者哲学又在希腊大地崛起,智者哲学与爱利亚学派的理性主义正相反对,他们把感觉经验的可靠性绝对化,到处散布相对主义的哲学观念。他们打着“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感觉主义旗帜,严重地动摇着各种知识的确定性,认为一切知识都以主观的感觉为转移,正象“风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一样。 与智者哲学相对立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站在智者的起点上,但却沿着与智者完全相反的道路,力求从思维的角度把握人,主张到“心灵世界”中去探求真理。在他与人讨论“什么是美德”时,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论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他认为“对于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 亚里多德哲学是古希腊理性主义发展的顶峰,因为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建构了一个宏伟的思辩哲学体系,它“思辨地考察一切,把一切转变为思想”。亚里斯多德哲学体系的重大特征是处处关心确定的概念,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于以思辨的把握,把精神和自然的个别方面的本质,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高度概括成一系列理性原理。 理性的异变与复归—中世纪理性神学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

山东建筑大学当代建筑思潮

当代建筑思 潮 建筑091 尹新 2009051081 浅 谈解 构主义

浅谈解构主义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091尹新2009051081 内容提要:3000字左右 引言:解构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学究味的尝试;一种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 关键字:解构主义、随机性、非线性建筑 正文: 1.解构主义的产生 解构主义是借用哲学的一个名词。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它特别之处就是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喜欢在结构表面或几何上进行设计,形成建筑设计原则的改善与重塑。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反对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建筑学。解构主义最大的特色: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无绝对权威,是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的设计,主张多元、主张模糊,这是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 在解构主义哲学思潮形成之前,建筑文化中的“解构”因素就已经存在,为了更为准确地认识解构主义建筑思潮,我们还应当把视线投向更宏观的西方现代文化领域,去进一步探寻其产生的根源。邹德侬1990年发表的《从现代艺术的角度看解 构主义——迟到的“反形式”和“纯建筑”》一文,指出在西方现 代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中,类似解构的“非”、“反”现象早已 存在。 2.解构主义的代表 早期解构主义的代表有盖里、莫斯等,盖里的早期建筑作品 深受现代艺术的影响,在建筑形态构成上,他将完整的建筑形态 进行破碎处理,然后重新进行随机性组合。盖里被认为是解构主 义最有代表性建筑师,特别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的毕尔 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设计表现了对 整体的否定和对于局部的注重。盖里的设计手法就像是把建筑拆 散,然后重新拼合,形成不完整,甚至七零八落的空间造型。这 种破碎产生了一种新的空间,具有更多活力,也更具特色的表现力。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主观意识的东西。他常常采用多角的平面、倾斜结构、倒转形式以及多种材料形式,同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纸中去。盖里使用断开了几何图形来打破传统,对他而言,断开意味着探寻一种未知的社会秩序。在许多方案中,盖里将形式与功能脱离,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理论研讨?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刘永涛 内容提要:80年代中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对以实证和经验方法获得的国际政治知识进行彻底清算和批判性的重建。 在学术思想转型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变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试图打破现存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的兴起和挑战给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注入了活力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刘永涛: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 80年代中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中,其主要特征是:对以实证和经验方法获得的国际政治知识进行彻底清算和批判性的重建①。有人把这个转型过程称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三次争论”②。然而,不同于先前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历史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的交锋,这场“争论”似乎没有明确的辩论方,它是不同理论范式之间的频繁对话。这场“争论”的内容也不同于前两次,它主要围绕元理论或理论本身问题而展开。批评者们怀疑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主要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描述、解释、规定或预测国际政治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出从理论上探讨该学科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哲学问题,其目的是寻找获得更好理论的途径。在这一学术思想的转型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变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证主义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凭经验、观察和实验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实证或经验方法,是一种最初被用 ① ②约瑟夫?拉皮德:“第三次争论:后实证主义时代国际理论的前景,”《国际研究季刊》1989年(33),第235-254页。如果把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视为第三次的话,那么,这次“争论”要算作第四次。 吉姆?乔治:《全球政治话语:批判性的国际关系(新)导论》,博尔德、林恩?里讷出版社1994年版;弗雷德?哈利迪:《重新思考国际关系》,巴斯廷斯托克,麦克米兰出版社1994年版;马克?诺伊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建》,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参考书目: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参考书目: 一、教材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2、曾志.《西方哲学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4、薛文华.《现代西方哲学评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版. 5、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版. 二、附:主要哲学家名录 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一公元前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 3.巴门尼德(Parmenid,盛年约在公元前504一公元前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 4.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一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稣、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 6.柏拉图(P1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一公元前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curos,约公元前341一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9.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5—公元前275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缺,06, 1998 现代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 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 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 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外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 2、唯意志主义 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 4、摹状词 5、加谬的“荒谬” 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问题论述 7选4, 20分 1、穆勒关于个人和权利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异同

前言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理性主义的源与流 非理性主义一直处于理性主义的附加位置,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了改变。叔本华的生存意识对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开创,他认为对生存意志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依靠生存意志的本身,即非理性的“直觉”和“感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变得;尼采则把理性比喻为耀眼且明亮的太阳神,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主义比喻成沉醉于狂灌的酒神;萨特认为人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对自由有着绝对的责任。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

方社会,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各种运动的掀起,例如妇女解放运动、学生造反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西方社会产生了比较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比非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驳更加猛烈,发扬的是一种流浪天涯、飘忽不定的哲学观。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没有确定性的本体论。 其中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包括有拉康、福柯、罗蒂、德里达等,其哲学思想都对传统哲学进行瓦解、反对和解构,他们推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破碎而又多元化的哲学思想。德里达认为自己无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流浪家,它将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方法和理性主义的中心理性传统都进行了全盘扫荡;福柯利用对思想教材的分析,认为理性的标准在于社会实践和政治力量,并不是靠自身的权威性;罗蒂则主张摒弃一切的“无镜哲学”,解构传统哲学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主张哲学应该与艺术、政治、文学及其他领域和谐共处、相互平等。在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中把各自推向了两个极端的方向,目的是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找到一个归宿,而后现代非理性主义则是不停地解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如同一个流浪者,居无定所。 二、理性主义的源与流 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已在古希腊时期便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中巴门尼提出“存在”的

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论文——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建筑081班 0000000 ·········

建筑流派之—解构主义 摘要:“解构”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建筑形态的构成上将完整的建筑形态进行破碎处理,然后然后重新进行随机性结合;一种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 关键字:解构主义、盖里、随机性、非线性 解构主义的产生 追本溯源,解构主义是解构哲学、构成主义与当代科学发展观结合的产物。它是借用哲学的一个名词。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 后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 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一位哲学家 “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 了“解构主义”的理论。德里达的解构哲学以语言为 突破口,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颠覆,试图彻底颠覆西方 思想史中的理性、真理、二元对次等基本观念,而解构哲学的这些核心观念与解构美学高度契合一致,并被解构主义建筑师转化为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从而使 传统建筑形式美法则中一向被压制、排斥的因素如非 秩序、无等级、不和谐、不完整等得到解放。在反对 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 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 域,特别是建筑学。解构主义最大的特色:反中心、 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反对把现 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无绝对权威,是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的设计,主张多元、,主张模糊,这是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 在解构主义哲学思潮形成之前,建筑文化中的“解 构”因素就已经存在,为了更为准确地认识解构主义建 筑思潮,我们还应当把视线投向更宏观的西方现代文化 领域,去进一步探寻其产生的根源。邹德侬1990年发 表的《从现代艺术的角度看解构主义——迟到的“反形 式”和“纯建筑”》一文,指出在西方现代绘画、雕塑 等艺术领域中,类似解构的“非”、“反”现象早已存在。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特征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物质生活匮乏,人们对现代化充满渴望。建筑事业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建筑师仍持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观点。这是建筑中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等 门类中的现代主义流派不同的地方。60--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物质丰富了,房荒问题相对解决了。然而,人们感受到工业高度发展带 来的负面效果。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反倒使人们 在物质丰裕时期产生了新的危机感,社会文化心理随之发生新的重大转变。在 建筑艺术方面,人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观念自然和50年代大不相同。此外, 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 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社会根 源和思想根源。 出现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 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 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 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勒·柯布西耶 如果说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经典著作,那么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便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 非理性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伦理学中流传颇广。如信仰主义者的非理性主义宣扬盲目的信仰;叔本华宣扬无意识的意志,断言理性和科学不适用于道德范围;尼采宣扬“权力意志”论,鼓吹非道德主义;柏格森宣扬直觉;存在主义宣扬存在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否认道德规律的客观性,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主义的表现。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同时夸大理性的局限和缺陷,它否认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指出存在本身就具有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性质。非理性主义在本体论上否认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整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 从20 世纪开始,非理性主义成了风靡西方的思潮,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政治等领域广泛流传。 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理性主义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就进入了国内文学及其研究现场,并且受到某些学者的大力推崇。这种文学倾向发展到极致,就是④以本能与身体为核心,鼓吹野性和纵欲,反对道德伦理、亵渎崇高、消解历史。 进入21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思潮再次在国内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掀起波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一两年,这一现象有增无减。甚至到了严重危及文学健康发展的地步 党圣元等学者尖锐地指出,除了热衷于本能癫狂,沉溺在下半身狂欢,迷恋于丛林法则外,⑤叙事空转、语言粗鄙、逻辑混乱、意义悬空和叙述失禁等,也是当下文学领域非理性主义的另一副面孔,而肆意篡改历史与亵渎崇高则是当下文学领域非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 2004年的《狼图腾》、2005年的《藏獒》以及2007年的《刺猬歌》,都是推崇、讴歌动物兽性,鼓吹“动物哲学”的代表性作品。 重新呼唤道德在文学中的回归,③文学是作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关怀人生价值和提升精神境界的,因此必然肩负一定的道德理想。应该重视文艺道德在影响作品生产、作品传播中的作用,重视文学中的道德理想对文学作品内涵和格调的影响,我们很需要“具有道德激情的 中国作家协会雷达指出:现代性充满了运动、变化,是与进步、发展相关联的一个概念,但同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概念,一方面它代表了理性,另一方面,它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据此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则是荒谬的,如果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不算现代性,人道主义不算现代性,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不算现代性,那么现代性到底是什么?那种认为非理性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学才能叫具有现代性的文学的观点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时下一些戏说历史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完全不顾史实的改编,这些作品以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世俗性消解了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选择题: 判断: 1、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潮:(1)科学理想化(2)强调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3) 把科学和人纳入哲学 2、叔本华提出的根本方法是抑制人的欲望,否定人的生命意志。他提出的主要途径是研究 哲学、进行艺术哲学直觉以致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单) 3、我是一个矛盾的人,还从来没有一个像我这样矛盾。——尼采 4、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尼采 5、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的概括:大胆地设想,小心求证 6、弗雷格的代表著作:《概念文字》(1879)、《算术的基础》(1884),重要文章:《函数与概念》(1891)、《论概念和对象》(1892)、《论意义和意谓》(1892) 7、胡塞尔的代表著作:《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内在的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讲演》、《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8、胡塞尔哲学思想三大阶段:(1)心理主义阶段(2)作为“描述心理学”的现象阶段(3)先验唯心主义阶段 9、胡塞尔现象学方法:(1)中止判断(2)本质还原 10、现代西方哲学的主题(核心):非理性(由理性向非理性转变) 11、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的本质:冲动 12、人生道路三阶段:审美、伦理、宗教 13、海德格尔主要 著作:《论根据的本质》、《什么是形而上学》、《论真理的本质》、《论人道主义》、《林中路》、《形而上学导论》、《什么是思》、《通向语音之路》、《诗、语音、思》。 14、自由是萨特哲学的基本概念,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存在先于本质。 15、维特根斯坦是实现当代哲学中“语音的转向”的第一人,也是完成这种“转向”的终结者。 16、语音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核心内容。 17、现象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而是一场“浪推浪”的哲学运动。 18、本质直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P316 19、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以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 20、海德格尔“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P1 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学陷入危机以及随之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对它的批判浪潮中形成的。19世纪30年代最早出现于法国。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宾塞。 2、唯意志主义:P27 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活动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体现了一种在整体上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迥然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唯意志主义突出以情感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而且由于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有其他形式,因此唯意志主义可看作是费理性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 3、重新估计一切价值:P51 这句口号的含义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做真理的以往的思想文化、

矛盾视角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_兼谈理性与非理性的互动关系_杨艳春

[收稿日期]2002-01-10 [作者简介]杨艳春(1964-),男,安徽望江人,安徽工业大学讲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王昭风(1967-),男,山东聊城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矛盾视角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兼谈理性与非理性的互动关系 杨艳春,王昭风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 理性;非理性;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矛盾 [摘 要] 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其矛盾互动的思想文化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西方社会历史中各种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理性、理性主义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利用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中的合理因素,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826(2002)09-0030-05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分野、对立与融合,即二者的矛盾互动一直影响着人类思想史变化发展的进程,其在当代西方的典型表现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矛盾互动,当代西方的各种思想和学术思潮的此消彼长,根源可追溯至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矛盾互动。要深刻分析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分析作为其基础和核心的理性与非理性这对基本概念的矛盾关系。 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 理性与非理性作为人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基本精神属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对立、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二者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人的精神属性中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理性主要表现为人的认知、理智、思想、逻辑化和系统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方法和能力等。理性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自主性、逻辑性、条理性、 规范性、程序性、系统性等,它主要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逻辑的手段和方式来认知和把握世界;并主要表现为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它虽然是建立在人的先天遗传的基础上,但主要是人在后天实践和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相反,人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为人的情感、情绪、激情、意志、欲望等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本能而非思维活动的精神属性。非理性的基本特点是自发性、自然性、非逻辑性、非条理性、非规范性、非程序性、非系统性等。它主要借助于感觉直观、直觉顿悟、心理感应、体验、冥思、信仰等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它虽然也根源于人的实践生活,但主要受人的遗传和生理、心理等要素的影响。它们是人的精神属性中整体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其中理性是人高出于动物,而确证自我的表现,它就像弗洛伊德描述的“自我”和“超我”,总是要使主体服从和适应特定的规范和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