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

浅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

浅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
浅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

浅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巴西人文文化的渊源及巴西经济的历史进程,探析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关系,并以此启发人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巴西文化;巴西经济;思考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有的依存关系。巴西早期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巴西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 巴西文化的内在多样性与外在独特性也相应地推动了巴西经济的发展。

一、天然物质文化优势推动了巴西经济的发展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首先,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地理优势,使巴西具有十分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次,水力资源异常丰富。横贯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第三,在西南部的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上,有极为壮观的伊瓜苏大瀑布。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被誉为”世纪工程”的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也建在巴拉那河上,使人们在享受自然景观的同时,又能享受丰富的能源资源。除此之外,它的森林资源也十分充裕,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森林,大部分都位于巴西境内。巴西具有极大纬度跨度,全国划有不同的气候区域。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

巴西在农业种植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 尤其是大豆等农产品产量

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得益于优越的地域条件,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的巴西早期经济,是伴随着葡萄牙殖民统治开始的。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自此拉开了葡萄牙对巴西近300年殖民统治的序幕。殖民地经济自然成为巴西的主要经济模式。以时间为轴线,巴西的早期经济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一)“巴西木时期”。“巴西木”作为巴西的国树,不仅是巴西早期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一种自然文化。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起初登上巴西这块土地,并没有找到梦想的黄金和钻石。卡布拉尔的一位船员在信中抱怨:“除了有一望无际的能从中提炼燃料的巴西木和肉桂树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奇观外,可以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而恰恰是这种巴西木,却成为近半个世纪巴西经济发展的主角。在得知巴西木的价值后,葡萄牙人决定开发这种高价值的木材。同时,葡萄牙王室宣布对巴西木享有垄断权。毕竟巴西木资源有限,如此肆无忌惮的开伐,短短几十年间,沿海地区的巴西木资源就被砍伐殆尽,这也导致了这种巴西独有的珍贵木材近乎绝种。这半个世纪,是巴西最早的经济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葡萄牙人对巴西进行早期开发和确立基本统治的时期。由于“巴西木”的影响,巴西经济由此开始起步。

(二)“蔗糖时期”。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从葡属马德拉群岛引

入甘蔗,利用巴西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甘蔗生产,生产区域主要集中于巴西东北部。自此,蔗糖逐渐成为巴西最主要的出口产品。这一时期是巴西第二个经济发展时期“蔗糖时期”。1550年以后,甘蔗种植在伯南布哥、巴伊亚、里约热内卢等地区不断扩大,制糖厂也越来越多。由于欧洲市场对蔗糖的需求不断扩大,蔗糖出口已成为巴西的经济支柱,占出口总额90%。甘蔗的大规模种植和蔗糖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导致本土劳动力供应逐渐难以维持。于是,在得到了葡萄牙国王唐·若昂三世的支持后, 殖民者将大量黑奴以赎买方式带进巴西。因此到了17世纪末,巴西殖民地人口的70%为非洲人种。这一时期,也是巴西逐渐成为“人种大熔炉”国家的过程。同时,奴隶种植园制度,不仅成为巴西最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而且成为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基础。

(三)“黄金热”时期。1694~1696年,葡萄牙人在米纳斯吉拉斯发现了大金矿,1729年,又在圣弗朗西斯科河的塞罗.弗里奥(现在的迪亚曼蒂纳)发现了丰富的钻石矿。吸引了大量巴西东北部及其他地区的葡萄牙殖民者前往采矿。与此同时,大批葡萄牙冒险家远涉重洋到巴西寻金。金矿的发现和开采,成为巴西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迁移的重要转折点,巴西的经济活动中心也逐渐向南部转移。这一时期也称为“黄金热”时期。在此时期,巴西人口激增至200万,每年输入的黑奴平均有5万之多。大量的黄金和钻石助长了葡萄牙王室和贵族、奴隶主们奢靡的生活,也预见了葡萄牙的没

落。“淘金热”共延续了约150年。

(四)“农业复兴时期”。1750年,由于巴西黄金生产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农业重新受到重视。1775年巴西进入了“农业复兴时期“,甘蔗、可可、烟草等传统作物又得到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棉花、小麦、咖啡等新作物的种植也开始兴起。18世纪末,因为欧美市场的需要,咖啡逐步具有了国际商业价值。到1830年,咖啡成为巴西的主要出口产品。19世纪初,由于英美等国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影响,引起世界棉花种植产业兴起,拥有自然种植棉花优势的巴西,也因此成为棉花的主要出口国。与此同时,亚马逊地区的橡胶开采也相应繁荣起来。

从以上经济发展的4个时期可以看出,巴西天然物质文化优势,是推动其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巴西早期经济的初步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地理、人文等文化的积淀推动而形成的。而今天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正以迅猛之势高速地发展着。尤其是2009年以来,在欧美股市萎靡不振、亚洲市场向下调整之际,巴西却仍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2009年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中,巴西以高达14.42%的比重继续雄踞榜首,如此骄人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究其巴西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乃得益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导向和巴西物质文化的优势。当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这就为资源丰富、原材料充足的巴西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经济

环境。因此,天然物质文化优势推动着巴西经济持续发展。

二、经济的迅猛发展,衍生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巴西人文、精神文化

巴西经济伴随着优越的自然物质条件得到迅猛的发展,必然诞生出无数充满活力、具有激情与创造力的人,同时也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逐渐地,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在此汇聚起来,他们共同构建了多元共生的巴西人文文化。

例如:巴西足球文化世界闻名。从1950年开始,巴西作为1950年足球第四届世界杯的主办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经费。作为东道主,巴西获得了亚军,成为巴西的最好成绩。从此,巴西走上了足球强国之路。随后出现的球王贝利,让巴西站在了世界足球的顶峰。在国际足联公布的排名表上,巴西队长期位居榜首。贝利、罗马里奥、罗纳尔多,这些闪光的名字,为巴西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巴西足球的成功,归功于它广泛的、具有运动和艺术文化底蕴与天赋的群众基础,巴西足球魅力以及巴西人对足球的狂热,正是巴西文化内在多样性与外在独特性的充分体现。

再如:巴西有着传统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拥有1.8亿天主教徒。宗教气氛非常浓厚,宗教情感也很强烈;他们的礼仪奉行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混合风格,也就是伊比利亚风格,热情奔放、洒脱散漫;民俗也是融合南欧、非洲和本地风格,人们非常开朗热情。感情外向爽朗、天生乐观和随性;饮食文化,

他们是融合了南欧和美洲的风格。注重口味色调,喜欢用咖喱胡椒等,比较喜欢面包,吃猪牛羊肉和奶制品。

巴西文化丰富多彩,兼容并蓄。有上述大家十分熟悉的足球体育文化和饮食文化,也有体现浓郁特色的建筑文化,更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除此之外,其影视、自然人文风光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巴西多元文化的发展又为巴西创造了更多绝佳的商业机遇,为巴西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日渐浓厚的巴西人文文化与物质文化相交融,催化了巴西经济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形成巴西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动力,丰富的物质、人文文化的发展为巴西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饮食文化

巴西的饮食文化可谓家喻户晓,提起巴西的饮食,最先想到的就是巴西烤肉了。巴西烤肉餐饮店,现在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其知名度不亚于当今的麦当劳、肯德基。尤其在饮食消费市场广阔的中国,巴西烤肉餐饮店在大江南北更是比比皆是。而游客到了巴西,品尝正宗的巴西烤肉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单凭巴西烤肉这项饮食文化,就可以为巴西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

(二)特色建筑

巴西建筑极具特色,这个新兴国家的“新”,一部分体现在创新、奔放、不拘一格的建筑景观上。说起巴西建筑,不能不提到奥斯卡·尼迈耶。这个现代主义建筑师为巴西设计了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巴西馆、巴西议会大厦和大教堂等极其壮观、新颖的建筑,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参观,为巴西带来了不菲的旅游经济收入。

(三)巴西足球文化

巴西足球享誉世界,现在的“五星巴西”依旧是世界一流的强队,其举办的足球比赛每年吸引大量的球迷前去观看及学习。因此, 巴西通过体育文化的优势获取了巨额经济收入。2003年,巴西顺利拿下了2014年世界杯的举办权,这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商业机遇,也是大力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四)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2月中旬或下旬举行3天。它对女性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数百万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这种传统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巴西旅游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天然物质文化优势,推动了巴西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又衍生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巴西人文、精神文化,而日渐浓厚的人文文化又与巴西物质文化相交融,催化了巴西经济更进一

步的繁荣与发展。由此可见,虽然巴西文化对于巴西经济的腾飞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其丰富的物质、人文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和促进却不容小视。巴西早期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巴西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 巴西文化的内在多样性与外在独特性及其不断的提升,也相应地推动了巴西经济持续而迅猛地发展。

从巴西文化与巴西经济的相互作用及依存关系,可以联想到我国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也拥有更加传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是否应该积极借鉴巴西等国家文化产业的转化模式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

经验?是否应更深层次挖掘我国文化内在发展潜力,充分利用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资源优势,注重保护及开发历史遗产并传承与创新?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国人认真思考。当前,党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十七大精神正是发展文化的大好契机,我们应满怀信心和希望,借力顺风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经济顺利驶入大和谐、大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沃克·波佐 . 巴西[m].北京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2009.

巴西宏观经济分析

巴西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概况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历史上巴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蔗糖、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后近30年的时间里,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亚尔计划”,以联系汇率制为核心,成功地控制了长期困扰巴经济发展的恶性通膨问题,使巴经济在1994年至1997年出现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但巴政府依赖举债来维持雷亚尔汇率稳定,财政和经常性项目双赤字问题日益严重,对外资依赖急剧加深。1999年,在经历了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萧条后,巴被迫于1999年初宣布采取浮动汇率制,转而执行以控制通膨为核心的经济政策。造成当年雷亚尔兑美元大幅贬值。国内通膨率短期内急剧上升。由于巴政府执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严厉的财政调整措施,增收节支,巴经济迅速走上恢复之路,2000年经济增长达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阿根廷经济危机和国内电力危机影响,巴经济增幅仅为1.51%。 巴西主要经济指标年度表 年份GDP GDP增 长率 通货膨胀指 数 失业 率 消费投资政府 净出 口 2001 510.38 1.3 106.835 3.32 461566378976.00 55.76 109822743273.42 2644 2002 460.61 1.9 115.836 2.44 416421517670.00 61.7 104111714246.30 13130 2003 505.54 0.5 132.961 2.19 449,184,785,183 62.24 107099484905.99 24824 2004 603.78 4.9 141.738 2.09 524,387,132,380 62.59 127613250139.85 33693 2005 795.67 2.3 151.49 1.9 707274912555.00 43.23 175630442795.35 44757

巴西的风俗与文化

巴西的风俗与文化 饮食特色 在饮食方面,巴西因为是欧、亚、非移民荟萃之地,饮食习惯深受移民国影响,所以各地习惯不一,极具地方特方。巴西南部土地肥沃,牧场很多,烤肉就成为当地最常用的大菜。东北地区人们主食是木薯粉和黑豆,其他地区的主食是面、大米和豆类等。蔬菜的消费量,以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居多。 巴西有名的菜肴有:豆子炖肉是全民大菜,它是用豆子烹煮而成的菜。烤肉为一品国菜,在巴西的每个地方,烤肉是具有巴西的风味菜。坑炖羊肉可称得上是异军突起,其特有的烹制方式和乡村风味风靡全国。 说到饮食,自然少不了喝。巴西人的社交活动里离不开酒,天气热时,点一杯冰凉的啤酒解暑。巴西素称“咖啡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之一,喝咖啡也就成了人们的习惯。还有一些爱喝马黛茶,不含酒精的饮料当属新鲜水果汁为最佳。 缤纷节日 说起巴西,人们总是想到狂欢节。在狂欢节期间,巴西举国上下,从蹒跚学步的幼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贫民窟的主妇到名媛淑女,都会涌向街头尽情狂欢。狂欢节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信奉天主教的拉丁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最为盛行。正式节期为四旬斋的前三天,因为教会禁止在大斋期内食肉和娱乐,人们就在进入大斋期之前欢歌狂舞数天,以图过瘾尽兴,天长日久,演化成一个固定的大众狂欢节。 除了狂欢节外,巴西还有许多节日。 1.海神节:1月1日。这是一个辞旧迎新、供敬海神、祈祷保佑家人来年平安的节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2.圣灵节:6月初。起源于葡萄牙的一种民间节日。1819年首次在巴西举行,每年6月初开始,历时十天。 3.敬年节:6月下旬。是巴西东北部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游行演出为主要形式,节目的内容丰富多彩,多是通过牛的遭遇来抒发对当今社会的爱与恨,表达人们敬牛、爱牛的风俗。 巴西的音乐以其精致、优美和多样而著称。音乐和舞蹈 最典型和迷人的韵律当属桑巴。 风俗习惯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

关于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

关于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摘要:巴西和印度,作为“金砖国家”的两名重要成员,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对现有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是发展中国家里正在迅速崛起的代表。两国的经济特征和发展道路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点,探究两国经济特征异同背后深层的产业结构及变化,可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巴西;印度;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一、概述 巴西和印度的经济特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是发展中的大国,都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资源丰富、工业化起步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但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向了经济振兴之路。 巴西的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早,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次发达国家的行列,20多年前就具备了冲击经济大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通货膨胀久治不愈,患上既攀不上发达国家、又没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拉美病”,被全球经济边缘化了30年,现在,它终于走出了低谷,凭借连续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走上了与西方大国直接对话的讲坛。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但在软件、制药等产业领域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印度开发的软件在全球各大公司企业中广受欢迎,印度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约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 二、农业 1、巴西 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土地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气候适宜,日照充足,雨水充沛且降水均衡,旱涝灾害较少,是世界上适于农、牧、林、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少数国家之一。 巴西的农产品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子棉、

巴西经济特征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人口2.01亿、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2010年,巴西的经济总量超越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七,2011年巴西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一、经济发展阶段 巴西的经济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的前八十年,巴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巴西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举步维艰的巴西在1994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逐渐走出经济泥沼。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开始稳步增长。 从发展模式上来分,上世纪以来,巴西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9)为初级产品出口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1929-1994)为进口替代工业化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在这一阶段又可以1975年为节点,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9—1975)是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巴西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顺利地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时期(1975—1994),巴西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外部冲击下,前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种种弊端显露无疑。在内忧外患中,巴西经济陷入了实际长达二十年的“丢失的十年”。 第三阶段(1994年一至今)为新自由主义改革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动下,巴西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开始复苏。 巴西经济增长在2004年后进入了稳定期,世界排名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2010年,巴西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5%,不仅远远超过了加速发展战略中的既定目标,还实现了近八十年以来巴西最高的经济增速。在2010年的世界经济再次排位中,.巴西的经济总量突破了两万亿,并首次跃居世界第六位。 二、巴西经济增长特征 从巴西近100年的长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巴西经济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巴西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波动性。 巴西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100年中经历了高速增长、滞涨以及缓慢复苏的一个过程。在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1964—1980),巴西经济年均增长7.8%;在巴西经济奇迹期间(1964—1967),其经济平均增长率甚至达到10%;而在巴西经济滞胀时期(1975—1993),经济波动的特性就更明显了。在短短十八年中,巴西经济增长有三年出现了负增长,五年出现了超过5%的经济增长。根据巴西经济年均增长值计算出的标准差可知,巴西在其债务危机和经济滞胀期间的经济增长波动是最大的,标准差达到4.08。1994年巴西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小幅波动,但基本呈稳定及复苏趋势。1994年至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9%。

巴西经济衰退原因及改革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46282222.html, 巴西经济衰退原因及改革建议 作者:毕得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1期 2013年以来,巴西政治经济出现波动。虽然罗塞夫凭借着受益于民生政策的中下层民众 支持险胜获得连任,但执政结果差强人意,GDP增速放缓,滞胀局面尚存。巴油腐败案进一 步冲击着巴西的政治与经济,巴西人民纷纷组织大规模示威游行。随着罗塞夫被弹劾,巴西政治经济又蒙上一层不确定性,巴西该如何走出经济困境。本文将从巴西经济的断崖式下跌入手,结合巴西80、90年代的经济改革,对巴西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巴西的经济颓势 巴西GDP自2010年达到7.57%的高增速后就处于经济回落状态,2014年接近零增长,2015年甚至出现经济的衰退。除了2003年通货膨胀远超于目标外,巴西自2000至2014年通货膨胀一直围绕官方通货膨胀目标值6.5%上下波动。2015年巴西全年通货膨胀率达10.67%,加之GDP断崖式下跌,巴西经济进入滞胀局面,前景不容乐观。 财政、经常账户的双赤字情况持续存在,这不仅会对给国际收支和债务管理造成了压力,还会使投资者对巴西投资前景不再看好。贫富差距略有改善,两极分化依然严重。巴西基尼系数自2001起持续下降,表明巴西的贫富差距有所改善,但最高20%人口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仍近60%,巴西的两级分化现象依然严重。 二、巴西80、90年代解决衰退的改革方案 (一)抑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开支 巴西于1994年3月推出一个价格指数URV,巴西的通货膨胀得到较好的控制,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还需削减政府财政赤字。 (二)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此减少公共债务 20世纪80-90年代,巴西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政策取向下,实行了多轮国有企业私有化。通过改革,将一部分债务转为股权,可以快速增加政府收入,摆脱亏损企业,减少政府负担。改革后的私企盈利后还可增加政府税收收入,政府财政赤字有所缓和。 (三)发展国内工业,促进国际贸易 巴西借助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本国经济,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时,资源密集型工业将大幅受损。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为巴西国内工业提供了较高程度的保护,长期以来,企业竞争性降低,生产效率底下,严重阻碍巴西经济的发展。

巴西的经济特点

巴西的经济特点 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模式已成为巴西人和经济学家的热门话题。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的努内斯先生告诉记者,每次去中国,他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中国的发展一点也不过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确实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国开始走入巴西民众的视野,无论是政府官员、记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对中国的发展表示钦佩,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巴西人提起中餐眉飞色舞;有的竟与记者大谈孔孟之道;有的喜欢上了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琢磨起许多深奥的问题。 近年来,巴西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既帮助了巴西,也为巴西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巴两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28.45亿美元猛增到2004年的123.59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三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对巴西的铁矿石和大豆 等产品的需求,拉动了巴西经济增长,为巴西连年取得贸易顺差做出 了贡献。 巴西工商贸易发展部长弗兰认为,巴西的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中国和印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中国虽然实行了市场经济,但国家宏观、微观调控措施仍十分有力,对未来的发展思路清晰,提出并制定了到2010年将GDP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中国“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 越来越多的巴西专家认为,巴西在发展经济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过程中,应当参考“中国模式”,走出自己的路。 人口只有中国的1/9 可耕地是中国的3倍 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实力来看,巴西都是南美,乃至拉美的大国。巴西国土面积约850多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的48%。在保持世界最大的咖啡、可可、甘蔗生产国地位的同时,巴西大豆、柑橙、牛肉、肉鸡的产量和出口量也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此外,巴西钢铁、

巴西的民俗风情

提起巴西的民俗风情,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欢节,其实除了这些,巴西还有独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还有形形色色的礼仪习俗,多样而精美的音乐、引人注目雕塑建筑……走进巴西,一切都会呈现在你眼前。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现在人们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发家致富,赞扬贫穷的天主教会正在不断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巴西最大节日是狂欢节: 狂欢节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在巴西,沐浴礼是巴西的印第安人接待客人时的一种特殊礼仪,请客人到河里洗澡次数越多,越表示热情。熟人相见,男士之间互相拥抱,相互拍打后背,以示关系非同一般。女士之间,或女士遇到熟识的男士,则要亲吻面颊,嘴里还要发出亲吻之声,但嘴不接触脸,表示亲热。在一些社交场合,身份高的女士经常伸出手,让人亲吻。以吻手代替握手,是表示对妇女的尊重。当然,在巴西也有握手的礼节,这一般在初次见面或在不太熟识的人之间发生。身份较高的人、年长者、主人或妇女和别人见面,一般要先伸出手,身份低的人、年轻人、客人等不能抢先伸手,否则被认为不恭。 巴西人赠送礼物时,接受礼品的人要当面打开包装,不管喜欢或不喜欢,都要向送礼者表示

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

巴西的经济发展模式 1951—1980年的3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6.8%,其中1968—1973年“经济奇迹”时期达到了11.2%,1973年创下14%的增长记录。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巴西“经济奇迹”戛然而止。油价的疯涨、国际资本的短缺、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的下降等多重因素使巴西经济的繁荣周期从1974年开始进入尾期。 1974—1978年,巴西年均经济增长率下滑至6.7%,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转入负增长,1981年为-3.1%,1983年为-2.8%。 两次石油危机和随后的债务危机使巴西长期积累的弊病迅速显现:1973—1984年,巴西外债余额从125.7亿美元增至910.9亿美元; 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5.9%增至43.1%;通货膨胀率从14.9%猛增至220.6%。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巴西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线, “巴西崛起”等提法被“永远的未来之国”所取代。 政治体制变革后,巴西经济在萨尔内政府时期(1985—1989年)实现了年均4.5%的增长率,但通货膨胀率却从1985年的235%增至1783%。宏观经济的混乱一直延续到1994年雷亚尔计划的实施,该计划实施的当年,通货膨胀率便从1993年的289%降至92.9%,1995年降至22%,1996年回落到1位数(9.1%)。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调整和1994年实施的雷亚尔计划推动了巴西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且实现了巴西宏观经济的稳定,进而使得巴西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从1994年雷亚尔计划的实施以来,巴西经济逐步进入一个速度适中的增长阶段。 1995—2008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仅在1998年出现0.1%的负增长,多数年份(8年)的经济增幅超过3%。 另外,该时期的巴西经济增长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卡多佐第一任期(1995—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2.4%,卡多佐第二任期(1998—2002年),年均增速仅为2.2%。自2003年执政以来,卢拉政府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使巴西进入自20世纪70年代“巴西经济奇迹”以来的最快且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 (1) 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范围。以利率控制通货膨胀是雷亚尔计划实施以来巴西经济政策的基本点,高利率虽然限制了巴西经济活力的发挥,但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从1996年通胀率降至一位数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且,巴西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也是“金砖四国”中最低。 (2) 外债负担减轻,偿债能力大大改善。2005年,巴西外债总额一度降至1873亿美元,随后三年,巴西外债总额有小幅攀升, 但外债占GDP的比重仍维持下降趋势,到2008年降至14.7%,远远低于1999年的45.4%,而偿债率也从1999年的116.6%降至2008年的20%。 (3) 外贸、外国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增长迅速。1995—2008年,巴西外贸总额增长了将近4倍,尤其从2001年开始,巴西扭转了长达六年(1995—2000年)的贸易逆差局面,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6.8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400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三大国际投资信用评级机构相继将巴西提高至“投资级”,外国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101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50.6亿美元(为1947年以来的最高值,占GDP的2.9%)。 外汇储备方面,2007年2月,巴西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8年10月,巴西外汇储备便超过了2000亿美元,巴西成为外汇储备第7多国家,充足的外汇储备为稳定巴西经济形势提供了保障。

巴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巴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巴西这个国家是拉丁美洲上最大的一个国家,在世界上人口的数量也是前五名的,尽管这样,也并没有阻碍巴西这个国家多元化的发展,直到现在,巴西仍然是一个以旅游见长的国家,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许许多多的游客,那么巴西到底有哪些特色文化呢?就请跟随的介绍来简单看一下吧! 巴西特色文化介绍巴西拥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首先是当地的音乐文化,巴西的文化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拥有世界许多地区音乐的精妙之处,非常的悦耳动听,其次是巴西的舞蹈文化,尤其是桑巴舞最富盛名,巴西的桑巴舞是巴西各种文化的完美结合,巴西的桑巴我比较柔和,受到世界各地的影响比较大,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巴西的宗教文化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巴西的教堂众多,这些教堂几乎遍布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文化气息非常浓郁。 你知道吗?巴西这个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民族呢,而且多姿多彩,还有很多不同的节日,正是因为这些,所以巴西才会在世界上出名,巴西这块土地是神奇的,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我们都会知道的足球,还有我们都熟悉的桑巴舞,以及其他的各种节目,假如说游客们来到这里旅游的话,就会亲身感受到这个足球国度的魅力所在,还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呢,除了这些以外,巴西的景色也是值得称道的,比如说世界上最有名的森林亚马逊森林,你可以

来到这个森林子里亲自领略一番大自然的魅力,仅仅这些,就足以将巴西的特色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了,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来到这里,巴西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再说一说巴西的气候特点吧,来巴西旅游的最适合的季节是冬季,这个时候最然冷一点,但是是巴西景点最好的季节了,来到巴西,你永远也不会感到炎热枯燥,因为在这里,降雨是很丰富的,而且下的多为绵绵细雨,不会影响游客们的旅程。 巴西不同地区的气候也是会有差距的,说起巴西气候最湿润的地方,那要数亚马孙平原了,除了冬季以外,全年降雨都很丰富的,整个空气都会弥漫着湿润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呢!总而言之,巴西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选择。说到这里,游客们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赶紧付诸行动来到巴西亲自体验一把吧,时间不等人,我相信巴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巴西

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 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次于西方七大国,人均2680美元,按世界银行分类属中上等收入国家,也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长久以来,巴西的财富基本上皆来自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可以栽种大量咖啡和甘蔗的肥沃耕地,和富藏黄金、矿石、铁、锰与其它无数矿物的良矿。数百年来,这些资源一直是巴西经济的骨干。 19世纪初,在葡萄牙人统治期告终后,制造业才开始兴起,并在两次大战期间获得大力推展。在二次大战后,巴西经济发展很快,开始成为世界级的工业国,1953~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仅次于日本(同期为8.1%),继联邦德国和日本首创“经济奇迹”之后,创造了“巴西奇迹”。 20世纪80年代因受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的影响,年均增长仅为2.7%。20世纪90年代又复加快增长速度。如今更名列世界第十大经济体。1990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39%和51%。它已从一个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国逐步转变的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工农业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世界第八位经济大国,按人口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产力布局已从沿海向中西部(戈亚斯州、巴西利亚)和西部(马瑙斯特区)推进。 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尽管巴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但仍是吸收劳力最多的部门。1990年,巴西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占全国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24.3%,其中从事出口农业的劳力又占全部农业劳力的20%。 巴西政府对农业一向比较重视。除了在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外,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是其特点,“把科技当作通往现代农业的快车”。巴西绝大部分土地地处热带,不适宜种植小麦,居民又以小麦为主食,1980年进口小麦花去外汇9亿美元。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改良品种,使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高72%,1991年净进口粮食花去外汇不到2亿美元。理论上大豆适种于温带地区,巴西科技人员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30多个新品种,使大豆能在东北部热带稀树草原和北部热带地区落户,现已成为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作物之一,依靠大豆及其制成品出口创汇约25亿美元。 巴西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全国有可耕地3.76亿公顷,但1990年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土地仅7865万公顷,垦殖指数很低。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北部地区还是传统农业、近于原始农业。 巴西是世界上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巴西经济中的“创汇大户”。1990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括号内数字系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比)的农产品有:咖啡(24.2%)、甘蔗(25.4%,1991年),剑麻(48.9%)、柑桔(33.5%);居世界第二位的有:可可(15.1%,次于科特迪瓦)、香蕉(12.0%,次于印度)、大豆(18.5%,次于美国)、木薯(15.6%,次于尼日利亚);位居前列的还有玉米、烟叶、蓖麻籽和棕榈仁。同年黄牛饲养量仅次于印度,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农产品出口创汇110.27亿美元。 巴西的出口农作物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可可以及大豆和亚热带水果柑桔等。 咖啡: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75%。随着巴西农作物多样化,咖啡面积减少。1990年种植面积290万公顷,总产量144.1万吨,出口85.27万吨,(占世界咖啡出口量的17.1%,全国出口净值的10%)。全国有咖啡种植园50万个左右,从业人口600万,是吸收劳力最多的生产部门。近年来巴西执行“咖啡园恢复与更新计划”,咖啡生

巴西PEST环境分析

巴西:PEST分析 经济: 1.巴西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03年巴西宏观经济全面复苏,成为南美第一经济大国。巴西GDP总量不断上涨,人均GDP 也逐渐增加。2004年上述两项指标达到近年最好成绩,分别达到了4.9%和3.4%。 2.交通 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59%,铁路运输则较弱,仅占19%。水路运输与管道运输也有相当运力。 3.金融环境稳定 金融市场稳定,货币稳定,实行浮动汇率,巴西国家发展银行向微型、小型、中型企业提供融资。 4.税收制度 巴西自2006年开始实行包括全部产品的共同对外关税。 5.劳动力 劳动力供应充沛,2004年巴西劳动人口占总人口56.3%。劳动人口结构年轻化,2004年数据,30-39岁青壮年占劳动人口总数77.9%。 巴西通过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素质。 巴西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而言,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但相对于中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发展中国而言,巴西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突出。 6.马瑙斯贸易自由区 在玛瑙斯工业区投资建设项目比较容易,水电交通有保证,但随着巴西市场日渐开放,玛瑙斯自由区的优势渐渐减弱。 7.南方共同市场 1991年,巴西与其他三国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关税政策规定,税率从0%到20%不等,以2为基数,双数增加。 技术: 1.科技创新政策 巴西政府以法规形式加大科技投入(减免工业产品税、提供贷款、给予财政支持),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发展《战略计划》、《创新法》),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制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战略。 2.科技水平与研发能力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钢铁、汽车、船舶、飞机工业已打进世界市场。巴西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科技队伍,2001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对117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指数进行排名,巴西排第49位,在拉美国家中位列前三甲。 政治法律环境

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

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下面是分享的巴西狂欢节文化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尤以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巴西狂欢节的介绍狂欢节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据说巴西狂欢节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下令封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宫前举行庆祝活动。教徒们轻歌曼舞、手舞足蹈,整个罗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从此狂欢节被正式确定并在欧洲广为流传,后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1641年,在萨尔瓦多举行了马队和花车的游行,从而开创了巴西欢度狂欢节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举行狂欢节化装舞会。到了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巴西奴隶贸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隶制的最后废除,广大黑人兴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欢节的游行大军,在非洲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跳起带有浓郁非洲风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后,狂欢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桑巴舞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角。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今天这种盛况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联欢活动。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

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真可谓“谁也不属于谁,谁也管不了谁”。有钱人金装玉饰自不待言,就是穷苦人家凑热闹也要稍整衣帽,敲着空罐头盒子,叮叮当当地投入狂欢的人流,仿佛一年一度不狂欢一下,明天就没有好运气。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旅行者,不少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为热烈、紧张、欢快的要数桑巴舞。从16世纪时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随着黑奴传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乐舞蹈艺术的风格,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时,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因而不同于一般的轻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约热内卢就出现了被称为“桑巴舞学校”的表演团体。从那时起,“桑巴舞学校”一直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桑巴舞赛的主角。在狂欢节来临前的几个月内,各桑巴舞表演团体便要赶排舞蹈、创作乐曲、自制独特的服饰和彩车,进行精心排练,选出训练有素的舞蹈“国王”和“王后”。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1500年,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到达巴西沿海登陆,将登陆地命名为“真十字地”,并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随后他又将“真十字地”更名为“圣十字地”。后来,“圣十字地”被巴西这个名称取而代之。 1530年,葡萄牙国王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 从此,巴西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时期,巴西的经济发展有以下特征。 ①实行土地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巴西后,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掠夺,广泛地推行分封制,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所谓分封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将巴西分成若干管区,委派大贵族官吏进行统治的总称。 1534年,葡萄牙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13个管区,由国王任命葡萄牙的大贵族负责统治。 每个管区所辖的土地,都作为国王的领地授予葡萄牙大封建主及贵族出身的人。 各个管区的封建主和大贵族享有行政、立法、司法、征税、募兵、铸币、建立城市、经营庄园、奴役印第安人等特权。 大封建主和贵族统治者“每年除将收入的20%上交国王外”,其余中饱私襄。 1549年,葡萄牙王室为了加强对巴西的统治和奴役,在萨尔瓦多(即巴伊亚)建立总督府,委派托梅·德索萨为首任总督,负责管理巴西殖民事务。在总督府下建立8个都督府作为地区行政机构,分别管理本地区的殖民事务。 ②推行大庄园奴隶制。 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后,宣布全部土地归王室所有,并将土地作为国王领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和贵族,建立大庄园,推行种植园奴隶制。所谓种植园奴隶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土地上利用奴隶劳动进行种植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农作物,剥削和奴役印第安人的一种制度。 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推行种植园奴隶制,允许农场主或大业主任意鞭笞、虐待、甚至杀害黑奴。同时,葡萄牙殖民当局还命令禁止农民生产小麦、葡萄酒、植物油和可以从宗主国进口的其他农产品和商品。

巴西的饮食文化特色

巴西的饮食文化特色 下面是分享的巴西的饮食文化特色,一起来看看吧。 巴西的饮食文化特色介绍以麻辣出名。 大多数巴西人都爱吃红辣椒(Pimenta),放多了的话可能辣得令人吃不消,放得适量的话,可能辣得非常过瘾。 不过辣椒酱多半另外备置,随客人喜好自行取用。 大多数餐厅供应独家调制的辣椒酱,有时还小心翼翼的谨访调制秘方为人所悉。 巴西的招牌菜是feijoada,是将黑豆与各式各样的烟熏干肉,以小火炖煮而成。 起初作这道菜时,用的尽是厨房切下不要的材料,因为那是给奴隶吃的。 而今,猪尾巴、猪耳朵、猪脚等都成了慢熬煨煮的材料。 在里约热内卢,周末午餐吃feijoada已成了当地人的习惯,全餐(Completa)包括米饭、切得细碎的甘蓝(Coure)、奶油树薯粉(farofa),和切片的柳橙。 巴西菜里口味最特别的,首推巴伊亚菜。 仅从其中的"dente"棕榈油和椰奶,就不难发现受非洲的影响。 巴伊亚人喜欢吃辣椒,许多菜里都采用花生、腰果、虾米为配料。 巴伊亚最著名的菜有:Vatapa(用鲜虾、虾米、鲜鱼、花生、椰奶、dende油、佐料和面包熬成的浓汤);moqueca(用鲜鱼、鲜虾、螃蟹或什

锦海鲜加dende油、椰奶酱熬煮而成);xinximdegalnha(鸡丁加dende 油、虾米和花生快炒而成);caruru(鲜虾加秋葵荚与dende油拌抄而成);bobodeCamarao( 作料是树薯泥、鲜虾、dende油和椰奶);acaraje(一种小薄饼,用dende油炸过的花生加入Vatapa、虾米和红辣而成)。 这些名菜虽然美味可口,然而油腻的棕榈和椰奶可能使有些人的肠胃不易消化。 feijoada黑豆加肉块、香肠、猪耳、猪尾及白饭;vatapa鱼油加虾及椰汁配上白饭及面包;sarapatel内脏加蕃茄、胡椒及洋葱汁;caruru虾加秋葵、洋葱及胡椒;churrasco 烤牛肉加蕃茄、洋葱酱;lacaca鲜虾浓汤;moqueca 椰汁海鲜;chopp生啤酒。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 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 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 巴西人喜欢饮咖啡、红茶和葡萄酒。 最重要的是巴西烤肉注重发挥肉的原味,相对土耳其烤肉的胡椒洋葱,新疆羊肉串的孜然粉,欧美烧烤的烤肉酱,巴西人对烤肉的佐料可以用吝啬来形容:只放粗盐。 在满足人体对钠的基本需求之后,巴西烤肉只让你感受肉的本来味道,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 黑豆餐。 在巴西任何的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发现黑豆餐,黑豆餐是巴西的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近代巴西经济发展史 2011-03-08 18:59:42| 分类:【金砖五国】| 标签:南美洲印第安人殖民地时期葡萄牙|举报|字号订阅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16世纪以前,巴西的印第安人部落,基本上都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 这时,印第安人进行共同劳动,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果谋生。有些部落从事原始农业和手工业,经济比较落后。 16世纪初,葡萄牙等西欧殖民者先后入侵巴西。从此,巴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在殖民地时期,葡萄牙在巴西实行分封制,建立总督府,推行大种植园奴隶制。 葡萄牙入侵前的巴西经济 葡萄牙入侵前,巴西的印第安人部落还处于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其经济生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土地公有制和农业生产。 16世纪以前,巴西的印第安人和巴西人的社会尚处于原始公社制社会,过着原始公社制度的生活。 在原始公社制社会中,所有土地、草地、森林、牧场、沼泽等,都属于印第安人部落公有。 这时,印第安人主要是从事狩猎、捕鱼和耕种土地。在生产中,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使用粗糙的木制工具。 后来,一些先进的印第安人部落逐渐学会使用石器或金属工具,进行灌溉农业。 种植的作物有木薯、玉米、豆类、棉花等13种,此外还种巴西红木。这个时期,巴西的农业较为发达。 ②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出现。 巴西在原始公社制时期,沿海地区已经存在定居的农耕村落,氏族是最基层的组织。 在这里,农业比较发达,工商业有所发展。 例如,巴西东南部的热斯族和博托库多人部落,已学会制造弓箭、流星锤、投石器等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活动。 有些印第安人部落还知道使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造简单的器皿和装饰品,用石料进行

巴西文化介绍(英语)

Today,thecountrywewillintroducetoyouisBrazil. 1.王彦凯OneofthemostfamoussymbolsofBraziliancultureisfootball. Thefavoritepastime消遣、娱乐ofyoungsters年轻人isplayingfootballonstreets.Andover10,000Braziliansplayfo rtheprofessionalfootballleague联盟、联赛. TheBraziliannationalfootballteamisoneofthemostsuccessful nationalfootballteamsinthehistoryoftheWorldCup,withfivec hampionships(1958,1962,1970,1994,2002). 2.冯硕 Samba!TheSambadanceoriginated起源fromAfrica.Itisfullofpassionandvitality活力.Besides,theSambadanceisquite相当beautifulandthemusichasastrongrhythm节奏. 3.苑菁 The105-foot-tall(38-meter-tall)ChristtheRedeemer耶稣基督像statueinRiodeJaneiro,?Brazil,isoneofthe “newsevenwondersoftheworld”.Itstartedtobebuiltin1921an dfinishedin1931.Thestatueissospectacular壮观的thatitattractsthousandsoftouriststopayavisittoiteveryday . 4.何知远 IguassuFallsarethewaterfalls瀑布

巴西经济发展史

回首过往,1951年至1980年的近30年里,巴西曾经耀眼地走上过年均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的快速上升通道。其中,1968年至1973年间,巴西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一度跃至惊人的11.2%,巴西曾高调地迈入过“经济奇迹”的时代。 然而随着油价上涨、国际资本短缺等因素的出现,出口导向型的巴西经济在1974年以后开始逐渐进入经济繁荣的尾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巴西的GDP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并在随后的90年代承受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外界看来,喧嚣一时的“巴西崛起”似乎永远要游离在了未来。 1993年,费尔南多·卡多佐作为巴西新任财政部长的上台,给巴西的经济注入了强心剂。这位巴西日后的总统,针对通货膨胀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在短期内制服通胀、恢复国家货币信誉的“雷亚尔计划”,逐渐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局面。借此东风而顺利走上政坛宝座的卡多佐,在1995年至2003年担任总统的日子里,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在卡多佐的强势推动下,巴西开始恢复“经济奇迹”时期的荣光,并成功跻身“金砖国家”的行列。 2003年继任的卢拉,在卡多佐留下的政治遗产基础上,继续推动巴西的政经改革而且成绩斐然。有评论家认为,卢拉就任期间巴西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接纳。 然而,新世纪[8.895.96%股吧研报]以来最大的一轮经济危机,把巴西经济又拽入了艰难的境地。2009年,巴西GDP比2008年缩水了0.2个百分点,这是1992年以来巴西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出现的负增长。 出人意料的是,一年之后的2010年,巴西经济逆势而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7.5个百分点,交出了1986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单。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暖春将至时,现任总统罗塞夫2011年接替卢拉掌控权力之后,巴西经济却似乎突然间乘上了急转直下的“过山车”,开始了近两年陡然下行的历程。2011年,巴西全年GDP增长率仅为2.7%。而今年,这个以阳光、热情、足球闻名于世的新兴经济体则继续乘坐着这辆颠簸的过山车,一路向下。就在11月30日巴西公布第三季度GDP数值不久后,分析师将巴西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5%进一步下调至了1.27%。 事实上,一路发展下来,巴西经济早就积压了一身的“虚症”。 首先是高额的商业成本。在巴西购买一份牛排的平均价格在50美元左右,购买一台ipad 的平均价格在1100美元左右。如此高昂的商品价格都要归咎于巴西严重滞后的基础建设以及高企的税收所带来的极高的商业成本。其中巴西的赋税尤其繁重。据统计,巴西共有各种税收68种,远高于美国,是墨西哥税收的两倍。同时,据统计,通常情况下巴西境内的企业每

巴西经济特征

巴西就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人口2、01亿、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2010年,巴西的经济总量超越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七,2011年巴西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一、经济发展阶段 巴西的经济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的前八十年,巴西就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巴西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举步维艰的巴西在1994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逐渐走出经济泥沼。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开始稳步增长。 从发展模式上来分,上世纪以来,巴西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9)为初级产品出口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1929-1994)为进口替代工业化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在这一阶段又可以1975年为节点,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9—1975)就是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巴西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顺利地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时期(1975—1994),巴西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外部冲击下,前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种种弊端显露无疑。在内忧外患中,巴西经济陷入了实际长达二十年的“丢失的十年”。 第三阶段(1994年一至今)为新自由主义改革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动下,巴西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开始复苏。 巴西经济增长在2004年后进入了稳定期,世界排名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2010年,巴西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5%,不仅远远超过了加速发展战略中的既定目标,还实现了近八十年以来巴西最高的经济增速。在2010年的世界经济再次排位中,、巴西的经济总量突破了两万亿,并首次跃居世界第六位。 二、巴西经济增长特征 从巴西近100年的长期经济发展历程来瞧,巴西经济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巴西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波动性。 巴西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100年中经历了高速增长、滞涨以及缓慢复苏的一个过程。在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1964—1980),巴西经济年均增长7、8%;在巴西经济奇迹期间(1964—1967),其经济平均增长率甚至达到10%;而在巴西经济滞胀时期(1975—1993),经济波动的特性就更明显了。在短短十八年中,巴西经济增长有三年出现了负增长,五年出现了超过5%的经济增长。根据巴西经济年均增长值计算出的标准差可知,巴西在其债务危机与经济滞胀期间的经济增长波动就是最大的,标准差达到4、08。1994年巴西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小幅波动,但基本呈稳定及复苏趋势。1994年至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