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涂鸦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存在

涂鸦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存在

涂鸦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存在
涂鸦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存在

涂鸦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存在

【摘要】从下层冉冉升起,涂鸦艺术的形式造成了极大的冒犯公共空间的行为。廉价的材料,是涂鸦艺术的阶段性特征。而后涂鸦艺术墙成为新宠的画廊。涂鸦艺术家都是蝙蝠侠,他们有艺术生态所需的癫狂野性,隐秘而高调地传播着这种年轻艺术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涂鸦,现当代艺术,意义

一个远远的微笑。女孩拿着炸弹。黑色和白色的图像在棕色的砖上被喷涂过,特别突出。人们穿着不同地静静走过,潮湿的空气中混合着现代张扬而静谧的气息,啤酒和咖啡的味道叠在一起,远处微弱的遥远的音乐在餐厅里盛放。一切都是那么温暖而陌生。在伦敦,涂鸦已经成为城市的日常视觉部分。当你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肮脏、贫穷、地下,以及其他不利因素,而是涂鸦想给你的一个邀请函,或一个神秘的剪辑。正巧如同法国哲学家萨特说的:会有存在的理由。这些涂鸦通过多元文化的城市的声音,存在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重建后,旧与新的东伦敦街头的组合,以及传统与现代,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城市景观。现在它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英国艺术时尚区,也是欧洲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区,正是由于它而逐渐构建了今天的活跃的艺术场景,在这里,是新时代青年艺术家感受自然的创作域。

存在的理由------“猫和老鼠”

越打击越猖獗。现代涂鸦很难确切地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轻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在自己的居住环境周围画上标记,炫耀和确定他们的领土。这便被称为标签,而逐渐蔓延。这就是一些在主流社会的边缘群体,如美国黑人,用以表达他们的存在的方式。

在欧洲,涂鸦也在这时逐渐觉醒。毕业于法国建筑学院的艺术家Blek开始在巴黎街头涂鸦街上喷绘。他的作品包含更多的设计元素。他的涂鸦大大缩短了公众对街头艺术的理解,宽容了传统插画风格,以及漫画和海报的视觉创作风格。

60年代后期,涂鸦也被称为“小工具”,70年代它慢慢成为有影响力的、正统艺术体系所认同的高质量的涂鸦,被称为“作品”。然而,它的合法性终究是个两难的选择。一些人声称它是艺术本身的自由表达,但反对者称这是文化的肆意破坏。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新的涂鸦作家和艺术家的不断加入,新技术和新的风格也不断奔涌而现。涂鸦逐渐表现出更多的艺术层面和面向公众的沟通意愿,成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艺术。街头艺术成为涂鸦的新法号,也被称为后涂鸦。涂鸦艺术家运用新一代的模板、贴纸,甚至是空间装置,继续非法而法放荡不羁地传播他们的街头艺术。

当代活跃的涂鸦艺术家在绘画的同时,着力于打破传

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壁垒。英国最具代表性的Banksy的作品充满了对时事的批评与犀利判断。他创建的模板涂鸦美丽、幽默、高端、大气、上档次。今天,涂鸦已然成为西方街头文化的重磅代言人。

现代涂鸦、嘻哈音乐、街舞、DJ是嘻哈文化的四要素。粗鲁的视觉乃嘻哈涂鸦,极具攻击性。新的欧洲涂鸦艺术家们扩展了达达和波普思想,借用图像流文化和日常活动的主题。达达主义否认所谓的“高技术”,并声称前卫,这与涂鸦运动反主流的反精英的意图不谋而吻;波普是流行的艺术创作,是描述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零距离,通过大量复制,使流行的艺术没有个人特点,没有赞扬和谴责,不予置评,只是把日常的存在直接感受到现实中而进行意义的表达。

几乎所有的涂鸦艺术家,忠实于精神反叛。然而,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政府当局和涂鸦艺术家已经玩起了“猫捉老鼠”。真正的涂鸦艺术家声称,他们不会损伤历史以及私人财产和建筑。涂鸦艺术家所做的,是于喷涂后悄悄地回来,观察行人的反应,看他们是否注意到而停下来看看。涂鸦艺术家发现一个新的位置,喷上他们的作品,在接下来的几天将很快加入新的涂鸦。新和旧的涂鸦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丰富墙的组成,妆点城市的街道,吸引路人的注意。此时,第一个涂鸦者,将会有一个非常满意的心境。他最伤心的是他的涂鸦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没有其他艺术家的响应。

中国现当代艺术之我见

现当代中国艺术之我见 姓名:蒋丽洁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12-5班 学号20122503141021 指导老师:王凡 日期:2014年6月

作为一名学习油画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了《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并参观了几次画展后,我想谈谈我对现当代中国艺术的理解与看法。 艺术是人类最具特色的一种创造,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为动人的部分。对艺术的思考、探究,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艺术创造与艺术实践,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对艺术有着形式不同、角度各异的思想与讨论。 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无论是自然类的题材还是人物类的题材,由始至终都强调着“大象无形”“意境”“灵肉合一”这样的主题,而反映出的正是中国式独有的世界观,抽象的“天人合一”,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始终都在认识和探索外在大自然和人自身这个自然体的奥秘,“天”这个词从我们理解的角度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天空,而是与“人”相对立而又共生的“自然”的结合体,它反映着是人们对未知或者是不可抗力的敬畏,由此诞生的哲学系统。自封建社会开始,人类创造了宗教,老子,周庄等学说,更是贯穿着中国两千多年的艺术、文学发展。 我觉得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二者本质的区别。中国艺术要出世,西方艺术要入世。(对于中国人学习艺术而言)为什么这么要说呢?中国画又称国画,它是古人艺术的精华,中国山水画要早于西方绘画1000多年,可以说古人对于绘画技法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学习完古人的技法后,就要去

创造发展这门艺术了,让它走出世界,如果现在还是一味的守古守旧,那么中国艺术必将走向死亡,传世精品就在我们身边,也就是说中国画精华,我们随处可学,很多学画的人,老师一定给你说过一句话,你要走的进去,还要出的出来。现在我们就是要走出来,走出去。而学习油画的人呢?我建议你们要去入世,真正的去学习一下西方绘画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精华,我所见过的一些油画画家,动不动来一个所谓的现代油画,在我看来也不就是一些投机取巧,骗骗外行人的“作品”罢了。 毕加索这两位被人称为“东张西毕”的艺术大师,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说得出来吧,当两位大师的见面,张大千看过毕加索的作品后,才发现毕加索所谓的抽象艺术,并不是胡乱涂抹,而是有着很深厚的绘画基础的前提下,所表达的个人语言。毕加索则说,真正的艺术在于中国,其次是越日,日本的艺术也是借鉴与中国,所以说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中国以来,美术教育有三次飞跃式发展: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解放前,20世纪前半叶初具规模的、尚属草创性质的美术教育进入新中国,随着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正规化,美术教育也获得了正规化和普遍提高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随着整个教育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美术教育也迎来了一次飞跃式发展,这是和文艺界改革开放后迎来“文艺的春天”这样一种创作的繁荣模式相适应,也可以说形成了支持;第三次是从90年代初开始,

20世纪经典建筑名录

目录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Glasgow School of Art 查尔斯·瑞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 迪奈瑞花园别墅Deanery Garden 埃德温·鲁琴斯(Edwin Lutyens,1869—1944) 拉金公司办公大楼Larkin Building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邮政储蓄银行Post Office Savings Bank 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1841—1914) 统一教堂Unity Temple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斯托克雷府邸Palais Stoclet 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1870—1956) 罗比住宅Robie House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汽轮机工厂Turbine Factory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 米拉公寓Casa Milá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1852—1926) 玻璃展厅Glass Pavilion

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1880—1938)

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Stockholm Public Library 贡纳·阿斯普隆(Erik Gunnar Asplund,1885—1940) 爱因斯坦天文台Einstein Tower 埃里克·门德尔松(Eric Mendelsohn,1887—1953) 辛德勒—切斯住宅Schindler-Chace House 鲁道夫·辛德勒(Rudolf Schindler,1887—1953) 施罗德住宅Schr?der House 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 包豪斯校舍Bauhaus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开敞式学校Open Air School 约翰内斯·戴克尔(Johannes Duiker,1890—1935) 罗威尔“健康住宅”Lovell “Health House” 理查德·纽特拉(Richard Neutra,1892—1970) 圣心教堂Church of the Sacred Heart 约泽·普雷契尼克(Jo?e Ple?nik,1872—1957)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2~2013(一)课程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欣赏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西藏组画辞职清华一个外行者的话(——艺术艺术创作什么是艺术)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 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 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加深学生对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认识。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和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种书体演变的大致情况和各历史时期主要书家及代表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体验和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书法的起源和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各种书体演变的大致情况和各历史时期主要书家及代表作品。教学难点:各历史时期书体演变及风格、特征的认识和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目视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出书法作品。师:同学们都知道,书法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放射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书法艺术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三.进行新课: (一)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文字符号的特点。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24页第二段落“书法意识起源于涂抹和刻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画同源。仰韶文化陶器只就有刻划的图形和符号,学者认为这就是简单的文字。而且这种符号是用刀刻出来的。刀痕非常清晰。这表明五千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经以刀代笔,创造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2.播放多媒体幻灯:远古时期的文字符号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文字符号的特点。设问1:这些文字符号的字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象形。 3.通过播放多媒体幻灯,举例说明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庖牺氏八卦造字、神农结绳造字和仓颉象形造字等说法,但谁也不能断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倘若"书画同源"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 书法意识起源于涂抹和刻划,就是古人所说的书画同源。仰韶文化

“美术”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美术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中国古代所谓“百工技艺”,也是包括同样广泛的范围。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艺”、“手艺”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古籍中只有“绘缋之事”、“刻削之道”、“刻镂之术”、“锦绣文采”等工艺术语的运用,却未见类似“美术”这样的专门名词,这是因为人类的美感意识,是首先从满足生存需求的工艺品萌生的。 在欧洲,“艺术”和“美术”这两个概念,直到文艺复兴之际才确立并被公认。那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创造纯粹精神领域的产物,更足以使人激昂精神、开阔胸怀,达到互相同情、增强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这类思想意识的活动,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发扬,它涉及到艺术的不同领域和形态,这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大规模扩展开来的文学、艺术各门类,其中包括美术。这种精神产品,从物质中提升,和物质相辅而行,成为全面滋养人们心灵所不可缺少的营养。人类依靠它陶冶情怀,并协同各门类的科学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它起着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行为的作用。文明的发展是和艺术创造分不开的,艺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 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蔡元培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门大学科,广义上包罗文学、音乐等,也包括建筑和园林等。综合性艺术有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它们不同程度地利用美术,有的和美术密切结合。“美术”作为“艺术” 的一个门类,必然与姊妹艺术有共性,但它的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和姊妹艺术结合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美术甚至可以和科技相结合,派生出艺术新品种。 人类在创造精神产品时,自然地分门别类,建立起文学艺术的各个分支,使之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前进,形成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独特性能。它们在许多场合虽分犹连,有时则分而复合。每一次的结合和交融(如动画电影、音乐喷泉),便产生艺术的新意向、新品种和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分化和复合都是一种发展,在发展中开拓了对艺术的认识,更新了艺术的观念。其所以有分有合,分而不悖,合而能容,是因为各种艺术品类都受共同的美学原则的支配,有共通的规律可循。 此外,如果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谈“美”的问题,“美”这个字眼在汉语中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但概括着整个文艺范畴,而且还介入伦理、哲学等领域。 美术的形态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现代美术因受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新思潮不断涌现,前所未见的新样式、新品种层出不穷。美术要求发展个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对它的共同特征难于作条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术品类,按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

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一、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基本的发展状况 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在20世纪中期比较简单,就是大家熟悉的国、油、版、雕,年、连、宣,现在就比较多样了。再一个就是在渠道和结构上的多样。过去比如美术家协会就可以把全国的美术家组织引导起来。但是现在除了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而且也有体制内外之间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 近十年来,全国美术空前繁荣,美术形式也很多。比如油画、国画、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原有的主流品种象国画、油画、雕塑等方面,这些东西在发扬和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比如中国画,它的整体格局已经和近百年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了。在50年代,当李可染、黄胄这些人出来的时候,他们把写生、速写放到国画里,老的国画家对他们的作品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但现在李可然已经成为国画传统的代表人物了,而在50年代他们代表的是新的观念,他们在那个时候也是有“前卫”色彩的。黄胄以速写进入国画,李可染是以写生进入国画。再拿油画来说,以前是“苏派”的,学习俄罗斯,现实主义的这一路为主流样式。而到现在,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油画有各种风格和样式,目前很难说哪种风格,哪个“主义”完全代表了中国的油画。 像一些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所谓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它有一个时间因素在里面,它就是表现或者说是关注艺术家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的这么一种艺术;另一方面就是一般认为当代艺术在观念上,形式上,在艺术语言上与传统的包括与“现代艺术”有所区别。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理解当代艺术的话,不能放开它的时间性,它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一般来说,从时间上来讲,做美术史的人就把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划到当代艺术当中,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有些还坚持了传统的样式、坚持了传统的风格,而且继续关注着传统艺术所关注的问题,比如宗教、神话题材、写实的肖像、静物等,人们一般不把这些划到当代艺术当中。 拿绘画来说,我们提到当代艺术一般要提到装置艺术、行为、新媒体艺术,但是有些绘画也有很强的当代性,比如像刘晓东的绘画,徐唯辛最近的绘画,徐唯辛在绘画技巧上是写实的,但他前一阶段创作了70年代中国众生相,画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不同位置的人物肖像,从普通百姓到领袖人物,他的观念已经很前沿了。再比如大家很关注的画家张晓刚、刘晓东,特别是刘晓东,他是学院的教授,他也一直从事写实的绘画,但是他关注的问题,比如关注当前社会民生底层状态,包括三峡移民,包括社会底层的、处于边缘状态的人的精神状态,这显然是非常当代的。 目前刚刚开始兴起的新媒体艺术,一般所谓的新媒体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影视和图象来创作的作品。在国际上,通过数字化的图象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作品已经比装置和传统的行为艺术更加前卫和当代一些。就拿行为艺术来说,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什么地方,在笼子里待多少天,牛肚子里待多少天,半年时间不和别人说话等等,这种样式虽然不能说已经落伍,但是至少它在60年代已经在国外出现了,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前卫艺术就是要不断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它一旦失去了这种针对性,它也就失去了它的前卫性。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艺术就越来越重视艺术的观念性,所谓的当代性就是你关注当代最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环境问题、性别问题、种族问题、宗教冲突问题等等,这是当前全人类都

新地域主义

建筑流派课程作业 读第六章第四节新地域主义有感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新地域主义是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而不是那种可以列出一系列标志性建筑活动与代表性人物的建筑和活动或建筑思潮。这些实践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努力目标,那就是建筑总是联系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地域特征,应该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地域主义不是当代世界的产物无论什么时代的建筑,都有着融合地方特征的建筑现象存在,构成没一个时代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景观。随着世界各个地区与国家技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关于建筑地域性问题的讨论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地域主义可以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可以是某个有才能的个人专心致志于体现特定地方文化的产物。 这一节有下列著名的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 50年代末 柯里亚印度 代表作: 斋普尔市博物馆(1990) 杨经文马来西亚

代表作: 双顶屋(1984) B.V.多西印度 代表作: 桑伽的设计事务所(1981)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60年代 A.西扎葡萄牙 代表作: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1993) A.阿尔伯兹/M.凡.胡特荷兰 代表作: NMB银行总部(1984) 70年代 A.卡尔米及其兄弟以色列 代表作: 以色列高等法院(1992) L.巴拉干墨西哥 代表作: 艾格斯托姆住宅(1967-1968)迈耶住宅(1978-1981)80年代 J.R.莫奈奥西班牙 代表作:

马德里银行大楼(1976)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1980-1986)林少伟新加坡 代表作: 吉隆坡中心广场(1990) C.佩里阿根廷裔美国人 代表作: 吉隆坡双塔大厦(1998) R.皮亚诺意大利 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半岛上的艺术文化中心(1995-1998) 普雷多克美国 代表作: 奈尔森美术中心(1989)威南迪住宅(1991) 新地域主义是关注于那些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感。 弗兰普顿这样总结了批判地域主义的七个特征:1.在坚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并不拒绝现代建筑带来的进步,但其片段性和边缘性特征已经远离早期现代建筑规范化的理想与幼稚的乌托邦色彩;2.这种倾向关注“场所——形式”的关联性认识到一种有边界的建筑,即建筑总是生成于特定的环境;3.建筑设计注重“建构的事实”,而非将建筑沦为舞台布景;4.关注建筑如何回应特地场地的因素,如地形、气候与光的特征,反对存在着一种“普世文明”的趋向;5.关注视觉之外

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之我见

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之我见 ——以当代建筑设计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摘要 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因素面临衰落、边缘化。而且,当前艺术家文化身份模糊,艺术观念的外来倾向以及现当代艺术的“去中国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艺术家有必要树立“本土性”的人生态度,使本土文化的创作元素成为艺术家“自觉”的选择,以“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现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作为一种手段,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现当代艺术创作和评价体系。中国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太多传世的诗歌、词赋、书法、绘画、戏曲、雕塑等精品,我们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符号,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真正属于世界的精品。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必须扎根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我们的当代艺术才能无穷尽的生长。 关键字: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土壤,建筑设计

一、传统文化的现状 1.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正逐渐的边缘化 作为文章的开始我很想提一个问题,当下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多少人愿意潜心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问题我想很难有一个底气十足的回答。也许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传统文化指的是什么,何谈继承与发扬?这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我想不是,因为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所谓的当代艺术整体的发展都是在一种脱离传统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学习西方的艺术文化。这个问题的对与错很难有人能答上来,很难有答案。但我们都明白仅仅学习别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这让我想起一句广告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虽然犹如一句儿戏,但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对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艺术发展的土壤。仅仅是学习模仿别人,永远体会不到开辟一片天地的喜悦。一味的崇尚模仿西方的文化艺术,犹如一盆风信子,它漂浮在水面,仅靠沉浸在水中的根系吸取营养和水分。它开花时非常漂亮,但它的周期很短,美丽只是刹那间的。它永远不会拥有参天大树般得体魄和生命周期,它也无法给后人留下乘凉的绿荫,因为它没有扎根土壤,没有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 2.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失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逐渐的被遗忘。很多文化陷入无人继承的尴尬境地。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而且在现在的年轻人心目中已经无形的给传统文化扣上了“俗气”的帽子,举个简单地例子,他们认为喝咖啡是时尚,而喝茶是爷爷那辈的事了。对比中国的青年,反看国外的青年似乎有些不同,他们依然喜欢他们“传统”中的咖啡和摇滚。国外的年轻人没有太重的前卫与传统的区分,很多时尚的东西都是由传统演变过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失语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艺术中的传统因素缺乏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教育缺乏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视,缺乏对其价值的宣传。当代的我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且缺乏自信,认为

当代艺术

论当代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摘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外艺术史发展历程及大唐的时代风格和近现代中国画走过的路子告诉我们,唯有重建起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个性化的“四性“原则这一基本架构.才是当代美术发展应循之道.因为致力于个性方能形成风格化,恪守地域性,才是形成民族性的基础,取向当代性.才能把握好艺术发展的方向,扎根民族性,方能雄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基本的发展状况 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在20世纪中期比较简单,就是大家熟悉的国、油、版、雕,年、连、宣,现在就比较多样了。再一个就是在渠道和结构上的多样。过去比如美术家协会就可以把全国的美术家组织引导起来。但是现在除了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而且也有体制内外之间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 近十年来,全国美术空前繁荣,美术形式也很多。比如油画、国画、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原有的主流品种象国画、油画、雕塑等方面,这些东西在发扬和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比如中国画,它的整体格局已经和近百年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了。在50年代,当李可染、黄胄这些人出来的时候,他们把写生、速写放到国画里,老的国画家对他们的作品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但现在李可然已经成为国画传统的代表人物了,而在50年代他们代表的是新的观念,他们在那个时候也是有“前卫”色彩的。黄胄以速写进入国画,李可染是以写生进入国画。再拿油画来说,以前是“苏派”的,学习俄罗斯,现实主义的这一路为主流样式。而到现在,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油画有各种风格

和样式,目前很难说哪种风格,哪个“主义”完全代表了中国的油画。 像一些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所谓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它有一个时间因素在里面,它就是表现或者说是关注艺术家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的这么一种艺术;另一方面就是一般认为当代艺术在观念上,形式上,在艺术语言上与传统的包括与“现代艺术”有所区别。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理解当代艺术的话,不能放开它的时间性,它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一般来说,从时间上来讲,做美术史的人就把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划到当代艺术当中,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有些还坚持了传统的样式、坚持了传统的风格,而且继续关注着传统艺术所关注的问题,比如宗教、神话题材、写实的肖像、静物等,人们一般不把这些划到当代艺术当中。 拿绘画来说,当代艺术一般要提到装置艺术、行为、新媒体艺术,但是有些绘画也有很强的当代性,比如像刘晓东的绘画,徐唯辛最近的绘画,徐唯辛在绘画技巧上是写实的,但他前一阶段创作了70年代中国众生相,画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不同位置的人物肖像,从普通百姓到领袖人物,他的观念已经很前沿了。 目前刚刚开始兴起的新媒体艺术,一般所谓的新媒体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影视和图象来创作的作品。在国际上,通过数字化的图象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作品已经比装置和传统的行为艺术更加前卫和当代一些。就拿行为艺术来说,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什么地方,在笼子里待多少天,牛肚子里待多少天,半年时间不和别人说话等等,这种样式虽然不能说已经落伍,但是至少它在60年代已经在国外出现了,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前卫艺术就是要不断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它一旦失去了这种针对性,它也就失去了它的前卫性。在这种情况下,

当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之我见之一

1.当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之我见之一:理念 说起中国的美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在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一种所谓“科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被一批批留洋学子回国执教带入中国的课堂,替代了传统私塾的砚墨临摹、琴棋书画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从此,中国的美术教育教学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诸家争鸣,随新中国的建立逐渐演变成独尊徐氏(徐悲鸿)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统天下。应当时中国政治需要彻底变为写实意义下的国、油、版、雕四大板块的所谓“科学”教育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法国写实派和苏联革命现实主义这种洋人教育教学体系。实质上也不是完整的西方体系(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学体系),本质上不是中国的,这一点显而易见。当时的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以至后来的石鲁、李可染、李苦禅、关山月等这些典型的中国绘画大师,被中国各艺术院校请来上课,一直没能成为学院教育教学的主流。当时,艺术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教法使他们只能影响中国画系,甚至可怜到一个画科,诸如山水、花鸟……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在当时是名存实亡的。我们读大师回忆录可以看出:当时徐悲鸿请齐白石到中央美院执教时,齐对徐的感恩待德。 五四运动以来,我们盲目的、过激的对祖先文化的批判,并未对祖先文化遗产进行过认真地考证、清理及完整冷静的思考,致使我们片面的认为祖先文化是落后的、不适时宜的。又由于当时我们国家一再强调的美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以及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法、课程设置、评价标准,加上新中国建国后盲目追随苏联,直到后来的文革运动,造成我国美术教育教学一直没能形成实质、科学、完整的体系。我国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偏颇和简单,战略方针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规范、科学和完整,本质上已经产生对中国式文化教育目标的疏离。直至现在,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脱离艺术范畴,一味的政治说教、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已使学生厌倦、教师无奈、专家厌烦。 二.教材编写理念上毫无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缺乏在育人方面的未来战略思考。我们的教材只讲过去、脱离现实、没有未来,对当下新的艺术形式(如:宣传广告、网络传播、卡通动画、数码设计等)毫无体现,这是一种严重滞后的体现。而且对全世界和中国现当代艺术介绍极少,缺乏严谨的学术标准。 我们的教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在搞一统教材,与时代特征极不相称,缺少时代性、实际性、特色性、前瞻性、地方性、区域间互补性。 我们的教材理念保守,说理陈俗、套话太多。编撰人员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点的研究专家,何以说清问题,又何以称为标准教材? 我们对艺术流派、作品评价的话语权一直沿用西方的,对艺术史和艺术品全用洋人的标准进行衡量。 三.教学方法上,照搬洋人(法国人的,苏联人的……),反正不是中国人的,全国上下都是一种方法教学,一个理念推广,既抹杀了学生个性、优秀素质、创造才能又否定了教师教学特色。在学生的画板上,清一色的苏派素描,单调的写实风格色彩,素描理论讲“三大面、五大调子”,色彩讲冷暖的印象派理念。完全放弃了中国传统书画、雕刻、民间艺术的自由自觉、积极主动、传达表述、学习创作方式,丢弃了中华美术最优秀的意象、抽象教学理念和情境、感觉的创研优势。这种照搬洋人的教育教学使我们的师生学会了用洋人的眼光观察艺术,用洋人的思维方式思考艺术,自觉变成了洋人文化殖民下的子民。 四.改革开放以来,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世界接轨”提法的推出,我们的一些专家

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人教版必修三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 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电影的发展

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 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水平,对动物、 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 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 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 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 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 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 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 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 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因为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 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个时 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 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之我见

荒诞存在与叙述迷宫——反传统的先锋文学 汉语言112 陆冰11011221 如今,中国当代文学正面临着信任危机。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炮轰中国文学,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与此同时,我时常会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聆听我的老师对它的种种批评。他们从当今文坛的创作动机和集体价值进行了逐一批驳,指出它的诸多痼疾和积重难返的恶习,如媚俗、商业、功利等。最后总会长叹一声,缅怀逝去的五四时代乃至先秦之际。这使我困惑,当代文学自诞生以来,作为高尚的艺术形式,在带给人们审美趣味和精神陶冶的同时为何使得自己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变得那么可疑,落得人人诛之的下场。 我想,关于当代文学的争议未尝不可,但是给它扣上垃圾之类的帽子实属言过其实,以偏概全。跨入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上当然不会止步不前,民族化固然重要,世界化也是合理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去要求如今的作家的作品取材于民国、文革,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人们就又会抨击他们不具有现实精神,思想范围太过狭窄。总之,厚古薄今、文人相轻的心理使人们对于当代文学过于苛刻了。诚然,如今文坛显现出很多的丑角,他们把苍白纤弱当美感,把残忍阴暗当情调。然而小资爱情并不是主流,低俗的恶趣味的文章本身就不属于文学,文学永远不会低俗。我们又何必如此焦虑如此责难呢。 有这么一群作家,他们在最近的20年里,以饱含强烈的突破欲望、渴望逼近艺术的文字向我们表明,旧有的文学秩序在被摧毁。这就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曾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最终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文学革命策动的“先锋文学”。当它确立了自己在社会文学的合法性地位,度过了“苦难的历程”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使命即已终结。现在郑重地谈起它,事实上是在追溯一段行走在消逝中的历史,借以证明当代文学并非如人们所说的不堪,它曾经的辉煌到达过一场巅峰。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皆是成就斐然的先锋派作家。 我喜欢余华。他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里的“常识”大概指的是一种守旧的庸常的文学创作手法甚至观念,而“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与逻辑”应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探索性的创新。我把它看作是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即反传统。 余华的反传统在于把即把荒谬发挥到极致,又反馈出哲学的真实。《十八岁出门远行》让文坛大师认识了他,而我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对他的无比热爱。小说自始至终用一种极其省略的笔调来进行冷叙述,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可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这构成了一个关于人和存在的隐喻:以混沌把握混沌,以不确定性把握不确定性。似乎是语言的无能与尴尬,却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 随后,小说愈发展梦的成分就愈强,怪诞离奇的事物也接踵而至: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违反常理,让人道不出究竟,而它所描述的一切又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与其说这是在揭示现实世界的险恶,不如说是在呈现现实世界的荒唐。 从中我看出,西方现代主义的以幻觉的真实、细致的感觉支撑起文本,表达个人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独到真切的理解对中国作家的投影。“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所有的行为成为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教学建议: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

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2)电影的发明阶段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3)电影的发展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

中国当代艺术之我见

中国当代艺术之我见 “当代艺术”它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指那些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首先,当代艺术必须继续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其次,当代艺术必须面对当今时代特有的新现象,如电子图像、数字图像、因特网等当下这个时代特有的一些物质形式。 “当代性”是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但对具备这个时代属性的作品本身该如何评价,还有许多因素。对于中国来说,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的极度匮乏,促使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跳跃式发展。不过这种爆发式的发展并不完美,就像揠苗助长一般,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其一,艺术市场混乱,艺术作品商业化。 艺术家在中国的地位很高,当代艺术市场的刺激致使艺术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士。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太急功近利了,不是想着创作的艺术品是否艺术价值,而是想着它的商业价值。艺术不是职业,不需要当做一种产业来培养,它是社会内部自然而孕育的精华,看似美好的支持,有可能只是揠苗助长的反作用。 艺术文化脱离不了商品文化,也要找到它的消费者。消费者只有在一个产品中看到其用处,或者以为在一个产品中看得到用处的时候才会消费这个产品。绝大部分艺术家必须合乎市场口味才能生存下去,这样一来,许多不出名的艺术家成为了消费市场的奴隶,只能创作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久而久之艺术作品被世俗化、均质化、商业化。

对于真正的艺术来说,无论是作品、观念,还是过程、状态、信息等艺术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表达艺术家的立场和态度,一昧地附庸于市场审美,作品便不可以称之为艺术。艺术家必须要有尊严,要有独立的认知和创作。 其二,盲目追求刺激和创意,作品脱离艺术。 当代艺术市场混乱,这种混乱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的恶意炒作,还表现在许多艺术家意识上的盲从。许多当代艺术作品片面注重所谓的“创意”,所谓的“独树一帜”,内容上苍白空洞,浮于表面,甚至肮脏不堪,毫无艺术性可言。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艺术家们汲取到了新鲜的血液,发现艺术还有新的表达方式及形式手段,中国出现了艺术的一个大的发展时期,艺术作品以井喷状态出现。可是这时期的艺术家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没有资金的支持,没有固定的场所,甚至有些艺术家没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只凭借着西方现代主义带来的冲击而开始向之靠拢,借由自己的情绪抒发而模仿并探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于是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并不成熟的以创作形式为主的艺术家。 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对于当代艺术的挑战不仅仅只在于文化姿态和价值判断,同时它也呈现在艺术的语言方式和呈现方式上。流行文化以电影电视、音乐、游戏等手段,能在一个时间段内调动所有人的感觉能力,甚至能产生虚拟和仿真的效果,所有的这些都是传统艺术在欣赏中很难提供给观众的。传统艺术媒介的界限没有了,装置、录像、行为以及录像装置,现场表演都体现出艺术开始借助观众身体性和心理性的参与来获得自己的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家正在非常躁动不安的寻找各种刺激的创作路子,这种刺激不

外建史大师作品表

文丘里母亲之家老年人公寓 约翰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总部共和银行中心大厦PPG平板玻璃公司总部大厦特兰斯科塔楼谢尔登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贝聿铭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巴黎大卢浮宫的扩建 柯布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密斯吐根哈特住宅范斯沃斯住宅巴塞罗那德国会馆湖滨公寓克朗楼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校园规划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东馆 阿尔瓦.阿尔托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维堡市立图书馆玛利亚别墅1938年世界博览会芬兰馆珊纳特塞罗镇中心主楼卡雷住宅沃尔 夫斯堡文化中心 格罗皮乌斯包豪新校舍法古斯工厂巴格达大学 赖特流水别墅拉金公司大楼东京帝国饭店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普莱斯塔楼 丹下健三东京都厅舍代代木国立室内竞技场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神奈川户冢高尔夫球会所香川厅舍仓敷市厅舍 山梨文化会馆 罗西威尼斯双年展水上剧场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圣.卡罗公墓皇宫旅馆与住宅联合体格拉拉公寓 迈耶盖蒂中心道格拉斯住宅史密斯住宅罗马天主教堂亚特兰大海尔艺术博物馆达尔阿瓦住宅 库哈斯CCTV大楼阿姆斯特丹的阿尔麦尔匈牙国立舞剧院法国国家图书馆广州歌剧院 奈尔维意大利罗马小体育宫都灵展览馆米兰皮瑞丽大厦联合国科教文总部旧金山圣玛丽主教堂 路易斯康理查医学实验楼萨尔克生物学研究所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扎哈.哈迪得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维特拉消防站东京札晃餐厅滑雪跳台赫佐格德梅隆沃尔夫信号楼戈兹美术馆多米纳斯酿酒厂(伦敦塔特现代美术馆)鸟巢 安藤忠雄住吉长屋光之教堂水之教堂风之教堂 罗杰斯伦敦劳埃德大厦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皮亚诺芝柏文化中心)欧洲人权法庭4频道电视台总部 西扎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波尔图建筑办公室加纳维泽斯教堂波.诺瓦餐厅茶屋 莫里斯.盖里自宅加建设计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巴黎美国中心布拉格的尼德兰大厦魏斯曼艺术博物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法塞新古尔那村新巴里斯城 埃森曼11a号住宅(福斯特住宅)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会议中心阿洛诺夫设计与艺术中心 博塔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卢加诺的戈塔尔多银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小沙里宁杜勒斯国际机场候车厅通用汽车设计中心美国在英国伦敦的大使馆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耶鲁大学冰球馆圣路易斯大券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