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一、概念

(一)电子文件

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两者区别在于:后者着重强调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来源。

(二)电子档案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由内容、结构和背景组成。《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百度百科

二、相关术语定义

1、元数据

描述电子档案的内容、结构、背景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2、电子印章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盖的印章。

3、数字签名

依附于电子档案或在逻辑上与其相连的一个数字标记,表示签名者对档案责任和内容的认可。

4、数字水印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注的起信息固化作用的标记,可用于鉴别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起防错、防漏和防调换等作用。

5、文件格式

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6、打包

将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按指定结构封装的过程。

7、归档电子文件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8、背景信息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9、逻辑归档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0、物理归档

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1、真实性

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12、完整性

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13、有效性

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14、捕获

指对电子文件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15、迁移

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三、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关系和区别

(一)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关系

电子档案由电子文件转化而来,但不是所有的电子文件都可以转化为电子档案。电子文件要成为电子档案,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档案价值,即保存价值。

二是经过责任转移过程。电子文件转化成电子档案如同纸质文件转化成档案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首先由立卷部门对应归档的文件给出归档标识,然后系统自动捕获归档信息,档案部门给归档文件赋予相应的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号等,最后归档文件及相关信息进入档案数据库成为电子档案。

三是必须完成归档这一环节。在传统档案工作中,归档是文件转换为档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归档意味着文件控制权的转移,文件由形成部门转移到了档案部门,不再属于其形成部门的财产。

(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文件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电子文件是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和处理,其信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和表示,因此亦可称为“数字文件”。这是电子文件与以往所有其他形式文件的基本区别,也是电子文件信息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共同点。第二,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要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这是电子文件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基本区别,也是电子文件与其他形式文件的共同点。从逻辑上说,电子文件是“数字信息”和“文件”两个概念的交集,它是具有文件特征的数字信息,又是以数字信息为特征的文件。

1、电子文件的特点

(1)数字形态。

电子文件是在电子计算机中产生和处理的,其形态是数字化的,电子文件都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的。

(2)管理和利用方便。

(3)交互性。

即信息与载体具有可分离的性质,其内容存储的位置可变,但内容则不发生任何变化。它还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远方的一个或多个接受者,达到资源共享,易使人们对电子文件进行复制、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2、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档案作为归档后的电子文件,除了具有电子文件这些特点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电子档案必须是经过归档的电子文件。

(2)电子档案必须包含元数据和背景信息。

(3)电子档案必须包含认证信息。

针对保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目前最好的手段是使用电子签名技术。电子签名就是用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署,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其基本功能是验证文件原文在传输中有无变动并签订或认可签名人的身份和数据电文的内容信息。

2004年8月24日《电子签名法》生效,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

只有拥有合法电子签名的电子文件原件归档后才能形成真正的电子档案,才具有档案保存价值。

(4)电子档案是经过封装的电子文件。

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格式是多种多样的,档案部门在保存电子档案时,首先要考虑电子档案的可靠性及其长期保存问题,因此,工作中的电子文件格式并不一定能满足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所以,在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时,档案部门会按照电子档案的管理规范将电子文件进行格式的转换,即将电子文件数据对象、元数据、认证信息统一封装在一起,形成能够长期保存的电子档案格式。

综上所述,电子档案=电子文件+元数据+认证信息+封装形式。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决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电子文件的价值在于它的现行效力,而电子档案的价值在于它的保存查考作用。

四、电子文件封装

国家档案局在2009年发布了DA/T48-2009《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其中对EEP 进行了定义:“封装电子文件全部数据及其元数据的数据单元,是英文'Electronic records Encapsulation Package'的首字母缩写”。这就使EEP成为国家档案局推荐使用的电子文件封装方式,同时也是文书类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的目标封装方式。

封装被国内外档案界普遍认为是保持电子文件内容数据和元数据可靠联系的最有效方法,而EEP封装技术则是严格遵循DA/T48的规定来规范电子文件的封装过程,为电子文件提供统一的封装格式,保证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完整合一性,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包含、自描述和自证明,做到封装文件格式和计算机的软硬件无关,利于电子文件长期保存、交换和利用。近日,重庆市思源软件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48-2009行业标准,成功开发了电子档案封装系统。该系统对文书、业务、照片等电子文件进行标准格式封装,并嵌入CA认证机制,保证了电子档案的“三性”,即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能满足电子档案实现文件交换、长期保存和利用的相关要求。

(一)采集OA系统的相关数据,保证电子档案信息完整性。

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需要维护电子文件元数据与数据的可靠联系。电子档案封装系统通过访问OA系统数据,实现文书类电子文件在公文流转及存档过程中的信息(元数据)收集,包括文书电子文件在OA公文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流转步骤信息、操作人员信息、时间信息、审核意见信息、公文历次修改痕迹版本等元数据,涵盖了电子文件从拟稿、审稿、核稿、签发、登记、打印、归档等一系列真实的形成过程。同时,该系统通过封装的方法,按照规定的封装格式和要求,将收集到的原本分散存在的各种元数据信息,与档案电子文件打包在一起,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进行长期保存。

(二)嵌入CA认证机制,保证电子档案真实性。

为保证电子档案在交换、保存、利用过程中不被随意篡改,重庆市思源软件有限公司在电子档案封装系统中引入了CA认证机制。该系统利用公安CA认证中心资源,只有使用指定档案管理员的CA认证key,才能进行有效封装,封装的档案真实性才被认可,这也是电子档案移交时通过档案部门验证的必要条件。

(三)开发标准的档案阅读器嵌入OA与各业务系统之中,使电子档案可脱离原系统环境独立调用,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利用。

封装后的电子档案具有专门的档案阅读器,如在OA系统中用户只需双击电子档案文件,即可自动打开阅读器查看电子档案所有内容和信息,如档案编码、题名、形成机构、责任者、电子文件类型、原文(含形成过程历次版本及修改痕迹)。档案目录信息(包括档号、主题词、题名、件号、密级、拟稿人、保管期限、归档年度、成文日期、文号等)、业务行为信

息(包括文件拟稿、审稿、核稿、签发、发文登记、打印、归档入库等行为的参与人员、时间、行为描述等信息)、数字签名信息、封包结构信息等内容也一目了然。

电子档案封装系统支持批量封装和个别文件封装,档案管理人员只需按照提示选择档案门类、归档年度,即可自动采集档案文件元数据,进行批量或个别封装打包操作,生成封装文件自动保存在指定文件目录下。生成的档案封装文件以标准XML格式存在,可以直接移交进馆,并能被档案馆自动识别和阅读。

五、电子文件的归档

归档是指,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转化为档案的过程。《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电子文件可以转化为电子档案,这一必要条件就是“归档”。《电子文件管理教程》(冯慧玲主编)一书中对电子文件归档的定义是“将具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由形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标志着电子文件管理责任由文件生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的正式转移”。作为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必须要经过一个归档过程处理后才能称之为电子档案,否则,只能称其为文件。

电子档案涉及的“档案源”包括:电子化的实体档案(照片、扫描件、影像等多媒体数据文件),档案化的电子信息(版式数据文件),结构化的数据库(从应用中卸载,且能够加载重用的数据库文件)等。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要求如下:

(一)归档要求

文件形成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把经过鉴定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将其存储到符合保管期限要求的脱机载体上。

(二)鉴定

1、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应包括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鉴定及确定密级、归档范围和划定保管期限。

2、归档前应由文件形成单位按照规定的项目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检验和审核结果填入《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如果文件形成单位采用了某些技术方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则应把其技术方法和相关软件一同移交给接收单位。

3、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参照国家关于纸质文件材料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应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

4、电子文件保管期限和密级的划分工作,参照国家关于纸质文件材料密级和保管期限的有关规定执行。电子文件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保管期限应当与内容信息的保管期限一致。应在电子文件的机读目录上逐件标注保管期限的标识。

(三)归档时间

逻辑归档可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按照纸质文件的规定定期完成。

(四)检测

在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对归档电子文件的基本技术条件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硬件环境的有效性,软件环境的有效性及其信息记录格式、有无病毒感染等。

(五)归档

电子文件的归档,按照鉴定标识进行。电子文件的归档可分两步进行,对实时进行的归档先做逻辑归档,然后定期完成物理归档。归档时,应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的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技术因素。

1、逻辑归档

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从网络上转移至档案部门,在归档工作中,存储格式和位置暂时保持不

变。

2、物理归档

(1)凡在网络中予以逻辑归档的电子文件,均应定期完成物理归档。

(2)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对于加密电子文件,则应在解密后再制作拷贝。(3)本标准推荐采用的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不允许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4)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或装具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载体序号、全宗号、类别号、密级、保管期限、存入日期等,归档后的电子文件的载体应设置成禁止写操作的状态。(5)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在存储载体中同时存有相应的查看软件。

(6)将相应的电子文件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一同归档,并附《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归档电子文件应以盘为单位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以件为单位填写续页。(7)对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应在每一个电子文件的载体中同时存有相应的机读目录。(8)归档完毕,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保存至少1年。

六、相关标准及文件

(一)相关国标

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二)相关行业标准

1、国家档案局行业标准

(1)《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

(2)《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

(3)《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48-2009

(4)《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

2、公安部行业标准

(1)《公安档案信息管理代码》GA/T589.1-2005

(2)《公安档案信息数据结构》GA/T590-2005

(3)《公安档案信息数据交换格式》GA/T749—2008

(三)相关文件

1、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国家档案局档发[2012]7号2012年8月29日印发)

七、电子档案的利用与管理

(一)电子档案提供利用的方法。

1、提供拷贝。

2、通信传输。即用网络传输电子档案。

3、直接利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直接查询。

(二)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

1、使用权限的审核。

2、拷贝的提供与回收。

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所提供拷贝的再复制,对回收来的拷贝,应作信息内容的消除处理。

3、利用中的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档案学概论》冯慧玲

[2].《浅析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项目由浙江省档案局、浙江大学快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全国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浙江省委办公厅信息中心共同完成,2001年1月通过技术鉴定,同年 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该项目根据我国文件、档案运行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电子文件运行期生命周期表’为核心的电子文件运行模式,以保证归档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为核心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以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证技术、非法数据检验技术为核心的档案馆(室)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资料共享平台《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https://unjs)。项目采用软件工程开发技术,并在LOTUS NOTES平台原有技术特点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本项目特有的电子档案数据检验技术、非法数据处理技术及原始数据恢复技术,有效地保证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该项目针对电子文件特征所建立的“无卷归档”组织方法及运行模式不仅适合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同时也适合实体文件的归档管理,对档案文件的组织、管理具有改革创新意义。 该项目提出对不同组织形式(有卷、无卷)的档案分库、不同信息形态(文字、图片、影像、录音)的档案同库的数据库设计方案及其配

套的档案著录格式,数据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实体文件并列运行阶段的文件归档管理及多媒体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 该项目所建立的档案馆、室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齐全、集成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基本覆盖了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其中包括了档案室与国家档案馆之间交、接电子档案的数据通道、工作平台及进馆档案验收鉴定技术;项目所建立的开放式档案利用局域网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及利用方式;项目还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征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所建‘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标准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009-8-22) 1总则 1.0.1 为加强建设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建立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建设电子档案,保障建设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与有效开发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 1.0.3 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设电子文件electronic construction records 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两大类。 2.0.2 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of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建设系统各行业、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公共客运、规划、勘察、设计、抗震、人防等专业管理单位)在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活动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业务及技术文件。 2.0.3 建设工程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电子文件、监理电子文件、施工电子文件、竣工图电子文件和竣工验收电子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可简称为工程电子文件。 2.0.4 建设电子档案electronic construction archives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建设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档案和建设工程电子档案。 2.0.5 真实性 authentic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等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2.0.6 完整性 integr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无缺损。 2.0.7 有效性 utility 电子文件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2.0.8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电子文件的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2.0.9 在线式归档on-line filing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2.0.10 离线式归档off-line filing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 1999年6月7日颁布) 1.总 则 1.1 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1.2 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1.3 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1.4 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1.5 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1.6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1.7 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2.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2.1 收集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2 收集积累要求 2.2.1 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2.2 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2.2.3 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1.1系统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功能 (3) 2.1 功能结构 (3) 2.2 基础设施 (3) 2.2.1档案类别设置 (3) 2.2.2 档案子类设置 (4) 2.2.3 样式设置 (4) 2.3 档案处理系统 (4) 2.3.1 档案扫描 (4) 2.3.2 档案处理 (4) 2.3.3 档案关联 (4) 2.3.4 档案审核 (4) 2.3.5 档案立卷 (4) 2.4 档案管理系统 (4) 2.4.1 档案借阅管理 (5) 2.4.2档案出库管理 (6) 2.4.3档案销毁管理 (6) 2.4.4档案综合管理 (7) 2.5档案资源系统 (7) 2.5.1 专题库管理 (7) 2.5.2 素材库管理 (7) 2.6档案查询系统 (7) 2.6.1 影像文件查询 (7) 2.6.2档案目录查询 (8) 2.6.3档案使用情况查询 (8) 2.6.4档案处理进度查询 (8) 2.7 系统管理 (8) 2.7.1 用户管理 (8) 2.7.2 权限管理 (8) 2.7.3 系统维护 (8)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背景 影像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电子化手段,将往来的各类文档及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归档,通过系统建立与各类相关信息的索引,使得办理事务时,可以非常方便的调用各种资料,提高工作效率。1.2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档案处理、档案查询、档案管理、档案资料等功能模块,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 1、规范管理 2、减少重复投入 3、科学管理 4、方便使用 第二章系统功能 2.1 功能结构 长期以来,艺纸张等非数字化介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料只能以实物的形式放入档案室中,这给档案管理、应用带来很多难题:首先,实物档案资料随着档案资料数量的增大,安全存储这些实物档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其次,档案资料的实物形式限制了流通效率,存档资料复用率低。 2.2 基础设施 2.2.1档案类别设置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一、概念 (一)电子文件 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两者区别在于:后者着重强调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来源。 (二)电子档案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由内容、结构和背景组成。《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百度百科 二、相关术语定义 1、元数据 描述电子档案的内容、结构、背景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2、电子印章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盖的印章。 3、数字签名 依附于电子档案或在逻辑上与其相连的一个数字标记,表示签名者对档案责任和内容的认可。 4、数字水印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注的起信息固化作用的标记,可用于鉴别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起防错、防漏和防调换等作用。 5、文件格式 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6、打包 将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按指定结构封装的过程。 7、归档电子文件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8、背景信息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9、逻辑归档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0、物理归档 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11、真实性 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OA三者之间的区别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OA三者的区别 作者:薛馨枫 概念澄清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是电子信息实体,而办公自动化(OA)是信息管理系统,这三个概念不能放到一起比较。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放到一起比较,这三个系统边界很清楚。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 (一)电子文件 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 29194 《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中办国办厅字〔2009〕39号 (二)电子档案 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国家档案局档发[2012]7号 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日常事务处理、信息管理

和决策支持的综合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系统,英文缩写OA。 (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是应用于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旨在捕获电子文件并实施维护、利用和处置的专业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 29194 (三)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是一个采用档案电子化、影像数字化、办公无纸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实现包括档案文件、声音、影像、文本在内的多媒体档案资源的存储和查询检索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区别 “文件”涵盖从文件产生、流转、到最终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文件全生命周期,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被称为“档案”。电子文件是文件的电子形式,电子文件包含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一)价值的区别 电子文件具有凭证价值,而电子档案除凭证价值外,还具有保存价值。 (二)文件生命阶段涵盖的区别 电子档案特指归档后的文件生命阶段,而电子文件则涵盖整个文件生命周期。 电子文件的归档 “归档”是按照国家规定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保管权交给档案部门的过程。 《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 58—201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要求如下:(一)归档要求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Company's electronic file fil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 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 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 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1.1系统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功能 (3) 2.1 功能结构 (3) 2.2 基础设施 (3) 2.2.1档案类别设置 (3) 2.2.2 档案子类设置 (4) 2.2.3 样式设置 (4) 2.3 档案处理系统 (4) 2.3.1 档案扫描 (4) 2.3.2 档案处理 (4) 2.3.3 档案关联 (4) 2.3.4 档案审核 (4) 2.3.5 档案立卷 (4) 2.4 档案管理系统 (4) 2.4.1 档案借阅管理 (5) 2.4.2档案出库管理 (6) 2.4.3档案销毁管理 (6) 2.4.4档案综合管理 (7) 2.5档案资源系统 (7) 2.5.1 专题库管理 (7) 2.5.2 素材库管理 (7) 2.6档案查询系统 (7) 2.6.1 影像文件查询 (7) 2.6.2档案目录查询 (8) 2.6.3档案使用情况查询 (8) 2.6.4档案处理进度查询 (8) 2.7 系统管理 (8) 2.7.1 用户管理 (8) 2.7.2 权限管理 (8) 2.7.3 系统维护 (8)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背景 影像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电子化手段,将往来的各类文档及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归档,通过系统建立与各类相关信息的索引,使得办理事务时,可以非常方便的调用各种资料,提高工作效率。1.2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档案处理、档案查询、档案管理、档案资料等功能模块,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 1、规范管理 2、减少重复投入 3、科学管理 4、方便使用 第二章系统功能 2.1 功能结构 长期以来,艺纸张等非数字化介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料只能以实物的形式放入档案室中,这给档案管理、应用带来很多难题:首先,实物档案资料随着档案资料数量的增大,安全存储这些实物档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其次,档案资料的实物形式限制了流通效率,存档资料复用率低。 2.2 基础设施 2.2.1档案类别设置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 一、概念 (一)电子文件 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两者区别在于:后者着重强调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来源。 (二)电子档案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由内容、结构和背景组成。《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2012年6月12日)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百度百科 二、相关术语定义 1、元数据 描述电子档案的内容、结构、背景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2、电子印章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盖的印章。 3、数字签名 依附于电子档案或在逻辑上与其相连的一个数字标记,表示签名者对档案责任和内容的认可。 4、数字水印 采用数字技术对电子文件加注的起信息固化作用的标记,可用于鉴别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起防错、防漏和防调换等作用。 5、文件格式 电子文件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6、打包 将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按指定结构封装的过程。 7、归档电子文件 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8、背景信息 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9、逻辑归档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0、物理归档 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1、真实性 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12、完整性 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对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_双轨制_的认识

对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双轨制”的认识 刘金兰 (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面对全新的电子文件管理形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因此,适应现代管理制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对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一起实行“双轨制”已成为必选之路。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电子文件具有以下4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政府部门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 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告诉我们对电子文件进行档案管理难度要大,也有人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传统观念认为档案管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物管理,它的利用是必须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及其文件的基础上,是一种实物的检索与利用。 电子文件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能提供利用,与载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复制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利用者只要获得允许,就可以随时随地调出查阅所需的档案信息,是以虚拟、开放、灵活的手段方式出现在检索与利用的环境中。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组织、机构这一现象而产生,人们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文件信息复制、修改和重新组合、 打乱或破坏文件的本来顺序。 二、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实行“两套制”归档将是档案工作今后的重点。实践证明,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实行两套制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就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经验和形式基础上,结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针对性的汲取文件中心、虚拟立卷等前沿档案管理理论,对电子档案实行文件级的管理,对本部门、本地区形成的电子文件实行社会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并相应的成立地区性、部门性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文件档案馆,本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发挥档案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相对集中地保存和管理电子文件,为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提供优质、稳定、安全的存储环境和空间,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归档)仍应由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的必然选择。 三、档案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采用先进设备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表现为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 9 《山西档案》2009年增刊 ?问题研究?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3) 三、建设方案 (4) (一)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4) 第一节系统管理 (4) 第二节档案收集 (6) 第三节档案整理 (8) 第四节档案管理 (10) 第五节档案利用 (10) 第六节档案借阅 (11) 第七节审批流管理 (12) (二)企业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2) 第一节工作内容 (12) 第二节工作标准 (13)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5)

一、建设背景 什么是档案?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然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越来越重视档案,越来越重视档案的保存、利用及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0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提出:“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 2017年9月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有形资产的凭证和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懂得档案的重要性,懂得档案信息化的价值,纷纷加入了建设“企业数字化档案馆(室)”的队伍档案中。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一)建设目标 通过企业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实现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开发共享服务能力,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内容 1、建设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系统 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固化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档案的收、管、存、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 2、建设企业档案数据资源库 通过对企业各类信息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和对纸质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以数字形式存储各种档案信息,并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 3、建设应用及存储体系 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网络环境、扫描设备、服务器、存储和应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扎实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根据《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以下统称各立档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细则所适用下列概念具有特定含义。 (一)电子文件,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二)电子档案,是指经过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的电子文件。 (三)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内容、结构、背景和管理过程的数据。 (四)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五)物理归档,是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脱机保存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推荐使用档案级可记录光盘(DVD—R)。 (六)迁移,是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七)真实性,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八)完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九)有效性,是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十)档案信息代码,是指描述档案属性的代码,用二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二位英文大写字母分别为档案属性头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具体表示方法如下:文书档案WS;科技档案KJ;财会档案CK;照片档案ZP;录音档案LY;录像档案LX等等。 第四条各立档单位电子文件形成机构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登记与向档案室的移交工作,档案室负责电子文件的接收归档、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向档案馆的移交工作。 第五条市、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和保管接收范围内各单位保管期限为永久和长期(30年)的电子档案,并依法提供利用;有条件的应当根据国家灾害备份的要求,建立本级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或者异地备份库。 第二章电子文件的收集登记与移交 第六条按照《陕西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收集积累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及相关软件均应收集。收集的电子文件应采用或转化为通用存储格式;收集采用非通用存储格式文件时,应将查看等相关软件及其说明文件一并收集。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二○一六年十月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研发背景 随着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同。另外,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人们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这样,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更高的问题。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应用需求和挑战: 档案类型繁多、层出不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管理的档案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所有的档案信息,包括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几乎要包容所有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并能管理好。同时,还要适当兼容将来可能出现的档案实体类型和电子档案类型。 信息档案化。各行各业的大多数单位都建立了各种信息系统,但在经过一定的产生和利用后,这些系统中的信息累计得越来越多,这些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的出口却是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 企业级应用。在较大的集团化行业或单位中,存在着多级单位管理和跨地域单位管理的要求,因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管理某一具体单位的封闭的系统,而应具有跨地域管理全集团、全行业的能力。 开放性应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管理系统,它应是整个信息化平台中的重要应用系统。它需要与几乎所有的信息系统、尤其是业务系统进行一体化联接,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共享。因而,要求档案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数据兼容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为现实工作服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被认为是起到保管过期资料的作用,而被要求深入到各个业务过程中,从信息的产生阶段和现行阶段就介入,以便为现实工作服务。这样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前移,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新应用要求和新技术集成。随着档案管理应用需求的不断深入,需要集成进入更多的新技术成果。这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集成新的应用技术。 异构数据海量存储。在档案管理围不断扩大、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日益增长的海量档案数据的存储问题,并且这些档案数据是异构的多种类型的。因而,要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灵活高效的存储体系结构。 针对上述出现的新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在总结17年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经验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了针对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电子文档信息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山东东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 (1) 1.1总体功能设计 (1) 1.2信息管理 (4) 1.2.1 数据录入 (5) 1.2.2 文件上传、下载 (6) 1.3日常管理 (7) 1.3.1 检索查询 (7) 1.3.3 统计报表 (8) 1.4视频资料管理 (10) 1.4.3 媒体文件资料管理 (10) 1.5系统设置 (11) 1.5.1 建立符合用户要求的文档管理结构 (11) 1.5.2 对现有文档管理系统的其他设置 (12) 1.6系统安全 (13) 1.6.1 用户管理 (14) 1.6.2 角色管理 (14) 1.6.3 权限管理 (14) 1.7日志管理 (17) 1.8数据存储和备份 (18) 1.8.1 数据存储 (18) 1.8.2 数据备份 (20)

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各模块的设计1.1总体功能设计 如图所示:

电子文档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如上面的系统逻辑架构,根据文档管理工作的分工不同分为:信息采集、日常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系统设置、软件接口六个部分。 其中信息采集、日常管理和信息服务三部分包括了用户文档信息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实现了文档信息的收集整理、日常管理和利用服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 信息采集主要负责文档信息的整理、编目与电子文件的自动挂接,完成文档信息的收集、录入和数字化工作。 日常管理部分主要完成电子文档的鉴定、销毁、移交、编研、征集等工作,同时可以辅助实体管理、形成文档的目录、进行借阅、利用、统计等管理工作。 信息服务主要通过简单方便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文档信息服务。 系统安全则充分保证了文档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使对电子文档信息的安全管理能够控制到每一具体功能操作和每一具体文件。 系统设置部分为用户搭建符合自身文档信息管理需要的文档管理结构提供了定制工具,可以让用户自己量身定制本单位的文档管理结构,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考虑,都将比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公司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和信息可用性,充分发挥电子文档的凭据参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第四条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第五条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内容、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第六条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第八条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

归档。 第九条基本术语解释 (一)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硬盘、移动硬盘等)、光盘(DVD、VCD)等载体,依赖计算机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二)归档电子文件:是指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归档: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四)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的原始状况一致。 (五)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六)电子文件的有效性:指电子文件应具备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 (七)背景信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等信息。 (八)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等数据。 第二章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 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5)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6)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象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相关软件。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 1.电子文件的整理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

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在信息化时代,我对于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能够并存的理解。 纸质档案就是以纸张为信息记录载体的档案。 1 . 1 信息与载体的依附性 由于载体与信息的统一,构成了纸质档案所特有的属性——原始记录性。这种原始记录性不仅体现在档案信息的原始真实性方面, 也体现在其存储介质的原始依附性上 1 . 2 档案信息的原始凭证性 从其形成过程来看, 纸质档案是从当时使用的文件直接转化而来。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具有令人信服的凭证功能。 1 . 3 信息存储介质的耐久性 实践证明,纸张、胶片最适宜档案文献的长期保存,它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尽管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但只要我们注意排除其发生化学作用的必要条件,就可以使纸质档案的寿命延长到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它的弊端在于 (1)投入人力多,特别是归档、立卷、装盒等, 工 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 (2)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只允许一人使用,不能信息资源共享,具有信息的独占性; (3)相同成果占用空间量大,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2 电子档案的特点 电子档案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以代码形式存储于特定介质上的档案。它是电子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产物,也是档案现代化的显着

标志。电子档案以其现代化手段, 在档案信息存储、输出、处理等方面,具有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2 . 1 档案信息存储丰富性 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光盘,尤其是光盘,由于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使档案信息存储量极为丰富,具有“海量存储”之称,大大高于纸质载体所存储的信息,这样既节省了大量保存纸质档案所占用的空间,又简化了各种档案管理环节。 2 . 2 档案信息生动形象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 电子档案与多媒体信息相结合,通过用视频、音频或用数字代码形式存储事物信息的原来形态, 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活动状况,从而改变了纸质档案记录信息的单一性,使反映出的 信息图、文、声、像并茂,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概貌进行全息化再现。 2 . 3 信息存储与利用的迅速准确性 电子计算机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功能,它通过数字或代码,对信息的数字编码进行存储、传递、编辑加工处理,由计算机转换成可视、可听的信息,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工作中档案信息存贮、处理、输出的能力。 2 . 4 信息资源共享性 电子网络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档案信息,可以随时更换档案信息内容,可以得到最新的档案信息,并且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共同享有档案信息,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大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电子档案缩短了查档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度地降低工作强度。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 案管理规范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009-8-22) 1总则 为加强建设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建立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建设电子档案,保障建设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与有效开发利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建设电子文件electronicconstructionrecords 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两大类。 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electronicrecordsofconstructionprofessionaladministration 建设系统各行业、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公共客运、规划、勘察、设计、抗震、人防等专业管理单位)在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活动中

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业务及技术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electronicrecords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电子文件、监理电子文件、施工电子文件、竣工图电子文件和竣工验收电子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可简称为工程电子文件。 建设电子档案electronicconstructionarchives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建设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档案和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真实性authentic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等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完整性integr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无缺损。 有效性utility 电子文件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电子文件的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在线式归档on-linefiling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相关主题