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视觉盛宴之金庸影视作品大盘点3

视觉盛宴之金庸影视作品大盘点3

视觉盛宴之金庸影视作品大盘点3
视觉盛宴之金庸影视作品大盘点3

7、笑傲江湖——九版九部:

《笑傲江湖》是金庸后期的名作,其叙事状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是金庸所有小说中唯一一部没有历史背景的作品。因为其没有历史框架的限制,加上故事精彩绝伦和人物形象的鲜明,《笑傲江湖》也成为了两岸三地影视翻拍的热点。

《笑傲江湖》到目前为止一共拍成了九部影视作品,其中:

电影三部:

1、邵氏制片1978年出品《笑傲江湖》汪禹、施思主演从演员到导演都不出名,影响不大

2、1990年胡金铨执导的《笑傲江湖》许冠杰主演,徐克监制誉为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

3、1992年程小东、徐克作品《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李连杰主演徐克武侠电影的经典电视剧六部:

1、1982年台视版《笑傲江湖》梁家仁饰令狐冲刘雪华饰任盈盈拍得不好,影响不大。

2、1984年TVB版《笑傲江湖》周润发主演算是发哥的早期作品了,酷得可以,可惜演古

装毕竟不是发哥的拿手戏,且场景很假,打斗很傻,只轰动了一小段时间就被遗忘了。

3、1996年TVB版《笑傲江湖》吕颂贤、梁佩玲主演迄今为止最好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

4、1999年台湾中视版《笑傲江湖》任贤齐、袁咏仪主演除主题曲还行,其他一无是处

5、2000年新加坡版《笑傲江湖》马景涛主演造型雷人,拍摄粗糙,完全是在糟蹋原著

6、2001年张纪中版《雪山飞狐》李亚鹏主演张纪中开拍的第一部金庸剧,可惜拍得不好。详细介绍:

◆两部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

●1990年版《笑傲江湖》:

片名:笑傲江湖

总导演:胡金铨

监制:徐克

武术指导:程小东

主演:

许冠杰饰令狐冲

张敏饰任盈盈

张学友饰欧阳全

午马饰刘正风

刘兆铭饰岳不群

元华饰左冷禅

简评:一代武侠宗师胡金铨的最后一部作品,被誉为“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胡金铨对原著的理解相当透彻,他以诗意的影像展现了中国武侠中蕴含的儒道文化,如吟诗舞剑、舟上唱和等等,展现着中国侠士的风度和高雅。许冠杰扮演的令狐冲也挺有豪迈之气的,只是形象上差了点。影片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中写意的武打设计,既不神化中国武术又基本符合原著和古代侠客的形象。在没有滥用特技的情况下,影片的武打显得非常真实。由黄沾创作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不足的是剧情改动极大,片中还有不少因为追求笑料和噱头而出现的低俗之处。

评分:原著贴合度1.7分人物相符度2.8分制作精良度2.5分得分7分

●1992年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片名: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导演:程小东

监制:徐克

编剧:金庸、徐克

主演:

李连杰饰令狐冲

李嘉欣饰岳灵珊

林青霞饰东方不败

关之琳饰任盈盈

任世官饰任我行

简评:将笑傲江湖搬上银幕是徐克最早想到的,结果请来的胡金铨导演,竟拍出了一部令自己很不满意的作品,胡老重视剧作的浪漫古朴,与徐克的天马行空格格不入。所以两年之后,徐克亲自操刀拍成了这部风格凌厉、视觉惊人又寓意深刻的经典武侠片。

提到这部《笑傲江湖》,可以回忆的太多了,像令狐冲剑舞萤火的轻灵飘逸,东方不败把酒当空的惊艳脱俗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经典场面。还有三个轻狂不羁的浪子一起醉酒高歌的那首《沧海一声笑》,可谓荡气回肠。但最让人感触的还是影片所赋予的深刻内涵,对原著它并没有贪多而是集中拍摄东方不败那一段,通过几个主人公的悲凉宿命赋予了影片无所不在的人生启迪和动人气势。

如此剧名为笑傲江湖,其实是在讽刺那些想笑傲江湖的人,无论在原著中还是在这部电影里,是没有谁可以真正笑傲江湖的。令狐冲碍于情,刘正风累于俗,向问天阻于忠,任我行溺于权。于是这四个最有资格笑傲江湖的人都无法成功。即便是天下武功最强的东方不败,也不过是霸业转头空。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什么是霸业,霸业不过是浮云一场空;什么是人生,人生不过是醉酒后的一场高歌。全剧透着一股深深的悲凉,却也正是这种悲凉让它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因为它已触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至于人物形象,李连杰饰演的令狐冲武打精良,虽不算潇洒,但每一次出手都是那么的豪气十足。但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这绝对是一个武侠电影史上的永恒经典,他脱胎于金庸原作中的一个失败人物,但徐克对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其自信与自负、自怜与自艾,构成了这个人物独特的心理活动轨迹,从而也赋予了他更深刻更复杂的内心与情感。这个人物是《东方不败》一片最大的成功之处。至今东方不败带着无尽哀怨和遗憾坠入悬崖的那一刹那仍然是所以武侠迷们经久难忘的永恒瞬间。无可挑剔的演绎,视觉效果极强的打斗,内涵深刻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太经典了!评分:原著贴合度:2.7 人物相符度:3.5分制作精良度:2.8分得分:9分

片名:笑傲江湖

集数:43集

监制:李添胜

导演:刘国豪

演员表:

令狐冲 —— 吕颂贤 饰

任盈盈 —— 梁佩玲 饰

岳灵珊 —— 陈少霞 饰

林平之 —— 何宝生 饰

田伯光 —— 郑柏麟 饰

仪 琳 —— 何美钿 饰

岳不群 —— 王 伟 饰

左冷禅 —— 陈鸿烈 饰

任我行 —— 罗乐林 饰

向问天 —— 刘 江 饰

宁中则 —— 李丽丽 饰

东方不败—— 鲁振顺 饰

简评: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笑傲江湖》,吕颂贤扮演的令狐冲形神皆备,是历版令狐冲中最符合原著精神的。吕颂贤在TVB 里一直是个绝对的配角,长相不出众的他演的片子不多,导演启用他担任男一号时,也担心他缺少气势,事实上,他这样的气质和令狐冲淡泊的个性、无争的追求反倒更加的自然贴切。所以吕颂贤演出了一个最好的令狐冲,虽不够俊朗,却有一股书卷气,很有华山弟子的感觉。加上演技高超,无论是颓然落魄时的令狐冲,还是傲闯江湖时的令狐冲,都诠释得很到位,尤其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情义与正气,在一举一动间都是那么的潇洒而又传神。相比之下,梁佩玲饰演的任盈盈就逊色点了,年龄比较大,长相也不咋地,好在演技不错,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真正出彩的女主角还是陈少霞饰演的岳灵珊,全剧女性属她演得最好,当然何美钿的仪琳也不赖。其他几个配角更是不得不提,老戏骨王伟饰演的岳不群将这样一个伪君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陈鸿烈的左冷禅、罗乐林的任我行也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除了角色选得好,这部剧拍得也非常精细,几乎完全忠实原著,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极为传神,打斗精彩绝伦就不说了,连背景音乐都是如此美妙。金庸写就了一首传世之曲,这部剧竟真的做到了将乐曲用音符表现出来,当笑傲江湖琴箫合奏再次响起时,除了拍手叫好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唯一不足是人物的扮相,还可以再漂亮些)

评分:原著贴合度:3分 人物相符度:3.6分 制作精良度:2.9分 得分:9.5分

中文名称:笑傲江湖

产地:中国大陆

集数:40集

制片人:张纪中

导演:黄健中

编剧:周铠、陈育新

武术指导:元彬

演员表:

令狐冲——李亚鹏饰

任盈盈——许晴饰

岳不群——巍子饰

岳灵珊——苗乙乙饰

林平之——李解饰

仪琳——陈丽峰饰

任我行——吕晓禾饰

向问天——巴音饰

东方不败—茅威涛饰

田伯光——孙海英饰

风清扬——于承惠饰

简评:金庸以绝对的信任将此剧交予张纪中筹拍,可惜很失败,编剧是第一失败,乱改原著。选角是第二失败,单个来看,似乎还行,搭配到一起一演,就不行了。造型则是第三失败,要扮尼姑也不用真让女人去剪光头吧,尊重历史固然需要,但影视剧是一种艺术,艺术应更重美感而不是所谓的历史真实。剧中扮尼姑的几位演员精神值得鼓励,但造型实在雷人。

几位主角嘛,李亚鹏来演令狐冲,帅气的确有,但演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该灵动桀骜时显得做作;该沉郁忧伤时,却又难以挥洒自如,居然靠仰天大哭来表示伤心,真不知道是他演技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太差了。许晴演的任盈盈,长的确实不错,但出演圣姑,气场似乎弱了点,好在演的比李亚鹏好。新人苗乙乙饰演的岳灵珊就不行了,加上雷人的仪琳,女主角也失败。其他的配角也不怎么地,巍子的岳不群整个就一封建家长,哪有伪君子的感觉;孙海英来演田伯光,这哪是千里独行,整个就一革命战场的逃兵。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在制作上这部剧也毫无亮点,场面不好看,剧情诠释不到位,连影视音乐都烂到不行,名为笑傲江湖竟拍得一点江湖味都没有。不过好歹是张纪中第一次接手拍摄金庸剧,各方面都不成熟,那就宽容的看,给个及格分吧。

评分:原著贴合度2.3分人物相符度2.4分制作精良度2分得分6.7分

历版任盈盈:

历版仪琳:

笑傲江湖最佳阵容:

令狐冲:吕颂贤任盈盈:许晴岳灵珊:陈少霞仪琳:何美钿

8、书剑恩仇录——十版十一部: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作为开山之作,一出手就不同凡响,作者围绕乾隆是汉人这一传说将历史与传奇圆满的融为了一体,虚实结合,大开大合,塑造出了红花会等一干群侠形象,数十年来广受读者的欢迎也为众多影视导演所青睐。

《书剑恩仇录》到目前为止一共拍成了十一部影视作品,因为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是将一本书分成两部来拍,所以合起来计为一个版本,共十版十一部。其中:

电影四部:

1、1960年峨嵋电影制片厂出品《书剑恩仇录》(上、下)黑白老电影,现已湮没不闻

2、邵氏制片1981年出品的《书剑恩仇录》楚原执导狄龙演的陈家洛虽老了点但片子不错

3、1987年合拍的《江南书剑情》许鞍华导演的这两部电影是香港的主演加上大陆的配角实

4、1987年合拍的《戈壁恩仇录》景拍成,很有异域风情,但演员不出名,影片也反响不大电视剧七部:

1、1976年TVB版《书剑恩仇录》郑少秋主演陈家洛,TVB首部金庸剧,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2、1984年台湾台视版《书剑江山》游天龙分饰陈家洛乾隆两角,只11集,拍得比较粗糙。

3、1987年TVB版《书剑恩仇录》彭文坚、梁佩玲、罗慧娟、任达华主演李添胜监制

彭文坚演的陈家洛外形过于稚嫩,不为观众所接受以致影片也不受欢迎,反响不大。

4、1991年台湾华视版《书剑恩仇录》鞠觉亮执导,何家劲主演在港台掀起一阵武侠旋风

5、1994年央视版《书剑恩仇录》黄海冰主演,虽演员都没什么名气,但拍得真的非常好。

6、2002年合拍版《书剑恩仇录》赵文卓主演大制作的一部武侠剧,虽有缺点,反响不错

7、2009年合拍版《书剑恩仇录》乔振宇主演对原著改动较大,虽拍得认真,却反响不大详细介绍:

◆1976年版《书剑恩仇录》:

片名:书剑恩仇录

制片人:王大林

领衔主演:

郑少秋饰乾隆/陈家洛/福康安

汪明荃饰霍青桐

余安安饰香香公主

朱江饰文泰来

黄淑仪饰李沅芷

吴孟达饰蒋四根

夏雨饰余鱼同

伍卫国饰徐天宏

石坚饰张召重

狄波拉饰玉如意

简评:无线首部金庸剧,集合无线台当年的一大批当红艺人,在香港的影响力非常大。郑少秋在里面一人分饰陈家洛、乾隆、福康安3个不同的角色,昂然正气与翩然风采兼而有之,至今仍被视为最经典的陈家洛。大反派张召重启用石坚扮演,从而为他日后扮演慕容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女一号霍青桐由汪明荃饰演当然也没得说,加上由伍卫国与吴孟达饰演的徐天宏、蒋四根,夏雨饰演的余鱼同,阵容之强大可见一斑。不过余安安饰演的香香公主不怎么好,此外也因为是TVB第一次拍摄金庸作品,所以各方面都显得有些稚嫩,总体上不够精良。

评分:原著贴合度:2.8分人物相符度:3.2分制作精良度:2分得分:8分

◆1991年版《书剑恩仇录》:

片名:书剑恩仇录

导演:鞠觉亮

领衔主演:

何家劲饰陈家洛

沈孟生饰乾隆

刘雪华饰霍青桐

傅娟饰香香公主

叶飞饰文泰来

于佳卉饰李沅芷

杨力饰徐天宏

龙隆饰张召重

简评:这版饰演陈家洛的是何家劲,为能在剧中表现出大侠风范,何家劲特别以李连杰在武侠电影《黄飞鸿》中的利落身手为蓝本,苦学舞刀弄剑的动作,创造出了许多抢眼的过招动作。从而在港台掀起又一波武侠剧风潮。他饰演的陈家洛也颇受赞许,长身傲立,英气逼人,虽不太接近原著中有些懦弱和书生气的陈家洛,但观众很喜欢。不过何家劲演得好,其他人就不怎么样了。刘雪华是个好演员可惜不适合演霍青桐这样的侠女,其他人更是名不见经传。而全剧在武打上虽夺人眼球,但对原著的把握,在叙事的细腻性上就不怎么行了。

评分:原著贴合度2.7分人物相符度2.9分制作精良度2.2分得分7.8分

◆1994年版《书剑恩仇录》:

监制:李兆华

导演:黎学文

领衔主演:

黄海冰饰陈家洛

王卫国饰乾隆

王菁华饰霍青桐

杨雅娜饰香香公主

曹颖饰李沅芷

王志飞饰余鱼同

陈继铭饰徐天宏

简评:这版《书剑恩仇录》是内地早期武侠剧的代表:忠实原著不乱改,实景拍摄不打折,服装上也不走华丽路线,只努力把金庸的精彩故事呈现出来。主演陈家洛的是当时还在中戏读书的黄海冰。虽是处女作,黄海冰却拿捏得很到位,文戏武戏都很出彩,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大侠地位。主演是新人,其他演员也一样,可以说全剧没有什么明星,全靠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大陆艺人来支撑,让人欣慰的是,这样一套阵容居然拍的可圈可点,可见,一部好的作品,不是靠导演和演员的名气成名,而要凭认真的态度全心投入去拍的。总之,这部剧拍得很不错,看后绝不会让人失望。

评分:原著贴合度:3分人物相符度:3.2分制作精良度2.3分得分:8.5分

◆2002年合拍版《书剑恩仇录》:

导演:李国立

武术指导:元彬

制作公司:台湾中视、香港唐人公司

领衔主演:

赵文卓饰陈家洛

陈昭荣饰乾隆

关咏荷饰霍青桐

颜颖思饰香香公主

吕良伟饰文泰来

谢君豪饰余鱼同

孙莉饰李沅芷

梁荣忠饰徐天宏

张铁林饰于万亭

吴樾饰赵半山

郑佩佩饰太后

郭亮饰张召重

梁家仁饰袁士霄

德力格尔饰木卓伦

徐锦江饰秃鹰

冯鹏飞饰心砚

简评:赵文卓是内地又一位功夫扎实的武打明星,他出演的陈家洛除了功夫了得之外也颇有一身儒雅之气,无论是扮相还是气质,都是最接近原著的。虽然他演起感情戏来有些生硬,但总体上还是蛮不错的。关咏荷饰演的霍青桐豪气刚强,又不失女子应有的柔情,也非常契合原著。颜颖思的香香公主就不行了,长得不怎么漂亮,演技也不大行。好在其他的配角挺不错,金马影帝谢君豪饰演的余鱼同自不必多说,和他搭戏出演李沅芷的孙莉更是给人极大的惊喜,原著中这一对纠结的情侣被完美的呈现了出来。其他像陈昭荣饰演的乾隆、吕良伟饰演的文泰来、张铁林饰演的于万亭和梁家仁饰演的袁士霄也都让人非常满意,冯鹏飞饰演的小书童心砚更是机灵可爱、讨人喜欢;连大反派张召重竟也因为郭亮的精彩演绎让人是又恨又爱,着实难得。

唯一不足的是对赵半山这一人物的处理,本该是笑眯眯又慈祥可亲的千臂如来赵三叔,却让如此年轻的吴樾来演,实在是让人无语。换成年轻演员也就罢了,竟还将赵半山改成了叛徒、朝廷的卧底,更离谱的是整部剧最后的结局竟然是除陈家洛几人外红花会全军覆没。有时候悲剧是能打动人,但这种突如其来没任何铺垫并大违原著精神的结局实在是太难让人接受了。也是因为这样一个结局,这部剧不被多数金庸迷所喜爱。好在一处败笔坏不了全篇,这部剧拍得还是很好的,对原著的诠释也很到位,在历版之中算是最精良的一部。

评分:原著贴合度2.6分人物相符度:3.4分制作精良度2.7分得分:8.7分

◆2009年版《书剑恩仇录》:

总制片人:王鹏举

编剧:刘奎序

导演:谭友业(香港导演)

出品人:欧阳常林(湖南台台长)

演员表:

乔振宇饰陈家洛/福康安

郑少秋饰乾隆

周丽淇饰霍青桐

颖儿饰香香公主

文乃艺饰文泰来

吴浩康饰余鱼同

路晨饰李沅芷

梁荣忠饰徐天宏

刘德凯饰于万亭

张平饰赵半山

李东霖饰张召重

梁家仁饰袁士霄

简评:让乔振宇饰演陈家洛,气质上还是蛮符合的,就是太清瘦了,站在红花会群雄之中显得非常单薄,气场上不像个镇得住的总舵主,好在演技不错,诠释人物倒还是中规中矩。周丽淇演霍青桐气质上也是挺符合的,加上她和颖儿的确长得挺像,在剧中一起出现倒还真有兄妹的感觉,若气场再强些就更好了(在刚强这一面还是不如关咏荷)。颖儿饰演的香香公主也没的说,美丽而单纯,的确是超越了历届各版,挺符合原著的。

不过三大主演还好,诸配角就不行了,无尘道长没一点出家人的超凡脱俗之气;赵半山功夫是了得,可惜瘦了点;文泰来则完全没有奔雷手该有的霸气;余鱼同就更差了,长得不帅,气质也不行,哪里像个秀才啊。郑少秋的确是饰演乾隆的行家,演得也很好,可惜太老了点,和陈家洛站在一起像父子,压根不像兄弟。至于天字第一号大反派张召重就更让人失望了,留着两撇小胡子像个庄稼汉,这哪是武当派第一高手啊,远逊与赵文卓版郭亮饰演的张召重。骆冰等女配角们也只是漂亮而已,演武侠片把握得还是不够到位。

最让人无语的其实还是这部剧的剧情,竟然乱改原著。把于万亭的真死改成诈死,让陈家洛出任总舵主竟然是于万亭的大阴谋——利用和操纵陈家洛的红花会让乾隆兄弟相残,搞得朝纲大乱,然后从外部介入和八王爷等人夺取政权。这哪里是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啊,江湖剧就这样被历史剧糟蹋了。原著保留下来的几个经典桥段也没拍好,武打不过是摆pose的同时吊上威亚飞来飞去,加上影视音乐并不精彩,可怜了湖南电视台的精心拍摄啊,画面是那么有质感,那么清晰,导演的诠释却是如此糟糕,这部金庸作品算是又被糟蹋了一次。评分:原著贴合度:2分人物相符度:2.5分制作精良度:2.2分得分6.7分

《书剑恩仇录》最佳阵容:

陈家洛——黄海冰乾隆——郑少秋霍青桐——关咏荷香香公主——颖儿文泰来——吕良伟余鱼同——谢君豪李沅芷——孙莉张召重——郭亮

《书剑恩仇录》历版主演:

9、神雕侠侣——十版十部:

《神雕侠侣》是金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金庸武侠创作上的一座高峰。相比《射雕英雄传》,作为续集的《神雕侠侣》内涵更加丰富,这类主题偏向爱情的武侠剧也更容易在电视上得到直观的认可,所以它一直都是影视剧翻拍的热点,当然因为拍得多,拍出的作品难免良莠不齐。

《神雕侠侣》到目前为止一共拍成了十部影视作品,其中:

电影三部:

1、1961年粤语老片《神雕侠侣》(共分四集)谢贤、南红主演老电影,现已湮没不闻

2、邵氏制片1982年出品的《神雕侠侣》张彻导演傅声饰杨过很烂,邵氏少有的垃圾片

3、邵氏制片1983年出品的《杨过与小龙女》华山导演时隔一年再拍,这次拍得还可以电视剧七部:

1、1976年香港佳视版《神雕侠侣》罗乐林饰杨过、李通明饰小龙女,萧笙监制出品。

佳视一直是拍摄金庸剧的先驱,可惜鲜有出彩的,这部也一样,总体一般,口碑也不大好。

2、1983年TVB版《神雕侠侣》华仔的早期作品,今天看来不怎么样,当时却很受欢迎。

3、1984年台湾中视版《神雕侠侣》周游执导让孟飞演杨过,气质实在差得太远,而潘紫迎演的小龙女也太过灵动了,演黄蓉倒是很合适。选错了角,这部剧自然是不怎么成功的。

4、1995年TVB版《神雕侠侣》古天乐成名之作,毋庸置疑,这绝对是部永恒的经典之作。

5、1998年台湾台视版《神雕侠侣》任贤齐演杨过,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一个字——“差”

6、1998年新加坡版《神雕侠侣》李铭顺主演新加坡拍的金庸剧不多,这部还可以。

7、2006年张纪中版《神雕侠侣》又是张纪中的大作,虽普遍评价不高,但亮点还是有的注:香港亦曾参照《神雕侠侣》剧情,于1991、1993年先后拍摄出两部名为《神雕侠侣》的现代剧,由刘德华主演,但毕竟不是金庸剧,所以不列入讨论。

详细介绍:

◆1983年电影版《杨过与小龙女》:

上映:1983年12月2日

时长:92分钟

导演:华山

制作公司:邵氏电影公司

领衔主演:

张国荣饰杨过/杨康

翁静晶饰小龙女

陈观泰饰郭靖

刘雪华饰黄蓉

罗烈饰欧阳锋

谷峰饰洪七公

顾冠杰饰霍都王子

龙天翔饰金轮法王

洪新南饰尹志平

简评:比起张彻版只重杨过和武打,连小龙女这个角色都去掉的乱来。华山选张国荣和翁静晶出演杨过和小龙女,实在是很有眼光的。对原著的处理也比较到位,只截取原著的前半段,集中演绎拜师终南山、古墓学武,和英雄宴大战等故事。从而在总体上免于大力去刻画一幅包含江湖众生相的图景,而是主推杨过和小龙女的生活,显得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当时的张国荣出道不久,长相和演技都显得很青涩,这种青涩却刚好适合出演最初的杨过(十六年之后的恐怕就不适合了)。饰演小龙女的翁静晶则透露出一股淡淡的轻盈气质、相貌极佳、超凡脱俗,就是服饰花了点,不是一身白那样的纯净。好在演技可以,把小龙女的神韵发挥挺好。可惜后来后来她早早息影,下嫁了刘家良。

总之,这部影片和其他的电影版本相比,是最成功的,它避开了邵氏武侠片普遍的文戏过弱问题,在男女恋情上用足了镜头,可谓是侠骨柔情。同时画面典雅,基本契合原著,虽然打戏不怎么样,剧中的雕挺了个大肚腩的确很丑,但总体上还是挺不错的。

评分:原著贴合度2.3分人物相符度3分制作精良度2.2分得分:7.5分

监制:萧笙

导演:鞠觉亮、萧显辉

集数:50集

武术指导:程小东

领衔主演:

刘德华饰杨过

陈玉莲饰小龙女

梁家仁饰郭靖

欧阳佩珊饰黄蓉

杨泽霖饰欧阳锋

刘丹饰洪七公

汤镇业饰霍都王子

张雷饰金轮法王

曾江饰黄药师

吕有慧饰李莫愁

简评:TVB挟83版射雕大胜之势推出此剧,当时收视率极高。两大主角也挺不错,陈玉莲饰演的小龙女白衣翩翩,很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美;刘德华饰演的杨过独臂行侠,英姿飒爽,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更是迷倒了一大批人。而东邪西毒等人则沿用83版的旧人,也很出彩。当然,缺点也有,刘天王当时毕竟太过年轻,能诠释出杨过的年少轻狂,可到演那些缠绵悱恻的对手戏时就有点束手无策了,而且最致命的是刘天王正气有余,邪气却不足,所以演技上终究欠些火候。同时,这部剧虽在剧情上较忠实于原著,但限于拍摄技术,场景没做好,一些布景看起来有点假,也没什么大场面。武功则有点虚,一招一式打得是啰嗦又毫无观赏性,真正的花拳绣腿,没什么观赏性。所以现在看来,这部剧的确是不怎么地,但在当时,因为般配的男女主角和拍摄的认真投入,一播出就非常受欢迎,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评分:原著贴合度2.9分人物相符度3.5分制作精良度1.7分得分:8.1分

导演:李添胜

编剧:黄国辉、赵静蓉

武术指导:元宝、林迪安

领衔主演:

古天乐饰杨过

李若彤饰小龙女

白彪饰郭靖

魏秋桦饰黄蓉

朱铁和饰欧阳锋

刘丹饰洪七公

骆应钧饰黄药师

鲁振顺饰霍都王子

刘家辉饰金轮法王

雪梨饰李莫愁

傅明宪饰郭芙

李绮红饰郭襄

戴志伟饰赵志敬

陈启泰饰尹志平

简评:因为94版射雕的失败,所以TVB在这部剧上下足了功夫,两大主角虽是大胆起用新人,却出手不凡,以极成功的演绎使这部剧成为了TVB九十年代最成功的一部武侠剧。

出演杨过的古天乐剑眉、高鼻,玉树临风,眼神深邃,以近乎完美的轮廓,让人过目不忘。除了外表上又酷又有型,他那种亦正亦邪的气质更是完美的演出了原著人物的神韵,无论是早期的油滑、倔强还是断臂后的忧郁和沧桑都让让人难以忘怀,没有比他更适合演杨过了。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一身白衣,清丽脱俗,面庞似雕刻般富有立体感,也倾倒了大批观众,尤其是她那漠然而冰冷的眼神,很符合原著人物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主演好,配角也不赖,魏秋桦的黄蓉演出了中年黄蓉的神韵,睿智成熟而又不失灵动。雪梨饰演的李莫愁虽不够漂亮,但原著那种由爱生恨、刻骨铭心的痴怨却被她完美的诠释了出来,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李绮红饰演的郭襄,童稚未消、倔强而又不失可爱,傅明宪饰演的郭芙也的确刁蛮坏事,张可颐演的程英更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只是白彪饰演的郭靖,大侠范儿少了点,看起来像个员外。不过总体上看,诸位配角还是演得挺到位的。

而剧情方面,这部剧也是最忠实于原著的。更重要的是它有意削弱了“武”的分量,更注重讲“情”。全剧始终在展现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旷世之恋,以二人的分分合合和贯穿全篇的不离不弃来体现两人相爱的不易。使得剧中人的每一次凝眉,每一次微笑,每一次的深情对望都显得感人至深,真正体现出了爱情的凄美和伟大。所以,以情动人为主线,是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它完美的诠释出了金庸原著“问世间情是何物”的内涵主旨,打动了无数观众。

全剧在动作打斗上也有独到之处,全真教的剑阵、古墓派的轻功、杨过和小龙女的双剑合壁都让人印象深刻。电脑特技的运用也恰倒好处,像对蛤蟆功、降龙十八掌、一阳指等各家绝学的展现,非常有特点。连剧中的神雕,都是那么讨人喜欢。

最奇特的是这部剧集的主题曲和配乐,总能在不经意间直击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把那些莫名的情绪唤醒,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忘怀。同时配音完美,杨过的配音很有磁性,比古天乐本人十分男人的声音要好听得多,李若彤的声音则特意配得有点冷,非常符合原著精神。从人物到剧本,从特技到配乐,无一处可以挑剔,这样的经典剧作,实在是堪称完美!评分:原著贴合度:3分角色相符度:3.8分制作精良度:2.8分得分:9. 6分

◆ 1998年新加坡版《神雕侠侣》:

编剧:赵志坚

导演:马志辉

集数:40集

出品方:新加坡新传媒制作有限公司

领衔主演:

李铭顺 饰杨过

范文芳 饰小龙女

朱厚任 饰郭靖

何咏芳 饰黄蓉

潘玲玲 饰霍李莫愁

郑国平 饰金轮法王

林伟文 饰尹志平

简评:李铭顺和范文芳出演的这部《神雕侠侣》,在所有版本中比较显得比较平淡,没有多少赞扬之声,也没有多少咒骂之声,给人感觉很一般。不过在我看来,女主角范文芳的气质不大贴近冰冷清丽、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好在到底是新加坡有名的美女,形象上相差不远,也算的上中规中矩。至于李铭顺,他演的杨过太过阳刚,显得老成稳重,而少了些许杨过应有的清冷不羁和潇洒痴狂,所以给人的感觉一般般。其他的配角就更一般了,郭靖和黄蓉演得很卖力,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潘玲玲演的李莫愁就不行了,压根没有赤炼仙子那种感觉。金轮法王也不咋地。好在此剧是在金庸关照下拍成,没乱改原著,剧情上还可以。不过在对原著的诠释尤其是对内中意境的把握上却是远远不如古天乐版。所以此剧的平淡不仅仅是两个主角不怎么出彩,导演的功力更为关键。不过鉴于这是新加坡拍的为数不多的金庸剧之一,又先后赴大陆、韩国取景,拍得也挺认真,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评分:原著贴合度:2.9分 角色相符度 :2.8分 制作精良:2分 得分:7.7分

◆2006年内地版《神雕侠侣》:

制片人:张纪中

监制:马中骏

导演:于敏、赵箭

动作指导:李杰、赵箭

领衔主演:

黄晓明饰杨过

刘亦菲饰小龙女

王洛勇饰郭靖

孔琳饰黄蓉

杨幂饰郭襄

陈紫函饰郭芙

孟广美饰李莫愁

高虎饰霍都王子

巴音饰金轮法王

赵亮饰周伯通

于承惠饰黄药师

钟镇涛饰公孙止

李明启饰孙婆婆

简评:这部剧历来争议较大,但我认为,这部剧在在选角上是没有大问题的。从根本上来讲,演杨过必须符合两点,不仅要有玉树临风、丰神俊朗的外貌,还得有狂放不羁、桀骜不驯的气质,其中前者由先天外形决定,后者则取决于演技。让黄晓明来演,是可以的。首先,黄晓明那菱角分明的五官,就注定了他在外形和扮相上绝不会输给几位前辈。而杨过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他也有,本身性格亦正亦邪,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杨过人选,起码大陆的其他演员中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刘亦菲来演小龙女,也没有问题,毕竟这是金庸先生亲自指定的人选。刘亦菲自身的条件也很好,漂亮、清纯,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虽因年纪过轻,外形娇小,显得冷艳不够,但鉴于小龙女这个角色确实不好演,所以刘亦菲的表演还是能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

可是,拍出来之后却争议很大,问题其实是出在两人的搭配上。原著是女大男小,可黄刘二人的搭配,无论是外形还是实际年龄,都是男大女小。所以,很多时候,年长而壮实的黄晓明和瘦小又年轻的刘亦菲站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太不像情侣,倒有点像叔叔和小侄女,哪里是过儿和姑姑啊。这也成为了电视剧难以回避的硬伤,是全剧最大的遗憾。当然演技上也是有点问题的,黄晓明饰演杨过,缠绵的眼神和钟情的气质的确有,可因为年龄偏大,他在演少年杨过时总让人感觉是在刻意装嫩,尤其是笑起来很不真实。好在后面随着杨过的年龄增大,黄晓明的表演也逐渐到位,终于准确的诠释好了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主人公。

而抛开对两大主演的争议,这部剧还是很不错的,亮点很多。首先是配角很棒。王洛勇把中年郭靖那种侠义天下、号令武林、刚正磊落的形象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远胜白彪。孔琳的黄蓉睿智大气,也不输给魏秋桦。最抢眼的还是孟广美饰演的李莫愁,扮相冷艳动人,那股赤炼仙子该有的狠劲也挺足,很不错。杨幂演的郭襄更是可爱至极。加上陈紫函饰演的郭芙,赵亮饰演的周伯通,连张纪中本人都上场客串了一把耶律楚材。

其次是画面唯美,秀美的风光和精心挑选的场景一直是大陆武侠片强过港版的地方。这部也不例外,无论是九寨沟的华美灵秀还是雁荡山的大气雄浑,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尤其是在九寨沟的取景,梦幻而瑰丽,营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精致画面和唯美氛围。加上在演员服装和造型上的精心设计,可以说这部《神雕侠侣》是历版中场景和画面最唯美的一部。

此外,整部戏的打斗场面也十分华丽,全真派的剑阵,金轮法王的五轮齐飞,打狗棒的精妙,让人看着神奇又不失真。当然,有时候为了刻意追求画面效果也显得有点华而不实,不过总体上还可以。更难得的是,这次在配乐上终于是大获成功,主题曲《天下无双》凄美感伤,很符合原著精神。每当它悠悠地扬起时,给人的感觉就如同绝情谷弥漫着薄雾的情花,凄楚、苦涩又蕴含着喜悦。在一唱三咏中,象征着杨龙的爱情凄美和刻骨铭心。

综上所述,这部剧在内地武侠片中应该可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也许你会说青少年杨过实在是太烂了;也许你会诟病黄刘二人演爱情戏时不像情侣;也许你讨厌断臂前的杨过,只承认后二十几集能混上个经典。但不管怎样,你都无法否认这部剧的强大影响力,这就是新版《神雕侠侣》的魅力,它绝不是一部失败之作。

评分:原著贴合度:2.9分人物相符度:3.4分制作精良度:2.5分得分:8.8分

神雕侠侣最佳阵容:杨过:古天乐小龙女:李若彤郭靖:王洛勇黄蓉:魏秋桦郭芙:傅明宪郭襄:杨幂李莫愁:孟广美公孙止:钟镇涛霍都:鲁振顺

金庸小说武侠年表(完整版)

金庸小说武侠年表 武侠年表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7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536年达摩逝世 554年西魏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40年侯君集攻破高昌国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07年唐朝灭亡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38年西夏建立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制圣火令,将平生武功精要,镌刻于圣火令之上。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之乱(历史上为106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论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论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 [摘要]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央视在影视剧的制作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作为国家形象的宣传机器,毕竟会受到多方的制肘,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诸多的因素,局限性大,就是它的硬伤,娱乐性不能太强,强调文化的厚度和广度,则是这个超级媒体首要的任务。而地方媒体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为其创造收视奇迹奠定了基础,湖南台在这方面更是做到了极致,收视率才是硬道理。2013于正版的《笑傲江湖》本身就打着娱乐、创新的旗号,与金庸原著相去甚远,配合当下的网络造势,竟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不能用统一标准过分苛责。 [关键词]金庸小说,影视改编,《笑傲江湖》 绪论 科技的迅猛发展,数码产品的日新月异,使人们接受任何讯息都变得从未有过的便捷。尤其是影视因其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被大众所喜爱,成为受众人群最为广泛的媒体。在这些影视剧作品中,武侠剧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几千年来,人们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无限幻想,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释放,金庸武侠电视剧在各地的热播即印证了这一点。上世纪50年代,金庸小说改编影视剧首先在香港拉开帷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长达半个多世纪里,无论观众还是改编者们,对金庸武侠电视剧的热情有增无减,一轮又一轮的翻拍高潮便是最好的佐证。 大陆学者对金庸小说的研究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成果斐然,时至今日,研究金庸小说的各种论著琳琅满目,“金学”更成为一门完整的研究体系。陈墨、冯其庸、严家炎、钱理群、章培恒、陈平原、刘再复等专家学者都有这方面的著述。自上世纪中期对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开始以来,在近半个多世纪里,曾经创作了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差异,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对原著不同程度的背离。这种改变差异的产生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时代潮流的追求,有标新立异的自我创作.....不一而足。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时间跨度长,参与的创作团队多(内地、香港、台湾,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也都有涉及),由此产生了多个版本,为了读者和观众能够更贴切的了解金庸武侠小说影视剧改编的历程,客观地看待近年来影视剧创作的变化,本文主要以央视2000年张纪中版、湖南台2013年于正版的《笑傲江湖》为例,来分析这两部在不同时间拍摄的风格迥然不同的金庸作品,有针对性、多角度分析原著小说与改编剧本和不同版本间的差异,研究金庸武侠小说影视剧改编的方向。从影视剧内容改编、收视群体心理等方面对金庸经典电视剧版本进行比较,通过研究探讨,总结出社会环境和观众娱乐取向对影视作品创作的重大影响。 一.金庸小说与金庸武侠影视剧的改编 1.金庸武侠小说的精神层面 在影视剧不是很普及的年代,金庸武侠小说是我们生活最为难忘的记忆,时至今日,尽管网络小说铺天盖地,爱情,玄幻,穿越充斥着我们可以看到的每一个角落,但都无法遮盖金庸武侠巨著的光芒,可以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都会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精忠报国”的名族大义往往贯穿于整部作品,这也是金庸武侠小说有着区别于古龙、梁羽生等其他武侠小说的鲜明特点。个人利益在民族大义之下,毫无条件的做出让步或牺牲。郭靖、杨过、萧峰,可以放下个人恩仇,不计前嫌,虽然他们的性格、经历千差万别,但却能在这种高层次江湖侠义精神的熏陶下殊途同归,所以,真正的大侠都有一条曲折的成长之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智慧和武学的最高境界完美融合,大大提升了武侠作品的内在品味。道家与儒家的思想精髓就这样简单的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些江湖处事的规则也我们现代社会价值观竟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在欣赏金庸作品的时候,完全没有那种冷酷到绝望的悲伤,让我们始终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这种积极向上理念,在当今社会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特色 金庸在他的作品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金庸笔下的人物多姿多彩,气象

金庸武侠小说年代时间表

金庸武侠小说年代时间表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7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536年达摩逝世 554年西魏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40年侯君集攻破高昌国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07年唐朝灭亡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38年西夏建立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制圣火令,将平生武功精要,镌刻于圣火令之上。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之乱(历史上为106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1112年王重阳出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黄裳雕版印行万寿道藏。 1120年黄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战。 1125年金国灭辽

造型艺术与使用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 (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一、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1.真善美的审美特性 “民间美术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民间美术中的许多艺术形象和形式正是现代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民间美术包含着精英艺术家创立的评判艺术标准的真、善、美,且达到至高无上的统一.“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国语·楚语》中石:“大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可知美即是无害,这不仅体现劳动人民美好的心愿,也是民间美术的“美”的另一种含义.民间创作的尽美意识是非常鲜明强烈的.对于…美?的深层内涵,创作者自身不一定有思维的自觉,因为它是天然自在,不容反省的,这就是美与善在本体意识中未经分裂的原始统一.通过长久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审美心理调试,真善美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民间美术之中.民间美术对于至善的追求诞生于人们对生命生存的渴求与对祥和世界的殷切向往之中.这是其力量的源泉.以人为本,以善为价位取向,决定了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牵强附会的描述,没有自以为是的说教,没有无比晦涩的观念.民间社会所有的祝愿,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其中.“真”与“善”为民间美术的“美”提供了保证.民间艺人与民间社会“对美的要求并非是刻意的,对于…美?的深层内涵,创作者自身不一定有思维的自觉,因为它是天然自在,不容反省的,这就是…美?与…善,在本体意识中未经分裂的原始统一.”他们通过直觉把握了美的意味.在求善中抵达了真,真与善的统一中浮现了美,而美又启示真,存储了善,真与善统一在富有情味和憧憬的和谐心境之中. 2.清新、质朴的原发性 从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来看,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张道一称其为“原发性”.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稚拙、自然质朴是民间美术的一般特征,带有较强的原发性.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不仅在于民间美术的生产是自发的,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民间艺人在创作民间美术时,既不炫耀技巧,也不矫揉造作,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生产技能进行创作,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它远比其它艺术更贴近现实生活.在内容上,它往往贴近于生产和日常生活情景;在形式上,一般不做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原发性.在现代社会,虽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进程,使得不少民间美术被人为淘汰,然而民间美术的原发性特点仍然存在.因此,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就愈能反映中国本

浅谈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社会效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06480607.html, 浅谈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社会效应 作者:沈青青 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已经成为主流。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电视机在生活中得到普及,长篇小说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呈现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性。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热播,引起的社会效应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所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相互间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当代文学;影视剧;社会效应 一、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优势 当代文学作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采用白话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创作形式上,当代文学作品以白话文为创作语言,形式多样,有诗歌、散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内容大多是以当下和近期时间为背景。以长篇小说为例,仅仅70年的时间,我国就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在影视改编中,相比于古代的长篇小说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人物、故事背景皆为当代,在拍摄取景和道具选择上十分方便,同時观众也有很强的代入感,不需要去了解和掌握影视剧中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当代文学作品都是白话文创作,对于编剧修改剧本和二次创作也比较有利。 二、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社会效应 (一)丰富了影视资源和社会文化 我国的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民营影视企业兴起,活跃了市场,丰富了影视剧的种类和数量。然而,当下影视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产量高质量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本创作力度不够。而当代文学作品正好可以弥补影视剧的剧本缺陷,为影视剧提供丰富的资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精神文化的丰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许多反映当代生活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追捧。其中许多影视作品因制作精良,在国内外获得众多荣誉,赋予了文学作品的二次生命。比如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198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红高粱》被改编成剧本进行电影拍摄,这部电影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文学作品改编取得的成功,对 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为中国的影视产品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二)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大众化传播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定稿版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 形象的魅力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 [摘要]企业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视觉识别是企业外在而又最直观的一部分,可使消费者一目了然,达到对企业认知的目的,其设计系统主要是利用字体、色彩、标识及其它视觉符号要素,充分体现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 [关键词]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标识 视觉形象在形象塑造中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随着人们对企业形象的认识的加深,企业形象塑造开始由视觉识别转向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公关形象、员工形象等内在的企业形象设计上,反而对最具有魅力的视觉形象设计的热情有所减退。在今天,传媒尤其繁荣,甚至社会每一个神经的震颤都在传播辐射的领域中留下生动的写照。当前的企业形象塑造对视觉设计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我们要在传媒发达的社会中利用视觉来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VI(Visual Identity)是CI(Corporate Identity)战略中视觉表现形式,是整个企业识别中传播力量和感染力量最具体、最直接、项目最多、层次面最广的静态识别符号。VI的视觉效果是企业形象力强弱的决定因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基本上所含有的意义不需要经过理解就可以直接进入人的感觉,尤其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具有可见的视觉形象与内涵特质的抽象概念融为一体,以传达企业情报信息,从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强迫记忆、采取行动,到最终达到促进销售,为名牌商标树立知名度。 一、视觉识别的要求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1970年)。 1。苍穹神剑(1960)(古龙处女作)第一出版社 2。月异星邪(1960)第一出版社 3。剑气书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 4。湘妃剑(1960)又称《金剑残骨令》真善美出版社 5。剑毒梅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 6。孤星传(1960)真善美出版社 7。失魂引(1961)明祥出版社 8。游侠录(1961)海光出版社 9。护花铃(1962)又称《诸神岛》春秋出版社 10。彩环曲(1962)春秋出版社 11。残金缺玉(1962)华源出版社 12。飘香剑雨(1963)华源出版社 13。剑玄录(1963)满华出版社 14。剑客行(1963)又称《风云男儿》明祥出版社 15。浣花洗剑录(1964)真善美出版社 16。情人箭(1964)真善美出版社 17。大旗英雄传(1965)又称《铁血大旗》真善美出版社 18。武林外史(1966)春秋出版社 19。名剑风流(1966)春秋出版社 20。绝代双骄(1967)春秋出版社 21。铁血传奇(1967)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三部真善美出版社 22。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又分《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春秋出版社 23。萧十一郎(1970)春秋出版社 24。流星·蝴蝶·剑(1970)春秋出版社 25。鬼恋侠情(1970)又称《借尸还魂》楚留香传奇续集1 春秋出版社 26。蝙蝠传奇(1971)楚留香传奇续集2 春秋出版社 27。欢乐英雄(1971)春秋出版社 28。大人物(1971)春秋出版社 29。桃花传奇(1972)楚留香传奇续集3 春秋出版社 30。九月鹰飞(1972)春秋出版社 七种武器系列(仅完成六部) 31。长生剑(1971)汉麟出版社 32。碧玉刀(1971)汉麟出版社 33。孔雀翎(1972)汉麟出版社 34。多情环(1972)汉麟出版社 35。霸王枪(1973)汉麟出版社 36。离别钩(1979)春秋出版社

试述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审美特征。

试述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审美特征 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它通称美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艺术一词源于德语,德国文艺理论家G.E.莱辛最早使用这一概念。中国20世纪以后才广泛使用它并将书法、篆刻纳入其外延。 造型艺术的特征是与其相对的概念——音响艺术相比较而言。区别在于前者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后者以语音和乐音表现形象或情感。另外前者总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又被称为空间艺术、静态艺术、视觉艺术。与之相对的音响艺术称时间艺术、动态艺术、听觉艺术。造型艺术的上述特征都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段决定的,造型艺术的概念将其通通包容在内,故而被认为最适当的名称。至于造型艺术的分类,T.利普斯将其分为形象艺术、抽象的空间艺术。后者也常简称空间艺术,但比普通意义的空间艺术狭窄。形象艺术指再现自然或社会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形象化的绘画、雕塑,抽象的空间艺术指以抽象的空间和体积构成的工艺美术和各种设计等。造型艺术的特点为再现,M.弗尔沃林将其又区分为再现自然和再现观念的两种,分别称物体造型和观念造型。并认为,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形成观念造型。之后,在造型艺术发展史上这两种类型并存,各自发展又相互融合。 归纳起来,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1.造型性:空间物质形式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它的造型性。造型性是造型艺术最为基本的特征。它是指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这种艺术形象是直接的空间存在形式,因此人们的视觉可以毫无障碍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从而引发审美感觉。在绘画和摄影艺术中,艺术家用线条、色彩、色调和拘留在平面空间中创造着或平面感或立体感的二度形象;在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中,艺术家们则用泥土、木石、金属为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性的三度形象。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决定了其作品的静态的永久性,它总是以静示动,寓静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形 象的魅力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加强视觉识别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摘要]企业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视觉识别是企业外在而又最直观的一部分,可使消费者一目了然,达到对企业认知的目的,其设计系统主要是利用字体、色彩、标识及其它视觉符号要素,充分体现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 [关键词]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标识 视觉形象在形象塑造中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随着人们对企业形象的认识的加深,企业形象塑造开始由视觉识别转向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公关形象、员工形象等内在的企业形象设计上,反而对最具有魅力的视觉形象设计的热情有所减退。在今天,传媒尤其繁荣,甚至社会每一个神经的震颤都在传播辐射的领域中留下生动的写照。当前的企业形象塑造对视觉设计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我们要在传媒发达的社会中利用视觉来提升企业形象的魅力。VI(Visual Identity)是CI(Corporate Identity)战略中视觉表现形式,是整个企业识别中传播力量和感染力量最具体、最直接、项目最多、层次面最广的静态识别符号。VI的视觉效果是企业形象力强弱的决定因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基本上所含有的意义不需要经过理解就可以直接进入人的感觉,尤其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具有可见的视觉形象与内涵特质的抽象概念融为一体,以传达企业情报信息,从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强迫记忆、采取行动,到最终达到促进销售,为名牌商标树立知名度。

一、视觉识别的要求 1.视觉识别的基本要求 (1)VI设计以传达MI(Mind Identity)为原则 CI战略主要表现在充分反映和传达MI的原则。视觉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美术设计,VI是理念的视觉表达形式。VI设计除了依循一般的美学原理,设计构成法则外,还需注重企业的理念精神。脱离了企业理念,根本不存在好的设计,或者只是缺乏内涵的图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充分反映和传达MI的原则,应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方位传达MI的实质。 (2)VI设计的个性化原则 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日数以亿计的企业广告宣传费用,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听空间。一种具有张力与穿透力的信息,能够从众多的信息大潮中脱颖而出,为人们所瞩目、注意与记忆,必然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品质。作为现代企业对内对外进行宣传、树立形象、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VI)的设计而言,个性是它的生命。 (3)VI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企业形象的视觉效果是否统一完整对企业宣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企业在视觉设计上风格不统一,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会七零八落,也就不会对企业形成统一完整的认知度,从而也不能因对某一方面的好印象

浅析中国古装电视剧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古装电视剧及其特点 刘敏(200940903056)电视剧是电视艺术中的一个子系统,1928年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电视实验室试播情节剧的《女王的信使》标志着它的诞生。电视剧在中国堪称“第一”的叙事艺术,观众喜爱电视剧,是与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说书话本所培育的线性叙事传统的持久熏陶和喜欢听故事的传统有关。1986年,36集的《红楼梦》播出时万人空巷,最高收视率达70%以上。1994年一部84集的《三国演义》,也创造了46.7%高收视率,这就意味着,全国有4亿五千万到5亿人在同时收看。现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观众人数也动辄过亿。中国观众高涨的收视热情,正处在长盛不衰的发展态势之中。 电视剧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观众接受电视剧的心理动因有认识学习的动因、消遣娱乐的动因、接受教育的动因。这实际上我认为是和艺术的三大功能——认识、娱乐和教育相对应的。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反映着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诉求和爱憎,“媚俗”“媚大众”是它与生俱来的特征,也是它获得大众喜爱,引起高收视率的重要保重。“雅”好“俗”不好的电视剧是很难生存的,而大众的口碑则是一部电视剧获得成功,并在电视史上留名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装电视剧是一类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电视剧,古装电视剧也是观众最喜欢的电视剧,古装电视剧的出现让观众有机会再一次通过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回到古代,感受穿越时空的电视艺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故事能在电视剧上真实的展示出来,也是很有意义的艺术,对一代代中国孩子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艺术途径,现在很多历史书都读起来枯燥无味,孩子更喜欢的就是通过看古装电视剧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古装电视剧可以成为人们了解历史寻找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的新的艺术途径。 中国的古装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武侠剧。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主要是以武打动作为中心来安排剧情,塑造人物形象,组织视听语言的,侠义精神是其精神内核,武打动作是其表现形式。武侠剧大都改编自中国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学,从《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到唐传奇和宋元话本中的侠士故事,再到明清成熟的长篇武侠小说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等,大侠的惩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等道德取向与变幻莫测的武功,为武侠剧提供了完备的精神内核和动作形式。当代的武侠剧,在高科技制作技术和影视特技的帮助下,将舞蹈、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和体操、单杠双杠、跳远、跳高、拳击、击剑等体育动作糅合进来形成视觉奇观,满足了观众对人体肢体无限可能性的期盼心理。武侠剧比较著名的有改编自平江不肖生的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的《霍元甲》;王度庐的《卧虎藏龙》;改编自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的《蜀山奇侠》和《新蜀山奇侠》;此外“黄飞鸿系列”、“新方世玉系列”、“南少林系列”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旧派小说中取得的重要资源。新派小说改编的有金庸小说改编系列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古龙小说改编的《楚留香传奇》、《绝代双骄》、《圆月弯刀》等,梁羽生的《四大名捕》等,卧龙生的《飞燕惊龙》等。根据漫画《风云》改编的《风云之雄霸天下》、《中华英雄》等,根据武侠游戏改编的有《仙剑奇侠传》、《剑侠奇缘》等。 历史剧。就是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它的持续热播反映了人们渴望了解历史真实面貌,了解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心理。人们通过历史剧关照当下,渴望一些当下的社会问题能以史为鉴,在历史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到某种解决的智慧或启迪。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电视剧能获得热议,就选材而言,总是和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总是和借历史的陈酿和古董级的酒具,来浇当下人的人的块垒。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总是把当代热点问题予以故事的讲述中。《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都在

视觉与艺术答案有答案

见面课测验 语言就是人类思维得主要工具吗?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就是人类得思维方式这句话对吗? 第一章 中国2016年启动得世界最大口径射天望远镜在哪个省? A甘肃 B贵州 C四川 D云南 人类创造得图形图像可概括分为几大类? A两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三大类 人类个体之间视觉记忆得相互交流运用()。A语言描述与图像描绘结合 B图像描绘 C语言表述 D三大类 每个人得经历、思想自然会成为人类或群体

得记忆吗? 视觉信息,就是人类信息得主要部分? 第二章 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得画语录,这句话揭示了造型艺术得基本规律B A刘海栗 B齐白石 C张大千 D徐悲鸿 2毕加索就是后现代主义画家X 3杜桑给《蒙娜丽莎》画上小胡子得原因就是A对艺术观念得革命 B一种幽默 C失误 4可以将世界不同文化体系下得视觉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并判定它们得优劣之别X 5梵高就是()画家C A超现实主义 B现实主义 C后印象主义 D印象主义 第三章

1布德尔得雕塑追求得就是雕塑造型得C A光线变化 B形体张力 C建筑感 2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得作品关注得就是C A价值 B形象造型 C造型材料与工艺 3纪念性与象征性就是雕塑艺术得特点之一吗? 4中国天津得泥人张,算就是现实主义雕塑吗? 5绘画适合表现象征性题材,雕塑适合表现情节性与故事性题材X 第四章 1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提到:“画所表现得境界特征,可以说就是根基于中国民族得基本哲学,即()得宇宙观。 A道德经 B诗经 C易经

2与西方绘画比较而言,中国画更重视D A色彩 B感情 C内容 D线条 3、一般来说,(油画)注重色相、色调、色度、原色、间色、补色等科学元素;(中国画)注重气色、面色、天色、春色、暮色、寒色等主观因素。 3()注重气色、面色、天色、春色、暮色、寒色等主观因素A A中国画 B水彩画 C素描画 D油画 4世界上最抽象与最具象得画都在西画里面? 黄公望《写山水诀》:“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5黄公望《写山水诀》:“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

我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

浅析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现象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媒体化时代,生活中到处被各种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所充斥,媒体化已经成为生活最重要的特征,就连作为我们精神食粮的各种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的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慢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和常见。 从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的一再翻拍,到很多现当代文学家的小说越来越多第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像《骆驼祥子》、《茶馆》、《家》,《倾城之恋》、《金粉世家》等等,从如今的各种言情、武侠小说,如琼瑶、金庸的作品改编成受人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到现在各种军旅作家的作品一再搬上荧幕,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逐渐成为现今影视作品的重要来源。不可否认,很多拥有高收视率的影视作品,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改编出来的,像《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影视借助文学作品,提高了收视率,增强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呢,文学作品也利用影视作品改编,宣传了自己,为自己提升了“知名度”,看似是一举两得的事,但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现象呢? 不可否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发展和广大受众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增强了作品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从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受众能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而激起其阅读原作的兴趣,增强书本的关注度。而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也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影视事业的发展,帮助其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如被人奉为经典的陈晓旭版《红楼梦》,在拍摄时,基本还原了文学作品本身,让大家在观看电视剧版《红楼梦》的同时,对于其蕴含的古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因而,这部作品和其改编的电视剧,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 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很多文学作品,由于题材,体裁的限制,在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改变后的影视作品,甚至会曲解作品的本意,无法真实的还原文学作品自身所包含的真正内涵。 像著名的美国文学名著《飘》,这是我从初中起,就一直很喜欢的一部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之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

视觉增强系统(EVS)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视觉增强系统(EVS)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恒州博智(QYResearch) 2020年

2019年全球视觉增强系统(EVS)市场总值达到了15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3%。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视觉增强系统(EVS)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视觉增强系统(EVS)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产品类型、不同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主要生产商包括: Elbit Systems (Opgal) Rockwell Collins Honeywell Esterline Technologies Astronics MAX-VIZ BAE Systems Thales Group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独立电动汽车 组合视觉系统(EVS+SVS)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军用飞机

商务喷气式飞机 其他民用航空器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中国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2020-2026全球及中国视觉增强系统(EVS)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详细内容请联系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QYResearch 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不对外公开发布。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恒州博智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渠道,研究报告保持独立性。图表中所包含数据为过去数据,而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如有特殊信息要求,可自行定制。

金庸电视剧中经典“坏人”形象的塑造

摘要:金庸小说自上世纪50年代搬上荧幕以来,历经无数的电影、电视剧的翻拍。笔者从影视剧对小说人物形象改编的技巧、文化取舍等方面出发,重点剖析8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这一经典反派形象,以探寻影视改编的技巧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金庸;射雕英雄传;影视改编 在华人世界里,“金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83年,“香港无线’’以一部《射雕英雄传》首先将金庸小说搬上荧幕。内地观众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了风流倜傥、顽皮机变、亦正亦邪的经典“坏人”杨康,以至于使这个在原著中并不出彩的人物大放光芒,复杂矛盾的性格甚至使观众对他的喜爱超过了男主角郭靖。当然,这也得益于电视剧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大胆改编。在金庸作品中,有很多塑造出彩的人物形象,他们被搬上荧幕后又进行了大胆的加工处理,特别是对“坏人”形象的改编,使人物性格更加多元化,复杂的人性不断吸引着观众的眼光。笔者通过分析83版《射雕英雄传》中的“卖国贼”杨康,以探析影视剧创作中“坏人”形象的塑造规律与技巧。 1 金庸电视剧经典“坏人”形象概述 与电影相比,金庸小说更适合用电视剧的形式来诠释。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剧的容量和长度都适合金庸小说原著的篇幅,而电视艺术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品质也更符合金庸小说的特质。 2 成功案例——“无辜”的卖国贼杨康 “她既喜欢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这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的二女儿——“小东邪”郭襄听母亲讲诉杨过的父母杨康和穆念慈的往事时所发表的见解。黄蓉说杨康作恶多端,而穆念慈始终对他一往情深,生下杨过,最后伤心而死,说穆念慈是“误用了真情,落得这般下场”。原著中金庸给杨康的定位就是郭靖的反衬,性格亦正亦邪的,形象不大鲜明,笔墨又不太多,塑造的有些单薄。但是,金庸先生也没有打算把杨康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这点从他在几十年前删改旧版射雕把杨康在感情上的污点改成现在的优点就可以看出了。 杨康的矛盾性格和矛盾的生活经历,只要稍加点缀,这个人物就可以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但当时,金庸先生的写作手法还没有后期作品的醇熟,所以原书一不注意就牺牲掉了杨康这个可以大书特书的人物形象,书中对这个人物的内心刻画也相对较少,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丰满这个人物。可以说,这个人物的塑造不算成功,但也因此这种简单的人物形象历来都会被影视编剧拿来加以发挥。经过改编各色杨康被搬上了电视荧屏。

视觉形象设计说明书

工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视觉形象设计说明书 1.CI设计概述 1.1.CI的定义 CI,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目前一般译为"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战略”、“企业形象设计”等。CI 设计,即有关企业形象识别的设计,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体、色彩、象征图案、标语、吉祥物等方面的设计。 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使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传达给企业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并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C I活动就是创造、生产和推销企业形象的过程。 1.2.CI的意义 CI的意义包含三大渗透:视觉渗透、意识渗透、战略渗透。 视觉渗透包括企业标准色、标志及标准字,从而让大众在大脑中形成意识渗透,进而在实践中产生战略渗透,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1.3.CI的三大构成要素 企业识别系统主要由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 )、企业视觉识别(VI)三个部分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配合。而VI 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它是CI工程中形象性最鲜明的一部分,以致于很多

人会错误地把VI当作CI的主体。 2.视觉识别设计之基础要素 2.1.标志的设计与开发 相关知识的介绍 标志(logo,又写作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志是将企业抽象的理念,以具体的造型图形形式表达出来的视觉识别符号,在企业视觉识别设计中,标志是启动并整合所有视觉元素的指导和核心。展示作品图 设计构思 标志以汉字“电”为主体展开设计,字母e为辅助设计元素展开设计。工商学院前身为师大学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凸显学院专业优势,标志设计将汉字“电”作为主体,电子工程英语翻译“ELECTRONIC ENGINEERING”首字母“e”强化专业意识,将二者结合做线条变化,设计成为一个变形的“电”。标

一种基于视觉跟踪的增强现实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智能工程 一种基于视觉跟踪的增强现实系统的 构建与实现 马志艳,陈幼平,袁楚明,周祖德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Vision -bas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MA Zh-i yan,C HEN You -ping,YUAN Chu -ming,ZHOU Zu -de (Scho ol of M 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 ing ,H uazhong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W uhan 430074,China) 摘要:以一种典型的基于视觉跟踪增强现实系统为对象,从硬件平台构建以及软件实现方法来探讨该系统的实现方案,主要以硬件模块的性能和价格,软件实现的实时性和精度2个方面的平衡为指导原则,实现了增强现实的实验平台原型系统. 关键词:增强现实;硬件平台;ART oolKit 中图分类号:T P3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257(2007)06-0055-03收稿日期:2006-12-12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2001AA423230);湖北省国 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5CA00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ABA002) Abstract:T he realization scheme o f a ty pical vision -based aug mented sy stem is discussed fr om the v iew o f hardw ar e platform desig n and so ftw are implementation.Considering the balance betw een the perfo rmance and price of the hardw are and the balance betw een the rea-l time and precision of the softw ar e,this paper r ealized the augmented reality ex periment platfor m prototype sy stem.Fo r the similar resear ch,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 cance. Key words:aug mented reality ;hardware plat -form ;ARToo lKit 0 引言 增强现实(AR)技术[1]不仅具有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类似的应用领域,而且更显著的突出其对于真实环境的增强优势,在医疗研究、解剖训练、车间布局、装配与维护、军事训练、工程协同设计和机器人 等领域具有比虚拟现实更加明显的优势.在进行增强现实研究过程中,如何搭建一个系统平台,是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 1 硬件平台的搭建 目前,AR 系统大部分关键硬件都是在VR 硬件设备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有的设备既可以用于AR,也可以用于VR,如数据手套,跟踪系统等.另一些VR 设备则需要经过改装,才能应用于AR,如视频式头盔显示器(H M D).在VR 中,H MD 完全隔断了用户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的是÷沉浸感";而在AR 中,用户需要实时接收到真实的环境信息,所以需要在H M D 上加装2个摄像头来采集实景图像.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各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使其能较好匹配,并预留扩展功能.基于此,增强现实硬件平台组成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a.计算机系统是实验的核心硬件组成部分,主要完成的工作有视频图像数据的输入、处理与识别,根据图像信息获取相机跟踪参数,绘制虚拟场景,完成虚实场景的合成,并将合成信息输出到显示系统.从实时性和注册精度角度来看,系统对计算机的CPU 、内存和显卡的要求较高.目前,由于计算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配置的PC 机基本就能完成上述工作. b.视频输入系统在增强现实系统中需要具备快速的单通道(单目系统)或双通道(双目立体视觉)视频图像采集,支持自动变焦功能,同时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帧率和信噪比,以保证采集图像的实时性和清晰度.在本实验系统中,由于软件部分是基于AR -To olKit 开发的系统,所以暂时采用单摄像头输入. # 55#1机械与电子2200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