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养殖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建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养殖场

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设地点

***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养殖场始建于2004年,企业性质为个体,目前企业资产总额130万元。

养殖场占地面积677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现代化猪舍6栋,1750平方米。现有职工5人,其中场长1人,技术员2人,饲养员2人,后勤人员1人。

现在年出栏育肥猪700头;有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四个优良品种。

养猪场各种设施齐全,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严格,生猪生产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猪场内现有配电容量100千瓦,可保证项目用电。有自备供水2眼,水质良好,可满足人畜饮水需要。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养猪场已在***有较大的知名度,经***畜牧水产局检查验收合格,颁发了《种畜禽生经营许可证》。2007年引进了高科技瘦肉型种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养殖户,促进了商品猪的发展,对提高***生猪生产产业化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2、《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4、国务院《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

5、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

6、《***关于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

7、《***动物防疫条例》

8、《***畜牧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9、《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10、《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1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2、建设单位提供的作为编制依据的数据和资料

13、可研报告编制的有关规范要求

1.4 可研报告编制的范围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建设区情况

3、项目建设的内容

4、项目技术方案

5、项目环境保护与消防

6、项目定员和进度设想

7、项目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1.5 编制原则

本着“科学、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指导方针,树立健康的养猪理念:生态养殖、科技养殖、防控养殖;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本地实情出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明确建设思路。按照2010年***农业规划的要求,即农业发展要服务于畜牧业,畜牧业的比重达到倒三、七水平,起码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完成主辅换位。

1.6 研究结论

1.6.1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及省县发展畜牧业的

具体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国家“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方针。本项目从当地实际出发,改善村容村貌,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体现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项目区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畜牧业生产基础较好,技术力量雄厚,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明确,节约建设投资,建设规模适中。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专业化养殖”的路子,带给农民实惠、增产增收,本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较好,表明项目投资效益好,有较强的偿还贷款能力和资金回收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该项目生产基地扎实,市场需求宽广,技术决策定位和设施配置合理,结构功能多样化,因此,系统弹性好,互补作用强。

本项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本项目。

1.6.2建议

建议在项目建设及建后运行中,要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引进人员,提高人员素质,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经营机制,确保企业效益,进而拉动本地区农牧业发展,做到财政增收,农民致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普遍上涨,带动相关农副产品、食品价格一路上扬。鉴于生猪供应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及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大国,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产业。“粮猪安天下”。生猪产业是一个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养猪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与畜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粮食资源,大力发展养猪业符合***实施的“畜牧业振兴计划”的根本要求,能够增加对无公害猪肉食品的市场供应量,适应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餐饮习惯。

从国内农业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与国际市场前景来看,大力发展肉猪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竞争,符合国家有关发展畜牧业的产业政策。

2.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畜牧业,大力推进健康养殖;省委、省政府也提出要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为把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6年生猪价格长期低迷以及目前生猪价格持续高涨,都引起国家高层领导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养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了扶持生猪生产,包括建立能繁殖母猪补贴制度,推进能繁殖母猪保险工作,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等;建立和完善生猪的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包括强化生猪防疫,对影响生猪生产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以及防疫扑杀补贴等共有八条,简称国八条。农业部也提出关于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的技术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各部委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提出了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对猪肉的消费将持续增长,养猪产业依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养猪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中轴产业,它下连种植业,上连加工企业,发展养猪产业可以转化余粮,通过过腹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并能加快加工企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及需进行调整的形势下,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最现实、最便捷途径,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障。

***地区处于世界玉米带,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作物稳定高产,农业产品品种多,是***重要的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物质基础稳定,饲料资源丰富;建立生猪养殖场饲料供应有保障。养猪业是***地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有多年养殖的传统,积累了丰富饲养经验,区域优势明显。

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已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初期,随着人们收入的逐年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主食消费需求减少,畜产品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习惯消费猪肉的大国,猪肉产品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很大。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猪肉也一直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肉类消费品。按照《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预测,到2010年,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70千克,其中猪肉为45千克(占65%左右)。

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入世之后,国内的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其中猪肉价格低60%,猪肉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和很大的出口发展空间。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国家高度重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将畜牧业尽快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养猪业属畜牧业中最大的行业,猪肉产量占中国肉类总产量的70%。发展养猪业是促进农业产品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规模化是生猪养殖业的基础。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做大做强***养猪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形成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地区农村种植业以玉米为主,农产品的生产过分依赖化肥,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土地板结,有害残留物积蓄等。通过建设本项目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可提供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带动周边乡镇养殖户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循环模式,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理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牧良性发展。

因此,本项目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立项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第三章自然和现状概况

******镇围绕“特色立镇、转移富民、牧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的推进“四个换位”,努力构造沿江稻、沿路果、近郊菜、远效牧的格局,全力做好畜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3465万元,同比增长7%,总收入完成19936.9万元,同比增长7%,人均可支配收入3896元,同比增长11.5%。

3.1种植业生产

***镇依托资源优势,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是落实“特色立镇”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以丰富中心城市群众的饮食多样化要求为主攻,以绿色健康为导向,充分发挥镇“沿江、围城、沿路”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米、特色菜、优质果”生产,辟建了大五福玛村、稻田村、黎光村、三岱屯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2.25万亩,在绿色水稻生产,以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为保障,以创品牌为措施。在技术引进上先后引进了单株超稀植钵育摆栽、抛秧和富硒米生产等先进技术,现钵育摆栽面积达到95%以上,富硒米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先后引进粘稻、黑稻、香稻、东农V10、东农V7和富士光等名优特新品种,全面提升了水稻的单产和品质。在创新品牌上,已注册“溪水”牌无公害富硒米、“福齐”牌水晶米等品牌。现全镇大中小型农机具以达1506台套,其中大型农机具已

达到122台套,使全镇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截止目前统计,全镇机电井总数达到3350眼,喷灌设备达593套,抗旱桶813个,可实现灌溉面积7万亩。

通过实现良种科技入户工程,蔬菜种植全方位推广了黄瓜嫁接、茄子嫁接、高效节能日光照温室生产,反季节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特色菜生产技术。共落实特色菜4000亩,无公害蔬菜3000亩,引进新品种15个,新增蔬菜大棚50个,40亩,新增日光照温室20栋,10亩,全镇棚室生产面积达4380亩,棚室小区8个,日光照节能温室达420栋,210亩,为申报绿色食品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在科技入户的工作中,重点抓了提高农民素质的科普培训活动,2007年,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1427人,举办农民科技节一次。共向农民发入科技资料3100份。

3.2畜牧业发展

***镇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上,以牛经济为重点,以激发奶牛产业化发展活力,创建奶牛发展环境,借助外力,深挖潜力,不断促进全镇以奶牛产业为主的畜牧快速发展为目标,认真抓了畜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使镇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奶牛存栏13400头,增长18%。其中,黄肉牛存栏量2830头,增长34%;生猪存栏11400头,增长1.8%;肉鸡存栏量25万只,蛋鸡9.5万只,山绵羊存栏3450只,年产鲜奶2.88万吨,增长6%,产鲜

蛋700吨,年产鲜肉3539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6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牧业人均收入2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60%。

在加快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为确保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产业链健康发展,***镇建立了“畜牧、兽医、繁育、防疫、鲜奶收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创造了畜牧业发展宽松环境,为推动全镇畜牧业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由肉制品加工企业2户,其中***集团是省级龙头企业,年屠宰生猪达30万头,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产品销售渠道通畅。

为加强服务,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镇各村共设防疫卫生室14个,防疫员13人。以抓好疫病疫情防治为突破口,认真抓了防检疫工作。共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2次,防疫奶牛、肉牛5000头,共进行猪、羊、鸡、鹅防疫2次,注射疫苗30万只,有效预防各种疫情疫病的发生,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3生态环境建设

在生态农业建设上,镇以恢复草原植被、防风固沙、废弃地整理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一是在恢复草原植被上,完成3150亩草原改良任务。二是在防风固沙上,完成以林防风治沙654

亩(防风固沙550亩,道路绿化104亩)造林任务。三是对废弃地7900亩进行了统一规划,按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草则草原的原则进行划片,分批整理,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土地效益。

3.4城镇建设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镇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整体推进、发扬民主、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试点村建设为龙头,将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加强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完成了镇、村新农村(2006年-2010年)建设规划;完成心合村与111国道首尾相接3.1公里白色路面(水泥路)建设工程和榆树屯村500延长米红砖路面工程;完成大五福玛村自来水加压站,黎光村水质净化设备安装及自来水老化管线1000米和头站村自来水老化管线的改造任务;完成大兴村5公里光缆铺设及头站村12个信号放大器安装工作,大兴村新增有线电视70户,头站村新增40户;完成心合村程控电话及中心村、心合村有线电视时进村工程;完成心合村、大兴村、中心村、榆树屯村(三岱屯)电网改造任务;各村共修砂石路28公里,整修田间路24.8公里,共上土方2.35万立方米,上砂石8100立方米,并全部绿化达标。

3.5场址

本项目场址位于***,距市区20公里,远离村庄和企业;周围环境、防疫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符合项目的各项要求。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内容

4.1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1.1指导思想

通过养猪场项目建设,引导***生猪养殖户从小规模的、较粗放的普养方式向养猪小区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养猪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区域化和科学化生产,达到提质增效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实现养猪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离,增加就业岗位,为***养猪产业化探索一条新型的为农服务体系模型。

开辟农民增收的渠道,拓宽农民的就业领域,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以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推进“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地域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2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循环经济;

2、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发展乡村经济,围绕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原则,着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坚持保护优先,体现生态性开发的原则;

5、互利互惠、合作开发,共同致富的原则。

4.2建设规模

本项目采取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年周转三次,在年出栏商品猪700头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基础上,改建标准化猪舍1栋,500平方米;改建污水粪便处理池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使其达到国家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化。日处理鲜粪2.5吨、污水8m3。

4.3建设内容

4.3.1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占地面积0.6万m2。在原有猪场上改建,场地内总平面布置分为种猪饲养区、办公区、饲料供应区和动力供应区。各区由场区主要道路和厂内围墙分隔。厂区道路四通八达,可满足物料运输和消防车辆行驶以及防火要求。

办公区设人流和办公车流出入大门一处。总平面布置共设大门2处,供人、物流分别出入,有利于卫生及防疫。道路两侧及各建筑物旁空闲地布置有树木、花卉、草坪等绿化地,待建筑工程基本结束后,实施绿化工程,美化环境。

4.3.2建筑工程

1、改建标准化猪舍1栋,建设面积为500 m2,采用砌体结构。

2、改建粪便处理发酵池200m3,采用砌体结构。

3、新建排污管线800m。

4、新建场区道路600m,采用砼路面。

5、新建绿化工程,绿化面积 500m2,采用树木、花卉、草坪等。项目建成后场区绿化覆盖达30%。

改建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第五章项目设计方案

5.1猪场设计原则及思路

5.1.1设计原则

1、《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1990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3、《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规程》GB16548-1996

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1996

10、《中、小型集约养猪场设备》GB/T17824.3-1999

11、《中、小型集约化养猪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T17824.4-1999

12、《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T304-2002

5.1.2设计思路

1、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2、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3、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4、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

5.2猪场规划与布局

1、场区规划的原则

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2、猪场的分区

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

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猪场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库、车库等);生产区内主要包括保育舍、育成舍、育肥猪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猪焚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设施。

各个功能区之间的间距不少于50m,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3、道路设置

猪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清净道与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5.3工艺与设备

5.3.1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

1、适用于各阶段猪的生产技术要求;

2、有利于猪场的防疫卫生要求;

3、有利于粪尿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4、有利于节水、节能;

5、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5.3.2饲养工艺

商品猪的生产工艺应符合DB37/T 304-2002的规定。

5.3.3确定饲养设备的原则

1、设备必须满足商品猪培育和生产的技术要求;

2、经济实用、便于清洗消毒、安全卫生;

3、有利于改善猪舍环境,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

4、宜采用现代化技术和配套设备。

5.3.4饲养设施

保育猪应采用网、床饲养设施,其他类型猪舍可采用地面饲养。

5.3.5猪舍内的环境参数和控制应符合GB/T 17824.4的规定。

5.4猪舍建筑

猪舍应采用砖混结构。

1、建筑形式

猪舍的建筑形式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敞式或有窗式猪舍。

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用双坡式屋顶。猪舍净高度不低于

2.5m-2.7m。跨度以9m-15m为宜。

2、猪舍方位

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疫等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偏15以内为宜。每相邻二猪舍纵墙间距不低于7m-10m。每相邻二猪舍端墙间距不少于10m。猪舍距围墙不低于10m。

3、猪舍内平面布置

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端和中间应设置横向通道。

4、猪舍地面

猪舍内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作1%-3%的倾斜,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5.5给水排水

1、饲养和生活用水符合GB5749-85和GB/T14848-93(III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2、锅炉用水:采用脱盐处理,软化水系统由钠离子交换器、再生器、冷凝回收器等设备组成。

3、厂区给水系统管网成枝状,消防供水系统布置环状。

4、场区内应用地下暗管排放产生污水,设明沟排放雨、雪水。

园区生产、生活及其它辅助排水采用分流制,需处理的饲养冲洗排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5.6暖通风与降温

猪舍应因地制宜设置夏季降温和冬季加温设施,保证其正常生产性能。其中执行GB/T 17824.3-1999的规定。

5.7供电

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三级。自备电源的供电容量不低于全场用电负荷的1/4。

5.8场内运输

场内运输车辆作到专车专用,不能驶出场外作业。场外车辆严禁驶入生产区,如遇特殊情况,车辆必须经彻底消毒后才准驶入生产区。

5.9场内消防

1、猪场应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措施,按GBJ 39-90的规定执行。

2、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情况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解析

****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单位:****县****良种猪繁育场 建设地点:****县城关镇****村 ****县****良种猪繁育场 二○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1) 二、项目总体设想及现状 (1) 1、项目总体设想 (1) 2、发展现状 (1) 3、建设原则 (2)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工程设计 (2) 1、项目建设规模 (2) 2、建筑工程设计 (2) 3、结构工程设计 (4) 4、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7) 5、电气工程设计 (8) 四、工艺技术方案 (9) 1、生产工艺流程 (9) 2、主要技术指标 (10) 3、猪舍环境条件及管理 (12) 五、项目进度安排 (18)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9) 1、编制说明 (19) 2、投资估算依据 (19) 3、编制方法 (20) 4、项目建设投资 (20) 5、资金来源与筹措 (21)

七、效益分析 (21) 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21) 2、成本核算 (21) 3、利润分析 (23) 八、项目管理 (23) 附表: 1、总概算表 2、仪器设备概算表 2-1、电力工程及设备明细表 3、建安工程概算 4、销售收入估算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图: 1、项目建设地区域位臵图 2、总平面图 3、待配平面图 4、妊娠舍平面图 5、分娩平面图 6、保育舍平面图 7、育肥舍平面图

8、圈舍建设立面、剖面图,屋面平面图 9、结构图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1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

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2.2 抓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实现规模猪场硬件建设标准化。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给予5-80万元的补助,引领农户走向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了《**生猪规模养殖设计规范》,从20xx年起,全县新建的规模养殖场都按设计规范执行。二是打造321国道、泸荣路、县道万得路沿线等12个生猪产业基地镇。三是按照农业部“八统一”要求,本着相对集中原则,已建成得胜仁和村等10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2.3 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 二﹑项目依据 1.项目建设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00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

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3)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 (4)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种母猪20头,大白种公猪2头,长白种母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新美系杜洛克种公猪2头,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800头。 3.技术实施. 一是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分散指导、现场交流等方式培训;二是培训技术骨干,对项目农户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三是对农户建猪圈、引种、配种前分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四是请专家对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是采取编制养猪实用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等形式培训农户。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强化合作社自身建设,必须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购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服务车辆,实现网络平台对接,利用网络和电教设施设备等现代手段发布、收集产品购销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实现生猪购销网上交易,打造网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投资10万元。 (2)实施内容 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一是加强标准化生猪圈舍建设,对于圈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生猪饲养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社员在圈舍建设和购置机械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加速生猪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4篇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篇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我司20xx 年在老鸦镇梓潼村兴建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和《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精心选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施工建设。其选址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猪场现占地xx0 亩,已建成种猪圈舍x2xx0川、育肥猪圈舍xxxO川,生产管理及其它生产用房等xxx0川,场内绿化隔离带面积xxxOO川。建成日净水x000 吨的水处理设施设备和自动饮用水系统。建成粪污沼气发酵罐、贮气罐x2x0 立方米,以及农户沼气使用系统。20xx 年出栏肥猪x20xx 头。我司从建场以来,认真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四川省生猪养殖地方标准—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规范》操作,坚持自繁自养,在养殖规模、建设规范、技术力量、防疫条件、环保设施、饲养管理、档案材料等方面符合生猪养殖场备案条件,完成了养殖场的备案工作,取得了畜禽养殖代码。通过了县畜牧局动物 -1-

防疫条件达标验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且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了完整的生猪养殖档案。 现有能繁母猪存栏xxx 头(其中:祖代长白母猪x2 头、祖代大约克母猪XX头、PIC母猪20x头、LY母猪2x2头),后备母猪存栏xxx 头,生长育肥猪存栏xxx0 头,现已出栏肥猪xxxx 头。20xx 年通过了市畜牧局种猪生产经营条件验收合格,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我司自今年初参加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活动内容查漏补缺,对软、硬件设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弥补,进一步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实现了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规定的“五化” (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目标。现将我司的创建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所做工作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自查报告doc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自查报 告 篇一:从江县XX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自查报告 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 自查报告 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总投资500万元,计划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个。 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年度 项目建设年限为XX年—XX年;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本养猪场通过一年的实施。一是完成新建标准化猪舍设施1500平方米,二是完成新建粪污处理池设施50立方米,三是完成供水管道100米。 三、主要措施和经验 为提高生养猪场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 一是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由发展和改革局、畜牧兽医局、项目建设户具体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人、财、物检查督促项目工作

进程,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监督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督促项目,实施的各项任务落实。 二是项目技术建设由县畜牧兽医局主持,相关项目建设业立项目乡(镇)共同参与实施。由县畜牧兽医局抽调技术骨干力量组成技术小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泗洪县应贝养猪专业合作社 XX年3月27日 篇二: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报告 关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报告 ----广东茂名电白县桐林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肉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利于增加猪肉供应,改善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有利于尽快消除高致病疫情造成全国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生猪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负面影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利措施。 我县区生猪养殖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无龙头企业带动,养殖规模小,品种品质差,产业链条短,三元杂交所占比率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养殖方式所能解决的。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养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唯一出路。通过标准化规模场的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我区的生猪质量,促进品种改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2、建设性质:标准化改造 3、建设时间: 4、建设地点: 5、建设目的: 依据上级要求,结合某县各养殖场生产经营情况,拟对某茶业有限公司良种猪养殖场、某县万壶缘养殖场(原田坝养猪场)、某县八戒生态养殖场等三家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使之符合国家相关生猪的标准化养殖要求,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示范,实行种养结合,生态养殖,促进我县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稳定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通过此项目的建设,三个养殖场每年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肉猪2500头以上。 6、建设内容: 改造建设圈舍面积2200㎡;建粪污处理池220m3;安装排污管道1600m;建沼气池400 m3;建消毒室30㎡;建消毒池14m3;建兽医防疫室60㎡;修路300m;建围墙400m;建饲料加工房140㎡,并配套饲料加工设备;新增仔猪保育栏20套。 7、资金来源:

中央投资100万元,业主自筹50万元,总投资150万元。 8、资金用途: 中央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生猪圈舍改造、修建粪污处理池、安装排污管道、修建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和饲料加工房建设、围墙建设、添置仔猪保育栏等设备购置。 自筹资金5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部分以及项目管理等,包括沼气池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修建等。 9、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降低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综合效益,带动周边养殖场(户)技术改造,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良种母猪养殖数从150头提高到200头,每头母猪产仔数存活数从15头提高到20头,各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年出栏商品猪达到2500头以上。 10、各实施单位(养殖场)现状: 某茶业有限公司良种猪养殖场位于某县土溪镇三河社区,养殖场周围是有机茶茶园,养殖场距离某县城43㎞,交通方便,离交通主干线1000m,离居民生活区1000m,完全符合生猪养殖场建设条件和要求,建设前有圈舍900㎡,饲养生猪600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标准化圈舍达1100㎡,常年存栏商品猪600头,年出栏商品猪可达1200头以上。该养殖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圈舍陈旧,需要改建。该养殖场已修建多年,由于圈舍修建时间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我市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 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为 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焦作市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1.选址与布局 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新建猪场应在二环高速公路以外选址建场。 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

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猪场进出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2.设施与设备 猪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做到各功能区相对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猪场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类猪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猪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2.2.1根据猪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猪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2.2.2种猪舍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或偏风向,

《2021年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

《xx年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 工作方案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的安排和打算,工作中都需要制定工作方案。方案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方案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方案,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职场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为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我县在上级有关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决定从今年起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xx年力争保质保量完成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个,3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规模猪场都要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生猪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二、创建内容 (一)必备条件 1、参与创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场址不得位于禁养区域,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已在县畜牧兽医局进行了养殖备案登记,并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及《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场档案》。

4、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清洁生产实现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未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的老养殖场必须具备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并做到了达标排放或全部综合利用。 5、养殖规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实行自繁自养模式,能繁母猪存栏1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育肥猪1500头以上。 6、已获得部、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不列入此次创建范围。 (二)主要内容 品种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生猪品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养殖设施化。养殖场栏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栏舍设计,实行免冲洗工艺。 管理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建立标准化养殖档案,各类生产记录齐全(包括:生产记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记录、配合饲养使用记录、兽药购进和使用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防疫监测记录、销售记录)。 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猪实行无害化处理。 粪污无害化。养殖场必须具备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实行干清粪

(6)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制定了规模化养猪场的选址与设计、选育与繁殖、饲粮配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经营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养猪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性指导。 1选址与设计 1.1选址与布局 1.1.1规模化猪场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禁止的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1.1.2应选择地形整齐、开阔,地势高燥、平坦、向阳,土质坚实、未被污染,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块建设猪场。应距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或其它公共场所1000m以上,并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 以上。 1.1.3占地面积应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每头出栏猪占地面积为3~4m2。 1.1.4场区总体布局参照GB/T17824.1《规模猪场建设》,做到生产区与管理区分开,生产区内母猪区、保育与生长区分开。并应设有粪污处理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 1.1.5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猪舍的种类和布局,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育舍、保育仔猪舍、生长猪舍、肥育猪舍和装猪台进行排列。 1.1.6应根据当地的主风向和地理位置确定猪舍朝向,黑龙江省猪舍的理想朝向是座北朝南偏东15°~20°。 1.1.7每相邻两栋猪舍的间距不应小于一栋猪舍的宽度,一般应为12~15m。 1.1.8场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一般位于场区中部靠近每栋猪舍管理间一端,用于饲养人员出入和饲料的运送,进口与场区大门相通;污道一般位于猪舍的另一端,用于运送粪污,出口与堆粪场相通。 1.1.9场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绿化带。但应保证围墙、绿化带不影响猪场的通风。1.1.10养猪场应设明显的防疫标志,场区入口应设有车辆、人员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对外销售的出猪台与生产区保持严格隔离状态。 1.2猪舍及其附属设施 1.2.1应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猪舍的设计与建造,要求设计科学、技术先进、经济适用。 1.2.2猪舍建筑宜采用单层矩形平面,不宜采用T型、H型平面。猪舍长度和跨度可根据生产工艺和场区规划要求设置,一般长度以45~75m为宜,跨度以9~12m为宜,舍内净高以2.4~2.6m为宜。 1.2.3猪舍可用混凝土、条石、砖混墙做基础,埋置深度因猪舍自重大小、地下水位高低、地质状况不同而异。为防止水通过毛细管向上渗透,基础顶部应铺设防潮层。 1.2.4猪舍墙体要坚固耐久、保温隔热、防潮、防火,可选择内夹保温板的复合墙体。内墙面要平整光滑,距地面1m高要做水泥砂浆墙裙。 1.2.5猪舍屋顶可根据跨度大小采用单坡、双坡等形式,要求屋面轻便、防水、耐火。屋内要设置天棚,要求天棚保温隔热、不透水、不透气、防潮、耐火、表面光滑平整。 1.2.6窗应自地面1.0~1.1m起,窗顶距屋檐40~50cm,两窗间距为窗宽度的2倍,多设南窗,少设北窗,以能保证夏季通风为宜。门能保证人、猪的顺利出入和运料、除粪的需要,一般要求猪舍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

附件4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九条规定: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二、重庆市农业局对上述条件的具体规定(渝农发〔2008〕167号): (一)场所位置 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 1 -

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二)场区布局 猪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做到各功能区相对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猪场内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人员、饲料及产品进出走净道,粪便、病猪及废弃设备运输走污道。 猪场场地选择应有1%~3%的坡度,场区内实行雨污分离排- 2 -

生猪屠宰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生猪屠宰场标准化改造项目 工作实施方案

目录 一、企业概况及项目技改的意义 (3) 二、技改目标 (4) 三、技改内容 (5) 四、技改项目技术方案 (6) 五、实施步骤及要求 (7) 六、资金来源及项目效益分析 (9) 七、结论 (10)

一、企业概况及项目技改的意义 1、企业概况 某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某县,属股份制企业,是在某某万头养殖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筹建的;公司法人黄廷贞,注册资金100万,经营范围包括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等。本公司占地面积20.44亩,拥有职工26人,现有一条现代化屠宰生产线,日屠宰能力为200头。“万头”、“某”牌猪肉先后某市放心办公室授予“放心食品定点生产企业”;被自治区农牧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猪肉产品”。 2、技改意义 为提高我企业的肉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100%生猪产品出厂合格,实行诚信经营,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等项目资金申报的通知》(财办建[2010]67号)和《商务部关于继续开展市场监管与“放心肉”体系建成试点的通知》(商秩发[2010]339号)文件精神以及自治区商务厅宁商发[2010]228号文件《关于落实商务部2010年“放心肉”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标准化改造的通知》要求,我企业将通过技改提升流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肉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二、技改目标 本次技改项目主要目标内容是针对屠宰车间手推轨道有传统的单轨危险性大、容易滑落的现状,将单轨改为双轨,并对相应设备做了调整,更新了无害化处理设备,使得屠宰车间设置更加合理,管理更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建设规范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现根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猪场进出道路通畅,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三)养殖场(小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设置防鼠带,并建设绿化带,但应保证围墙、绿化带不影响猪场的通风。 (四)在养殖场(小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一)猪场建筑设施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根据养殖场(小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猪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各类猪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圈舍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扫和清粪。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养殖场(小区)管理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饲料房、兽医室等生产辅助设施。兽医室需要配备必要的诊断设备、消毒器具和疫苗储存器具。管理区大门口必须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并严格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养殖场(小区)隔离区主要是隔离舍、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隔离舍设置应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各栋圈舍出入口处应设消毒池,确保进入的人员或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二)养殖场(小区)其他建筑设施要求。 养殖场(小区)应建有水塔等储水和供水系统,保障供应清洁饮用水。养殖场(小区)内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人员、饲料及产品进出走净道,粪便、病猪及废弃设备运输走污道。养殖场(小区)场地选择应有1%~3%的坡度,场区内实行雨

生猪养殖可行性报告(1)

生猪繁育产业化扶贫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生猪繁育养殖产业化扶贫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鸿泰生猪繁育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三、项目主管部门:纳雍县 四、项目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车祥林 所有制形式:合伙企业 五、建设地点:纳雍县中岭镇老鸡场村 规模:利用该村现有的8亩荒地,建生猪繁育基地,达到年饲养生产母猪100头,公猪15头。 期限及建设内容:该项目在资金到位后,当年内基本完成。主要内容有,猪场围墙200米,猪舍1055㎡,仓库及办公室290㎡,饲料110吨。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为144.19万元,采取国债资金与项目户自筹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申请国债资金120万元,自筹24.19 万元。

七、综合效益 1.社会效益:项目充分利用了我县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光热资源和农村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又能做为沼气池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燃烧、肥料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以带动和加快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变和缓解目前畜产品市场上猪肉的供需矛盾,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猪热情起到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给项目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我县的经济发展,强化我县畜牧业基础设施,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态效益: 新建养殖场的经过环境评估,确保养殖场建成后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养猪场,采用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产、处理工艺和设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可作农田肥料和沼气池利用燃料,并可改善当地焚烧秸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收入可达7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可解决4人的就业问题,增加项目户和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收入,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为我县其它乡镇兴办私营企业探索新的模式,同时可加快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

生猪标准化建设规范

.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为规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 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组织管理行为和备案管理规定,加强产品质 量监管,促进生猪生产方式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 防疫法》和《云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范。 一、建设原则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坚持人畜分离、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综合利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 原则。 二、建设要求 (一)选址条件 1、符合本区域内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非禁养区、非限养区和非饮用水源 保护区内且距禁养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边界不小于500m。 2、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 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养殖小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 4、坚持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饲料供给、运 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安全,实现行业交叉、循环利用、相互得益、持续发展。逐步实 现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合理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无公害化、资源循环利用化、环 境清洁化。

. 5、建在地势平坦、场地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 通风向阳、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 500m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 1500m以上。 7、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规划布局。 1、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 又便于防疫。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3部分。管理区、生产区处于上风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 3、生产区包括猪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兽 医室、猪舍、饲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 4、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猪隔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 施(沼气池、沉淀池、氧化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 隔开。 5、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猪和物资转运采取单一流向。 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猪群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 (三)公共卫生设施。 1、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周围建有围墙或其他隔离设施,入口处设消毒池和消毒室。 消毒室安装喷雾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 质》(NY5027)的要求。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项目摘要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省市屯溪区翔腾生态养殖基地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 1.1.2建设单位:市屯溪区翔腾生态养殖基地 1.1.3建设地点:省市屯溪区黎阳镇高枧村 1.1.4建设年限:1年,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 1.1.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尿液污水3.5吨、粪便2.1吨,年处理粪便、污水2044吨;日产沼气100立方米,年产沼气36000立方米;日产有机肥3.15吨,年产1144.75吨左右;项目建设期一年,第二年达满负荷生产。 1.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56.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3万元,仪器设备投资38.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6万元,基本预备费2.6万元。 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2.6万元。 1.1.7、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每年向环境排放的畜禽污水可以减少2044吨左右,生产1144.75吨的有机生物复年收入57.49万元,替代能源收入40万元。沼渣是可以制成质量好、肥效高的生物有机

肥料。 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本地区养殖业发展,使绿色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形成,保护项目区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处理和控制畜禽养殖场粪便的污染,实现粪便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改善居民区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改良土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养殖业发展,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成后,该场的粪污将得到妥善处理,变废为宝,这对于减轻当地水质污染,改良企业环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 1.2.2《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830号) 1.2.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2.4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年1月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宁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类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6)建设地点:九龙川村 7) 建设期限:2016年 8)主要技术内容、规模及投资 项目对选定在鸿蓬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施,猪舍新建800㎡,仔猪保育舍800㎡,新建排污管理1100m,集污池400m3,沼气池50m3,贮液池30m3;购置钢制格栅50套,污水提升泵2台,污水泵2台,管道、阀门等配件1套,普通兽医器械5套,紫外线灯及消毒室配套设备5套。 9)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建筑土建工程费概算

为229.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概算为15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3.5万元,预备费2万元。 10)资金筹措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99.9万元。 11)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模与现有设施设备匹配,专区布置合理,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可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在一定程度是缓解当前我县及省市猪肉的市场压力,降低价格,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3)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方案可靠,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同时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沼气做到变废为宝,从而使整个企业良性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 (4)项目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五良技术推广和合理的粪污处理措施,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猪的疫病,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达215.2万元。

生猪实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规范1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 我市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为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市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 1.选址与布局 1.1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新建猪场应在二环高速公路以外选址建场。 1.2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1.3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

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1.4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1.5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6猪场进出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2.设施与设备 2.1猪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做到各功能区相对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2.2猪场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类猪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猪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2.2.1根据猪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xx年以来,**全面实施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助农增收明显的产业。但是,在生猪养殖标准化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进一步发展。在认真分析了**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

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2.2 抓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实现规模猪场硬件建设标准化。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给予5-80万元的补助,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